CN117729422A -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9422A
CN117729422A CN202311687622.1A CN202311687622A CN117729422A CN 117729422 A CN117729422 A CN 117729422A CN 202311687622 A CN202311687622 A CN 202311687622A CN 117729422 A CN117729422 A CN 117729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ize
photographing
shooting
shooting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876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修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876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94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9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9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拍照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灯带,所述灯带用于发光,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所述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拍照过程中,通常需要由用户自身观察图像在拍摄界面中的位置来调整拍摄对象,以拍摄得到符合用户需求、质量较高的照片。如此会使得拍照过程繁琐不智能,加大拍摄难度,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控制灯带发光,提示对拍摄对象进行调整,使得拍照更加智能,降低拍摄难度并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拍照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灯带,所述灯带用于发光,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所述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灯带、后置摄像头及控制模块,所述灯带用于发光,所述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并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供处理器调用后执行,以实现前述的拍照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所述终端上设置所述灯带,并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使得可根据所述灯带的显示状态获知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进而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从而使得拍照更加智能,降低拍摄难度并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尺寸关系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显示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取景框的尺寸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5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取景框的尺寸且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7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的上方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9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的右侧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1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的下方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3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的左侧。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5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图17中步骤S203的子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的上方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9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的右侧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1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的下方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3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的左侧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5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位于取景框上方及右侧的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7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横屏取景模式下所述终端的正面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9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横屏取景模式下所述终端的正面示意图。
图32为与图31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分别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及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33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终端;10-背面;20-灯带;21-距离提示灯带;22-方位提示灯带;21a-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b-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2a-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c-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d-第四方位提示灯带;31-拍摄界面;40-取景框;35-标注框;200-拍摄对象的图像;60-后置摄像头;7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另外,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灯带,所述灯带用于发光,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所述至少一个灯带可设于所述终端的背面、边框及正面中的至少一处,其中,所述正面为显示屏所在的面,所述背面为与所述显示屏相对的面。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背面10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100的背面10的示意图。所述拍照方法应用于所述终端100,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终端100的背面10设置有至少一个灯带20。如图1所示,所述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S20: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通过在所述终端100上设置所述灯带20,并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使得可根据所述灯带20的显示状态获知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进而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从而使得拍照更加智能,降低拍摄难度并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其中,所述灯带20可包括至少一个灯珠,每个灯珠可单独发光。
其中,所述拍摄对象可以包括人物,可以是整个人体或者人体的一部分,例如拍摄对象为人脸。所述拍摄对象还可以包括其它任意物质,例如景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包括距离提示灯带21和/或方位提示灯带22。步骤S20中,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
通过设置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使得用户可根据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的显示状态获知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可根据获知的距离信息调整所述拍摄对象靠近或远离所述终端100,或者调整所述终端100靠近或远离所述拍摄对象。
通过设置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使得用户可根据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的显示状态获知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取景框的方位,进而可根据获知的方位信息沿上、下、左、右等方向移动所述拍摄对象或者所述终端100。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和/或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或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还进一步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的比值小于预设比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至少部分在所述取景框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包括一个。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包括: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或位置关系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发光状态;控制所述灯带20处于所述目标发光状态,以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
其中,所述发光状态可包括发光颜色、亮度、色温、亮灯的灯珠数量、发光方式等,所述发光方式可包括闪烁、常亮、不亮等。不同的尺寸关系以及不同的位置关系对应不同的发光状态。例如,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时,对应的发光状态为发红光;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且尺寸比值小于预设比值时,对应的发光状态为发绿光;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位于所述取景框的上方时,对应的发光状态为常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位于所述取景框的左侧时,对应的发光状态为闪烁。显然,上述多种场景下还可分别对应其它的发光状态。
从而,可根据所述灯带20的发光状态获知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取景框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取景框的方位,进而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以及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尺寸关系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包括:
S21: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处于第一显示状态,以提示减小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
S22: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或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还进一步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比值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处于第二显示状态,以提示增大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
从而,可根据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的显示状态调整所述拍摄对象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终端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包括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及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所述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处于第一显示状态,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处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所述控制距离提示灯带21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包括:控制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处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
即,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时,控制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处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以提示增大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或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还进一步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比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处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以提示增大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
其中,所述显示状态可包括发光颜色、亮度、色温、亮灯的灯珠数量、发光方式等,所述发光方式可包括闪烁、常亮、不亮等。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大于取景框40的尺寸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5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100的显示屏显示所述拍摄界面31,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所述终端100控制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显示,如图6所示。
再示例性地,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小于取景框40的尺寸且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7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小于取景框40的尺寸且比值小于预设比值。所述终端100控制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显示,如图8所示。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相较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过大或者过小时,通过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及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进行显示,可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当前距离所述终端100过近或者过远。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及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在所述背面10的位置可任意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与图8所示,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及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相对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终端10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的发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的发光面积,通过较大的发光面积来提示当前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过大,以及通过较小的发光面积来提示当前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过小,便于用户通过发光面积辨识到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时,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切换至不同的显示状态,以提示保持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不变。进而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相适配,从而拍摄得到的图片中,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可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而不会过大或者过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不同。例如,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发蓝光;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或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还进一步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的比值小于所述预设比值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发紫光。显然,上述场景下,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还可处于其他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包括一个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包括沿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的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灯珠。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所述多个灯珠沿第一方向依次亮灯,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所述多个灯珠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依次亮灯。
从而,可通过该一个距离提示灯带21的亮灯顺序来获知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也即获知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6与图8所示,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包括四个,四个方位提示灯带22分别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相对于所述取景框40的四个方位。前述的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包括:控制所述四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中的至少一个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沿向上、向下、向左及向右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示例性地,如图2、图3、图6及图8所示,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包括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该四个方位提示灯带22分别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沿向上、向下、向左及向右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9与图10,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9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如图10所示,控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从而可根据提示向下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上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11与图12,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1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如图12所示,控制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从而可根据提示向右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左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13与图14,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3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如图14所示,控制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从而可根据提示向上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下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15与图16,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5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如图16所示,控制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从而可根据提示向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右移动所述终端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包括两个,每一方位提示灯带22包括多个灯珠。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包括:控制其中一个方位提示灯带22的多个灯珠以第一亮灯顺序或者第二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和/或控制另一个方位提示灯带22的多个灯珠以第三亮灯顺序或者第四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终端100向左或者向右移动。
其中,以所述第一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进而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向下移动或者所述终端100向上移动;以所述第二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进而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向上移动或者所述终端100向下移动。以所述第三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进而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向左移动或者所述终端100向右移动;以所述第四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进而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向右移动或者所述终端100向左移动。
其中,每一方位提示灯带22包括沿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的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灯珠,两个方位提示灯带22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亮灯顺序为沿第二方向依次亮灯,所述第二亮灯顺序为沿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依次亮灯,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其中一个方位提示灯带2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亮灯顺序为沿第三方向依次亮灯,所述第四亮灯顺序为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依次亮灯,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另一个方位提示灯带22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拍摄界面31中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之前,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识别拍摄界面31中的取景图像以确定所述拍摄对象;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和/或所述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中的位置。
其中,可利用图像检测技术检测所述取景图像,进而确定出所述拍摄对象。例如,将图像中面积最大的对象确定为所述拍摄对象,将景深最浅的对象确定为所述拍摄对象;又例如,将识别出的人物和/或景物确定为所述拍摄对象。
其中,还可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40的形状。即,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40的形状、尺寸以及所述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中的位置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识别取景图像中的人物和/或景物,并根据人物和/或景物来确定所述取景框40,实现了对人物和/或景物进行构图,使得拍摄得到的照片中拍摄对象之间构图更合理、视觉效果更好、图片质量更高。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7所示,所述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识别拍摄界面31中的取景图像以确定所述拍摄对象。
S202: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和/或所述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中的位置。
S203: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31中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S204: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8,为图17中步骤S203的子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确定拍摄界面31中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包括:
S2031:检测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边缘,以绘制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
S2032: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前述的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包括: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其中,通过绘制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并根据所述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40之间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来对所述拍摄对象进行调整,可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大小以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的位置符合构图需求。
其中,所述边界框可理解为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缘轮廓。
在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距离和/或方位的过程中,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边缘轮廓可能一直在发生变化,因此会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边缘轮廓变化情况实时绘制所述边界框。并实时确定绘制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的所述拍摄对象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和/或所述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中的位置,包括:根据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确定至少两个取景框40的尺寸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中的位置,其中,每一拍摄对象与一取景框40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从而,可使得拍摄得到的照片中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大小、相对位置符合构图需求。
其中,所述根据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确定至少两个取景框40的尺寸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中的位置,包括:根据识别出的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从构图数据库中选取最佳构图数据;根据所述最佳构图数据确定每一拍摄对象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形状以及所述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的位置,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对应的至少两个取景框40的尺寸、形状以及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的相对位置符合构图需求。
示例性地,当识别出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分别为人体手部以及比萨斜塔时,从所述构图数据库中选取出所述最佳构图数据,并根据所述最佳构图数据确定比萨斜塔对应的取景框40为第一取景框以及人体手部对应的取景框40为第二取景框,第一取景框的形状为斜塔形状、尺寸为S1,第二取景框的形状为手部形状、尺寸为S2,第一取景框与第二取景框的相互靠近的两边相接触。以使得拍出的照片达到手推斜塔的效果。
其中,所述构图数据库可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创建和更新。具体的,分析大量的摄影作品和构图实例,学习并提取其中的构图规则和技巧,生成并优化构图数据,以适应各种拍摄场景和拍摄对象。
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包括人物和景物;前述的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包括:根据所述人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人物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直至所述人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所述取景框40的重合程度符合第一预设要求;在所述人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重合程度符合第一预设要求时,根据所述景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人物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保持不变,且提示调整所述终端100与所述景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直至所述景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所述取景框40的重合程度符合第二预设要求。
其中,所述人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所述取景框40的重合程度符合第一预设要求,可为所述人物的边界框的与对应的所述取景框40重合的部分达到第一预设值及以上。所述景物的边界框与对应的所述取景框40的重合程度符合第二预设要求,可为所述景物的边界框的与对应的所述取景框40重合的部分达到第二预设值及以上。所述第一预设值及第二预设值可大于或等于80%,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可包括人物提示灯带和景物提示灯带。前述的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人物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可包括:控制所述人物提示灯带以第一状态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人物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前述的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人物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保持不变,且提示调整所述终端100与所述景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可包括:控制所述人物提示灯带以第二状态显示,以提示所述人物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保持不变,并控制所述景物提示灯带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终端100与所述景物的相对距离和/或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界面31中存在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边缘,并绘制得到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边界框内。
其中,可将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作为一个整体图像,并检测该整体图像的边缘以绘制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
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相对于所述拍摄对象旋转所述终端100。
其中,可在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且尺寸比值大于预设尺寸比值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相对于所述拍摄对象旋转所述终端100。通过平移,例如沿向上、下、左、右等方向平移,并不能将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都移动至所述取景框40内,而通过控制所述终端100绕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旋转可使得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移动至所述取景框40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响应在所述后置摄像头启动时对应的拍摄界面31的操作确定所述取景框40。
所述终端100可响应用户在所述拍摄界面31的操作确定所述取景框40,即,用户可在所述拍摄界面31进行操作以设定所述取景框40,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可由用户根据需求设定。其中,所述取景框40的形状可为矩形(如图5所示)、圆形等,还可为其它任意形状。
用户可根据需求在所述拍摄界面31设置所述取景框40以进行构图。示例性地,拍摄背景物是瀑布,用户想要的拍摄效果是人脸位于瀑布的左下方,则用户可通过设置所述取景框40在所述拍摄界面31的左下方进行构图,使得拍照得到的照片中人脸位于瀑布的左下方。
前述的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可包括:识别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确定标注框35,如图5所示,所述标注框35围设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如图5所示;确定所述标注框35的尺寸。其中,所述标注框35可为矩形框,还可为其它任意形状。
前述的比较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可通过比较所述标注框35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来判断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是否大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并且可通过判断所述标注框35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的比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比值来判断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的比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包括: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处于第一发光状态,以提示以第一移动幅度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全部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处于第二发光状态,以提示以第二移动幅度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
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幅度大于所述第一移动幅度,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光状态。
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相对位置分别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和全部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时,通过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光状态,便于用户知晓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根据该距离确定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时的幅度。
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时,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相距较近,即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超出所述取景框40的部分较少,从而可以较小的幅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并且可避免移动幅度过大而导致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在相反方向上超出所述取景框40。
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时,即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完全不重叠,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相距较远,可以较大的幅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快速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进而提高拍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状态为常亮,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为闪烁。用户在看到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常亮时,即以较小的移动幅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在看到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闪烁时,即以较大移动幅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状态及第二发光状态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还可由用户自身设定。
请参阅图9、图10、图19与图20,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19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示意图。
如图9与图10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控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常亮,以提示以较大的移动幅度向下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上移动所述终端100。
如图19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如图20所示,控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闪烁,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无交集,从而可根据提示以较大的移动幅度向下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上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11、图12、图21与图22,图2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的示意图,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1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示意图。
如图11与图12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控制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常亮,以提示以较小的移动幅度向右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左移动所述终端100。
如图21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如图22所示,控制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闪烁,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无交集,用户可根据提示以较大的移动幅度向右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左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13、图14、图23与图24,图2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的示意图,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3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示意图。
如图13与图14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控制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常亮,以提示以较小的移动幅度向上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下移动所述终端100。
如图23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如图24所示,控制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闪烁,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无交集,从而可根据提示以较大的移动幅度向上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下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15、图16、图25与图26,图2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的示意图,图2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5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示意图。
如图15与图16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控制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常亮,以提示以较小的移动幅度向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右移动所述终端100。
如图25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如图26所示,控制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闪烁,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全部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无交集,从而可根据提示以较大的移动幅度向右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向左移动所述终端100。
请参阅图27与图28,图2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取景框40上方及右侧的示意图,图2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7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27所示,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上,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不在所述取景框40内,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如图28所示,控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闪烁,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无交集,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且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从而可根据提示以较大的移动幅度沿斜向右下的方向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沿斜向左上的方向移动所述终端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当前尺寸比值。所述控制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尺寸比值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以提示以相应的移动幅度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
通过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比值,来确定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时的幅度,可提高拍照效率。
当所述尺寸比值较小时,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相距过远,通过较小的幅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以减小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可避免移动幅度过大而导致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过大,进而避免影响构图。
当所述尺寸比值较大时,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相距过近,通过较大的幅度移动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100以增大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可避免移动幅度过小而导致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仍然过小,从而可提高拍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尺寸比值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显示,包括:确定所述当前尺寸比值所处的目标尺寸比值范围;根据尺寸比值范围与显示状态的预设对应关系,将所述目标尺寸比值范围对应的显示状态作为目标显示状态;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处于所述目标显示状态。
其中,所述尺寸比值范围与显示状态的预设对应关系定义了多个尺寸比值范围与多个显示状态的对应关系,每一尺寸比值范围与一显示状态对应。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可预先存储于所述终端100的存储器中。
示例性地,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定义了尺寸比值范围A与常亮对应以及尺寸比值范围B与闪烁对应,当所述当前尺寸比值位于所述尺寸比值范围A内时,所述目标显示状态为常亮,即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常亮。
其中,所述尺寸比值范围包括第一尺寸比值范围以及第二尺寸比值范围,所述第一尺寸比值范围内的尺寸比值小于1且小于所述预设比值,所述第二尺寸比值范围内的尺寸比值大于1。
前述的根据尺寸比值范围与显示状态的预设对应关系,将所述目标尺寸比值范围对应的显示状态作为目标显示状态,包括:根据第一尺寸比值范围与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显示状态的预设对应关系,将所述目标尺寸比值范围对应的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显示状态作为所述目标显示状态;或者,根据第二尺寸比值范围与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显示状态的预设对应关系,将所述目标尺寸比值范围对应的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显示状态作为所述目标显示状态。前述的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21处于所述目标显示状态,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21a处于所述目标显示状态,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21b处于所述目标显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终端100的取景模式,所述取景模式为横屏取景模式或者竖屏取景模式。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包括: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终端100的取景模式,确定目标方位提示灯带;控制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显示。
通过不仅根据所述位置关系还根据所述取景模式来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使得所述灯带20对于方位的提示更形象,更有利于用户理解,进而使得根据灯带20的显示状态调整拍摄对象的过程更加快捷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用于提示相反的两个方位,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用于提示另外两个相反的方位。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相对设置。
所述终端100分别处于竖屏取景模式和横屏取景模式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用于提示的方位与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用于提示的方位调换。
例如,在竖屏取景模式下,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分别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下方,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分别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右侧。在横屏取景模式下,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或左侧,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或上方。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5、图16、图29与图30,图2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横屏取景模式下所述终端100的正面示意图,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29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示意图。
如图15与图16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控制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
如图29与图30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控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
请参阅图11、图12、图31与图32,图3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横屏取景模式下所述终端100的正面示意图,图32为与图31所示场景对应的方位提示灯带22显示示意图。
如图11与图12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控制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
如图31与图32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控制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位提示灯带22仅包括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用于提示两个相反的方位,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用于提示另外两个相反的方位,所述终端100分别处于竖屏取景模式和横屏取景模式时,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及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用于提示的方位调换。
前述的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终端100的取景模式,确定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根据所述终端100的取景模式确定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位置关系以及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
通过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以及在拍照时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相互之间的方位,来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可使得方位指示更形象,有利于用户通过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获知当前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以及应如何进行移动以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及图8所示,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呈环形。在不同的取景模式下,每一方位提示灯带22相对于其它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的方位会发生改变。
前述的根据所述位置关系以及确定出的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的相对位置,确定上灯带、下灯带、左灯带及右灯带;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上灯带、下灯带、左灯带及右灯带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
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上灯带、下灯带、左灯带及右灯带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上方时,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所述上灯带;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下方时,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所述下灯带;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左侧时,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所述左灯带;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的右侧时,确定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包括所述右灯带。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的相对位置,确定上灯带、下灯带、左灯带及右灯带,包括:确定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上方的方位提示灯带22为所述上灯带,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下方的方位提示灯带22为所述下灯带,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左侧的方位提示灯带22为所述左灯带,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右侧的方位提示灯带22为所述右灯带。
所述竖屏模式包括第一竖屏模式及第二竖屏模式,在所述第一竖屏模式下,在所述终端100所在平面内旋转180°即为所述第二竖屏模式。所述横屏模式包括第一横屏模式及第二横屏模式,在所述第一竖屏模式下,在所述终端100所在平面内沿相反的方向分别旋转90°即为所述第一横屏模式及所述第二横屏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终端100的取景模式确定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及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的相对位置,包括:在所述取景模式为第一竖屏模式时,确定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上方,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下方,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左侧,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右侧;在所述取景模式为第二竖屏模式时,确定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下方,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上方,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右侧,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左侧;在所述取景模式为第一横屏模式时,确定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右侧,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左侧,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上方,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下方;在所述取景模式为第二横屏模式时,确定所述第一方位提示灯带22a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左侧,所述第二方位提示灯带22b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右侧,所述第三方位提示灯带22c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下方,所述第四方位提示灯带22d位于其余三个方位提示灯带22上方。
所述终端100可包括陀螺仪,用于检测所述终端100相对于地面的方位角,并根据所述方位角判断所述终端100所处的取景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31中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包括: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
即,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或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且尺寸比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比值时,再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
若先判断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是否在所述取景框40内,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过大时,那不管怎样移动所述拍摄对象,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都不会在所述取景框40内;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过小,即使先将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调整至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在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距离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合适时,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可能会部分位于所述取景框40外,如此需要再次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100的方位,以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先判断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在所述尺寸关系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再去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位置关系以进行方位的提示,可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快速移动至所述取景框40内,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相适配,从而可提高拍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包括: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位置关系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处于第一预设显示状态,以提示保持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100的相对距离和方位不变。
从而,可使得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不会过大或者过小,并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符合构图需求。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3与图34,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以及位置关系分别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及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时的示意图,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与图33所示场景对应的灯带显示示意图。如图33所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且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如图34所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熄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位置关系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自动触发快门,拍摄得到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从而,所述终端100可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位于所述取景框40内且尺寸合适时,自动进行拍照,无需用户操作,使得拍照过程更智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照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拍摄界面31是否存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在确定所述拍摄界面31不存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处于第二预设显示状态,以提示所述后置摄像头未采集到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从而,用户可根据提示调整拍摄对象的位置,使得所述拍摄对象进入所述后置摄像头的取景范围中。
其中,所述终端100的控制器可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所述取景图像进行分析,以识别出所述取景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
示例性地,在所述拍摄界面31不存在人脸图像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全部亮灯,用户在看到所述多个灯带20均亮灯时,可知晓当前人脸图像完全未被所述后置摄像头采集到,进而可移动人脸,以使人脸位于所述后置摄像头的图像采集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拍照方法应用于人物自拍。使得采用后置摄像头即可实现自拍,并拍摄得到高质量的自拍照片,还可提高自拍效率。
请参阅图2及图35,图3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100的结构框图。如图2与图35所示,如前所述的,所述终端100包括至少一个灯带20以及后置摄像头60,所述灯带20用于发光,所述后置摄像头60用于拍摄图像。所述终端100还包括控制模块70,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以及所述后置摄像头6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0用于在所述后置摄像头60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31中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并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终端100,通过在所述终端100上设置所述灯带20,并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20显示,使得可根据所述灯带20的显示状态获知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200与所述取景框40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进而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从而使得拍照更加智能,降低拍摄难度并提升了使用体验感。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70可包括CPU(中央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等处理芯片。
其中,所述终端100与前述的拍照方法对应,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见前述的拍照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的内容,所述终端100与前述的拍照方法的内容也可相互参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供处理器调用后执行,以实现前述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拍照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器、磁盘或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拍照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灯带,所述灯带用于发光,所述终端还包括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所述拍照方法包括:
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灯带包括距离提示灯带和/或方位提示灯带;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包括: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的相对距离;和/或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显示,以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的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灯带包括一个;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包括: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或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发光状态;
控制所述灯带处于所述目标发光状态,以提示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的相对距离和/或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的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显示,包括: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处于第一显示状态,以提示减小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的相对距离;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或者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尺寸还进一步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的比值小于预设比值时,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处于第二显示状态,以提示增大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的相对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包括第一距离提示灯带及第二距离提示灯带,所述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处于第一显示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距离提示灯带处于所述第一显示状态;
所述控制距离提示灯带处于第二显示状态,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距离提示灯带处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
或者,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包括一个,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与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包括一个,所述距离提示灯带包括沿所述距离提示灯带的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灯珠;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所述多个灯珠沿第一方向依次亮灯,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距离提示灯带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所述多个灯珠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依次亮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提示灯带包括四个,四个方位提示灯带分别用于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相对于所述取景框的四个方位;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四个方位提示灯带中的至少一个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沿向上、向下、向左及向右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或者,所述方位提示灯带包括两个,每一方位提示灯带包括多个灯珠;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显示,包括:
控制其中一个方位提示灯带的多个灯珠以第一亮灯顺序或者第二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所述终端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和/或
控制另一个方位提示灯带的多个灯珠以第三亮灯顺序或者第四亮灯顺序亮灯,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和/或终端向左或者向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拍摄界面中的取景图像以确定所述拍摄对象;
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和/或所述取景框在所述拍摄界面中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包括:
检测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边缘,以绘制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
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的所述拍摄对象为至少两个时,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确定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和/或所述取景框在所述拍摄界面中的位置,包括:
根据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确定至少两个取景框的尺寸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取景框在所述拍摄界面中的位置,其中,每一拍摄对象与一取景框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与对应的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界面中存在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的边缘,并绘制得到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图像位于所述边界框内;
所述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拍摄对象的边界框的尺寸大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相对于所述拍摄对象旋转所述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显示,包括: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的部分不在所述取景框内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处于第一发光状态,以提示以第一移动幅度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的方位;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全部不在所述取景框内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处于第二发光状态,以提示以第二移动幅度调整所述拍摄对象相对于所述终端的方位;其中,所述第二移动幅度大于所述第一移动幅度,所述第二发光状态不同于所述第一发光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当前尺寸比值;
所述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尺寸比值控制所述距离提示灯带显示,以提示以相应的移动幅度调整所述拍摄对象与所述终端的相对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提示灯带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的取景模式,所述取景模式为横屏取景模式或者竖屏取景模式;
所述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方位提示灯带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终端的取景模式,确定目标方位提示灯带;
控制所述目标方位提示灯带显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包括:
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
在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位置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位置关系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后置摄像头自动触发快门,拍摄得到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照方法应用于人物自拍。
1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灯带,所述灯带用于发光;
后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图像;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后置摄像头进行拍照时,确定拍摄界面中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并根据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所述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灯带显示,以提示所述拍摄对象的图像与取景框的尺寸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供处理器调用后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拍照方法。
CN202311687622.1A 2023-12-09 2023-12-09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294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7622.1A CN117729422A (zh) 2023-12-09 2023-12-09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87622.1A CN117729422A (zh) 2023-12-09 2023-12-09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9422A true CN117729422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87622.1A Pending CN117729422A (zh) 2023-12-09 2023-12-09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94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06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ash
US73490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composition template
CN107277388A (zh) 移动终端及其补光方法
EP3399289A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3019014B (zh) 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控制方法
CN105959581A (zh) 具有动态控制闪光灯的用于图像捕捉的电子设备及相关的控制方法
CN110784696B (zh) 一种白平衡校正方法和相关装置
KR102073023B1 (ko) 발광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285133B2 (en) Dynamic lighting control in hybrid camera-projector device
JP2014042230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5915728A (zh) 一种智能手机
WO2022022633A1 (zh)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210524A (zh) 一种摄像模组的拍摄方法及摄像模组
CN116055696A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投影方法
CN106101537A (zh) 一种智能终端
CN113422945A (zh) 激光投影设备及其投影图像的显示方法
CN117729422A (zh) 拍照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73886A1 (zh) 隐藏摄像头的检测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29886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JP2009290782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92874B2 (e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fill light method
CN111935388A (zh) 移动终端的闪光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设备
CN108419024B (zh) 一种摄像系统及摄像补光方法
CA2759721C (en) Dynamic lighting control in hybrid camera - projector device
JP2005257869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