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6563A -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 Google Patents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6563A
CN117656563A CN202211045580.7A CN202211045580A CN117656563A CN 117656563 A CN117656563 A CN 117656563A CN 202211045580 A CN202211045580 A CN 202211045580A CN 117656563 A CN117656563 A CN 117656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e
mold
shoe body
foam
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55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怡良
王宝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hu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0455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6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6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S3;所述步骤S1,提供多个初坯模具,将不同颜色的多个橡塑发泡材料分别以射出方式填充在各所述初坯模具的模室中,以使所述多个初坯模具分别制得不同颜色的多个未发泡的初坯模型;所述步骤S2,将所述多个初坯模型置入于一热压模具中进行热压,以使两个相邻初坯模型的相接触面因受热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鞋材半成品;所述步骤S3,将所述鞋材半成品置入一超临界发泡装置中发泡成型,以获取一多色发泡鞋体,且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结构亦揭露于此。

Description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鞋材制程技术有关,特别指一种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背景技术
随着鞋体流行趋势,近年来鞋材的开发着重在鞋体颜色与性能的多样性的设计,能让消费者依据个人风格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多色鞋材。
然而,传统制鞋业在生产多色鞋体时,主要是利用人工胶粘方式,将两种不同颜色的鞋体部件胶粘在一起,由于前述胶粘技术需先对所述鞋体部件以化学药剂进行繁复的表面处理,再将粘着剂涂布在所述鞋体部件表面上进行胶粘,并送入中温或高温的输送带烘箱来催化药剂以保证接着的强度,可见传统的多色鞋体制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除此之外,制程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剂具有毒性,长时间下来对工作人员来说会危害人体健康,中高温的输送带烘箱产生的热能造成大量的碳排放,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有相关制鞋业者为了改善传统多色鞋体制程的缺失,利用超临界发泡技术来制成多色鞋体,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2662043A,是一种冲击力防护发泡鞋材,其制程包含射初坯步骤,将造好的塑料粒倒入注塑成型机内,以完成射初坯;发泡步骤,将成型好的初坯,放入超临界发泡罐内进行物理发泡;成型步骤,将小发泡的半成品静置冷却后,将其压入平板模压模具中,完成成品模压,以完成发泡鞋材。
前述公开技术是先将初坯进行超临界发泡,再进行热压处理形成发泡鞋材,由于初坯当中的发泡材料已先进行超临界发泡,因而所述成型步骤中,前述小发泡的半成品在模压成型过程所产生发泡废弃物无法进行再生处理,且在实际制鞋业中,每天生产大量鞋材情况下同时大量产生前述发泡废弃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此污染问题给环境带来巨大负担。
综上可知,目前多色发泡鞋体的制法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是利用热压方式先将不同颜色的所述多个初坯模型相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鞋材半成品,再将所述鞋材半成品利用超临界发泡,获得所述多色发泡鞋体,如此所述制造方法除了节省现有人力涂设粘着剂的成本,提供环保制程的友善加工环境,且制成后所述多色发泡鞋体不需额外加工处理,借以不会有废料的问题产生,符合ESG永续经营的理念,更可提高制程良率。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S1,提供多个初坯模具,将不同颜色的多个橡塑发泡材料分别以射出方式填充在各所述初坯模具的模室中,以使所述多个初坯模具分别制得不同颜色的多个未发泡的初坯模型;步骤S2,将所述多个初坯模型置入于一热压模具中进行热压结合,以使两个相邻初坯模型的相接触面因受热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鞋材半成品;以及步骤S3,将所述鞋材半成品置入一超临界发泡装置中发泡成型,以获取一多色发泡鞋体。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色发泡鞋体,是由一鞋材半成品经超临界发泡所制得,其中所述鞋材半成品为不同颜色的多个初坯模型通过热压方式结合而成,所述多色发泡鞋体包含一第一发泡鞋部件及一第二发泡鞋部件。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具有一第一结合面;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具有一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面彼此结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是利用热压方式先将不同颜色的所述多个初坯模型相结合在一起,当所述多个初坯模型在所述热压模具中受加热作用时,各所述初坯模型当中的分子结构因受热而生成热裂解,使得两个相邻初坯模型产生分子交联作用而彼此结合为一体,形成所述鞋材半成品,再将所述鞋材半成品利用超临界发泡,获得所述多色发泡鞋体,如此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节省现有人力涂设粘着剂的成本,提供环保制程的友善加工环境,且制成后所述多色发泡鞋体不需额外加工处理,借以不会有废料的问题产生,符合ESG永续经营的理念,更可提高制程良率。
此外,制程出的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色彩还可进一步制得两种颜色以上的鞋材,提升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色彩多样性,让所述多色发泡鞋体整体视觉效果更为美感,也让使用者在物性及功能性可交互搭配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初坯模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初坯模型置入热压模具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热压模具进行合模热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多色发泡鞋体的结构图。
图6是图5沿剖面线6-6方向所得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多色发泡鞋体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多色发泡鞋体的底视图。
图9是图7沿剖面线9-9方向所得的剖面图。
图10是图7沿剖面线10-10方向所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提供多个初坯模具(图中未示),将不同颜色的多个橡塑发泡材料分别以射出方式填充在各所述初坯模具的模室中,各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固化成型后从各所述初坯模具脱模取出,以使所述多个初坯模具分别制得不同颜色的多个未发泡的初坯模型10;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是使用相同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射出成型,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包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合成橡胶(Synthetic Rubber)、聚氨酯(PU)、热塑性聚氨酯(TPU)、PEBAX、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V)、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TPAE)、聚烯烃弹性体(POE)、聚丙烯(PP)、聚乙烯(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丁苯橡胶(SBR)、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热塑性弹性体(TPE)所构成群组中的一种发泡材料,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可选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聚氨酯(TPU)及热塑性弹性体(TPE)中的一种发泡材料。
所述步骤S1在实际制程上,各所述橡塑发泡材料是控制在螺杆温度低于130℃的条件下射出成型,且各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在射出过程控制射出压力的输出,而能使射出的橡塑发泡材料均匀分布在所述初坯模具(图中未示)的模室中固化形成所述初坯模型10,其中所述初坯模型10可为鞋面初坯模型、鞋底初坯模型、脚床初坯模型、底花初坯模型及鞋体初坯模型多个多种型态,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是以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及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作为说明。
特别说明地,本发明各所述初坯模型10是未发泡成型体,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可依使用需求选择设计相同颜色及相同物理特性,或者多种不同颜色及不同物理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彼此间硬度是设计相差40度以下,例如,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的硬度大于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的硬度,使得发泡后的多色发泡鞋体30具有多功能的特性,让使用者在穿戴上更为舒适且行走较为稳健。
步骤S2,将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置入于一热压模具100中进行热压成型,以使两个相邻初坯模型10的相接触面因受热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鞋材半成品;更具体说明,如图2、3所示,当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在实际热压时,是先将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置入所述热压模具100的一下模具110中,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设置在所述热压模具100的一模具内仁120上;且在所述热压模具100闭合时,所述热压模具100的一上模具130带动所述模具内仁120朝所述下模具110方向密合,使得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的底面接触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上,以将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与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容置在所述模具内仁120与所述上模具130及所述下模具110之间所形成的所述模室中。
当所述热压模具100在热压过程中,由于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与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是选用相同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射出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橡塑发泡材料是选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作为说明,因而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及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在所述模室中受加热作用,使得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及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当中的分子结构因受热而生成热裂解,且两个相邻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与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产生分子交联作用,以致所述鞋面初坯模型11及所述鞋底初坯模型12的相接触面彼此结合为一体,制得双色所述鞋材半成品(图中未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亦可选用彼此互不相同的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只是可能会影响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的热压结合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模具100的温度介于130~180℃,热压时间介于100~800秒,但所述热压模具100的温度及时间不以此为限,所述热压模具100的条件可视所述橡塑发泡材料的特性有所调整,只要所述热压模具100的温度及时间条件能够让各所述初坯模型10当中所述橡塑发泡材料达到软化温度即可。
步骤S3,接着将前述鞋材半成品置入一超临界发泡装置(图中未示)中发泡成型,以获取一多色发泡鞋体30,其中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中充入有超临界流体,当所述鞋材半成品置入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时,对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内进行加热加压,使所述超临界流体渗入所述鞋材半成品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产生泄压,以使所述鞋材半成品产生物理发泡,即形成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特别说明地,所述鞋材半成品在超临界发泡过程,会因各所述初坯模型10发泡倍率之间差异,使得所述鞋材半成品发泡成弯曲型态的一发泡中间产物(图中未示),待所述发泡中间产物冷却回塑即能形成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所述鞋材半成品当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的发泡倍率均为相同,因而所述鞋材半成品在超临界发泡后即能一次形成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的型态。
请参考图5~6,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利用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由所述鞋材半成品经超临界发泡所制得,且所述鞋材半成品为前述不同颜色的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借由热压方式结合而成,其中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可为鞋大底、拖鞋及包鞋中的一种;如图5所示,本第一实施例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是以双色拖鞋作为说明,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包含一第一发泡鞋部件31以及一第二发泡鞋部件32,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31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的鞋面,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32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31的底部具有一第一结合面311,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32的顶部具有一第二结合面321,所述第二结合面321与所述第一结合面311彼此结合为一体,是以所述第二结合面321与所述第一结合面311之间不具有现有化学粘着剂,即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当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与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为一体结合在一起,且从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的外周面观察,能明显看出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31与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32各自呈现不同颜色;此外,本实施例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当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31与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32的硬度相差40度以下,是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32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31的硬度,由于鞋面区域为特殊软质料达到Q软效果,接地面处为特殊硬质料并达到防滑耐磨效果,让使用者在行走时更为舒适与稳健。
另外,请参考图7至10,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多色发泡鞋体40,本第二实施例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是四色运动鞋大底,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同样是由鞋材半成品经超临界发泡所制得,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鞋材半成品是以四种不同颜色的所述多个初坯模型(图中未示)借由前述热压方式结合而成,其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包含脚床初坯模型、所述鞋底初坯模型及两种底花初坯模型,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制造方法在此不再赘述;如图7~10所示,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包含一第一发泡鞋部件41、一第二发泡鞋部件42、一第三发泡鞋部件43及一第四发泡鞋部件44,其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41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脚床,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42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鞋底,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与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底花,即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与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分别结合在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42底部,且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与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彼此相邻设置(参图8)。
还具体说明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细部结构,如图9、10所示,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41的底部具有一第一结合面411,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42的顶部具有一第二结合面421,所述第二结合面421与所述第一结合面411彼此结合为一体,使得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41结合在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42上方;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的顶部具有一第三结合面431,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的顶部具有一第四结合面441,而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42的底部设有一容槽423,所述容槽423的槽底具有一第五结合面422,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与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分别设于所述容槽423中,且所述第三结合面431及所述第四结合面441分别与所述第五结合面422彼此结合为一体,以致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当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41、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42、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及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44为一体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为整体呈现四种色彩均匀的鞋大底,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色彩具备多样性,使其整体视觉效果更为美感,且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亦可视需求设计多功能及多密度的特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亦可省略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与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中的一者,将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设计成三色运动鞋大底,或者将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43与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44省略设置,只要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至少两种颜色即可。
借由本发明的设计,本发明所述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是利用热压方式先将不同颜色的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相结合在一起,由于各所述初坯模型10是选用相同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当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在所述热压模具100中受加热作用时,各所述初坯模型10当中的分子结构因受热而生成热裂解,使得两个相邻初坯模型10产生分子交联作用而彼此结合为一体,形成所述鞋材半成品,再将所述鞋材半成品利用超临界发泡,获得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40。
如此,本实施例所述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除了节省现有人力涂设粘着剂的成本,且在步骤S2当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10在热压过程所产生的废料为未发泡产物,因而能再次回收制成所述橡塑发泡材料,能有效地减少所述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产生不可回收的废弃物,提供环保制程的友善加工环境,且制成后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40不需额外加工处理,借以不会有废料的问题产生,完全符合ESG永续经营的理念,更可提高整体制程的良率。
此外,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40经由一次性完成物理发泡而成型,当中两个相邻发泡鞋部件利用分子交联作用而稳固结合,不具任何化学物质,致使所述多色发泡鞋体30、40能回收利用以达到环保的效益;除此之外,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还可进一步制得三种及四种颜色的鞋材,提升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的色彩与功能多样性,让所述多色发泡鞋体40整体视觉效果更为美观,且以不同色块搭配不同物性特质的应用,能让鞋体在外观、舒适性、功能性达到多重应用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
100:热压模具
110:下模具
111:模穴
120:模具内仁
130:上模具
10:初坯模型
11:鞋面初坯模型
12:鞋底初坯模型
30、40:多色发泡鞋体
31、41:第一发泡鞋部件
311、411:第一结合面
32、42:第二发泡鞋部件
321、421:第二结合面
422:第五结合面
423:容槽
43:第三发泡鞋部件
431:第三结合面
44:第四发泡鞋部件
441:第四结合面
S1~S3:步骤

Claims (17)

1.一种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提供多个初坯模具,将不同颜色的多个橡塑发泡材料分别以射出方式填充在各所述初坯模具的模室中,以使所述多个初坯模具分别制得不同颜色的多个未发泡的初坯模型;
步骤S2,将所述多个初坯模型置入于一热压模具中进行热压,以使两个相邻初坯模型的相接触面因受热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鞋材半成品;以及
步骤S3,将所述鞋材半成品置入一超临界发泡装置中发泡成型,以获取一多色发泡鞋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各所述初坯模型是使用相同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射出成型,当所述热压模具在热压过程,当所述热压模具在热压过程,所述多个初坯模型在所述热压模具中受加热作用,使得各所述初坯模型当中的分子结构因受热而生成热裂解,且两个相邻初坯模型产生分子交联作用,以致两个相邻初坯模型的相接触面彼此结合为一体,制得所述鞋材半成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热压模具的温度设定介于130~180℃,热压时间介于10~800秒。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鞋材半成品包含鞋面初坯模型、鞋底初坯、脚床初坯模型、底花初坯模型及鞋体初坯模型所组成的群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包含一鞋面初坯模型及一鞋底初坯模型,将所述鞋底初坯模型置入所述热压模具的一下模具中,所述鞋面初坯模型设置在所述热压模具的一模具内仁上;当所述热压模具进行合模时,所述热压模具的一上模具带动所述模具内仁朝所述下模具方向密合,使得所述鞋面初坯模型的底面与所述鞋底初坯模型的顶面相接触,且将所述鞋面初坯模型与所述鞋底初坯模型容置在所述模具内仁与所述上模具及所述下模具之间所形成的所述模室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各所述橡塑发泡材料是控制在螺杆温度低于130℃的条件下射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包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合成橡胶、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PEBAX、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丙烯、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苯橡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热塑性弹性体所构成群组中的一种发泡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橡塑发泡材料包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所构成群组中的一种发泡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多个初坯模型彼此间硬度相差40度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中充入有超临界流体,当所述鞋材半成品置入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时,对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内进行加热加压,使所述超临界流体渗入所述鞋材半成品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所述超临界发泡装置产生泄压,使所述鞋材半成品发泡形成所述多色发泡鞋体。
11.一种多色发泡鞋体,是由一鞋材半成品经超临界发泡所制得,其中,所述鞋材半成品为不同颜色的多个初坯模型借由热压方式结合而成,所述多色发泡鞋体包含:
一第一发泡鞋部件,具有一第一结合面;以及
一第二发泡鞋部件,具有一第二结合面,所述第二结合面与所述第一结合面彼此结合为一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色发泡鞋体,其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鞋面,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鞋底。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色发泡鞋体,其中,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的硬度。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色发泡鞋体,其中,还包含一第三发泡鞋部件,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结合在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底部,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具有一第三结合面,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具有一容槽,所述容槽的槽底具有一第四结合面,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设于所述容槽中,且所述第三结合面与所述第四结合面彼此结合为一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色发泡鞋体,其中,还包含一第四发泡鞋部件,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结合在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底部且相邻于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具有一第五结合面,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的容槽中,且所述第五结合面与所述第四结合面彼此结合为一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色发泡鞋体,其中,所述第一发泡鞋部件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脚床,所述第二发泡鞋部件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鞋底,所述第三发泡鞋部件与所述第四发泡鞋部件分别是所述多色发泡鞋体的底花。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色发泡鞋体,其中,所述多色发泡鞋体包含鞋大底、拖鞋及包鞋中的一种。
CN202211045580.7A 2022-08-30 2022-08-30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Pending CN117656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5580.7A CN117656563A (zh) 2022-08-30 2022-08-30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5580.7A CN117656563A (zh) 2022-08-30 2022-08-30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6563A true CN117656563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5580.7A Pending CN117656563A (zh) 2022-08-30 2022-08-30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65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7276B (zh) 氯丁橡胶双密度注射制鞋方法及一种功能鞋
CN1131140C (zh) 硫化空心体的成形方法
CN106738581B (zh) 一种一体成型鞋底及其制作模具和生产方法
CN105034237A (zh) 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
CN108698352A (zh) 可修改的浇注弹性体鞋外底加工
CN101380797A (zh) 面皮与发泡物直接成型的方法
US2016012965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hoe soles and molds for manufacturing shoe soles
CN114642296A (zh) 一种安全鞋及其专用制造模具
CN117656563A (zh)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CN106965472A (zh) 橡胶鞋的制法
TWI822283B (zh) 多色超臨界發泡鞋體的製造方法,及多色發泡鞋體
WO2024044993A1 (zh) 多色超临界发泡鞋体的制造方法、及多色发泡鞋体
US20190248088A1 (en) Secondary moulding process for preparing high resilience materials using e-tpu particles
KR100571874B1 (ko) 필름형상의 가교발포용 이브이에이 기초화합물을 이용한 신발 부품의 성형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신발부품
CN206937789U (zh) 一种一体成型鞋底及其制作模具
TW202408779A (zh) 多色超臨界發泡鞋體的製造方法,及多色發泡鞋體
WO2023115336A1 (zh) 环保多色鞋材制造方法,及其鞋材半成品与多色鞋体成品
TWI789170B (zh) 環保多色鞋材製程方法,及其鞋材半成品與多色鞋體成品
CN208006089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内置气垫层的橡胶鞋底的专用生产模具
CN116277693A (zh) 环保多色鞋材制造方法,及其鞋材半成品与多色鞋体成品
KR200359535Y1 (ko) 이색(異色) 신발창 제조금형
CN111938267A (zh) 一种鞋壳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116932A (ko) 다중경도 신발창 제조방법
JPS6057843B2 (ja) 靴底の製造法
CN207202260U (zh) 鞋面的立体加工成型面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3

Address after: No. 28-30, Chengfeng Lane, Taiming Road, Wuri District, Taizhong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Applicant after: Longhui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TaiWan, China

Address before: 12/F, 247 Zhongxing Street, West District, Taichung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Applicant before: Wang Baox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uang Yi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