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9965U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9965U
CN217159965U CN202123008728.3U CN202123008728U CN217159965U CN 217159965 U CN217159965 U CN 217159965U CN 202123008728 U CN202123008728 U CN 202123008728U CN 217159965 U CN217159965 U CN 217159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hook
earphone
user
hol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87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浩锋
王永根
王力维
郑泽英
徐江
王畈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9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9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一种耳机,包括保持部、钩状部和辅助部,钩状部和辅助部分别与保持部连接;在佩戴状态下,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用于接触耳部的耳屏前侧,辅助部用于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或者抵顶在耳部的前侧除耳舟之外的其他位置。本申请提供的耳机通过钩状部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接触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以形成基本的佩戴姿势;并通过辅助部伸入并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或者抵顶在耳部的前侧除耳舟之外的其他位置,以与钩状部配合而夹持用户的耳部,并避免保持部朝着靠近耳部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善耳机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2月23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15395606、发明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1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100771165、发明名称为“一种耳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声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其中,按照耳机的工作原理,一般可以分为气导式耳机和骨导式耳机;按照用户佩戴耳机的方式,一般又可以分为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按照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方式,一般还可以分为有线式耳机和无线式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其中,该耳机包括保持部、钩状部和辅助部,钩状部和辅助部分别与保持部连接;在佩戴状态下,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用于接触耳部的耳屏前侧,辅助部用于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或者抵顶在耳部的前侧除耳舟之外的其他位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通过钩状部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接触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以形成基本的佩戴姿势;并通过辅助部伸入并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或者抵顶在耳部的前侧除耳舟之外的其他位置,以与钩状部配合而夹持用户的耳部,并避免保持部朝着靠近耳部的方向运动,进而改善耳机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所述用户的耳部一轮廓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
图6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
图11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中(a)至(c)是本申请中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不同实施方式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8中钩状部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中(a)至(c)是图16中弹性金属丝不同实施方式在垂直于钩状部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中(a)和(b)是图18中转轴组件在装配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转轴组件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0中转轴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任一实施例在XY平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所述用户的耳部一轮廓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用户的耳部100除了外耳道101及其附近的耳甲腔102之外,耳甲艇103、三角窝104、耳舟106等部位在三维空间中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容积,也可以用于实现耳机的佩戴需求。换言之,通过合理地设计耳机的结构,并借助用户的耳部100除了外耳道101 以外的部位,同样能够实现耳机的佩戴及机械振动的传播,并“解放”用户的外耳道101,进而既能够增加用户的身体健康,又能够降低交通意外的发生概率。基于此,本申请另辟蹊径地提出一种耳机,其用于发声的机芯在佩戴状态下可以主要是位于耳部100的耳屏109的前侧(简称“耳屏前侧”,例如图1中J所示的区域),并主要是借助用户的耳部100的上半部分(具体可以是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等部位所在的区域),以实现耳机的佩戴。当然,为了改善耳机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及可靠性,也可以进一步借助用户的耳垂108等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的耳机主要是在佩戴状态下解放用户的外耳道101,但是耳机的部分结构(例如后文中提及的保持部)也可以压持于耳屏109,甚至是部分遮蔽外耳道 101。
共同参阅图2至图5,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 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图5是图2 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意出耳机的X、Y、Z三个方向,主要是为了示意出XY、XZ、YZ三个平面,以便于后文中进行相应的描述。因此,本申请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主要是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2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2及图3所示,耳机10可以包括钩状部11、连接部12和保持部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2连接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以使得耳机10处于非佩戴状态(也即是自然状态)时在三维空间中呈立体弯曲状。换言之,在三维空间中,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 13可以是不共面的。如此设置,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如图4及图5所示,钩状部 11可以主要是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保持部13可以主要是用于接触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连接部12则在佩戴状态下从头部向头部的外侧延伸,进而与钩状部 11配合使得保持部13在佩戴状态下稳定位于耳部的耳屏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儿童、未成年人、成年女性等类型的用户,其耳部的厚度往往较薄 (俗称“薄耳朵”),尤其是相较于成年男性的耳部的厚度,为了增加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与用户的耳部的贴合度,连接部12的尺寸可以很小,例如连接部12为保持部13与钩状部 11之间的一圆弧过渡。进一步地,连接部12可以视作钩状部11的延伸,也即是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连接的一端呈弯折状设置,以使得钩状部11在佩戴状态下能够由耳部的后侧绕到耳部的前侧。其中,对于耳部而言,耳部的前侧和耳部的后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耳部的正反两面,其中耳部的前侧(例如正面)可以如图1所示。
进一步地,耳机10还可以包括机芯14、主板15和电池16。其中,机芯14主要是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振动(也即是“发声”),并可以通过相应的导体与主板15、电池16电性连接;主板15主要是用于控制机芯14的发声,电池16主要是用于给机芯14的发声提供电能。当然,本申请所述的耳机10还可以包括麦克风、拾音器这类传声器,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蓝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这类通信器件,它们通过相应的导体与主板15、电池16电性连接,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灵活地将上述功能部件,即电池、主板、机芯等,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于结构部件,即保持部、钩状部、连接部等中。例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芯14和主板15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电池16可以设置在钩状部11。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机芯14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电池16和主板15可以设置在钩状部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16和主板15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机芯14可以设置在钩状部11。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16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机芯14和主板15可以设置在钩状部11。
在其他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机芯14、电池16中一者与主板15同时设置在钩状部11 时,它们可以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示例性地,机芯14可以固定在保持部13,并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机芯14能够稳定保持在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进一步地,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由于保持部13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如图4所示,使得保持部13除了用于固定机芯14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便于用户与耳机10进行交互的功能按键(图2中未示出)。基于此,主板15也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以缩短机芯14及其它诸如功能按键等与主板15之间的走线距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持部13可以设置机芯14、主板15、功能按键等,并在耳机10 处于佩戴状态时位于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使得电池16可以设置在钩状部11,并在耳机 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如图5所示。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增加电池16的容量,以改善耳机10的续航能力;还可以对耳机10的重量进行均衡,以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舒适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保持部13的总重量与钩状部11对应于电池16的部分(以下简称:电池部)的总重量之间的重量配比可以在4:1以内,优选地可以在3:1以内,更优选地可以在2.5:1以内。其中,结合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持部13的总重量为保持部13的自重及其中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的重量;上述电池部的总重量为上述电池部的自重及其中电池16等结构件的重量。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得知,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变动保持部13中的结构件以及上述电池部中的结构件,对不同部位结构件的调整均包括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对重量配比没有影响,在此不再赘述。此时,耳机10的重量可以较为均衡地分布在两端,用户的耳部也可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作为一个支点而支撑耳机10,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至少能够在非运动状态下不滑落。当然,随之而来的,用户的耳部会承受耳机10的大部分重量,这样在长时间佩戴的情景下可能容易引起不适。为此,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等结构可以选择质地较软的材质(例如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胶等)制成,以便于改善耳机 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进一步地,为了改善耳机1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等结构内设置诸如弹簧钢、钛合金、钛镍合金、铬钼钢、铝合金、铜合金等弹性金属丝。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有如下改进:
1)连接部12和上述电池部可以选择质地较硬的材质,两者之间的中间部分则可以选择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或者中间部分采用“软包硬”的结构形式,例如用户佩戴耳机10时,钩状部11与用户接触的区域选择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其余区域则选择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不同的材质之间采用双色注塑、喷涂手感漆等工艺进行成型。其中,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胺(Polyamides,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高冲击聚苯乙烯(High Impact Polystyrene,HIPS)、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氨酯(Polyurethanes,PU)、聚乙烯(Polyethylene,PE)、酚醛树脂(Phenol Formaldehyde,PF)、聚醚砜树脂(Poly(ester sulfones),PES)、聚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 等或其至少两种形成的混合物,亦或其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剂形成的混合物。进一步地,上述手感漆具体可以为橡胶手感漆、弹性手感漆、塑料弹性漆等。
2)由于耳机10会被用户佩戴,使得耳机10总是会有部分区域会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以下简称:皮肤接触区域);而皮肤接触区域的材质一般又会影响用户在长时间佩戴耳机10下的舒适度。为此,皮肤接触区域可以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其它区域则选择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不同的材质之间采用双色注塑、喷涂手感漆等工艺进行成型。
其中,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的邵氏硬度可以为45-85A,30-60D。当然,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均可以包覆于上述弹性金属丝。
3)保持部13上还可以设有贴脸结构,也即是用户佩戴耳机10时,贴脸结构可以代替保持部13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其中,贴脸结构与保持部13可以形成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贴脸结构可以优选亲肤性、透气性较好的材质,以减少贴脸结构对用户皮肤的刺激,进而增加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贴脸结构可以为自粘片、双面胶等具有一定粘性的结构,其一面可以与保持部13胶接,另一面可以用于实现保持部13与人脸之间的粘性固定,进而增加耳机 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粘片、双面胶等结构中还可以混入一些颗粒状物质,使得该贴脸结构的表面呈现高低起伏,可以增加该贴脸结构与用户皮肤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增加该贴脸结构的透气性,还可以减少该贴脸结构对用户皮肤的刺激。如此设置,该贴脸结构既可以实现原有的粘性固定效果,又能够有效地预防敏感者因皮肤受压出现不适;用户在取下耳机10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增加贴脸结构粘性而带来撕裂感、疼痛感、粗糙感。当然,该贴脸结构的正反两面也可以设有离型纸等,以在用户需要之时,揭下离型纸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贴脸结构可以为水凝胶、水胶体等具有一定吸水性的敷料,其一面可以与保持部13胶接,另一面可以用于实现保持部13与人脸之间的粘性固定,进而增加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其中,该贴脸结构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皮肤接触感受,可以吸收保持部13与用户皮肤之间因长时间佩戴而形成的汗液等,进而有效地预防敏感者因皮肤受压引起不适的情况。
在其他另一些结构中,贴脸结构可以为一防滑套,其可以套设在保持部13上。其中,防滑套的阻尼系数大于保持部13的阻尼系数,以增加保持部13与用户皮肤接触时形成的摩擦力,进而增加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防滑套与用户皮肤接触的一面可以设有如图14中(a)所示的纹理结构,也可以设有如图14中(b)所示的点状凸起,还可以设有点状凹陷,以增加防滑套的透气性。
在其他又一些结构中,保持部13与用户皮肤接触的一面可以设有如图14中(a)所示的纹理结构,也可以设有如图14中(b)所示的点状凸起,还可以设有点状凹陷,以兼顾保持部13与用户皮肤之间的摩擦力及透气性。
结合图2至图5,耳机10还可以包括与保持部13连接的辅助部17。其中,在佩戴状态下,辅助部17用于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如此,辅助部17可以通过支撑在耳部的耳舟内,以避免保持部13朝着靠近耳部的方向运动,还可以与钩状部11配合,“一前一后”地夹持用户的耳部,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观察,辅助部17和钩状部11至少部分同向延伸,以便于辅助部17更好地适应耳部的轮廓,进而更好地支撑在耳部上。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辅助部17也可以用于抵顶在耳部的前侧除耳舟之外的其他位置,例如耳部前侧的上半部分,具体可以为耳甲艇、三角窝、对耳轮、耳舟、耳轮等部位。如此,同样可以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医学、解剖学等领域中,可以定义人体的矢状面(SagittalPlane)、冠状面(Coronal Plane)和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三个基本切面以及矢状轴(Sagittal Axis)、冠状轴(Coronal Axis)和垂直轴(Vertical Axis)三个基本轴。其中,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水平面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应地,矢状轴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垂直通过冠状面的轴,冠状轴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垂直轴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作为示例性地,辅助部17可以包括支撑段171和与支撑段171弯折连接的抵顶段172。其中,支撑段171与保持部13连接,抵顶段172用于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基于此,支撑段 171的长度及其连接端与保持部13的连接端之间的夹角等参数可以根据支撑段171与保持部 13连接的具体位置、抵顶段172与保持部13之间的距离及抵顶段172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的具体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而抵顶段172的大小、形状等参数则可以根据耳部的耳舟及其周围的人体组织设计成仿形结构。
进一步地,支撑段171可以由上述质地较硬的材质制成,以保证其对抵顶段172形成支撑的结构强度,其与用户的皮肤接触的区域则可以设置有上述手感漆。相应地,抵顶段172 可以由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制成,以避免辅助部17戳痛用户。当然,为了保证辅助部17在整体结构上的结构强度及其与保持部13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在辅助部17内设置诸如弹簧钢、钛合金、钛镍合金、铬钼钢、铝合金、铜合金等弹性金属丝。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段171和抵顶段172的表面与皮肤接触处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贴脸结构中的粘性结构或吸水性敷料,耳机10的其他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也可以进行类似设计,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支撑段171沿辅助部17的长度方向可以呈波浪状、螺旋状等结构,使得支撑段171能够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抵顶段172更好地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部13可以具有一长轴方向(例如图2中箭头Z所示的方向)和一短轴方向(例如图2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其中,保持部13在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或者等于其在短轴方向上的尺寸。此时,保持部13在长轴方向上的一端可以通过连接部12与钩状部11连接,以便于耳机10钩在用户的耳部上;而辅助部17则与保持部 13靠近钩状部11的一侧连接,以便于辅助部17在佩戴状态下伸入并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
结合图2至图5,现对保持部13的各个外表面进行如下定义:1)保持部13在佩戴状态下与耳部的耳屏前侧接触的一侧定义为内表面,保持部13与内表面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外表面;2)保持部13与钩状部11连接的一侧定义为上表面,保持部13在长轴方向上与上表面相对的一侧定义为下表面;3)保持部13在佩戴状态下靠近耳部的一侧定义为后表面,保持部13在短轴方向上与后表面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前表面。简而言之,外表面与内表面可以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下表面与上表面可以在Z方向上相对设置,前表面与后表面可以在Y方向上相对设置。其中,各个外表面之间的棱边可以设有倒角和/或圆角。
显然,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就保持部13上的不同位置与耳部的耳舟之间的距离而言,保持部13的上表面、后表面、下表面及其两两之间的交界处可以更靠近耳部的耳舟,进而更便于辅助部17伸入并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换言之,辅助部17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 的上表面、后表面、下表面中的任一表面;或者,辅助部17也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的上表面与后表面的交界处;或者,辅助部17还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的后表面与下表面的交界处。
需要说明的是:当保持部13在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在短轴方向上的尺寸时,保持部 13可以呈图2所示的长方体结构,其内、外表面在YZ表面上的投影大体呈矩形;保持部13 也可以呈椭圆柱体结构,其内、外表面在YZ表面上的投影大体呈椭圆形。当保持部13在长轴方向上的尺寸等于其在短轴方向上的尺寸时,保持部13可以呈长方体结构,其内、外表面在YZ表面上的投影大体呈正方形;也可以呈圆柱体结构,其内、外表面在YZ表面上的投影大体呈圆形。当然,保持部13还可以呈其他类型的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进一步地,当保持部13呈椭圆柱体、圆柱体等结构时,上述上表面、下表面、后表面及前表面可以统一定义为周表面。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及图12,支撑段171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的上表面与后表面的交界处,也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的后表面,还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3的后表面与下表面的交界处。此时,支撑段171的延伸方向与长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在闭区间[0°,30°]的范围之内,以便于抵顶段172伸入并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其中,由于保持部13在Z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22-28mm,并在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为8-15mm,使得支撑段171与保持部 13形成的连接点与保持部1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9mm,该连接点与保持部13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0-20mm。
进一步地,支撑段171在垂直于长轴方向的参考平面(例如XY平面)上的投影与短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在闭区间[0°,60°]的范围之内,以使得辅助部17还能够在佩戴状态下与钩状部11一同夹持用户的耳部,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结合图26,保持部13可以设置为具有一敞口的壳体,连接部12则可以与保持部13的敞口端扣合,以组装形成一腔体结构。作为示例性地,保持部13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成敞口,并与连接部12连接,以使得连接部12在佩戴状态下作为保持部13的外表面。此时,由于保持部13沿X方向具有一定的深度,使得连接部12可以设置成沿靠近保持部13的内表面的方向弯曲状,也即是连接部12在佩戴状态下逐渐靠近用户的头部,以与钩状部11连接。如此设置,连接部12可以有效地改善不同用户的耳部的厚度差异对佩戴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地,辅助部17可以与连接部12连接。作为示例性地,支撑段171与连接部12靠近钩状部11的一端连接,以便于抵顶段172更好地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
参阅图6,图6是图2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YZ平面可以视作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图6中ABC段可以视作钩状部,图6中CD段可以视作连接部,图6中EF段可以视作保持部,图6中GHI段可以视作辅助部。进一步地,图 6中C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耳部的上近头端所在区域(如图1中虚框C所示的区域)。
如图4至图6所示,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ABC段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EF段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耳屏前侧,CD段主要是适配用户的耳部的厚度;而DE段可以视作是连接部与保持部之间的过渡段,也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此时,BC段、 CD段和EF段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钩子”的结构,以使得耳机10能够钩在用户的耳部上,进而形成佩戴的基本态势。进一步地,GHI段主要是位于用户的耳部的前侧,并可以伸入耳部的耳舟内。下面就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受力情况及其稳定性等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从钩状部11和连接部12之间的第一连接点C到钩状部11的自由端(例如图6中A点所在一端)的方向上,钩状部11向用户的头部弯折,并与头部形成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A。其中,第一接触点B位于第二接触点A与第一连接点C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A均为力学模型中的定义点,在实际配戴时,由于不同用户的头部、耳部等生理构造存在差异,对耳机10的实际佩戴会有一定的影响,耳机10 实际佩戴时与头部接触的位置可以对应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也可以是上述自由端与第一接触点B之间的任意一点;当然,AB段也可以部分或整体抵接于用户的头部,其力学模型和实际佩戴中的稳定原理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不通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容易获知并进行调整配合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如此设置,以使得钩状部11形成以第一接触点B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此时,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用户的头部则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经杠杆结构转化为第一连接点C处的指向头部的作用力,进而经连接部12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耳屏前侧的压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能够抵压于用户的头部,并使得用户的头部能够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至少需要满足如下条件: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非佩戴状态时与YZ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与YZ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其中,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非佩戴状态时与YZ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越大,钩状部11的自由端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能够越好地抵压于用户的头部,用户的头部能够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也相应地越大。
进一步地,在上述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之上,当钩状部11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时,钩状部11与用户的头部和/或耳部的后侧接触,还可能会受到另一反作用,该反作用力经连接部12转化之后可能会导致保持部13朝着靠近耳部的方向移动,也可能会导致保持部13以连接部12为转轴并朝着靠近耳部的方向转动。对此,在从辅助部17和保持部 13之间的一连接点G到辅助部17的自由端(例如图6中I点所在一端)的方向上,辅助部 17向用户的耳部弯折,并与耳部形成接触点H和接触点I。其中,接触点H位于接触点I与连接点G之间。如此设置,以使得辅助部17形成以连接点G为支点的支撑结构。此时,辅助部17的自由端伸入并抵顶在耳部的耳舟内,用户的耳部则可以在接触点H处提供一指向保持部13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得保持部13形成一力矩,以抵消用户的头部和/或耳部后侧对钩状部11产生的反作用,进而使得保持部13无法朝着靠近耳部的方向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时,除了使得用户的头部在第二接触点A处提供指向头部外侧的作用力之外,还会使得钩状部11的至少BC段对耳部的后侧形成另一压紧力,并能够与辅助部17对耳部的前侧形成的压紧力相互配合,以对用户的耳部形成“前后夹击”的压紧效果,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池16可以主要是设置在钩状部11的AB段(也即是上述电池部),以便于克服保持部13及其内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的自重,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当然,还可以将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头部接触的表面设置成磨砂表面、具有纹理的表面等结构,以增加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头部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克服保持部13 及其内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的自重,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钩状部11的自由端(尤其是A点所在区域)可变形,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钩状部 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并发生变形,使得钩状部11的自由端与用户的头部的接触面积变大,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稳定性。例如:钩状部11采用双色注塑成型,其自由端(尤其是A点所在区域)的弹性模量小于其它区域的,以增加自由端的变形能力。再例如:钩状部11的自由端设置有孔洞111,使之呈镂空结构,以增加自由端的变形能力。其中,孔洞111可以为通孔和/或盲孔,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其轴线方向可以垂直于钩状部11的自由端与用户的头部之间的接触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有如下改进:
1)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形成有纹理结构,结合图14中(a),该纹理结构可以为多个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条状凸起112;结合图14中(b),该纹理结构也可以为多个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点状凸起113;当然,该纹理结构还可以呈网格状。
2)结合图14中(c),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还可以设置有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半纺锤状凸起114。其中,以钩状部11的自由端作为参考,半纺锤状凸起114在沿靠近钩状部11的自由端的方向(如图1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其各个部分相对于钩状部11的凸起高度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如此设置,以在用户佩戴耳机10的过程中,半纺锤状凸起114与用户的皮肤之间能够尽可能地产生较小的阻力;而在用户佩戴耳机10结束之后,半纺锤状凸起114与用户的皮肤之间却能够尽可能地产生较大的阻力,以避免耳机10脱落。
3)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设置成磨砂表面时,可以优选亲肤性较好的材质。
其中,上述各类凸起均可以选择质地较软、阻尼系数较大、具有一定亲肤性的材质。进一步地,通过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上述电池部的皮肤接触区域的摩擦系数可以达到0.1-1.0。
作为示例性地,C点在YZ平面上的投影与EF段在YZ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视作DE段的长度)可以为10-17mm,优选地可以为12-16mm,更优选地可以为13-15mm。 BC段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25°,优选地可以为0-20°,更优选地可以为2-20°。进一步地,AB段与XY平面上经过B点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25°,优选地可以为0-20°,更优选地可以为2-20°。进一步地,C点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EF 段在XY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视作CD段的长度)可以为0-5mm,优选地可以为2-4mm,更优选地可以为2.8mm。
进一步地,GH段在YZ平面上的投影与Z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60°,优选地可以为0-30°,更优选地可以为0-10°。GH段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Y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 -30°-60°,优选地可以为0-60°,更优选地可以为0-30°。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本申请一方面对耳机10的重量进行合理的均衡分配,使得用户的耳部可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作为一个支点而支撑耳机10;另一方面在耳机10的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之间设置连接部12,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连接部12与钩状部11 配合而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耳屏前侧的压紧力,进而使得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能够牢牢地紧贴于用户的耳部。如此设置,既能够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又能够改善耳机10在发声方面的可靠性。
共同参阅图7至图11,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耳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前侧视角示意图,图10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后侧视角示意图,图11是图7中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的力学模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YZ平面可以视作用户的头部所在平面;图11中ABC段可以视作钩状部,图11中CD段可以视作连接部,图11中EF段可以视作保持部,图11中GHI 段可以视作辅助部。进一步地,图11中C点可以对应于图1中耳部的上近头端所在区域(如图1中虚框C所示的区域)。
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7及图8所示,钩状部11在整体上更加靠近保持部13,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如图9及图10所示,钩状部11背离连接部12的自由端作用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而不是抵压于用户的头部。
如图11所示,在从钩状部11与连接部12之间的第一连接点C到钩状部11的自由端(例如图11中A点所在一端)的方向上,钩状部11向耳部的后侧弯折,并与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一接触点B,保持部13与耳部的耳屏前侧形成第二接触点F。其中,对于耳机10而言,在自然状态(也即是非佩戴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F沿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小于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二接触点F沿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距离,进而为保持部13提供对耳部的耳屏前侧的压紧力。换言之,耳机10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 和第二接触点F沿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小于用户的耳部的厚度,以使得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能够像“夹子”一样夹在用户的耳部。
进一步地,第一接触点B与第一连接点C之间具有第一连线BC,第二接触点F与保持部13和连接部12的第二连接点E之间具有第二连线EF。
进一步地,钩状部11还可以沿背离连接部12的方向延伸,也即是延长钩状部11的整体长度,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钩状部11还可以与耳部的后侧形成第三接触点A,第一接触点B位于第一连接点C与第三接触点A之间,并靠近第一连接点C。其中,对于耳机10而言,在自然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三接触点A在垂直于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如图11中YZ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小于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接触点B和第三接触点A在垂直于连接部12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如图11中YZ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使得钩状部11的自由端抵压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而且ABC段可以呈 C字型,其中,还可以使得第三接触点A位于耳部靠近耳垂的区域,进而使得钩状部11能够在竖直方向(如图11中箭头Z)上夹持用户的耳部,以克服保持部13的自重。除此之外,钩状部11在整体长度得以延长之后,不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夹持用户的耳部,还可以增加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即是增加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兼顾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还可以有如下改进:
1)由于钩状部11需要匹配不同用户的耳部,而不同用户的耳部又大小不一、形状不一,导致钩状部11的自由端(例如上述电池部)在具有小耳朵的用户佩戴耳机10时容易出现悬空的状态,也即是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仅形成第一接触点B。为此,结合图7及图8,对于钩状部11而言,上述电池部的外径较其他中间部分的要大,也即是具有一段差,进而形成渐进颈缩的结构。如此设置,结合图9及图10,以在用户佩戴耳机10时,钩状部11不仅与用户的耳部能够形成第一接触点B,而且其自由端还能够与用户的耳部形成第三接触点A,也即是上述电池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够与用户的耳部形成第三接触点A。显然,为了适配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上述渐进颈缩可以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
2)同等情况下,上述电池部的长度与外径的长径比值也会影响钩状部11与用户的耳部的贴合情况。基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结合图7及图8,上述电池部的长度与外径的长径比值可以在6:1以内,优选地可以在4:1以内。此时,钩状部11不仅与用户的耳部能够形成第一接触点B,而且其自由端还能够与用户的耳部形成第三接触点A,也即是上述电池部能够较好地与用户的耳部贴合。
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又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保持部13为多段结构,以便于调节机芯14在耳机10的整体结构上的相对位置。如此设置,以在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既可以不遮挡耳部的外耳道,又可以使得机芯14尽可能地靠近外耳道。
作为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保持部13可以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保持段131、第二保持段132和第三保持段133。其中,第一保持段131背离第二保持段132的一端与连接部12连接,第三保持段133主要是用于设置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进一步地,第二保持段132相对于第一保持段131回折,并具有一间距,也即是两者呈U字型结构。如此设置,第一保持段131和第二保持段132还可以压持在耳部的前侧(诸如对耳轮等部位所在的区域),以与钩状部11一同夹持用户的耳部。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不同的用户在年龄、性别、基因控制的性状表达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用户的耳部及头部可能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那么,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对耳机10的相关结构作如下改进,使之能够满足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体的佩戴需求,并使得不同的用户在佩戴耳机10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5,钩状部11的自由端还可以设置有弹性结构件18。其中,弹性结构件18可以由上述质地较软的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并能够兼顾用户佩戴耳机10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弹性结构件18可以呈管状,并可以可拆卸地套设在钩状部11的自由端。此时,弹性结构件18可以作为耳机10的一配件,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其中,弹性结构件18与用户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有上述纹理结构、上述磨砂表面。
作为示例性地,弹性结构件18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管状部181和第二管状部182。其中,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呈弯折状,具体的弯折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当然,弹性结构件18可以至少在其弯折处具有一定的记忆性能,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弯折、翻折等方式灵活地调节上述弯折角度。如此设置,以在用户佩戴耳机10 时,弹性结构件18可以从用户的耳部的后侧钩住耳朵的耳根凹窝,以避免耳机10脱落。
进一步地,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均可以呈中空管状,两者可以彼此连通或者彼此不连通;且均可以套设在钩状部11的自由端。其中,本实施例以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彼此不连通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以改善弹性结构件18在其弯折处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管状部181的长度(L1)与第二管状部182的长度(L2)可以不相等,以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选择第一管状部181与第二管状部182中的一者套设在钩状部 11的自由端,进而调节钩状部11与弹性结构件18的实际总长度。此时,弹性结构件18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包覆上述电池部。结合图15,本实施例以弹性结构件18部分包覆上述电池部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例如弹性结构件18包覆上述电池部的一半。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结合图15,第一管状部181的长度(L1)与第二管状部182的长度(L2)之间的长度差值在2.0-8.0mm范围之内时,弹性结构件18能够在不同的用户佩戴耳机10时较好地钩住耳朵的后侧的耳根凹窝。优选地,上述长度差值在 3.5-7.0mm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钩状部11的自由端套设有弹性结构件18之后还可以增加上述电池部的外径,也即是改变了钩状部11自由端的实际外径,这样可以更好地适配不同用户群体的外耳廓张角,尤其是“招风耳”,进而改善耳机10的旋转和外翻问题。基于此,通过设计第一管状部181和/或第二管状部182的壁厚,可以使得弹性结构件18与上述电池部之间形成一段差,以便于实现类似于上述渐进颈缩的技术效果。
共同参阅图16及图17,图16是图8中钩状部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中(a)至(c)是图16中弹性金属丝不同实施方式在垂直于钩状部的延伸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断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6所示的弹性金属丝一般是内嵌于钩状部等而不可见的,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示意成外显可见,例如去除包覆弹性金属丝的部分材料。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等结构内还可以设置诸如弹簧钢、钛合金、钛镍合金、铬钼钢等弹性金属丝115,以改善耳机10的结构强度。一般地,弹性金属丝115的断面可以为圆形。
结合图16及图17,弹性金属丝115可以为扁片结构,以使得弹性金属丝115在各个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形变能力。其中,弹性金属丝115的断面可以为如图17中(a)所示的圆角矩形,也可以为如图17中(b)所示的椭圆形。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金属丝115的长边(或者长轴,L3)与其短边(或者短轴,L4)之间比值可以在4:1-6:1范围之内,优选地可以为 5:1。进一步地,结合图17中(c),对于弹性金属丝115的断面为图17中(a)所示的圆角矩形而言,弹性金属丝115还可以通过冲压、预弯折等工艺使之在短轴方向上呈圆弧状,进而使得弹性金属丝115能够储存一定的弹性势能。例如:弹性金属丝115的原始状态为卷曲状,拉直后再通过冲压工艺使其在短轴方向呈圆弧状,进而使得弹性金属丝115能够储存一定的内应力而维持平直形态,成为“记忆金属丝”;在受到较小的外力时,会恢复卷缩状态,进而使钩状部11贴合包裹在人耳上。作为示例性地,弹性金属丝115的圆弧高度(L5)与其长边(L3)之间的比值可以在0.1-0.4范围之内。
通过上述方式,在这种具有扁片结构的弹性金属丝115的作用下,不仅使得钩状部11在 X方向上具有较强的刚度,进而使得钩状部11与保持部13配合能够对用户的耳部100形成有效地弹性夹持;还使得钩状部11因沿其长度方向上弯曲而具有较强的弹性,进而使得钩状部11自身又能够有效地弹性压持于用户的耳部或者头部。
共同参阅图18及图19,图18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9 中(a)和(b)是图18中转轴组件在装配前后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图18所示的转轴组件一般是内嵌于连接部等而不可见的,为了便于描述,将其示意成外显可见,例如去除包覆转轴组件的部分材料。
不同的用户在年龄、性别、基因控制的性状表达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的用户的耳部及头部可能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为此,钩状部11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或者保持部13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亦或者连接部12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可转动,以使得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调节,以便于耳机 10适配不同的用户,也即是增加耳机10在佩戴方面对用户的适用范围。例如:连接部12由软钢丝等可形变材料制成,用户弯折连接部12使之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转动,即可调节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进而满足其佩戴需求。再例如:连接部12设置有转轴机构121,用户通过转轴机构121同样能够调节钩状部11、连接部12、保持部13在三维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进而满足其佩戴需求。其中,转轴机构121的详细结构,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作详述。进一步地,若钩状部11与连接部 12通过转轴机构121活动连接,则钩状部11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若保持部13与连接部12通过转轴机构121活动连接,则保持部13相对于连接部12可转动;若连接部12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通过转轴机构121活动连接,则连接部12中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可转动。
结合图18,转轴机构121可以设置成一可弯折的金属弹片,其一端可以与钩状部11连接,另一端则可以作为连接部12的一部分。例如:该金属弹片可以通过金属嵌件注塑工艺与连接部12连成一体,并与钩状部11连接。如此设置,金属弹片在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使得钩状部11相对于保持部13能够在第一使用状态(例如图18中实线所示)与第二使用状态(例如图18中虚线所示)之间进行切换,也即是钩状部11能够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19,金属弹片可以包括第一形变部1211、第二形变部1212和中间连接部1213。其中,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前,结合图19中(a),第一形变部1211与第二形变部1212分别与中间连接部1213的两端弯折连接。进一步地,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后,结合图19中(b),第一形变部1211背离中间连接部1213的自由端与第二形变部1212背离中间连接部1213的自由端可以直接铰接,使之呈三角形结构,并沿钩状部11的长度方向呈弯曲状;或者进一步与钩状部11中的弹性金属丝连接。如此设置,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后可以储存有一定弹性势能,以便于其在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金属弹片在安装之前,结合图19中(a),第一形变部1211的长度与第二形变部1212的长度可以相等(可以记作L6),并可以大于中间连接部1213的长度(L7)。其中,L3与L4可以满足如下关系式:0.1≤L7/L6≤0.6。当然,金属弹片的厚度可以为0.1-0.8mm。
共同参阅图20至图24,图20是本申请所述的转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 是图20中转轴组件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0中转轴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中转轴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0,转轴机构12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座1214、第二连接座1215、转轴1216和弹性组件1217。其中,第一连接座1214可以作为连接部12的一部分;第二连接座1215可以与钩状部11(或者其中的金属弹性丝115)连接,当然也可以作为钩状部11的一部分。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座1214和第二连接座1215通过转轴1216连接,以使得第一连接座1214与第二连接座1215能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钩状部11能够通过转轴机构121相对于连接部12及保持部13转动。结合图21至图24,弹性组件1217设置成弹性顶持在第一连接座1214与第二连接座1215之间,以便于维持钩状部11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之后的状态。如此设置,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可以调节钩状部11,使之更加贴合耳部100,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与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1及图22,第二连接座1215可以部分插入第一连接座1214 内,以使得转轴1216能够同时穿设在第一连接座1214和第二连接座1215内,进而实现转动配合。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座1214可以设有一端开口的收容腔12141,弹性组件1217可以包括弹性件12171和顶持件12172。其中,弹性件12171设置在收容腔12141内,顶持件12172 的一端部分伸入收容腔12141内,以顶持弹性件12171;顶持件12172的另一端则顶持第二连接座1215。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弹性组件1217设置成弹性顶持在第一连接座1214与第二连接座1215之间,在转轴机构121组装完毕之后,弹性件12171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基于此,用户佩戴耳机10时,尤其是用户的耳部100较大的情景下,钩状部11及其中的弹性金属丝115 可以受力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或者是具有转动的趋势,进而使得第二连接座1215相对于第一连接座1214转动,并通过顶持件12172压缩弹性件12171。此时,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弹性件12171反作用于顶持件12172,以顶持第二连接座1215,进而至少使得钩状部11更加贴合用户的耳部100。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3及图24,顶持件12172背离弹性件12171的一端可以设置成球状体或者柱状体等,而第二连接座1215背离弹性金属丝115的一端则可以设有多个沿转轴1216的周向分布的凹槽。其中,顶持件12172在弹性件12171在弹性力作用下能够部分卡入上述凹槽内。换言之,钩状部11相对于保持部13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之后,顶持件 12172能够分别卡入不同的凹槽,进而实现多级调节的目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获知,辅助部17也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案实现可弯折可调节的适应性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25,图25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任一实施例在XY平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10可以为气导式耳机,并以此为例,对其保持部及其中机芯、主板等结构件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结合图25,保持部13可以包括内壳131和外壳132,两者连接以形成一收纳机芯14、主板15等结构件的腔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可以主要是内壳131与用户的耳部100接触。此时,由于主板15上往往会集成大量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电子元器件,导致保持部13的腔体内部变得极为复杂,这样容易影响耳机10的声学性能。为此,本实施例在保持部13的内部设置一隔板133,以将机芯14、主板15隔开,并形成独立于主板 15的腔体200。其中,腔体200可以具有相对较为平滑的腔体内壁。如此设置,由于腔体200 能够免受主板15及其上电子元器件的影响,使得耳机10的声学性能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
作为示例性地,隔板133可以与机芯14直接连接,例如两者胶接,以使得两者直接形成腔体200,其中隔板133与机芯14围设形成腔体200的内壁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直角、尖角等尖锐结构。进一步地,两者的边缘还可以包裹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使之能够与保持部13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进而实现声学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保持部、钩状部和辅助部,所述钩状部和所述辅助部分别与所述保持部连接;其中,在佩戴状态下,所述钩状部用于挂设在用户的耳部的后侧与头部之间,所述保持部用于接触所述耳部的耳屏前侧,所述辅助部用于抵顶在所述耳部的耳舟内或者抵顶在所述耳部的前侧除耳舟之外的其他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佩戴状态下,并沿人体冠状轴观察,所述辅助部和所述钩状部至少部分同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具有一长轴方向和一短轴方向,所述保持部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其在所述短轴方向上的尺寸,所述保持部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钩状部连接,所述辅助部与所述保持部靠近所述钩状部的一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与所述钩状部连接的一侧定义为上表面,所述保持部在所述长轴方向上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一侧定义为下表面,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佩戴状态下靠近所述耳部的一侧定义为后表面,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短轴方向上与所述后表面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前表面,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上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下表面中的任一表面;或者,所述辅助部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交界处或者所述后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包括支撑段和与所述支撑段弯折连接的抵顶段,所述支撑段与所述保持部连接,所述抵顶段用于抵顶在所述耳部的耳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后表面的交界处、所述后表面、所述后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交界处中的任意一者,所述支撑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在闭区间[0°,30°]的范围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在垂直于所述长轴方向的参考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短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在闭区间[0°,60°]的范围之内,以使得所述辅助部能够在所述佩戴状态下与所述钩状部一同夹持所述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连接部,所述保持部设置为具有一敞口的壳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保持部的敞口端扣合,以组装形成一腔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钩状部的一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设有贴脸结构,所述贴脸结构相较于所述保持部具有更好的亲肤性和透气性,以在用户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贴脸结构代替所述保持部与用户的皮肤直接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脸结构与所述保持部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脸结构为具有粘性的结构,所述贴脸结构的一面与所述保持部胶接,另一面用于实现保持部与人脸之间的粘性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脸结构为具有吸水性的敷料,以吸收汗液。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脸结构为一套设在所述保持部上的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阻尼系数大于所述保持部的阻尼系数,以增加所述保持部与用户皮肤接触时形成的摩擦力。
CN202123008728.3U 2020-12-23 2021-12-02 一种耳机 Active CN21715996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95606 2020-12-23
CN202011539560 2020-12-23
CN2021100771165 2021-01-20
CN202110077116 2021-0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9965U true CN217159965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0260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8728.3U Active CN217159965U (zh) 2020-12-23 2021-12-02 一种耳机
CN202111459547.4A Pending CN114666698A (zh) 2020-12-23 2021-12-02 一种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9547.4A Pending CN114666698A (zh) 2020-12-23 2021-12-02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715996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6698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87447U (zh) 一种耳机
EP3082347B1 (en) In-ear headphones with retention members
KR100865959B1 (ko) 안경 부착용 이어폰장치
CN107172512B (zh) 耳机耳翼
US8767997B2 (en) Headphone device
EP3852386A1 (en) Eartip for an in-ear earpiece
CN115299072A (zh) 一种声学装置及其组件
JP2011019124A (ja) ヘッドホン装置
US20240007778A1 (en) In-ear earpiece retaining structure
CN115460496A (zh) 耳挂连接结构及蓝牙耳机
CN214627314U (zh) 易于调节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CN217159965U (zh) 一种耳机
CN210868097U (zh) 一种耳挂及耳机
CN218941308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3783577U (zh) 耳机
CN201210737Y (zh) 便携式蓝牙耳机
CN218603621U (zh) 蓝牙耳机
CN218482950U (zh) 耳挂连接结构及蓝牙耳机
CN110213687A (zh) 蓝牙耳机及耳塞
CN215991175U (zh) 头戴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220776045U (zh) 一种可拆卸挂绳的耳机及耳机挂绳
CN219740579U (zh) 耳机
CN217825306U (zh) 一种可适应不同头型的头戴式耳机
CN215991176U (zh) 耳罩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CN217693669U (zh) 一种压感骨传导听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