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14868A - 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14868A
CN117714868A CN202311147113.XA CN202311147113A CN117714868A CN 117714868 A CN117714868 A CN 117714868A CN 202311147113 A CN202311147113 A CN 202311147113A CN 117714868 A CN117714868 A CN 117714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e stabilization
correction
lens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71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井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714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48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3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a processor, e.g. controlling the readout of an image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用于相机系统的控制装置,相机系统包括第一校正件和第二校正件,第一校正件配设在摄像装置和镜头装置中的一个上且第二校正件配设在另一个上,镜头装置能够附接到并且从摄像装置拆卸,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使用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来控制图像稳定,第一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和使用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一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并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第二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和使用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二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而不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各个实施例的各个方面中的一者涉及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提出了如下的相机系统:利用移动在可更换镜头中配设的图像稳定镜头的图像稳定(OIS)和移动在相机(本体)中配设的图像传感器的图像稳定(IIS)两者来进行图像稳定。日本专利第6410431号公开了如下的构造:设置OIS和IIS之间的图像稳定比率,以便有效利用OIS和IIS两者的图像稳定范围。
根据采用中央投影法的可更换镜头中的光学系统,在相机抖动期间,在被摄体图像上发生的图像点移动量可能在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不同。特别地,随着光学系统的广角越大,周边部分中的图像点移动量会大于中央部分中的图像点移动量。因此,在进行图像稳定后,周边部分可能会比中央部分更模糊。日本特开第2018-173632号公开了如下的构造:在考虑由中央投影法生成的中央部分的图像模糊量与任意图像点位置的图像模糊量之间的差异的情况下,设置图像稳定比率。
日本专利第6103877号公开了一种倾斜校正构造(其是被称为电子图像稳定中的一种),其用于通过图像变换来消除图像模糊,其中图像由于施加到摄像装置的振动而失真成梯形形状。
在日本专利第6410431号和日本特开第2018-173632号的构造中,由于对图像稳定比率的设置不同,图像周边部分的图像稳定程度也不同。在还进行倾斜校正的情况下,如果不根据设置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而改变操作,则可能无法进行适当的倾斜校正。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的用于相机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相机系统包括第一校正件和第二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配设在摄像装置和镜头装置中的一个上,所述镜头装置能够附接到所述摄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所述摄像装置拆卸,所述第二校正件配设在所述摄像装置和镜头装置中的另一个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使用第一控制或者第二控制来控制图像稳定,所述第一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与使用所述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一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并且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所述第二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与使用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二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而不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具有上述控制装置的镜头装置、摄像装置和相机系统也构成本实施例的其他方面。与上述控制装置相对应的控制方法还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系统的框图。
图2是图像稳定单元的框图。
图3示出设置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
图4示出在通过OIS和IIS校正预定模糊量且将图像的中央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设置为0的情况下的各个图像高度的图像模糊残留量。
图5示出设置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
图6说明投影变换。
图7示出电子图像稳定的类型。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术语“单元”可指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或软硬件环境的组合。在软件环境中,术语“单元”是指可由可编程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或专门设计的可编程设备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应用、软件模块、函数、例程、指令集或程序。存储器包含指令或程序,当CPU执行指令或程序时,可使CPU进行与单元或功能相对应的操作。在硬件环境中,术语“单元”是指硬件元件、电路、组件、物理结构、系统、模块或子系统。根据具体的实施例,术语“单元”可包括机械部件、光学部件或电气部件,或他们的任意组合。术语“单元”可包括有源器件(例如晶体管)或无源器件(例如电容器)。术语“单元”可包括具有基板和具有不同导电浓度的其他材料层的半导体器件。其可包括:CPU或可编程处理器,其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以进行指定的功能。术语“单元”可包括由晶体管电路或任何其他开关电路实现的逻辑元件(例如AND、OR)。在软硬件环境结合的情况下,术语“单元”或“电路”是指上述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的任意组合。此外,术语“元件”、“组件”、“器件”或“设备”也可指与封装材料集成或不集成的“电路”。
现在参照附图,将给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各图中的相应元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系统的框图。该相机系统包括相机主体(摄像装置)100和可拆卸且可通信地附接到相机主体100的可更换镜头101。
相机主体100包括:相机MPU 102、操作单元103、图像传感器104、相机侧接触端子105、相机侧陀螺传感器106、图像传感器致动器107、图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IS位置传感器)108、加速度(ACC)传感器109和后显示器116。
相机MPU 102是如下的控制器,其管理相机系统的整体控制,并根据操作单元103的输入来控制诸如自动曝光(AE)、自动对焦(AF)和成像的各种操作。通过配设给可更换镜头101的相机侧接触端子105和镜头侧接触端子112,相机MPU 102与配设在可更换镜头101中的镜头MPU 110通信各种命令和信息。相机侧接触端子105和镜头侧接触端子112包括用于从相机主体100向可更换镜头101供电的电源端子。
操作单元103包括:用于设置各种成像模式的模式转盘、用于指示成像准备操作和成像开始的释放按钮等。在半按释放按钮的情况下,接通第一开关(SW1);在完全按下释放按钮的情况下,接通第二开关(SW2)。在SW1接通的情况下,进行作为成像准备操作的AE和AF,而在SW2接通的情况下,完成AE设置,停止AF等,并发出开始成像(曝光)的指令(接通SW2-1)。在发出指令后的预定时间内,开始实际曝光(接通SW2-2)。当经过了设置的曝光时间并且成像结束时,断开SW2-1和SW2-2。通过通信从相机MPU 102向镜头MPU 110通知SW1、SW2-1和SW2-2的接通和断开。
图像传感器104包括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光电转换元件,并对由成像光学系统(将在下面描述)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以生成成像信号。相机MPU 102利用来自图像传感器104的成像信号生成视频(或图像)信号。
相机侧陀螺传感器106检测由于相机抖动等而施加到相机主体100的角度抖动(相机抖动),并将相机抖动检测信号作为角速度信号输出。相机MPU 102基于相机抖动检测信号和IIS的图像稳定比率(将在下文中描述)驱动图像传感器致动器107,从而使图像传感器104沿包括与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减少(校正)由相机抖动造成的图像模糊。此时,相机MPU 102对图像传感器致动器107进行反馈控制,使得由图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108检测到的图像传感器104的位置(距作为移动中心的光轴上的位置的移动量)接近目标位置。由于上述构造,进行移动图像传感器104的图像稳定(以下称为IIS)。相机MPU 102进行IIS和所谓的电子图像稳定,利用来自相机侧陀螺传感器106的信号对图像进行电子变换,并提供平移变换(变形)、旋转变换和梯形变换(倾斜校正)。
加速度传感器109对相机主体100的姿态以及利用相机侧陀螺传感器106难以检测到的抖动(移位抖动)进行检测。
后显示器116显示与相机MPU 102使用来自图像传感器104的成像信号生成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图像。在成像之前,用户可以将显示的图像作为取景器图像(实时取景图像)进行观察。在成像后,可在后显示器116上显示通过成像而生成的用于记录的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本实施例中的“成像”是指用于记录的成像。
可更换镜头101包括成像光学系统,该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图像稳定镜头114、镜头MPU 110、镜头侧陀螺传感器111、镜头侧接触端子112、镜头致动器113和镜头位置传感器115。
镜头侧陀螺传感器111检测施加到可更换镜头101的角度抖动(镜头抖动),并将镜头抖动检测信号作为角速度信号输出。镜头MPU 110基于镜头抖动检测信号和OIS的图像稳定比率(将在下文中描述)驱动镜头致动器113,从而使图像稳定镜头114沿包括与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减少(校正)由镜头抖动造成的图像模糊。此时,镜头MPU 110对镜头致动器113进行反馈控制,使得由镜头位置传感器115检测到的图像稳定镜头114的位置(距作为移动中心的光轴上的位置的移动量)接近目标位置。由于上述构造,进行移动图像稳定镜头114的图像稳定(以下称为OIS)。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MPU 110包括校正单元(第一校正单元)110a和控制单元110b。校正单元110a基于OIS和IIS之间的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第一校正比率)或OIS和IIS之间的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第二校正比率),使用图像传感器104和图像稳定镜头114中的至少一个与图像传感器104一起进行图像稳定。基于图像传感器104的可移动量和图像稳定镜头114的可移动量来确定第一图像稳定比率。基于进行OIS情况下的图像的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移动量信息以及进行IIS情况下的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移动量信息来确定第二图像稳定比率。控制单元110b执行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第一控制通过校正单元110a进行基于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图像稳定,图像变换处理单元(第二校正单元)217进行图像稳定,具体地,校正梯形形状失真的模糊,即梯形失真。第二控制通过校正单元110a进行基于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图像稳定,而不通过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校正梯形失真。
现在参照图2,将描述相机系统中图像稳定单元的构造。图2是图像稳定单元的框图。图像稳定单元包括作为相机MPU 102的部分的图像稳定单元201和作为镜头MPU 110的部分的图像稳定单元209。
图像稳定单元201包括:相机陀螺偏移消除器202、相机侧角度转换器203、相机信息存储器204、镜头通信发送器205、镜头通信接收器206、相机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07和图像传感器驱动控制单元208。相机陀螺偏移消除器202从由相机侧陀螺传感器106检测到的角速度信号中消除偏移分量。相机侧角度转换器203将相机陀螺偏移消除器202输出的角速度信号转换为角度信号。相机信息存储器204存储诸如图像传感器104(即IIS校正件)的行程(可移动量)和传感器尺寸的信息。镜头通信发送器205将存储在相机信息存储器204中的信息发送给图像稳定装置209中的相机通信接收器214。镜头通信接收器206接收从图像稳定单元209中的相机通信发送器213发送的信息。相机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07基于存储在相机信息存储器204中的信息和镜头通信接收器206接收到的信息,来确定要由IIS校正的图像模糊量。图像传感器驱动控制单元208利用相机侧角度转换器203输出的角度信号和相机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07输出的图像模糊量,来生成用于图像传感器104的驱动控制信号。来自相机陀螺偏移消除器202的输出被发送到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该单元是相机MPU102中的独立处理块,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利用来自相机陀螺偏移消除器202的输出对图像执行图像变换处理。
图像稳定单元209包括:镜头陀螺偏移消除器210、镜头侧角度转换器211、镜头信息存储器212、相机通信发送器213、相机通信接收器214、镜头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15和图像稳定镜头驱动控制单元216。镜头陀螺偏移消除器210从由镜头侧陀螺传感器111检测到的角速度信号中去除偏移分量。镜头侧角度转换器211将从镜头陀螺偏移消除器210输出的角速度信号转换为角度信号。相机通信发送器213将存储在镜头信息存储器212中的信息发送给图像稳定单元201中的镜头通信接收器206。相机通信接收器214接收从图像稳定单元201中的镜头通信发送器205发送的信息。
镜头信息存储器212存储关于图像稳定镜头114的行程和图像稳定比率的信息,该图像稳定镜头114是OIS校正件。镜头信息存储器212还存储关于在图像传感器104移动预定量的情况下的图像稳定角度的信息,即相机图像稳定灵敏度信息。
镜头信息存储器212存储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信息,该信息是在图像稳定镜头114在图像的中央部分以预定角度进行图像稳定的情况下,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稳定残留(剩余)量。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可以是在图像稳定镜头114按预定量移动的情况下,关于在图像的中央部分的图像点移动量和在预定图像高度处的图像点移动量的信息,也可以是在图像稳定镜头114按预定量移动的情况下,从关于图像稳定角度的信息中获得的信息。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可以是如下的函数,其指示在以预定角度对图像的中央部分进行图像稳定的情况下,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稳定残留量如何针对各个图像高度改变。
镜头信息存储器212存储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该残留量是在图像传感器104以预定角度对图像的中央部分进行图像稳定的情况下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稳定残留量。可以从关于图像的中央部分的图像点移动量的信息和关于在相机主体100旋转预定角度的情况下预定图像高度处的图像点移动量的信息中获得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可以是如下的函数,其指示在对图像的中央部分按预定角度进行图像稳定的情况下,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稳定残留量如何针对各个图像高度改变。
镜头信息存储器212中存储的信息可以是通过移动成像光学系统中包括的变焦镜头或聚焦镜头而切换的信息。
镜头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15利用镜头信息存储器212中存储的信息和由相机通信接收器214接收到的信息进行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此时,镜头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15设置图像稳定比率,其用于确定要由各个图像稳定单元校正的图像模糊量。镜头侧协作驱动控制单元215利用镜头信息存储器212中存储的信息和由相机通信接收器214接收到的信息,确定是否切换图像稳定比率和IIS所需的镜头内部灵敏度信息。图像稳定镜头驱动控制单元216利用从镜头侧角度转换器211输出的角度信号生成图像稳定镜头114的驱动控制信号。
现在参照图3,将对设置OIS和IIS的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进行描述。可依目的的不同而通过多种方法设置图像稳定比率。图3示出使用OIS校正件和IIS校正件的行程比率来设置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范围301是图像传感器104(即IIS校正件)的机械可移动范围。范围302是可更换镜头101的图像圆和图像稳定镜头114(即OIS校正件)的可移动范围。范围303是图像稳定镜头114在Y轴方向上的行程(OIS行程)。图像传感器104将在范围301和范围302内移动。范围304是图像传感器104在Y轴方向上的行程(IIS行程)。在使用两个校正件对整个相机系统进行图像稳定时,设置如下所示的第一图像稳定比率可有效利用OIS校正件和IIS校正件的各个行程。
OIS的图像稳定比率:OIS行程/(IIS行程+OIS行程)
IIS的图像稳定比率:IIS行程/(IIS行程+OIS行程)
现在将描述用于抑制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的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设置方法。由于在一般光学系统中仍存在失真,因此在进行IIS的情况下,由于失真量的变化,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会出现图像点移动量的差异。另外,在OIS中,由于镜头的偏心率会产生偏心变形,并且偏心变形的波动会导致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点移动量出现差异。因此,在IIS中,投影方法的影响和失真的影响导致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点移动量不同,而在OIS中,投影方法的影响和偏心失真的影响导致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点移动量不同。换句话说,由于造成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图像点移动量差异的原因在OIS和IIS之间不同,因此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图像点移动量的比率在OIS和IIS之间也不同。
图4示出了在通过OIS和IIS进行预定图像稳定量并且图像的中央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针对各个图像高度的图像模糊残留量。如图4所示,在图像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点移动量的比率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先使用校正件中的一个来进行图像稳定,以便减少图像模糊残留量。
因此,如图5所示,在整个相机系统具有图像稳定量“a”的情况下,可以设想设置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在图像稳定量“a”的绝对值小于预定阈值TH1的情况下,OIS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A(=1),并将IIS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1-A(=0)。在图像稳定量a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TH1且小于预定阈值TH2的情况下,将OIS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B,将IIS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1-B,并逐渐调整OIS的图像稳定比率和IIS的图像稳定比率。在图像稳定量“a”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TH2的情况下,将OIS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C(=0),并将IIS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1-C(=1)。因此,与基于行程比率设置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相比,可以将图像稳定比率设置为便于通过优先使用图像的周边部分到中央部分的较小图像点移动量来更有效地减少图像的周边部分中的图像模糊残留量。然而,图5所示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在对应于图像稳定比率A、B和C的区域中不同,并且比基于行程比率设置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增加更多的计算负荷。
现在将描述电子图像稳定。电子图像稳定一般是通过使用诸如投影变换的几何变换对图像进行变换而进行的。例如,如图6所示,在用于拍摄某一被摄体的姿态A变为姿态B的情况下,使用行列式H(determinant H)将姿态A下的图像I1上的点P1转换为姿态B下的图像I2上的点P2。如图7所示,投影变换的类型包括平移、旋转、倾斜等,并且可以通过设置行列式的各个参数来进行各种变换。在这里,可根据相机侧陀螺传感器106的输出和可更换镜头101的焦距信息来计算平移和旋转校正量。可根据平移量和焦距信息来计算倾斜校正量。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在各个投影变换校正量与施加到相机系统的图像模糊成比例地变化的前提下构建等式。因此,在设置第二图像稳定比率以抑制图像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的情况下,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根据施加到相机系统的图像模糊量而非线性地改变。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电子图像稳定,则倾斜校正尤其可能无法正确校正梯形失真。
现在参照图8,将给出根据本实施例的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的描述。本实施例假定镜头MPU 110执行协作驱动控制。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的流程图。在相机系统被通电并进行初始驱动操作等之后,开始此流程。
在步骤S801中,镜头MPU 110获取协作驱动控制所需的信息。协作驱动控制所需的信息包括:OIS校正件和IIS校正件的行程、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图像稳定所需的灵敏度信息、关于是否通过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进行电子图像稳定的信息等。
在步骤S802中,镜头MPU 110确定是否要在电子图像稳定中进行倾斜校正。在确定进行倾斜校正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3的处理;在确定不进行倾斜校正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804的处理。
在步骤S803中,镜头MPU 110基于行程比率来选择设置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
在步骤S804中,镜头MPU 110选择用于设置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用以抑制图像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
在步骤S805中,镜头MPU 110基于所选择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方法来设置用于OIS的图像稳定比率和用于IIS的图像稳定比率。
在步骤S806中,镜头MPU 110使用在步骤S805中设置的图像稳定比率执行OIS和IIS。
在进行倾斜校正时,本实施例的构造基于行程比率来选择设置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也就是说,镜头MPU 110使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进行倾斜校正,并在通过在步骤S803中选择的设置方法所设置的第一图像稳定比率下执行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因此,可以进行图像稳定,以便适当利用OIS行程和IIS行程,并可利用倾斜校正来校正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另一方面,在不进行倾斜校正的情况下,选择设置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以减少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也就是说,镜头MPU 110阻止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进行倾斜校正,并以在通过步骤S804中选择的设置方法所设置的第二图像稳定比率下执行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因此,可以减少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镜头MPU 110进行协作驱动控制,但也可以由相机MPU 102进行协作驱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相机MPU 102包括校正单元和控制单元。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相机系统的基本构造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相机系统的基本构造相同。本实施例在协作驱动控制方面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将仅讨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构造,而省略对共同构造的描述。
现在参照图9,将对根据本实施例的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进行描述。本实施例假定镜头MPU 110执行协作驱动控制。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OIS和IIS的协作驱动控制的流程图。在相机系统被通电并进行初始驱动操作等之后,开始进行此流程。
在步骤S901中,镜头MPU 110获取协作驱动控制所需的信息。协作驱动控制所需的信息包括:OIS校正件和IIS校正件的可移动行程、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图像稳定所需的灵敏度信息、关于是否通过图像变换处理单元217进行电子图像稳定的信息等。
在步骤S902中,镜头MPU 110确定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和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中的一个与另一个的比率是否大于预定值。在确定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和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中的一个与另一个的比率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即选择基于第一图像稳定比率执行图像稳定,则执行步骤S903的处理。在确定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和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中的一个与另一个的比率小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即选择基于第二图像稳定比率执行图像稳定,则执行步骤S905的处理。在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和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中的一个与另一个的比率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可任意设置执行哪个步骤。
在步骤S903中,镜头MPU 110选择用于减少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的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设置方法。
在步骤S904中,镜头MPU 110设置在电子图像稳定中禁止倾斜校正。因此,在电子图像稳定中只能进行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在步骤S905中,镜头MPU 110基于行程比率来选择设置第一图像稳定比率的方法。
在步骤S906中,镜头MPU 110使用所选择的图像稳定比率设置方法来设置用于OIS的图像稳定比率和用于IIS的图像稳定比率。
在步骤S907中,镜头MPU 110使用在步骤S805中计算的图像稳定比率执行OIS和IIS。
在相机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和镜头周边图像模糊残留量中的一个与另一个的比率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选择用于抑制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的第二图像稳定比率的设置方法。因此,可以减少图像的周边部分的图像模糊残留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禁止电子图像稳定中的倾斜校正,可以获得较高的图像稳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镜头MPU 110进行协作驱动控制,但也可以由相机MPU 102进行协作驱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相机MPU 102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和设置单元。
各个实施例都可以提供能够提供良好图像稳定效果的控制装置。
其他实施例
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如下实现:一种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该系统或装置读出并执行在存储介质(其也可被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记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该系统或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及由该系统或者装置备的计算机执行的方法,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多个)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该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者或更多。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参照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本公开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变型和等效结构与功能。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相机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相机系统包括第一校正件第二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配设在摄像装置和镜头装置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校正件配设在所述摄像装置和镜头装置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镜头装置能够附接到所述摄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所述摄像装置拆卸,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使用第一控制或者第二控制来控制图像稳定,所述第一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与使用所述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一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并且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所述第二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与使用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二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而不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校正比率不同于所述第一校正比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基于不同的信息来设置所述第一校正比率和所述第二校正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校正比率基于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可移动量和所述第二校正件的可移动量,并且所述第二校正比率基于关于在进行使用所述第一校正件的所述图像稳定的情况下图像的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移动量的信息,以及关于在进行使用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的情况下在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之间的图像移动量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执行:
在选择对梯形失真进行校正的情况下的第一控制,以及
在不选择对梯形失真进行校正的情况下的第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执行:
在选择了基于所述第一校正比率的图像稳定的情况下的第一控制,以及
在选择了基于所述第二校正比率的图像稳定的情况下的第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基于所述第一校正比率的图像稳定之后所述周边部分中的图像模糊残留量大于在进行基于所述第二校正比率的图像稳定之后所述周边部分中的图像模糊残留量。
8.一种镜头装置,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以及
成像光学系统。
9.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以及
图像传感器。
10.一种相机系统,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
图像传感器。
11.一种用于相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相机系统包括第一校正件和第二校正件,所述第一校正件配设在摄像装置和镜头装置中的一个上,所述第二校正件配设在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镜头装置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镜头装置能够附接到所述摄像装置并且能够从所述摄像装置拆卸,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控制或者第二控制来控制图像稳定,所述第一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与使用所述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一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并且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所述第二控制被构造为基于使用所述第一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与使用所述第二校正件的图像稳定之间的第二校正比率来提供图像稳定,而不电子地校正图像模糊中的梯形失真。
1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程序,所述程序使所述摄像装置或镜头装置的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311147113.XA 2022-09-13 2023-09-06 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7148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5477A JP2024040850A (ja) 2022-09-13 2022-09-13 制御装置、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カメラ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45477 2022-09-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4868A true CN117714868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0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7113.XA Pending CN117714868A (zh) 2022-09-13 2023-09-06 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9599A1 (zh)
JP (1) JP2024040850A (zh)
CN (1) CN11771486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9599A1 (en) 2024-03-14
JP2024040850A (ja)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6729B2 (en) Camera and lens apparatus having an image blur correction function
JP6600163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728590B1 (ko) 촬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626743B2 (en)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678357B2 (en)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5563163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6594524B2 (ja) 撮像装置、作動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WO2010004764A1 (ja) 撮像装置
CN107786809B (zh) 摄像和配件设备及其通信控制方法、摄像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159726B2 (en) Lens apparatus, camera,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84002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t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548211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10554891B2 (en)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image stabilization metho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US9635266B2 (en)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99509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mediums for controlling image stabilization based on imaging condition
US9274402B2 (en) Imaging device that executes auto focus control by referring to distance image data regarding a depth of a region
US20230146629A1 (en) Control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395401B2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光学機器、撮像装置
CN117714868A (zh) 控制装置、镜头装置、摄像装置、相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US20230292007A1 (en) Control apparatus, optica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16744113A (zh) 控制装置、光学装置和控制方法
US20230194830A1 (en) Lens barrel and control apparatus
US20230217112A1 (en) Control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10364888A1 (en) Lens apparatu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amera system
JP2015166771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