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5933B -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5933B
CN117665933B CN202311589637.4A CN202311589637A CN117665933B CN 117665933 B CN117665933 B CN 117665933B CN 202311589637 A CN202311589637 A CN 202311589637A CN 117665933 B CN117665933 B CN 1176659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osition
work area
target work
seismic
micro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96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65933A (zh
Inventor
赵晓明
周雪松
葛家旺
刘丽
刘贤
李旭彪
唐小龙
陈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5896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59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5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5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65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5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获取沉积模式图;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古地貌,获取古地貌图,结合物源通道体系识别及重矿物组合分析,建立沉积物运移路径,得到砂体输送路径平面图;恢复目标工区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获取工区水动力变化规律;提取并优选地震属性,获取砂体平面形态及分布图;完成目标工区沉积微相类型的识别与单井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在砂体平面分布内,开展沉积亚相边界的平面刻画;在单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的标定下,获得目标工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Description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沉积微相是沉积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沉积单元。沉积微相的识别和划分在油气勘探及开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沉积微相的研究过程较为复杂,地层本身在深埋条件下,其各方面特征的分析存在一定困难,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往往存在差异。现今用于研究沉积微相的技术方法十分丰富。
传统的地质学方法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的沉积微相研究方法。通过观察野外露头,通过分析露头岩性、构造等相标志对沉积微相进行判断,可以准确识别具体的沉积微相类型。但是该方法无法推广应用到深埋地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
随着测井技术的进步,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形态、振幅等特征,建立测井相,结合岩心所反映的沉积微相标志,将沉积微相与测井相结合对沉积微相类型展开具体研究。该方法弥补了岩心资料不足时对沉积微相的研究问题,但该其实施仍需要一定数量的井资料及井网密度,少井或稀井网区实用性较差。
随着三维地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利用地震数据得到的地质参数,通过地震数据转化,实现了由地震数据向沉积微相研究的转变。结合地震沉积学理论,形成的一系列地震属性分析、地震正、反演等方法,实现了对沉积微相的定量分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测井资料存在的部分缺陷,新兴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也推动了地震相预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但井网密度仍是限制沉积微相地震预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稀井网区,缺少充足的井资料标定与验证,地震预测仍存在多解性。
对于埋藏较深的地层,由于地震能量衰减严重,其深层地震资料成像存在困难,部分浅埋藏地层受盐岩,煤层,或冻土层等屏蔽层的干扰,形成的强反射界面造成多类层间多次波发育,同样严重影响目的层有效信号及成像,导致地震砂体响应与识别效果差,严重制约了地震预测方法的使用效果。而稀井网区在井数量和井密度的制约下,进一步加大了利用低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沉积微相的刻画所存在巨大困难和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工区的地质背景资料、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岩心资料及粒度分析和元素分析化验资料,并调研获取符合目标工区沉积背景的现代沉积模式资料,得到沉积模式图;
步骤S20、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开展源汇体系分析,建立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
步骤S30、根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资料,获得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区域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图,并明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水动力背景及变化情况;
步骤S40、提取目标工区的地震属性,并进行地震属性优选;
步骤S50、根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水动力背景及变化情况和地震属性刻画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平面形态及分布范围,并获得砂体平面分布图;
步骤S60、在沉积模式指导下,完成目标工区沉积微相的识别与单井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
步骤S70、在沉积模式指导下,结合连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在砂体平面分布图内,开展沉积亚相边界的识别与解释;
步骤S80、在单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的表定下,在不同沉积亚相范围内对应的沉积微相进行刻画,获得目标工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21、根据工区层序地层划分,开展地震层位解释;
步骤S22、根据目标工区的地震层位解释结果,得到目标工区地层顶底时间域地层界面以及上覆稳定沉积时期,利用印模法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古地貌,得到古地貌图;
步骤S23、根据斜坡带地震剖面特征分析,识别物源通道类型,获取物源通道体系分布特征图;
步骤S24、对目标工区岩心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分析,得到重矿物组合平面分类特征;
步骤S25、结合古地貌图、物源通道体系分布特征图及重矿物组合平面分类特征,建立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30中,综合利用沉积噪音模型方法(轨道调谐后的动态噪音(DYNOT)和Lag-1自相关系数法(ρ1))和上超法恢复相对海(湖)平面,获得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区域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图。
步骤S31、以伽马(GR)测井曲线为研究指标,对目标工区进行天文周期信号提取,建立起目标工区地层的“浮动天文标尺”,拟定目标工区地层内部各级次层序界面形成时间及各级次层序持续时间;
步骤S32、基于ACYCLE程序,利用ρ1法(Lag-1autocorrelation coefficient自相关系数法)对输入GR数据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开展相对水位变化噪音分析,得到时间域和深度域的海平面变化曲线;
步骤S33、运行轨道调谐后的动态噪音DYNOT(Dynamic noise after orbitaltuning)海平面模型对古气候时间序列开展能谱分析,测量气候和水深指标中的噪音,评估非天文信号(即噪音)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得到时间域的海平面变化模型;
步骤S34、两种沉积噪音模型互相验证得到基于沉积噪音模型的目标工区相对海(湖)平面变化曲线;
步骤S35、基于上超法,在同一个层序内部,标记出每一个上超点的位置,记录各上超点的沉积时间,纵向深度及上超点之间的横向相对距离;
步骤S36、确定上超点之间的累积量,得到相对海平面的上升幅度,确定层序内部最远上超点与上覆地层最近上超点位置,测量两个上超点之间的累计量,得到相对海平面的下降幅度,将上升幅度曲线和下降幅度曲线连接,便得到研究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步骤S37、综合沉积噪音模型和基于上超法恢复结果,得到目标工区相对海(湖)平面变化曲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4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41、通过井震标定,确定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提取相对应的地震属性;
步骤S42、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目标工区地层的砂地比与地震属性的相关性,优选出相关性系数高的地震属性;
步骤S43、基于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利用相关系数最高的单一属性或多种相关性较高的地震属性进行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地震属性包括振幅类地震属性、波形类地震属性及统计类地震属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5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51、依据相对海平面的恢复结果,结合地震属性平面响应特征,划定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平面分布范围;
步骤S52、依据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结果,在砂体平面分布范围内,刻画砂体平面分布的形态,得到砂体平面分布图。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6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61、根据目标工区岩心资料,识别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物粒度资料,得到目标工区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步骤S62、通过沉积微相的测井及地震响应标定,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步骤S63、开展沉积微相单井解释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在稀井网区,通过地质模式指导下的多要素驱动开展沉积微相刻画。通过沉积地质模式约束,建立砂体空间展布规律;开展古地貌,源汇体系及水动力条件控制下的砂体运移路径及分布范围研究,结合平面地震属性分析结果,预测地层平面砂体分布。通过岩心及测井资料识别沉积微相类型,开展单井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在砂体平面分布范围内,解释并刻画沉积亚相边界;通过单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的标定,完成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刻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潮汐作用影响的三角洲沉积模式图;
图3为印模法恢复古地貌示意图;
图4为P10地层沉积时期古地貌图;
图5为物源通道类型图;
图6为重矿物组合特征图;
图7为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
图8为研究区相对海(湖)平面变化图;
图9为砂体平面形态刻画及分布特征图;
图10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粒度特征图;
图11为潮汐改造砂坝砂体粒度特征图;
图12为潮汐砂坝砂体粒度特征图;
图13为沉积微相类型的划分及特征图;
图14为沉积亚相带划分图;
图15为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目标工区的地质背景资料,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岩心资料及粒度分析和元素分析等分析化验资料,并调研获取符合目标工区沉积背景的现代沉积模式资料,得到沉积模式图;
步骤S20、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开展源汇体系分析,建立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
步骤S21、根据工区层序地层划分,开展地震层位解释,得到目标工区层序地层格架;
步骤S22、根据目标工区地震层位解释结果,得到目标工区地层顶底时间域地层界面以及上覆稳定沉积时期,最大海泛形成的反映整个盆地填平补齐的地震界面,利用印模法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古地貌,得到古地貌图;
具体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地震层位解释结果,得到目标工区目标层位P10顶底时间域地震层面,以及上覆沉积地层中选择能够反映目的层填平补齐特征的等时地震界面作为标志层界面,通过时间域的标志层界面与时间域的目标地层底面相减,得到P10地层时间域的残余厚度,通过井震结合时间-深度关系将时间域的残余厚度转化为深度域的残余沉积厚度,镜像恢复古地貌;得到如图4所示的目标工区目标地层沉积时期古地貌图;
步骤S23、根据斜坡带地震剖面特征分析,识别物源通道类型,获取物源通道体系分布特征图;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对斜坡带多个连续剖面的地层界面形态进行分析,识别物源通道类型,得到物源通道类型图。在目标工区共识别到2类物源输砂通道:断槽沟谷体系,下切沟谷体系。下切沟谷体系可分为两种:V型下切沟谷体系和W型下切沟谷体系。
①断槽沟谷体系
陆相湖盆中由两条相邻的主干正断层(断裂带)所夹持的断槽,是一种特殊的沉积物物源通道,它是断裂体系或不同断裂体系之间发育地势相对较低的槽道或沟洼.当物源注入方向与断裂带走向方向一致时,断槽为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提供了通道和场所,断槽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是共生、变化的。如低海平面时期,断槽更多的体现出通道特征,沉积物沉积在远端;高海平面时期,断槽可以提供更多的沉积空间,沉积物沉积在近端。
研究区发育三条主要的断槽物源通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
②下切沟谷体系
下切谷是由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河流体系自隆起区向盆地区发展形成的深切水道,其可以作为主要的输砂通道控制沉积物的运移方向。因此,下切谷不仅对于源-汇系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也具有实际的意义。
对于平湖斜坡带来说,通过精细的地震剖面解剖,识别出8个下切谷通道,下窄上宽。其中发育在研究区中部的小型下切沟谷体系,以V字型为主,下切谷宽度在0.4-1km之间,发育规模较小。而斜坡带北部发育的W型下切沟谷体系,宽度更大,介于3-4km,发育规模更大,也更陡峭;
步骤S24、对目标工区岩心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分析,得到重矿物组合平面分类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重矿物受风化作用影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稳定性,据此可分为稳定重矿物和不稳定重矿物两种类型。距离物源区越远,沉积物中稳定重矿物的含量越高,不稳定重矿物逐渐减少。而ZTR指数是指电气石、锆石和金红石等组成的透明矿物组分在重矿物中所占的百分含量。ZTR指数随着与母岩区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在近源区,ZTR指数往往呈现比较低的数值。
由研究区地层陆源重矿物组合及ZTR指数可知,研究区平湖期沉积时存在三种重矿物组合,分别对应不同沉积区域。重矿物组合一,ZTR指数(6.61-10.07),对应目标工区北部地区,有斜坡带北部大型下切谷物源通道输送沉积。重矿物组合二,ZTR指数较低,对应目标工区南部隆起位置,由南部断槽物源通道输送;重矿物组合三,ZTR指数较高(11.6-25.6),对应中部洼陷井区范围,由中部小型下切谷物源通道输送沉积;
步骤S25、结合古地貌恢复结果,物源通道体系分析结果及重矿物平面组合特征,建立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如图7所示);
沉积物由河流水体携带进入沉积区,受古地貌和物源通道控制,具有一定运移输送和卸载沉积规律。因此根据目标工区P10地层古地貌起伏特征结合物源通道体系的展布特征,建立沉积物输送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图;
5、步骤S30、根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资料,获得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区域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图,并明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水动力背景及变化情况;
目标地层PH组沉积时期,在中-晚始新世气候变冷期间,深海有孔虫以及海底生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南极冰盖形成,规模逐渐变大,海平面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基于数据的动力噪音模型恢复相对海(湖)平面。本次利用轨道调谐动力噪音模型(Dynamic Noise After Orbital Tuning,DYNOT)和自回归系数法(lag-1autocorrelationcoefficient,ρ1)恢复研究区相对海平面升降曲线。
DYNOT模型是用来评估天文调谐后数据的总能谱和其中非天轨道周期驱动的信号能谱,并分析噪音在GR测井曲线序列中的分布状况,海平面上升时,沉积噪音减少,DYNOT值将变小,相反,海平面下降时,沉积噪音增加,DYNOT值将变大。
ρ1模型主要是时间序列的lag-1自相关系数,作为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另一种沉积噪音测试指标,也可以用来恢复相对海平面升降曲线。海平面上升时,噪音逐渐减少,ρ1模型的数值增大;当海平面下降时,噪音逐渐增多,ρ1模型的数值减小。运用Acycle 2.4.1程序,开展DYNOT模型和ρ1模型分析,用来恢复目标工区的相对海平面升降曲线。将两者恢复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确保相对海(湖)平面升降曲线的科学性。
根据工区层序划分及地震层位解释结果,选取断裂活动影响较弱的地震剖面,根据层序内部上超点的迁移路径和迁移量获得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区域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图。
根据DYNOT和ρ噪音模型和基于上超法恢复的相对海(湖)平面变化,总体上工区经历过三次海(湖)平面升降,对应地层内部三套三级层序。其中,目标地层P10层段所在SQ1三级层序沉积时期(40.4~38Ma),研究区构造活动较强,影响相对海(湖)平面升降,导致在39.1Ma时,全球海平面处于低水位时期,而DYNOT和ρ1模型恢复的相对海(湖)平面处于高水位时期,造成研究区相对海(湖)平面呈现出完整的上升下降的过程。
P10层段沉积时期,相对海(湖)平面处于升高状态;
步骤S40、提取目标工区的地震属性,并进行地震属性优选;
步骤S41、通过井震标定,确定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提取相对应的振幅类、波形类及统计类等地震属性;
对目标工区两种地震数据体,叠后地震数据体和反演地震数据体进行属性提取。对叠后地震数据提取了弧长、平均能量、平均瞬时相位、平均负振幅、平均正振幅、半能量、最大振幅、平均振幅、最小振幅、正负采样比、均方根振幅、标准振幅差、振幅和、能量和、负振幅和、正振幅和、门限值及时窗18种层面属性。
步骤S42、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目标工区地层的砂地比与地震属性的相关性,优选出相关性系数高的地震属性;
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地层砂地比与各种地震属性的相关性,优选出叠后地震数据体的平均正振幅、最大振幅、平均振幅、最小振幅及振幅标准差属性。以上地震属性与地层砂体相关系数介于0.2-0.3之间,属于低相关水平。
表1常规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相关性分析
平均正振幅 最大振幅 平均振幅 最小振幅 振幅标准差
砂体厚度 0.235 0.260 0.259 0.259 0.213
步骤S43、基于筛选的地震属性,利用相关系数最高的单一属性,或多种相关性较高的地震属性进行融合;
其中最大振幅得到相关系数最高,用此属性来表征砂体平面分布。
步骤S50、根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水动力背景及变化情况和地震属性表征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平面形态及分布范围,并获得砂体平面分布图;
步骤S51、依据相对海(湖)平面的恢复结果,结合地震属性平面响应特征,划定目标工区地层各类型砂体平面分布范围;
本实施例中,目标工区地层(P10)处于高海平面时期,海岸线向陆地方向迁移,三角洲沉积体系整体向后撤,分流河道延伸距离缩短,具有较为明显的朵状特征。
步骤S52、依据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结果,在砂体平面分布范围内,刻画砂体平面分布的形态,得到砂体平面分布图,可以看到深色区域代表砂体,其分布分散,无法直观判断出亚相及微相分布规律;(结合砂体运移路径,以此为砂体主要聚集区域,完成砂体平面分布的表征,得到砂体平面分布图)
步骤S60、在沉积模式指导下,完成目标工区沉积微相的识别与单井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
目标工区为潮汐影响下的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沉积亚相,三角洲前部较深水域发育浅海陆棚沉积。
步骤S61,根据目标工区岩心资料,识别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物粒度等资料,得到目标工区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从岩心岩性来看,目标工区PH组P10地层,发育深灰色泥岩指示其为水下沉积环境。发育双粘土层(泥质披覆)、羽状交错层理、韵律层理、S型交错层理、潮汐束及复合交错层理等潮汐作用主导形成的沉积构造,发育块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及槽状交错层理等河流沉积作用主导形成的沉积构造,同时发育河流-潮汐-波浪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和爬升沙纹层理。说明目标工区地层主要发育河流作用和潮汐作用共同作用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结合粒度概率分布分析和粒度概率累计分析,识别平湖组砂岩沉积背景和沉积相,并划分出三种类型:(1)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坝为主的三角洲沉积砂体,(2)以改造砂为主的河流-潮汐改造砂体,(3)以潮汐沙坝为主的潮汐作用沉积砂体。
(1)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三角洲砂体)
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主要为受河流三角洲单一水动力控制的牵引流沉积,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标准的两段式和三段式,且分选相对较好,粒度分布曲线呈单峰型。三段式与两段式的区别为增加了含量较少的滚动组分。平湖组三角洲砂体悬浮总体的与跳跃总体的细截点的粒度在粗砂到中砂之间,图线的斜率为70°左右。从分布曲线特征为单峰型,主要粒度为中砂以上占90%左右,分选较好。
(2)潮汐改造砂坝(潮汐改造)
改造砂体受到多种水动力影响,河流携带沉积物运移至三角洲沉积位置,当研究区存在多重水动力条件如波浪、潮汐,原始沉积物将受到淘洗和改造,不同能量强度的水动力作用将携带走相应粒度的沉积物至相对静水环境下再沉积,这就导致原始三角洲砂体粒度组分被改造,缺失某一粒级的组分。但总体上,粗砂粒级的跳跃总体含量较高,反映河流水动力作用较强,细砂以下的跳跃组分较低,由潮汐作用或者波浪将较细的组分搬运到此沉积。同时两个跳跃总体代表双向水流的特征,冲刷回流分界面清晰。在粒度概率累计曲线上多呈现为四段式,且存在由于粒度组分缺失导致的粒度组分的不连续特征,粒度若集中在粗砂到细砂,则说明水动力较强,又受到潮汐的影响将细砂的组分搬运过来沉积,若集中在细砂以下,且含有泥质组分,说明水动力弱,受波浪影响将细砂及粉砂组分搬运到此沉积。改造砂体一般分选差,粒度分布曲线则呈现多峰特征,也反映了分选较差,水动力较复杂。
(3)潮汐主砂坝与潮汐次砂坝(潮汐作用)
潮汐砂坝形成过程需要两种水动力条件,但潮汐砂坝的形成主要受潮汐控制。河流作用带来的沉积物首先遭到海水的侵漫,再开始接受潮汐作用的改造。随着沉积基准面的升高,潮汐沉积作用向着陆地方向推移,原来的沉积物包括原来的河口沉积物,在潮流的侵蚀和改造作用下,泥质组分不断向滨外带迁移,砂质组分或向陆地方向搬运或留在原地,使较细的组分向前搬运形成潮汐砂坝。河流的动力自潮流上界向河口减弱,潮汐的能量则随着河口湾变窄而增强。研究区的潮汐砂坝的粒度曲线概率特征为三段式,两段跳跃组分加一段悬浮组分。跳跃组分的粒级在细砂以下,含量在95%以上。斜率为60°,分选较好。粒度分布曲线的为双峰型,为两个相近的双峰,说明两次水动力条件接近。为两次强度不同的潮汐作用控制
综合工区PH组岩心矿物组成、粒度、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等一系列资料,划分4种沉积亚相:河流作用主导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河流-潮汐交互影响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潮汐作用主导的前三角洲亚相及浅海陆棚。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潮汐主沙坝、潮汐次沙坝及潮汐改造砂坝5种沉积微相。
步骤S62,通过沉积微相的测井及地震响应标定,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结合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单一沉积微相的岩电和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
步骤S63,开展沉积微相单井解释及连井解释。
根据岩心照片、不同微相岩电特征差异及岩性纵向组合等,对研究区20口探井进行了单井沉积微相解释。
为明确研究区平湖组沉积微相在横向及垂向上的演化规律,基于单井沉积微相的分析结果,进一步开展连井剖面上的沉积微相对比研究。本次选定3条顺物源方向,1条切物源方向共4条剖面,覆盖了研究区全部井区范围。
步骤S70、在沉积模式指导下,结合连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在砂体平面分布图内,开展沉积亚相边界的识别与解释;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连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目标工区P10层段四个顺切物源连井剖面均显示以潮汐主砂坝和潮汐次砂坝沉积微相,因此井区范围内,均处于潮汐影响的前三角洲亚相范围。结合砂体展布特征、古地貌特征、相对海(湖)平面恢复结果、平剖互动综合分析,划定各沉积亚相边界。
步骤S80、在单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的表定下,在不同沉积亚相范围内对应的沉积微相进行刻画,获得目标工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PH组P10层段沉积时期对应SQ1三级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晚期,顶界为平湖组内部第一个最大海泛面。该时期处于裂陷活动三幕早期,断裂活动强度较弱。该时期相对湖(海)平面逐渐上升至最大海泛面位置,湖(海)范围达到该阶段最大,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至最远,三角洲发育范围继续萎缩,呈朵状形态,分流河道分叉减少,潮汐影响范围向岸方向再次扩大,潮汐沉积砂体,潮汐改造砂体发育范围更广。
根据岩心观察结果,W2井发育块状层理泥岩,块状层理细砂岩,说明其水体较深且安静。透镜状层理粉砂质泥岩伴生双粘土层以及生物扰动特征,明显具有潮汐沉积特征。W1井和W4井砂岩粒度累计概率曲线均包含两段跳跃组分,概率分布曲线显示为细粒组分波动的一高峰,一低峰的双峰特征,为潮汐沉积。N5d井和N1d井砂岩粒度曲线则为多段式概率累积曲线和多峰粒度分布曲线特征,且分选较差,主要为改造砂沉积。而B1井则发育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四段式特征,应为潮汐沉积形成潮汐砂坝。综合指向了大规模的潮汐沉积特征。
从钻井资料发现P10层段砂体发育较差,发育层数较P11层段更少,厚度更薄,整体含沙率持续降低。测井上,砂体GR测井曲线呈高齿化箱型,齿化箱型,齿化漏斗形特征。砂体多孤立发育,连续性差,无法清晰识别到河道等连续沉积特征。
结合地震平面属性特征,三角洲发育已萎缩退出井区。而由于海平面上升,潮汐影响范围覆盖井区所有部位,形成以潮汐砂坝沉积为主的沉积格局。而东部地区则仍处于前三角洲和浅海陆棚交界位置,继续向东,水深更深,主要发育浅海陆棚砂体。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通过上述实施例揭示,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变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获取目标工区的地质背景资料、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岩心资料及粒度分析和元素分析化验资料,并调研获取符合目标工区沉积背景的现代沉积模式资料,得到沉积模式图;
步骤S20、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的古地貌,开展源汇体系分析,建立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
步骤S30、根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资料,获得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区域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图,并明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水动力背景及变化情况;
所述步骤S30中,综合利用沉积噪音模型方法和上超法恢复相对海平面,获得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区域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图;
步骤S31、以伽马测井曲线为研究指标,对目标工区进行天文周期信号提取,建立起目标工区地层的浮动天文标尺,拟定目标工区地层内部各级次层序界面形成时间及各级次层序持续时间;
步骤S32、基于Acycle程序,利用ρ1法对输入GR数据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开展相对水位变化噪音分析,得到时间域和深度域的海平面变化曲线;
步骤S33、运用轨道调谐后的动态噪音DYNOT海平面模型对古气候时间序列开展能谱分析,测量气候和水深指标中的噪音,评估非天文信号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得到时间域的海平面变化模型;
步骤S34、两种沉积噪音模型互相验证得到基于沉积噪音模型的目标工区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步骤S35、基于上超法,在同一个层序内部,标记出每一个上超点的位置,记录各上超点的沉积时间,纵向深度及上超点之间的横向相对距离;
步骤S36、确定上超点之间的累积量,得到相对海平面的上升幅度,确定层序内部最远上超点与上覆地层最近上超点位置,测量两个上超点之间的累积量,得到相对海平面的下降幅度,将上升幅度曲线和下降幅度曲线连接,便得到研究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
步骤S37、综合沉积噪音模型和基于上超法恢复结果,得到目标工区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步骤S40、提取目标工区的地震属性,并进行地震属性优选;
步骤S50、根据目标工区沉积时期水动力背景及变化情况和地震属性刻画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平面形态及分布范围,并获得砂体平面分布图;
步骤S51、依据相对海平面的恢复结果,结合地震属性平面响应特征,划定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平面分布范围;
步骤S52、依据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结果,在砂体平面分布范围内,刻画砂体平面分布的形态,得到砂体平面分布图;
步骤S60、在沉积模式指导下,完成目标工区沉积微相的识别与单井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
步骤S70、在沉积模式指导下,结合连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在砂体平面分布图内,开展沉积亚相边界的识别与解释;
步骤S80、在单井沉积微相解释结果的标定下,在不同沉积亚相范围内对对应的沉积微相进行刻画,获得目标工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21、根据工区层序地层划分,开展地震层位解释;
步骤S22、根据目标工区的地震层位解释结果,得到目标工区地层顶底时间域地层界面以及上覆稳定沉积时期,利用印模法恢复目标工区沉积时期古地貌,得到古地貌图;
步骤S23、根据斜坡带地震剖面特征分析,识别物源通道类型,获取物源通道体系分布特征图;
步骤S24、对目标工区岩心重矿物组合进行分类分析,得到重矿物组合平面分类特征;
步骤S25、结合古地貌图、物源通道体系分布特征图及重矿物组合平面分类特征,建立沉积物输送通道路径,得到砂体运移路径平面分布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41、通过井震标定,确定目标工区地层砂体地震响应特征,提取相对应的地震属性;
步骤S42、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目标工区地层的砂地比与地震属性的相关性,优选出相关性系数高的地震属性;
步骤S43、基于优选出的地震属性,利用相关系数最高的单一属性或多种相关性较高的地震属性进行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属性包括振幅类地震属性、波形类地震属性及统计类地震属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61、根据目标工区岩心资料,识别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物粒度资料,得到目标工区沉积亚相和沉积微相划分方案;
步骤S62、通过沉积微相的测井及地震响应标定,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步骤S63、开展沉积微相单井解释及连井沉积微相解释。
CN202311589637.4A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Active CN1176659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637.4A CN117665933B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9637.4A CN117665933B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5933A CN117665933A (zh) 2024-03-08
CN117665933B true CN117665933B (zh) 2024-06-11

Family

ID=90076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9637.4A Active CN117665933B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593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625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天津方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油井位置确定技术方法
CN104502966A (zh) * 2014-12-23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597126A (zh) * 2018-12-19 2019-04-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结构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CN109613612A (zh) * 2018-12-19 2019-04-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颗粒滩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AU2020101482A4 (en) * 2020-06-05 2020-09-0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alculation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establishing sea level change and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curves
CN112051626A (zh) * 2020-09-24 2020-12-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源汇系统的定量表征方法
CN114966846A (zh) * 2021-02-18 2022-08-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砂砾岩体井震综合精细刻画方法
US11500117B1 (en) * 2021-09-13 2022-11-15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paleokarst reservoir through well-to-seismic integration
CN115598735A (zh) * 2022-11-09 2023-01-13 西南石油大学(Cn) 一种基于速度重构的地震地貌恢复方法
CN115639597A (zh) * 2022-10-25 2023-01-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地震属性的搬运体系精细刻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0810B (zh) * 2017-08-17 2019-07-1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于风场、物源、盆地系统的储集砂体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3156505B (zh) * 2021-04-16 2022-04-01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6257A (zh) * 2007-02-02 2008-08-06 天津方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油井位置确定技术方法
CN104502966A (zh) * 2014-12-23 2015-04-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597126A (zh) * 2018-12-19 2019-04-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结构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CN109613612A (zh) * 2018-12-19 2019-04-1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碳酸盐岩颗粒滩精细刻画与预测方法
AU2020101482A4 (en) * 2020-06-05 2020-09-0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alculation method for quantitatively establishing sea level change and transgression-regression curves
CN112051626A (zh) * 2020-09-24 2020-12-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源汇系统的定量表征方法
CN114966846A (zh) * 2021-02-18 2022-08-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砂砾岩体井震综合精细刻画方法
US11500117B1 (en) * 2021-09-13 2022-11-15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paleokarst reservoir through well-to-seismic integration
CN115639597A (zh) * 2022-10-25 2023-01-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地震属性的搬运体系精细刻画方法
CN115598735A (zh) * 2022-11-09 2023-01-13 西南石油大学(Cn) 一种基于速度重构的地震地貌恢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5933A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ellegrini et al. The late Pleistocene Po River lowstand wedge in the Adriatic Sea: Controls on architecture variability and sediment partitioning
Stoakes Nature and control of shale basin fill and its effect on reef growth and termination: Upper Devonian Duvernay and Ireton Formations of Alberta, Canada
CN111257926B (zh) 一种利用老旧地震资料进行古河谷铀储层预测的方法
CN109116421B (zh) 一种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统计学反演参数确定方法
CN102650702A (zh) 一种地震波形分析及储层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0056346B (zh) 一种基于趋势变化函数的油藏三维原始含水饱和度模拟方法
CN105372709B (zh) 一种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岩性圈闭的方法
Church et al.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late Namurian in the Widmerpool Gulf (East Midlands, UK)
CN104076394A (zh) 一种碳酸盐岩潜山洞穴分层解释方法
Liu et al. Palaeogeomorphology and its control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the Early Silurian in the Tarim Basin
CN114966846A (zh) 一种砂砾岩体井震综合精细刻画方法
Liu et al. The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Wel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stone Reservoirs
CN112034527A (zh) 基于岩相组合模型及地震频谱特征的砂泥岩薄互层沉积相分析方法
CN117665933B (zh) 一种低分辨率地震资料限制下稀井网区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
Babina et al. Geometry analysis and oil reservoirs prediction in the lower cretaceous Clinoforms of the northern Priobskoye field
Esan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of D-07, D-08 and E-01 sands, Block 2 Meren field, offshore Niger Delta
CN113281820A (zh) 周口坳陷及周缘地区山西组潮坪沉积体系非常规油气有利勘探区预测方法
CN111856579A (zh) 一种综合识别南海含油气盆地深水区盆缘沉积扇体的方法
CN113917532A (zh) 分析河流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与沉积演化的方法和系统
Li et al. Petroleum System Analysis and Burial History of Middle Permian Source Rock in Turpan–Hami Basin, NW China
CN111505720B (zh) 一种岩性圈闭的刻画方法
Maynard et al. Appraisal of a complex, platform carbonate, Bukit Tua discovery, Ketapang PSC, East Java Basin, Indonesia
Nas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thickness and coal quality of the Sangatta Seam, Kutei Basin, Kalimantan, Indonesia
Jiang et al. Paleogene sedimentary system and sedimentary dynamics of windfield-source-basin system in the Dongying Sag
Oyanyan et al. Sand Thickness Distribution in Crestal (Growth) Faulted Systems Tracts Sediments in an Eastern Coastal Swamp Depobelt Oil Field, Niger Delta Basin, Niger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