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4654A -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4654A
CN117684654A CN202410149067.5A CN202410149067A CN117684654A CN 117684654 A CN117684654 A CN 117684654A CN 202410149067 A CN202410149067 A CN 202410149067A CN 117684654 A CN117684654 A CN 117684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upport
wall
fixed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90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4654B (zh
Inventor
尤相武
柳敦杰
李治平
段武
陈锐丰
管碧林
刘亚辉
李大红
闫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bo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bo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bo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bo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490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4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4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4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4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4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003Balconies; De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02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formed substantially of prefabricated units
    • E04B5/023Separate connecting devices for prefabricated floor-sla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43Floor structures of extraordinary design;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 stability; Floor structur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resting on columns only, e.g. mushroom fl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04H1/04Apartment houses arranged in two or more lev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包括开放空间和楼板部,其中楼板部包括外框、楼板一、中间组件、楼板二和支撑组件,借助支撑组件对中间组件的支撑提高了中间组件、楼板一和楼板二整体的稳定性;其建造方法包括:1)外框固定于外墙外侧;2)主槽固定于外框内部中间位置;3)钢筋布置以及楼板的成型;4)填充空间内橡胶层的成型;5)支撑组件安装;在建造过程中通过先安装外框然后在外框内部安装主槽和钢筋并最终通过浇筑形成楼板一和楼板二,然后安装套筒件和支撑组件并通过支撑组件对衔接槽、楼板一和楼板二进行支撑,本发明提高了楼板的抗变形能力,延长了空中庭院的使用寿命,各个步骤有序结合互不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空中庭院多由楼板设置在建筑物外部构成,楼板也多处于悬空状态,同时空中庭院的楼板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其结构较为单一,抗变形能力较差,在较恶劣的外部环境(风、雨雪等)影响下,时间稍长空中庭院的楼板就会容易出现变形或者裂缝,这些都影响空中庭院的使用寿命;同时空中庭院楼板上多放置有盆景等物品,这些物品会额外增加空中庭院楼板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楼板的变形,而空中庭院的楼板多与建筑外墙连接,当空中庭院的楼板发生变形时往往会影响建筑外墙的结构稳定,因此如何能降低空中庭院楼板变形现象的发生就显得格外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包括开放空间和楼板部,楼板部位于开放空间底部内,开放空间固定
设置于公共空间南侧外部,公共空间的外侧设置外墙,开放空间位于外墙的南侧外部;
楼板部包括:
外框;
楼板一,固定于外框内部一侧;
中间组件,固定于外框中间位置;
楼板二,固定于外框内部另一侧,中间组件位于楼板一和楼板二之间,楼板一和楼板二通过中间组件进行连接;
支撑组件,位于楼板一、中间组件和楼板二下部,支撑组件一侧与三角支撑连接,支撑组件另一侧与中间组件下部接触;
所述中间组件包括:
衔接槽,纵向跨于外框内;
套筒件,固定于衔接槽内;
内钢筋,纵向设置于衔接槽内,内钢筋与外框和套筒件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槽包括:
主槽;
挡沿,固定于主槽上部两侧,挡沿向外凸出于主槽的上端面;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组一,用于对中间组件下部一侧进行支撑;
支撑组二,用于对中间组件下部另一侧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组一包括:
夹持组;
压臂,与夹持组铰接;
下压组,与压臂对应设置;
顶进板,固定于压臂一端;
所述下压组包括:
压板;
凹槽,开设于楼板二上部,凹槽与压板匹配对应设置;
弹簧一,固定于凹槽内,弹簧一与压板固定连接;
压杆,穿过凹槽和楼板二,且压杆上端凸出于凹槽上端面,压杆上端与压板下部接触,压杆下端与压臂一端接触。
所述夹持组包括:
夹持板;
延伸板,与夹持板一侧固定连接,延伸板朝衔接槽下部一侧延伸;
延伸板上固定设置铰接座,压臂中部铰接安装于铰接座内。
所述套筒件包括:
底座,固定于主槽内底部;
筒圈,上部呈开口状,筒圈底部固定于底座上部;
连接筋,固定于筒圈上部两侧;
扩展筒,位于筒圈内部,扩展筒为分离且可扩展结构;
扩展筒与筒圈之间形成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填充橡胶。
所述扩展筒包括:
底筒一;
底筒二,位于底筒一一侧,底筒一和底筒二构成圆筒状结构;
外扩筒一,下部与底筒一上端固定接触;
外扩筒二,下部与底筒二上端固定接触,外扩筒一和外扩筒二构成漏斗状结构,且该漏斗结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
所述外墙包括:墙一;
墙二,与墙一一侧垂直一体固定连接;
墙三,与墙二一侧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组件还包括栏杆,所述栏杆包括:
座头,为锥形结构,其匹配插入至扩展筒内;
连接柱,固定于座头上部,座头的中心线与连接柱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外框固定于外墙外侧,同时在墙一处固定支撑一,在墙二处固定支撑二,在墙三处固定支撑三,外框下部与支撑一、支撑二和支撑三固定连接;
2)将主槽纵向垂直固定于外框内部中间位置处,主槽一端固定于外框内部一侧,主槽另一端固定于外框内部另一侧;
3)在主槽和外框之间的一侧布置横向钢筋一,在主槽和外框之间的另一侧布置横向钢筋二,并在主槽内固定套筒件,横向钢筋一的一端穿过主槽并且横向钢筋一的一端与套筒件的筒圈一侧焊接固定,横向钢筋二的一端穿过主槽并且横向钢筋二的一端与套筒件的筒圈另一侧焊接固定,在主槽内纵向布置内钢筋,然后通过在主槽外部和外框内部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楼板一和楼板二,同时在主槽内部和筒圈外部之间浇筑混凝土;
4)在填充空间内填充橡胶形成橡胶层,然后将栏杆的座头插入至扩展筒内;
5)在支撑组一和支撑组二的压板上放置盆景,压板作用于支撑组一和支撑组二的顶进板,使得顶进板向上对衔接槽、楼板一和楼板二下部进行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楼板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承受力,延长了空中庭院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外框避免了楼板与外墙的直接接触,减弱了楼板变形对外墙的影响;中间组件、楼板一和楼板二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结构”,同时借助支撑组一和支撑组二对中间组件的支撑提高了中间组件、楼板一和楼板二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栏杆与扩展筒和橡胶层的配合来缓冲套筒件所受到的外力冲击;在建造过程中首先安装外框,然后在外框内部安装主槽和钢筋,之后通过浇筑形成楼板一和楼板二,最后安装套筒件和支撑组件并通过支撑组件对衔接槽、楼板一和楼板二进行支撑,各个步骤有序结合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中楼板部与外墙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外墙与三角支撑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中横向钢筋一和横向钢筋二与衔接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楼板一和楼板二与衔接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套筒件与衔接槽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套筒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发明中套筒件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发明中栏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栏杆与套筒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3是图12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5是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17是本发明中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四。
图18是本发明中衔接槽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内钢筋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5中C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公共空间;2、开放空间;100、楼板部;11、外墙;110、外框;1101、框板一;1102、框板二;1103、框板三;1104、框板四;111、墙一;112、墙二;113、墙三;120、楼板一;121、横向钢筋一;130、中间组件;131、衔接槽;1311、主槽;1312、挡沿;1313、穿孔;132、套筒件;1321、底座;1322、筒圈;1323、连接筋;1324、扩展筒;13241、底筒一;13242、底筒二;13243、外扩筒一;13244、外扩筒二;1325、填充空间;133、内钢筋;1331、端部钢筋一;1332、中部钢筋;1333、端部钢筋二;134、栏杆;1341、座头;1342、连接柱;1343、杆柱;140、楼板二;141、横向钢筋二;150、支撑组件;151、支撑组一;1511、夹持组;15111、夹持板;15112、延伸板;15113、铰接座;1512、压臂;15121、限位管;1513、下压组;15131、压板;15132、凹槽;15133、弹簧一;15134、压杆;1514、顶进板;15141、顶板;15142、凸沿;1515、弹簧二;1516、立柱一;152、支撑组二;1521、立柱二;160、应力槽;4、三角支撑;41、支撑一;411、阶梯一;412、阶梯二;413、阶梯三;42、支撑二;421、侧支撑一;422、中支撑;423、侧支撑二;43、支撑三;5、居住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包括开放空间2和楼板部100,楼板部100位于开放空间2底部内,开放空间2固定设置于公共空间1南侧外部;开放空间2和楼板部100构成空中庭院。
参阅图1和图2,公共空间1的外侧设置外墙11,开放空间2位于外墙11的南侧外部,优选的该公共空间1为电梯、楼梯使用的空间,开放空间2具有缺口,该缺口呈倒“凵”状,开放空间2的缺口状设置一方面利于楼板部100的“定位嵌入”,另一方面可以与楼板部100形成一个较为一体的结构,利于楼板部100与外墙11协同配合从而增强楼板部100的稳定性,该开放空间2两侧设置居住空间5(住户住宅),楼板部100整体位于所述开放空间2内,且楼板部100南端凸出于居住空间5南端面;
外墙11包括:墙一111,为住宅功能房间的围合墙体;
墙二112,与墙一111一侧垂直一体固定连接;为公共空间1围合墙体;
墙三113,与墙二112一侧垂直固定连接;墙一111、墙二112,和墙三113呈“凵”状;墙三113为住宅功能房间的围合墙体,墙一111、墙二112和墙三113形成半封闭围合结构;
楼板部100与外墙11固定连接,楼板部100横向水平设置,楼板部100下部与三角支撑4固定连接;三角支撑4起到支撑固定楼板部100的作用。
三角支撑4包括:
支撑一41,横向水平设置,其固定于墙一111的南端,支撑一41的南侧端面与墙一111的南侧端面平齐,支撑一41为加强肋板(类似建筑物牛腿或简化的斗拱),如图3所示支撑一41底部设置阶梯一411、阶梯二412和阶梯三413,阶梯一411、阶梯二412和阶梯三413均呈直角状;
支撑二42,结构与支撑一41一致,其纵向水平固定于墙二112上,优选的支撑二42包括:
侧支撑一421,固定于墙二112一侧,且侧支撑一421靠近墙一111;
中支撑422,固定于墙二112中间位置处;
侧支撑二423,固定于墙二112另一侧,且侧支撑二423靠近墙三113;侧支撑一421、中支撑422和侧支撑二423上端面平齐;
支撑三43,结构与支撑一41一致,其横向水平设置,且固定于墙三113的南端,通过支撑一41、侧支撑一421、中支撑422和侧支撑二423以及支撑三43的上述布局能够给楼板部100提供较好的支撑。
楼板部100包括:
外框110,为矩形框状结构,其由混凝土和钢筋制成,外框110与外墙11固定连接,外框110底部与三角支撑4固定连接,优选的外框110与外墙11接触部分可与外墙11一体成型固定或将外框110预制成型后与外墙11固定连接;
优选的外框110包括:
框板一1101,固定于墙一111外侧,框板一1101底部与支撑一41上端面固定连接,框板一1101南端凸出于墙一111外端面;
框板二1102,固定于墙二112外侧,框板二1102底部与支撑二42上端面固定连接,框板二1102从墙二112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框板三1103,固定于墙三113外侧,框板三1103底部与支撑三43上端面固定连接,框板三1103南端凸出于墙三113外端面;
框板四1104,与框板二1102平行且框板四1104横向固定于框板一1101和框板三1103之间,框板四1104凸出于墙一111和墙三113外端面;
楼板一120,固定于外框110内部一侧,楼板一120靠近墙一111;
中间组件130,固定于外框110中间位置,中间组件130纵向设置;
楼板二140,固定于外框110内部另一侧,中间组件130位于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之间,楼板二140靠近墙三113;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通过中间组件130进行连接;
支撑组件150,一侧与三角支撑4连接,支撑组件150另一侧与中间组件130下部接触,楼板一120、楼板二140和中间组件130协同配合,因为中间位置往往是应力变化最“剧烈”的部位,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将自身的一部分应力“传导”至中间组件130然后通过中间组件130减弱所述应力,从而降低了应力对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的影响,而通过支撑组件150对中间组件13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可以避免中间组件130向下产生应力变形。外框110作为楼板一120和中间组件130以及楼板二140与外墙11连接的“过渡体”能避免外界应力变化直接作用于外墙11从而避免外墙11受力变形,同时外框110将楼板一120和中间组件130以及楼板二140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楼板一120和中间组件130以及楼板二140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应力变化时,可以及时通过中间组件130将应力进行分散减弱,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外界环境变化对楼板部100造成的影响。
楼板一120主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内设置横向钢筋一121,横向钢筋一121横向水平设置,横向钢筋一121一端与框板一1101内壁固定连接,横向钢筋一121另一端固定穿入至中间组件130内部一侧,横向钢筋一121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横向钢筋一121一方面起到增强并支撑楼板一120的作用,另一方面楼板一120主要通过横向钢筋一121将所受到的应力传递给中间组件130;
楼板二140主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内设置横向钢筋二141,横向钢筋二141横向水平设置,横向钢筋二141一端与框板三1103内壁固定连接,横向钢筋二141另一端固定穿入至中间组件130内部另一侧,横向钢筋二141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横向钢筋二141一方面起到增强并支撑楼板二140的作用,另一方面楼板二140主要通过横向钢筋二141将所受到的应力传递给中间组件130;
如图6所示,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之间形成应力槽160;
中间组件130包括:
衔接槽131,水平设置,其纵向跨于外框110内,衔接槽131安装于应力槽160内,衔接槽131纵向一端与框板二1102内侧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衔接槽131纵向另一端与框板四1104内侧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衔接槽131作为“应力汇聚”处,通过将横向钢筋一121和横向钢筋二141将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受到的力及时传递给衔接槽131,从而降低应力对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的影响,同时因为楼板部100整体为“悬空”结构,其“中间位置”受到的应力和产生的应变较为明显,通过对“中间位置”的单独处理能够减弱其自身受到的应力影响。
套筒件132,固定于衔接槽131内,套筒件132数量为若干个且沿着衔接槽13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优选的套筒件132数量三个;横向钢筋一121一端与套筒件132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横向钢筋二141另一端与套筒件132另一侧固定连接;
内钢筋133,纵向设置于衔接槽131内,内钢筋133与外框110和套筒件132固定连接,内钢筋133数量为若干个且由上至下交错设置;内钢筋133用于连接外框110和套筒件132,同时内钢筋133也用于连接相邻的套筒件132,内钢筋133使得外框110、衔接槽131和套筒件132之间形成一个协同的受力共同体,同时套筒件132、衔接槽131之间也形成一个协同的受力共同体。
衔接槽131包括:
主槽1311,横截面呈“凵”状,其一端与框板二1102内侧壁固定连接,主槽1311另一端与框板四1104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主槽1311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其内的钢筋可以与框板内的钢筋固定连接后进行浇筑成型,从而利于主槽1311的结构稳定和主槽1311和框板间的应力传递。
挡沿1312,固定于主槽1311上部两侧,挡沿1312向外凸出于主槽1311的上端面;在成型时可以将挡沿1312分别设置在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内,然后随着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的浇筑成型实现主槽1311与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的固定。
如图18所示,主槽1311两个侧壁上均贯通开设穿孔1313,横向钢筋一121从左侧穿过穿孔1313,注意该穿孔1313位于主槽1311的左侧,横向钢筋一121右端凸出于主槽1311左侧内壁;
优选的横向钢筋二141从右侧穿过穿孔1313,注意该穿孔1313位于主槽1311的右侧,横向钢筋二141左端凸出于主槽1311右侧内壁;
参阅图7、图8和图9,套筒件132包括:
底座1321,为矩形板状结构,其固定于主槽1311内底部;
筒圈1322,为矩形筒状结构,选用钢铁材质构成,其上部呈开口状,筒圈1322底部固定于底座1321上部,筒圈1322中心线与底座1321中心线重合;
连接筋1323,固定于筒圈1322上部两侧,连接筋1323向着筒圈1322两侧凸出,连接筋1323呈“梳齿”状结构;成型时将连接筋1323搭接在挡沿1312上,然后通过混凝土浇筑填充在连接筋1323和挡沿1312之间的区域从而实现连接筋1323与主槽1311的固定。
筒圈1322的左侧壁与横向钢筋一121的右端(凸出于主槽131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筒圈1322的右侧壁与横向钢筋二141的左端(凸出于主槽1311右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横向钢筋一121与横向钢筋二141与筒圈1322的连接实现将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受到的力传递给筒圈1322的目的,其中主槽1311内相邻的套筒件132之间填充混凝土,一部分横向钢筋一121、横向钢筋二141也可与内钢筋133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内钢筋133将应力传递给筒圈1322。
扩展筒1324,位于筒圈1322内部,扩展筒1324为分离且可扩展结构,扩展筒1324上端面与筒圈1322上端面平齐;
扩展筒1324与筒圈1322之间形成填充空间1325,填充空间1325内填充橡胶形成橡胶层(图中未示),橡胶层(图中未示)包裹扩展筒1324外围;通过橡胶层充当“阻尼”材料,一方面用于缓冲筒圈1322内部受到的应力,同时橡胶层使得扩展筒1324被限位在一定区域内,同时通过挤压扩展筒1324进而作用于橡胶层使得填充空间1325内的橡胶层被压缩使得扩展筒1324能够得到“扩展”;
扩展筒1324包括:
底筒一13241,为半圆形结构,其底部与底座1321接触;
底筒二13242,为半圆形结构,其底部与底座1321接触,底筒二13242位于底筒一13241一侧,底筒一13241和底筒二13242构成圆筒状结构;优选的底筒一13241和底筒二13242内壁均开设内螺纹(图中未示);
外扩筒一13243,为弧形结构,其下部与底筒一13241上端固定连接;
外扩筒二13244,为弧形结构,其下部与底筒二13242上端固定连接;外扩筒一13243和外扩筒二13244构成漏斗状结构,且该漏斗结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外扩筒一13243和外扩筒二13244配合利于后期栏杆134向下进入其中,同时外扩筒一13243和外扩筒二13244能够分别跟随底筒一13241、底筒二13242进行移动。
参阅图7和图19,内钢筋133包括:
端部钢筋一1331,一端与框板二1102内壁固定连接,端部钢筋一1331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外壁固定连接;
中部钢筋1332,横向固定于相邻的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之间;
端部钢筋二1333,一端与另一个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外壁固定连接,端部钢筋二1333另一端与框板四1104内壁固定连接;内钢筋133起到传递主槽1311内应力的作用。
中间组件130还包括栏杆134,栏杆134可插入至扩展筒1324内;相邻的栏杆134之间可以固定玻璃(图中未示)等悬空遮挡物,通过将栏杆134插入至扩展筒1324内,利用栏杆134的自身重力,使得扩展筒1324受到外力作用进行“外扩”,此时扩展筒1324作用于橡胶层(图中未示)使得筒圈1322与橡胶层之间的产生更明显的挤压作用,当外界应力传递给筒圈1322时,筒圈1322将一部分应力传递给橡胶层进行缓冲分散,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橡胶层与筒圈1322之间的挤压“减弱”时,栏杆134在自身重力的下压作用下不断的自动挤压扩展筒1324“外扩”,本方案通过利用栏杆134(以及玻璃遮挡物等)的向下重力转化为对套筒件132的外扩“挤压力”,然后通过筒圈1322与橡胶层(图中未示)的配合减弱了应力对中间组件130的作用。
参阅图10和图11,栏杆134包括:
座头1341,为锥形结构,其可匹配插入至扩展筒1324内;优选的座头1341上端面直径略大于底筒一13241和底筒二13242构成的圆筒状结构的直径;
连接柱1342,固定于座头1341上部,座头1341的中心线与连接柱1342的中心线重合;连接柱1342的直径可以与座头1341上端面直径一致;连接柱1342外表面开设外螺纹(图中未示);底筒一13241和底筒二13242内壁均开设的内螺纹与连接柱1342外表面开设的外螺纹相匹配。
杆柱1343,固定于连接柱1342上部;相邻的杆柱1343之间可以安装玻璃(图中未示),玻璃(图中未示)处于悬空状态,玻璃(图中未示)起到隔离作用,同时玻璃可以增加栏杆134的重量以便杆柱1343进一步作用于扩展筒1324;
支撑组件150包括:
支撑组一151,与中支撑422固定连接,支撑组一151用于对中间组件130(衔接槽131)下部一侧进行支撑;
支撑组二152,与支撑一41固定连接,支撑组二152用于对中间组件130(衔接槽131)下部另一侧进行支撑;通过利用中支撑422和支撑一41一方面分散利用不同位置的三角支撑4进行支撑使得“受力分散”避免后期应力集中,同时在不同的方位对中间组件130下部进行支撑,提高了对中间组件130的支撑效果。
参阅图12和图13,支撑组一151包括:
夹持组1511,与中支撑422固定连接;中支撑422中轴线与主槽1311中轴线重合;
压臂1512,与夹持组1511铰接,压臂1512呈“√”状,压臂1512一侧朝中间组件130方向延伸;
下压组1513,位于楼板二140上,下压组1513与压臂1512对应设置;下压组1513上部可放置盆景或覆土种植绿植;
顶进板1514,固定于压臂1512一端,顶进板1514水平设置,顶进板1514主体位于应力槽160下部,顶进板1514朝向主槽1311下部,顶进板1514可向上进入至应力槽160内,然后顶进板1514可与主槽1311下部接触;在主槽1311受到外部应力作用时,顶进板1514能够作用于主槽1311从而减弱应力对主槽1311的影响。通过下压组1513上部的物品产生的重力使得下压组1513向下移动,下压组1513作用于压臂1512然后通过压臂1512将该作用力传递给顶进板1514从而对中间组件130产生向上的“顶推”作用。
参阅图14,夹持组1511包括:
夹持板15111,横截面呈“凵”状,夹持板15111与中支撑422的阶梯二412匹配设置,夹持板15111通过锚钉与中支撑422的阶梯二412外表面固定连接;
延伸板15112,与夹持板15111一侧固定连接,延伸板15112朝衔接槽131下部一侧延伸;
延伸板15112上固定设置铰接座15113,压臂1512中部铰接安装于铰接座15113内;
参阅图15和图16,下压组1513包括:
压板15131,为矩形板状结构,压板15131可选用混凝土预制件;
凹槽15132,开设于楼板二140上部,凹槽15132与压板15131匹配对应设置;压板15131“扣合”在凹槽15132内,避免了凹槽15132直接裸露在外,使得楼板的表面整体“平整”;
弹簧一15133,固定于凹槽15132内,弹簧一1513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凹槽15132内,弹簧一15133与压板15131固定连接;
压杆15134,穿过凹槽15132和楼板二140,且压杆15134上端凸出于凹槽15132上端面,压杆15134上端与压板15131下部接触,压杆15134下端与压臂1512一端接触;优选的压臂1512上端固定限位管15121(图14),限位管15121上部呈开口状,压杆15134下部与限位管15121匹配对应设置。
参阅图15和图20,顶进板1514包括:
顶板15141,为矩形块状结构,顶板15141与应力槽160对应设置;压臂1512一端与顶板15141下端面固定连接;
凸沿15142,固定于顶板15141下部两侧;顶板15141和凸沿15142呈倒“T”形状;顶板15141和应力槽160形成移动限位结构,该移动限位结构中顶板15141对应为“凸起”,应力槽160对应为“凹槽”,同时凸沿15142对顶板15141起到限位作用,凸沿15142可以与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下部接触,压板15131通过压杆15134下压压臂1512,压臂1512使得顶板15141向上移动,顶板15141通过凸沿15142给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从而提高了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稳定性。
优选的压臂1512与弹簧二1515固定连接,弹簧二1515一端与压臂1512内侧固定连接,弹簧二1515另一端与延伸板15112固定连接;弹簧二1515对压臂1512起到复位作用。
优选的延伸板15112上固定立柱一1516,立柱一1516下端固定于延伸板15112上,立柱一1516另一端与楼板二140下端面固定连接。立柱一1516起到支撑楼板二140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楼板二140的稳定性。
支撑组二152和支撑组一151的工作原理一致,区别在于:支撑组二152的夹持板15111与支撑一41的阶梯三413固定连接;支撑组二152的延伸板15112主体沿着横向延伸,支撑组二152的延伸板15112上固定立柱二1521,立柱二1521下端固定于延伸板15112上表面,立柱二1521上端固定于楼板一120下端;
支撑组二152的凹槽15132开设于楼板一120上,支撑组二152的凹槽15132和支撑组一151的凹槽15132对角设置;通过支撑组一151和支撑组二152协同配合从而对中间组件130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外框110固定于外墙11外侧,同时在墙一111处固定支撑一41,在墙二112处固定支撑二42,在墙三113处固定支撑三43;外框110下部与支撑一41、支撑二42和支撑三43固定连接;
2)将主槽1311纵向垂直固定于外框110内部中间位置处,主槽1311一端固定于外框110内部一侧,主槽1311另一端固定于外框110内部另一侧;
3)主槽1311和外框110之间的一侧布置横向钢筋一121,在主槽1311和外框110之间的另一侧布置横向钢筋二141,并在主槽1311内固定套筒件132,套筒件132数量为三个且并排设置,横向钢筋一121的一端穿过主槽1311并且横向钢筋一121的一端与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一侧焊接固定,横向钢筋二141的一端穿过主槽1311并且横向钢筋二141的一端与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另一侧焊接固定,在主槽1311内纵向布置内钢筋133,同时将一部分进入至主槽1311内的横向钢筋一121和横向钢筋二141与内钢筋133焊接固定,这样进一步通过内钢筋133将筒圈1322之间以及横向钢筋一121和横向钢筋二141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增强了整体的抗应力应变的能力;然后通过在主槽1311外部和外框110内部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同时在主槽1311内部和筒圈1322外部之间浇筑混凝土;
4)在填充空间1325内填充橡胶形成橡胶层,然后将栏杆134的座头1341插入至扩展筒1324内,栏杆134通过扩展筒1324作用于橡胶层,使得橡胶层与筒圈1322牢固贴合,同时当筒圈1322受到外力发生形变时,橡胶层能缓冲筒圈1322受到的应力,而栏杆134同时随着扩展筒1324分散一部分的应力变化;
5)在支撑组一151和支撑组二152的压板15131上放置盆景(图中未示),压板15131作用于支撑组一151和支撑组二152的顶进板1514,使得顶进板1514向上对衔接槽131、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下部进行支撑,从而利于衔接槽131、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结构的稳定。
本方案通过对三角支撑4的合理布局使得三角支撑4能够对外框110和楼板一120以及楼板二140进行有效的支撑,通过在楼板部中间位置处设置中间组件130来减弱楼板部中间位置自身的变形,通过中间组件130的衔接槽131与外框110的固定以及衔接槽131与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的一体协同配合,降低了在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处发生变形情况的概率;通过支撑组一151和支撑组二152以及顶进板1514的配合从而对衔接槽131以及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产生支撑作用,提高了衔接槽131、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横向钢筋一121与横向钢筋二141与筒圈1322的协同配合能将中间组件130、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结构”。

Claims (7)

1.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放空间(2)和楼板部(100),楼板部(100)位于开放空间(2)底部内,开放空间(2)固定设置于公共空间(1)南侧外部,公共空间(1)的外侧设置外墙(11),开放空间(2)位于外墙(11)的南侧外部;
楼板部(100)包括:
外框(110);
楼板一(120),固定于外框(110)内部一侧;
中间组件(130),固定于外框(110)中间位置;
楼板二(140),固定于外框(110)内部另一侧,中间组件(130)位于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之间,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通过中间组件(130)进行连接;
支撑组件(150),位于楼板一(120)、中间组件(130)和楼板二(140)下部,支撑组件(150)一侧与三角支撑(4)连接,支撑组件(150)另一侧与中间组件(130)下部接触;
所述中间组件(130)包括:
衔接槽(131),纵向跨于外框(110)内;
套筒件(132),固定于衔接槽(131)内;
内钢筋(133),纵向设置于衔接槽(131)内,内钢筋(133)与外框(110)和套筒件(132)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槽(131)包括:
主槽(1311);
挡沿(1312),固定于主槽(1311)上部两侧,挡沿(1312)向外凸出于主槽(1311)的上端面;
所述支撑组件(150)包括:
支撑组一(151),用于对中间组件(130)下部一侧进行支撑;
支撑组二(152),用于对中间组件(130)下部另一侧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组一(151)包括:
夹持组(1511);
压臂(1512),与夹持组(1511)铰接;
下压组(1513),与压臂(1512)对应设置;
顶进板(1514),固定于压臂(1512)一端;
所述下压组(1513)包括:
压板(15131);
凹槽(15132),开设于楼板二(140)上部,凹槽(15132)与压板(15131)匹配对应设置;
弹簧一(15133),固定于凹槽(15132)内,弹簧一(15133)与压板(15131)固定连接;
压杆(15134),穿过凹槽(15132)和楼板二(140),且压杆(15134)上端凸出于凹槽(15132)上端面,压杆(15134)上端与压板(15131)下部接触,压杆(15134)下端与压臂(1512)一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1511)包括:
夹持板(15111);
延伸板(15112),与夹持板(15111)一侧固定连接,延伸板(15112)朝衔接槽(131)下部一侧延伸;
延伸板(15112)上固定设置铰接座(15113),压臂(1512)中部铰接安装于铰接座(151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件(132)包括:
底座(1321),固定于主槽(1311)内底部;
筒圈(1322),上部呈开口状,筒圈(1322)底部固定于底座(1321)上部;
连接筋(1323),固定于筒圈(1322)上部两侧;
扩展筒(1324),位于筒圈(1322)内部,扩展筒(1324)为分离且可扩展结构;
扩展筒(1324)与筒圈(1322)之间形成填充空间(1325),填充空间(1325)内填充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筒(1324)包括:
底筒一(13241);
底筒二(13242),位于底筒一(13241)一侧,底筒一(13241)和底筒二(13242)构成圆筒状结构;
外扩筒一(13243),下部与底筒一(13241)上端固定接触;
外扩筒二(13244),下部与底筒二(13242)上端固定接触,外扩筒一(13243)和外扩筒二(13244)构成漏斗状结构,且该漏斗结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11)包括:墙一(111);
墙二(112),与墙一(111)一侧垂直一体固定连接;
墙三(113),与墙二(112)一侧垂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组件(130)还包括栏杆(134),所述栏杆(134)包括:
座头(1341),为锥形结构,其匹配插入至扩展筒(1324)内;
连接柱(1342),固定于座头(1341)上部,座头(1341)的中心线与连接柱(1342)的中心线重合。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住宅空中庭院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外框(110)固定于外墙(11)外侧,同时在墙一(111)处固定支撑一(41),在墙二(112)处固定支撑二(42),在墙三(113)处固定支撑三(43),外框(110)下部与支撑一(41)、支撑二(42)和支撑三(43)固定连接;
2)将主槽(1311)纵向垂直固定于外框(110)内部中间位置处,主槽(1311)一端固定于外框(110)内部一侧,主槽(1311)另一端固定于外框(110)内部另一侧;
3)在主槽(1311)和外框(110)之间的一侧布置横向钢筋一(121),在主槽(1311)和外框(110)之间的另一侧布置横向钢筋二(141),并在主槽(1311)内固定套筒件(132),横向钢筋一(121)的一端穿过主槽(1311),并且横向钢筋一(121)的一端与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一侧焊接固定,横向钢筋二(141)的一端穿过主槽(1311),并且横向钢筋二(141)的一端与套筒件(132)的筒圈(1322)另一侧焊接固定;在主槽(1311)内纵向布置内钢筋(133),然后通过在主槽(1311)外部和外框(110)内部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同时在主槽(1311)内部和筒圈(1322)外部之间浇筑混凝土;
4)在填充空间(1325)内填充橡胶形成橡胶层,然后将栏杆(134)的座头(1341)插入至扩展筒(1324)内;
5)在支撑组一(151)和支撑组二(152)的压板(15131)上放置盆景,压板(15131)作用于支撑组一(151)和支撑组二(152)的顶进板(1514),使得顶进板(1514)向上对衔接槽(131)、楼板一(120)和楼板二(140)下部进行支撑。
CN202410149067.5A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Active CN117684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9067.5A CN117684654B (zh)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9067.5A CN117684654B (zh)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4654A true CN117684654A (zh) 2024-03-12
CN117684654B CN117684654B (zh) 2024-04-05

Family

ID=9013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9067.5A Active CN117684654B (zh)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465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78168B1 (ko) * 2012-05-02 2012-08-29 정도건설 주식회사 건축물의 장스팬 고하중용 아이엠티 슬래브
CN208267193U (zh) * 2018-05-23 2018-12-21 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隐梁钢砼组合结构楼板体系
CN110629915A (zh) * 2019-09-06 2019-12-31 浙江旷厦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1794421A (zh) * 2020-07-08 2020-10-20 秦嘉慧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楼板
CN111926971A (zh) * 2020-07-01 2020-11-13 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健康建筑的抗震隔声新型装配式楼板
CN115538675A (zh) * 2022-10-20 2022-12-30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CN117403934A (zh) * 2023-10-19 2024-01-16 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低层住宅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78168B1 (ko) * 2012-05-02 2012-08-29 정도건설 주식회사 건축물의 장스팬 고하중용 아이엠티 슬래브
CN208267193U (zh) * 2018-05-23 2018-12-21 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隐梁钢砼组合结构楼板体系
CN110629915A (zh) * 2019-09-06 2019-12-31 浙江旷厦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楼板的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1926971A (zh) * 2020-07-01 2020-11-13 中科瑞城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健康建筑的抗震隔声新型装配式楼板
CN111794421A (zh) * 2020-07-08 2020-10-20 秦嘉慧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楼板
CN115538675A (zh) * 2022-10-20 2022-12-30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CN117403934A (zh) * 2023-10-19 2024-01-16 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低层住宅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4654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70036A (zh) 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预制构件
CN117684654B (zh) 一种住宅空中庭院及建造方法
CN111424921A (zh) 一种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后开孔施工方法
CN112900791A (zh) 一种预制电梯框架模块、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1873836U (zh) 一种支架立杆的支撑底座
CN219034143U (zh)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连接结构
CN111074923A (zh) 一种预制空心桥墩与承台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83349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CN115538496A (zh) 高压输电塔基础的抗震装置
CN107642207A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连接装置
KR102159092B1 (ko) 원심 성형 중공 사각 pc 기둥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0152374U (zh) 一种旧建筑结构柱隔震托换加固结构
CN219033531U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连接节点
CN218518892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脱模装置
CN210195077U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结构
CN206495431U (zh) 一种抗震预制楼梯
CN215858862U (zh) 一种预制电梯框架模块及系统
CN215482256U (zh) 一种公路桥预制墩与基础连接定位结构
CN221741370U (zh) 一种水泥预制井垫
CN212426683U (zh) 一种支撑稳定的双拱桥
CN219033790U (zh) 一种灌浆套筒与圆台砼连接管桩柱
CN109706979A (zh) 一种桩基减震连接装置
CN214006108U (zh) 一种剪力墙防裂缝结构
CN215906985U (zh) 装配式空中廊道
CN220686300U (zh) 稳定强的拼接固定预制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