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0298B - 出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0298B
CN117680298B CN202410140101.2A CN202410140101A CN117680298B CN 117680298 B CN117680298 B CN 117680298B CN 202410140101 A CN202410140101 A CN 202410140101A CN 117680298 B CN117680298 B CN 117680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water
valve core
outlet devi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01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0298A (zh
Inventor
彭乾风
罗涛
张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row Hom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401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0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0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0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0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0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水装置,本发明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出水装置包括座体和出水主体,出水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和阀芯,主体外壳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过水口,过水口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阀芯与主体外壳活动连接;当出水装置处于关水状态,座体与主体外壳相互连接,座体与阀芯抵接,阀芯处于止水位置;当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座体与主体外壳相互分离,座体与阀芯间隔设置,阀芯处于过水位置。该出水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较高,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淋浴体验。

Description

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花洒或其他类型的出水装置,在使用者不需要手持出水装置时,使用者通常会将出水装置放置在某个固定座中。在某些使用场景中,这个固定座可以是固定在墙上的。然而,这个固定座与出水装置的主阀门(例如淋浴龙头的主阀门)的距离通常比较远,当使用者将出水装置放入固定座之后,使用者的手还需要移动较远的距离才可以关闭阀门。这样会导致出水装置的操作比较繁琐,不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淋浴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出水装置,该出水装置的操作便捷性较高,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淋浴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包括:座体;出水主体,所述出水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和阀芯,所述主体外壳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阀芯与所述主体外壳活动连接,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壳运动,从而在止水位置和过水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阀芯处于止水位置,所述阀芯封堵所述过水口;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过水位置,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出水装置具有关水状态和第一出水状态;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座体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座体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阀芯处于所述止水位置;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出水状态,所述座体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分离,所述座体与所述阀芯间隔设置,所述阀芯处于所述过水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出水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主体外壳与座体连接之后,座体能够与阀芯抵接,阀芯会移动至能够封堵出水主体的过水口的位置上,从而使出水主体停止出水。使用者将出水装置放回座体处之后,使用者的手无需移动较远的距离去操作某个关水的阀门,因此,该出水装置的操作便捷性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外壳、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用于驱动所述阀芯从所述止水位置运动至所述过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主体还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主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座体包括座体外壳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座体外壳固定连接,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磁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阀芯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避让孔伸出至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壳的内部,所述座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二配合面;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位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贴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之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阀芯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避让孔伸出至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壳的内部,所述座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二配合面,所述座体外壳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盲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开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面;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位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贴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之外的部分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封闭端的壁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包括:座体外壳;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座体外壳活动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座体外壳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部和抵接部,所述调节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所述座体外壳的外部;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座体外壳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出水装置还具有第二出水状态,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出水状态,所述座体外壳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阀芯相互抵接或者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阀芯处于所述过水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开设有第二避让孔;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抵接面与所述阀芯抵接;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出水状态,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避让孔中,并且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所述抵接部和所述阀芯相互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卡接单元,所述卡接单元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座体外壳连接;所述调节件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接单元包括:卡接件;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接件、所述座体外壳连接,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部;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用于使所述卡接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卡槽中;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用于使所述卡接件保持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座体外壳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沿所述调节件的周向排列,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在所述调节件的轴向间隔分布;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阀芯抵接;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出水状态,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阀芯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接部还包括过渡斜面,在所述调节件的周向上,所述过渡斜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连接;所述出水装置还具有第三出水状态,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三出水状态,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座体外壳连接,所述调节件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阀芯的位置位于所述止水位置和所述过水位置之间,所述过水口未被所述阀芯阻挡的面积小于Smax且大于0;其中,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过水位置时,所述过水口未被所述阀芯阻挡的面积为Smax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卡接单元,所述卡接单元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座体外壳连接;所述调节件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出水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卡槽,在所述调节件的周向上,所述中间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三出水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与其中一个所述中间卡槽卡接,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阀芯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件包括多个中间卡槽,多个所述中间卡槽沿所述调节件的周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外壳包括第一配合面,所述座体外壳包括第二配合面,当所述主体外壳和座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所述座体外壳的外表面还包括外围面,所述外围面为圆周面,所述外围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外边缘连接,所述外围面设有第三避让孔,所述调节部通过所述第三避让孔伸出至所述座体外壳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设置为淋浴龙头,所述淋浴龙头包括至少一个龙头出口,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一个所述龙头出口连接。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出水主体和座体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处于第一出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处于关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出水主体和座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三实施例的调节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出水主体和座体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处于关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0为第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处于第二出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为第三实施例的卡接单元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13为第四实施例的调节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14为第四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处于关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5为第四实施例的出水装置处于第二出水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00-出水装置,101-座体,102-出水主体,103-进水口,104-出水口,105-软管,106-硬管,107-顶部花洒,108-龙头入口,109-龙头出口;
201-主体外壳,202-第一配合面,203-第一避让孔,204-阀芯,205-滑杆,206-封堵块,207-过水口,208-第一磁吸件,209-第一弹性件,210-轴孔;
301-座体外壳,302-第一旋钮,303-第二旋钮,304-定位孔,305-第二配合面,306-第二磁吸件,307-端盖,308-固定螺钉,309-第二避让孔,310-第三避让孔,311-外围面,312-调节件,313-扇形部,314-调节部,315-抵接部,316-连接孔,317-抵接面,318-第一卡槽,319-第二卡槽,320-第一抵接面,321-第二抵接面,322-过渡斜面,324-中间卡槽,325-转轴,326-卡接单元,327-卡接件,328-第二弹性件,329-筒状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比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出水装置100包括座体101、出水主体102。座体101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墙上。本实施例中,出水主体102设置为手持花洒,在另一些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出水主体102也可以设置为喷枪或其他能够让水流出的部件。为方便描述,下文均以手持花洒作为出水主体102。座体101本身便是淋浴龙头;或者,在另一些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座体101可以设置为独立于淋浴龙头之外并且固定在墙上的一个部件。如图2所示,出水主体102包括主体外壳201和阀芯204。主体外壳201可以是由多个零件组装而成的。主体外壳201具有流道,流道包括进水口103、出水口104和过水口207,过水口207位于进水口103和出水口104之间。阀芯204与主体外壳201活动连接,阀芯204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201运动,从而在止水位置和出水位置之间切换。本实施例中,阀芯204可以沿自身的轴向移动(相对于主体外壳201移动)。图4中,阀芯204处于止水位置,此时阀芯204封堵过水口207,从进水口103进入流道的水后续会在过水口207处被阀芯204阻挡,水无法从出水口104流出。图3中,阀芯204处于过水位置,此时过水口207未被阀芯204封堵,进水口103、过水口207和出水口104依次连通,从进水口103进入流道的水最终可以从出水口104流出。
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具有如图3所示的第一出水状态和如图4所示的关水状态。如图4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时,座体101与主体外壳201相互连接,座体101与阀芯204抵接,阀芯204处于止水位置,此时出水口104没有水流出。如图3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第一出水状态,座体101与主体外壳201相互分离,座体101与阀芯204也相互间隔设置,阀芯204处于过水位置,此时水可以从出水口104流出。
以出水主体102设置为手持花洒为例,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的使用方式如下:使用者将出水主体102从座体101上取下之后,出水装置100处于出水状态,使用者手持出水主体102并进行淋浴;当使用者需要关水并且腾出双手去做其他事情时(例如在头发上涂抹洗发水、在身体上涂抹沐浴露、使用者淋浴完毕等),使用者可以将出水主体102放回座体101处,出水主体102便停止出水。
对于本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出水主体102从座体101上取下之后自动出水,出水主体102放回座体101之后自动停止出水,使用者将出水主体102放回座体101之后无需再手动地通过调节阀门来实现关水,出水装置100的操作便捷性较高。
如图3所示,出水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09,第一弹性件209的两端分别与主体外壳201、阀芯204连接。第一弹性件209的弹力驱动阀芯204从止水位置运动至过水位置。如此一来,在出水主体102与座体101相互分离之后,第一弹性件209自动地使阀芯204复位至过水位置从而让出水口104出水,使用者无需再手动地调节阀芯204的位置,出水装置100的使用便捷性较高。
如图3所示,阀芯204包括滑杆205和封堵块206,封堵块206可以由橡胶制成,封堵块206嵌在滑杆205的其中一侧,滑杆205还设有用于让水通过的轴孔210。封堵块206用于封堵过水口207,滑杆205的两端分别用于与第一弹性件209、座体101抵接。第一弹性件209容纳在主体外壳201的内部,第一弹性件209的前端与主体外壳201抵接,第一弹性件209的后端与滑杆205抵接。请结合图3和图4,当阀芯204处于止水位置时,第一弹性件209处于压缩状态;而在座体101解除与阀芯204之间的抵接之后,第一弹性件209推动阀芯204向后运动,阀芯204复位至过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阀芯204处于过水位置时,第一弹性件209也可以是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209的弹力使阀芯204保持在过水位置。这样可以防止阀芯204因为出水主体102的晃动而移动至止水位置,从而防止出水主体102的出水意外地停止。
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时,座体101和出水主体102可以是相互磁吸连接的。座体101和出水主体102采用磁吸连接方便使用者从座体101上取走出水主体102,以及方便使用者将出水主体102放回座体101处。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出水主体102还包括第一磁吸件208,第一磁吸件208与主体外壳201固定连接;座体101包括座体外壳301和第二磁吸件306,第二磁吸件306与座体外壳301固定连接。第一磁吸件208和第二磁吸件306可以相互磁吸。
在另一些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座体101也可以设有一个安装槽(未示出),出水主体102的手柄部分卡在这个安装槽中,从而实现座体101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
第一磁吸件208和第二磁吸件306均可以设置为磁铁;或者,第一磁吸件208设置磁铁,第二磁吸件306不设置为磁铁,但第二磁吸件306由铁或者其他能够被磁铁吸附的材料制成。若第一磁吸件208和第二磁吸件306均为磁铁,那么这两个磁吸件的布置方式可以设置为:第一磁吸件208的N极与第二磁吸件306的S极相向设置,或者第一磁吸件208的S极与第二磁吸件306的N极相向设置。第一磁吸件208可以安装在主体外壳201的内部,第二磁吸件306可以安装在座体外壳301的内部,这样有利于提高出水装置100的美观性。
对于下文所提及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以及其他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其座体101和出水主体102也可以采用磁吸连接的设计。
如图2所示,主体外壳201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202,第一配合面202设有第一避让孔203,座体外壳301的外表面包括第二配合面305。例如,座体外壳301包括筒状壳329和端盖307,筒状壳329与端盖307连接(两者可以卡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端盖307的前侧表面为上述第二配合面305。第一配合面202和第二配合面305均可以设置为平面。
如图3所示,当阀芯204处于过水位置时,阀芯204的一部分和第一磁吸件208位于主体外壳201的内部,阀芯204的另一部分(例如阀芯204的后端)通过第一避让孔203伸出至主体外壳201的外部。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面305不直接与阀芯204抵接。如图2所示,座体外壳301设有定位孔304,定位孔304为盲孔,定位孔304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开口端为定位孔304的前端,封闭端为定位孔304的后端,开口端设置在第二配合面305。例如,如图4所示,座体外壳301还可以包括固定螺钉308,端盖307开设有通孔,固定螺钉308穿设于通孔并且与筒状壳329连接,固定螺钉308将筒状壳329和端盖307固定。通孔的侧壁(该侧壁相当于一个圆周面)和固定螺钉308的端面共同限定出盲孔,这一个盲孔便是定位孔304。固定螺钉308的前端面作为封闭端的壁面。定位孔304的孔径略大于阀芯204的后端的直径,以便阀芯204进出定位孔304。如图4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时,第一配合面202和第二配合面305均位于第一磁吸件208和第二磁吸件306之间,第一配合面202和第二配合面305相互贴合,阀芯204位于主体外壳201之外的部分穿设于定位孔304并与封闭端的壁面抵接。定位孔304与阀芯204之间的配合方便使用者准确地将出水主体102放回座体101处。
本实施例中,座体101设置为淋浴龙头,如图1所示,淋浴龙头包括至少一个龙头出口109和两个龙头入口108。淋浴龙头可以固定在墙上,龙头入口108用于让水进入淋浴龙头,龙头出口109用于让水离开淋浴龙头。其中一个龙头入口108用于让热水进入淋浴龙头,另一个龙头入口108用于让冷水进入淋浴龙头,热水和冷水在淋浴龙头的内部混合。出水装置100还包括软管105,软管10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03、一个龙头出口109连接,软管105用于让水从淋浴龙头流动至出水主体102。
由于座体101设置为淋浴龙头,浴室的墙面无需再安装用于固定出水主体102的支架,浴室的墙面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出水装置100的总成本较低。此外,淋浴龙头的安装位置通常比较低(淋浴龙头的安装位置与浴室地面之间的高度差一般在一米左右),出水主体102与座体101相互连接固定之后,出水主体102的高度较低,这方便小孩或身高较矮的使用者将出水主体102放回座体101处以及将出水主体102取下。
如图2所示,淋浴龙头还包括第一旋钮302和第二旋钮303,第一旋钮302和第二旋钮303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筒状壳329的左右两端。使用者将第一旋钮302旋转至不同的角度,可以调节离开龙头出口109的水的流量。如图1和图2所示,出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硬管106和顶部花洒107,龙头出口109设有两个,其中一个龙头出口109与软管105连接,另一个龙头出口109通过硬管106与顶部花洒107连接。使用者可以将第二旋钮303旋转至不同的位置,从而让水流向顶部花洒107或出水主体102。淋浴龙头用于实现水路切换、出水、混水等功能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详细介绍。
图5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在第二实施例中,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时,阀芯204可以直接与第二配合面305抵接。阀芯204被第二配合面305推动至止水位置以及保持在止水位置上。这一设计的好处在于,无需在座体101中额外设置用于与阀芯204抵接的零部件和开设定位孔304,这有利于降低座体101的结构复杂度。
图6至图11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与前两个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还包括调节件312(如图6和图7所示),除了第一出水状态和关水状态之外,出水装置100还具有第二出水状态。在第二出水状态下,座体外壳301与主体外壳201相互连接,但是出水口104仍可以出水。第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的使用模式更多,与使用者的淋浴需求更匹配。例如,使用者将出水主体102与座体101连接之后,如果出水主体102仍可以出水,那么使用者便可以站或蹲在出水口104附近,并双手揉搓头发,从而让水冲走头发上的洗发水。
在第三实施例中,座体101包括座体外壳301和调节件312,调节件312与座体外壳301活动连接,调节件312能够相对于座体外壳301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调节件312包括调节部314和抵接部315。调节部314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座体外壳301的外部(如图8所示),以便使用者的手接触到调节部314。调节件312的位置可以通过其调节部314的角度来判断。例如,图8中调节部314竖直设置,此时调节件312处于第二位置;基于图8,当调节部314向右转动至第三避让孔310的最右端之后,调节件312处于第一位置。
抵接部315则位于座体外壳301的内部(如图9和图10所示)。如图9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时,座体外壳301与主体外壳201连接,调节件312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抵接部315与阀芯204抵接。而当出水装置100处于第二出水状态时(如图10所示),座体外壳301与主体外壳201相互连接,调节件312位于第二位置,抵接部315与阀芯204相互间隔设置,从而使阀芯204处于过水位置。
如图8所示,座体外壳301的端盖307设有定位孔304,定位孔304为通孔。阀芯204可以穿过定位孔304从而与抵接部315抵接,端盖307上的定位孔304亦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使用者将出水主体102准确地放置到座体101处。
在出水主体102和座体101连接之后,使用者可以将调节件312推动或拉动到第一位置,从而让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或者,使用者可以先将调节件312推动或拉动到第一位置,然后再将出水主体102与座体101连接,从而让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类似地,若需要将出水装置100处于第二出水状态,那么在将出水主体102和座体101连接之前或之后,使用者可以将调节件312推动或拉动到第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第三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需要使用者改变调节件312的位置,但该出水装置100的操作便捷性仍优于现有技术。因为本实施例的调节件312与座体外壳301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使用者可以迅速地完成放置出水主体102以及改变调节件312的位置这两个步骤。
调节件312的形状如图6所示。调节件312还包括扇形部313,调节部314连接在扇形部313的顶端。扇形部313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316,连接孔316用于让转轴325穿过。转轴325如图9所示,该转轴325与座体外壳301相互固定,调节件312能够绕转轴325转动,从而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实施例中的转轴325设置为螺钉,但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孔316并非螺纹孔,连接孔316与螺钉之间无螺纹配合关系。
如图6所示,抵接部315与扇形部313连接并且相对于扇形部313凸出。抵接部315的外表面包括抵接面317,抵接面317位于抵接部315远离扇形部313的一端。为降低调节件312的加工难度,抵接面317可以设置为平面。抵接面317上设有第二避让孔309。如图10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第二出水状态时,调节件312处于第二位置,阀芯204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二避让孔309中,并且阀芯204与第二避让孔309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抵接部315和阀芯204相互间隔设置。如图9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时,调节件312处于第一位置,抵接面317与阀芯204抵接。如此,便可以通过改变调节件312的位置让阀芯204与抵接部315的不同位置相对,从而切换关水状态和第二出水状态。
如图11所示,出水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卡接单元326,卡接单元326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座体外壳301连接。图11中,第一端部为卡接单元326的后端,第二端部为卡接单元326的前端。如图7所示,调节件312设有第一卡槽318和第二卡槽319,第一卡槽318和第二卡槽319可以位于扇形部313背对抵接部315的一侧表面。当调节件312处于第一位置,第二端部与第一卡槽318卡接(如图11所示),从而固定住调节件312的位置,防止调节件312晃动。类似地,当调节件312处于第二位置,第二端部与第二卡槽319卡接(未在附图中示出该状态),从而固定住调节件312的位置。此外,第二端部进出第一卡槽318或第二卡槽319时还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档位感,从而提升调节件312的操作手感。
如图11所示,卡接单元326可以包括卡接件327和第二弹性件328。第二弹性件328的两端分别与卡接件327、座体外壳301连接,其中,卡接件327远离第二弹性件328的一端为第二端部,第二弹性件328远离卡接件327的一端为第一端部。当调节件312处于第一位置,第二弹性件328的弹力用于使卡接件327保持在第一卡槽318中;当调节件312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弹性件328的弹力用于使卡接件327保持在第二卡槽319中。第二弹性件328可以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此外,当使用者转动调节件312时,在第一卡槽318或第二卡槽319的壁面的挤压下,第二弹性件328可以适应性地收缩,从而让卡接件327离开第一卡槽318或第二卡槽319。
如图8所示,除了第二配合面305之外,座体外壳301的外表面还可以包括外围面311,外围面311为圆周面,外围面311的一端与第二配合面305的外边缘连接。外围面311上设有第三避让孔310,调节部314通过第三避让孔310伸出至座体外壳301的外部。在这种设置方式下,调节部314与第二配合面305的距离较近,从而有利于使用者迅速地完成放置出水主体102以及改变调节件312的位置这两个步骤,进而提高出水装置100的使用便捷性。
图12至图15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都具有调节件312,但第四实施例的调节件312与第三实施例的调节件312在抵接部315的形状上不同。
如图12所示,抵接部315包括第一抵接面320和第二抵接面321,第一抵接面320和第二抵接面321沿调节件312的周向排列,并且第一抵接面320和第二抵接面321在调节件312的轴向间隔分布。如图14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关水状态,调节件312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抵接面320与阀芯204抵接,从而让阀芯204处于止水位置。如图15所示,当出水装置100处于第二出水状态,调节件312处于第二位置,第二抵接面321与阀芯204抵接,从而让阀芯204处于过水位置。即,第四实施例通过抵接部315的不同位置与阀芯204抵接,从而让出水装置100在关水状态和第二出水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2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抵接部315还包括过渡斜面322,在调节件312的周向上,过渡斜面3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面320和第二抵接面321连接。当调节件312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并且阀芯204与调节件312抵接时,调节件312的过渡斜面322与阀芯204抵接,阀芯204位于止水位置和过水位置之间,过水口207未被阀芯204阻挡的面积小于Smax且大于0。其中,当阀芯204位于过水位置时,过水口207未被阀芯204阻挡的面积为Smax;当阀芯204处于止水位置时,过水口207未被阀芯204阻挡的面积为0。
在设置有过渡斜面322的情况下,出水装置100相当于还具有一个第三出水状态:主体外壳201和座体外壳301连接,调节件312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阀芯204与过渡斜面322抵接,阀芯204的位置位于止水位置和过水位置之间。出水装置100在第三出水状态下的出水量小于出水装置100在第二出水状态下的出水量。在第二出水状态下的出水量为出水装置100的最大出水量。对于第四实施例,在主体外壳201和座体外壳301相互连接的情况下,出水主体102的出水量的调节范围更广、调节灵活性更高(相比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来说)。
第四实施例的出水装置100同样具有卡接单元326、第一卡槽318和第二卡槽319,第四实施例的卡接单元326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三实施例中的描述。但相比于第三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调节件312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卡槽324(如图13所示),在调节件312的周向上,中间卡槽324位于第一卡槽318和第二卡槽319之间。当第二端部与中间卡槽324卡接并且阀芯204与调节件312抵接时,调节件312的过渡斜面322与阀芯204抵接。中间卡槽324和卡接单元326的卡接配合可以让调节件312的位置固定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并且为使用者操作调节件312时提供档位感。
如图12所示,调节件312包括多个中间卡槽324,多个中间卡槽324沿调节件312的周向间隔分布。如此一来,当出水装置100处于第三出水状态时,出水主体102的出水量的调节档位较多,出水量的调节灵活性较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包括座体外壳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座体外壳活动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座体外壳运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部和抵接部,所述调节部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所述座体外壳的外部;
出水主体,所述出水主体包括主体外壳和阀芯,所述主体外壳具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过水口,所述过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阀芯与所述主体外壳活动连接,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壳运动,从而在止水位置和过水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阀芯处于止水位置,所述阀芯封堵所述过水口;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过水位置,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依次连通;
所述出水装置具有关水状态、第一出水状态和第二出水状态;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座体外壳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阀芯处于所述止水位置;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出水状态,所述座体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分离,所述座体与所述阀芯间隔设置,所述阀芯处于所述过水位置;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出水状态,所述座体外壳与所述主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阀芯相互抵接或者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阀芯处于所述过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外壳、所述阀芯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用于驱动所述阀芯从所述止水位置运动至所述过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主体还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主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座体包括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座体外壳固定连接,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相互磁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阀芯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避让孔伸出至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
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壳的内部,所述座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二配合面;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位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贴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之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磁吸件位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所述阀芯的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避让孔伸出至所述主体外壳的外部;
所述第二磁吸件位于所述座体外壳的内部,所述座体外壳的外表面包括第二配合面,所述座体外壳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盲孔,所述定位孔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开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配合面;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均位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之间,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相互贴合,所述阀芯位于所述主体外壳之外的部分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封闭端的壁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包括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开设有第二避让孔;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抵接面与所述阀芯抵接;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出水状态,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避让孔中,并且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所述抵接部和所述阀芯相互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卡接单元,所述卡接单元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座体外壳连接;
所述调节件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单元包括:
卡接件;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接件、所述座体外壳连接,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卡接件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部;
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用于使所述卡接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卡槽中;当所述调节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用于使所述卡接件保持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座体外壳转动,从而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抵接部包括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沿所述调节件的周向排列,并且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在所述调节件的轴向间隔分布;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阀芯抵接;
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二出水状态,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阀芯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还包括过渡斜面,在所述调节件的周向上,所述过渡斜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连接;
所述出水装置还具有第三出水状态,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三出水状态,所述主体外壳与所述座体外壳连接,所述调节件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一位置之间,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阀芯的位置位于所述止水位置和所述过水位置之间,所述过水口未被所述阀芯阻挡的面积小于Smax且大于0;
其中,当所述阀芯位于所述过水位置时,所述过水口未被所述阀芯阻挡的面积为Smax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卡接单元,所述卡接单元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座体外壳连接;
所述调节件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出水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关水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卡槽,在所述调节件的周向上,所述中间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当所述出水装置处于所述第三出水状态,所述第二端部与其中一个所述中间卡槽卡接,所述过渡斜面与所述阀芯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多个中间卡槽,多个所述中间卡槽沿所述调节件的周向间隔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包括第一配合面,所述座体外壳包括第二配合面,当所述主体外壳和座体外壳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贴合;
所述座体外壳的外表面还包括外围面,所述外围面为圆周面,所述外围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的外边缘连接,所述外围面设有第三避让孔,所述调节部通过所述第三避让孔伸出至所述座体外壳的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置为淋浴龙头,所述淋浴龙头包括至少一个龙头出口,所述出水装置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一个所述龙头出口连接。
CN202410140101.2A 2024-02-01 2024-02-01 出水装置 Active CN117680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0101.2A CN117680298B (zh) 2024-02-01 2024-02-01 出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0101.2A CN117680298B (zh) 2024-02-01 2024-02-01 出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0298A CN117680298A (zh) 2024-03-12
CN117680298B true CN117680298B (zh) 2024-04-26

Family

ID=9012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0101.2A Active CN117680298B (zh) 2024-02-01 2024-02-01 出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029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2701A1 (fr) * 1999-04-21 2000-10-27 Christian Blanchard Dispositif d'ouverture et de fermeture automatique d'un circuit de fluide circulant a travers une canalisation
CN201098654Y (zh) * 2007-08-09 2008-08-13 周华松 花洒软管引水插入式切换结构
CN106122534A (zh) * 2016-08-22 2016-11-16 开平市嘉顿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附式淋浴组件
CN106269322A (zh) * 2016-10-14 2017-01-04 林泓鑫 组合花洒
CN218078458U (zh) * 2022-06-20 2022-12-20 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固定结构以及花洒组件
CN218486276U (zh) * 2022-08-31 2023-02-17 江门骊住美标卫生洁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插座和包括该插座的喷枪组件及淋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5311A1 (en) * 2004-07-08 2006-01-12 Hasnne Fentrouci Shower pipe incorporating a two-way valve, and two-way valve for a shower pip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2701A1 (fr) * 1999-04-21 2000-10-27 Christian Blanchard Dispositif d'ouverture et de fermeture automatique d'un circuit de fluide circulant a travers une canalisation
CN201098654Y (zh) * 2007-08-09 2008-08-13 周华松 花洒软管引水插入式切换结构
CN106122534A (zh) * 2016-08-22 2016-11-16 开平市嘉顿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附式淋浴组件
CN106269322A (zh) * 2016-10-14 2017-01-04 林泓鑫 组合花洒
CN218078458U (zh) * 2022-06-20 2022-12-20 厦门英仕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固定结构以及花洒组件
CN218486276U (zh) * 2022-08-31 2023-02-17 江门骊住美标卫生洁具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插座和包括该插座的喷枪组件及淋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0298A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8970A1 (en) Water passage switching device and hand shower head comprising the water passage switching device
US10239065B2 (en) Flow control component and shower
CN110822127A (zh) 龙头
CN117680298B (zh) 出水装置
CN108730563B (zh) 一种抽取式龙头
CN110529634B (zh) 淋浴主体及淋浴设备
CN114160327B (zh) 切换机构
KR101277080B1 (ko) 냉온수 및 배출량 조절용 수전금구
US7121303B1 (en) Mixed water faucet
US20040074543A1 (en) Valving and mixing unit
CN108843819B (zh) 一种多功能阀体预埋盒
CN218423439U (zh) 阀门及花洒
KR101203450B1 (ko) 화상방지 수도꼭지
CN115338049A (zh) 阀门及花洒
CN217422282U (zh) 卫浴龙头及卫浴设备
CN216867538U (zh) 可切换水路的出水装置
JP3190281U (ja) 蛇口用連結具
CN116393271B (zh) 出水装置
CN217422274U (zh) 一种出水装置
CN217153100U (zh) 一种分水阀芯及相应的出水装置和淋浴器
KR102179546B1 (ko) 수전장치용 어댑터 및 이를 적용한 개폐 카트리지 유닛
CN221120975U (zh) 阀门及出水装置
CN210219041U (zh) 淋浴龙头主体及淋浴装置
CN216951803U (zh) 一种水路控制阀
CN211082939U (zh) 一种单把手双进双出调温阀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