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054A - 二冲程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二冲程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054A
CN1177054A CN97113161A CN97113161A CN1177054A CN 1177054 A CN1177054 A CN 1177054A CN 97113161 A CN97113161 A CN 97113161A CN 97113161 A CN97113161 A CN 97113161A CN 1177054 A CN1177054 A CN 1177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hamber
communication paths
stroke
fir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546C (zh
Inventor
石桥洋一
西田宪二
矶村真一
浅井正裕
则竹秀树
田洼雅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936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6533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5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5/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fresh charge for scavenging cylinders
    • F02B25/14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fresh charge for scavenging cylinders using reverse-flow scavenging, e.g. with both outlet and inlet ports arranged near bottom of piston str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5/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fresh charge for scavenging cylinders
    • F02B25/20Means for reducing the mixing of charge and combustion residues or for preventing escape of fresh charge through outlet port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subgroups F02B25/02 - F02B25/18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5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tw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bustion Method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窜气以及提高燃料消耗率与排气净化性能、燃料喷射量响应性能良好的二冲程内燃机,在连通曲轴箱与燃烧室的扫气通路中配置腔室,在该腔室的出入口分别设置可密闭的控制阀,在该腔室内设置了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腔室连通多个并列扫气通路内的一个扫气通路,比设于腔室入口的曲轴箱一侧的控制阀还要靠扫气下游侧的腔室出口设置的燃料室一侧控制阀配置于连通该腔室的扫气通路的最下部。

Description

二冲程内燃机
本发明涉及阻止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窜气并提高其燃料消耗率与排气净化性能的二冲程内燃机。
在现有的二冲程内燃机中,由汽化器等供给的燃料与吸入的空气相混合,这种混合气在吸入曲轴箱之后,通过扫气开口供给燃烧室,排气开口的打开时间设定得比扫气开口的打开时间要早(排气开口的开口上缘比扫气开口的开口上缘要高),由于这样,供给燃烧室内的混合气排至排气通路,即易产生窜气。
这种窜气,由于排气室的排气脉动效果,部分得到抑制,但对遍及整个运转范围的窜气抑制比较困难,其结果,燃料消耗率与排气净化性能受到影响。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有日专利特开平3-100318号公报与特开平5-302521号公报的二冲程内燃机。
在特开平3-100318号公报上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中,通过单向阀将高压室连接于曲轴箱,该高压室与燃烧室有空气通路连接,在该空气通路的下端夹装有电磁阀;在前述空气通路的上端设有可向燃烧室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
在特开平5-302521号公报上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中,腔室紧临曲轴箱与汽缸体配置,曲轴箱与腔室间夹装着吸气控制阀;而在该腔室与汽缸的燃烧室间夹装着扫气控制阀,并设有向该腔室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
在特开平3-100318号公报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中,由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中,一部分燃料附着于空气通路,并靠重力下落,再通过该空气通路的单向阀进入曲轴箱内,再从该曲轴箱通过其他扫气开口未经雾化原样流入燃烧室中。因此,不仅不能足以防止其窜气,而且会出现难以组织稳定燃烧、且供给燃烧室的燃料供给量得不到适当控制、响应性能不良等不良情况。
在特开平5-302521号公报中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中,曲轴箱内的吸入的空气全部通过吸气控制阀导入腔室内,与从燃料喷射阀喷入该腔室中的燃料混合,再通过扫气控制阀全部流入燃烧室内。由于不能保证仅是从曲轴箱内来的空气通过扫气开口流入燃烧室内,窜气不可避免;另外,由于扫气控制阀的上游口开口于腔室的下部、而不是最下部,喷向腔室内的燃料即滞留于腔室底部,供入燃烧室内的燃料供给量不能准确对应燃料喷射量,仍有响应性能不良等缺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即是克服上述诸难点、改善其性能的二冲程内燃机。按本发明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在同包括有燃烧室、燃料喷射装置的腔室相连通的连通通路上,配置有通过自由开闭而控制该连通通路的控制阀,同时,通过该连通通路向前述燃烧室供给燃料,在这样的二冲程内燃机中,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腔室配置于前述燃烧室一侧,同时,至少是将前述控制阀的控制部分设置于与该腔室相连接部位的下方。
按本发明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由于像前述那样,通过连通通路向燃烧室供给燃料,在扫气冲程中,将不含燃料的空气通过扫气通路导入燃烧室内,并可确保燃烧室内的已燃气体从排气开口排出。结果是,可以阻止燃烧内混合气的窜气,可以改善由空气扫气的扫气效率。
另外,由于至少将控制阀的控制部分设置于与腔室连接部位的下方位置,所以,即使从燃料供给装置供向腔室内的燃料滞留于腔室底部、或连通该腔室的连通通路、以及控制阀等的下部,由于有由前述控制阀的间歇开闭形成的激烈的燃料流动,也可确保将前述滞留燃料大致上全部排至燃烧室中。结果是,进入燃烧室内的燃料供给量得到适当的、响应性能良好的控制,并可得到稳定燃烧状态。
还有,如前所述,由于将腔室配置于燃烧室一侧,整个内燃机从侧面看可大致收缩成方形,与将其配置于燃烧室上部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整个内燃机的纵向长度。结果是,将这种内燃机装用各种车辆上时,布局的自由度增加了。特别是在用于机动两轮车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使车高增高和最低地上高度增高的问题。
其次,按本发明方案2那样,由于采用了方案1所记述的发明之构成,由于扫除了残留已燃气体,且阻止其窜气,故可确保将供给燃烧室的燃料送入燃烧室。
另外,由于按本发明方案3那样,构成了方案1或2所记述的发明,使得与内燃机曲轴的旋转同时进行的控制阀的开闭控制变得较为容易。
还有,由于按本发明方案4所记述的那样,构成了方案1~3所记述的发明,在将与通过燃烧室和腔室的连通通路供给燃烧室的燃料混合的比较少量的空气可确实摄入腔室中的同时,还可得到通过该连通通路将混合气送入燃烧室的足够的压力。
而前述混合气变成浓混合气,由于其流入通过其他扫气通路由不含燃料的空气进行了充分扫气的燃烧室中,在该燃烧室中可以得到适当浓度的混合气,得到良好的燃烧,达到高水平的燃料消耗率与高的排气净化性能。
再者,在扫气初期,由于腔室出入口(包括单向阀与控制阀)关闭,从其他扫气通路将不含燃料的空气导入燃烧室中,可以确保将该燃烧室内的已燃气体从排气开口排出,其结果是,在扫气终了时(扫气开口闭塞时),可以阻止通过前述连通通路导入燃烧室的混合气的窜气。
由于按本发明方案5所记述的那样,构成了方案1~3所记述的发明,由于空气向腔室中的充填,可以利用燃烧室内的高压,比之于由曲轴箱内的压力进行充填,可以得到更可靠、更稳定的高的腔室压力。
另外,由空气充填前述腔室得到的混合气,变成浓混合气,由于其流入由通过其他扫气通路、不含燃料的空气进行充分扫气的燃烧室中,该燃烧室内可以得到适当浓度的混合气,得到良好的燃烧,达到高水平的燃料消耗率与高的排气净化性能。
还有,由于可以从燃烧室得到为形成前述浓混合气的高压压缩空气,有可能将配置于连通腔室燃烧室的连通通路上的控制阀设置于燃烧室近旁的汽缸壁上。结果是,可以缩短控制阀与混合气喷射开口间的连通通路长度,同时,还可减少使燃料通过连通通路移动所使用的必需的输送气体(空气)的量。
另外,前述控制阀的打开时间,必须考虑燃料通过连通通路移动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为此,转速越高必须设定打开时间越早。如前所述,由于可以缩短控制阀与混合气喷射口之间的连通通路长度,燃料通过该连通通路移动需要的时间即可缩短,该时间因子波及控制阀打开时间的影响即缩小了,其结果是,控制阀打开时间的设定比较容易,所设定的控制打开时间更易于适应较宽的转速范围。
最后,由于按本发明方案6所记述的那样,构成了方案5所记述的发明,连通路构成较简单,制造也容易。
图面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纵断面侧视图;图2是图1的II-II纵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纵剖视图;图4是图1的要部放大纵断面侧视图;图5是图4的V-V横剖视图;图6是图1的VI-VI横剖视图;图7是图1的VII-VII向视图,有点部分是与曲轴箱的接触面;图8是图1的VIII-VIII向视图;图9是汽缸体的纵剖视图;图10是图9的X-X横剖视图;图11是图1的XI-XI向视图;图12是表示上死点(TDC)前45°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上死点(TDC)后45°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下死点(BDC)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上死点(TDC)前90°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本实施例运行循环的说明图;图17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纵断面侧视图;图18是图17的XVIII-XVIII横剖视图;图19是图17的要部放大图;图20是表示图17的实施例之曲轴与旋转阀间动力传递机构的概略纵断面侧视图;图21是图17实施例旋转阀的部分纵剖视图;图22是图21的XXII-XXII纵断面侧视图;图23是图21的XXIIIXXIII纵断面侧视图;图24是表示图17实施例运行循环的说明图;图25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汽缸体俯视图;图26是图25的装上盖的XXVI-XXVI纵断面侧视图;图27是图26的取下盖的XXVII-XXVII横剖视图;图28是图26的XXVIII-XXVIII纵断面侧视图;图29是图25的实施例之旋转阀部分纵剖视图;图30是表示图25实施例压缩、气室充填、吸气时的状态的图;图31是表示其膨胀状态的图;图32是表示其燃料喷射、排气、扫气状态的图;图33是表示其排气、混合气供给、吸气时之状态的图;图34是表示图25实施例的运行循环的说明图。
下边,首先就图1~6示出的、本发明的方案1~4所记述的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以下叫第一实施例)加以说明。
本发明的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是搭载于图上未示出的机动两轮车上的发动机。在该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上,在曲轴箱2的上方,依次重叠着汽缸体3与汽缸头4,并相互组合成一体。
另外,在汽缸体3上形成的汽缸孔5中可上下自由滑动地配装着活塞6,该活塞6与曲轴8由连杆7使其相互连接起来;随着活塞6的升降,驱动曲轴8旋转。
再有,从车身后方指向前方的进气通路10连接于曲轴箱2的进气通路10;在进气通路10中,串装着节流阀11与导向阀12。节流阀11通过图上未示出的连接装置连接于节流阀把手(图中未示出),当将节流阀把手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可以增大节流阀11的开度。
还有,在曲轴箱2与汽缸体3上,形成了连通汽缸孔5的上部与曲轴箱9的左右各两个共四个的供给空气用扫气通路14、15,同时,在位于车身靠后方处,形成了扫气开口19的位置比供给空气用扫气通路14、15的扫气开口16、17还要高的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18。该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18从扫气开口19向进气通路10下方延伸,在与曲轴8平行的曲轴箱2的阀放置孔20处开口,而将排气通路21的汽缸孔5一侧排气开口22配置于与扫气开口19相对的位置。
而且,汽缸孔5上方略成半球状的燃烧室13偏置于靠排气开口22处,在该燃烧室13上配置有火花塞23。
另外,在汽缸体3上,在位于进气通路10的正上方处形成了空气通路24;而在与曲轴箱2对接的汽缸体3的下面,形成了迂回于汽缸孔5的外周,并连通靠近进气通路10的供给空气用扫气通路14与空气通路24的空气导入沟25;在该空气通路24的上方设有作为曲轴箱一侧控制阀的导向阀26;围绕该导向阀26,于汽缸体3的燃烧室13的侧向位置形成了隔壁27,在该隔壁27的开口边缘可自由装拆地安装着盖28;在该隔壁27与盖28内构成了腔室29。
另外,在汽缸体3上,于空气通路24的两侧形成了指向上下方向的空气通路30;在曲轴箱2上,形成了与该空气通路30的下端以其左右两端部相连通、同时在中央部通过连通孔32相连通的混合室31;在前述的阀放置孔20中可自由旋转地配装着作为燃烧室一侧控制阀的旋转阀33;在该旋转阀33上,形成了居于其长度方向中央部分且沿周向开口的阀室34与从旋转阀33的左端连通阀室34的燃料导入通路35;该旋转阀33像后边将要述及的那样与曲轴8按同一方向(图1、图4中的反时针方向)并以同一转速驱动旋转。
还有,在曲轴箱2上,形成了从车身后方向着混合室31的燃料喷射阀安装孔36,在该燃料喷射阀安装孔36上安装着燃料喷射阀37;同时还形成了从曲轴箱2的左侧向着燃料导入通路35且连通燃料导入通路35的燃料喷射阀安装孔38,在该燃料喷射阀安装孔38上安装着燃料喷射阀39。
另外,如图6所示,在排气通路21的排气开口22近旁设有排气控制阀40,配装于具有大致同一间隔宽度的间隙43中,而该间隙43是由形成于汽缸体3上、且纵断面成圆弧状的凹部41与排气通路构件42所形成,而该排气通路构件42形成有与凹部41大致相同的纵断面形状。在前述排气通路构件42以及与其结合为一体的排气管安装构件44上可自由转动地枢支着旋转轴45,而在旋转轴45上一体安装着前述排气控制阀40的基部。该旋转轴45连接于图中未示出的排气控制伺服马达,由基于以节流阀11的开度与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的转速为独立变量的排气开口率的图像的CPU(图中未示出)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前述排气控制伺服马达工作,以使排气控制阀40按适合于运转状况的最佳排气开口率来转动。
再者,如图3与图11所示,曲轴箱2以分界面46为界左右分为左曲轴箱21与右曲轴箱2r,主轴47与副轴48位于曲轴8的后方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左曲轴箱21与右曲轴箱2r上。在主轴47上设有离合器49;同时,在主轴47与副轴48上设有变速齿轮系50。在曲轴8的右端的驱动齿轮51上啮合有离合器49的从动齿轮52;而在副轴48的左端一体安装有链轮53。在该链轮53与图中未示出的后车轮链轮上架设着环形链。在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的运转状态,而且设定离合器49成接合状态,曲轴8的旋转力通过驱动齿轮51、从动齿轮52、离合器49、变速齿轮系50以及副轴48传递到链轮53,驱动后车轮旋转。
再有,位于曲轴8的斜后上方,为消除曲轴8的1次惯性力的平衡锤54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左曲轴箱21与右曲轴箱2r上。在该平衡锤54右端一体安装有平衡锤齿轮55;同时在旋转阀33的右侧一体安装着从动齿轮56;使这些曲轴8的驱动齿轮57与平衡锤齿轮55、从动齿轮56依次相啮合,曲轴8一旋转,则分别以相同转速驱动平衡锤54向曲轴8反方向旋转,旋转阀33向曲轴8同方向旋转。
而且,在旋转阀33右端配装着驱动齿轮58;紧接该旋转阀33右侧配置着柱塞式油泵59;与该油泵59的驱动轴的一体的从动齿轮61与驱动齿轮58间啮合着中间齿轮62。只要曲轴8一旋转,旋转阀33被驱动旋转,从而油泵59即被驱动。
另外,从油泵59来的油,通过供油路63(参照图2)供向曲轴8的轴承部分;同时通过供油路64(参照图10)供给汽缸孔5与活塞6的滑动部分。
还有,如图2所示,在曲轴8右端驱动齿轮51上啮合着与水泵65的旋转轴66一体的从动齿轮67,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一进入运转状态,水泵65被驱动旋转,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内的冷却水被送到图中未示出的散热器实施冷却之后,再回到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的冷却水通路68内。
由于图示的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为上述这样构成,由图上未示出的起动马达使曲轴8像图12~15那样沿反时针方向驱动旋转,在上死点(TDC)前75°时刻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18的扫气开口19为活塞6所闭塞,燃烧室13内被压缩,在上死点前规定时刻由火花塞23点火;另外,由于活塞6的上升,曲轴箱9内继续膨胀,实施进气(参照图12)。
到达上死点(TDC)之后,如图13所示,燃烧室13中的混合气燃烧、膨胀,同时由于活塞6的下行,曲轴箱9内腔被压缩,曲轴箱9中的空气受压缩。
在从上死点(TDC)经过90°后的时刻(在排气控制阀40的上下位置变动),排气开口22打开,燃烧气体由排气通路21排出。而后,大致从此刻,曲轴箱9中的被压缩空气,由靠近进气通路10的供给空气用扫气通路14、通过空气导入沟25流入空气通路24内,从该空气通路24内,通过导向阀26导入腔室29中。
再下来,在从上死点(TDC)后经过约122°后的时刻,由于活塞6的下行,扫气开口16、17打开,曲轴箱9中的空气(不含燃料)通过供给空气用扫气通路14、15,由扫气开口16、17流入燃烧室13内,燃烧室13内已燃烧气体被朝排气开口22的方向推出,仅由空气进行扫气;与此同时,由燃料喷射阀37和燃料喷射阀39向混合室31内喷射燃料,生成浓混合气(参照图14)。
而后,在从下死点(BDC)经过约58°的时刻,扫气开口16、17为上升的活塞6所闭塞,由扫气开口16、17流入的空气进行的扫气则停止;同时,差不多从这一时刻,旋转阀33的阀室34与混合室31及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18同时打开,混合室31中的浓混合气通过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18,由扫气开口19供入燃烧室13内,扫除残留已燃气体;同时,由于活塞6的上行,曲轴箱9中膨胀,从进气通路10、通过导向阀12将空气导入曲轴箱9中。而且,在扫除前述残留已燃气体时,几乎没有混合气的窜气。
这样,在图示的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中,由于在扫气初期仅由空气扫气,混合气原样进入燃烧室13中,而防止其向排气通路21窜气,达到了防止燃料消耗率提高与未燃气体污染大气的目的。
另外,由于在曲轴箱9中仅供给了空气,即使不能完成由混入燃料中的润滑油对曲轴8的轴承部分以及汽缸孔5、活塞6间的滑动部分的润滑,由于有润滑油泵59来的润滑油经供油路63、64供给曲轴8的轴承部分以及汽缸孔5、活塞6间的滑动部分,也可保证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在摩擦损失极小的状态下运行;而且可以防止因燃料中混有滑油而冒白烟。
再者,由于将前述旋转阀33设于连通路32(作为与腔室29的连接部位)与混合室31的下方,若从燃料喷射阀37、39供给混合室31中的燃料附着于混合室31的内壁,而滞留于混合室31的底部与阀室34中,由于因前述旋转阀33间歇开闭引起激烈的燃料流动,也可确保将这些滞留燃料大体上全部排入燃烧室13中,使向燃烧室13中供给的燃料量的控制获得适当的良好的响应性能;并可以得到稳定燃烧。
另外,由于设置了两个燃料喷射阀37、39,不仅可以喷射大量的燃料;而且可以在维持高水平的计量精度下很容易地进行流量的微量调节。
还有,由于将燃料喷射阀37沿旋转阀33的半径方向配置,而将燃料喷射阀39顺旋转阀33的旋转轴线方向配置,可以把燃料喷射阀37、39相互无干涉的配置于旋转阀33的近旁,可以确保向旋转阀33的阀室34中喷射燃料,同时可以抑制从燃料喷射阀37喷射的燃料量,来防止燃料在混合室31内残留;而且由于从燃料喷射阀37、39中喷射出来的燃料粒子的相互碰撞,可望使喷射出的燃料粒子进一步雾化。
而且由于将燃料喷射阀39配置于旋转阀33的旋转轴线上,故可与旋转阀33的阀室34的开口位置无关而向阀室34内喷射燃料;同时由于使从燃料喷射阀39喷射的燃料与从半径方向通过旋转阀33的阀室34的气流交叉,与进气可以得到充分混合,也可促进燃料的雾化。
另外,旋转阀33内的阀室34从先对混合室31连通的状态转到与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连通状态,即使在旋转阀33附近残留有变成液态的燃料,这些燃料附着于旋转阀33的阀室34一侧,也可在下一开口时间的初期由气流将其雾化。
下边,如图17~24所示,对本发明方案5所记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下边叫第2实施例)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废除了前述第1实施例中的空气通路24。在腔室29中,在压缩冲程中从燃烧室13、通过一对空气通路70、摄入了被压缩成高压的空气。而后,在腔室29中,与第1实施例中同样的燃料喷射阀83、84喷射的燃料相混合,变成浓混合气,至扫气冲程终了时,通过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供入燃烧室13中(参照图24)。
而且,在这里,高压缩空气从燃烧室13向腔室29的充填,如图24所示,是在排气冲程终了后的压缩冲程的开始之同时开始;在浓混合气向燃烧室13供给停止后停止。其他工作环节,由于与前述第1实施例中一样,省略说明。
下边来说明本实施例中实现前述的高压缩空气从燃烧室13向腔室29填充与停止、浓混合气从腔室29向燃烧室13供给与停止的定时的装置。
在前述一对空气通路70与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中,夹装了可开闭这些通路的共同的控制阀,该控制阀,在本实施例中,也是作为旋转阀76来构成。
前述旋转阀76,放置于阀放置孔82中,前述一对空气通路70与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对该阀放置孔82开口。
而在前述旋转阀76的外周,如图21~23所示,在对应于前述一对空气通路70与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的位置,形成了为连通这些通路的周向规定长度的切口77、以及断面大致成半月形的切口78。如前述图24所示,由这些切口可望定出高压空气从燃烧室13向腔室29的充填与停止、浓混合气从腔室29向燃烧室13供给与停止的时刻。
另外,在前述旋转阀76的阀轴端,一体安装着皮带轮79。如图20所示,该皮带轮79与在平衡轴69上一体安装的皮带轮80间架设着嵌齿皮带81。当该火花点火式二冲程内燃机1处于运转状态时,曲轴8旋转,在该曲轴8上一体安装着的驱动齿轮57与平衡锤齿轮55相啮合,依此,一体安装于前述平衡轴69上的平衡锤54与旋转阀76即分别对曲轴8做同转速逆向驱动旋转。
另外,作为前述旋转阀76的燃料控制部分的切口77,如图19所示,当其控制通过前述供给浓混合气扫气通路73的该浓混合气流量时,其位置在作为与前述供给浓混合气用通路73的连接部位的混合气吸入开口75的下方。而且,74是作为前述供给浓混合气用通路73与燃烧室13的连通部位的混合气喷出开口;71是作为前述空气通路70的与燃烧室13连通部位的高压缩空气吸入开口;72是作为前述空气通路70与腔室29的连接部位的高压缩空气喷出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向腔室29的空气充填,由于是从压缩冲程下的从燃烧室13开始通过一对空气通路70来进行,充填过程中可以利用燃烧室13内的一定的高压,比之于前述第1实施例中利用曲轴箱9内的压力,由于没有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上升而由节流阀全开引起的压力降低的影响,故可以得到更可靠,更稳定的高的腔室压力。
另外,由向前述腔室29中进行空气充填得到的混合气,是浓的混合气,由于这些混合气流进了由通过供给空气用扫气通路14、15的不含燃料的空气进行了充分扫气的燃烧室13中,在燃烧室13中得到了适当浓度的混合气,因而可以得到良好的燃烧,可以达到高水平的燃料消耗率,以及高的排气净化性能。
再者,由于可从燃烧室13得到混制浓混合气的高压空气,有可能把配置于连通腔室29与燃烧室13的连通通路上的旋转阀76设置于燃烧室13近旁的汽缸壁上,其结果,可以缩短旋转阀76与混合气喷射开口74间的连通通路的长度,同时,还可减少使燃料通过连通通路移动所必需的空气量。
还有,缩短了使燃料沿前述连通通路移动需要的时间,该时间因子使得对旋转阀76的打开时间的设定之影响变小了。这样,在对旋转阀76打开时间的设定变得容易的同时,也使设定旋转阀76的打开时间易于适应覆盖更宽的转速范围。
前述旋转阀76的切口77起连通或切断前述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的作用,由于实际控制该浓混合气流动的部位(旋转阀76的控制部位)处于混合气吸入口75的下方,如由燃料喷射阀83、84喷射的燃料附着于腔室29的内壁、或滞留于腔室29的底部、连通该腔室29的前述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的最下部、以及旋转阀76的话,由于有着由前述旋转阀76的间歇开闭造成的急烈的混合气流,可以确保将前述滞留燃料大致全部排出列燃烧室13中,结果,可对供入燃烧室13中的燃料量进行适当的、响应性能良好的控制,并可以得到稳定的燃烧状态。
再下来,如图25~34所示,来说明本发明方案6所记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第2实施例中的一对空气通路70与供给浓混合气用扫气通路73构成共同连通通路86;如图29所示,旋转阀89的切口90也与其对应做成1个。
从而,高压缩空气从燃烧室13向腔室29的充填以及浓混合气从腔室29向燃烧室13的供给都通过共同的连通通路86,而在由前述旋转阀89的切口90构成连通状态时在连通通路86中进行充填与供给。分别将这些流体充填或供给到各自室中的动力,达到两室压力的平衡。
这里,如图34所示,高压空气从燃烧室13填充到腔室29的停止时间、以及浓混合气从腔室29供入燃烧室13的开始与停止时间,与前述第2实施例中的情况是一样的。
对于这一点,由于旋转阀89的周向规定长度的切口90的作用,在浓混合气从腔室29供向燃烧室13的开始到高压空气从燃烧室13充填入腔室29中停止的时间之间,前述连通通路86一直处于连通状态,腔室29与燃烧室13的压力平衡是相等的,高压缩空气从燃烧室13向腔室29充填开始的时刻即是浓混合气从腔室29向燃烧室13间供给停止的时刻。这一点是与前述第2实施例情况不同的地方。
另外,作为前述连通通路86的与燃烧室13的连通部位的开口87,为很容易地向腔室29中摄入足量的高压缩空气,将其纵向长度加长,其断面面积比通路途中的断面面积大很多,即形成了向燃烧室13扩大的形状(参照图26与图28)。
再有,前述连通通路86,在本实施例中,是插入旋转阀89的控制部分的,它包括了:燃烧室13一侧的连通通路86a;向着腔室29一侧的斜上方的连通通路86b;以及与连通通路86b成直角向斜上方折曲的连通通路86c这三部分。连通通路86c的端部通过开88与腔室29相连。
这样,从两个燃料喷射阀(图中未示出)喷射出来的燃料,通过左右两翼的前述连通通路86b,一边通过连通通路86c引射腔室29内的高压缩空气,一边形成浓混合气,通过旋转阀89的控制部分喷入燃烧室13。
从而,在前述旋转阀89的控制部分,对开口88,当然包括对于相对连通通路86c的连通通路86b的前述直角折曲部(从腔室29来的引射空气与喷射出燃料碰撞部位),它处于下方位置,即使有燃料滞留于连通通路86b或旋转阀89的控制部分内,这些滞留燃料,由于有前述旋转阀89的间歇开闭形成的激烈的混合气流,也能确保将前述滞留燃料大致上全部排入燃烧室13中。结果是,可以对供入燃烧室13中的燃料量进行适当的、响应性能良好的控制;可以得到稳定的燃烧状态。
在图30~33上,示出了压缩、空气腔室充填、进气时,膨胀时,燃料喷射、排气、扫气时,排气、供给混合气、进气时各个时刻的内燃机的状态,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而且,88是作为连通通路86与腔室29的连接部位的开口;91是旋转阀89的放置孔;92是燃料喷射阀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由于有着前述这样的构成,高压缩空气通路和供给浓混合气用的扫气通路之构成以及控制阀的构成都很简单;制造也容易。

Claims (6)

1.一种二冲程内燃机,在连通燃烧室和与燃料喷射装置连着的腔室的连通通路上配置着可自由开闭控制该连通通路的控制阀,同时通过该连通通路向前述燃烧室供给燃料,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腔室并设于前述燃烧室一侧,同时至少将前述控制阀的控制部分设置在位于与前述腔室的连接部位的下方。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阀在内燃机的下死点以后的扫气开口闭塞时近旁连通前述连通通路;同时在排气开口闭塞以后的压缩冲程中途使前述连通通路闭塞。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阀是同内燃机的曲轴旋转联动旋转的旋转阀。
4.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腔室连通内燃机的曲轴箱;且在该连通部上具有只在内燃机排气冲程时使前述腔室与曲轴箱连通的闸门阀。
5.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连通通路由从前述燃烧室向前述腔室流动高压缩空气的第1连通通路和从前述腔室向前述燃烧室流动混合气的第2连通通路所构成,在前述第1连通通路上设置的第1控制阀,在排气开口闭塞时附近连通该第1连通通路,而在压缩冲程中途闭塞该第1连通通路;同时在第2连通通路上设置的第2控制阀,是在扫气开口闭塞时连通该第2连通通路,且在压缩冲程中途、在前述第1连通通路闭塞前闭塞该第2连通通路。
6.按权利要求5所记述的二冲程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连通通路与第2连通通路由共同的连通通路构成。
CN97113161A 1996-09-19 1997-05-30 二冲程内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5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9366/96 1996-09-19
JP26936696A JP3765335B2 (ja) 1995-09-19 1996-09-19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054A true CN1177054A (zh) 1998-03-25
CN1096546C CN1096546C (zh) 2002-12-18

Family

ID=1747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3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6546C (zh) 1996-09-19 1997-05-30 二冲程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230672B1 (zh)
EP (1) EP0831214B1 (zh)
KR (2) KR19980024036A (zh)
CN (1) CN1096546C (zh)
AT (1) ATE197338T1 (zh)
AU (1) AU725587B2 (zh)
CA (1) CA2206653C (zh)
TW (1) TW35884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2858A1 (en) * 2001-06-29 2003-01-09 Bor Hung Two-stroke engines
CN102892993A (zh) * 2010-02-17 2013-01-23 普瑞马维斯(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低消耗、低排放两冲程发动机
CN111133227A (zh) * 2017-09-29 2020-05-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液压张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8319B2 (ja) * 1997-05-24 2006-05-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JP3222857B2 (ja) * 1999-06-04 2001-10-2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掃気型の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6460494B1 (en) * 2000-06-07 2002-10-08 Design &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Inc. Compressed air assisted fuel injection system with reflection wave and variable restriction injection port
JP5091399B2 (ja) * 2005-11-15 2012-12-05 ハスクバーナ・ゼノア株式会社 チェーンソウ
JP2007176128A (ja) * 2005-12-28 2007-07-12 Komatsu Zenoah Co チェーンソー
JP2007177774A (ja) * 2005-12-28 2007-07-12 Komatsu Zenoah Co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20080092976A1 (en) * 2006-10-20 2008-04-24 Komatsu Zenoah Co. Blower duct
US20090038106A1 (en) * 2007-08-10 2009-02-12 Zenoah Co., Ltd. Engine blow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90271A (en) * 1964-01-27 1965-06-22 Mcculloch Corp Fuel-air injection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3921608A (en) * 1974-04-02 1975-11-25 Helmut Kottmann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516540A (en) * 1980-04-21 1985-05-14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Two-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cluding means for varying cylinder port timing
JPS60259756A (ja) * 1984-06-05 1985-12-21 Sanshin Ind Co Ltd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装置
DE3905903A1 (de) * 1989-02-25 1990-08-30 Klaue Hermann Zweitaktmotor insbesondere zum antrieb von kraftfahrzeugen
AU6276390A (en) * 1989-08-10 1991-03-11 Knitted Sleeve (Overseas) Ltd. Improved two stoke cycle spark igni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03100318A (ja) 1989-09-12 1991-04-25 Nissan Motor Co Ltd 2ストローク内燃機関
GB9012349D0 (en) * 1990-06-02 1990-07-25 Jaguar Cars Two stroke engines
JPH05302521A (ja) 1992-04-24 1993-11-16 Suzuki Motor Corp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掃気装置
GB9412181D0 (en) * 1994-06-17 1994-08-10 Ricardo Consulting Eng Crankcase scavenged two-stroke engines
JPH0988617A (ja) * 1995-09-18 1997-03-31 Yamaha Motor Co Ltd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02858A1 (en) * 2001-06-29 2003-01-09 Bor Hung Two-stroke engines
CN102892993A (zh) * 2010-02-17 2013-01-23 普瑞马维斯(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低消耗、低排放两冲程发动机
CN102892993B (zh) * 2010-02-17 2014-12-10 普瑞马维斯(股份)责任有限公司 低消耗、低排放两冲程发动机
CN111133227A (zh) * 2017-09-29 2020-05-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液压张紧器
CN111133227B (zh) * 2017-09-29 2023-03-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液压张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6C (zh) 2002-12-18
CA2206653C (en) 2005-08-16
KR19980024036A (ko) 1998-07-06
ATE197338T1 (de) 2000-11-15
AU725587B2 (en) 2000-10-12
KR100238639B1 (ko) 2000-01-15
AU2371797A (en) 1998-03-26
US6230672B1 (en) 2001-05-15
EP0831214A1 (en) 1998-03-25
EP0831214B1 (en) 2000-11-02
TW358849B (en) 1999-05-21
CA2206653A1 (en) 1998-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546C (zh) 二冲程内燃机
US9371751B2 (en) Two stroke combustion engine
CN1912373A (zh) 内燃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84430C (zh) 二冲程内燃机
JP4340470B2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運転方法と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6694942B1 (en) Four-stroke engine with rotary valve control
CN1351692A (zh) 压缩空气辅助喷射的高速汽化系统
CN102094702A (zh) 新型四冲程新配气机构分层双转涡燃烧节能内燃机
CN1088796C (zh) 二冲程内燃机
CN1097146C (zh) 二冲程循环内燃机
JP3765335B2 (ja)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JP3835637B2 (ja)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の潤滑方法
US20050022757A1 (en) Two-strok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546901B2 (en) Two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TMI980346A1 (it) Metodo e dispositivo per effettuare l'iniezione di fluidi combustibili e/o lubrificanti in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CN1313716C (zh) 直喷发动机进气装置
CN2409341Y (zh) 缸体旋转式活塞内燃机
JP2002081305A (ja)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の潤滑方法
WO1999014470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20020026911A1 (en) Two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200528630A (en) Motorcycles with two-stroke engines
JPH03151531A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JPH10325319A (ja) 2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