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4313A -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4313A
CN117674313A CN202210986106.8A CN202210986106A CN117674313A CN 117674313 A CN117674313 A CN 117674313A CN 202210986106 A CN202210986106 A CN 202210986106A CN 117674313 A CN117674313 A CN 117674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voltage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61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9861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1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151 priority patent/WO20240372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4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4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将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以及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但电子设备的设计趋于小型化、简洁化的方向发展,而接口设计始终是制约这一发展的难点。电子设备不仅要实现充电的功能,还要实现数据传输的功能,因此电子设备会有充电接口或数据接口暴露在外。由于外部的接口存在,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会有所降低,通过接口传输的数据还容易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从而影响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旨在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并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所述无线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
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
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包括:
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以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将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无需设置外部的充电接口或数据接口,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以及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设备的供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一原理示意图;
图6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另一原理示意图;
图7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又一原理示意图;
图8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一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无线充电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或者无线充电设备中。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和穿戴式设备等移动终端,该电子设备还可以为中继器、重复器等通信终端。该无线充电设备可以为充电器、适配器等电源设备,该无线充电设备还可以为信号接收器、信号转换器等通信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和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将电子设备100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200,以使无线充电设备200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用于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无线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充电。例如,电子设备100包括电池,无线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电子设备100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获取电子设备100的充电配置参数,该充电配置参数例如包括电池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功率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用于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其中,以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包括:通过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第二数据传输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无线数据传输包括光感应、WiFi、蓝牙等方式,通过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能够便捷快速的将充电配置参数以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传输的数据不容易泄露,从而极大的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包括编码器和第一光发射器;编码器用于将电子设备100的充电配置参数进行调制,得到第一脉冲序列;第一光发射器用于将第一脉冲序列转化为光脉冲信号并输出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光脉冲信号输出目标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器用于将充电配置参数等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第一光发射器以光脉冲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无线充电设备将接收到的光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码器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充电配置参数,并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通过光脉冲信号的形式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由于光脉冲信号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电子设备100与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使得充电配置参数不会因电磁干扰而出现错漏,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还包括第一光接收器;第一光发射器还用于向无线充电设备发送检测光脉冲信号;第一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充电设备返回的反馈光脉冲信号;其中,检测光脉冲信号和反馈光脉冲信号用于检测电子设备100与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光感应通路。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在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之前,需要通过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进行光感应检测,例如通过第一光发射器和第一光接收器来检测光感应通路,确保电子设备100与无线充电设备之间能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进行无线电能传输。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控制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目标电压,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对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的目标电压进行耦合,得到感应电压,并通过该感应电压对电子设备100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包括第一线圈,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设置于第一线圈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线圈可以为电磁线圈,通过第一线圈能够有效的实现无线电能传输,从而使得无线充电设备能够准确的根据充电配置参数,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无线充电。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可以设置于第一线圈的中间位置,因此受到的电磁干扰的影响较小,数据传输结果较为准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和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110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将电子设备100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第一无线充电装置120用于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无需设置外部的充电接口或数据接口,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防水性能以及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无线充电设备200包括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20,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配置参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20用于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电子设备100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充电配置参数是电子设备100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获取的。无线充电设备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充电配置参数,该充电配置参数例如包括电子设备100中电池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或充电功率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包括解码器和第二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用于将电子设备100发送的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第二脉冲序列,光脉冲信号是根据充电配置参数生成的;解码器用于第一光接收器对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解调,得到充电配置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器用于将充电配置参数等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第一光发射器以光脉冲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第二光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码器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充电配置参数后输出。通过光脉冲信号的形式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由于光脉冲信号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电子设备100与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使得充电配置参数不会因电磁干扰而出现错漏,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还包括第二光发射器;第二光接收器用于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检测光脉冲信号;第二光发射器用于向电子设备100发送反馈光脉冲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在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之前,需要通过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进行光感应检测,如利用检测光脉冲信号和反馈光脉冲信号实现光感应通路的检测,确保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之间能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20包括第二线圈,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设置于第二线圈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二线圈可以为电磁线圈,通过第二线圈能够有效的实现无线电能传输,从而使得无线充电设备能够准确的根据充电配置参数,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无线充电。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可以设置于第二线圈的中间位置,因此受到的电磁干扰的影响较小,数据传输结果较为准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20,第二数据传输装置210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电子设备100发送的电子设备100的充电配置参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220用于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以使电子设备100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无线充电设备给电子设备100进行无线充电以及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电子设备100无需设置外部的充电接口或数据接口,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防水性能以及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
步骤S301、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以无线通信方式将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
其中,无线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例如,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无线充电设备用于对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因此,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获取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该充电配置参数例如包括电池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功率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待机状态的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设备接触时,能够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的存在,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获取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该充电配置参数例如包括电池当前电压、电池当前电流、电池当前功率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设备包括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进行无线电能传输。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在通电状态下会产生相应的电磁场,通过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还能够实现设备检测功能。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的方式包括:获取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的电磁信号,电磁信号受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在电磁信号与预设电磁信号相匹配时,确定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其中,预设电磁信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根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电磁场强度确定。电子设备能够通过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的电磁信号,准确的探知到无线充电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不接触时,如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的电磁信号不受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的电磁场的影响,该电磁信号与预设电磁信号不匹配,则判定未能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在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相接触(直接接触或通过介质间隔接触)时,如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受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各自的电磁场的影响,第一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的电磁信号相较于无电磁场影响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得电磁信号与预设电磁信号相匹配,此时确定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电池、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一数据传输装置,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用于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示例性的,通过第二数据传输装置接收第一数据传输装置传输的充电配置参数。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编码器和第一光发射器,第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解码器和第二光接收器;通过电子设备中的编码器和第一光发射器将充电配置参数调制转化为光脉冲信号,并将光脉冲信号输出至第二光接收器,第二光接收器将接收的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第二脉冲序列,并由解码器将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解调,得到充电配置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编码器和第一光发射器,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解码器和第二光接收器;通过编码器将充电配置参数进行调制,得到第一脉冲序列,通过第一光发射器将第一脉冲序列转化为光脉冲信号,并将光脉冲信号输出至第二光接收器;通过第二光接收器将接收的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第二脉冲序列,并通过解码器将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解调,得到充电配置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器用于将充电配置参数等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第一光发射器以光脉冲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第二光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脉冲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码器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充电配置参数后输出。通过光脉冲信号的形式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由于光脉冲信号在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强,不受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使得充电配置参数不会因电磁干扰而出现错漏,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光接收器,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第二光发射器;以无线通信方式将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之前,还包括:通过第一光发射器向第二光接收器发送检测光脉冲信号;通过第二光发射器向第一光接收器发送反馈光脉冲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之前,需要通过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进行光感应检测,确保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光发射器向无线充电设备中的第二光接收器发送检测光脉冲信号;若第二光接收器接收到该检测光脉冲信号,则无线充电设备中的第二光发射器向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光接收器发射反馈光脉冲信号;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光接收器接收无线充电设备中的第二光发射器发送的反馈光脉冲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控制芯片和光接收器。其中,光接收器包括光感应通讯接口D1+/D1-,光感应通讯接口D1+/D1-用于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充电配置参数,光感应通讯接口D1+/D1-还分别对应连接控制芯片中的信号引脚D+和D-,通过信号引脚D+和D-将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给控制芯片,从而准确的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充电配置参数。
步骤S302、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
其中,充电配置参数由电子设备以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根据该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以无线充电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配置参数包括电池充电电压;根据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包括:根据电池充电电压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向电子设备提供目标电压。例如,电池充电电压为9V,则将该电池充电电压9V作为待提供的目标电压,即待提供的目标电压亦为9V。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配置参数包括电池充电电压,根据该电池充电电压和损耗电压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例如,电池充电电压为9V,无线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电压为1.5V,则计算该电池充电电压9V与损耗电压为1.5V的和作为待提供的目标电压,即目标电压为10.5V。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配置参数包括电池充电功率,无线充电设备根据该电池充电功率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例如,获取无线充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计算电池充电功率与输出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配置参数包括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池充电电流,根据该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池充电电流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使得无线充电设备输出的目标电压与该电池充电电压、电池充电电流相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配置参数还包括电池当前电压;根据电池充电电压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包括:判断电池当前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的电池满电电压;若电池当前电压小于电池满电电压,则根据电池充电电压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待提供的目标电压。
其中,电池满电电压可以根据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实际情况预先设置,通过判断电池当前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的电池满电电压,从而确定电子设备中的电池是否达到充电条件。若电池当前电压小于电池满电电压,则表明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电量未充满,此时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符合充电条件,因此可以根据电池充电电压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待提供的目标电压,以便通过该目标电压对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充电配置参数包括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池当前电压;判断电池当前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的电池满电电压;若电池当前电压小于电池满电电压,则根据电池充电电压确定无线充电设备待提供的目标电压。例如,电池满电电压为4.2V,电池充电电压为9V,若电池当前电压大于等于4.2V,则表示电子设备满电,不需要进行充电。如果U小于4.2V,则表明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电量未充满,需要进行充电。此时无线充电设备可以将获取的电池充电电压9V作为待提供的目标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多个开关管、与多个开关管连接的分压电路、以及与分压电路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向电子设备提供目标电压,包括:根据目标电压,从多个开关管中确定待开启的目标开关管;开启目标开关管,以控制分压电路向无线充电装置输出目标电压,并使无线充电装置向电子设备提供目标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充电设备能够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来调整分压电路的分压电阻的阻值,从而准确的调整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如开关管导通变多,分压电阻并联而变小,输出的目标电压就会再变大。如开关管导通变少,分压电阻变大,输出的目标电压就会变小。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开关管V1、开关管V2和开关管V3,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至电阻R5,控制芯片的管脚1为接地,控制芯片的管脚2至4用于分别连接开关管V1至V3,各开关管V1至V3分别连接分压电路中的电阻R1至电阻R3。控制芯片的管脚5为数据D+输入,管脚6为数据D-输入。数据D+和数据D-例如为电子设备发送的充电配置参数中的充电电压,控制芯片能够通过D+和D-上的电压来决定开通开关管V1/V2/V3中的哪个开关管从而确定输出的目标电压VOUT的大小。
示例性的,控制芯片的管脚2控制9V/12V/20V电压输出,管脚3控制12V/20V电压输出,管脚4控制20V电压输出,输出电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输出电压的大小。假如开通的是开关管V1,那么电阻R5和电阻R1会并联,阻值相比之前会变小,也就是分压电路的分压电阻值会变小,那么输出电压VOUT会变大,例如到达9V。同样如果开关管V1/V2都导通,那么电阻R5和R1和R2并联,分压电阻还会变小,输出电压VOUT就会再变大,例如达到12V。如果开关管V1/V2/V3都导通,那么电阻R5和R1、R2、R3并联,分压电阻还会变小,输出电压VOUT就会再变大,例如达到20V。
步骤S303、电子设备根据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无线充电设备以无线供电方式向电子设备提供目标电压,例如电子设备通过对目标电压进行耦合得到感应电压,并通过该感应电压对电子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
示例性的,无线充电设备包括无线充电装置(第二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控制该无线充电装置根据该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无线充电设备以无线充电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因此,电子设备无需设置外部的充电接口或数据接口,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以及能够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电磁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产生电流,从而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设备中的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提供匀强磁场,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无线充电装置与该匀强磁场垂直或不垂直。假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平面的面积为S。当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感应强度为B与垂直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即为磁通量Φ,Φ=BS。当平面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磁通量Φ=BScosθ,θ为平面的垂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由于电流是由电源的感应电动势引起的,电子设备也必定会产生感应电动势E的变化,感应电动势E可以由磁力大小发生变化而产生,主要包括下列两种方法来产生感应电动势E:一种方法是让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如图5,假设一段导体长度为L,以速度v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在B/L/v互相垂直的情况下,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Lv。当导体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不论电路是否闭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磁感应强度B、导体长度L、切割速度v及v和B方向的夹角θ的正弦值成正比,即E=BLvsinθ。另一种方法是让磁场在导体内运动。磁力变化的大小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力改变的强弱、快慢、大小有关系。当穿过某一不闭合线圈的磁力发生变化时,线圈中虽无感应电流,但感应电动势依旧存在。在导体棒不切割磁感线时,但闭合回路中有磁力变化时,同样能产生感应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和第二无线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二线圈。其中,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可以为电磁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也可以进行磁吸充电,例如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依靠磁性正负极吸引,通过正负磁性在一定的距离内自动吸附,达到接通即可充电的作用。在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的上面固定有磁铁,另一端也固定有磁性的物质,只要将两端靠近,就可以达到对吸充电。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能够有效的实现无线电能传输,从而使得无线充电设备能够准确的根据充电配置参数,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一线圈的中间位置,第二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第二线圈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和第二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线圈以及第二线圈的中间位置,因此受到的电磁干扰的影响较小,数据传输结果较为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接收线圈11和整流电路12,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AC/DC转换器21、变频器22以及输出线圈23。AC/DC转换器21还用于连接电源,该电源例如为市电,整流电路12还用于连接电池10。在AC/DC转换器21与电源连接时,输出线圈23周围会因为电流磁效应产生磁场。当要充电的电子设备靠近无线充电设备时,输出线圈23的磁场将透过电磁感应,在电子设备的接收线圈11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导引到电池10,就完成了无线充电设备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充电。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供电效率,线圈位置需要对齐,不能发生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准静电电场并通过电容进行无线充电。其中,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电容,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二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是由属于物理上分开的器件的两个电极组成。将这两个器件彼此靠近就能形成一个电容阵列,并用来传输能量。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第一电容包括主动电极RX、负载和被动电极RZ,第二电容包括主动电极TX、振荡器和被动电极TZ。其中,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中的主动电极要比被动电极的尺寸小,但主动电极上施加的电压较高,被动电极的尺寸较长,上面的电压较低。通过上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能够有效地在组成电容的合适尺寸金属表面间实现纵向的准静电耦合,从而可以通过静电感应实现能量的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电池当前电压,判断电池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电池满电电压;若电池当前电压大于或等于电池满电电压,则判断充电是否完成,向无线充电设备发送充电停止指令,该充电停止指令用于指示无线充电设备停止向电子设备充电。可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可以预留USB、Type-C等接口进行有线连接,不影响电子设备本身的防水和接口的减少。
请参照图8,图8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一场景示意图,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310与无线充电设备320之间通过中间介质330相间隔,中间介质330可以为玻璃等介质,电子设备310与无线充电设备320可以以磁吸方式正负相吸固定在中间介质330上。电子设备310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320时,以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320,无线充电设备320根据充电配置参数,对电子设备310进行无线充电。其中,电子设备310内部内置电磁线圈、无线充电设备320也内置电磁线圈,电磁线线圈的中间内置有数据传输装置的同时,该数据传输装置使用光感应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在电子设备310为中继器、重复器等设备时,电子设备310可以设置在玻璃窗户外,从而获取通信质量更好的无线网络信号,并通过无线充电设备320将无线网络信号转发至控制器进行出路,从而能够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同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更强,能够获取的无线网络信号的质量更好,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达到了防水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获取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以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供无线充电设备根据充电配置参数,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实施例无需设置外部的充电接口或数据接口,即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无线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以及提高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如图9所示,无线充电系统400包括电子设备401和无线充电设备402,电子设备401与无线充电设备402之间可以是无线连接的,其中,所述电子设备401用于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项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所述无线充电设备402用于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项应用于无线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其中,电子设备401可以是前述图1中的电子设备100,无线充电设备402可以是前述图2中的无线充电设备20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或无线充电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电子设备或无线充电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或无线充电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或无线充电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所述无线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
第一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编码器和第一光发射器;
所述编码器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进行调制,得到第一脉冲序列;
所述第一光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脉冲序列转化为光脉冲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以使所述无线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光脉冲信号输出目标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光接收器;
所述第一光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发送检测光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返回的反馈光脉冲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光脉冲信号和所述反馈光脉冲信号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之间的光感应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线圈,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圈的中间位置。
5.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数据传输装置,用于以无线通信方式,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
第二无线充电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解码器和第二光接收器;
所述第二光接收器用于将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第二脉冲序列,所述光脉冲信号是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生成的;
所述解码器用于第一光接收器对所述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解调,得到所述充电配置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光发射器;
所述第二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检测光脉冲信号;
所述第二光发射器还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反馈光脉冲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数据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圈的中间位置。
9.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无线充电设备时,以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
所述无线充电设备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电压进行无线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编码器和第一光发射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解码器和第二光接收器;所述以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通过所述编码器将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进行调制,得到第一脉冲序列,通过所述第一光发射器将所述第一脉冲序列转化为光脉冲信号,并将所述光脉冲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光接收器;
通过所述第二光接收器将接收的所述光脉冲信号转化为第二脉冲序列,并通过所述解码器将所述第二脉冲序列进行解调,得到所述充电配置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光接收器,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括第二光发射器;所述以无线通信方式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配置参数传输至所述无线充电设备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光发射器向所述第二光接收器发送检测光脉冲信号;
通过所述第二光发射器向所述第一光接收器发送反馈光脉冲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配置参数包括电池充电电压;所述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输出目标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充电电压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
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多个开关管、与多个所述开关管连接的分压电路、以及与所述分压电路连接的无线充电装置;
所述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电压,从所述多个开关管中确定待开启的目标开关管;
开启所述目标开关管,以控制所述分压电路向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输出所述目标电压,并使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向所述电子设备提供所述目标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配置参数还包括电池当前电压;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充电电压确定待提供的目标电压,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当前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的电池满电电压;
若所述电池当前电压小于电池满电电压,则根据所述电池充电电压确定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待提供的目标电压。
15.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86106.8A 2022-08-16 2022-08-16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674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106.8A CN117674313A (zh) 2022-08-16 2022-08-16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104151 WO2024037217A1 (zh) 2022-08-16 2023-06-29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106.8A CN117674313A (zh) 2022-08-16 2022-08-16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4313A true CN117674313A (zh) 2024-03-08

Family

ID=89940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6106.8A Pending CN117674313A (zh) 2022-08-16 2022-08-16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4313A (zh)
WO (1) WO20240372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07155A (ko) * 2016-03-15 2017-09-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667155A (zh) * 2018-06-08 2018-10-16 深圳森阳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8900011B (zh) * 2018-06-22 2021-12-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带有副边电压反馈的磁耦合无线供电装置
CN112787361A (zh) * 2019-11-06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7217A1 (zh)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0914B (zh) 无线供电系统、电力发送设备和电力接收设备
EP287067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ally changing frequency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08539825B (zh) 用于向无线功率接收器提供无线充电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9257856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023548B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및 각각의 제어 방법
JP2017209011A (ja) 受電装置、及び受電方法
WO2014137199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KR20140023409A (ko) 무선 충전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EP347945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of subsequent receiver
JP2014075934A (ja) 給電装置、給電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615849B2 (en) Power receiving device and power feeding system
JP5959862B2 (ja) 電力供給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011659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odes
JP2009131039A (ja)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11296556B2 (en) Power relay device and system
EP2897251B1 (en) Power Transfer Unit
US20160149601A1 (en)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5244943A (zh) 智能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系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
JP2015177738A (ja) 無線電力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184488A (ja) 送電装置、送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07863A (ja) 給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099576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230129621A (ko) 무접점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KR20170016147A (ko) 휴대용 무선 듀얼 충전 배터리 팩
CN105406564A (zh) 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