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8446A -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8446A
CN117718446A CN202410134446.7A CN202410134446A CN117718446A CN 117718446 A CN117718446 A CN 117718446A CN 202410134446 A CN202410134446 A CN 202410134446A CN 117718446 A CN117718446 A CN 117718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water receiving
roller way
platform
spheroid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344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阳
陈剑
李志宏
肖哲夫
马颖
李松
张海龙
张佳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344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18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18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8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该发明包括:接水平台以及球化平台,接水平台包括接水轨道,球化平台包括转运轨道,接水轨道与转运轨道垂直,接水轨道上往复运行有接水转运车,转运轨道上往复运行有挂包转运车;接水平台还包括电炉,电炉与接水轨道之间设置有炉前辊道,炉前辊道方向与接水轨道垂直;球化平台包括球化装置、扒渣平台以及倒残液装置,球化装置、扒渣平台以及倒残液装置均通过辊道与转运轨道相接,辊道与转运轨道垂直。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铸件过程中铁水多次倒运导致铁水温度大幅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喂丝球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背景技术
铸造作为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铸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熔炼好的高温铁液快速转运到造型区注入型腔内,冷却后形成铸件,为保证铸件质量、降低能耗,铁水转运、处理一体化工艺流程是最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缩短铁水转运、处理时间减少铁水温度损失等。
目前铸造厂生产球铁铸件时,使用的铁水转运在对接倾转式浇注机时,是通过中转浇包在炉前接铁水,然后再将中转浇包的铁水倒进浇注包内,这种工艺流程造成铁水多次倒运,铁水温降多,机械设备复杂,运输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相关技术中,铸件过程中铁水多次倒运导致铁水温度大幅降低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铸件过程中铁水多次倒运导致铁水温度大幅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包括接水平台以及球化平台,接水平台包括接水轨道,球化平台包括转运轨道,接水轨道与转运轨道垂直,接水轨道上往复运行有接水转运车,转运轨道上往复运行有挂包转运车;接水平台还包括电炉,电炉与接水轨道之间设置有炉前辊道,炉前辊道方向与接水轨道垂直;球化平台包括球化装置、扒渣平台以及倒残液装置,球化装置、扒渣平台以及倒残液装置均通过辊道与转运轨道相接,辊道与转运轨道垂直。
进一步设置为:炉前辊道的下方设置有应急坑;炉前辊道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
进一步设置为:扒渣平台设置有后倾扒渣装置。
进一步设置为:扒渣平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扒渣抽烟罩。
进一步设置为:接水转运车以及挂包转运车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与浇注包的开口盖合。
进一步设置为:球化装置与转运轨道之间设置有过渡辊道;过渡辊道的底部设置有移载辊道,其中,移载辊道具备升降功能,移载辊道具备改变过渡辊道的运输方向的功能。
进一步设置为:转运轨道上方设置有灰铁装置,灰铁装置位于扒渣平台与过渡辊道之间。
进一步设置为:灰铁装置包括加料平台,加料平台上固定连接有震动给料机;震动给料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暂存斗。
进一步设置为:暂存斗的物料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盛料箱,盛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
进一步设置为:盛料箱的物料出口设置有气动闸门,气动闸门的下方设置有溜管,其中,溜管用于承接盛料箱的物料。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使用浇注包直接喂丝球化,减少铁水的中转,使浇注包内的铁水减少热量散失,节约了电炉能耗,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不使用中转包进行铁水中转,减少了设备的执行动作,使操作流程更简单,让转运铁水的效率更高。
2、接水转运车以及挂包转运车上设置有盖板,当浇注包在车上进行转运时,盖板会将浇注包的开口盖合,减少在转运过程中浇注包中的铁水丧失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为灰铁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接水轨道;200、转运轨道;300、电炉;310、炉前辊道;320、应急坑;400、球化装置;410、过渡辊道;500、扒渣平台;510、扒渣抽烟罩;520、后倾扒渣装置;600、倒残液装置;700、接水转运车;800、挂包转运车;900、浇注包;1000、灰铁装置;1010、加料平台;1020、暂存斗;1030、震动给料机;1040、气动闸门;1050、第二称重传感器;1060、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照图1-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该发明包括:接水平台以及球化平台,接水平台包括接水轨道100,球化平台包括转运轨道200,接水轨道100与转运轨道200垂直,接水轨道100上往复运行有接水转运车700,转运轨道200上往复运行有挂包转运车800;接水平台还包括电炉300,电炉300与接水轨道100之间设置有炉前辊道310,炉前辊道310方向与接水轨道100垂直,接水轨道100边可以设置多个电炉300,每个电炉300前都设置有炉前辊道310;球化平台包括球化装置400、扒渣平台500以及倒残液装置600,球化装置400、扒渣平台500以及倒残液装置600均通过辊道与转运轨道200相接,辊道与转运轨道200垂直。
具体地,浇注包900在炉前辊道310上接铁水,接完铁水由炉前转运车运送到过渡辊道410,通过过渡辊道410,浇注包900直接进入球化装置400,自动盖包盖、关球化门,进行球化喂丝。完成球化喂丝后的浇注包900进入后倾扒渣装置520,操作人员站在平台上进行扒渣。扒渣完成后的浇注包900到挂包转运车800上,挂包转运车800挂包转运车800升降运输至浇注机转台,下降完成浇注包900的挂包动作,挂包转运车800退出。浇注机转台将扒渣后的浇筑包送往浇注地点进行浇注,再将空浇注包900运输回到挂包转运车800,挂包转运车800将空包送往倒残液装置600倾倒残液。浇注机转台接扒渣后的浇注包900时,也将空浇注包900挂在挂包转运车800上。
此工艺流程采用浇注包900直接进入球化装置400,进行喂丝球化,不再需要中转包进行转换铁水,减少了设备执行动作,流程更简单,转运铁水的效率更高,又减小了因中转包往浇注包900倒铁水造成的温降,降低了电炉300出水温度,节约电炉300电费,给铸造厂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炉前辊道310的下方设置有应急坑320;炉前辊道310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
具体地,应急坑320可以用于接纳漏下的铁水,作为应急安全措施。这种设计可以减少铁水泄漏造成的危险,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应急坑320的设置可以防止铁水直接流向周围环境,有助于避免可能对周围区域造成的污染或损害。底部的第一称重传感器可以精确地对铁水称重,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管理。这有助于确保生产的质量和一致性。第一称重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可以被用于监控铁水的重量和质量。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对铁水的精确称重,可以更好地控制原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有助于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预算。通过监测铁水的重量和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可以及时识别和解决任何铁水泄漏或异常情况,有助于避免生产中断和可能的损失。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扒渣平台500设置有后倾扒渣装置520。扒渣平台50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扒渣抽烟罩510。喂丝球化就是移载辊道将带有铁水的浇包滚进球化站,球化站的闸门关闭,由上面的球化喂丝装置将装有球化剂颗粒料的管子竖直快速插进铁水包,球化剂与高温铁水进行剧烈反应,相当于给铁水加入了增强剂。反应不充分的球化料会浮出表面,就是所谓的渣子,必须进行人工扒渣去除。
具体地,后倾扒渣装置520允许工作人员在安全的位置进行扒渣操作,同时,扒渣抽烟罩510有助于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后倾扒渣装置520简化了扒渣过程,使其更为高效。工作人员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扒渣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扒渣抽烟罩510的设置有助于控制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扩散。这对于维护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非常重要。扒渣平台500的设计考虑了工作人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和相对舒适的工作平台,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完成任务。后倾扒渣装置520的使用可能减少设备的磨损,因为它可以更轻松地处理扒渣任务,减轻设备的负荷,延长设备寿命。扒渣抽烟罩510有助于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周围环境,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标准。后倾扒渣装置520的设计可能使扒渣操作更加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助于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训成本和时间。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接水转运车700以及挂包转运车800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与浇注包900的开口盖合。
具体地,通过减少铁水的热量流失,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燃料的使用量。这有助于提高生产过程的能效,减少对环境的负担。盖板的盖合可以帮助维持浇注包900内铁水的温度,确保在需要的时候保持其在适宜的熔化状态。这有助于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铁水质量和一致性。通过减少热量流失,可以减少铁水的冷却和凝固,从而减少废料和损失。这有助于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球化装置400与转运轨道20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道410;过渡辊道410的底部设置有移载辊道,其中,移载辊道具备升降功能,移载辊道具备改变过渡辊道410的运输方向的功能。
具体地,过渡辊道410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化装置和转运轨道200之间的平稳过渡。这对于防止物料在转运过程中的振动和损坏是非常重要的。移载辊道具备升降功能和改变运输方向的功能,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这意味着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转运需求,以及需要改变方向的场景,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过渡辊道410和移载辊道的设计有助于实现高效的转运过程。升降功能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转运要求,而改变运输方向的功能可以优化物料的流动路径,平稳过渡和灵活性的设计有助于减少物料在转运过程中的损耗和磨损,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平稳的过渡和系统的灵活性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对于防止意外事故和保护工作人员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参照图4,转运轨道200上方设置有灰铁装置1000,灰铁装置1000位于扒渣平台500与过渡辊道410之间。灰铁装置1000和球化装置400不是同时运行的,但是本系统可以完成球化与灰铁的工艺。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灰铁装置1000包括加料平台1010,加料平台1010上固定连接有震动给料机1030;震动给料机10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暂存斗1020。暂存斗1020的物料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盛料箱,盛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1050。盛料箱的物料出口设置有气动闸门1040,气动闸门1040的下方设置有溜管1060,其中,溜管1060用于承接盛料箱的物料。
具体地,这一系列的装置是给“灰铁”工艺使用,“灰铁”工艺需要加催化剂等颗粒料,采用上述装置来实现定量往铁水包里加料。先把大量的颗粒料加到暂存斗1020,通过振动给料机和第二称重传感器1050来精确控制料到下面的盛料箱,待生产“灰铁”工艺,气缸闸门打开,定量的料通过溜管1060溜到浇注包900。原料首先被加到暂存斗1020中,通过振动给料机,颗粒料被有序地传送到下方的料箱中。振动给料机可以精确控制物料的流动,确保实现准确的配料。第二称重传感器1050用于准确测量和监控暂存斗1020中的颗粒料的重量。这有助于确保在后续步骤中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投放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使用浇注包900直接喂丝球化,减少铁水的中转,使浇注包900内的铁水减少热量散失,节约了电炉300能耗,带来经济效益。并且不使用中转包进行铁水中转,减少了设备的执行动作,使操作流程更简单,让转运铁水的效率更高。接水转运车700以及挂包转运车800上设置有盖板,当浇注包900在车上进行转运时,盖板会将浇注包900的开口盖合,减少在转运过程中浇注包900中的铁水丧失热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平台以及球化平台,所述接水平台包括接水轨道(100),所述球化平台包括转运轨道(200),所述接水轨道(100)与所述转运轨道(200)垂直,所述接水轨道(100)上往复运行有接水转运车(700),所述转运轨道(200)上往复运行有挂包转运车(800);
所述接水平台还包括电炉(300),所述电炉(300)与所述接水轨道(100)之间设置有炉前辊道(310),所述炉前辊道(310)方向与所述接水轨道(100)垂直;
所述球化平台包括球化装置(400)、扒渣平台(500)以及倒残液装置(600),所述球化装置(400)、所述扒渣平台(500)以及所述倒残液装置(600)均通过辊道与所述转运轨道(200)相接,所述辊道与所述转运轨道(200)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炉前辊道(310)的下方设置有应急坑(320);
所述炉前辊道(310)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称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扒渣平台(500)设置有后倾扒渣装置(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扒渣平台(500)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扒渣抽烟罩(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接水转运车(700)以及所述挂包转运车(800)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浇注包(900)的开口盖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球化装置(400)与所述转运轨道(20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道(410);
所述过渡辊道(410)的底部设置有移载辊道,其中,所述移载辊道具备升降功能,所述移载辊道具备改变所述过渡辊道(410)的运输方向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转运轨道(200)上方设置有灰铁装置(1000),所述灰铁装置(1000)位于所述扒渣平台(500)与所述过渡辊道(4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灰铁装置(1000)包括加料平台(1010),所述加料平台(1010)上固定连接有震动给料机(1030);
所述震动给料机(10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暂存斗(10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所述暂存斗(1020)的物料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盛料箱,所述盛料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称重传感器(10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
所述盛料箱的物料出口设置有气动闸门(1040),所述气动闸门(1040)的下方设置有溜管(1060),其中,所述溜管(1060)用于承接所述盛料箱的物料。
CN202410134446.7A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Pending CN117718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4446.7A CN117718446A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34446.7A CN117718446A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8446A true CN117718446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34446.7A Pending CN117718446A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184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72899B2 (ja) 鋳造設備および鋳造設備における鋳型の造型データと溶湯の溶湯状態データの管理方法
RU2530578C2 (ru) Гибкая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дуговой печи с минимальным потреблением энергии и способы получения стальных продуктов
KR102291995B1 (ko) 용탕 반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271839A (zh) 浇包输送台车
JP6856077B2 (ja) 鋳造設備における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06270469B (zh) 一种钢锭智能浇注系统
CN114084608A (zh) 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总成
WO2018142977A1 (ja) 鋳造設備を構成する複数の装置の異常の原因を検出するシステム
CN117718446A (zh) 一种浇注包喂丝球化的系统
CN208378925U (zh) 一种基于kr脱硫站的转炉干法除尘灰铁回收系统
CN218050312U (zh) 一种用于炼铁炼钢的一罐制冶炼系统
CN215250992U (zh) 一种密闭电炉用加回炉铁装置
CN110328355B (zh) 半自动化浇铸铁水供给系统
CN211546580U (zh) 熔渣收送设备及熔渣处理系统
KR100544422B1 (ko) 용강제조방법
CN112589066A (zh) 缸体铸造过程废料再利用设备及再利用方法
RO119865B1 (ro) Procedeu şi instalaţie pentru afinarea metalelor
CN114132765A (zh) 放射性核废金属熔炼上料方法
CN107138723B (zh) 一种基于余钢返回线的铁水倒罐系统及方法
CN207982297U (zh) 液态金属翻包装置
CN111235342A (zh) 一种钢包吹氩站废钢加料系统及方法
CN111560492A (zh) 一种钢包精炼炉废钢加料系统及加料方法
CN104911285B (zh) 一种铸余钢渣的处理方法
CN215431511U (zh) 一种被改进的铁水罐
CN211539457U (zh) 改进的倾转式钢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