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2899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2899A
CN117652899A CN202311125274.9A CN202311125274A CN117652899A CN 117652899 A CN117652899 A CN 117652899A CN 202311125274 A CN202311125274 A CN 202311125274A CN 117652899 A CN117652899 A CN 117652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
detection
pot
cooking
heating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52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山敦雄
阪本敦
庄内星加
中须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5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2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烹调器。本公开的加热烹调器具备锅、主体、盖、加热部、搅拌体以及锅检测部。锅对烹调物进行收纳。主体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对锅进行收纳。盖覆盖锅的开口。加热部对锅进行加热。搅拌体配置于锅内。锅检测部具备检测轴和检测体,对主体中是否收纳有锅进行检测。检测轴配置于锅的下方。检测体配置于锅的侧面的外侧且比加热部靠下方的主体的内部区域。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4-50625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识别所安装的烹调容器的种类的自动制面包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制面包机具备在下方形成有突起部的烹调容器以及收纳烹调容器的烘烤室。烘烤室具备被配置于其底部的开口和检测部。突起部插入开口。检测部对在该开口安装有烹调容器的情况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降低由热和振动引起的对锅检测部的负荷,提高锅检测部的检测精度和耐久性。
本公开的加热烹调器具备锅、主体、盖、加热部、搅拌体以及锅检测部。锅能够对烹调物进行收纳。主体能够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对锅进行收纳。盖覆盖锅的开口。加热部能够对锅进行加热。搅拌体配置于锅内。
锅检测部具备检测轴和检测体。锅检测部对在主体中是否收纳有锅进行检测。检测轴配置于锅把手部的下方。检测体配置于锅的侧面的外侧且比加热部靠下方的主体的内部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加热烹调器,能够使检测体在远离搅拌体和加热部的位置处工作。由此,能够降低由热引起的对锅检测部的负荷、以及通过振动施加于锅检测部的力,提高锅检测部的检测精度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关闭盖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打开盖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关闭盖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关闭盖的状态下的剖视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加热器附近和底部传感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卡定杆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固定解除部附近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打开盖且收纳锅的中途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5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打开盖且收纳有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关闭盖且收纳有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7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8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固定解除部附近的固定解除按钮被按压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检测部附近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0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检测部的未收纳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21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锅检测部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控制部中预先存储的锅检测部的检测信息的图。
图23是在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中选择了使用搅拌烹调用锅的烹调菜单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24是在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中选择了使用炒制烹调用锅的烹调菜单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25是在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中选择了使用烹煮烹调用锅的烹调菜单的情况下的流程图。
图26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锅把手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27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附近的关闭盖且收纳有锅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8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未收纳锅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9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锅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公开的基础的见解等)
自动制面包机是利用搅拌叶片对烹调容器内的生面团进行搅拌的家电产品。在发明人想到本公开的当时,在自动制面包机中存在如下的技术。
该技术是指,配置于烘烤室的底部的检测部通过检测配置于烹调容器的下部的突起部的插入,来检测烹调容器被安装于烘烤室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能够不妨碍设备主体的小型化地进行烹调容器的种类的检测和安装的检测。
然而,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在烘烤工序中,检测部受到来自加热源和烹调容器的热,由此检测部的检测精度和耐久性有可能降低。
此外,检测部配置于搅拌叶片的驱动轴的附近,并且经由操作杆与烹调容器的突起部连结。因此,在搅拌工序中,检测部容易受到由搅拌引起的烹调容器的振动,检测部的耐久性有可能降低。
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想到了本公开的主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降低锅检测部的由热和振动引起的负荷、提高锅检测部的检测精度和耐久性的加热烹调器。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于已知的事项省略详细的说明。对相同以及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1-1.结构]
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是用于对食材等烹调物(未图示)进行加热烹调的烹调设备。加热烹调器1是针对每个烹调菜单预先编程了动作序列的自动烹调器。
各图中的X轴、Y轴、Z轴分别表示加热烹调器1的宽度方向(左右)、进深方向(前后)、高度方向(上下)。将X轴的正方向(右方)以及负方向(左方)统称为X方向。将Y轴的正方向(后方)以及负方向(前方)统称为Y方向。将Z轴的正方向(上方)以及负方向(下方)统称为Z方向。
在下述说明中,将从使用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者观察的左方、右方分别定义为本公开中的左方、右方。将铅垂向上、铅垂向下分别定义为本公开中的上方、下方。将加热烹调器1的正面侧、背面侧分别定义为本公开中的前方、后方。
图1是盖2关闭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盖2打开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盖2关闭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盖2关闭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1的剖视立体图。图5是加热烹调器1的锅6的外观立体图。
在使用加热烹调器1时,使用者在将放入有烹调物(未图示)的锅6(参照图2~图5)收纳于主体4的状态下对操作显示部17(参照图1)进行操作,来选择烹调菜单(煮制品、咖喱等),按下确定按钮18。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锅6,参照图2等。
加热烹调器1根据所选择的烹调菜单,按照预先确定的程序开始烹调物的加热烹调。加热烹调器1具有使用搅拌叶片8(参照图2和图4)搅拌烹调物的功能。在本公开中,搅拌叶片8相当于搅拌体。
另外,加热烹调器1将锅6的烹调空间S密闭,具有一边对烹调物加压一边进行加热烹调的功能。下面,将该功能称为加压加热烹调。为了兼顾使用搅拌叶片8的搅拌功能和加压加热烹调功能,加热烹调器1具有用于将烹调空间S密闭的密封机构(未图示)。
如图1~图5所示,加热烹调器1具备主体4、锅6、搅拌叶片8以及盖2。主体4具有壳体4a和锅收纳部4b,将锅6和搅拌叶片8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进行收纳。主体4收纳用于使加热烹调器1动作的构成要素。
锅收纳部4b具有沿着锅6的形状的凹形状。锅收纳部4b具备上框5、保护框9以及加热器10。上框5形成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保护框9具有凹形状,形成锅收纳部4b的侧面以及底部。
加热器10是配置于保护框9的底面的上方的用于对锅6进行加热的热源。加热器10是浇铸加热器,以与锅6的底面6d接触的方式配置而对锅6进行加热。在本公开中,加热器10相当于加热部。保护框9在锅收纳部4b中对加热器10进行支承。保护框9由高耐热性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
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锅固定部100、固定解除部110以及锅检测部200。锅固定部100具备卡定杆101(参照图9等)、卡定杆支承件102(参照图8等)、卡定杆弹簧103(参照图11等)以及卡定杆罩104(参照图10等),将收纳的锅6固定于主体4。
固定解除部110由用于将锅6与主体4的固定解除的固定解除按钮111(参照图7等)构成。锅检测部200具备检测体201(参照图17等)、检测轴202(参照图8等)、检测杆203(参照图17等)、检测杆弹簧204(参照图17等)以及检测体支承件205(参照图17等),对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进行检测。
使用图7以后的附图,对锅固定部100、固定解除部110、锅检测部200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图4所示,锅6是具有上表面开口和底面6d的筒状的部件,具有用于对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烹调空间S。在锅6的底面6d配置有搅拌叶片8,在锅6的内侧面设置有肋6b。
搅拌叶片8对收纳于烹调空间S的烹调物进行搅拌。搅拌叶片8以旋转轴25为中心沿着旋转方向R1(或周向R)旋转。肋6b是用于辅助搅拌叶片8对烹调物的搅拌的突起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25、主体4以及锅6各自的中心轴大致一致。
如图2和图3所示,锅6在锅6的上部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各具备一个供使用者把持锅6的锅把手部7,合计具备两个锅把手部7。锅把手部7利用铆钉等紧固于锅6的上部的形成平面部的侧面6a。锅把手部7由高耐热性的树脂形成。
如图5所示,两个锅把手部7分别具有两个卡定爪部7a和两个检测轴按压部7b。卡定爪部7a将锅6固定于锅收纳部4b。检测轴按压部7b是用于按压检测轴202(参照图8等)的部件。检测轴202是锅检测部200(参照图3)的构成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锅检测部200,参照图3。
如图2和图3所示,盖2覆盖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和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锅6的开口。主体4具有盖安装部4c。盖2通过盖安装部4c开闭自如地轴支承于主体4。
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烹调器1在盖2和壳体4a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具备一个供使用者运送加热烹调器1时把持的把手部4d。
盖2具备外盖3和内盖14。外盖3覆盖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内盖14安装于外盖3的内侧,覆盖锅6的开口。密封件15是配置于内盖14的周围的例如硅橡胶制的弹性体。当盖2覆盖主体4的上表面开口时,密封件15与锅6的侧面6a的内侧面接触,将锅6的开口密封。
如图1~图4所示,外盖3在其上部表面具备把手16、操作显示部17以及排气出口20。把手16是用于供使用者在打开或关闭盖2时把持的部件。使用者为了切换盖2的固定状态和固定解除状态而对把手16进行旋转操作。
在把手16与X轴平行的情况下(参照图3和图4),盖2和锅6在Z方向上卡定,盖2成为将主体4关闭的状态。当使把手16顺时针(图1所示的旋转方向R2)旋转时,盖2与锅6的Z方向的卡定被解除,盖2成为能够从主体4离开的状态。
操作显示部17配置于外盖3的上部表面,具有用于受理使用者的操作的操作部的功能、以及进行显示的显示部的功能。操作显示部17具备确定按钮18作为操作部的一部分。确定按钮18用于选择烹调菜单,命令烹调开始。排气出口20是用于将在锅6的烹调空间S中产生的蒸汽等向外部排出的开口。
排气出口20与排气入口19连通。排气入口19是设置于内盖14的开口,经由盖2的内部流路与排气出口20连通。烹调空间S的空气从排气入口19进入盖2的内部流路,从排气出口20向外部排出。
在将排气入口19与排气出口20连通的内部流路中配置有压力阀23。压力阀23是用于控制排气入口19与排气出口20的连通状态的阀。
压力阀23通常关闭而保持烹调空间S的密闭状态。通过保持烹调空间S的密闭状态,能够执行烹调物的加压加热烹调。当压力阀23打开时,排气入口19与排气出口20连通,烹调空间S向大气压开放。压力阀23作为控制烹调空间S的内压的压力控制部发挥功能。
加热烹调器1具备用于驱动压力阀23的压力阀驱动马达24。针对每个烹调菜单预先设定压力阀驱动马达24打开压力阀23的时机和关闭压力阀23的时机。在压力阀驱动马达24不驱动压力阀23的情况下,当烹调空间S的内压达到规定值(例如两个大气压~三个大气压)以上时,通常关闭的压力阀23自动打开。由此,能够防止烹调空间S的过度加压。
主体4的锅收纳部4b(参照图3)还包含底部传感器21、连接器26、输出轴27、齿轮单元29、驱动马达28以及控制部40。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锅收纳部4b,参照图3。
图6是加热器10附近以及底部传感器2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6所示,加热器10在锅收纳部4b的下方被加热器弹簧11朝向上地弹性支承。
加热器10在其下表面具有凸台10a和平面部10b。平面部10b在凸台10a的根部与XY平面大致平行地形成。在保护框9的与凸台10a在Z方向上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开口9a。开口9a的外径比凸台10a大。保护框9具有环状肋9b和平面部9c。环状肋9b形成于开口9a的外周端并向上延伸。平面部9c在环状肋9b的根部与XY平面大致平行地形成。
加热器弹簧11是压缩螺旋弹簧等弹性支承体。加热器弹簧11的上端部与加热器10的平面部10b接触。加热器弹簧11的下端部与设置于保护框9的环状肋9b的外侧的平面部9c接触。在该状态下,加热器弹簧11配置在加热器10与保护框9之间。
在俯视时,加热器10的平面部10b和保护框9的平面部9c形成得比压缩螺旋弹簧大。由此,使加热器弹簧11可靠地配置在平面部9c与平面部10b之间。
加热器10的凸台10a的下端部插入保护框9的开口9a,在开口9a的下方通过金属制的平垫圈12和螺钉13紧固。平垫圈12的外径比开口9a大。
加热器10被加热器弹簧11向上施力。通过平垫圈12与保护框9的平面部9c接触,加热器10的Z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加热器10在锅收纳部4b的下方被保护框9弹性地支承。加热器10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位置由凸台10a与保护框9的开口9a之间的间隙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设置加热器弹簧11的结构配置于以下的三个部位。在俯视时,将这三处位置与锅6的底面6d的中心连结的三个线段具有相同的长度,三个线段中的两个线段所成的角大致为120度。
即,在俯视时,三个加热器弹簧11均等地配置于以锅6的中心为中心的锅6的底面6d上的假想圆的外周。由此,能够抑制加热器10相对于XY平面的倾斜。此外,“俯视时”是指“沿着Z轴从上方观察下方的情况”。
保护框9在多个部位通过螺钉等固定于上框5,被支承于主体4(参照图1等)内。即使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加热器10向下移动而与保护框9接触,或者加热器10被加热器弹簧11向上施力,保护框9也不会移动。由此,能够将加热器10稳定地固定于主体4的锅收纳部4b。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主体4,参照图1等。
如图4和图6所示,底部传感器21对锅6的温度进行检测,将其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部40(参照图4)。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控制部40,参照图4。
加热器10的开口10c设置于搅拌叶片8的旋转轴25的附近。底部传感器21被配置成使接触件21a的上表面经由开口10c从加热器10的上表面突出。接触件21a是底部传感器21的热敏部。
底部传感器21在锅收纳部4b的下方被传感器弹簧22朝向上弹性地支承。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锅6与底部传感器21可靠地接触。
保护框9具有开口9d。开口9d设置于保护框9的与加热器10的开口10c在Z方向上相对的部分。开口9d比加热器10的开口10c小。保护框9在开口9d的外周端具有环状肋9e和平面部9f。环状肋9e朝向上延伸。平面部9f在环状肋9e的根部与XY平面大致平行地形成。
传感器弹簧22例如是由压缩螺旋弹簧形成的弹性支承体。传感器弹簧22的上端部与作为接触件21a的下表面的平面部21b接触。传感器弹簧22的下端部与保护框9的平面部9f接触。在该状态下,传感器弹簧22配置在底部传感器21与保护框9之间。
在俯视时,接触件21a的平面部21b和保护框9的平面部9f形成得比传感器弹簧22的外径大。由此,使传感器弹簧22可靠地设置于平面部9f与平面部21b之间。
传感器罩21c构成底部传感器21的侧面。传感器罩21c在其下部具有凸缘21d。凸缘21d的最外部比保护框9的开口9d大,凸缘21d的上表面与XY平面大致平行。
保护框9的与凸缘21d在Z方向上相对的部分以比凸缘21d大的方式与XY平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由此,底部传感器21被传感器弹簧22朝向上施力。
通过传感器罩21c的凸缘21d与保护框9的平面部9f接触,底部传感器21的Z方向的位置被限制,被保护框9弹性地支承。底部传感器21的沿着X轴和Y轴的位置被传感器罩21c与保护框9的开口9d之间的间隙限制。
连接器26将搅拌叶片8的旋转轴25与驱动马达28(参照图4)的输出轴27连结。当旋转轴25与连接器26连结时,旋转轴25与输出轴27能够一体地旋转。旋转轴25贯通锅6的底面6d。旋转轴25与连接器26在锅6的下方的空间连接。
输出轴27将驱动马达28的旋转力传递至旋转轴25。输出轴27的末端部与连接器26连结。齿轮单元29与输出轴27连接,由驱动马达28产生的旋转力被传递到输出轴27。驱动马达28具有马达轴30,马达轴30的旋转力经由齿轮单元29传递至输出轴27。
根据该结构,驱动马达28的旋转力经由输出轴27传递至旋转轴25。通过该旋转力,搅拌叶片8向旋转方向R1旋转。搅拌叶片8的旋转方向R1相当于旋转轴25的周向R。以下,适当使用旋转方向R1和周向R。
控制部40具备存储程序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的处理器。控制部40根据程序对各构成要素进行控制,来控制加热烹调器1(参照图1~图4)的全部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加热烹调器1,参照图1~图4。
控制部40与底部传感器21、操作显示部17(参照图1)、压力阀驱动马达24、驱动马达28、加热器10、锅检测部200的检测体201(参照图17等)等构成要素电连接。在以下的说明中,操作显示部17参照图1,检测体201参照图17等。
[1-2.锅固定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中,对将锅6固定于锅收纳部4b的锅固定部100(参照图3)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锅固定部100,参照图3。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主体4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为了说明,在图7中省略盖2(参照图1等)。图8是加热烹调器1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盖2,参照图1等。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位于主体4的把手部4d的上部的上框5设置有两个凹空间5e。两个凹空间5e中的一方与两个锅把手部7(参照图2等)中的一方在X方向上相对地设置,两个凹空间5e中的另一方与两个锅把手部7中的另一方在X方向上相对地设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锅把手部7,参照图2等。
上述两个凹空间5e分别具有第一凹空间50和第二凹空间51。第一凹空间50由三个侧壁(侧壁50a1、两个侧壁50a2)和底面50b形成。侧壁50a1是朝向锅6的中心的侧面。
即,侧壁50a1在俯视时与Y轴大致平行。两个侧壁50a2在俯视时与X轴大致平行,且彼此相对。另外,锅6的中心是指俯视时的锅6的底面6d(参照图4等)的中心。
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锅把手部7的一部分收纳于第一凹空间50。侧壁50a1是将底面50b与上框5的上表面连接的倾斜面。
第二凹空间51设置于第一凹空间50的内侧且设置于下方。第二凹空间51由三个侧壁(侧壁51a1、两个侧壁51a2)和底面51b形成。三个侧壁将第一凹空间50的底面50b和第二凹空间51的底面51b连接。
侧壁51a1是朝向锅6的中心的侧面。即,侧壁51a1在俯视时与Y轴大致平行。两个侧壁51a2在俯视时与X轴大致平行,且彼此相对。
在侧壁51a1和底面51b设置有开口51c。在底面51b设置有开口51d。开口51d在俯视时设置于比通过锅6的中心的X方向的基准线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开口51d是用于插入后述的检测轴202的开口。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锅把手部7的一部分收纳于第二凹空间51。
以下,在俯视时,将通过锅6的中心的X方向的基准线称为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将通过锅6的中心的Y方向的基准线称为锅6的X方向的中心线。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卡定杆101的外观立体图。卡定杆101在主体4的左右各配置一个,合计配置两个。左右的卡定杆101分别配置于左右的第二凹空间51(参照图8)。卡定杆101在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限制锅6的Z方向的位置。
如图9所示,卡定杆101具备两组轴101a和凸部101b。轴101a和凸部101b这两组中的一组配置于卡定杆101的Y方向的一端(例如前端)的附近,另一组配置于卡定杆101的Y方向的另一端(例如后端)的附近。
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两个凸部101b分别与对应的锅把手部7的卡定爪部7a(参照图5)卡合,限制锅6的Z方向的位置。即,能够利用凸部101b稳定地限制锅6的Z方向的位置,能够减少锅6的摆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卡定爪部7a,参照图5。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0是卡定杆101的轴101a的剖视图。为了说明,在图10中省略盖2。
如图10所示,上框5具有凹部5a。若将轴101a插入凹部5a,则卡定杆101轴支承于上框5。由此,卡定杆101以轴101a为中心沿着朝向锅6的中心的旋转方向R3和其相反的旋转方向R4转动。即,卡定杆101能够转动地轴支承于主体4。
如上所述,在卡定杆101的Y方向的前端附近及后端附近,各配置一个轴101a,合计配置两个轴101a。与两个轴101a分别对应地各设置一个凹部5a,合计设置两个凹部5a。
即,通过轴101a和凹部5a这两组,卡定杆101在卡定杆101的Y方向的两端被轴支承。由此,能够稳定地将卡定杆101轴支承于上框5,能够减少卡定杆101的摆动。
通过图9和图10所示的结构,能够限制锅6的Z方向的位置。因此,不会由于搅拌叶片8(参照图2和图4)的旋转的影响而使锅6的固定解除。由于搅拌叶片8的搅拌方向没有限定,因此能够进行与烹调物的状态相对应的最佳的搅拌。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搅拌叶片8,参照图2及图4。
另外,使用者能够通过上下方向的动作将锅6收纳于主体4。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将放入有烹调物的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不需要为了将所收纳的锅6固定于锅收纳部4b而如卡口结合方式那样使锅6旋转。因此,不需要考虑锅6的旋转地设计主体4的上表面的形状,能够实现产品的设计性的提高和产品的尺寸的紧凑化。
卡定杆支承件102是用于对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进行加强的金属部件。如图9所示,卡定杆支承件102形成为对与锅把手部7的卡定爪部7a卡合的凸部101b的面和轴101a之间的部分进行加强。
卡定杆支承件102固定于卡定杆101。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凸部101b与卡定爪部7a接触时施加的力而使卡定杆101变形等。
图11和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1是卡定杆弹簧103的剖视图,图12是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的剖视图。为了说明,在图11及图12中省略盖2。
卡定杆弹簧103是将卡定杆101弹性地支承于上框5的压缩螺旋弹簧。如图11所示,卡定杆弹簧103以自由长度收缩的方式配置在卡定杆101与上框5之间。卡定杆弹簧103以轴101a(参照图10)为中心对卡定杆101向旋转方向R3(参照图10)施力。
如图8和图12所示,卡定杆101具备两组凸部101b和肋101c。在凸部101b和肋101c的各组中,肋101c设置于凸部101b的下方。肋101c在卡定杆支承件102的两端附近各设置一个。
肋101c与第二凹空间51的开口51c的侧面接触,凸部101b经由开口51c从侧壁51a1突出。在该状态下,被施力的卡定杆101弹性地支承于沿着上框5的侧面构成的卡定杆罩104的面。
卡定杆罩104对轴101a的下端的位置进行限制。如图10所示,卡定杆罩104以与轴101a的下端接触的状态固定于上框5。由此,能够抑制轴101a向下方偏移。卡定杆101能够以轴101a为中心沿着旋转方向R3或R4(参照图10)稳定地旋转。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固定解除部110(参照图2和图3)附近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3是固定解除按钮111的剖视图。为了说明,在图13中省略盖2。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固定解除部110,参照图2及图3。
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固定解除按钮111。固定解除按钮111配置于第一凹空间50的前方(Y轴的负方向)。
固定解除按钮111将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与锅把手部7的卡定爪部7a的卡合解除。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解除按钮111是固定解除部110。固定解除按钮111通过螺钉与卡定杆101连结。
如图8及图13所示,按钮部111a以从上框5的上表面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比第一凹空间50的Y方向的中心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即,固定解除按钮111配置于锅固定部100的附近。
如图9所示,固定解除按钮111固定于卡定杆101,固定解除按钮111的动作与卡定杆101的动作联动。固定解除按钮111设置于与卡定杆101卡合的锅把手部7的附近。根据该结构,使用者在锅6的固定解除后能够容易地抓住锅把手部7。
另外,能够使固定解除按钮111的行程增加按钮部111a从上框5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由此,能够缩短使用者按压固定解除按钮111的距离,能够容易地进行盖2的固定解除。
如图13所示,在按钮部111a的下方形成有凸缘111b。凸缘111b的上表面大致为平面。凸缘111b在俯视时形成为比框5的用于设置上按钮部111a的开口5b大。
在上框5的与凸缘111b在Z方向上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多个肋5c(在图13中仅记载一个肋5c)。多个肋5c从按钮部111a的大致中心沿X方向和Y方向均等地配置。肋5c与凸缘111b在Z方向上接触。
固定解除按钮111经由卡定杆101被卡定杆弹簧103(参照图11等)弹性地支承于上框5。由此,能够防止按钮部111a从上框5脱离,能够均匀地维持按钮部111a从上框5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
即使加热烹调器1的构成部件因热、摆动、落下等而变形,按钮部111a的突出量也是均匀的。因此,如图3等所示,能够防止位于按钮部111a的上方的内盖14等按压按钮部111a。
[1-3.锅固定部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中,对锅固定部100的动作以及与该动作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收纳锅6的中途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4是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的剖视图。锅6沿着图14中的向下箭头M的方向收纳于锅收纳部4b。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收纳有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5是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的剖视图。为了说明,在图14及图15中省略盖2。
如上所述,在锅6未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状态下,卡定杆弹簧103对卡定杆101朝向锅6的中心施力。卡定杆101的肋101c与第二凹空间51(参照图8)的开口51c的侧面接触,凸部101b经由开口51c从侧壁51a1(参照图8)突出。在该状态下,被施力的卡定杆101弹性地支承于上框5。
如图14所示,在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过程中,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与锅把手部7的卡定爪部7a接触。之后,卡定杆101一边压缩卡定杆弹簧103一边以轴101a为中心沿着旋转方向R4(参照图10)旋转。通过该旋转,卡合余量D逐渐减少。卡合余量D(重叠量)是指X方向上的凸部101b与卡定爪部7a重叠的部分的宽度。
在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过程中,加热器10(参照图4等)与锅6的底面6d(参照图4等)接触。然后,加热器10一边使加热器弹簧11压缩一边与锅6一起向下移动。
当凸部101b旋转至卡合余量D消失时,卡定爪部7a向凸部101b的下方移动。与此同时,卡定杆弹簧103的压缩被释放,卡定杆101以轴101a为中心沿着旋转方向R3(参照图10)旋转。
如图15所示,与卡定杆101的旋转联动,凸部101b进入卡定爪部7a的上方,以卡合余量D的量与卡定爪部7a卡合。由此,锅6被卡定杆101卡定。另外,在上述卡合完成的时刻,通过伴随着卡定杆弹簧103的压缩释放的触感以及声音,使用者能够识别出锅6已完全收纳于锅收纳部4b。
加热器10(参照图4等)也与锅6同样地经由锅6被卡定杆101卡定。此时,加热器弹簧11被向下压缩。被向下压缩的加热器弹簧11使加热器10与锅6的底面6d(参照图4等)接触,并且对加热器10向上施力。
[1-4.搅拌烹调中的锅固定部的动作]
对搅拌烹调中的锅固定部100和锅6的动作、以及与该动作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公开中的搅拌烹调是指一边利用搅拌叶片8搅拌锅6内的烹调物一边通过加压加热进行烹调。
通常,搅拌烹调包含在盖打开的状态下进行的搅拌烹调和在盖关闭而将烹调空间S密闭的状态下进行的搅拌烹调。在本公开中,对后者的搅拌烹调进行说明。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盖2关闭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而言,图16是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的剖视图。
如图4和图16所示,内盖14的密封件15与锅6的侧面6a的内侧面接触,在具有Z方向的密封量H的状态下将锅6的开口密封。通过该结构,烹调空间S被密闭。另外,也可以通过其他密封机构将烹调空间S密闭。
在锅把手部7的下表面7c与上框5的第二凹空间51(参照图8)的底面51b之间设置有Z方向的规定的间隙H1。在内盖14与外盖3之间设置有Z方向的规定的间隙H2。间隙H1和间隙H2均比密封量H窄。
当搅拌烹调开始时,搅拌叶片8通过驱动马达28的动力而旋转,对锅6内的烹调物进行搅拌。在该搅拌过程中,例如,有时由于是大的烹调物而对搅拌叶片8瞬间施加大的力。搅拌叶片8安装于锅6的底面6d,因此施加于搅拌叶片8的力经由旋转轴25传递至锅6。
当烹调物存在于搅拌叶片8与锅6内的肋6b之间时,搅拌叶片8有时会推开烹调物或压扁烹调物。在这些情况下,施加于搅拌叶片8的力经由肋6b和旋转轴25传递至锅6。
通过传递到锅6的力(图16所示的Z方向的力F1),锅6在间隙H1这样的限定范围内摆动。如上所述,通过限定锅6的摆动范围,能够减少锅6的摆动。通过抑制超过锅6与密封件15之间的密封量H的摆动,能够维持锅6的烹调空间S的密闭性。
锅6被夹在卡定杆101与加热器10之间,被加热器弹簧11沿Z方向弹性地支承。当锅6在间隙H1的范围内摆动时,Z方向的力F1的一部分通过加热器弹簧11的弹性力吸收。由此,能够降低施加于卡定杆101的力,使得传递到锅6的力F1不会全部施加于卡定杆101。其结果,能够抑制卡定杆101的变形等。
如后所述,也能够抑制在检测轴202(参照图8等)与锅把手部7接触的状态下施加于检测轴202的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经由检测杆203(参照图17等)与检测轴202结合的检测体201的变形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检测轴202,参照图8等。
锅6的开口与作为弹性体的密封件15接触。力F1传递至锅6,锅6在间隙H1的范围内摆动。在该情况下,力F1的一部分通过密封件15的弹性力吸收,并且使施加到卡定杆101的力减小。
密封件15能够经由内盖14在间隙H2的范围内沿Z方向移动。由此,密封件15能够维持用于将锅6的开口密封的形状。若锅6与密封件15之间的密封量H大于间隙H1与间隙H2的合计,则能够维持锅6的烹调空间S的密闭性。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17所示,锅把手部7具有两个侧壁7d。锅把手部7的两个侧壁7d中的一方与第二凹空间51(参照图8)的两个侧壁51a2中的一方隔开Y方向的规定的间隙H3地相对。锅把手部7的两个侧壁7d中的另一方与第二凹空间51的两个侧壁51a2中的另一方隔开Y方向的规定的间隙H3地相对。即,两个间隙H3设置在锅把手部7与第二凹空间51之间。
图17所示的力F2是搅拌叶片8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R1或周向R(参照图4))的力。当力F2传递至锅6时,锅6在两个间隙H3的范围内沿着旋转方向摆动。由此,能够限定锅6的摆动范围,能够减少锅6的摆动。
另外,能够抑制在锅6与密封件15之间的密封部产生扭转,或者能够抑制密封件15变形而在密封部产生间隙。由此,能够稳定地将锅6的开口密封。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具有加压加热烹调功能,因此优选将间隙H3设定为1mm以下。在不具有加压功能的加热烹调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间隙H3设定为2mm以下。
根据本实施方式,当侧壁7d与侧壁51a2接触时,侧壁7d和侧壁51a2作为锅6的止转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进行搅拌烹调。
另外,在锅6中,侧壁7d和侧壁51a2在俯视时位于离旋转轴25最远的位置。因此,能够以更小的力进行锅6的止转。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检测轴202和构成止转部的部件的损伤等。
对用于使锅6停止旋转的部件不要求高强度,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和材料成本。
[1-5.锅的固定解除的动作]
对从锅收纳部4b取下锅6的动作以及与该动作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烹调开始前”、“烹调结束后”、“清扫时”等的情况下,使用者将锅6从锅收纳部4b取下。在此,对“烹调结束后”进行说明。
在烹调结束后,当烹调空间S的内压成为规定值以下时,使用者能够打开盖2而将锅6从锅收纳部4b取下。固定解除按钮111固定于卡定杆101,在Z方向上与上框5接触。此时,固定解除按钮111经由卡定杆101被卡定杆弹簧103(参照图11等)施力。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固定解除部110附近的按压固定解除按钮111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为了说明,在图18中省略盖2。
当按压按钮部111a时,卡定杆101沿着旋转方向R4(参照图15)旋转。由此,凸部101b(卡定杆101)与卡定爪部7a(锅把手部7)的卡合被解除。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将锅6从锅收纳部4b取下。
按钮部111a配置在锅6和锅把手部7的附近(参照后述的图20)。因此,在烹调中,热量从被加热的锅6传递到按钮部111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在按钮部111a的背面设置有肋111d。肋111d使按钮部111a的截面积增加,促进传递到按钮部111a的热的辐射。由此,抑制按钮部111a的温度上升。
在按钮部111a的上表面外周部设置有具有八字状的截面的肋111c。由于肋111c的形状,使按钮部111a的上表面的面积变小。因此,使用者的手指与按钮部111a的接触面积减小,来自按钮部111a的热难以传递到使用者。
另外,通过利用肋111c,对固定解除按钮111设置高低差,由此在按压固定解除按钮111时手指难以滑动,使用者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按压固定解除按钮111。
如图18所示,当使用者按压按钮部111a时,在上框5与凸缘111b之间产生间隙H4。有可能在间隙H4中夹入用于烹调而加工的烹调物片以及调味料等。
如上所述,凸缘111b的上表面形成为大致平面。通过该形状,即使在烹调物片以及调味料等留在凸缘111b的上表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去除烹调物片以及调味料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H4设定为2mm以下。由此,能够容易地清扫固定解除部110,并且,在按下固定解除按钮111时,使用者的手指不会进入间隙H4。
当凸部101b(卡定杆101)与卡定爪部7a(锅把手部7)的卡合解除时,卡定杆101与加热器10之间的弹性支承被解除。即,锅固定部100对锅6的固定被解除。
在该情况下,如图14所示,利用加热器弹簧11的弹性力将锅6向上方抬起。由此,在上框5的上表面与锅把手部7之间产生Z方向的间隙H5。加热器弹簧11的弹性力被调整为使间隙H5成为适于使用者抓住锅把手部7的大小。
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锅6未固定于锅收纳部4b,加热烹调器1无法开始烹调。为了向使用者通知该情况,间隙H5被设定为不使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与锅把手部7的下表面7c接触。由此,后述的锅检测部200未检测到锅6,其检测结果被通知给使用者。
如图8所示,第一凹空间50的侧壁50a1是将底面50b与上框5的上表面连接的倾斜面。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抓住锅把手部7。
在侧壁50a1外侧的上框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多个开口5d。通过从开口5d取入外部空气,能够对被来自锅6的热等加热后的锅把手部7进行冷却。另外,能够利用倾斜的侧壁50a1容易地清扫第一凹空间50。
[1-6.锅检测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中,对用于检测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的锅检测部200进行说明。
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检测部200附近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检测部200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外观立体图。为了说明,在图19中省略盖2,在图20中省略壳体4a。
如图19以及20所示,检测体201具备触点部201a、开关杆201b以及动作轴201c。动作轴201c将开关杆201b轴支承于检测体201。当对开关杆201b施加力时,开关杆201b以动作轴201c为中心旋转。当开关杆201b旋转规定角度时,触点部201a与开关杆201b接触。
检测体201将表示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信号传递至控制部40。检测体201由微动开关构成。检测体201构成为在设置于内部的触点部201a与开关杆201b接触时发出信号。
检测轴202和检测杆203使检测体201移动。检测轴202是圆柱形状的轴体。检测轴202由金属形成,以抑制与锅6的接触所引起的冲击以及来自锅6的热等所引起的变形。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经由第二凹空间51(参照图8)的开口51d从第二凹空间51的底面51b突出。
锅把手部7具有与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相对的检测轴按压部7b(参照图5)。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检测轴按压部7b与末端部202a接触。末端部202a被锅6向下按压,检测轴202向下移动。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检测轴按压部7b,参照图5。
如上所述,开口51d设置于比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能够使末端部202a不被检测轴按压部7b按压。
锅检测部200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合计设置两个。两个锅检测部200均设置于比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检测轴按压部7b在锅6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两个。即,设置有合计四个检测轴按压部7b。左侧的两个检测轴按压部7b相对于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配置。右侧的两个检测轴按压部7b也同样地相对于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配置(参照图5)。
由此,即使在将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两个锅检测部200也被四个检测轴按压部7b中的两个检测轴按压部7b按压。
应用该结构,在对仅左侧或仅右侧按压锅检测部200这样的多种锅6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即使在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多种锅6进行检测而不存在问题。
如图19所示,引导孔51e具有设置于开口51d的下方并向下延伸的筒状形状。引导孔104a设置于卡定杆罩104,具有向下延伸的筒状形状。检测轴202插入引导孔51e和引导孔104a。由此进行检测轴202的径向的定位。即,检测轴202的动作方向被限制为大致Z方向。
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形成在大致半球上。根据该结构,检测轴202与检测轴按压部7b的接触为点接触。由此,能够减少检测轴按压部7b损伤或检测轴202卡在检测轴按压部7b的情况。
根据该结构,能够降低热从检测轴按压部7b经由检测轴202向相邻的部件的传递。因此,能够抑制与检测轴202相邻的部件的热变形。
根据该结构,检测轴202与检测轴按压部7b的接触点被限定在末端部202a的大致中央部。换言之,从锅6向检测轴202施加的力的朝向被限制为沿着检测轴202的大致中心轴的方向。
由此,在检测轴202一边与引导孔51e的内表面和引导孔104a的内表面接触一边动作的情况下,使以它们的接触部分为起点施加于检测轴202的力减小。其结果,能够抑制检测轴202的变形。使检测轴202与引导孔51e、104a的接触阻力降低,检测轴202能够稳定地动作。
通过减小施加于检测轴202的力,能够减小检测轴202与开口51d之间的间隙以及检测轴202与引导孔51e、104a之间的间隙。由此,检测轴202动作时的倾斜减小,检测轴202稳定地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轴202与开口51d之间的间隙以及检测轴202与引导孔51e、104a之间的间隙小于检测轴202的半径的一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与检测轴202的侧面相对的引导孔51e、104a的侧面的面积增加,引导孔51e、104a的Z方向的长度至少比检测轴202的直径长。
由此,在水、调味液等液体从开口51d进入的情况下,该液体在检测轴202与引导孔51e之间以及检测轴202与引导孔104a之间的间隙中沿着检测轴202流动。因此,能够抑制该液体向设置于主体4内的下方的作为充电部的检测体201滴下。
检测杆203将检测轴202的动作传递到检测体201。如图20所示,检测杆203固定于检测轴202。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而检测轴202向下动作时,检测杆203与检测轴202的动作联动而向下动作。检测轴202和检测杆203通过E形环固定。
检测杆203具备用于按压检测体201的开关杆201b的杆部203a。杆部203a的与检测体201的开关杆201b接触的面是杆部203a的末端变细这样的平缓的倾斜面。
当检测杆203动作时,杆部203a沿着其倾斜面逐渐按压开关杆201b,开关杆201b阶段性地旋转。由此,在急剧的力施加于检测轴202时,该力不会急剧地施加于开关杆201b,能够抑制检测体201的破损。
以如下方式设定倾斜面:当检测轴202被按压到能够判定为锅6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程度时,开关杆201b与触点部201a接触。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收纳有锅6的情况。
检测杆弹簧204是由压缩螺旋弹簧形成的弹性支承体。如图19所示,检测轴202插入检测杆弹簧204的内侧。
检测杆弹簧204的上端部与检测杆203的平面部203c接触。检测杆弹簧204的下端部与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平面部205b接触。在该状态下,检测杆弹簧204以检测杆弹簧204的自由长度在检测杆203与检测体支承件205之间收缩的方式配置。
在俯视时,检测杆203的平面部203c和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平面部205b形成得比压缩螺旋弹簧大。由此,检测杆弹簧204可靠地配置在两个平面部之间。
固定有检测杆203的检测轴202插入到设置于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平面部205b的开口205c。在检测轴202的比开口205c靠下方的部分紧固有具有比开口205c大的外径的E形环。
由此,检测轴202不会从检测体支承件205脱离。检测杆弹簧204保持在检测杆203与检测体支承件205之间。检测杆203和检测轴202被检测杆弹簧204向上施力。检测轴202以使末端部202a经由设置于上框5的第二凹空间51(参照图8)的底面51b的开口51d从底面51b突出的方式被弹性地支承。
在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且检测轴202向下动作的情况下,检测杆弹簧204的作用力向与检测轴202的动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由此,施加于检测轴202的所有的力不会施加于开关杆201b,能够降低施加于开关杆201b和触点部201a的力。其结果,能够抑制检测体201的变形等。
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平面部205b设置在比周边靠下方的位置。在水、调味液等液体从上框5的开口51d进入的情况下,沿着检测轴202流动的液体暂时积存在平面部205b的周边。之后,液体从设置于平面部205b的开口205c沿着检测轴202向检测轴202的正下方滴下。由此,能够抑制液体流到检测体201。
检测体支承件205对构成锅检测部200的部件进行支承。检测体支承件205对检测体201、检测轴202、检测杆203和检测杆弹簧204进行固定或支承。
检测体支承件205在锅固定部100的下方且主体4内的远离锅6和加热器10的下部区域,利用螺钉等稳定地固定于壳体4a。通过在远离被加热的锅6和加热器10等加热源的位置配置检测体201,能够抑制检测体201的耐久性因来自加热源的热而降低。
在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固定部附近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4e。通过从开口4e向主体4内取入外部空气对检测体201进行冷却,能够抑制检测体201的耐久性因来自加热源的热而降低。
检测体支承件205具备开口205c和侧壁205d。检测轴202插入开口205c。侧壁205d延伸至比开关杆201b的最下部低的位置。由此,在从主体4的上方进入的水、调味液等液体沿着检测轴202流动的情况下,液体沿着侧壁205d流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该液体附着于作为充电部的开关杆201b。
如图19和图20所示,检测体201以使动作轴201c与检测杆203的动作方向(Z方向)大致正交且动作轴201c位于检测体201的上方的方式设置于检测体支承件205。
在俯视时,检测杆203、检测体201、开关杆201b的动作轴201c以及开关杆201b的触点部201a以不重叠的方式配置。
由此,在检测杆203与开关杆201b接触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检测轴202按压开关杆201b的侧面以及端部。并且,能够抑制检测轴202与检测体201(动作轴201c、触点部201a以及检测体201的主体)接触。
[1-7.锅检测部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中,对检测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的锅检测部200的动作以及与该动作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中,能够使用与烹调菜单相对应的多种锅6。多种锅6例如是搅拌烹调用锅、炒制烹调用锅、烹煮烹调用锅。搅拌烹调用锅具有用于安装搅拌叶片8的结构。炒制烹调用锅具有用于安装搅拌叶片8的结构,并且由与搅拌烹调用锅不同的材质形成。烹煮烹调用锅不具有用于安装搅拌叶片8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下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锅检测部200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配置一个,合计配置两个。两个锅检测部200分别具有一个检测体201。使用上述的三种锅6。
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检测部200附近的收纳有锅6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20和图21所示,检测杆203的杆部203a固定于检测轴202。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按压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检测轴202向下动作。通过该动作,检测杆203的杆部203a与检测体201的开关杆201b接触。
开关杆201b被杆部203a阶段性地按压,以动作轴201c为中心旋转。当开关杆201b旋转规定角度时,与触点部201a接触。
杆部203a插入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开口205a。在杆部203a的与检测体支承件205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引导肋203b。当检测杆203动作时,引导肋203b与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开口205a接触,使杆部203a稳定。由此,能够稳定地按压开关杆201b。
当开关杆201b与触点部201a接触时,检测体201成为通电状态,其电信号被传递到控制部40。根据该电信号,控制部40对锅6是否收纳于锅收纳部4b进行判定。
在以下的说明中,“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是指检测体201的开关杆201b与触点部201a接触,检测体201成为通电状态,其电信号被传递到控制部4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烹调菜单相对应的三种锅6。因此,使用者有时会错误地将种类与适合于期望的烹调菜单的种类不同的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
在该情况下,为了不使烹调开始,与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相对的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的形状根据锅6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由此,锅检测部200的检测根据锅6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控制部40基于使用者所选择的烹调菜单、预先存储于控制部40的信息以及锅检测部200的检测信息,对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锅6是否适合于烹调菜单进行判定。
图22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控制部40中预先存储的锅检测部200的检测信息。
如图22所示,在两个锅检测部200进行了反应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搅拌烹调用锅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搅拌烹调用锅中,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形成为在锅6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对两个检测轴202进行按压。
在仅左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了反应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炒制烹调用锅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炒制烹调用锅中,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形成为在锅6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仅对左侧的检测轴202进行按压。
在仅右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了反应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烹煮烹调用锅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烹煮烹调用锅中,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形成为在锅6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仅对右侧的检测轴202进行按压。
在两个锅检测部200未反应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锅6未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或者锅6未收纳于锅收纳部4b。例如,在锅6与两个锅固定部100双方都不卡合的情况、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等下,控制部40判定为锅6未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
使用图23~图25,对用于判定与烹调菜单相对应的锅6是否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控制部40的动作进行说明。
使用者在烹调开始前将烹调物放入与期望的烹调菜单相对应的锅6中,将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使用者关闭盖2并使把手16逆时针旋转。由此,盖2被固定于主体4。使用者在对操作显示部17进行操作而选择了期望的烹调菜单之后,按下确定按钮18。
首先,对使用搅拌烹调用锅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3表示选择了使用搅拌烹调用锅的烹调菜单的情况下的控制部40的动作。搅拌烹调用锅构成为:当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两个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参照图22)。在图23中,当按下确定按钮18时,控制部40开始锅检测部200的检测(步骤S101)。
控制部40对两个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102)。在步骤S102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搅拌烹调用锅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结束检测(步骤S103),开始烹调(步骤S104)。
在步骤S102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40对两个锅检测部200中的哪一个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105)。在步骤S105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不是搅拌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放入正确的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106)。
在步骤S105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该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是指,不是搅拌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未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在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未按压检测轴202的位置处卡在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等。
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正确地放入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107)。
在烹调中,控制部40也对两个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108)。在步骤S108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烹调中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该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是指,锅6倾斜的情况、产生锅检测部200的动作不良的情况等。
在该状态下无法继续烹调,因此控制部40停止烹调,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正确地放入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109)。在步骤S108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继续烹调(步骤S110)。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检测搅拌烹调用锅是否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
接着,对使用炒制烹调用锅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4表示选择了使用炒制烹调用锅的烹调菜单的情况下的控制部40的动作。炒制烹调用锅构成为:当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仅左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参照图22)。在图24中,当按下确定按钮18时,控制部40开始锅检测部200的检测(步骤S201)。
控制部40对两个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202)。在步骤S202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不是炒制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放入正确的锅”这样的消息(S203)。
控制部40对右侧的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204)。在步骤S204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不是炒制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放入正确的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205)。
控制部40对左侧的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206)。在步骤S206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炒制烹调用锅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结束检测(步骤S207),开始烹调(步骤S208)。
在步骤S206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换言之,在两个锅检测部200不进行反应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
该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是指,不是炒制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未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在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未按压检测轴202的位置处卡在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等。
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正确地放入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209)。
在烹调中,控制部40也对是否仅左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210)。步骤S210的结果为“否”的情况是指“仅左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以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烹调中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该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是指锅6倾斜的情况、产生锅检测部200的动作不良的情况等。
在该状态下无法继续烹调,因此控制部40停止烹调,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正确地放入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211)。在步骤S10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继续烹调(步骤S212)。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检测炒制烹调用锅是否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
最后,对使用烹煮烹调用锅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5表示选择了使用烹煮烹调用锅的烹调菜单的情况下的控制部40的动作。烹煮烹调用锅构成为:当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仅右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参照图22)。在图25中,当按下确定按钮18时,控制部40开始锅检测部200的检测(步骤S301)。
控制部40对两个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302)。在步骤S302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不是烹煮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
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放入正确的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303)。
控制部40对右侧的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304)。在步骤S304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烹煮烹调用锅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结束检测(步骤S305),开始烹调(步骤S306)。
控制部40对左侧的锅检测部200是否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307)。在步骤S307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不是烹煮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放入正确的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308)。
在步骤S307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换言之,在两个锅检测部200不进行反应的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
该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是指,不是烹煮烹调用锅的锅6被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未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在锅把手部7的检测轴按压部7b未按压检测轴202的位置处卡在锅收纳部4b的情况、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等。
在该状态下无法开始烹调,因此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正确地放入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309)。
在烹调中,控制部40也对是否仅右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进行确认(步骤S310)。步骤S310的结果为“否”的情况是指“仅右侧的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以外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判定为烹调中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该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是指锅6倾斜的情况、产生锅检测部200的动作不良的情况等。
在该状态下无法继续烹调,因此控制部40停止烹调,操作显示部17向使用者通知“请正确地放入锅”这样的消息(步骤S311)。在锅检测部200进行反应的情况下,继续烹调(S312)。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检测烹煮烹调用锅是否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种类与适合使用者所期望的烹调菜单的种类不同的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能够促使使用者在烹调开始前使用适当的锅6。另外,在烹调中也能够检测锅6的收纳状态的异常并通知使用者。
[1-8.效果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烹调器1具备锅6、主体4、盖2、加热器10、搅拌叶片8以及锅检测部200。锅6对烹调物进行收纳。主体4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对锅6进行收纳。盖2覆盖锅6的开口。加热器10对锅6进行加热。搅拌叶片8配置在锅6内。
锅检测部200具有检测轴202和检测体201,对在主体4中是否收纳有锅6进行检测。检测轴202配置于锅6的下方。检测体201配置于锅6的侧面6a的外侧且比加热器10靠下方的主体内部区域。
根据本实施方式,检测体201配置于远离被加热的锅6和加热器10等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热量对检测体201的负荷。
另外,检测轴202和检测体201配置在远离搅拌叶片8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小因搅拌烹调物时产生的振动而施加的力。其结果,能够提高锅检测部200的检测精度和耐久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锅6收纳于主体4时,检测轴202被锅6按下,使检测体201工作。由此,检测轴202能够与锅6收纳于主体4联动地按下检测体201。
在本实施方式中,锅6具有锅把手部7。当锅6收纳于主体4时,检测轴202被锅把手部7按下,使检测体201工作。
由此,检测轴202能够与锅6收纳于主体4联动地按下检测体201。另外,能够在与锅把手部7卡合的锅固定部100的附近配置检测轴202。其结果,能够实现加热烹调器1的设计性的提高以及产品的紧凑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锅检测部200配置于在俯视时相对于锅6的中心即搅拌叶片8的旋转中心不是点对称的主体4的多个部位。
由此,在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检测轴202能够不被锅6或锅把手部7按压。在使用多个锅6的情况下,锅检测部200的检测根据锅6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轴202被配置成:与锅6或锅把手部7接触的检测轴202的位置在俯视时不与检测体201的触点部201a的位置重叠。
由此,能够抑制伴随检测轴202的动作而产生的力直接施加于检测体201的触点部201a。其结果,能够抑制检测体201的变形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4具备检测轴202的定位部。由此,能够进行检测轴202的径向的定位,能够将检测轴202的动作方向限制为大致Z方向。其结果,能够抑制检测轴202动作时的倾斜,能够使检测轴202的动作稳定。
(实施方式2)
使用图26以及图27,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26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把手部7的外观立体图。图27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固定部100附近的盖2关闭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2-1.结构]
如图26所示,利用螺钉将卡定爪部7a固定于锅把手部7。锅把手部7(具体而言是卡定爪部7a)也可以由金属制的部件形成。卡定爪部7a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于锅把手部7。如图27所示,也可以通过基于铆钉等固定部件250的共同紧固固定,将锅把手部7固定于锅6。
[2-2.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作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
[2-3.效果等]
在将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过程中,能够抑制卡定爪部7a因凸部101b与卡定爪部7a接触时施加的力而变形等。
(实施方式3)
使用图28以及图29,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图28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主体4的未收纳锅6的状态的俯视图。为了说明,在图28中省略盖2。图29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锅6的外观立体图。
[3-1.结构]
如图28所示,检测轴202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合计设置两个。两个检测轴202均设置于比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并且,两个检测轴202相对于锅6的X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配置。
如图29所示,锅6在与检测轴202的末端部202a(参照图19等)相对的位置具有检测轴按压部300。检测轴按压部300通过螺钉或铆钉等固定于锅6的凸缘6c。
[3-2.动作]
当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检测轴按压部300的底面300a与末端部202a接触。由此,末端部202a被锅6向下按压,检测轴202向下动作。其他的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3-3.效果等]
检测轴202设置于比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时,能够使末端部202a不被检测轴按压部300按压。
两个锅检测部200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两个部位(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两个锅检测部200均设置于比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靠前方(Y轴的负方向)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检测轴按压部300在锅6的左右(X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即,合计设置有四个检测轴按压部300。左侧的两个检测轴按压部300相对于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配置。右侧的两个检测轴按压部300也同样地相对于锅6的Y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地配置。
由此,即使在将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两个锅检测部200也被四个检测轴按压部300中的两个检测轴按压部300按压。
应用该结构,在对仅左侧或仅右侧按压锅检测部200那样的多种锅6进行检测的情况下,即使在锅6前后相反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多种锅6进行检测而不存在问题。
(其他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锅把手部7利用铆钉等紧固于锅6的上部的形成平面部的侧面6a。但是,锅把手部7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锅把手部7也可以是向外侧突出的锅6的凸缘6c的一部分。
在实施方式1中,在保护框9与加热器10之间设置加热器弹簧11的结构配置于三处。在俯视时,将这三处位置与锅6的底面6d的中心连结的三个线段具有相同的长度,三个线段中的两个线段所成的角大致为120度。
但是,在保护框9与加热器10之间设置加热器弹簧1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四个以上的加热器弹簧11也可以均等地配置在以锅6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另外,在俯视时,也可以相对于锅6的X方向的中心线和Y方向的中心线这两者对称地配置偶数个的加热器弹簧11。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凸部101b(卡定杆101)与卡定爪部7a(锅把手部7)卡合的结构,在卡定杆101的Y方向的两端各自的附近配置凸部101b。
但是,凸部101b与卡定爪部7a卡合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卡定杆101的Y方向的整个区域设置一个凸部101b,并设置与锅把手部7相对的卡定爪部7a。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将卡定杆101轴支承于上框5的结构,将卡定杆101所具备的轴101a插入设置于上框5的与轴101a对应的凹部5a。
但是,将卡定杆101轴支承于上框5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上框5设置轴,在卡定杆101设置与上框5的轴对应的凹部。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对卡定杆101的凸部101b进行加强的结构,在与卡定爪部7a(锅把手部7)卡合的凸部101b(卡定杆101)的面和轴101a之间配置有金属制的卡定杆支承件102。但是,对卡定杆101进行加强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为了提高卡定杆101的刚性,例如也可以由金属制的材料形成卡定杆101(具体而言为凸部101b)。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卡定杆支承件102。也可以通过设置对与卡定爪部7a(锅把手部7)卡合的凸部101b(卡定杆101)的面和轴101a之间进行加强的加强肋,来提高卡定杆101的刚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卡定杆支承件102。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将固定解除按钮111固定于卡定杆101的结构,通过螺钉将固定解除按钮111固定于卡定杆101。但是,将固定解除按钮111固定于卡定杆10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为了固定固定解除按钮111和卡定杆101,也可以使用基于爪嵌合或压入的嵌入。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使固定解除按钮111的按钮部111a从上框5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均匀的结构,具有以下的结构。即,在上框5的与凸缘111b相对的部分设置有与凸缘111b接触的多个肋5c。多个肋5c从按钮部111a的大致中心沿着X方向和Y方向均等地配置。
但是,与凸缘111b和上框5的接触相关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上框5均等地配置多个凸部,使凸缘111b与上框5接触。为了减小接触面积,也可以将肋以及凸部的末端设为半球状。
在实施方式1中,在按钮部111a的上表面设置有肋111c。由此,在使用者按压固定解除按钮111的按钮部111a时,减少使用者的手指与按钮部111a的接触面积,并且手指难以滑动。
但是,按钮部111a的上表面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为了减少使用者的手指与按钮部111a的接触面积,例如也可以在按钮部111a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凸部,或者实施褶皱加工。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固定解除部110的固定解除的结构,通过按压固定解除按钮111而卡合部旋转,从而进行锅6的固定解除。但是,固定解除部110的固定解除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固定解除,并且容易清扫,则可以是任何结构。例如,也可以使固定解除按钮111在上框5的上表面上向一个方向动作,来解除卡合部的固定。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检测体201的结构,使用微动开关。但是,检测体201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作为能够将表示锅6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信号传递到控制部40的装置,例如也可以使用簧片开关、霍尔元件、光断续器。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将检测杆203固定于检测轴202的结构,为了将检测轴202与检测杆203固定而使用E形环。但是,将检测杆203固定于检测轴20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将检测轴202压入并嵌合于检测杆203。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使检测轴202不从检测体支承件205脱离的结构,在检测轴202的比检测体支承件205的开口205c靠下方的部分紧固有具有比开口205c大的外径的E形环。
但是,用于使检测轴202不从检测体支承件205脱离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通过镦锻加工等对检测轴202的下端部202b进行加工,设置防脱用的凸部。
在实施方式1中,为了判定与烹调菜单相对应的锅6是否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而具有以下的结构。即,两个锅检测部200在上框5的上表面的两个部位(X方向的两侧)分别各设置一个。两个锅检测部200分别具有一个检测体201。在使用多个锅6的情况下,锅检测部200的检测根据锅6的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但是,用于判定与烹调菜单相对应的锅6是否被适当地收纳于锅收纳部4b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将两个检测体201(即合计四个检测体201)与锅6的X方向的中心线以及Y方向的中心线分离地配置于两个锅检测部200的每一个。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对烹调物进行搅拌并加热烹调的烹调器。

Claims (6)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
锅,其能够对烹调物进行收纳;
主体,其能够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对所述锅进行收纳;
盖,其覆盖所述锅的开口;
加热部,其能够对所述锅进行加热;
搅拌体,其配置于所述锅内,构成为对所述烹调物进行搅拌;以及
锅检测部,
所述锅检测部具备:检测轴,其配置于所述锅的下方;以及检测体,其配置于所述锅的侧面的外侧且比所述加热部靠下方的所述主体的内部区域,所述锅检测部构成为对所述主体中是否收纳有所述锅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检测轴构成为:当所述锅收纳于所述主体时,被所述锅按下而使所述检测体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锅具备锅把手部,
所述检测轴构成为:当所述锅收纳于所述主体时,被所述锅把手部按下而使所述检测体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锅检测部配置于所述主体的在俯视时相对于所述锅的中心非点对称的多个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检测轴被配置成:所述检测轴的与所述锅或所述锅把手部接触的位置在俯视时不与所述检测体的触点部的位置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主体具备所述检测轴的定位部。
CN202311125274.9A 2022-09-06 2023-09-01 加热烹调器 Pending CN1176528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1157A JP2024036734A (ja) 2022-09-06 2022-09-06 加熱調理器
JP2022-141157 2022-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2899A true CN117652899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7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5274.9A Pending CN117652899A (zh) 2022-09-06 2023-09-01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36734A (zh)
CN (1) CN11765289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6734A (ja) 2024-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1068B1 (en) Cocking mixer for processing and preparing food
CN106901587B (zh) 家用烹饪设备
CN117652899A (zh) 加热烹调器
CN117652900A (zh) 加热烹调器
CN212066537U (zh) 杯盖组件和食物处理器
CN210520837U (zh) 食物加工杯及食物加工机
CN212066549U (zh) 杯盖组件和食物处理器
CN211609432U (zh) 食物处理机
JP2012125467A (ja) 炊飯器
CN213551376U (zh) 料理机
CN114794909B (zh) 制面包机及副材料容器
CN111067381A (zh) 食物加工杯及食物加工机
CN218105556U (zh) 烹饪器具
WO2022270315A1 (ja) 加熱調理器
CN211609503U (zh) 杯盖组件和食物处理器
CN213757920U (zh) 料理机
CN209915783U (zh) 食物加工杯及食物加工机
CN216317186U (zh) 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521868U (zh) 开关机构及烹饪设备
EP3616520B1 (en) Automatic bread maker
CN210784075U (zh) 一种食物加工机
CN213551382U (zh) 料理机
CN22104473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5305276U (zh) 一种打蛋器
CN116649797A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