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2889A - 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 Google Patents

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2889A
CN117662889A CN202311158486.7A CN202311158486A CN117662889A CN 117662889 A CN117662889 A CN 117662889A CN 202311158486 A CN202311158486 A CN 202311158486A CN 117662889 A CN117662889 A CN 117662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male element
lock
longitudinal axis
operating ring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84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塞拉菲姆·马克斯·巴罗卡
克里斯托夫·迪里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ubli Faverges SCA
Original Assignee
Staubli Faverges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ubli Faverges SCA filed Critical Staubli Faverges SCA
Publication of CN117662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2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16L33/227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the hose being introduced into or onto the connecting member and automatically lock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16L33/225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a sleeve being movable ax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41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a transversally slidable locking member surrounding the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08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 F16L37/086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combined with automatic locking by means of latching members pushed radially by spring-like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3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hooks, pawls or other movable or insertable locking members using an axially movable slee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intained by means of balls, rollers or helical springs under radial pressure between th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37/3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 F16L37/4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with a lift valve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37/3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 F16L37/4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with a lift valve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 F16L37/4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only one of the two pipe-end fittings with a lift valve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the valve having an axial bore communicating with lateral aper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201/0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pipe couplings
    • F16L2201/10Indicators for 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母元件(100)包括接头(102),所述接头(102)被配置为装配到软管(10)中并且刚性地附接到沿着纵向轴线(A100)延伸的中空体,并且所述接头(102)限定接收空间(V110)。沿着引导轴线(A130)设置在主体(102)中的径向开口(130)露出到接收空间中,并且每个径向开口(130)接收锁件(140),所述锁件(14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平移地被引导。母元件包括操作环(170),所述操作环(170)被安装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围绕主体滑动,并且该操作环包括与每个锁件的销相配合的引导槽(182)。与每个锁件相关联的引导槽由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的引导平面几何地支撑取向,使得当操作环在其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时,每个锁件在其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被驱动。

Description

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背景技术
快速连接器是包括母元件和相关联的公元件的流体连接器装置。公元件和母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内部通道,当连接器处于连接配置时,内部通道相互流体连通。母元件通常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在公元件和母元件的连接期间接合,以便将连接保持在连接状态中,因此被称为快速连接器。
在此,我们感兴趣的是其中流体在高压下循环时公元件为软管的情况。这种快速锁定装置具有在压力下意外断开的风险,这可能是安装结构发生故障或事故的根源。
在一些应用中,软管连接到母元件,然后重复地断开连接。此外,管道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略微可变的厚度。
已知如何使用与管道的外表面接触并穿入管道外壁的球或环来将管道锁定在母元件中。这种类型的锁定将锁定力集中在小表面上,这倾向于刮花管道,或不能引起足够的夹持力以将管道保持在母元件中。
例如,从DE1525854已知如何使用管连接器,所述管连接器包括刚性地附接到母连接元件的主体的中空联接管以及弹性地保持在母连接件前部的外环。环包含内部夹持件,所述内部夹持件将软管直接夹持在接头上。外环由弹簧保持在前部,所述弹簧通过内部夹持件将软管压在接头上。为了解锁连接器,操作员必须在环上施加轴向牵引力。夹持件和接头的配合除了意味着使用者所需施加的张力太大的缺点之外,还有刮花管道以及通过摩擦对管道轴向施加应力的缺点。另一方面,通过环直接施加的减小的弹簧力并不是一种在压力建立期间保持管道的可靠方式。
发明内容
这就是本发明更具体地想要通过提出一种用于提供安全连接的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来克服的问题,包括在具有略微可变的厚度的管道上施加安全连接。
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所述母元件构被配置为与软管连接,所述母元件包括:
主体;
·所述主体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限定用于接收软管的接收空间,所述接收空间具有绕纵向轴线回转的形状并且通过口部从主体露出,所述口部限定母元件的前侧,
·所述主体包括抵接表面,所述抵接表面位于与纵向轴线正交的平面中并且定向为朝向母元件的前部,所述抵接表面界定用于接收母元件的后侧的空间,所述后侧与所述前侧相对,
接头:
·所述接头刚性地附接到母元件的主体,并且从抵接表面延伸到接收空间中,
·所述接头包括具有绕纵向轴线回转的形状的中空体,所述中空体限定流道,所述流道在母元件的前侧处露出并通往设置在母元件的后侧的通道中,
·所述接头包括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母元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径向开口,每个所述径向开口沿着相对于纵向轴线径向延伸的引导轴线而设置在母元件的主体中,每个径向开口露出到接收空间中,
至少一个锁件,每个所述锁件被接收在相应的径向开口中,并且沿着相应的引导轴线相对于主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锁件穿透到接收空间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锁件比在第一位置中时更远离纵向轴线,每个锁件包括用于夹持软管的、定向为朝向纵向轴线并与接头的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
返回构件,所述返回构件被配置为用于驱使每个锁件返回到其第一位置,以及
操作环,所述操作环与纵向轴线同轴地布置在主体周围并且相对于主体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沿着纵向轴线可平移,
其中:
每个锁件包括销,每个所述销沿着与相应的引导轴线正交并且相对于纵向轴线径向偏移且正交的方向延伸,
操作环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每个锁件的销配合,与每个锁件相关联的引导槽由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的引导平面几何地支撑取向,使得:
·当操作环从其解锁位置移动到其锁定位置时,每个锁件从其第二位置被驱动到其第一位置;
·当操作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时,每个锁件从其第一位置被驱动到其第二位置。
通过本发明,锁件的运动由操作环控制,以抵接管道并施加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挤压力,从而降低刮花管道的风险。在重复连接和断开的情况下,管道泄漏和/或破裂的风险会降低。此外,锁件的移动补偿了尺寸游隙,特别是管道的厚度的变化。由返回构件施加并通过锁件传递的挤压力几乎不取决于管道的厚度的变化,因此连接是安全的。最后,使用倾斜的导向槽,通过力增强以便在不降低通过锁定环的操作来断开连接器的容易性的情况下在管道上施加显著的锁定力。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但非强制性的方面,这样的母元件可以结合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这些特征单独地或根据任何技术上允许的组合而呈现:
返回构件被配置为用于驱使操作环朝着其锁定位置返回,并且其中,当返回构件驱使操作环朝着其锁定位置返回时,操作环驱动每个锁件朝着其第一位置移动。
引导槽在逐渐靠近母元件的前部的同时逐渐远离纵向轴线,操作环的解锁位置是相对于锁定位置沿着纵向轴线的轴向向后缩回的位置。
返回构件向每个锁件施加向心力,所述向心力倾向于驱使每个锁件从其第二位置移动到其第一位置。
接头具有周向凸起,所述周向凸起相对于纵向轴线与每个锁件的用于夹持的内表面径向对准。
每个锁件的用于夹持的内表面在与纵向轴线正交的第一夹持平面的后侧几何地延伸,其中接头包括周向凸起,所述周向凸起设置在接头的外表面上并且位于每个锁件的第一夹持平面的前侧。
周向凸起包括:
·外扩的近端部,所述近端部朝向母元件的前部外扩并且与每个锁件相对布置,以及
·外扩的远端部,所述远端部朝向母元件的后部外扩。
凸起的近端部由平行于第一夹持平面的第二夹持平面界定其后端,其中第一夹持平面和第二夹持平面以小于5mm、优选地小于2mm的间隔相互分开。
接头的外表面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位于周向凸起的近端部的后侧并且与每个锁件的用于夹持的内表面相互面对地延伸,其中夹持部和内表面在它们之间限定了环形夹持空间,以及夹持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形形状。
母元件包括:
·阀,所述阀部分地被接收在通道中,并且相对于主体在前置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前置位置中阀关闭通道,在所述缩回位置中阀不关闭通道,
·第二返回构件,所述第二返回构件驱使所述阀返回到前置位置,
其中,阀被配置为,当软管被装配到接头上并抵接于抵接表面时,阀从前置位置改变到缩回位置。
主体具有壳体,所述壳体露出在抵接表面上,其中母元件包括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被接收在壳体中并且相对于主体且平行于纵向轴线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可平移,在所述伸出位置中控制构件的前部从抵接表面伸出,在所述缩回位置中前部不从抵接表面伸出,并且控制构件被配置为,当软管被装配到接头上并导致控制部件的前部从其伸出位置移动到其缩回位置时,控制构件将阀从前置位置推动到缩回位置。
所述主体包括第一观察口,
·所述第一观察口沿着相对于纵向轴线径向延伸的观察轴线延伸穿过主体,
·所述第一观察口设置在抵接表面的前侧,第一观察口通向接收空间,
其中第一观察口被布置为使得通过第一观察口能够观察到处于伸出位置的控制构件。
操作环包括第二观察口,所述第二观察口沿着平行于观察轴线的通道轴线延伸穿过操作环,当操作环处于解锁位置时,第二观察口被布置为与第一观察口重合,以使得能够通过第一观察口观察到处于伸出位置的控制构件。
操作环包括透明部,当操作环处于解锁位置时,透明部覆盖第一观察口和第二观察口。
母元件包括杠杆,所述杠杆被安装成相对于主体围绕枢转轴线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可旋转,枢转轴线相对于纵向轴线径向偏移且正交,其中杠杆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操作环配合,以使得当杠杆围绕其枢转轴线在其升高位置与其降低位置之间被驱动时,能将操作环从锁定位置引导到解锁位置。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的实施例,本发明将被更好地理解,并且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更加清楚地显现,该描述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参照附图进行,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快速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所述快速连接器包括母元件和相关联的公元件,以所谓的第一断开配置状态表示;
图2在两个插图a)和b)上分别示出了以立体图和分解图表示的属于图1中所示母元件的锁件;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箭头III看到的图1中所示母元件的主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IV看到的图1中所示的母元件的操作环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所示母元件的侧视图,其中一些部件被隐藏;
图6在两个插图a)和b)上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快速连接器处于第二配置状态,快速连接器分别示出在纵向剖视图和侧视图中,其中一些部件被隐藏;
图7在两个插图a)和b)上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快速连接器处于第三配置状态,快速连接器分别示出在纵向剖视图和侧视图中,其中一些零件被隐藏;
图8在两个插图a)和b)上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快速连接器处于所谓的第四连接配置状态,快速连接器分别示出在纵向剖视图和侧视图中,其中一些部件被隐藏;
图9分别在两个插图a)和b)上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快速释放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快速连接器示出为处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图8的配置状态类似的连接配置状态;
图10分别在三个插图a)、b)和c)上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快速连接器的锁件,相应地以立体图、分解图以及第四实施例的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的侧视图表示,其中一些部件被隐藏,以及
图11分别在三个插图a)、b)和c)上示出了属于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快速连接器的杠杆的立体图、及其处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图1所示配置状态类似的断开配置状态的侧视图、以及处于与第一实施例的图6所示配置状态相似的第二配置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连接器R,所述连接器R包括图1左侧的公元件(此处为管道10),以及图1右侧的相关联的母元件100。此处所示的联接器R处于断开配置状态,其中管道10和母元件100彼此分离。
管道10是软管。图中仅示出了管道10的一个端部,该端部被认为是笔直的。软管10在此以管道轴线A10为中心。软管10包括内表面12A和外表面12B,所述内表面12A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形形状并且以内径d10为特征,所述外表面12B也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形形状并且以外径D10为特征。软管10还具有前表面14,所述前表面14连接内表面12A和外表面12B,并且在母元件100连接到软管10期间所述前表面14朝向母元件100定向。软管10具有在外表面12B与内表面12A之间相对于轴线A10径向测量的厚度E10。软管10由可弹性变形的聚合物材料制成。软管10例如是通过挤出成型制造的。由于软管10制造误差和/或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软管10的尺寸,即内径d10、外径d10和厚度E10,例如可变化±10%。
现在我们将描述快速连接器R的母元件100。
母元件100包括主体102,所述主体102具有围绕纵向轴线A100回转的总体形状。在图1所示的配置状态中,纵向轴线A100与软管轴线A10对齐,并且相互对准的轴线一起限定了连接器R的装配轴线。
主体102在本文中被制成两个部分,包括近端部104和远端部106,其中所述近端部104设置有螺纹孔105以用于将流体导管紧固在所述近端部104中,所述远端部106在本文中通过螺纹连接被组装到近端部104。未示出流体导管。螺纹孔105限定主体102的后侧,并且通过其延伸限定母元件100的后侧。前侧是与后侧相对的另一侧。母元件100的主体102是中空的,并且限定流体通道V100。流体通道V100通过螺纹孔105露出在后侧。
通常规定的是,对于给定的第一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线径向延伸的轴线是与第一轴线正交的轴线。横向于第一轴线的平面是与第一轴线正交的平面。相对于第一轴线径向偏移且正交的轴线是由横向于第一轴线的平面支撑取向并且不与第一轴线相交叉的轴线。
母元件100还包括接头120。接头120刚性地附接到主体102。在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将其螺纹连接到近端部104来组装接头120。接头120包括基部122和前部124,接头120通过所述基部122组装到近端部104,所述前部124具有细长形状并且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延伸并且配置为装配到软管10中。
基部122设置有抵接表面125,所述抵接表面125向前定向并且前部124从所述抵接表面125延伸。抵接表面125位于横向于纵向轴线A100的平面中。当软管10装配到前部124上时,抵接表面125限制软管10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朝向母元件100的后侧移动的幅度。
远端部106在此形成安装空间V106,所述安装空间V106容纳包括接头120和近端部104的子组件。在所示的示例中,远端部106包括肩部108,所述肩部108设置在安装空间V106中并且向后定向,抵接表面125抵接于肩部108。肩部108因此在沿着纵向轴线A100的方向上与抵接表面125对齐。
在抵接表面125的前侧,远端部106包括突出部110,所述突出部110具有围绕纵向轴线A100回转的形状,所述突出部110在距接头120一定距离处向前延伸并且为软管10提供接收空间V110。接收空间V110被配置为当软管10装配到接头120上时用于接收软管10。接收体积V110具有围绕纵向轴线A100回转的形状,所述接收体积V110由抵接表面125限定其后端,并且通过口部126从主体102露出。口部126优选地是圆形,并且其直径大于软管10的外径D10。
接头120具有围绕轴线A100回转的形状,并且设置有流道V120。流道V120因此以轴线A100为中心。接头120流体连通到近端部104。流道V120在母元件100的前侧上露出并且通往所述通道V100中。
接头120包括延伸到接收空间V110中的外表面。接头120的外表面被配置为用于被压入软管10中。当软管10被压在接头120上时,软管10的内表面12A被接收在接头的外表面上。接头的外表面被配置为用于接收管道的内表面12A,因为接头120的前部124的端部具有接近于或小于软管10的内径d10的直径。
有利地设置有从接头120的前部124突出的周向凸起128。周向凸起128被配置为与软管10的内表面12A配合,从而改善软管10和接头120之间的密封,并对软管的装配到接头120上的内表面12进行保持。在第一实施例中,周向凸起128布置在接头120的前部124的前端。从接头120的口部开始向后移动的方向上,周向凸起128依次包括远端部129A和近端部129B,所述远端部129A朝向母元件100的后部外扩并且配置为便于将接头120装配到软管10中,所述近端部129B朝向母元件100的前部外扩。近端部129B由第一夹持平面P129限定其后端,所述第一夹持面P129是横向于纵向轴线A100的平面。
当软管10被压在接头120上时,软管10弹性变形并容纳周向凸起128在其中通过。可以认为,软管10的内表面12A与接头10的外表面匹配,特别是通过弹性变形与凸起128的轮廓匹配,从而在软管10与接头120之间产生密封部。
主体102还包括至少一个径向开口130。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102包括两个径向开口130,所述两个径向开口130穿过突出部110形成。每个径向开口130沿着各自的引导轴线A130设置在主体102中。每个引导轴线A130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是径向延伸的。每个径向开口130露出到接收空间V110中。两个径向开口130在此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彼此沿直径方向相互面对,这意味着两个引导轴线A130彼此对准。引导轴线A130位于母元件100的纵向平面P100中,纵向平面P100是图1所在的剖视平面。
在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径向开口130在与相应的引导轴线A130正交的平面中具有整体呈矩形的横截面。
因此,每个径向开口130包括两个横向壁132A和两个侧壁132B,所述横向壁132A彼此相对地垂直于纵向轴线A100延伸,所述侧壁132B彼此相对地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延伸。横向壁132A和侧壁132B平行于相应的引导轴线A130。换句话说,每个径向开口130具有平行于相应引导轴线A130的壁132A和132B。
有利地,间隙134被设置为垂直于两个侧壁132B。间隙134在此处是通过铣削制成的,并且均具有半圆柱形的形状,间隙134以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偏移且正交的轴线为中心。
可选地,圆角136设置在侧壁132B与间隙134之间的每个接合处。圆角136在此处是由平行于相应的引导轴线A130的钻孔提供的倒圆加工而成型的。
每个径向开口130接收锁件140,每个锁件140可以相对于母元件100的主体102沿着平行于该锁件140被接收在其中的径向开口130的引导轴线A130的方向平移。
有利地,主体102包括第一观察端口138,所述第一观察端口沿着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延伸的观察轴线A138延伸穿过主体102。在此处第一端口138具有基本呈矩形横截面的柱形形状,第一端口138沿其长度横向于纵向轴线A100布置。第一端口138设置在抵接表面125的前侧。第一端口138通向接收空间V110中。第一端口138露出在主体102的外部。第一端口138被布置为使得可以通过第一端口138观察到抵接表面125的一部分。
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102包括两个第一端口138,所述两个第一端口138设置在每个径向开口130和抵接表面125之间,观察轴线A138平行于引导轴线A130。
锁件140单独示出在图2中。
现在将特别参照图2来描述锁件140。母元件102的两个锁件140优选地彼此相同。
每个锁件140具有以锁件轴线A140为中心的外周表面142。当锁件140被接收在径向开口130中的一个之中时,该锁件的锁件轴线A140与对应的径向开口130的径向轴线A130重合。外周表面142被配置为用于(特别是通过相互匹配的形状)与径向开口130的横向壁132A和侧壁132B相配合,以便引导容纳在相应径向开口130中的锁件140沿着重合的轴线A130和A140平移。
在示例中,外周表面142在与锁定轴线A140正交的平面中具有矩形截面轮廓。外周表面142包括远端面144和近端面146,所述远端面144当锁件140被接收在相应的径向开口130中时朝向口部126定向、所述近端面146与远端面144相反定向并因此定向在口部126的相反侧上,远端面144和近端面146通过两个侧面148彼此连接。远端面144、近端面146和侧面148优选是平面。远端面144由第二夹持平面P144几何地支撑取向,所述第二夹持平面P144是在组装母元件100时横向于纵向轴线A100的平面。
在锁件140在径向开口130中的安装配置状态中,远端面144和近端面146与开口的横向壁132A滑动接触,而侧面148与开口的侧壁132B滑动接触。
每个锁件140还包括内表面150,所述内表面150在此处是由相应的锁件轴线A140交叉穿过的整体凹面。当锁件140被接收在相关联的径向开口130中时,内表面150定向为朝向纵向轴线A100并与接头120的外表面相对。每个锁件140还包括外表面151,所述外表面151在沿着锁件轴线A140的方向上远离内表面150定向。
如下文所述,每个内表面150被配置为当软管10被压在接头120上时抵靠在软管10的外表面12B上,从而夹紧软管10并防止软管10在接头120上滑动。因此,每个内表面150都是相应的锁件140的夹紧表面。
为方便起见,锁件140的中间平面P140被限定为平行于远端面144并包含锁件轴线A140的平面。中间平面P140在此是锁件140的对称平面。在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内表面150是圆形横截面的柱面的一部分,并且以垂直于中间平面P140的轴线A150为中心。内表面150的直径基本上等于口部126的直径。
在中间平面P140上的投影中,内表面150具有以轴线A150为中心的圆弧形式的轮廓。夹持角α150被限定为所述圆弧的角度,该角度是围绕轴线A150测量的,圆弧以所述轴线A150为中心。夹持角α150尽可能大,以增加每个锁件140与软管10之间的接触面面积。为此,夹持角α150大于或等于90°,优选地大于或等于120°,更优选地大于等于160°。在图示的示例中,夹持角α150等于160°。
在图1中,锁件140示出在剖视图中。如下文所述,对于每个锁件140,内表面150通过两个相应的倒圆边缘153连接到相应的远端面144和近端面146,以减少当软管10由锁件140保持时刮伤软管10的风险,正如下文所解释的。
穿过每个锁件140提供通孔152,通孔152露出到锁件的每个侧面148上。通孔152以轴线A152为中心,所述轴线A152平行于中间平面P140并垂直于锁件轴线A140。换句话说,在母元件100的组装配置状态中,通孔152的轴线A152与纵向轴线A100正交。
每个锁件140包括杆154,所述杆154被接收在相应的通孔152中并且从每个侧面148突出,从而形成两个引导销156。杆154在此通过插入到螺纹孔159中的压力螺栓158而被保持在通孔152中,所述螺纹孔159在外表面151上露出。当组装母元件100时,每个锁件150的销156由此沿着通孔152的轴线A152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沿着与相应径向开口130的径向轴线A130正交的方向延伸。
每个锁件l140的宽度l140被定义为锁件140的两个侧面148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宽度l140在装配公差的范围内基本上等于径向开口130的两个侧表面132B之间的距离。宽度l140大于口部126的直径的50%,换句话说,大于口部126的半径,优选地大于口部的直径的75%,更优选地大于口部的直径。由此,在每个锁件140与软管10之间提供尽可能大的接触表面。
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锁件140有利地包括辊子160,每个辊子160与相应的销156组装。辊子160有利地安装成可相对于杆154围绕轴线A152旋转。在示例中,每个辊子160的轴向运动受到设置在杆154上的肩部161和容纳在凹槽162中的弹性环的限制,所述凹槽162设置在杆154的端部处。未示出所述弹性环。有利地,辊子由在金属与金属接触期间能减少摩擦的材料制成。辊子160优选地由铜合金制成,优选地由青铜制成。如下文所述,辊子160用于改善母元件100的操作。
每个锁件140被接收在相应的径向开口130中,并且能够相对于母元件100的主体102沿着相应的径向轴线A1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中锁件140穿透到接收空间V100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锁件140不穿透到接收空间V100中。
每个锁件140的运动由属于母元件100的操作环170控制。图4中单独示出了操作环170。母元件100有利地包括透明部,此处是盖子171,作为所述透明部的盖子171具有总体圆柱形形状并且被组装到操作环170上,例如被夹持到操作环170上或者被包覆成型到操作环17上。有利地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盖子171如图4中虚线所示。盖子171特别用于防止异物进入母元件100,同时允许对母元件100进行视觉检查。
盖子171是可选的,因为盖子171对于母元件100的功能不是必需的,而是有助于母元件100的使用安全性。
操作环170具有围绕环轴线A170回转的总体形状,并且设置有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主体102的空腔V170。在母元件100的组装配置状态中,操作环170围绕主体102与纵向轴线A100同轴地布置,即,环轴线A170与纵向轴线A100重合。母元件100的纵向平面P100也是操作环170的纵向平面。操作环170在此处具有关于纵向平面P100和关于第二平面P170的对称形状,第二平面P170平行于环轴线A170并且正交于纵向平面P100。
由此,空腔V170既在操作环170的前侧上露出,又在操作环170的后侧上露出,当组装母元件100时,操作环170前侧和后侧与母元件100的前侧和后侧相同。
操作环170相对于母元件100的主体102沿着纵向轴线A100在前部位置与后部位置之间可平移。此处,操作环170默认地由第一返回构件(这里是压缩弹簧172)驱使而朝向母元件100的前部返回,所述第一返回构件作用在操作环170与主体102的两个相对面之间。
这里的操作环170包括后部174和前部176,所述后部174围绕主体102滑动并且容纳弹簧172,所述前部176设置有径向通道178。径向通道178平行于通道轴线A178穿过前部176,所述通道轴线A178是相对于环轴线A170径向延伸并且平行于纵向平面P100的轴线。因此,当组装母元件100时,通道轴线A178平行于引导轴线A130。径向通道178在此具有柱体的形状,该柱体具有基本矩形的轮廓并且以通道轴线A178为中心。
径向通道178被配置为用于当操作环170在其前部位置与后部位置之间移动时以及在锁件140在其相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情况下接收锁件140,而不干扰锁件的移动。
径向通道178提供两个平面壁180,所述两个平面壁180在纵向平面P100的两侧上彼此相对地布置。每个平面壁180包括两个引导槽182,每个引导槽182与相应的锁件140相关联。
引导槽182在此为长圆形孔,每个引导槽182平行于纵向平面P100延伸,并通向径向通道178。
操作环170由此包括对应于每个锁件140的两个引导槽182,这两个引导槽182彼此平行并且位于纵向平面P100的两侧上。
与同一锁件140相关联的引导槽182在几何上由引导平面P182支撑取向。引导平面P182和环轴线A170(以及由此延伸的纵向轴线A100)在它们之间形成倾斜角α182,按照惯例,当引导平面P182垂直于纵向轴线A100时,该倾斜角被认为等于90°度,而当引导平面C182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时,该倾斜角被认为等于0°。倾斜角α182如图5所示。
每个引导平面P182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倾斜。倾斜意味着引导平面P182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纵向轴线A100。换句话说,倾斜角α182既不为零,也不等于90°。
此处,每个引导平面P182向后倾斜,即,在母元件100的组装状态下,引导槽182在逐渐靠近母元件100的后部的同时逐渐靠近纵向轴线A100。
当组装母元件100时,每个锁件140被接收在相应的径向开口130中以及相应的径向通道178中,并且沿着引导轴线A130平移地被引导。此处配备有辊子160的销轴156被接收在倾斜的引导槽182中。由此,当操作环170朝向母元件100的前部移动时,每个锁件140被带到更靠近纵向轴线A100,直到辊子160抵接于相应的引导槽182的底部182A。此处,操作环170的前部位置因此是操作环170的锁定位置,压缩弹簧172被布置为用于将操作环170推向其锁定位置。辊子160沿着轴线A100的轴向位置确定了操作环170的向前移动的止挡位置。在变型例中,可以提供替代的止挡装置,以用于抵抗弹簧172的力而使操作环在朝向前部的方向上停止平移。
另一方面,当操作环170朝向母元件100的后部移动时,每个锁件140通过在引导槽182中滑动的辊子160的作用而远离纵向轴线A100移动。此处,操作环170的后部位置因此是操作环170的解锁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操作环170与锁件140之间的力的传递取决于倾斜角α182。选择倾斜角α182和弹簧172的机械特性,特别是弹簧172的刚度和长度,以便在允许母元件100的手动锁定/解锁操作的同时提供对软管10的保持作用。每个引导平面P182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倾斜α182的倾斜角,所述倾斜角在2°与30°之间,优选地在5°与10°之间,更优选地等于5°。在图示的示例中,倾斜角α182等于5°。
在第一实施例中,远端部129A具有截头圆锥形,而将远端部129B连接到前部124的其余部分的近端部129B朝向锁件140定向,以便当管道10被压在接头120上并且锁件140被保持在第一位置时在近端部129B与锁件140之间夹紧管道10。第一夹持平面P129位于第二夹持平面P144的前侧。第一夹持平面P129和第二夹持平面P144有利地靠近在一起,以便通过锁件140的径向作用并利用轴向夹紧分量夹紧软管10。由此,第一夹持平面P129和第二夹持平面P144以间隔I100相互分开,所述间隔I100是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测量的,所述间隔I100小于5mm,优选地小于2mm。有利地,第一夹持平面P129与抵接表面125保持一定距离,例如第一夹持平面P129与抵接表面125以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测量的2cm的间隔分开,从而使得,与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夹紧套环(未示出)将软管的外表面12B永久地夹紧在单独接头上的方式不同,本申请中的软管的外表面12B被母元件100的锁件140临时夹紧。
接头120的外表面的与每个锁件140的用于夹持的内表面150相互面对地延伸的部分被称为夹持部129C。因此,夹持部129C在此位于周向凸起128的近端部129B的后侧,并且具有圆形截面的柱体形状并且以纵向轴线A100为中心。夹持部129C和每个锁件140的内表面150在它们之间限定了环形夹持空间V129,所述环形夹持空间V129容纳装配到接头120上的软管10。由此,每个锁件140向软管10的宽大的保持表面施加力,这有助于保持软管10并防止软管10被刮伤。
有利地,母元件100还包括阀190,阀190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被接收在通道V100中,并且可相对于主体102在前置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前置位置中阀关闭通道V100,在所述缩回位置中阀不关闭通道。因此,前置位置是关闭位置,而缩回位置是打开位置。阀190如图1和图6所示处于前置位置,如图7和图8所示处于缩回位置。
在所示的示例中,阀190包括以纵向轴线A100为中心的圆柱形主体部192以及轴环194,所述轴环194沿着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延伸的方向从主体部192突出。轴环194在此被接收在由接头120的基部122提供的空腔V122中。轴环194被配置为当阀190处于前置位置时抵接于基部122的壁195,壁195形成基座。阀190还包括第二返回构件,此处为阀弹簧196,所述阀弹簧196驱使阀190朝向其关闭的前置位置返回。在所示的示例中,阀弹簧196被接收在空腔V122中并且向前推动轴环194。
阀190包括密封件198,所述密封件198在此是容纳在凹槽中的环形密封件,所述凹槽设置在主体部192的后部上,并且密封件198在前置位置提供阀190的密封。
当软管10装配到接头120上时,阀190的运动由软管10控制。更准确地说,阀190被配置为,当软管10装配到接头120上并抵接于抵接表面125时,阀190从其前置位置改变到其缩回位置。
在所示的示例中,主体102具有壳体,此处是孔200,作为所述壳体的孔200被设置为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而穿过基部122,并且每个孔200在抵接表面125上露出并通向基部122的与轴环194相对的空腔V122中。此处有五个孔200,它们围绕纵向轴线A100规则地均匀分布、在直径方向上相互交错。
每个孔200接收相应的控制指状物202,每个控制指状物202具有细长形状并且包括前部202A和与前部202A相对的后部202B。每个指状物202在孔200中相对于主体102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可平移,在所述伸出位置中控制指状物202的前部202A从抵接表面125升起,在所述缩回位置中前部202A不从抵接表面125升起。对于每个控制指状物202,当指状物202处于其伸出位置时,后部202B不突出到空腔V122中,而在指状物处于其缩回位置时,指状物202的后部202B突出到空腔V222中。轴环194装配有阀弹簧196,从而趋向于将控制指状物202推向其伸出位置。孔200被布置成使得,当软管被装配到接头120上并且被带到抵接表面125附近时,每个控制指状物202的前部202A可被软管10的前表面14触及。
应当理解,当软管10被装配到接头120上并抵接于抵接表面125时,软管10的端部将控制指状物202从其伸出位置推向其缩回位置,同时还将轴环194并因此将阀190从其前置位置推向其缩回位置。
更一般地,控制指状物202是控制构件的实施例的示例,所述控制构件被配置为,当软管10被装配到接头120上并导致控制构件的前部202A从其伸出位置移动到其缩回位置时,所述控制构件将阀190从其前置位置推动到其缩回位置。
现在将参照图1、图6至图8描述母元件100和连接器R的操作。
在图1中,连接器处于断开配置状态。压缩弹簧172将操作环170推回到锁定位置,这将锁件140保持在其处于接收空间126中的第一位置。每个辊子160在操作环170的后侧上抵接在相应的引导槽182的底部。
阀弹簧196将阀190推回到其关闭的前置位置,而轴环194将控制指状物202推回到其伸出位置。
每个第一端口138被布置为使得能够沿着相应的观察轴线A138观察到控制指状物202的前部202A,只要前部202A从抵接表面125伸出即可被观察到。换句话说,每个第一端口138使控制构件202在伸出位置被观察到。
有利地,当操作环处于锁定位置时,径向通道178与第一端口138重合,从而使得,只要前部202A从抵接表面125伸出,就可以通过第一端口观察到控制指状物202的前部202A。特别地,覆盖第一端口138和第二端口178并且是透明的盖子171不妨碍沿着观察轴线A138通过径向通道178的观察。
为了连接软管10和母元件100,软管轴线A10与母元件100的纵向轴线A100对准,以便一起形成连接器R的装配轴线。软管10布置在口部126的前面,并且在装配运动中被装配到接头120上。软管10的装配运动是软管10相对于母元件100平行于连接器R的装配轴线的平移运动,软管10的前表面14被移动至靠近抵接表面125。同时,操作者将操作环170移动到其解锁位置,这将锁件140从其第一位置驱动到其第二位置,从而释放通向接收空间V110的口部126的通路。
在将操作环170保持在其解锁位置的同时,操作者继续进行将软管10装配到接头120上的运动,软管10通过弹性变形容纳周向凸起128在其中通过。当装配运动继续时,软管10的前表面14抵接到控制指状物202上。连接器R此时的第二配置状态如图6所示。
有利地,当操作环处于解锁位置时,径向通道178与第一端口138重合,以便只要前部202A从抵接表面125伸出,就可以通过第一端口138观察到控制指状物202的前部202A。因此,径向通道178是第二端口的示例,当操作环170处于解锁位置时,该第二端口与每个第一端口138重合,从而允许通过每个第一端口138来观察处于伸出位置的控制指状物202。盖子171还使得能够观察每个辊子160在其各自的引导槽182中的位置。
从图6所示的第二配置状态开始,当将软管10装配到接头上的运动继续进行时,软管10的前表面14移动至更靠近抵接表面125,从而将控制指状物202从其伸出位置推回到其缩回位置,这将阀190从其前置位置推回到其缩回位置。随后如图7所示,连接器R到达其第三配置状态。换句话说,软管10的装配运动导致阀190的打开。可以通过第一端口138、径向通道178和盖子171看到软管10的存在和位置,使得操作者可以确保连接的连接配置状态是令人满意的。
操作环170在整个装配运动中被保持在其解锁位置。装配运动继续进行,直到软管10抵接于抵接表面125。连接器R此时的配置状态如图7所示。阀190处于打开的缩回位置。
从图7所示的第三配置状态开始,如果操作员释放操作环170,则压缩弹簧172将操作环170推向其锁定位置,从而将每个锁件140从其第二位置推向其第一位置。在这种移动过程中,锁件140的内表面150移动至与软管10接触,并将软管10径向压靠在接头120上。每个锁件10的位置由锁件140施加在软管10上的力和以这种方式被夹紧的软管10的弹性回复力之间的平衡来确定。然后,如图8所示,连接器R处于第四连接配置状态。由于锁件140的径向作用力以及软管10在接头120上的摩擦力,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拉动软管10来断开连接器R。从而确保了连接器R的连接。
在连接配置状态中,辊子160不抵接其相应的引导槽182的端部中的任一个,而是在其相应的引导槽中处于中间位置。应当理解,连接器R通过适应软管10的厚度E10的变化来提供安全的连接。
从连接配置状态开始,如果操作者希望将连接器R断开,则操作者必须首先将操作环170移动到其解锁位置,此处是向后移动。这种操作的结果是相当于图6所示的连接器所处的第二配置状态。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操作者将锁件140朝向其第二位置移动。由于软管10不再由锁件140保持,操作者可以以与装配运动相反的运动拉出软管10。在这种反向运动期间,操作者通过第一端口138、径向通道178和盖子171检查前部202A是否从抵接表面125伸出,如果伸出则表明阀190从其打开的缩回位置改变到其关闭的前置位置。
一旦接头120已经从软管10中完全拉出,操作者就可以释放操作环170并使操作环170返回到其锁定位置。然后,连接器R返回到图1所示的第一断开配置状态。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元件类似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以相同的方式操作。在下文中,主要描述每个实施例与先前实施例之间的差异。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于连接配置状态的母元件220。在第一实施例中周向凸起128布置在每个锁件140的前侧处,而在第二实施例中母元件220包括的周向凸起222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与每个锁件的用于夹持的内表面150径向对准。周向凸起222在此由两个环形凸起224产生,所述环形凸起224设置为从接头120的前部124突出。两个凸起224形成隆起,所述隆起与用于夹持的内表面150相对,这在连接器R处于连接配置状态时改进了对软管10的保持。
有利地,环形凸起224和前部124具有与锁件140的内表面150匹配的形状,以便在连接器R处于连接配置状态时进一步改进对软管10的保持。
有利地,环形凸起224相对于前部124具有减小的径向凸起量,所述径向凸起量是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测量的。术语“减小的径向凸起量”是指环形凸起224的外径小于前部124的外径的110%,优选地小于前部124外径的105%。相比之下,在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中,周向凸起128的径向过调量(radial overshoot)大于115%。
因此,在将软管10装配到接头120上的运动期间,尽管软管10弹性变形以通过周向凸起,但是软管10的为了通过第二实施例的凸起222所需的弹性变形小于软管10的为了通过第一实施例的凸起128所需的弹性形变。换句话说,在第二实施例中将软管10装配到接头120上以及将软管10放置成抵接于抵接表面125所需的力低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需的力。
更一般地,第二实施例的环形凸起224与锁件140相互配合提供对软管10的双重适当保持,同时便于母元件220和软管10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母元件230如图9b)所示。
母元件230包括周向凸起232,所述周向凸起232基本上位于锁件140的后侧,在锁件140与抵接表面125之间。优选地,周向凸起232在沿着纵向轴线A100的方向上比锁件140更靠近抵接表面125。此处的凸起232包括向后外扩的前斜面233A和向后内收的后斜面233B。
当连接器R处于连接配置状态时,周向凸起232的布置使得能够在前斜面233A和每个锁件140之间夹紧软管10,从而产生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倾斜的夹紧应力。
有利地,后斜面233B被保持在距抵接表面125减小的距离处,例如,后斜面233B和抵接表面125a以平行于纵向轴线A100测量的1cm间隔相互分开,使得软管10的外表面12B的由锁件140作用的部分更靠近软管10的前表面14,从而,如果操作者发现适度地切短软管10以便仅移除软管的可能被元件100的锁件140的重复夹持所刮伤的短端部是有用的,则此实施例的结构能够减小所需要切割的软管段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母元件240如图10所示,一些部件被隐藏。
母元件240包括具有杆244的锁件242,所述杆244的端部突出超过侧面148并形成销156,所述销156被配置为直接被接收在相应的引导槽182中,而不需要诸如辊子160的辊子。
第二实施例的锁件242比第一实施例的锁件140更容易制造,但是,在销156磨损的情况下,杆154应该被完全更换,而在第一实施例中,仅辊子160必须被更换。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母元件250。
第五实施例的母元件250包括杠杆252,所述杠杆252使得操作环170能够用杠杆臂致动。
在所示的示例中,杠杆252包括拱形件252,所述拱形件252具有通过中间部254连接的两个分支253。拱形件252安装在母元件250的主体102上。
杠杆252包括抓握部,此处是附接到中间部254上的手柄254A。杠杆252还包括在每个分支253的自由端处的两个滑动件255,所述两个滑动件255彼此相对地布置,并且配置为与设置在操作环170的外侧上的相应凹槽256配合。凹槽256形成在母元件250的纵向平面P100的两侧上,并且每个凹槽256沿着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偏移且正交的轴线延伸。
分支253的自由端和相关联的滑动件255一起形成杠杆252的引导部。滑动件255有利地由减少摩擦的耐磨材料制成,特别是由铜合金制成,更特别是由青铜制成。两个滑动件255在此通过螺栓255A附接到分支253。
杠杆252还包括两个枢转销257,每个所述枢转销257均在把手254A与相应滑动件255之间的位置附接到相应分支253。两个枢转销257彼此相对地布置并且沿着杠杆252的枢转轴线A257相互对准。两个枢转销257被配置为被接收在主体102中设置的孔中,使得杠杆252被安装成可相对于主体102围绕枢转轴线A257旋转,枢转轴线A257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偏移且正交。未示出用于接收枢转销257的孔。
杠杆252可相对于主体102围绕枢转轴线A257在图11b)所示的升高位置与图11c)所示的降低位置之间旋转。
把手254A被配置为由使用者抓握,以便驱使杠杆252围绕枢转轴线A257在其升高位置与其降低位置之间枢转。当杠杆252在其升高位置与其降低位置之间移动时,容纳在凹槽256中的滑动件255克服压缩弹簧172的作用力而驱动操作环170在其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沿着纵向轴线A100平移,所述压缩弹簧172在图11中不可见,但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杠杆252促进了操作环170克服压缩弹簧172的作用力的运动,这因此使得可以使用压缩弹簧172(例如当母元件10用于高压力场景或用于更大直径的软管10时)在软管10上施加更大的夹持力。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压缩弹簧172驱使操作环170朝向其锁定位置返回时,操作环170驱动每个锁件140朝向其第一位置移动。换句话说,压缩弹簧172是返回构件,所述返回构件被配置为用于驱使每个锁件140返回到其第一位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返回构件经由操作环170向每个锁件140施加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的向心分量的力。
在变型例(未示出)中,返回构件包括对应于每个锁件140的弹簧,所述弹簧直接向每个锁件140施加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的向心力,以驱使相应的锁件140从其第二位置返回到其第一位置。例如,径向弹簧设置在每个锁件140与盖子171之间,径向弹簧被相对于纵向轴线A100径向地压缩。
根据另一变型例(未示出),没有压缩弹簧172,而母元件包括诸如杆252的杠杆,所述杠杆能够积极主动地控制母元件的锁定和解锁。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槽182在逐渐靠近母元件100、220、230、240和250的前部的同时逐渐远离纵向轴线A100,而操作环170的解锁位置是相对于锁定位置沿着纵向轴线A10的轴向向后缩回的位置。
在变型例(未示出)中,引导槽182在逐渐靠近母元件的后部的同时逐渐远离纵向轴线A100,而操作环170的解锁位置是相对于锁定位置沿着纵向轴线A10的轴向前置的位置。
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周向凸起128、222和232的形状不是限制性的。更一般地,设置在接头120的前部124上并且配置为与锁件140配合以保持软管10的任意径向突起结构(肋、波纹、柱钉等)都可以形成周向凸起。
在变型例(未示出)中,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镜像配置结构,凸起设置在锁件140的用于夹紧的内表面150上,而周向凹陷设置为接头120上的凹部,以便夹紧软管10。
在变型例(未示出)中,外扩的截头圆锥形的内表面150设置在连接器的前侧上。有利地,在根据本变型例的连接器处,管道的装配运动推动锁件140以径向地抵抗弹簧172的力,而操作者不必在操作环170上施加作用力。
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例可以被相互组合以产生本发明的新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快速连接器(R)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所述母元件(100;220;230;240;250)被配置为与软管(10)连接,所述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包括:
主体(102);
·所述主体(102)沿着纵向轴线(A100)延伸并且限定用于接收所述软管的接收空间(V110),所述接收空间具有绕所述纵向轴线回转的形状并且通过口部(126)从所述主体露出,所述口部限定所述母元件的前侧,
·所述主体(102)包括抵接表面(125),所述抵接表面位于与所述纵向轴线正交的平面中并且定向为朝向所述母元件的前部,所述抵接表面界定用于接收所述母元件的后侧的空间,所述后侧与所述前侧相对,
一个接头(120):
·所述接头(120)刚性地附接到所述母元件的所述主体(102),并且从所述抵接表面(125)延伸到所述接收空间中,
·所述接头(120)包括具有绕所述纵向轴线(A100)回转的形状的中空体(124),所述中空体限定流道(V120),所述流道在所述母元件的所述前侧处露出并通往设置在所述母元件的所述后侧的通道(V100)中,
·所述接头(120)包括外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元件还包括:
至少一个径向开口(130),每个所述径向开口沿着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径向延伸的引导轴线(A130)而设置在所述母元件的所述主体(102)中,每个所述径向开口露出到所述接收空间(V110)中,
至少一个锁件(140),每个所述锁件被接收在相应的所述径向开口中,并且沿着相应的所述引导轴线(A130)相对于所述主体(10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锁件穿透到所述接收空间(V110)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锁件比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时更远离所述纵向轴线(A110),每个所述锁件包括用于夹持软管的、定向为朝向所述纵向轴线(A100)并与所述接头(120)的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150),
返回构件(172),所述返回构件被配置为用于驱使每个所述锁件返回到其第一位置,以及
操作环(170),所述操作环(170)与所述纵向轴线(A100)同轴地布置在所述主体(102)周围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可平移,
以及
每个所述锁件(140)包括销(156),每个所述销(156)沿着与相应的所述引导轴线(A130)正交并且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径向偏移且正交的方向延伸,
所述操作环(170)包括引导槽(182),所述引导槽(182)与每个所述锁件(140)的所述销配合,与每个所述锁件相关联的所述引导槽由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倾斜的引导平面(P182)几何地支撑取向,使得:
·当所述操作环(170)从其解锁位置移动到其锁定位置时,每个所述锁件(140)从其第二位置被驱动到其第一位置;
·当所述操作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时,每个所述锁件从其第一位置被驱动到其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所述返回构件(172)被配置为用于驱使所述操作环(170)朝着其锁定位置返回,并且其中,当所述返回构件驱使所述操作环朝着其锁定位置返回时,所述操作环驱动每个所述锁件(140)朝着其第一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所述引导槽在逐渐靠近所述母元件的前部的同时逐渐远离所述纵向轴线(A100),所述操作环(170)的解锁位置是相对于所述锁定位置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向后缩回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所述返回构件向每个所述锁件(140)施加向心力,所述向心力倾向于驱使每个所述锁件从其第二位置移动到其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元件(220),其中,所述接头(120)具有周向凸起(222),所述周向凸起(222)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与每个所述锁件(140)的用于夹持的所述内表面(150)径向对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元件(100;240;250),其中:
每个所述锁件(140)的用于夹持的所述内表面(150)在与所述纵向轴线(A100)正交的第一夹持平面(P144)的后侧几何地延伸,
所述接头(120)包括周向凸起(128),所述周向凸起(128)设置在所述接头(120)的外表面上并且位于每个所述锁件的所述第一夹持平面(P144)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元件(100;240;250),其中,所述周向凸起(128)包括:
外扩的近端部(129B),所述近端部(129B)朝向所述母元件的前部外扩并且与每个所述锁件(140)相对布置,以及
远端部(129A),所述远端部(129A)朝向所述母元件的后部外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母元件(100;240;250),其中:
所述凸起的所述近端部(129B)由平行于所述第一夹持平面(P144)的第二夹持平面(P129)界定其后端,
所述第一夹持平面和所述第二夹持平面以小于5mm、优选地小于2mm的间隔(I100)相互分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夹持平面和所述第二夹持平面以小于2mm的间隔相互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母元件(100;240;250),其中:
所述接头(120)的外表面包括夹持部(129C),所述夹持部(129C)位于所述周向凸起(128)的所述近端部(129B)的后侧并且与每个所述锁件(140)的用于夹持的所述内表面(150)相互面对地延伸,
所述夹持部(129C)和所述内表面(150)在它们之间限定了环形夹持空间(V129),以及
所述夹持部(129C)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柱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所述母元件包括:
阀(190),所述阀(190)部分地被接收在所述通道(V100)中,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102)在前置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前置位置中所述阀关闭所述通道,在所述缩回位置中所述阀不关闭所述通道,
第二返回构件(196),所述第二返回构件(196)驱使所述阀返回到所述前置位置,
所述阀被配置为,当软管(10)被装配到所述接头(120)上并抵接于所述抵接表面(125)时,所述阀从所述前置位置改变到所述缩回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
所述主体(102)具有壳体(200),所述壳体(200)露出在所述抵接表面(125)上,
所述母元件包括控制构件(202),所述控制构件(202)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相对于所述主体且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在伸出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可平移,在所述伸出位置中所述控制构件的前部(202A)从所述抵接表面伸出,在所述缩回位置中所述前部不从所述抵接表面伸出,
所述控制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软管(10)被装配到所述接头(120)上并导致所述控制部件的前部从其伸出位置移动到其缩回位置时,所述控制构件将所述阀(190)从所述前置位置推动到所述缩回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
所述主体(102)包括第一观察口(138),
·所述第一观察口(138)沿着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径向延伸的观察轴线(A138)延伸穿过所述主体,
·所述第一观察口(138)设置在所述抵接表面(125)的前侧,所述第一观察口通向所述接收空间(V110),
所述第一观察口(138)被布置为使得通过所述第一观察口能够观察到处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控制构件(20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
所述操作环(170)包括第二观察口(178),所述第二观察口(178)沿着平行于所述观察轴线(A138)的通道轴线(A178)延伸穿过所述操作环,
当所述操作环(170)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观察口(178)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观察口(138)重合,以使得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观察口观察到处于所述伸出位置的所述控制构件(20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母元件(100;220;230;240;250),其中,所述操作环(170)包括透明部(171),当所述操作环(170)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透明部覆盖所述第一观察口(138)和所述第二观察口(178)。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元件(250),其中:
所述母元件包括杠杆(252),所述杠杆(252)被安装成相对于所述主体(102)围绕枢转轴线(A257)在升高位置与降低位置之间可旋转,所述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A100)径向偏移且正交,
所述杠杆(252)包括引导部(253,255),所述引导部(253,255)与所述操作环(170)配合,以使得当所述杠杆围绕其枢转轴线在其升高位置与其降低位置之间被驱动时,能将所述操作环(170)从所述锁定位置引导到所述解锁位置。
CN202311158486.7A 2022-09-08 2023-09-08 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Pending CN1176628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208994 2022-09-08
FR2208994A FR3139614A1 (fr) 2022-09-08 2022-09-08 Élément femelle de raccord rapi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2889A true CN117662889A (zh) 2024-03-08

Family

ID=83690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8486.7A Pending CN117662889A (zh) 2022-09-08 2023-09-08 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4939A1 (zh)
EP (1) EP4336080A1 (zh)
CN (1) CN117662889A (zh)
FR (1) FR31396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8123A (en) * 1961-05-05 1965-06-08 Hansen Mfg Co Tube coupling
DE1525854A1 (de) 1966-12-01 1970-01-08 Samson Appbau Ag Steckverbindung fuer Druckmittelleitungen
US6062606A (en) * 1998-05-01 2000-05-16 Pepsico, Inc. Quick-connect coupling mechanism
FR2901860B1 (fr) * 2006-05-30 2010-09-10 Staubli Sa Ets Element femelle de raccord et raccord rapide incorporant un tel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4939A1 (en) 2024-03-14
FR3139614A1 (fr) 2024-03-15
EP4336080A1 (fr) 202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1961A (en) Quick connector for the connecting of hoses and pipe conduits
US5988697A (en) Mechanism for uniting valve parts
US7938456B2 (en) Safety quick-connect coupling for assembling two pipes
US4275907A (en) Quick connectable coupling
US8882080B2 (en) Connecting device with locking by threaded claws and connector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EP1163468B1 (en) Two piece molded female coupling
US8123258B2 (en) Female element of a quick connect pipe coupling
US10601175B2 (en) Ball lock type connector with unwanted-removal prevention mechanism
JPS5848083B2 (ja) 光フアイバ用コネクタ
US20060281351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5820400A (en) Half-fitting preventing connector
JPH0772599B2 (ja) カップリングフィッティング
US6702254B2 (en) Universal safety coupler
US3709528A (en) Hose coupling
JP6393430B2 (ja) 管継手
CN117662889A (zh) 快速连接器的母元件
PL174013B1 (pl) Wtykalne złącze zabezpieczające dla przewodów ciśnieniowych
US7028982B2 (en) Coupling member for a pipe coupling
KR101066058B1 (ko) 관 이음매
JPH10169869A (ja) カプラ
US11608922B2 (en) Valve connector switchable between locking and releasing
US5562273A (en) Plug-in coupling for pressure lines
JP7402710B2 (ja) 管継手部材および管継手
CA2114794C (en) Plug-in coupling for pressure lines
CN112576832A (zh) 流体联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