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6323A -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6323A
CN117676323A CN202210980263.8A CN202210980263A CN117676323A CN 117676323 A CN117676323 A CN 117676323A CN 202210980263 A CN202210980263 A CN 202210980263A CN 117676323 A CN117676323 A CN 117676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ght
mode
brightness
day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02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shikang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shikang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shikang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shikang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02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6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6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6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摄像机当前的自动曝光AE信息,所述自动曝光AE信息包括ISP图像亮度、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自动曝光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若否,则维持当前场景模式;若是,则通过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本申请通过监测模块的设置,使得摄像机只需要利用AE(自动曝光)的特性即可精确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由于检测模块在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过程中关闭了摄像机灯光,因此在摄像机自带白光灯使用场景下也能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Description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视频监控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且具备良好的白天、夜间监控图像效果,这就需要摄像机能够精确地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实现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案,一种是通过硬件光敏元件来感应当前环境是处于白天还是光线不足的夜晚环境,处于光线不足的夜晚环境时会触发摄像机主动切换为夜间模式并开启红外灯(或其他灯光),从而使监控视频有良好清晰的画面,然而光敏元件受温度影响较大,因而影响摄像机日夜模式精准切换。另外一种是通过芯片去感应光线强度进而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此方法容易被外界灯光或自身灯光所误导,因而出现日夜模式切换错误的问题,使得黑暗环境无法看清监控视频的情况。当前也有多种软件方案来判断日夜模式切换,其中较多方法是通过当前AE曝光参数和当前RGB分量结合进行判断是否切换日夜模式,也有部分方法通过结合RGB分量计算光照增加值去判断切换日夜模式,同样的也有使用AE(Auto Exposure、自动曝光)和AWB(Auto White Balance、自动白平衡)的结合来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但是大多软件方案的判断条件复杂、计算量较多,且在摄像机自带白光灯使用场景下也无法判断是否切换日夜模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通过软件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案多判断条件复杂、计算量较多,且在摄像机自带白光灯使用场景下无法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及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摄像机当前的自动曝光AE信息,所述自动曝光AE信息包括ISP图像亮度、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所述ISP图像亮度是指经ISP模块处理完成后适合人眼观看的监控图像亮度,所述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是指摄像机AE模块根据AE统计信息计算出的维持一定图像亮度所需要的曝光行数和总增益;
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自动曝光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所述当前场景模式包括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所述日夜切换模式检测包括所述白天模式对应的白天切换模式检测和所述夜间模式对应的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若否,则维持当前场景模式;
若是,则通过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检测ISP图像亮度为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过程中所获取的图像稳定时的图像亮度值,其中,通过白天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为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通过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为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
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进一步,所述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固定设置白天模式图像参数;
设置固定的曝光行数、固定的总增益;
根据摄像机当前场景模式判断是否关闭补光灯,并执行;
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
恢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切换模式检测之前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白天模式时,则将所述总增益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总增益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若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则统计后续预设时间段P0内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的次数K;
判断所述次数K是否大于预设白天触发监测模块次数Kn;
若否,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若是,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进一步,所述通过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进一步,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则将所述总增益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若所述总增益小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并根据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进一步,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的步骤,包括:
固定设置白天模式图像参数;
设置固定的曝光行数、固定的总增益;
根据补光灯的类型判断是否关闭补光灯,并执行;
获取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夜间曝光模式检测过程中获取的图像稳定时的图像的亮度值;
恢复夜间曝光模式检测前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根据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步骤,包括:
触发检测模块进行预设次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获取预设个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
统计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曝光模式图像亮度阈值的次数P;
通过所述次数P判断摄像机的当前曝光模式;
根据摄像机的当前曝光模式获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周期T;
根据所述周期T周期性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进一步,所述通过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为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
若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若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关闭ircut红外滤光片,获取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关闭ircut红外滤光片后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
将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若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进一步,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将所述曝光行数与X个历史曝光行数相除,获取曝光行数变化幅度;
统计曝光行数变化幅度中大于预设曝光行数变化幅度阈值的次数L;
若所述次数L大于预设次数Ln,则认为当前环境亮度发生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进一步,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将所述ISP图像亮度与X个历史ISP图像亮度相除,获取图像亮度变化幅度,所述X个历史ISP图像亮度为获取当前ISP图像亮度之前所获取的X个历史ISP图像的图像亮度;
统计图像亮度变化幅度中大于预设环境亮度变化幅度阈值的次数M;
若所述次数M大于预设次数Mn,则认为当前环境亮度发生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监测模块的设置,使得摄像机只需要利用AE(自动曝光)的特性即可精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日夜模式切换,进而使得摄像机具有较好的监控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本发明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当前场景模式为白天模式时,根据总增益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当前场景模式为夜间模式时,根据总增益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本发明根据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当前场景模式为夜间模式时,根据曝光行数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当前场景模式为夜间模式时,根据ISP图像亮度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AE(自动曝光):摄相机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曝光量和增益,防止曝光过度或者不足;
图像传感器(sensor):用于采集初始图像信息;
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用于处理图像传感器(sensor)输出的初始图像信息,获得适合人眼观看的ISP图像亮度。
原理:本申请利用了AE自动曝光的特征,即摄像机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曝光量和增益,防止曝光过度或者不足的机制,从而使图片的亮度接近人眼观看的合适亮度。具体地,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取初始图像,对初始图像进行分析计算获取初始图像的环境亮度EV,ISP对初始图像进行处理获取ISP图像,对ISP图像进行分析计算获取ISP图像亮度信息,将ISP图像亮度信息与摄像机目标亮度信息比较获得曝光参数(曝光行数intt、总增益gain),通过曝光参数来设置图像传感器,直至ISP图像亮度适合目标亮度(即经isp调整适合目标亮度的当前亮度luma)。
即存在初始图像的环境亮度EV、摄像机曝光行数intt、总增益gain、经isp调整适合目标亮度的当前亮度luma如下关系:
EV*intt*gain=luma
故当我们摄像机的曝光行数intt及增益gain固定时,经图片反应的外界环境亮度EV与当前亮度luma存在一个相对关系,从而可使用该当前亮度luma来反应外界环境亮度,进而通过所述当前亮度luma来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所述当前亮度luma即为ISP图像亮度。基于此,形成本申请的发明方案,通过检测模块的设置获得ISP图像亮度,通过ISP图像亮度来判断控制日夜模式切换。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实现步骤,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S1、获取摄像机当前的自动曝光AE信息,所述自动曝光AE信息包括ISP图像亮度、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所述ISP图像亮度是指经ISP模块处理完成后适合人眼观看的监控图像亮度,所述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是指摄像机AE模块根据AE统计信息计算出的维持一定图像亮度所需要的曝光行数和总增益;
在上述步骤S1中,摄像机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目的是在夜晚或环境照度较低时,摄像机自动切换成夜晚模式,通过外部红外灯补光增加成像亮度,达到夜晚也能监控的目的,而在白天或是环境亮度较高时,则关闭红外灯,切换回白天模式。因此,精准的日夜模式切换对于使监控视频获得良好清晰的画面具有重要作用。
自动曝光AE信息包括在AE模块中获取到曝光行数、总增益和在ISP模块中获取它处理过的当前ISP图像亮度,由于自动曝光AE信息能够反应外界环境亮度的变化,因此,本申请通过对自动曝光AE信息的充分利用,将其作为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判断条件,摄像机对监控图像进行周期性取样,获取摄像机当前ISP图像亮度、曝光行数和总增益,然后根据预设算法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检测模块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触发条件,若满足触发条件,则通过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进而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若不满足触发条件,则维持摄像机当前模式,重复上述步骤,对自动曝光AE信息进行下一周期取样。
S2、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自动曝光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所述当前场景模式包括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所述日夜切换模式检测包括所述白天模式对应的白天切换模式检测和所述夜间模式对应的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在上述步骤S2中,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方式跟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有关,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包括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在白天模式时进行白天切换模式检测,在夜间模式时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三中,分别给出了在白天模式时触发检测模块进行白天切换模式检测的方式和在夜间模式时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方式。
另外,本申请通过对检测模块的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特殊设置,使得通过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能够反应外界环境亮度,进而可以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来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实现本申请只基于AE自动曝光就能快速判断白天夜间、且不受本机白光灯影响。图2示出了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具体步骤,详述如下:
A1、固定设置白天模式图像参数;
检测模块开始检测时,无论当前模式是白天模式还是夜间模式,均将图像参数设置为白天模式的图像参数,确保所有检测都是在同一图像参数下计算出来的检测ISP图像亮度。
A2、设置固定的曝光行数、固定的总增益;
具体地,设置白天模式的图像参数后,保存当前曝光行数、总增益,用于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结束后恢复检测前状态,并设置摄像机固定的曝光行数、总增益,从而使每次检测出来的检测ISP图像亮度数据能够反应外界环境亮度。
A3、根据摄像机当前场景模式判断是否关闭补光灯,并执行;
具体地,为了避免摄像机灯光对外界环境亮度检测数据造成影响,当摄像机当前场景模式为夜间模式时,需要关闭摄像机灯光(白光灯或红外灯光),白天模式时是不存在摄像机灯光影响的,所以不需要关闭摄像机灯光。
A4、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
具体地,所述检测ISP图像亮度是指检测图像稳定后的图像亮度;
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过程中,会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图像亮度luma,等待图像亮度luma稳定后,将所述稳定的图像亮度luma输出,作为所述检测ISP图像亮度,其中,摄像机当前为白天模式时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为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为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
判断图像亮度luma是否稳定的方法为:获取X个luma1、luma2…lumax图像亮度数据,计算其方差,若方差小于经验值Ku,则认为亮度数据稳定,否则继续获取下一个亮度数据重新计算方差用以判断;
n个luma数据方差计算如下:D(luma)=(∑(luma–u)^2)/n,均方差则为√D(luma),u为n个luma数据的平均值。
A5、恢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切换模式检测之前的状态。
具体地,检测模块获取到检测ISP图像亮度后,接下来则需要恢复检测前的状态,若当前为夜间模式时需要先恢复灯光,当前为白天模式不用恢复灯光,然后恢复先前保存的曝光行数、总增益,恢复图像效果参数,同样需要判断夜间模式还是白天模式,白天模式下不用恢复图像效果参数,否则需要恢复夜间的图像效果参数,恢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切换模式检测之前的状态,此时检测结束。
S3、若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则维持当前场景模式;
S4、若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则通过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检测ISP图像亮度为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过程中所获取的图像稳定时的图像亮度值,其中,通过白天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为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通过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为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
在上述步骤S3-S4中,通过对自动曝光AE信息的分析判断,若不满足触发条件,则维持摄像机当前场景模式,进行下一周期判断;若满足触发条件,则执行上述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A1-A6,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
S5、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具体地,摄像机根据当前的场景模式和预设的日夜模式切换条件,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来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具体参见实施例二、三。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对检测模块的设置,使得摄像机仅利用AE自动曝光的特性即可精确地进行日夜模式的切换,进而获得良好的视频监控效果;
另外,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过程中关闭了补光灯,因此,在摄像机自带白光灯使用场景下也能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当前场景模式为白天模式时,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实现步骤,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B1、获取摄像机当前的总增益;
B2、将所述总增益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进行比较;
B3、若所述总增益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在上述步骤B1-B3中,所述摄像机当前的总增益是指图像传感器增益和ISP处理器增益乘积,摄像机ISP模块会根据外界环境的亮度,通过自动曝光模块来调整图像亮度,使得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亮度比较符合人眼观看的亮度,其中,环境越暗,曝光行数、总增益会越大,因而,摄像机当前为白天模式时,设置了一个白天切夜间的增益阈值,所述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是选取白天切换夜间亮度阈值时选取的,当总增益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时,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维持白天模式。
B4、若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则统计后续预设时间段P0内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的次数K;
B5、判断所述次数K是否大于预设白天触发监测模块次数Kn;
B6、若否,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B7、若是,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
在上述步骤B4-B7中,由于白天模式切夜间模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会暗一会亮的不稳定情况,为了避免所述的震荡现象,当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的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判断判断总增益在连续时间P0内大于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的次数K是否大于预设次数Kn,若所述次数K大于预设次数Kn,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若所述次数K小于预设次数Kn,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B8、将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B9、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B10、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在上述步骤B8-B10中,摄像机当前为白天模式时,通过检测模块获取的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的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当前是白天模式还是夜间模式,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当前为夜间模式,进行日夜模式的切换;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当前为白天模式,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摄像机切换为夜间模式时,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实现步骤,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C1、获取摄像机当前的总增益;
C2、将所述总增益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进行比较;
在上述步骤C1-C2中,所述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是选取夜间切换白天亮度阈值时选取的;
C3、若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C1-C3中,摄像机ISP模块会根据外界环境的亮度,通过自动曝光模块来调整图像亮度,使得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亮度比较符合人眼观看的亮度,其中,环境越亮,曝光行数、总增益会越小,因而,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设置了一个夜间切白天的增益阈值,所述夜间切白天的增益阈值是选取夜间切换白天亮度阈值时选取的,当总增益大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时,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维持夜间模式。
C4、若所述总增益小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根据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具体地,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会开启补光灯,这样外界环境变亮情况下,总增益的变化可能很小,导致不能单纯以总增益去判断要不要触发检测,所以在总增益小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时,先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然后根据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防止外界已经很亮而不能切换到白天模式的情况。
其中,图5示出了本申请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的步骤,详述如下:
D1、固定设置白天模式图像参数;
D2、设置固定的曝光行数、固定的总增益;
D3、根据补光灯的类型判断是否关闭补光灯,并执行;
D4、获取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夜间曝光模式下所获取的图像的图像亮度值;
D5、恢复夜间曝光模式检测前的状态。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D1-D5中,夜间曝光模式检测是为了判断切换到白天模式图像参数后,摄像机处于什么样的曝光模式,目前有三个,正常曝光模式,即环境从很暗到缓慢变亮的一种场景,这个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判断是不是可以切换白天模式;波动曝光模式,是指外界一会亮一会暗的情况,如果摄像机在亮的时间判断出要切换到白天模式,外界环境又变暗后摄像机画面在暗的情况下又不清楚,所以这种情况保持夜间模式会比较好。高曝光模式,外界存在光线较多或摄像机本身开启了补光灯的情况,这个时候不易区分是外界环境变亮还是由于补光灯造成外界环境变亮从而触发检测,而实际上外界还是比较暗的,所以不同场景下设置不同的时间频率的定时检测。
夜间曝光模式检测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之间的区别在于,夜间切换模式检测时不管补灯光是红外光灯还是白光灯,都要将其关闭;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时,若补光灯是白光灯,则不进行关闭补光灯操作,避免频繁的开关白光灯导致太显眼而对用户不友好的情况,若补光灯是红外光灯,则进行关闭补光灯操作。
图6示出了本申请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根据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步骤,详述如下:
C41、触发检测模块进行预设次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获取预设个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夜间曝光模式检测过程中获取的图像稳定时的图像的亮度值;
C42、统计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曝光模式图像亮度阈值的次数P;
C43、通过所述次数P判断摄像机的当前曝光模式;
在步骤C41-C43中,
若所述次数P大于第一预设值L,则当前曝光模式为正常曝光模式;
若所述次数P大于第二预设值M,则当前曝光模式为波动曝光模式;
若所述次数P大于第三预设值N,则当前曝光模式为高光曝光模式,所述第一预设值L<第二预设值M<第三预设值N;
C44、根据摄像机的当前曝光模式获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周期T;
C45、根据所述周期T周期性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
具体地,不同的曝光模式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的周期T也不同,其中高曝光模式的周期T<波动曝光模式的周期T<正常曝光模式的周期T,根据摄像机当前的曝光模式以所述周期T进行周期性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
C5、将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C6、若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C7、若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关闭ircut红外滤光片,获取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关闭ircut红外滤光片后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检查ISP图像亮度;
C8、将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C9、若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C10、若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C5-C10中,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通过检测模块获取的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当前是白天模式还是夜间模式,若判断为白天模式,还需要关闭红外滤光片进一步获取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通过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夜间与白天亮度阈值比较,判断当前是白天模式还是夜间模式,防止摄像机误切现象的发生。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实现步骤,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E1、获取摄像机当前的曝光行数;
E2、将所述曝光行数与X个历史曝光行数相除,获取曝光行数变化幅度;
E3、统计曝光行数变化幅度中大于预设曝光行数变化幅度阈值的次数L;
E4、若所述次数L大于预设次数Ln,则认为当前环境亮度发生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第五检测ISP图像亮度。
E5、将所述第五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E6、若小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进行场景模式切换;
E7、若大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场景模式切换。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通过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方法的实现步骤,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F1、获取摄像机当前的ISP图像亮度;
F2、将所述ISP图像亮度与X个历史ISP图像亮度相除,获取图像亮度变化幅度,所述X个历史ISP图像亮度为获取当前ISP图像亮度之前所获取的X个历史ISP图像的图像亮度;
F3、统计图像亮度变化幅度中大于预设环境亮度变化幅度阈值的次数M;
F4、若所述次数M大于预设次数Mn,则认为当前环境亮度发生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第六检测ISP图像亮度;
F5、将所述第六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F6、若小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进行场景模式切换;
F7、若大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场景模式切换。
具体地,上述实施例四、五分别给出了,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通过环境亮度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方法,用于在环境亮度突变时快速检测是否满足夜间切换白天模式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摄像机当前的自动曝光AE信息,所述自动曝光AE信息包括ISP图像亮度、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所述ISP图像亮度是指经ISP模块处理完成后适合人眼观看的监控图像亮度,所述曝光行数和总增益是指摄像机AE模块根据AE统计信息计算出的维持一定图像亮度所需要的曝光行数和总增益;
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自动曝光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所述当前场景模式包括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所述日夜切换模式检测包括所述白天模式对应的白天切换模式检测和所述夜间模式对应的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若否,则维持当前场景模式;
若是,则通过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检测ISP图像亮度为日夜模式切换检测过程中所获取的图像稳定时的图像亮度值,其中,通过白天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为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通过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为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
通过检测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固定设置白天模式图像参数;
设置固定的曝光行数、固定的总增益;
根据摄像机当前场景模式判断是否关闭补光灯,并执行;
获取检测ISP图像亮度;
恢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切换模式检测之前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白天模式时,则将所述总增益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总增益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若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则统计后续预设时间段P0内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增益阈值的次数K;
判断所述次数K是否大于预设白天触发监测模块次数Kn;
若否,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若是,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白天切换模式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若所述第一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白天切夜间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则将所述总增益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总增益大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则不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若所述总增益小于预设夜间切白天增益阈值,则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并根据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的步骤,包括:
固定设置白天模式图像参数;
设置固定的曝光行数、固定的总增益;
根据补光灯的类型判断是否关闭补光灯,并执行;
获取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夜间曝光模式检测过程中获取的图像稳定时的图像的亮度值;
恢复夜间曝光模式检测前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曝光模式检测,根据所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结果,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所述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步骤,包括:
触发检测模块进行预设次数夜间曝光模式检测,获取预设个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
统计所述第三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曝光模式图像亮度阈值的次数P;
通过所述次数P判断摄像机的当前曝光模式;
根据摄像机的当前曝光模式获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的周期T;
根据所述周期T周期性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ISP图像亮度判断是否进行日夜模式切换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为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
若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若所述第二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关闭ircut红外滤光片,获取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为关闭ircut红外滤光片后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获取的检测ISP图像亮度;
将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小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不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若所述第四检测ISP图像亮度大于预设的夜间切白天亮度阈值,则进行日夜模式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将所述曝光行数与X个历史曝光行数相除,获取曝光行数变化幅度;
统计曝光行数变化幅度中大于预设曝光行数变化幅度阈值的次数L;
若所述次数L大于预设次数Ln,则认为当前环境亮度发生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摄像机的当前场景模式,通过AE信息判断是否触发检测模块进行日夜模式切换检测的步骤,包括:
摄像机当前为夜间模式时,将所述ISP图像亮度与X个历史ISP图像亮度相除,获取图像亮度变化幅度,所述X个历史ISP图像亮度为获取当前ISP图像亮度之前所获取的X个历史ISP图像的图像亮度;
统计图像亮度变化幅度中大于预设环境亮度变化幅度阈值的次数M;
若所述次数M大于预设次数Mn,则认为当前环境亮度发生变化,触发检测模块进行夜间切换模式检测。
CN202210980263.8A 2022-08-16 2022-08-16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Pending CN117676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0263.8A CN117676323A (zh) 2022-08-16 2022-08-16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0263.8A CN117676323A (zh) 2022-08-16 2022-08-16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6323A true CN117676323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1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0263.8A Pending CN117676323A (zh) 2022-08-16 2022-08-16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63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92320A1 (zh) 曝光方法、装置及摄像设备
US9497385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RU262793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US9106830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 subject
JP6370134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08946B2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9794491B2 (en)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nti-flicker timing offset,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US11284015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apable of performing image pickup with reduced flicker influen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996126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body, and lens barrel that can prevent an image diaphragm value from frequently changing
JPH03179879A (ja) ビデオカメラの露出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5915807B (zh) 计算光量变化特性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452970B (zh) 用于评定夜晚模式图像获得期间的环境光的方法
US10284767B2 (en) Shooting device, shoo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10129486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7676323A (zh) 基于ae控制日夜模式切换的方法
CN116546317A (zh) 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5100090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312524B2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6456038B2 (ja) 電子機器、光量変化特性の算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2094937A (ja) カメラ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カメラ
JP2018093527A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6494829B2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WO2023236215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40179418A1 (en) Apparatus having exposure control,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351778B2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