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3194B -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3194B
CN117723194B CN202410172282.7A CN202410172282A CN117723194B CN 117723194 B CN117723194 B CN 117723194B CN 202410172282 A CN202410172282 A CN 202410172282A CN 117723194 B CN117723194 B CN 117723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detection
screen printing
tensiome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722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23194A (zh
Inventor
冯立文
丁森斌
苏历云
汤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anyo Precision Plate Ma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anyo Precision Plate Ma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anyo Precision Plate Ma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anyo Precision Plate Ma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722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3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3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3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23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3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属于网版检测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体,该壳体内部设置有PLC控制系统;负载块,该负载块设置于壳体内;至少两组接触块,该接触块设置于负载块内;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设置于负载块内,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绝缘套,该绝缘套设置于壳体内,绝缘套的表面开设有信号开口;探测针,该探测针设置于绝缘套内,探测针靠近绝缘套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信号键,信号键与信号开口所适配。本申请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通过设置有限位槽、挂钩、负载块以及探测针,可在网版检测张力时对网版的孔隙结构进行检测,不会由于网版孔隙结构的破损而导致网版张力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版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背景技术
网版是一种用于印刷的图案或图像的模板,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孔隙结构,在印刷过程中,墨水通过网版的孔隙部分传递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案或图像;
网版检测是指对印刷品或其他产品中的网版进行质量检测,网版检测张力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工具,用于检测网版的张力,通过使用张力计进行网版检测,可以确保网版的张力均匀,避免出现过松或过紧的情况,从而保证印刷品的准确度和品质。
现有的网版检测张力计通常由测试座、刻度盘、复位旋钮以及校验玻璃组成,在张力检测前工作人员将测试座放在校验玻璃上,随后转动复位旋钮进行归零处理,然后再将测试座手动放置于网版上,通过检测座的重量使网版下沉,以下沉的间隔来计算网版张力的大小;
虽然上述网版检测张力计实现了对网版张力的检测,但由于网版长时间进行流水线工作,网版的孔隙结构存在即将破损或者已破损的可能,当网版检测张力计放置于破损的孔隙位置上进行检测时,往往会导致张力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并且破损的孔隙结构会影响后续网版的工作质量,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来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解决了网版在进行张力检测时无法检测网版孔隙的破损情况,使得网版张力检测的结构不够准确。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设置有PLC控制系统;负载块,该负载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至少两组接触块,该接触块设置于所述负载块内;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负载块内,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绝缘套,该绝缘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套的表面开设有信号开口;探测针,该探测针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内,所述探测针靠近所述绝缘套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信号键,所述信号键与所述信号开口所适配;第一电磁铁,该第一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探测针与所述绝缘套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弹簧,该弹簧安装于所述探测针与所述绝缘套之间;其中:在进行网版张力检测时,工作人员适于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失电或者通电,带动所述探测针抵持网版的孔隙结构,以使得所述信号键与所述接触块接触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针的底部设置有与网版接触的探测部,所述探测部的直径大小略大于网版上孔隙结构的尺寸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部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钩头部,所述负载块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开设在所述负载块侧面的第一通道,所述钩头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钩头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驻点,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与所述负载块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第一触点开关,所述第一触点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槽底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槽底位置,所述挂钩为弹性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点开关为延迟开关,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的长度大小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长度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道的末端位置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驻点,所述第二通道的槽底位置高于所述第三通道的槽底位置,所述第二驻点位置设置有第二触点开关,所述第二触点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道的末端连通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三驻点,所述第三驻点位置处设置有第三触点开关,所述第三触点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第四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道的槽底位置高于所述第三通道的槽底位置,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渡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块与所述壳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通过设置有限位槽、挂钩、负载块以及探测针,可在网版检测张力时对网版的孔隙结构进行检测,不会由于网版孔隙结构的破损而导致网版张力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同时可检测即将破损的孔隙,以预防即将破损的孔隙结构在下一次网版工作过程中破损,而降低了网版的工作质量。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申请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负载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负载块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绝缘套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侧面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结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2、显示表;3、复位键;4、负载块;41、接触块;5、限位槽;51、第一通道;52、第二通道;53、第三通道;54、第四通道;55、第一驻点;56、第二驻点;57、第三驻点;6、弹簧杆;7、绝缘套;8、探测针;81、信号键;9、弹簧;10、信号开口;11、承载台阶;12、底脚;13、挂钩;131、钩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主要阐述了网版检测用张力计的基本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具体的: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包括壳体1,该壳体1即张力计的外壳,在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表2,该显示表2上安装有一反馈张力检测结果的指针(图中未标出),初始状态下,该指针位于显示表2上0°的位置,当检测时,指针开始摆动并停留在新的位置,从而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指针得到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壳体1为中空设置且开口朝下形成负载腔(图中未标出),在负载腔内设置有负载块4,该负载块4即现有张力计的测试座结构,在张力检测时,该负载块4的底部与网版接触,并通过自身重量下压网版;
该壳体1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底脚12,该底脚12相对应的一侧延伸至负载腔内并与壳体1的内壁形成承载台阶11,同时该负载块4分为靠近显示表2的上半部以及远离显示表2的下半部,在本实施例中,该上半部的宽度大于下半部的宽度并形成放置台阶;
同时在负载块4的顶部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杆6,初始状态下,由于负载块4自身的重力,放置台阶搭放于承载台阶11上,此时上半部位于负载腔内,下半部突出壳体1,弹簧杆6处于拉伸状态,当负载块4的底部受到托力时,该壳体1适于朝着负载块4位置自行下移;
为了实现对网版张力的测量,在负载块4的底部的一周设置有应变片(图中未示出),该应变片远离负载块4的一面具有粘性,可黏贴于网版上,同时该应变片由柔性材料制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该应变片可以进行拉伸,当外力作用解除后,该应变片自行回到未拉伸状态,并且该应变片与显示表2信号连接,当应变片被拉伸时,显示表2上的指针进行转动,为了保证张力检测的准确无误,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对应变片进行检修维护;
在显示表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指针复位键3,该复位键3与指针信号连接,在进行张力检测作业前,工作人员可按压复位键3,使得指针回到初始位置;
在进行网版张力检测作业时,工作人员将张力计放置于张力计配备的校验玻璃上进行归零校验,在张力计放置在校验玻璃上时,首先应变片与校验玻璃接触,而负载块4放置于校验玻璃上后,由于壳体1自身的重力,壳体1朝着负载块4自动下移,同时弹簧杆6压缩,并由于校验玻璃并无任何张力,在壳体1自由下移停止后,工作人员按压复位键3,使得指针回到初始位置;
随后工作人员将张力计放置于待检测的网版上,张力计放置于网版上后,负载块4对网版产生压力使得网版凹陷,在负载块4与网版接触时,应变片黏贴在网版上,由于网版具有一定的张力,在负载块4下压时,网版的孔隙结构会由于重力原因拉伸扩散,而网版与负载块4接触位置的孔隙结构变化尤为明显,此时黏贴于孔隙结构上的应变片跟随孔隙结构同步拉伸,显示表2则将应变片的拉伸变化通过指针反馈于工作人员;
在张力检测时,工作人员可在同一张网版上多处位置放置张力计进行检测,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张力检测结构,以上为张力计的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考现有张力计相关文献或专利,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为了能够在张力检测时对网版的破损情况进行排查检测,在张力计的一侧设置有信号接收器(图中未示出),同时在负载块4内安装有摄像模组(图中未示出),该摄像模组与信号接收器信号连接,并且该摄像模组具有一用于拍照摄像的摄像头,在进行张力检测前,工作人员可手拿显示表2将负载块4移动至网版的中心处并保持一定高度,以便于摄像头俯拍整个网版,当摄像头拍照完成后,摄像头将拍完的照片发送于信号接收器上,工作人员获取网版图像,即对网版图像与完好的网版图像做对比处理,在摄像模组拍照照片后,工作人员即可开始进行张力检测作业。
实施例二:在上述张力计的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图像采集即可对网版的破损情况进行排查,但该排查方法仅能检查出已破损的网版,而处于破损边缘的孔隙结构是无法通过信息图像采集进行排查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检测结构等部件,具体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检测结构等部件替代了摄像模组结构,并且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PLC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该PLC控制系统与显示表2信号连接,并且在显示表2上设置有一用于反馈检测信号的指示灯(图中未示出),当PLC系统发送于显示表2检测信号时,该指示灯进行闪烁;
如图4-图6所示,检测结构设置在负载块4的内部,该检测结构包括设置在负载块4内的多组绝缘套7,该绝缘套7内部为中空设置且开口朝下,同时在负载块4内开设有第一腔室,并且该绝缘套7的远离开口面的一端与第一腔室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初始状态下,该绝缘套7位于第一腔室内,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腔室的内径大于绝缘套7,并且该绝缘套7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当绝缘套7从内部受到挤压时,该绝缘套7的外壁与第一腔室的内壁贴合;
在绝缘套7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9,该弹簧9远离绝缘套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网版孔隙结构的探测针8,同时在负载块4内位于第一腔室的下端开设有与探测针8适配的第二腔室,该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相通,该探测针8的底部设置有一用于与网版接触的探测部,并且该探测部的直径大小略大于网版上孔隙结构的尺寸大小,为了避免探测针8损坏网版,该探测部为圆弧形;
为了能够及时得到检测结果,在探测针8上靠近弹簧9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信号键81,该信号键81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同时在绝缘套7的侧面上开设有与信号键81适配的信号开口10,该信号键81适于到达信号开口10位置突出绝缘套7的侧面,初始状态下,该信号键81位于绝缘套7内,绝缘套7被信号键81所撑开,当受到探测针8向上移动时,信号键81同步向上移动直至到达信号开口10位置突出绝缘套7;
继续参考图5,在负载块4内安装有接触块41,该接触块41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同时该信号键81与接触块41均为电导体,当信号键81与接触块41接触后,适于将接触信号发送于PLC控制系统,随后PLC控制系统将信号发送于显示表2,位于显示表2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
为了避免探测针8影响张力检测,在探测针8的顶部与绝缘套7的内部设置有磁极相反的第一电磁铁(图中未示出),该第一电磁铁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初始状态下,该第一电磁铁为通电状态,并由于第一电磁铁的吸力,该探测针8位于第二腔室内且不会突出负载块4的底部,而此时信号键81与接触块41相接触,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电磁铁失电后,由于弹簧9的回弹力,探测针8自动下移突出负载块4并同时带动信号键81下移至绝缘套7内,与接触块41相分离;
在需要网版检测张力时,首先工作人员需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使得探测针8回到初始位置不影响网版的张力检测,在网版上一个区域张力检测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磁铁失电,第一电磁铁的失电使得探测针8与绝缘套7之间不在具备磁力,由于弹簧9的作用,探测针8下移至负载块4的外侧;
由于网版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探测部的大小大于孔隙结构的大小,从而若探测部抵与孔隙结构抵持后,如果孔隙结构处于无损状态,孔隙结构会完全阻挡探测部并将弹簧9的抵持力吸收,探测针8无法下移,信号键81持续与接触块41接触,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
如若孔隙结构处于破损状态,单独破损的孔隙结构会与其余孔隙结构连通,连通后的孔隙结构尺寸大小大于探测部的尺寸大小,从而探测针8适于穿过连通后的孔隙结构,信号键81与接触块41相分离,指示灯熄灭,工作人员可通过判断指示灯的开闭来判断网版是否有破损;
而在网版破损检测时,并不是每组探测针8均会抵持于一组孔隙结构上,存在更多的情况时一组探测针8位于两组孔隙结构之间,此时第一电磁铁失电,探测针8则会对两组孔隙之间的连接位置处产生向下的抵持力,如果孔隙结构完好,探测针8向下的力则不会突破孔隙结构,如果孔隙结构处于即将破损状态,在探测针8向下时,探测部则会下移轻松突破孔隙结构,同时带动信号键81与接触块41相远离,指示灯熄灭;
在此过程中,探测针8可将即将破损的孔隙结构突破使其破损,从而对即将破损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排查,使得网版的破损检测更加准确。
实施例三:虽然上述过程通过检测结构实现了网版上预破损的孔隙结构排查以及检测,但全过程均由工作人员手动控制第一电磁铁启闭来实现的,当需要对网版上多处进行破损检测时,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了限位组件,无需人工单独控制第二电磁铁来实现网版的张力以及破损检测,具体的:
如图7-图8所示,在壳体1内腔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挂钩13,该挂钩13处于自由下垂状态,并且该挂钩13远离壳体1的一端形成钩头部131,在本实施例中,该挂钩13为弹性挂钩,可以理解的是,在挂钩13的表面与壳体1之间安装有弹簧结构,当挂钩13受到外力作用时,挂钩13适于进行拉伸,在外力作用解除后,该挂钩13自行回到初始自由下垂状态;
在负载块4的侧面上设置有改变钩头部131运动轨迹的限位槽5,该限位槽5包括竖直向下的第一通道51,初始状态下,钩头部131位于第一通道51内,为了方便说明,将第一通道51的该位置定义为起始位置;
在第一通道51远离起始位置的一端连通有倾斜向上的第二通道52,并且该第一通道51与第二通道52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驻点5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51的槽底位置高于第二通道52的槽底位置,从而当钩头部131从第一通道51进入第二通道52后,无法从第二通道52回到第一通道51;
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内腔的顶部与负载块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图中未示出),该第二电磁铁磁性相同,并且该第二电磁铁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同时在第二通道52内设置有一控制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第一触点开关(图中未示出),该第一触点开关与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触点开关为延迟开关其长度大小与第二通道52的长度大小相同,当第一触点开关启动后,会延迟一段时间再启动第二电磁铁;
在第二通道52的末端位置连通有倾斜向下的第三通道53,并且该第二通道52与第三通道53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驻点56,同时该第二通道52的槽底位置高于第三通道53的槽底位置,从而当钩头部131从第二通道52进入第三通道53后,无法从第三通道53回到第二通道52;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驻点56位置设置有一控制第一电磁铁失电的第二触点开关(图中未示出);
在使用张力计对网版检测之前,首先工作人员启动张力计内的电器元件,此时探测针8处于初始状态,即探测针8位于负载块4内,第一电磁铁相互吸引,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而负载块4突出壳体1,弹簧杆6处于拉伸状态;
在张力测试进行时,工作人员将张力计放置于网板上,根据实施例一中的步骤得知,在负载块4放置于网板上后,由于壳体1自身的重量,壳体1朝着负载块4位置下移,同时带动挂钩13下移,而钩头部131从第一通道51滑动至第二通道52,并停驻于第一驻点55位置与第一触点开关开始接触,此时可根据实施例一中所描述,应变片将网板的拉伸情况通过显示表2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将拉力检测数据进行记录;
在延迟时间结束后,第一触点开关启动第二电磁铁,由于第二电磁铁为磁性相同的磁铁,从而两组电磁铁之间产生斥力,使得负载块4与壳体1相远离,由于负载块4的底部被网板托住,从而壳体1不断向上移动,壳体1的上移同时带动钩头部131上移,钩头部131从从第一驻点55位置滑动至第三通道53内,并到达第二驻点56,并且此时钩头部131与第一触点开关分离,此时第二电磁铁失电;
继续参考图8,在第三通道53的末端连通有竖直向下的第四通道54,该第三通道53与第四通道54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三驻点57,并且在第三驻点57位置设置有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的第三触点开关(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通道53的槽底位置高于第四通道54的槽底位置,从而当钩头部131从第三通道53进入第四通道54后,无法从第四通道54回到第三通道53;
该第四通道54的末端与第一通道51相连接,并且在第四通道54与第一通道5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一过渡台阶,当钩头部131从第四通道54进入第一通道51后,无法从第一通道51回到第四通道54;
从而在钩头部131到达第二驻点56时,钩头部131与第二触点开关接触,第二开关将信号发送与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铁失电,由于弹簧9的作用力,探测针8的探测部持续抵触网版的孔隙结构,以对网板的破损情况进行检测,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指示灯判断网版的破损情况;
在钩头部131到达第二驻点56后,由于第二电磁铁失电,壳体1再次朝着负载块4位置移动,从而壳体1带动挂钩13的钩头部131移动至第三驻点57位置并与第三触点开关接触,随后第三触点开关将信号发送于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电磁铁通电,带动探测针8回到初始位置,网板的破损检测完成;
在接下来的更换位置检测网版时,工作人员只需手动地将张力计拿起,由于负载块4底部失去托力,并由于负载块4自身重力的影响,负载块4自由下移,而此时钩头部131从第三驻点57位置通过第四通道54以及过渡台阶回到第一通道51,张力计回复到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槽5以及多个触点开关的设置,张力计在放置于网版上后自行检测网板的张力以及破损情况,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使得网板检测作业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该壳体(1)内部设置有PLC控制系统;负载块(4),该负载块(4)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至少两组接触块(41),该接触块(41)设置于所述负载块(4)内;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负载块(4)内,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绝缘套(7),该绝缘套(7)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绝缘套(7)的表面开设有信号开口(10);探测针(8),该探测针(8)设置于所述绝缘套(7)内,所述探测针(8)靠近所述绝缘套(7)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组信号键(81),所述信号键(81)与所述信号开口(10)所适配;第一电磁铁,该第一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探测针(8)与所述绝缘套(7)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弹簧(9),该弹簧(9)安装于所述探测针(8)与所述绝缘套(7)之间;其中:在进行网版张力检测时,工作人员适于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失电或者通电,带动所述探测针(8)抵持网版的孔隙结构,以使得所述信号键(81)与所述接触块(41)接触或分离;所述壳体(1)内腔的安装有挂钩(13),所述挂钩(13)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形成钩头部(131),所述负载块(4)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包括开设在所述负载块(4)侧面的第一通道(51),所述钩头部(131)位于所述第一通道(51)内,所述第一通道(51)远离所述钩头部(1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道(52),所述第一通道(51)与所述第二通道(52)连通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驻点(55),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与所述负载块(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第二通道(52)内设有第一触点开关,所述第一触点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针(8)的底部设置有与网版接触的探测部,所述探测部的直径大小略大于网版上孔隙结构的尺寸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为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51)的槽底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通道(52)的槽底位置,所述挂钩(13)为弹性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开关为延迟开关,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的长度大小与所述第二通道(52)的长度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52)的末端位置设置有第三通道(53),所述第二通道(52)与所述第三通道(53)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驻点(56),所述第二通道(52)的槽底位置高于所述第三通道(53)的槽底位置,所述第二驻点(56)位置设置有第二触点开关,所述第二触点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53)的末端连通有第四通道(54),所述第三通道(53)与所述第四通道(54)的连通位置设置有第三驻点(57),所述第三驻点(57)位置处设置有第三触点开关,所述第三触点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第四通道(54)的末端与所述第一通道(51)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53)的槽底位置高于所述第三通道(53)的槽底位置,所述第四通道(54)与所述第一通道(5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过渡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块(4)与所述壳体(1)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杆(6),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表(2)。
CN202410172282.7A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Active CN117723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2282.7A CN117723194B (zh)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72282.7A CN117723194B (zh)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3194A CN117723194A (zh) 2024-03-19
CN117723194B true CN117723194B (zh) 2024-04-16

Family

ID=90200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72282.7A Active CN117723194B (zh) 2024-02-07 2024-02-07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319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1106Y (zh) * 2004-03-24 2005-02-23 冯锦雄 新型网版张力计
TW200711850A (en) * 2005-09-30 2007-04-01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Scre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system thereof
CN200975930Y (zh) * 2006-12-03 2007-11-14 冯健洪 一种丝印网版张力计
CN201449303U (zh) * 2009-06-19 2010-05-05 冯伟雄 一种网版张力计的底座
CN102305684A (zh) * 2011-05-24 2012-01-04 冯锦雄 一种电子式网版张力计
CN110487457A (zh) * 2018-01-01 2019-11-22 四会市圆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式网版张力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1106Y (zh) * 2004-03-24 2005-02-23 冯锦雄 新型网版张力计
TW200711850A (en) * 2005-09-30 2007-04-01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Scre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system thereof
KR20070037388A (ko) * 2005-09-30 2007-04-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히타치플랜트테크놀로지 스크린 인쇄장치와 그것을 구비한 인쇄 시스템
CN200975930Y (zh) * 2006-12-03 2007-11-14 冯健洪 一种丝印网版张力计
CN201449303U (zh) * 2009-06-19 2010-05-05 冯伟雄 一种网版张力计的底座
CN102305684A (zh) * 2011-05-24 2012-01-04 冯锦雄 一种电子式网版张力计
CN110487457A (zh) * 2018-01-01 2019-11-22 四会市圆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式网版张力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3194A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7874U (zh) 一种pcb板测试治具
CN117723194B (zh) 一种网版检测用张力计
CN201311478Y (zh) 一种用于手机印制电路板全功能测试的装置
KR101346952B1 (ko) Amoled 패널 검사를 위한 표시 패널 검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222266A (zh) 一种能够定位的耳座连续成型机构
KR101346895B1 (ko) Amoled 패널 검사를 위한 표시 패널 검사 장치 및 그 모델 교체 방법
CN203798975U (zh) 一种pcb板测试装置
CN211528614U (zh) 一种节能灯电路板的检测装置
CN215728729U (zh) 一种双盆架导通检测治具
CN107800845B (zh) 手机整机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17181126U (zh) 一种pcb板开关功能测试装置
CN213689195U (zh)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CN215116636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pcba板测试设备
CN208547654U (zh) 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
CN210322757U (zh) 一种用于冲压基板外观检测设备aoi视觉固定调节装置
CN219039282U (zh) 一种血压计led测试治具
CN220207837U (zh) 变压器绕组测试装置
CN218765934U (zh) 一种检测led灯泡亮度的设备
CN211826348U (zh) 一种高效定制化ict自动测试设备
CN221100257U (zh) 一种电子拉力机的防碰撞装置
CN218036077U (zh) 一种电池隔膜拉伸强度检测设备
CN216526074U (zh) 视觉检测系统
CN117146752B (zh) 一种铜箔厚度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216982121U (zh) 一种铜柱导通测试装置
CN220418354U (zh) 一种电路板验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8 Huixian Middle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Sanyo Precision Plate Mak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58 Huixian Middle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200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SANYO PRECISION PLATE MAK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