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8661A -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678661A CN117678661A CN202311818431.4A CN202311818431A CN117678661A CN 117678661 A CN117678661 A CN 117678661A CN 202311818431 A CN202311818431 A CN 202311818431A CN 117678661 A CN117678661 A CN 1176786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ffee liquid
- coffee
- preparing
- hollow fiber
- fiber membr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13353 coffee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9000012510 hollow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119 centrifu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3361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533293 Sesbania eme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71 adjuv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79 pH adjus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389 fruit/vegetable ju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457 i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4 precipi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4 continuous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539 instant coffe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579 juice concentra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12 stability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16—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23F5/18—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from coffee extrac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过滤孔径为10~15μm的过滤器对咖啡萃取液进行一次过滤;(2)对步骤(1)的滤液进行离心去渣;(3)采用过滤孔径为0.5~1μm的过滤器对步骤(2)的离心后的咖啡液进行二次过滤;(4)对步骤(3)的滤液进行灭菌处理;(5)将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过精度为0.2~0.5μm的中空纤维膜柱,得到所述咖啡液。本发明方法能够在降低高浓度咖啡液(7~20°Bx)的含渣率、提高高浓度咖啡液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同时兼顾高浓度咖啡液的品质和保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对咖啡的口感、风味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变化,消费者对咖啡的诉求已不仅仅是在速溶咖啡粉、咖啡冻干粉、研磨咖啡粉上(烘焙咖啡豆研磨粉),对直接萃取的咖啡液及咖啡液饮料需求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直接诉求大大促进了咖啡液及咖啡饮料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低浓度咖啡液(≤6°Bx)已经无法满足很多客户对咖啡液风味、口感的需求,因此较高浓度咖啡液(7~20°Bx)应运而生,较高浓度咖啡液虽然了满足客户对咖啡风味、口感的需求,但其在保质期内不稳定特别容易形成咖啡沉淀,导致咖啡液的浊度升高,咖啡原有的咖啡亮度、色泽下降,不仅对咖啡液风味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造成消费者对咖啡液或咖啡饮料的整体感官、诉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提高高浓度咖啡液的稳定性,避免其在保质期内的沉降问题,提升消费者对咖啡液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高浓度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过滤孔径为10~15μm的过滤器对咖啡萃取液进行一次过滤;
(2)对步骤(1)的滤液进行离心去渣;
(3)采用过滤孔径为0.5~1μm的过滤器对步骤(2)的离心后的咖啡液进行二次过滤;
(4)对步骤(3)的滤液进行灭菌处理;
(5)将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过精度为0.2~0.5μm的中空纤维膜柱,得到所述咖啡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中空纤维膜柱的精度为0.2~0.3μm。
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中空纤维膜柱为颇尔公司的Oenoflow PRO。
优选地,控制所述步骤(5)中过中空纤维膜柱时的压力为0.5~2.5bar。
优选地,将所述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降温至≤6℃后再进行所述步骤(5)。
优选地,所述步骤(2)采用蝶式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条件为:3500~7500rpm,每间隔100s~600s排一次渣。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灭菌条件为:105℃~120℃,5~10s。
优选地,所述步骤(3)采用板式UHT杀菌机或者管式UHT杀菌机。
优选地,所述咖啡萃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Bx~20°Bx。
本发明中的咖啡萃取液包括热萃咖啡液和冷翠咖啡液。热萃咖啡液是将经过烘焙后的咖啡豆研磨成一定粒径大小(研磨粒径:1~5mm),并在110~220℃高温萃取条件下进行热萃取所得的热萃咖啡液。冷萃咖啡液指的是将经过烘焙后的咖啡豆经过研磨成一定的粒径(研磨粒径:500~1200μm),并通过在0~30℃低温萃取条件下进行萃取所得的冷萃咖啡液。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咖啡液在≤15℃的温度条件下灌装的步骤。
用于本发明的咖啡液的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单元、调配单元、离心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杀菌单元、第一暂存单元、膜分离单元、第二暂存单元和灌装单元。
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单元采用过滤孔径为10~15μm的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咖啡液在投料过程中可能带入的异物、杂质。
具体地,所述调配单元包括调配罐和用于检测所述调配罐中的物料的理化指标的检测装置,所述调配罐上设有保温夹套、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根据检测装置输出的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对物料进行调整,例如pH调节、调整不同风味的浓缩果汁添加量等。所述保温夹套可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咖啡液温度出现较大变化。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物料的计量,由于对比咖啡饮料,便于控制辅料的添加比例,保证产品均一性。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罐内物料的监控,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具体地,所述离心单元的目的是将来自调配单元的咖啡液进行离心去除沉淀工艺,优选所述离心单元采用蝶式离心机,进一步优选离心转速为3500~7500rpm。进一步优选采用具有间隔排渣功能的离心机,减少咖啡液损耗,离心排渣时间设置为每间隔100s~600s排一次渣,离心后含渣率≤2.0%。
具体地,所述第二过滤单元采用过滤孔径为0.5~1μm的过滤器,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去除经过离心后的液体物料中可能存在的较大粒径的咖啡沉淀物。
具体地,所述杀菌单元包括板式或者管式UHT杀菌机。避免液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风味异常、微生物快速繁殖造成污染。
具体地,所述第一暂存单元包括能够将来自所述杀菌单元的物料降温至≤6℃的冷却装置以及设有保温夹套、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暂存罐。其目的在于使咖啡液温度达到冷藏温度,可进一步确保咖啡液在生产过程中不出现风味异常、微生物快速繁殖造成污染等问题。
具体地,所述膜分离单元采用过滤精度为0.2~0.5μm的中空纤维膜柱。经所述膜分离单元处理的咖啡液或咖啡饮料的含渣率≤0.8%。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膜分离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存来自所述第一暂存单元的物料的平衡罐,与所述平衡罐相连的输送泵,与所述输送泵相连的中空纤维膜柱,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相互并联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平衡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输送泵相连,所述输送泵通过设有第一管道控制阀门的第二管道与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入口端相连,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流量调节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第三管道与所述平衡罐相连,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还与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的第四管道相连,所述第四管道用于将来自所述膜分离单元的物料送至所述第二暂存单元。
具体地,所述膜分离单元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通过中空纤维膜柱的咖啡液或咖啡饮料的温度;流量调节阀用于控制通过中空纤维膜柱的咖啡液或咖啡饮料回流至调配罐中的回流量;流量计用于监控通过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流量,并结合流量调节阀共同作用,确保通过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流量恒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管道还通过设有第二管道控制阀门的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一主管和多个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相连,另一端与一中空纤维膜柱的入口端相连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管道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上且位于所有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主管的连接处的上游,所述第三管道包括第二主管和多个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相连,另一端与一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二支管,所述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上且位于所有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主管的连接处的下游,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主管相连且所述连接处位于所有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主管的连接处的下游、所述流量调节阀的上游。
具体地,所述膜分离单元还包括CIP清洗系统,所述CIP清洗系统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启动或关闭对所述中空纤维膜柱的反冲洗。第一压力传感器是用于检测第三管道中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是用于检测第四管道中的压力。当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实时压力与初始压力差≥2.5bar时,所述CIP清洗系统开启反冲洗。所述CIP清洗系统具有正向和反向清洗功能,正向清洗功能是指清洗液从中空纤维膜柱的入口端流向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反向清洗功能是指清洗液从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流向中空纤维膜柱的入口端。
具体地,所述第二暂存单元采用能够将来自所述膜分离单元的物料保持在≤15℃的第二暂存罐,所述第二暂存罐上设有冷却夹套、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冰水冷却夹套维持第二暂存罐中的温度≤15℃,避免较大的温度波动或微生物繁殖造成咖啡液异常。称重传感器用于物料的计量;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罐内物料的监控,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具体地,所述灌装单元根据产品需求进行相应包装形式对咖啡液或咖啡液饮料进行灌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本发明方法能够在降低高浓度咖啡液(7~20°Bx)的含渣率、提高高浓度咖啡液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损失,同时兼顾高浓度咖啡液的品质和保质期。进一步地,结合本发明中的生产系统能够实现高浓度咖啡液的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含量为15.5°Bx咖啡萃取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通过离心方式从图1所示的高浓度咖啡液中分离出的咖啡液沉淀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采用的咖啡液生产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采用的咖啡液生产系统的膜分离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采用的咖啡液生产系统的膜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1、平衡罐;12、输送泵;13、中空纤维膜柱;14、第一管道控制阀门;15、流量调节阀;16、第一压力传感器;17、第二压力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流量计;21、第一管道;221、第一主管;222、第一支管;231、第二主管;232、第二支管;24、第四管道;25、第五管道;26、第二管道控制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以下实施例1和实施例2采用的咖啡液的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单元、调配单元、离心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杀菌单元、第一暂存单元、膜分离单元、第二暂存单元和灌装单元。
第一过滤单元采用过滤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咖啡液在投料过程中可能带入的异物、杂质,过滤器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过滤装置,此处不赘述。
调配单元包括设有搅拌部件的调配罐和用于检测调配罐中的物料的理化指标的检测装置。调配罐通过一输送管道与第一过滤单元的过滤器的液体出口端相连,通过该输送管道将来自第一过滤单元的液体物料直接输送至调配罐中。调配罐设有用于维持调配罐中物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保温夹套,防止过大温度波动影响产品品质。调配罐上还设有用于对罐内物料的温度进行监控的温度传感器,配合保温夹套的作用确保物料温度符合工艺要求。调配罐上还设有用于物料的计量的称重传感器,便于控制辅料的添加比例,保证产品均一性。调配单元使用自动加料系统,实现咖啡液进行在线调配生产咖啡饮料,可以根据检测装置输出的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对物料进行调整,例如pH调节,调整不同风味的浓缩果汁添加量等。
离心单元采用的是蝶式离心机,其具有间隔排渣功能。调配罐的出料口通过一输送管道与蝶式离心机的进料口相连,通过该输送管道将调配罐中的物料输送至蝶式离心机中。
第二过滤单元采用过滤孔径为1μm的过滤器。蝶式离心机的液体出料口通过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过滤单元采用的过滤器的进料口相连,通过该输送管道将来自蝶式离心机的液体物料输送至过滤器中。过滤器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过滤器,此处不赘述,能够进一步去除经过离心后的液体物料中可能存在的较大粒径的咖啡沉淀物即可。
杀菌单元采用的是管式UHT杀菌机,同样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板式UHT杀菌机。管式UHT杀菌机的液体进料口通过一输送管道与第二过滤单元采用的过滤器的液体物料出料口相连,通过该输送管道将过滤器中液体物料输送至管式UHT杀菌机灭菌。
第一暂存单元包括能够将来自杀菌单元的物料降温至≤6℃的冷却装置以及设有保温夹套、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暂存罐。冷却装置是设置在输送管道上或直接使用管式UHT杀菌机配套的热交换器可以是热交换器。第一暂存罐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储存罐,保温夹套用于维持液体物料温度≤6℃,称重传感器用于计量液体物料量。第一暂存单元不仅可以先暂时保存液体物料,还可以进一步确保咖啡液在制备过程中不出现风味异常、微生物快速繁殖造成污染等问题。第一暂存罐通过一输送管道与管式UHT杀菌机的液体出料口相连,通过该输送管道将管式UHT杀菌机灭菌后的物料输送至第一暂存罐中。
膜分离单元采用过滤精度为0.25μm的中空纤维膜柱(Pall(颇尔),OenoflowPRO)。包括用于接收存来自第一暂存罐中的液体物料的平衡罐11,与平衡罐11相连的输送泵12,与输送泵12相连的中空纤维膜柱13,中空纤维膜柱13的数量为四个且相互并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处理量等调整中空纤维膜柱的数量。具体如图5所示,平衡罐11通过第一管道21与输送泵12相连,输送泵12通过设有第一管道21控制阀门14的第二管道与中空纤维膜柱13的入口端相连,中空纤维膜柱13的出口端通过设有流量调节阀15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6的第三管道与平衡罐11相连,中空纤维膜柱13的出口端还与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8和流量计19的第四管道24相连,第四管道24用于将来自膜分离单元的物料送至第二暂存单元。第三管道还通过设有第二管道控制阀门26的第五管道25与第二管道相连。其中,第二管道包括第一主管221和多个一端与第一主管221相连,另一端与一中空纤维膜柱13的入口端相连的第一支管222,第一管道控制阀门14设置在第一主管221上且位于所有第一支管222与第一主管221的连接处的上游,第三管道包括第二主管231和多个一端与第二主管231相连,另一端与一中空纤维膜柱13的出口端相连的第二支管232,流量调节阀15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6分别设置在第二主管231上且位于所有第二支管232与第二主管231的连接处的下游,第四管道24与第二主管231相连且连接处位于所有第二支管232与第二主管231的连接处的下游、流量调节阀15的上游。膜分离单元还包括CIP清洗系统,CIP清洗系统能够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检测的压力启动或关闭对中空纤维膜柱13的反冲洗。第一压力传感器16是用于检测第三管道中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17是用于检测第四管道24中的压力。当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或第二压力传感器17的实时压力与初始压力差≥2.5bar时,所述CIP清洗系统开启反冲洗。优选CIP清洗系统具有正向和反向清洗功能,正向清洗功能是指清洗液从中空纤维膜柱的入口端流向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反向清洗功能是指清洗液从中空纤维膜柱的出口端流向中空纤维膜柱的入口端。膜分离单元中的平衡罐11通过一输送管道与第一暂存罐的液体出料口相连,通过该输送管道将第一暂存罐中的液体物料输送至平衡罐11中。本实施例的膜分离单元中的温度传感器18用于监控通过中空纤维膜柱13的咖啡液或咖啡液饮料的温度;流量调节阀15用于控制通过中空纤维膜柱13的咖啡液或咖啡液饮料回流至调配罐中的回流量;流量计19用于监控通过中空纤维膜柱13的出口端流量,并结合流量调节阀15共同作用,确保通过中空纤维膜柱13的出口端流量恒定(如图4所示)。经该膜分离单元处理的咖啡液或咖啡液饮料的含渣率降至0.8%。
第二暂存单元能够将来自中空纤维膜柱13的物料保持在≤15℃的冷却夹套、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暂存罐。通过冰水冷却夹套维持第二暂存罐中的温度≤15℃,避免较大的温度波动或微生物繁殖造成咖啡液异常;称重传感器用于物料的计量;温度传感器用于对罐内物料的监控,确保符合工艺要求。第二暂存罐的进料口与第四管道24相连。
灌装单元根据产品需求进行相应包装形式选择适合的灌装设备对咖啡液进行灌装。
以下对比例1和对比例3所使用的生产系统基本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使用的生产系统,区别仅是将膜分离单元的中空纤维柱(Pall(颇尔),Oenoflow PRO)直接更换成精密过滤器(Pall(颇尔),PFT02530USM7W480)。
以下对比例2和对比例4所使用的生产系统基本同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的生产系统,区别仅是将膜分离单元的中空纤维柱(Pall(颇尔),Oenoflow PRO)直接更换成陶瓷膜柱(合肥世杰,SJM-FHM-27)。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Bx的咖啡萃取液通过过滤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
(2)将步骤(1)的过滤后的咖啡液经蝶式离心机5000rpm离心,每间隔500s排一次渣;
(3)将步骤(2)的离心后的咖啡液通过过滤孔径为1μm的过滤器;
(4)将步骤(3)的过滤后的咖啡液经管式UHT杀菌机灭菌,灭菌条件为115℃,8s;
(5)将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降温至≤6℃后过过滤精度为0.25μm的中空纤维膜柱(Pall(颇尔),Oenoflow PRO),控制压力范围为0.5~2.5bar;
(6)将步骤(5)的过中空纤维膜后的咖啡液收集于第二暂存罐中,控制咖啡液温度≤15℃,根据产品需求送至灌装单元进行灌装。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Bx的咖啡萃取液通过过滤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
(2)将步骤(1)的过滤后的咖啡液经蝶式离心机5000rpm离心,每间隔500s排一次渣;
(3)将步骤(2)的离心后的咖啡液通过过滤孔径为1μm的过滤器;
(4)将步骤(3)的过滤后的咖啡液经管式UHT杀菌机灭菌,灭菌条件为115℃,8s;
(5)将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降温至≤6℃后,过滤精度为0.25μm的精密过滤器(Pall(颇尔),PFT02530USM7W480),控制压力范围为0.5~3.0bar;
(6)将步骤(5)的经精密过滤器的咖啡液收集于第二暂存罐中,控制咖啡液温度≤15℃,根据产品需求送至灌装单元进行灌装。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Bx的咖啡萃取液通过过滤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
(2)将步骤(1)的过滤后的咖啡液经蝶式离心机5000rpm离心,每间隔500s排一次渣;
(3)将步骤(2)的离心后的咖啡液通过过滤孔径为1μm的过滤器;
(4)将步骤(3)的过滤后的咖啡液经管式UHT杀菌机灭菌,灭菌条件为115℃,8s;
(5)将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降温至≤6℃后过滤精度为0.25μm的陶瓷膜(合肥世杰,SJM-FHM-27),控制压力范围为0.5~3.0bar;
(6)将步骤(5)的过陶瓷膜后的咖啡液收集于第二暂存罐中,控制咖啡液温度≤15℃,根据产品需求送至灌装单元进行灌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区别是咖啡萃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5°Bx。
对比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同对比例1,区别是咖啡萃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5°Bx。
对比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同对比例2,区别是咖啡萃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5°Bx。
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咖啡液的品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及方法如下:
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ATAGO PAL-COFFEE仪器进行检测。
2.含渣率:离心法,采用卢湘仪TG16离心机检测,检测方法:6000rpm 5min,计算离心分离出的沉淀占离心前咖啡液质量的百分比。
3.中位粒径: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2000进行检测。
4.风味对比:与咖啡萃取液基本一致为正常。
5.保质期加速测试:55℃恒温放置,每隔15天检查沉淀情况,第45天全部拆包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表1显示,虽然各实施例和对比例风味都没有收到明显影响,但是相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2,实施例1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损失量最低,含渣量最低。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Bx的咖啡液,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处理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4°Bx,含渣量低于0.5%。相比对比例3和对比例4,实施例2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损失量最低,含渣量最低。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5°Bx的咖啡液,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处理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2°Bx,含渣量为0.61%。加速稳定性实验显示对比例1和对比例3有沉淀产生,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无沉淀产生,说明对比例1和对比例3的保质期相对偏短。根据加速稳定性实验可推测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2和对比例4在0~30℃下可达到9个月内无沉淀产生,具有较好的澄清度和光泽。综合来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品质最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步骤(1)之后以及步骤(2)之前,在调配单元向步骤(1)的过滤后的咖啡液中添加辅料,包括浓缩果汁、pH调节即等,由于辅料添加量较少,不影响后续步骤,因此也可使用本发明的生产系统和方法制备含辅料的咖啡液饮品。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过滤孔径为10~15μm的过滤器对咖啡萃取液进行一次过滤;
(2)对步骤(1)的滤液进行离心去渣;
(3)采用过滤孔径为0.5~1μm的过滤器对步骤(2)的离心后的咖啡液进行二次过滤;
(4)对步骤(3)的滤液进行灭菌处理;
(5)将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过精度为0.2~0.5μm的中空纤维膜柱,得到所述咖啡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中空纤维膜柱的精度为0.2~0.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中空纤维膜柱为颇尔公司的Oenoflow PR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步骤(5)中过中空纤维膜柱时的压力为0.5~2.5ba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4)的灭菌后的咖啡液降温至≤6℃后再进行所述步骤(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采用蝶式离心机进行离心,离心条件为:3500~7500rpm,每间隔100s~600s排一次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灭菌条件为:105℃~120℃,5~10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采用板式UHT杀菌机或者管式UHT杀菌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萃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Bx~20°Bx。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咖啡液在≤15℃的温度条件下灌装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18431.4A CN117678661A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18431.4A CN117678661A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678661A true CN117678661A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31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18431.4A Pending CN117678661A (zh) | 2023-12-27 | 2023-12-27 |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678661A (zh) |
-
2023
- 2023-12-27 CN CN202311818431.4A patent/CN117678661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780442B2 (en) | Cannabis trichome separation using chilled water | |
WO2020216275A1 (zh) | 一种用于含颗粒饮料的连续性超高温灭菌工艺 | |
CN111759175A (zh) | 一种高浓度咖啡提取液萃取系统及萃取方法 | |
CN117678661A (zh) | 一种咖啡液的制备方法 | |
CN114271325A (zh) | 一种液体乳制品和制备方法 | |
US783760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blockages in the flow paths of a separator | |
CN221382410U (zh) | 一种液体咖啡或液体咖啡饮料的生产系统 | |
CN115886105A (zh) | 一种凉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 |
WO201606953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low thermophile and low spore milk powder | |
CN216062109U (zh) | 一种皂化提取麦角甾醇的装置 | |
US7758488B2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a separator by recirculating an entraining liquid | |
US20210309949A1 (en) | Method for metering hops pellets into a fermented beer precursor, and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 |
CN213253847U (zh) | 一种膜浓缩设备 | |
CA2307673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ng a mixture into solid and liquid parts by cross-flow filtration | |
CN208356529U (zh) | 一种黑茶提取液的澄清过滤系统设备 | |
CN218435721U (zh) | 一种青稞发酵液的过滤设备 | |
RU2591727C2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твердого продукта | |
CN107904094A (zh) | 一种清酒制备系统及其制备工艺 | |
CN115181089B (zh) | 一种天然尼古丁提纯工艺 | |
CN216320081U (zh) | 一种植物有效成分超临界萃取装置 | |
AU2018377865A1 (en) | Filter device | |
JP7454324B2 (ja) | 抽出液製造システム | |
CN113142442A (zh) | 一种无菌果粒碳酸饮料制备工艺 | |
CN206933217U (zh) | 一种酸角汁饮料的澄清过滤设备 | |
CN219701579U (zh) | 微滤除菌装置以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