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4481U - 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4481U
CN218514481U CN202222399386.0U CN202222399386U CN218514481U CN 218514481 U CN218514481 U CN 218514481U CN 202222399386 U CN202222399386 U CN 202222399386U CN 218514481 U CN218514481 U CN 218514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connecting rod
head
head bow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93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泽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byl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byl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byl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byl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93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4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4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4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耳座和连接头带和耳座之间的头弓连接杆,耳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的操动件,头弓连接杆的一端与操动件转动连接,操动件相对壳体内壁的转动方向与头弓连接杆相对操动件的转动方向垂直,即该耳座通过操动件和头弓连接杆可以调节耳座的佩戴角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利于提高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耳机也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头戴耳机由于其良好的听觉效果被大家青睐,而现有耳机的佩戴角度无法随着人体的头型做出相应调节,所以与耳朵的贴合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耳机与耳朵贴合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耳座和连接所述头带和所述耳座之间的头弓连接杆,所述耳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的操动件,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所述操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内壁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头弓连接杆相对所述操作件的转动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槽孔,所述操作件上开设连接孔,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槽孔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口,所述头弓连接杆对应所述限位口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在所述连接孔内转动时,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限位口内限位摆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头带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口,所述头弓连接杆套设有圆环端盖,所述圆环端盖上设置过孔并对应所述抵接口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头弓连接杆通过所述过孔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抵接口与所述卡位结构卡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不露出所述限位口,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限位口的旋转角度为0°-100°。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槽,所述操动件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形成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操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且避开所述头弓连接杆设置有环形卡接件,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环形卡接件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盖合时,所述环形卡接件与所述环形卡槽抵接。
优选地,所述操动件远离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抵止块,所述抵止块随所述操动件的摆动远离或抵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头弓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限位面,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头带非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耳座和连接头带和耳座之间的头弓连接杆,耳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的操动件,头弓连接杆的一端与操动件转动连接,操动件相对壳体内壁的转动方向与头弓连接杆相对操动件的转动方向垂直,即该耳座通过操动件和头弓连接杆可以调节耳座的佩戴角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利于提高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壳体上开设有槽孔,操作件上开设连接孔,头弓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槽孔置于连接孔内,即通过槽孔的设计给头弓连接杆预留出可活动的位置口,该设计使耳座的调节更加灵活。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口,头弓连接杆对应限位口设置有限位柱,头弓连接杆的一端在连接孔内转动时,限位柱在限位口内限位摆动,通过限位柱和限位口的设计,用户在佩戴该头戴式耳机后能够左右调节与耳朵之间的角度,便于提高耳机与耳朵之间的舒适度,用户体验感强。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孔靠近头带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口,头弓连接杆套设有圆环端盖,圆环端盖包括过孔并对应抵接口设置有卡位结构,头弓连接杆通过过孔置于连接孔内,抵接口与卡位结构卡接,以使连接孔与圆环端盖固定连接,即该头戴式耳机在工艺组装时,圆环端盖使连接孔与头弓连接杆的连接更加便利,且当用户通过限位柱、限位口和转轴调节角度时,耳座与头弓连接杆之间不会受外力影响而移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柱不露出限位口,限位柱在限位口的旋转角度为0°-100°,通过限位柱不露出限位口的设计可以避免限位柱在转动时影响壳体内其他零部件的运作,提高限位柱转动的顺畅性,从而提升该头戴式耳机的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形成容纳槽,操动件置于容纳槽内,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操动件转动连接在固定件上,通过转动连接,用户可以更加顺畅地针对头型大小调节耳座角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更灵活。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端面且避开头弓连接杆设置有环形卡接件,第二壳体对应环形卡接件设置有环形卡槽,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环形卡接件与环形卡槽抵接,此设置使壳体的密封性更好,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耳座内,从而损坏耳机的音质,便于保护耳机的听觉效果。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操动件远离头弓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抵止块,抵止块随操动件的摆动远离或抵接第二壳体的内壁,抵止块的设置避免了头弓连接杆大幅度旋转对壳体造成损坏,从而提高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实用性。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头弓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此设置是结合人体头围设计的结构,通过提高头戴耳机与人体的贴合度,进一步地提高耳座与耳朵的贴合度。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段上设有限位面,第一连接段通过限位面与头带非转动连接,通过限位面的设计,头弓连接杆与头带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头弓连接杆和头带之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出现松动,利于提高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耳座的第二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头戴式耳机;
10、头带;11、耳座;12、头弓连接杆;13、壳体;14、操动件;15、耳罩;16、充电口;17、麦克风接口;18、扬声器;
120、限位柱;121、圆环端盖;122、第一连接段;123、第二连接段;124、夹角;130、槽孔;131、第一壳体;132、第二壳体;140、连接孔;141、抵止块;142、转轴;
1210、过孔;1211、卡位结构;1220、限位面;1310、容纳槽;1311、环形卡接件;1320、让位槽;1321、固定件;1322、轴孔;1323、环形卡槽;1400、限位口;1401、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1,包括头带10、耳座11和连接头带10和耳座11之间的头弓连接杆12,耳座11包括壳体13和设置在壳体13内且与壳体13的内壁转动连接的操动件14,头弓连接杆12的一端与操动件14转动连接,操动件14相对壳体13内壁的转动方向与头弓连接杆12相对操动件14的转动方向垂直,即该耳座11通过操动件14和头弓连接杆12可以调节耳座11的佩戴角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利于提高该头戴式耳机1与耳朵的贴合度,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壳体13上开设有槽孔130,操作件14上开设连接孔140,头弓连接杆12的一端穿过槽孔130置于连接孔140内,具体地,槽孔130的孔径大于头弓连接杆12的直径,即通过槽孔130的设计给头弓连接杆12预留出可活动的位置口,该设计使耳座11的调节更加灵活。
进一步地,连接孔140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口1400,头弓连接杆12对应限位口1400设置有限位柱120,头弓连接杆12的一端在连接孔140内转动时,限位柱120在限位口1400内限位摆动,通过限位柱120和限位口1400的设计,用户在佩戴该头戴式耳机1后能够左右调节与耳朵之间的角度,便于提高耳机与耳朵之间的舒适度,用户体验感强。
进一步地,连接孔140靠近头带10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口1401,头弓连接杆12套设有圆环端盖121,圆环端盖121包括过孔1210并对应抵接口1401设置有卡位结构1211,头弓连接杆12通过过孔1210置于连接孔140内,抵接口1401与卡位结构1211卡接,以使连接孔140与圆环端盖121固定连接,即该头戴式耳机1在工艺组装时,圆环端盖121使连接孔140与头弓连接杆12的连接更加便利,且当用户通过限位柱120、限位口1400和转轴142调节角度时,耳座11与头弓连接杆12之间不会受外力影响而移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限位柱120不露出限位口1400,限位柱120在限位口1400的旋转角度为0°-100°,优选角度范围为30°-60°,通过限位柱120不露出限位口1400的设计可以避免限位柱120在转动时影响壳体13内其他零部件的运作,提高限位柱120转动的顺畅性,从而提升该头戴式耳机1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壳体13包括第一壳体131和第二壳体132,第一壳体131形成容纳槽1310,操动件14置于容纳槽1310内并在远离头带10的一端设置有转轴142,第二壳体132靠近第一壳体131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1320,让位槽1320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1321,固定件1321上开设有轴孔1322,转轴142可转动地穿设在轴孔1322中,通过转轴142和轴孔1322的设计,操动件14转动连接在固定件1321上,优选地,该转轴142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30°,此设置使用户可以更加顺畅地针对头型大小调节耳座角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更灵活。
进一步地,操动件14远离头弓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抵止块141,抵止块141随操动件14的摆动远离或抵接第二壳体132的内壁,抵止块141的设置避免了头弓连接杆12通过转轴142大幅度旋转对壳体13造成损坏,从而提高该头戴式耳机1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头弓连接杆12包括第一连接段122和第二连接段123,第一连接段122和第二连接段123形成夹角124,夹角124的角度范围为120°-150°,此设置是结合人体头围设计的结构,符合人体构造设计,通过提高头戴式耳机1与人体的贴合度,进一步地提高耳座11与耳朵的贴合度。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122上设有限位面1220,第一连接段122通过限位面1220与头带10非转动连接,通过限位面1220的设计,头弓连接杆12与头带10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头弓连接杆12和头带10之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出现松动,利于提高头戴式耳机1的使用寿命。
请结合图2和图4,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31靠近第二壳体132的端面且避开头弓连接杆12设置有环形卡接件1311,第二壳体132对应环形卡接件1311设置有环形卡槽1323,第一壳体131与第二壳体132盖合时,环形卡接件1311与环形卡槽1323抵接,此设置使壳体13的密封性更好,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耳座11内,从而损坏耳机的音质,便于保护该头戴式耳机1的听觉效果,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容纳槽1310内设置有扬声器18,扬声器18可以将该头戴式耳机1接收到的电信号转为声信号,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请结合图1和图5,进一步地,头戴式耳机1还包括设置在耳座11上的耳罩15,该耳罩15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透气棉,通过耳罩15的设计不仅能提高用户使用该头戴式耳机1的舒适度,而且耳罩15的材质不影响头戴式耳机1的音质,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实用性也更强。
进一步地,耳座11远离头弓连接杆12的一端上设置有充电口16和麦克风接口17,具体地,充电口16是用于给该头戴式耳机1充电以实现耳机的无线使用模式,麦克风接口17用于连接麦克风装置以实现收声功能,能够多方面地提高该头戴式耳机1的功能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耳座和连接头带和耳座之间的头弓连接杆,耳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的操动件,头弓连接杆的一端与操动件转动连接,操动件相对壳体内壁的转动方向与头弓连接杆相对操动件的转动方向垂直,即该耳座通过操动件和头弓连接杆可以调节耳座的佩戴角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利于提高耳机与耳朵的贴合度,提高用户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壳体上开设有槽孔,操作件上开设连接孔,头弓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槽孔置于连接孔内,即通过槽孔的设计给头弓连接杆预留出可活动的位置口,该设计使耳座的调节更加灵活。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口,头弓连接杆对应限位口设置有限位柱,头弓连接杆的一端在连接孔内转动时,限位柱在限位口内限位摆动,通过限位柱和限位口的设计,用户在佩戴该头戴式耳机后能够左右调节与耳朵之间的角度,便于提高耳机与耳朵之间的舒适度,用户体验感强。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连接孔靠近头带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口,头弓连接杆套设有圆环端盖,圆环端盖包括过孔并对应抵接口设置有卡位结构,头弓连接杆通过过孔置于连接孔内,抵接口与卡位结构卡接,以使连接孔与圆环端盖固定连接,即该头戴式耳机在工艺组装时,圆环端盖使连接孔与头弓连接杆的连接更加便利,且当用户通过限位柱、限位口和转轴调节角度时,耳座与头弓连接杆之间不会受外力影响而移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柱不露出限位口,限位柱在限位口的旋转角度为0°-100°,通过限位柱不露出限位口的设计可以避免限位柱在转动时影响壳体内其他零部件的运作,提高限位柱转动的顺畅性,从而提升该头戴式耳机的实用性。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形成容纳槽,操动件置于容纳槽内,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的端面形成有让位槽,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操动件转动连接在固定件上,通过转动连接,用户可以更加顺畅地针对头型大小调节耳座角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更灵活。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端面且避开头弓连接杆设置有环形卡接件,第二壳体对应环形卡接件设置有环形卡槽,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时,环形卡接件与环形卡槽抵接,此设置使壳体的密封性更好,防止外部灰尘进入耳座内,从而损坏耳机的音质,便于保护耳机的听觉效果。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操动件远离头弓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抵止块,抵止块随操动件的摆动远离或抵接第二壳体的内壁,抵止块的设置避免了头弓连接杆大幅度旋转对壳体造成损坏,从而提高该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实用性。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头弓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此设置是结合人体头围设计的结构,通过提高头戴耳机与人体的贴合度,进一步地提高耳座与耳朵的贴合度。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连接段上设有限位面,第一连接段通过限位面与头带非转动连接,通过限位面的设计,头弓连接杆与头带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头弓连接杆和头带之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出现松动,利于提高头戴式耳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耳座和连接所述头带和所述耳座之间的头弓连接杆,所述耳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的操动件,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操作件转动连接,所述操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内壁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头弓连接杆相对所述操作件的转动方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槽孔,所述操作件上开设连接孔,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槽孔置于所述连接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口,所述头弓连接杆对应所述限位口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在所述连接孔内转动时,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限位口内限位摆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头带的一端设置有抵接口,所述头弓连接杆套设有圆环端盖,所述圆环端盖上设置过孔并对应所述抵接口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头弓连接杆通过所述过孔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抵接口与所述卡位结构卡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不露出所述限位口,所述限位柱在所述限位口的旋转角度为0°-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容纳槽,所述操动件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形成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底壁凸出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操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且避开所述头弓连接杆设置有环形卡接件,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环形卡接件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盖合时,所述环形卡接件与所述环形卡槽抵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动件远离所述头弓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抵止块,所述抵止块随所述操动件的摆动远离或抵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弓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5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限位面,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头带非转动连接。
CN202222399386.0U 2022-09-08 2022-09-08 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18514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386.0U CN218514481U (zh) 2022-09-08 2022-09-08 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386.0U CN218514481U (zh) 2022-09-08 2022-09-08 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4481U true CN218514481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9386.0U Active CN218514481U (zh) 2022-09-08 2022-09-08 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4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6668B1 (en) Earpiece
US5450496A (en) Communications headset having a detachable receiver capsule and cable pivot
US7580541B2 (en) Personal audio-set with adjustable sliding ear clip mount
US20090285434A1 (en) Earhook and earbud headset
JP2009171303A (ja) ヘッドホン
US20120288131A1 (en) Headphone with a headband
CN101409854B (zh) 耳机
JP2002078057A (ja) ヘッドホン装置
CN218514481U (zh) 头戴式耳机
CN201114708Y (zh) 耳挂式耳机及其立体声耳机装置
CN210670494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16057424U (zh) 一种耳机支架及耳机
CN220985809U (zh) 一种头带式耳机通话咪杆多方向旋转既自动复位结构
CN105979429B (zh) 球头自锁耳机微调结构和耳机
CN219181646U (zh) 一种可调节佩戴角度的耳机
CN212013012U (zh) 一种具有旋转结构的耳柄式tws蓝牙耳机
KR101754032B1 (ko) 머리띠 타입 이어셋
CN220858373U (zh) 一种多角度晃动贴耳蓝牙耳机
CN220254662U (zh) 一种防掉运动型蓝牙耳机
CN216057425U (zh) 一种可切换佩戴方式的耳机
CN210075533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无线通话游戏耳机
CN220511240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6357252U (zh) 一种调节灵活的头戴式耳机
CN211831114U (zh) 一种自动调整角度的头戴式耳机
CN21795727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的飞翼旋转结构及头戴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