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3067A -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3067A
CN117693067A CN202211104951.4A CN202211104951A CN117693067A CN 117693067 A CN117693067 A CN 117693067A CN 202211104951 A CN202211104951 A CN 202211104951A CN 117693067 A CN117693067 A CN 117693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emote terminal
relay
srb
srb2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49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学艳
徐晓东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49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930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7682 priority patent/WO20240518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93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3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Description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拉远(Remote)终端(UE,User Equipment)可以通过中继终端和新空口(NR,New Radio)直连链路同时接入网络设备,但存在网络鲁棒性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拉远终端(Remote UE)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信令无线承载(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分离(Split)SRB1,和/或,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上述方案中,所述还包括:
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或者
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所述Split SRB1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所述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 Link Failure);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中继链路;
中继终端出现RLF;
PC5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配置所述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配置所述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
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拉远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相关SRB传输相关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拉远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拉远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拉远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侧任一方法的步骤,或实现上述拉远终端侧任一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由于第一SRB和/或第二SRB配置于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而不是位于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最初建立的路径上,第一SRB和/或第二SRB不会因最初建立的路径发生故障而不可用,因此,提高了网络鲁棒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链路配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拉远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针对拉远终端(Remote UE),提供了以下两种网络接入方案:
方案一:拉远终端可以选择NR直连链路或非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比如基站。例如,拉远终端通过设定的选择准则选择NR直连链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relay UE)接入网络设备。也就是说,拉远终端可以在NR直连链路和非直连链路之间直接切换。其中,对于连接态的拉远终端,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信息,并基于网络设备下发的配置进行relayUE的重选,或者切换到NR直连链路。但是,方案一存在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方案二:如图1所示,拉远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和NR直连链路同时接入网络设备,Uu口供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通信,PC5口供终端之间通信。其中,在一种情况下,
拉远终端可以先通过relay UE与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信息,基于网络设备下发的配置,建立NR直接连接,即添加NR直连链路。在另一种情况下,拉远终端也可以先建立NR直接连接;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信息,基于网络设备下发的配置,选择并添加中继链路。
在方案二中,拉远终端添加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后,处于多连接模式。对于添加的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有可能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无线承载(RB,Radio Bearer),用于提高系统传输可靠性或者提高吞吐量。
方案二虽然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但是在方案二中,SRB1和SRB2建立在最初建立的路径上,当最初建立的路径发生故障时,SRB1和SRB2均不可用,将导致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通信故障,存在因过于依赖最初建立的路径导致网络鲁棒性不足的问题。
比如,在拉远终端通过relay UE与网络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 Control)连接的情况下,SRB1/SRB2和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RadioBearer)是通过relay UE建立;当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中继链路发生故障时,SRB1和SRB2均不可用,导致网络鲁棒性不足。在拉远终端直接与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的情况下,SRB1/SRB2和DRB建立在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relay UE上只有Split DRB;当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NR直连链路发生故障时,SRB1和SRB2均不可用,导致网络鲁棒性不足。
基于此,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由于第一SRB和/或第二SRB配置于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而不是位于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最初建立的路径上,第一SRB和/或第二SRB不会因拉远终端最初建立的路径发生故障而不可用,因此,提高了网络鲁棒性和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基站,参照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NR直连链路是指拉远终端直接连接网络设备的链路;中继链路也称为PC5链路。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SRB以及第二SRB可用于传输RRC信令和/或非接入层(NAS,Non-Access-Stratum)信令。第一SRB包括Split SRB1,第二SRB包括Split SRB2。
以图3为例,对网络设备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链路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1:拉远终端基于网络设备下发的测量配置进行测量,并向网络设备上报测量结果。
步骤2:网络设备向拉远终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RRC ReconfigurationMessage)。
步骤3: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前导码(preamble)。
步骤4:网络设备向拉远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
步骤5: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RRC建立请求(RRC Setup Request)。
步骤6:网络设备向拉远终端发送RRC建立消息(RRC Setup Message)。
需要说明的是,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通过步骤3至步骤6完成随机接入。RRC SetupMessage是网络设备通过SRB0发送的,RRC Setup Message中包含第一SRB的相关配置,即网络设备通过RRC Setup Message配置第一SRB。第一SRB为Split SRB1。
步骤7: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RRC建立完成消息(RRC Setup Complete Message)。
步骤8:网络设备向拉远终端发送RRC重配消息(RRC Reconfiguration Message)。
其中,RRC Reconfiguration Message中包含第二SRB的相关配置,即网络设备通过RRC Reconfiguration Message配置第二SRB。第二SRB为Split SRB2。
步骤9:网络设备向拉远终端发送RRC重配完成消息(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 Message)。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和/或,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激活已添加的Split SRB1。
再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激活已添加的Split SRB2。
再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以及添加并激活SplitSRB2。
需要说明的是,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在中继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中继链路上存在SRB1和/或SRB2。由此,即使中继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中继链路出现故障,拉远终端也可以使用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传输相关信令,以维持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在中继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中继链路上存在SRB1和/或SRB2,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还包括:
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或者
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当中继链路上的SRB1处于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当中继链路上的SRB2处于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2;当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SRB2均处于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SRB2。其中,处于激活状态的SRB可传输相关信令,处于非激活状态的SRB不能传输相关信令。
当然,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也可以维持中继链路承载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此时,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可以使用NR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场景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所述Split SRB1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所述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网络设备可以激活或不激活已添加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具体如下:
网络设备可以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该SplitSRB1为非激活状态。此时,添加的Split SRB1默认处于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该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此时,添加的Split SRB2默认处于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此时,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可以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plit SRB1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此时,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可以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plit SRB2传输相关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场景下,在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NR直连链路上存在SRB1和/或SRB2。由此,即使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NR直连链路出现故障,拉远终端也可以使用中继链路上的SplitSRB1和/或Split SRB2传输相关信令,以维持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场景下,在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NR直连链路上存在SRB1和/或SRB2,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这里,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网络设备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由此,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可以使用NR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当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不可用或出现故障时,为了快速恢复无线链路,提高无线链路的鲁棒性,避免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进行RRC连接重建以重配SRB,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在中继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中继链路上存在SRB1和/或SRB2。在满足上述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以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1和/或SRB2传输相关信令,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正常通信。
例如,在网络设备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NR直连链路不存在或不可用,此时,网络设备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以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1和/或SRB2传输相关信令。
再例如,在NR直连链路出现RLF的情况下,NR直连链路不可用,此时,网络设备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以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1和/或SRB2传输相关信令。
再例如,在网络设备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以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当中继链路不可用或出现故障时,为了快速恢复无线链路,提高无线链路的鲁棒性,避免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进行RRC连接重建以重配SRB1和/或SRB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中继链路;
中继终端出现RLF;
PC5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之后,在满足上述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以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使用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传输相关信令,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正常通信。中继终端出现RLF包括中继终端故障,和/或,中继终端的NR链路出现RLF。
其中,当网络设备在NR直连链路上配置了Split SRB1时,网络设备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当网络设备在NR直连链路上配置了Split SRB2时,网络设备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当网络设备在NR直连链路上配置了Split SRB1和Split SRB2时,网络设备可以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以图4为例说明中继链路不可用或出现故障时,网络设备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为对应的SRB的实现过程:
步骤1:中继终端在检测到自己的NR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即中继终端的Uu-RLF链路失败,向拉远终端发送PC5-RRC message。
步骤2: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RRC ReestablishmentRequest Message)或RLF报告。
这里,拉远终端在接收到PC5-RRC message的情况下,拉远终端发起RRC重建流程,使用NR直连链路上已激活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RRCReestablishment Request Message。区别于现有技术,拉远终端在发起RRC重建流程时,不需要发起重建SRB1和/或SRB2,各自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Radio Link Control),可以降低处理时延。
或者,拉远终端在接收到PC5-RRC message的情况下,拉远终端也可以不发起RRC重建流程,通过NR直连链路上已激活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向网络设备发送RLF报告(RLF报告也可称为relay UE RLF report)。其中,RLF报告包括relay UE ID和中继终端的RLF原因,RLF原因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PC5链路出现RLF;
中继终端出现RLF,具体可以包括中继终端的RLF原因。
其中,中继终端出现RLF可以包括中继终端的NR链路出现RLF。
步骤3:网络设备向拉远终端发送RRC重配消息(RRC Reconfiguration Message)。
这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拉远终端发送的RRC Reestablishment RequestMessage的情况下,基于RRC Reestablishment Request Message向拉远终端发送RRCReconfiguration Message,以对拉远终端进行重配置,具体包括: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拉远终端发送的RLF报告的情况下,基于接收到的RLF报告,向拉远终端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 Message,以对拉远终端进行重配置,具体包括: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网络设备还可以基于RLF报告包含的中继终端的RLF原因做进一步处理,例如,在RLF报告中包含中继终端的NR链路出现RLF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恢复中继终端的NR链路;在RLF报告中包含PC5链路出现RLF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向与该中继终端相连的拉远终端,发送该中继终端的相关信息,比如,该中继终端的移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删去图4中的步骤1,即,在中继终端的PC5链路出现RLF的情况下,中继终端不需要向拉远终端发送PC5-RRC message;拉远终端在检测到PC5链路出现RLF的情况下,拉远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RRC重建请求消息(RRCReestablishment Request Message)或RLF报告。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当NR直连链路不可用或出现故障时,为了快速恢复无线链路,提高无线链路的鲁棒性,避免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进行RRC连接重建以重配SRB1和/或SRB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在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NR直连链路上,存在SRB1和/或SRB2。在满足上述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SRB2为SRB2,由此不需要通过RRC重建来重配重配SRB1和/或SRB2。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可使用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传输相关信令,使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正常通信。
其中,网络设备在中继链路上配置了Split SRB1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在网络设备在中继链路上配置了Split SRB2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在网络设备在中继链路上配置了Split SRB1和Split SRB2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需要说明的是,当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处于非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先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再重配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当中继链路上的SplitSRB2处于非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先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再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为了合理利用SRB,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配置所述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
这里,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网络设备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此时,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优先使用NR直连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场景下,为了合理利用SRB,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配置所述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
这里,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网络设备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此时,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优先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网络设备配置了主路径和辅路径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
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由于网络设备将添加的NR直连链路配置为主路径,将中继链路配置为辅路径,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以使得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仅使用NR直连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网络设备也可以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以及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均处于激活状态,以使得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使用NR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由于网络设备将添加的中继链路配置为主路径,将NR直连链路配置为辅路径,因此,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去激活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以使得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仅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网络设备也可以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以及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均处于激活状态,以使得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使用NR直连链路和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应用于拉远终端,参照图5,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这里,拉远终端在添加了第一链路的情况下,获取网络设备在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第一SRB包括Split SRB1,第二SRB包括Split SRB2。
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配置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
再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添加的中继链路上配置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相关SRB传输相关信令。
这里,在网络设备配置了主路径和辅路径的情况下,拉远终端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相关SRB传输相关信令,比如,RRC信令、NAS信令。
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场景下,由于网络设备将NR直连链路配置为主路径,将中继链路配置为辅路径,因此,拉远终端优先使用NR直连链路上已激活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传输相关信令。
再例如,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场景下,由于网络设备将中继链路配置为主路径,将NR直连链路配置为辅路径,因此,拉远终端优先使用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plit SRB1和/或Split SRB2,传输相关信令。
下面进一步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方案进行说明。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应用场景下,链路配置方法如下:
步骤1: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中继终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NR直连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和/或,添加并激活SplitSRB2。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或者,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这里,在网络设备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仅使用NR直连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网络设备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与拉远终端可以使用NR直连链路上和中继链路上已激活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网络设备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中继链路;
中继终端出现RLF;
PC5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网络设备配置所述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
在网络设备配置了主路径和辅路径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设备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
网络设备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步骤2: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其中,在网络设备配置了主路径和辅路径的基础上,拉远终端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应用场景下,链路配置方法如下:
步骤1: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所述Split SRB1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所述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网络设备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这里,在拉远终端先通过NR直连链路接入网络设备,再添加中继链路之后,在满足上述任一项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需要说明的是,当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处于非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先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再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当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处于非激活状态时,网络设备先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再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网络设备配置所述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
在网络设备配置了主路径和辅路径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设备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
网络设备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步骤2: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添加的中继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
其中,在网络设备配置了主路径和辅路径的基础上,拉远终端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SRB传输相关信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网络设备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拉远终端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由于第一SRB和/或第二SRB配置于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而不是位于拉远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最初建立的路径上,第一SRB和/或第二SRB不会因最初建立的路径发生故障而不可用,因此,提高了网络鲁棒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装置,设置在网络设备上,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61,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单元61具体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和/或,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或者
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置单元61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所述Split SRB1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所述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配置单元,用于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配置单元,用于: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五配置单元,用于: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中继链路;
中继终端出现RLF;
PC5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六配置单元,用于: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七配置单元,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配置所述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八配置单元,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配置所述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九配置单元,用于: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
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实际应用时,第一配置单元61、第二配置单元、第三配置单元、第四配置单元、第五配置单元、第六配置单元、第七配置单元、第八配置单元和第九配置单元可由链路配置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链路配置装置在进行链路配置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链路配置装置与网络设备侧链路配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链路配置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链路配置装置,设置在拉远终端上,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71,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相关SRB传输相关信令。
实际应用时,获取单元71和传输单元可由链路配置装置中的处理器结合通信接口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链路配置装置在进行链路配置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链路配置装置与拉远终端侧链路配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8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8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一处理器802,与8第一通信接口8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一存储器803上。
具体地,第一处理器802,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新空口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具体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和/或,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或者,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一项: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所述Split SRB1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所述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中继链路;
中继终端出现RLF;
PC5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配置所述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配置所述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802还用于: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处理器802和第一通信接口8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网络设备8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存储器8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网络设备8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网络设备8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处理器802中,或者由第一处理器802实现。第一处理器8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8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第一处理器8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第一处理器8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一存储器803,第一处理器802读取第一存储器8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8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拉远终端侧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拉远终端,如图9所示,该拉远终端9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901,能够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
第二处理器902,与第二通信接口901连接,以实现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拉远终端侧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第二存储器903上。
具体地,第二处理器902,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902还用于: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相关SRB传输相关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处理器902和第二通信接口901的具体处理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理解。
当然,实际应用时,拉远终端9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存储器90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拉远终端9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拉远终端9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处理器902中,或者由第二处理器902实现。第二处理器9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第二处理器9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第二处理器9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第二处理器90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第二存储器903,第二处理器902读取第二存储器9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拉远终端9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DSP、PLD、CPLD、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存储器(第一存储器803、第二存储器9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8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网络设备8的第一处理器802执行,以完成前述网络设备侧方法所述步骤。再比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80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拉远终端9的第二处理器802执行,以完成前述拉远终端侧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个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信令无线承载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新空口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NR直连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和/或,添加并激活SplitSRB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
去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或者
维持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1,并配置所述Split SRB1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Split SRB2,并配置所述Split SRB2为非激活状态;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1;
在拉远终端添加的中继链路上,添加并激活Split SRB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NR直连链路激活期间,维持NR直连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处于激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激活中继链路上的SRB1和/或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无线链路失败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中继链路;
中继终端出现RLF;
PC5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以下任一项的情况下,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1为SRB1,和/或,重配置中继链路上的Split SRB2为SRB2:
删除或去激活NR直连链路;
NR直连链路出现RLF;
重配置中继链路为主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NR直连链路时,配置所述NR直连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中继链路为辅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拉远终端添加或激活中继链路时,配置所述中继链路为主路径,以及配置NR直连链路为辅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去激活辅路径上的相关SRB;或者
维持主路径和辅路径上的相关SRB均处于激活状态。
12.一种链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拉远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优先使用主路径上的相关SRB传输相关信令。
14.一种链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15.一种链路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在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17.一种拉远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在所述拉远终端添加的第一链路上配置的第一SRB和/或第二SRB;其中,所述第一链路表征为NR直连链路或中继链路。
1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9.一种拉远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104951.4A 2022-09-09 2022-09-09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93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4951.4A CN117693067A (zh) 2022-09-09 2022-09-09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117682 WO2024051808A1 (zh) 2022-09-09 2023-09-08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4951.4A CN117693067A (zh) 2022-09-09 2022-09-09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3067A true CN117693067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32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4951.4A Pending CN117693067A (zh) 2022-09-09 2022-09-09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93067A (zh)
WO (1) WO20240518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71493B1 (en) * 2016-07-04 2020-09-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link failu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839301B (zh) * 2018-08-16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544923A (zh) * 2020-07-24 2024-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067861A1 (en) * 2020-10-02 2022-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link and sidelink-relayed dual connectivity for sidelink service continuity in mode 1 sidelink networks
KR20220066840A (ko) * 2020-11-16 2022-05-24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uu 무선 베어러 대 pc5 무선 링크 제어(rlc) 베어러 매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1808A1 (zh)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1101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215899A1 (en) Releasing signaling radio bearers for cell groups
KR20230173204A (ko) 링크 실패 처리 방법, 장치, 단말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08391324B (zh) 处理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WO20220020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1528876A (ja)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KR102478900B1 (ko)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US20200389822A1 (en)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JP2023544511A (ja) 中継通信情報配置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7128185A1 (zh) 控制服务连接的方法和终端
CN117693067A (zh) 链路配置方法、装置、拉远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05785A1 (zh)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通信装置
KR102297672B1 (ko) 페이징 방법 및 기기
WO2021197029A1 (zh) 一种先听后说lbt失败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1757555B (zh) 一种连接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0029747A1 (zh) 一种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7128215A1 (zh) 一种通信数据维护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3676964B (zh) 一种nsa切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7426401B2 (ja) 端末の接続方法及び端末
US20230397265A1 (en) Relay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98597A1 (zh) 小区重选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65883A1 (zh) 一种传输路径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终端
CN111741532B (zh) 一种终端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10972146B (zh)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2203267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