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9430A -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19430A CN117719430A CN202311769293.5A CN202311769293A CN117719430A CN 117719430 A CN117719430 A CN 117719430A CN 202311769293 A CN202311769293 A CN 202311769293A CN 117719430 A CN117719430 A CN 1177194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fixing plate
- magnetic attraction
- support arm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充电触点、第一磁吸件、支臂和快拆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支臂内设有所述快拆机构;以及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充电触点、充电口公头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设有安装平板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所述第二充电触点,所述第二充电触点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充电口公头。该设备能够让显示屏与车内座椅快速连接,还能实现对显示屏的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指挥、通信等活动开始在车内展开,各种显示终端需要布置在车内,而车辆内部有限的空间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布置,逐渐恶化了人员的活动空间。为提升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各种显示屏及操作终端开始布置在座椅靠背上,后排显示屏可以提升整车档次,增添后排娱乐性,功能较齐全,高端车型具备通讯、办公、上网、外接游戏机等功能,能提高乘客的驾乘体验。
现有座椅显示屏一般有如下种安装样式:
1.显示屏嵌入座椅中;
2.显示屏嵌入头枕中;
3.显示屏通过支架嵌入座椅中。
经检索,授权公布号为CN114228629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汽车座椅显示器多自由度调节装置,包括与座椅骨架固定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上设有第一滑移部和第二滑移部,还包括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杆上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与所述第一滑移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调节部与所述第二滑移部滑动配合,所述调节杆的端部与第二调节机构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上固定连接着显示器固定板,所述第一调节部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用于同时调节显示器固定板的高度和纵向位置。
现有座椅显示屏具有如下缺陷:显示屏与座椅是定制的,与座椅之间是固定的,结构不可拆卸,无法实现屏幕脱离座椅,使用场景仅仅局限于车内,影响乘客体验。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解决显示屏与座椅是定制的,与座椅之间是固定的,结构不可拆卸,无法实现屏幕脱离座椅,使用场景仅仅局限于车内,影响乘客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包括:
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充电触点、第一磁吸件、支臂和快拆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支臂内设有所述快拆机构,所述快拆机构用于使所述支臂与座椅可拆卸连接;以及
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充电触点、充电口公头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设有安装平板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所述第二充电触点,所述第二充电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对接,所述第二充电触点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充电口公头,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性吸附,一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磁吸件。
进一步地,所述快拆机构包括两个卡扣件和弹性件,所述卡扣件可滑动设在所述支臂内,所述卡扣件设有按键部和卡钩部,所述卡钩部用于与座椅卡接,所述支臂的两侧均设有供所述按键部伸出的第一开孔、供所述卡钩部伸出的第二开孔,两个所述卡扣件分别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支臂内,用于使所述卡扣件复位,当所述卡扣件复位后,所述卡扣件的卡钩部从所述第二开孔中突伸而出。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扣件对称设在所述支臂内,每个所述卡扣件上均设有固定凸起,两个所述固定凸起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支臂的上下两内侧壁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与所述卡扣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沿上下或左右方向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通过球形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为一排的充电针,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为圆环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座椅,所述座椅设有插槽和供电引线;以及
磁吸充电固定设备,所述磁吸充电固定设备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所述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的支臂插入所述插槽中,并通过快拆机构与所述插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的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供电引线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支臂可转动连接,如此可以调节第一固定板的姿态,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能够高效地吸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当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在磁性吸附力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吸附作用,并且吸附效果明显,能够平稳支撑显示屏。在施加一定作用力便能够将第二固定板从第一固定板上取下,实现显示屏与座椅的分离。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磁吸时,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对接,将显示屏的充电口母头与充电口公头对接,可实现对显示屏的充电,磁吸充电固定设备能够让显示屏与车内座椅快速连接,兼容性强,拓宽了显示屏的使用场景,同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还能实现对显示屏的供电,保障其运行时长不受影响,满足显示屏多样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显示屏、座椅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快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与座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与座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与座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通过铰链能够上下摆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通过铰链能够上下、左右摆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通过球形结构能够多角度摆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固定装置;
11、第一固定板;
12、第一充电触点;
13、第一磁吸件;
14、支臂;141、第一开孔;142、第二开孔;143、引导凸起;
15、快拆机构;
151、卡扣件;1511、按键部;1512、卡钩部;1513、固定凸起;
152、弹性件;
16、第一限位结构;
17、铰链;
18、球形接头;
2、第二固定装置;
21、第二固定板;
22、第二充电触点;
23、充电口公头;
24、第二磁吸件;
25、第二限位结构;
26、线路;
3、座椅;
31、插槽;
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包括:
第一固定装置1,包括第一固定板11、第一充电触点12、第一磁吸件13、支臂14和快拆机构15,第一固定板11的正面上设有第一充电触点12,第一固定板11的正面上设有第一磁吸件13,第一固定板11的背面与支臂14可转动连接,支臂14内设有快拆机构15,快拆机构15用于使支臂14与座椅3可拆卸连接,结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以及
第二固定装置2,包括第二固定板21、第二充电触点22、充电口公头23和第二磁吸件24,第二固定板21的正面设有安装显示屏4的连接结构,第二固定板21的背面上设有第二充电触点22,第二充电触点22用于与第一充电触点12对接,第二充电触点22通过线路26连接充电口公头23,第二固定板21的背面上设有第二磁吸件24,第二磁吸件24与第一磁吸件13磁性吸附,结构如图3、图4和图5所示。
第一固定板11通过支臂14可拆卸连接于座椅3上,显示屏4可装配在连接结构中,结构如图5所示。第一充电触点12与汽车的供电引线连接,供电引线的输出参数可以是5V(伏)/2A(安)、9V(伏)/3A(安)、5V(伏)/3A(安)等,视实际需求而定,这个供电引线一般设在座椅3内。第一磁吸件13与第二磁吸件24为磁性吸附材料制成,能够高效地吸附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第一固定板11的背面与支臂14可转动连接,如此可以调节第一固定板11的姿态,让其吸附的第二固定板21上的显示屏4适配用户的坐姿,第一磁吸件13与第二磁吸件24能够高效地吸附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当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在磁性吸附力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吸附作用,并且吸附效果明显,能够平稳支撑显示屏4。在施加一定作用力便能够将第二固定板21从第一固定板11上取下,实现显示屏4与座椅3的分离。在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磁吸时,第一充电触点12与第二充电触点22对接(接触),将显示屏4的充电口母头与充电口公头23对接,可实现对显示屏4的充电(供电引线→第一充电触点12→第二充电触点22→充电口公头23→充电口母头)。磁吸充电固定设备能够让显示屏4与车内座椅3快速连接,兼容性强,拓宽了显示屏4的使用场景,同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还能实现对显示屏4的供电,保障其运行时长不受影响,满足显示屏4多样化的需求。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快拆机构15包括两个卡扣件151和弹性件152,卡扣件151可滑动设在支臂14内,卡扣件151设有按键部1511和卡钩部1512,卡钩部1512用于与座椅3卡接,支臂14的两侧均设有供按键部1511伸出的第一开孔141、供卡钩部1512伸出的第二开孔142,两个卡扣件151分别与弹性件152连接,弹性件152设在支臂14内,用于使卡扣件151复位,当卡扣件151复位后(处于初始状态),卡扣件151的卡钩部1512从第二开孔142中突伸而出,可以与座椅3的插槽31卡接,按键部1511从第一开孔141中突伸而出,方便用户下次按压。
请参阅图6、图7、图8和图9,在初始状态时,卡扣件151与插槽31卡接,按键部1511位于插槽31外,按键部1511从第一开孔141中突伸而出,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支臂14两侧的按键部1511,使得卡钩部1512向内收缩,解除卡接状态,这样可以将支臂14从座椅3上取下;反之,可以按压支臂14两侧的按键部1511,带动卡钩部1512联动向内收缩,可将支臂14插入座椅3的插槽31中,其中通过设置卡钩部1512的外侧壁倾斜于支臂14的长度方向,使得卡钩部1512在插入插槽31过程中无需按压按键部1511就会被插槽31挤压而收缩。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卡扣件151对称设在支臂14内,每个卡扣件151上均设有固定凸起1513,两个固定凸起1513之间设有弹性件152,弹性件152为螺旋弹簧。弹性件152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图6示出两个卡扣件151之间设有一个弹性件152(螺旋弹簧),该弹性件152的轴向方向垂直于两个按键部1511,按压两个按键部1511,两个卡扣件151相向运动以挤压弹性件152,弹性件152储存弹性势能,卡扣件151随着支臂14进入座椅3的插槽31中实现卡接,即弹性件152的弹力使得两个卡扣件151背离运动,卡钩部1512卡入插槽31中。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支臂14的上下两内侧壁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凸起143,引导凸起143与卡扣件151滑动连接,引导凸起143支撑卡扣件151以及让卡扣件151沿着自身滑动。引导凸起143设有一限位壁,可起到限制卡扣件151滑动的作用。
在某些实施例中,两个卡扣件151的中部相铰接,形成剪刀的结构,卡扣件151在支臂14内的运动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1的背面与支臂14通过铰链17连接,在铰链17的作用下,第一固定板11可沿上下或左右方向摆动。图10示出铰链17有一个,该铰链17可以使得第一固定板11上下摆动,调整其俯仰角度。或者,一个铰链17可以使得第一固定板11左右摆动。图11示出铰链17有两个,两个铰链17前后设置,一个铰链17可使得第一固定板11上下摆动,另一个铰链17可使得第一固定板11左右摆动。可转动的第一固定板11支持多方向的屏幕角度调节,可以根据用户的高矮坐姿做出合适调节。
请参阅图12,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1的背面与支臂14通过球形接头18连接,球形接头18可以让第一固定板11进行360°全方向的转动,可转动的第一固定板11支持全方位的屏幕角度调节,可以根据用户的高矮坐姿做出合适调节。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3与第二磁吸件24均为片状,片状的磁吸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得磁吸吸附力最大化,能够高效地吸附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13与第二磁吸件24均有多个,一个第一磁吸件13对应一个第二磁吸件24,图2示出16个第一磁吸件,图4示出16个第二磁吸件24,可以更好地吸附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21。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1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6,平板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25,第一固定板11的正面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16,图1和图2示出4个第一限位结构16,第二固定板21的背面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25,图3示出4个第二限位结构25,第一限位结构16与第二限位结构25对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进行限位。图1示出第一限位结构16是限位凸起,图3示出第二限位结构25是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适配,实现卡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6可以是限位凹槽,第二限位结构25可以是限位凸起。第一限位结构16和第二限位结构25的数量均有多个,实现对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触点12为一排的充电针,结构如图2所示,第二充电触点22为圆环形,结构如图3所示,充电针可上下伸缩,在与第二充电触点22对接时,通过向下伸缩实现与第二充电触点22的有效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可以是设在第二固定板21正面上的槽口,通过槽口可以插入显示屏4。
优选的,第一固定板11是硬板(如硬质塑料板、玻璃板等),第二固定板21是软板(如液态硅胶软板、橡胶软板、聚丙烯软板等),显示屏可以嵌入软的第二固定板21中。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4为平板(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方案为:
(1)车身座椅供电引线(5V/2A)接第一充电触点12→第二充电触点22→第二固定板21内部走线侧边的充电口公头23→显示屏的充电口母头。
(2)车身座椅供电引线(5V/2A)外部的充电口公头23→第一固定板11内的充电口木头→第一充电触点12→第二充电触点22→第二固定板21内部走线侧边的充电口公头23→显示屏的充电口母头。
(3)车身座椅供电引线(5V/2A)外部的充电口公头23→转接线一侧充电口母头→转接线另一侧充电口公头23→支架组件充电口母头→第一充电触点12→第二充电触点22→第二固定板21内部走线侧边的充电口公头23→显示屏的充电口母头。
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支持多方向的屏幕角度调节,可以根据乘客的高矮坐姿做出合适调节,内部扭力固定稳定性性好,寿命可达20000次以上的调节,扭力衰减小于20%。
(2)磁吸力大,可以承受10G以上的加速度,满足车载5G以上的需求,有效避免行车过程中显示屏的脱落。
(3)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支持拆卸,当车辆受到碰撞的时候,避免乘客因为凸出的结构收到伤害。
(4)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对显示屏实行主流多尺寸开发,实现一套磁吸充电组件,满足用户显示屏多样化的需求。
(5)可以支持第二固定板21拿下来应用,无论在车上、家里、办公室、户外等等,方便用户多场景使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车体,车体内设有座椅3,座椅设有插槽31和供电引线;以及
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磁吸充电固定设备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结构如图1至图12所示,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的支臂14插入插槽31中,并通过快拆机构15与插槽31可拆卸连接,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的第一充电触点12与供电引线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第一磁吸件13与第二磁吸件24能够高效地吸附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当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在磁性吸附力的范围内能够实现吸附作用,并且吸附效果明显,能够平稳支撑显示屏4。在施加一定作用力便能够将第二固定板21从第一固定板11上取下,实现显示屏4与座椅的分离。在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磁吸时,第一充电触点12与第二充电触点22对接(接触),将显示屏4的充电口母头与充电口公头23对接,可实现对显示屏4的充电(供电引线→第一充电触点12→第二充电触点22→充电口公头23→充电口母头)。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充电触点、第一磁吸件、支臂和快拆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可转动连接,所述支臂内设有所述快拆机构,所述快拆机构用于使所述支臂与座椅可拆卸连接;以及
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充电触点、充电口公头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设有安装平板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所述第二充电触点,所述第二充电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对接,所述第二充电触点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充电口公头,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性吸附,一个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磁吸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机构包括两个卡扣件和弹性件,所述卡扣件可滑动设在所述支臂内,所述卡扣件设有按键部和卡钩部,所述卡钩部用于与座椅卡接,所述支臂的两侧均设有供所述按键部伸出的第一开孔、供所述卡钩部伸出的第二开孔,两个所述卡扣件分别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支臂内,用于使所述卡扣件复位,当所述卡扣件复位后,所述卡扣件的卡钩部从所述第二开孔中突伸而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扣件对称设在所述支臂内,每个所述卡扣件上均设有固定凸起,两个所述固定凸起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的上下两内侧壁均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与所述卡扣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正面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可沿上下或左右方向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与所述支臂通过球形接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为一排的充电针,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为圆环形。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座椅,所述座椅设有插槽和供电引线;以及
磁吸充电固定设备,所述磁吸充电固定设备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磁吸充电固定设备,所述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的支臂插入所述插槽中,并通过快拆机构与所述插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磁吸充电固定设备的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供电引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69293.5A CN117719430A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769293.5A CN117719430A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19430A true CN117719430A (zh) | 2024-03-19 |
Family
ID=90210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769293.5A Pending CN117719430A (zh) | 2023-12-21 | 2023-12-21 |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19430A (zh) |
-
2023
- 2023-12-21 CN CN202311769293.5A patent/CN117719430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22354B2 (en) | External haptic generato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
CN101223366B (zh) | 弹簧加载的夹紧机构 | |
US782825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 |
TWI548250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104369696B (zh) | 车载支架及车载支架音响 | |
CN103717021A (zh) | 具有高度调节结构的显示设备和具有所述显示设备的终端 | |
TW201419629A (zh) | 應用於可攜式行動通訊裝置的充電裝置 | |
US20210276466A1 (en) | Vehicle console with modular accessories | |
CN213283359U (zh) | 台车以及使用其的便携式超声系统 | |
US8672282B2 (en) | Fix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creen | |
CN111432048A (zh) | 可隐藏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 |
CN221213792U (zh) |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 |
CN117719430A (zh) | 一种汽车及其磁吸充电固定设备 | |
US11899497B1 (en) | Article moun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comprising same | |
CN107817874B (zh) | 诊断模块、管理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7351778B (zh) | 隔空式无线充电车载平视显示器 | |
CN217804579U (zh) | 一种车载显示面板、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109976454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和处理系统 | |
CN103661023A (zh) | 婴幼儿安全椅装置及其婴幼儿安全椅基座 | |
CN209484210U (zh) | 一种吊装式超薄双面屏 | |
KR200488233Y1 (ko) | 비행기용 휴대폰 거치대 | |
CN113734060A (zh) | 安装于汽车前排座椅背部的平板电脑支架及车辆 | |
CN220615682U (zh) | 固定支架、中控台总成和车辆 | |
CN221188393U (zh) | 一种椅背屏幕固定装置及座椅 | |
KR102053579B1 (ko) | 휴대기기 거치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