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06825A - 一种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06825A
CN117706825A CN202311710949.6A CN202311710949A CN117706825A CN 117706825 A CN117706825 A CN 117706825A CN 202311710949 A CN202311710949 A CN 202311710949A CN 117706825 A CN117706825 A CN 117706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light
insulating
conductiv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10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建喜
李鹏
朱映光
张国辉
胡永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 Yeo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109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06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06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06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衬底,设置于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电极远离衬底一侧的发光层;设置于发光层远离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导电结构,导电结构与第一电极连接;绝缘层,设置于导电结构和发光层之间,绝缘层包括液晶分子,绝缘层用于在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时,显示图像。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发光装置在非发光状态下不具备显示图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发光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种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发光而发光的光电器件。其具体过程为电子通过金属阴极注入,经电子传输材料传输至发光层,空穴通过金属阳极注入,通过空穴传输材料传输至发光层,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激子退激发光。OLED具有发光均一性好、轻薄、可弯折、柔性、可拉伸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目前的OLED屏体在非发光状态下为镜面效果,现有的发光装置在非发光状态下无法显示图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以解决发光装置在非发光状态下无法显示图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衬底,
设置于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
设置于第一电极远离衬底一侧的发光层;
设置于发光层远离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
导电结构,导电结构与第一电极连接;
绝缘层,设置于导电结构和发光层之间,绝缘层包括液晶分子,绝缘层用于在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时,显示图像。
可选的,绝缘层完全覆盖导电结构;
绝缘层的厚度越厚,绝缘层的驱动电压越大。
可选的,绝缘层包括:
液晶绝缘部,液晶绝缘部至少部分覆盖导电结构;
优选的,液晶绝缘部连续设置时,液晶绝缘部完全覆盖导电结构;
优选的,液晶绝缘部断续设置时,绝缘层还包括透明绝缘部,透明绝缘部用于在液晶绝缘部断续设置时,设置于液晶绝缘部的断续位置,透明绝缘部用于将导电结构和第一电极之间绝缘。
可选的,发光装置还包括:
电源,与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分别连接,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在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形成电场;
调节模块,与电源连接,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源输出的电源信号的幅值,以调节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的强度;
在不同电场强度的作用下,液晶绝缘部的透过率不同;
优选的,驱动绝缘层的电源信号的幅值越大,液晶绝缘部的透过率越高。
可选的,第一电极具有第一颜色;
液晶绝缘部不透光时具有第二颜色;
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绝缘部的颜色由第二颜色至第一颜色可变;
当液晶绝缘部为全透明时,发光装置的非发光态图像显示为第一颜色。
可选的,当电源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反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发光层的击穿电压;
当电源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正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或等于发光层的点亮电压。
可选的,绝缘层包括至少两个子绝缘层;
每个子绝缘层的透光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每个子绝缘层单独供电。
可选的,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引线部,第一引线部用于向第一电极传输电源信号;
第一引线部与第二电极形成电场;
优选的,第一引线部的材料包括导电金属材料;
优选的,第一引线部的材料包括MoAlMo或TiAlTi。
可选的,导电结构,还包括:
第二引线部,第二引线部与第一电极同层设置;
第二引线部设置于第一引线部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二引线部用于与第一引线部电连接;
优选的,第二引线部的材料与第一电极的材料相同;
优选的,第二引线部的材料包括ITO或IZO。
可选的,发光装置,还包括:
封装层,封装层设置于第二电极远离衬底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通过在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之间设置绝缘层,绝缘层包括液晶分子,通过调节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实现对绝缘层的透过率的调节,进而实现发光层不发光状态时,发光装置显示一定的图像。由于液晶分子受电场强度反应灵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的在非发光状态下具备了极佳的显示功能,并且该功能具备低功耗的优点。进一步的,液晶分子作为绝缘层可以有效防止导电结构和第二电极的短接,提高发光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显示静态图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7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包括:衬底1,设置于衬底1一侧的第一电极2;设置于第一电极2远离衬底1一侧的发光层3;设置于发光层3远离衬底1一侧的第二电极4;导电结构5,导电结构5与第一电极2连接;绝缘层6,设置于导电结构5和发光层3之间,绝缘层6包括液晶分子,绝缘层6用于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形成电场时,显示一定的图像。
具体的,衬底1包括柔性基板,衬底1的材料可以包括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或PI(聚酰亚胺,Polyimide)等有机聚合物或者超薄玻璃,或者玻璃等。第一电极2包括阳极,第一电极2的材料包括ITO(氧化铟锡)或ITO/Ag/ITO形成的叠层结构,导电结构5可以为阳极引线。导电结构5的材料包括ITO(氧化铟锡)、Ag、MoAlMo或TiAlTi等。绝缘层6将导电结构5包裹,以实现发光层3和导电结构5之间的绝缘。
发光层3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有机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第二电极4包括阴极,第二电极4的材料包括Al、Ag和/或Mg/Ag等。
绝缘层6包括液晶分子,绝缘层6的材料还包括光刻胶等有机绝缘材料。示例性的,可以设置绝缘层6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绝缘层6可以为向列相液晶以微米尺寸的液滴均匀分散在固态有机聚合物基体内。在不加电压下,绝缘层6的每一个小液滴的光轴呈择优取向,所有液晶微粒的光轴呈无序取向状态。由于液晶是强的光学和介电各向异性的材料,液晶的有效折射率不与基体的折射率匹配。液晶的有效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相差较大,入射光线可被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或半透明乳白态。
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形成电场时,绝缘层6中的向列液晶分子光轴方向统一沿电场方向,液晶微粒的寻常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匹配,光线可透过基体而呈透明或半透明态。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场除去时,液晶微粒在基体弹性能的作用下又恢复到最初的散射状态,因此,绝缘层6在电场的作用下具有电控光开关特性。
通过控制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调节绝缘层6的透射率,进而调节绝缘层6呈现的颜色。可以通过设置绝缘层6的图案,调节发光装置的静态图像。或者,可以通过对绝缘层6的不同区域施加不同的电压,使得不同区域的绝缘层6所呈现的颜色不同,进而实现发光装置的图像显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通过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设置绝缘层6,由于绝缘层6包括液晶分子,通过调节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场强度,实现对绝缘层6的透过率的调节,进而实现发光层3不发光状态时,发光装置显示图像。由于液晶分子受电场强度反应灵敏,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在非发光状态下,具备了极佳的显示功能,并且该功能具备低功耗的优点。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1,绝缘层6完全覆盖导电结构5;绝缘层6的厚度越厚,绝缘层6的驱动电压越大。
具体的,这样设置使得导电结构5与第一电极2、发光层3和第二电极4均能较好的绝缘,避免导电结构5传输电信号与第二电极4形成电场时发光装置因短路而损坏。绝缘层6的厚度越厚,绝缘层6所需的驱动电压越大。由于绝缘层6的厚度越厚,包括的液晶分子越多,需要较高的驱动电压来形成较强的电场,以驱动较多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实现绝缘层6的不同透明度。
可选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2和图3,绝缘层6可以包括:液晶绝缘部61,液晶绝缘部61至少部分覆盖导电结构5;优选的,液晶绝缘部61连续设置时,液晶绝缘部61完全覆盖导电结构5;优选的,液晶绝缘部61断续设置时,绝缘层6还包括透明绝缘部62,透明绝缘部62用于在液晶绝缘部61断续设置时,设置于液晶绝缘部61的断续位置,透明绝缘部62用于将导电结构5和第一电极2以及发光层3之间绝缘。
具体的,液晶绝缘部61连续设置时,液晶绝缘部61完全覆盖导电结构5,使得第一电极2与导电结构5之间较好的绝缘。第二电极4与导电结构5之间较好的绝缘。发光层3与导电结构5之间也能较好的绝缘,避免导电结构5上有电信号时,防止发光装置短路而损坏。
液晶绝缘部61可以断续设置,液晶绝缘部61包括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透光度会发生变化。通过将液晶绝缘部61断续设置,例如可以将液晶绝缘部61和透明绝缘部62间隔设置,可以等间隔,或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的间隔。这样设置,便于实现图像的多样化,改善非发光状态下的显示效果。
透明绝缘部62为透明的绝缘材料,对电场的变化不敏感。通过设置绝缘层6还包括透明绝缘部62,透明绝缘部62用于在液晶绝缘部61断续设置时,设置于液晶绝缘部61的断续位置,透明绝缘部62用于将导电结构5和第一电极2以及发光层3之间绝缘。
可选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发光装置还包括:电源7,与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分别连接,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在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形成电场;调节模块,与电源7连接,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电源7输出的电源信号的幅值,以调节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场的强度;在不同电场强度的作用下,液晶绝缘部61的透过率不同;优选的,驱动绝缘层6的电源信号的幅值越大,液晶绝缘部61的透过率越高。
具体的,电源7与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连接,使得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形成电场。通过设置调节模块,调节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电源7输出的电压信号的幅值。由于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距离不变时,施加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压信号的幅值越大,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形成的电场的强度越大,使得绝缘层6的透明度越高。施加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压信号的幅值越小,在导电结构5和第二电极4之间形成的电场的强度越小,使得绝缘层6的透明度越低。通过调节驱动绝缘层6的电源信号的幅值的大小,实现对绝缘层6的透过率的调节。由于绝缘层6不同的透过率所呈现的颜色不同,进而实现绝缘层6显示的图像的变化,进一步改善发光装置显示图像的效果。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4,第一电极2具有第一颜色;液晶绝缘部61不透光时具有第二颜色;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绝缘部61的颜色由第二颜色至第一颜色可变;当液晶绝缘部61为全透明时,发光装置的图像显示为第一颜色。
具体的,第一电极2的颜色可以为第一电极2的材料的颜色。例如,当第一电极2为金属时,第一颜色可以为金属的颜色,例如黄色。液晶绝缘部61不透光时的第二颜色,例如乳白色。在电场作用下,当液晶绝缘部61为全透明时,液晶绝缘部61将第一电极2的第一颜色显示出来,使得发光装置的静态图像显示为第一颜色。当液晶绝缘部61为半透明时,发光装置的图像的颜色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混色,发光装置的图像显示为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中间颜色。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4,当电源7向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施加反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61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发光层3的击穿电压;当电源7向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施加正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61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或等于发光层3的点亮电压。
具体的,反向电压和正向电压的正反方向是以与发光装置的电压方向相同或相反进行区别。示例性的,反向电压的方向与发光装置的电压方向相反,正向电压的方向与发光装置的电压方向相同。通过设置当电源7向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施加反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61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发光层3的击穿电压,使得既能驱动液晶绝缘部61显示图像,又能避免施加的反向电压导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层3击穿。当电源7向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施加正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61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发光层3的点亮电压时,使得在发光层3不发光时,通过液晶绝缘部61显示静态图像。当电源7向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施加正向电压时,液晶绝缘部61的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等于发光层3的点亮电压时,使得发光层3发光,使得发光层3与绝缘层6共同显示图像,进一步提高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5,绝缘层6包括至少两个子绝缘层63;每个子绝缘层63的透光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的,每个子绝缘层63单独供电。
具体的,可以将绝缘层6划分为至少两个子绝缘层63。多个子绝缘层63可以拼接为一个整体的图像。通过设置每个子绝缘层63的透光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使得发光装置显示的静态图像更丰富多变,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通过设置每个子绝缘层63单独供电,便于将每个子绝缘层63设置为不同的透光度,进而使得发光装置显示的静态图像更柔和,降低静态图像的锯齿感,进一步改善发光装置对图像的显示效果,并且可实现动态显示效果。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位于不同区域的子绝缘层63的宽度可以不同,便于显示更为丰富的图像。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位于不同区域的子绝缘层63的厚度设置的不同,便于显示更为丰富的图像,进一步改善发光装置的图像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5,导电结构5包括第一引线部51,第一引线部51用于向第一电极2传输电源信号;第一引线部51与第二电极4形成电场;优选的,第一引线部51的材料包括导电金属材料;优选的,第一引线部51的材料包括MoAlMo或TiAlTi。
具体的,可以在衬底1的一侧先形成第一引线部51,绝缘层6设置于第一引线部51远离衬底1的一侧。电源7可以向第一引线部51传输电源信号。当驱动发光层3发光时,可以通过第一引线部51向第一电极2传输电源信号。当发光层3处于非发光状态时,可以通过第一引线部51和第二电极4形成电场。由于绝缘层6设置于第一引线部51和第二电极4之间,使得绝缘层6在电场的作用下,透过率发生变化,进而改善发光装置图像的显示效果。第一引线部51的材料包括MoAlMo或TiAlTi形成的叠层。
可选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6,导电结构5还可以包括:第二引线部52,第二引线部52与第一电极2同层设置;第二引线部52设置于第一引线部51远离衬底1的一侧,第二引线部52用于与第一引线部51电连接;优选的,第二引线部52的材料与第一电极2的材料相同;优选的,第二引线部52的材料包括ITO或ITO/Ag/ITO等。
具体的,在第一引线部51远离衬底1的一侧形成第一电极2和第二引线部52,第一电极2与第二引线部52同层设置,工艺简单。设置第二引线部52的材料与第一电极2的材料相同,便于将第二引线部52与第一电极2采用同一工艺制作,降低制作成本。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6,发光装置还可以包括:封装层8,封装层8设置于第二电极4远离衬底1的一侧。
具体的,封装层8可以为薄膜封装层8,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有机层、无机层结构。无机层用于阻挡水氧,有机层起平坦化和阻隔氧气的作用。无机层可以采用CVD(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有机层可以采用IJP(喷墨打印)制备,封装层8包括的无机层的层数和有机层的层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显示图像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7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绝缘层包括多个子绝缘层63,通过控制各子绝缘层63的电源信号不同,实现各子绝缘层63拼接形成不同的图形。发光装置显示的静态图形包括但不限于矩形、三角形、圆形、数字、心形、笑脸形状或动物形状等。
具体的,发光层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每个发光单元31包括多个栅格32,每个栅格32通过第三引线部33与第一引线部51或第二引线部52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包括照明装置、显示装置或发光装置等,例如室内照明等、路灯、探照灯、设备灯具等,显示屏、显示器或其他发光装置等。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一电极;
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层;
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电极;
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绝缘层包括液晶分子,所述绝缘层用于在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时,显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完全覆盖所述导电结构;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越厚,所述绝缘层的驱动电压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
液晶绝缘部,所述液晶绝缘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导电结构;
优选的,所述液晶绝缘部连续设置时,所述液晶绝缘部完全覆盖所述导电结构;
优选的,所述液晶绝缘部断续设置时,所述绝缘层还包括透明绝缘部,所述透明绝缘部用于在所述液晶绝缘部断续设置时,设置于所述液晶绝缘部的断续位置,所述透明绝缘部用于将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电源,与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连接,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在电源信号的作用下形成电场;
调节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电源输出的电源信号的幅值,以调节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所述电场的强度;
在不同电场强度的作用下,所述液晶绝缘部的透过率不同;
优选的,驱动所述绝缘层的电源信号的幅值越大,所述液晶绝缘部的透过率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颜色;
所述液晶绝缘部不透光时具有第二颜色;
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所述液晶绝缘部的颜色由所述第二颜色至所述第一颜色可变;
当所述液晶绝缘部为全透明时,所述发光装置的静态图像显示为所述第一颜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反向电压时,所述液晶绝缘部的所述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所述发光层的击穿电压;
当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施加正向电压时,所述液晶绝缘部的所述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的点亮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包括至少两个子绝缘层;
每个所述子绝缘层的透光度可以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绝缘层单独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第一引线部,所述第一引线部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传输电源信号;
所述第一引线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电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线部的材料包括导电金属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线部的材料包括MoAlMo或TiAlT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还包括:
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二引线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设置;
所述第二引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引线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引线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引线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引线部的材料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引线部的材料包括ITO或IZO。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CN202311710949.6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发光装置 Pending CN117706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0949.6A CN117706825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10949.6A CN117706825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06825A true CN117706825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43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10949.6A Pending CN117706825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068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315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55018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345493B1 (ko) 발광 장치
KR101983888B1 (ko) 투명 oled 부품 및 그 부품을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8427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
US1065142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05789237A (zh) Led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US1161466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89260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039487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54626A (ko) 유기 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80111526A (ko) 균일한 발광을 피처링하는 대면적 oled
KR20120067644A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2623379B1 (ko)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338127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87444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569338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组合
CN205451704U (zh) 一种oled显示器
US10094534B2 (en) Surface-emitting unit having dimming regions
KR20150047697A (ko) 유기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7706825A (zh) 一种发光装置
US20160312964A1 (en) Surface Emitting Unit
JP5700185B1 (ja) 面状発光ユニット
KR101974958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60197301A1 (en) Surface Light-Emitting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