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2838A -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2838A
CN117692838A CN202311819802.0A CN202311819802A CN117692838A CN 117692838 A CN117692838 A CN 117692838A CN 202311819802 A CN202311819802 A CN 202311819802A CN 117692838 A CN117692838 A CN 117692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ear
earphone
connecting hole
w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98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恩华
林志华
袁志远
刘子炎
唐群峰
汤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yang Jushengtai X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yang Jushengtai X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yang Jushengtai X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yang Jushengtai X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1980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92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92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2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非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挂,耳机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硬壳部和软胶部,软胶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耳挂包括佩戴部和连接部,佩戴部用于佩戴于耳部,连接部插设于连接孔内,连接部与连接孔过盈配合;其中,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绕连接孔的轴向方向转动,并且,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沿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入耳式耳机,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来进行调节佩戴位置,有效地提高了耳机佩戴时的舒适度,进而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佩戴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耳机根据佩戴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入耳式耳机和非入耳式耳机;其中,入耳式耳机,其原理是将音源直接通过直向的通孔导向外部并传入人体耳朵内;而非入耳式耳机,其原理是将音源直接设置在人体耳部外面,其内的音源输出器正向人体耳洞输出音源。
相关技术中,非入耳式耳机主要是通过耳挂佩戴在人体耳部外,且耳挂与耳机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这将导致用户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对耳挂进行调整,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入耳式耳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耳挂与耳机主体之间无法调节导致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挂,耳机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硬壳部和软胶部,软胶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耳挂包括佩戴部和连接部,佩戴部用于佩戴于耳部,连接部插设于连接孔内,连接部与连接孔过盈配合;其中,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绕连接孔的轴向方向转动,并且,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沿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入耳式耳机,通过在耳机主体的软胶部上开设连接孔,利用耳挂的连接部插设于连接孔内且与连接孔相过盈配合,由于软胶部上形成连接孔,由此,连接部能够在连接孔内绕轴向方向转动以调整合适的佩戴角度,且连接部还能够沿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移动以调整耳机主体整体相对于连接部的位置,以调整耳挂的佩戴部佩戴于耳部时耳机主体的相对位置,并在调整后,由于连接孔与连接部相过盈配合,连接部能够与连接孔形成相对固定,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来进行调节佩戴位置,有效地提高了耳机佩戴时的舒适度,进而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佩戴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的表面绕轴向方向转动形成转动路径,连接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位于转动路径上,在连接部绕轴向方向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连接部的表面抵设于孔壁位于转动路径上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α,其中,0<α≤15°。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的横截面呈非线性圆结构,连接部的横截面也呈非线性圆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贯穿于软胶部,连接部沿连接孔的任一侧孔口端插设于连接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具有孔口端和位于相对两孔口端之间的中间段,中间段的内径小于孔口端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中间段的中部至任一孔口端的方向上,连接孔的内径呈递增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硬壳部上开设有装配孔,装配孔贯穿硬壳部,软胶部覆设于装配孔的孔壁且围合形成连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入耳式耳机还包括喇叭,喇叭设置于硬壳部上,喇叭的朝向方向与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垫,耳垫设置于硬壳部上且套设于喇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入耳式耳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和连接孔在初始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在转动预设角度后和连接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非入耳式耳机;10、耳机主体;11、硬壳部;12、软胶部;121、连接孔;20、耳挂;21、佩戴部;22、连接部;30、喇叭;40、耳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非入耳式耳机,其原理是将音源直接设置在人体耳部外面,其内的音源输出器正向人体耳洞输出音源。相关技术中,非入耳式耳机主要是通过耳挂佩戴在人体耳部外,且耳挂与耳机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这将导致用户无法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对耳挂进行调整,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感。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耳挂与耳机主体之间无法调节导致影响用户的佩戴体验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非入耳式耳机,通过在耳机主体的软胶部上开设连接孔,利用耳挂的连接部插设于连接孔内且与连接孔相过盈配合,由于软胶部上形成连接孔,由此,连接部能够在连接孔内绕轴向方向转动以调整合适的佩戴角度,且连接部还能够沿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移动以调整耳机主体整体相对于连接部的位置,以调整耳挂的佩戴部佩戴于耳部时耳机主体的相对位置,并在调整后,由于连接孔与连接部相过盈配合,连接部能够与连接孔形成相对固定,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来进行调节佩戴位置,有效地提高了耳机佩戴时的舒适度,进而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佩戴体验。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入耳式耳机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入耳式耳机100,包括耳机主体10和耳挂20,耳机主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硬壳部11和软胶部12,软胶部12上开设有连接孔121,耳挂20包括佩戴部21和连接部22,佩戴部21用于佩戴于耳部,连接部22插设于连接孔121内,连接部22与连接孔121过盈配合;其中,连接部22被配置为能够绕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转动,并且,连接部22被配置为能够沿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移动。
其中,耳机主体10指的是用于实现输出音源的主要部分,耳挂20指的是用于佩戴在耳部的佩戴结构;当耳挂20的佩戴部21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耳机主体10能够处于耳部的耳廓范围内,从而耳机主体10能够直接向用户的耳部输出音源。
耳挂20包括佩戴部21和连接部22;其中,佩戴部21用于佩戴于用户的耳部,佩戴部21可以为杆体结构,例如是聚碳酸酯材质的杆体结构;应理解地,佩戴部21的外型与耳朵的外型大致相同,从而佩戴部21能够挂设于耳部的外廓上。
连接部22用于与连接孔121实现插接,连接部22为杆状结构;可选地,连接部22可以与佩戴部21一体成型,且连接部22与佩戴部21的材质可以相同。
耳机主体10包括硬壳部11和软胶部12,硬壳部11可以利用其硬质的特性,以实现支撑和其它相关元器件的装配。可选地,硬壳部11可以选用硬塑料、硬硅胶等其他硬质的材料,例如,硬壳部11具体可以是热塑型高分子材料和聚碳酸酯相组合成型的结构体。
软胶部12用于开设连接孔121,以供于耳挂20的连接部22的插设连接。可选地,软胶部12可以选用硅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材质。
通过在软胶部12上开设连接孔121,并使连接孔121与连接部22相过盈配合,利用软胶部12的软质特性,连接孔121的壁面将包覆于连接部22并对连接部22施加挤压力,从而使得连接部22与软胶部12呈相对固定状态。当对连接部22施加作用力,以使得连接部22具有相对于软胶部12移动的趋势时,只需所施加的力大于软胶部12对连接部22的作用力即可实现连接部22的相对移动,并在停止向连接部22施加力的作用时,软胶部12与连接部22又能够重新回到相对固定状态。
由此,连接部22能够相对于软胶部12进行位置调整,例如连接部22能够绕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转动,或者连接部22能够沿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移动,以此来实现用户的佩戴位置调整,以改善佩戴的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入耳式耳机100,通过在耳机主体10的软胶部12上开设连接孔121,利用耳挂20的连接部22插设于连接孔121内且与连接孔121相过盈配合,由于软胶部12上形成连接孔121,由此,连接部22能够在连接孔121内绕轴向方向转动以调整合适的佩戴角度,且连接部22还能够沿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移动以调整耳机主体10整体相对于连接部22的位置,以调整耳挂20的佩戴部21佩戴于耳部时耳机主体10的相对位置,并在调整后,由于连接孔121与连接部22相过盈配合,连接部22能够与连接孔121形成相对固定,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来进行调节佩戴位置,有效地提高了耳机佩戴时的舒适度,进而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的佩戴体验。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22的表面绕轴向方向转动形成转动路径,连接孔121的至少部分孔壁位于转动路径上,在连接部22绕轴向方向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连接部22的表面抵设于孔壁位于转动路径上的部分。
可以理解地,当连接部22在连接孔121中绕轴进行转动时,连接部22的表面将转动并形成转动路径。而连接孔121的至少部分孔壁位于上述的转动路径上,由此,连接孔121的孔壁将对连接部22的转动进行限位,当连接部22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连接部22的表面将抵设于连接孔121的孔壁位于转动路径上的部分,以限制连接部22继续发生转动。
可选地,连接孔121可以为异形孔,连接部22的横截面也可以呈异形结构,只需连接部22在连接孔121内具有转动间隙即可。示例地,连接孔121可以为非线性圆孔,连接部22的横截面也可以呈非线性圆,从而连接部22能够在连接孔121内进行微量转动,并转动至预设角度时,连接部22抵设于连接孔121的孔壁上而无法继续移动。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α,其中,0<α≤15°。
可以理解地,根据人体工学进行设计,连接部22的转动角度只需能够在15°的范围内进行往复转动即可满足佩戴的调节需求;因此,将预设角度α设置为0<α≤15°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121的横截面呈非线性圆结构,连接部22的横截面也呈非线性圆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将连接孔121的横截面设置为非线性圆结构,并将连接部22的横截面也呈非线性圆结构,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未进行转动时的连接部22和连接孔121的横截面的相对位置,其中,连接部22和连接孔121之间形成可供旋转微调的间隙A和间隙B,可以理解地,以间隙A为例,连接部22可以向间隙A处旋转,直至连接部22抵接至连接孔121的壁面上被限位,如图4所示。由此,呈非线性圆结构的连接部22能够在呈非线性圆结构的连接孔121中进行往复的旋转微调,直至连接部22与连接孔121的孔壁形成间隙的部分旋转至抵接在连接孔121的孔壁上。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121贯穿于软胶部12,连接部22沿连接孔121的任一侧孔口端插设于连接孔121内。
通过将连接孔121设置为贯穿软胶部12,从而连接部22能够从连接孔121的任一孔口端进行插设连接;由此,当需要更换耳朵进行佩戴时,例如从右耳佩戴更换为左耳佩戴时,只需将连接部22从连接孔121的孔口端中抽出,再将连接部22从相对另一侧的孔口端插设于连接孔121中,即能够实现更换方向进行佩戴。
同时,可以将连接部22从连接孔121中抽出,从而在进行存放和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对耳挂20和耳机主体10进行拆分存放,有效地提高了存放和运输的便捷性。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121具有孔口端和位于相对两孔口端之间的中间段,中间段的内径小于孔口端的内径。
可以理解地,中间段指的是连接孔121内的部分,即连接孔121的相对两孔口端之间的孔部。
通过将连接孔121的内径设置为中间段的内径更小的结构,当连接部22从任一侧孔口端插入于连接孔121时,在连接部22刚插入连接孔121的过程中,连接部22较为容易即可进入连接孔121的孔口端内;在将连接部22继续伸入连接孔121的过程中,由于连接孔121的中间段的内径较小,此时需对连接部22施加更大的力,以使得连接部22克服摩擦并插入中间段中,实现连接部22插设固定于连接孔121的目的。
如此设置,连接部22插设入连接孔121的孔口端较为容易,连接孔121的孔口端能够对连接部22实现导向的目的,从而能够提高连接部22和连接孔121的装配效率。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中间段的中部至任一孔口端的方向上,连接孔121的内径呈递增趋势。
可以理解地,连接孔121的中间段的中部至任一孔口端的方向上,连接孔121的内径呈递增趋势,由此,在连接孔121的中间段的中部处的内径最小;当连接部22插设于连接孔121内时,连接孔121的孔径逐步减小,从而连接部22和连接孔121之间的连接强度逐渐增大;当连接部22穿过连接孔121的中间段的中部处时,连接部22与连接孔121之间紧密连接。
如此设置,连接部22沿连接孔121的任一孔口端插入时,只需连接部22穿过连接孔121的中间段的中部,即可保障连接部22与连接孔121的紧密连接,有效地提高了连接部22和连接孔121的连接可靠性。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硬壳部11上开设有装配孔,装配孔贯穿硬壳部11,软胶部12覆设于装配孔的孔壁且围合形成连接孔121。
可以理解地,可以在硬壳部11上开设装配孔,并将软胶部12覆设于装配孔的孔壁上以围合形成连接孔121,由此,硬壳部11可以对软胶部12实现支撑,从而使得软胶部12上形成的连接孔121与连接部22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入耳式耳机100还包括喇叭30,喇叭30设置于硬壳部11上,喇叭30的朝向方向与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可以理解地,喇叭30用于振动发声以供于输出音源。喇叭30设置于硬壳部11上,可选地,喇叭30可以通过螺接、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硬壳部11。
其中,喇叭30的朝向方向即为喇叭30的音源输出方向,将喇叭30的朝向方向设置为与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由此,在将连接部22绕于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喇叭30的朝向方向能够进行调整,以满足于用户的不同佩戴需求。
请参考图1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非入耳式耳机100还包括耳垫40,耳垫40设置于硬壳部11上且套设于喇叭30。
可以理解地,耳垫40套设于喇叭30并用于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可选地,耳垫40可以选用软质层体结构,例如是硅胶耳垫40、聚氨酯弹性体耳垫40等。如此设置,在用户佩戴耳机使用的过程中,软质的耳垫40能够改善用户的佩戴体验感。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硬壳部和软胶部,所述软胶部上开设有连接孔;
耳挂,所述耳挂包括佩戴部和连接部,所述佩戴部用于佩戴于耳部,所述连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孔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绕所述连接孔的轴向方向转动,并且,所述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绕轴向方向转动形成转动路径,所述连接孔的至少部分孔壁位于所述转动路径上,在所述连接部绕轴向方向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连接部的表面抵设于所述孔壁位于所述转动路径上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α,其中,0<α≤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横截面呈非线性圆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也呈非线性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贯穿于所述软胶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孔的任一侧孔口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具有孔口端和位于相对两所述孔口端之间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孔口端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中间段的中部至任一所述孔口端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呈递增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部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贯穿所述硬壳部,所述软胶部覆设于所述装配孔的孔壁且围合形成所述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入耳式耳机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设置于所述硬壳部上,所述喇叭的朝向方向与所述连接孔的轴向方向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垫,所述耳垫设置于所述硬壳部上且套设于所述喇叭。
CN202311819802.0A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Pending CN117692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9802.0A CN117692838A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9802.0A CN117692838A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2838A true CN117692838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3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9802.0A Pending CN117692838A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928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41833Y2 (zh)
WO2020140459A1 (zh) 一种扬声器装置
US8233655B2 (en) Headphone
KR102358064B1 (ko) 골전도 발성 장치
US20090285434A1 (en) Earhook and earbud headset
US8213668B2 (en) In-ear earphone
JP2011521594A (ja) 調節自在なデュアルスピーカーエレメント式インイヤー型イヤフォン
CN115299072A (zh) 一种声学装置及其组件
CN115460496A (zh) 耳挂连接结构及蓝牙耳机
CN210868097U (zh) 一种耳挂及耳机
CN117692838A (zh) 一种非入耳式耳机
CN106412741B (zh) 可以自动适应人耳角度的头戴装置及一种头戴耳机
CN217388967U (zh) 一种具有可调整耳塞的骨传导耳机
CN210579163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19876025U (zh) 耳挂耳机
CN217159965U (zh) 一种耳机
CN218514481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7486634U (zh) 可以左右耳适配的蓝牙耳机
CN219893424U (zh) 一种耳挂式耳机
CN220586443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及耳机套装
KR200210153Y1 (ko) 케이스 겸용 이어폰 커버
CN219372574U (zh) 耳帽及耳机
CN220776045U (zh) 一种可拆卸挂绳的耳机及耳机挂绳
CN110213687A (zh) 蓝牙耳机及耳塞
CN106954113B (zh) 入耳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