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2722A -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2722A
CN117652722A CN202311815890.7A CN202311815890A CN117652722A CN 117652722 A CN117652722 A CN 117652722A CN 202311815890 A CN202311815890 A CN 202311815890A CN 117652722 A CN117652722 A CN 117652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sheet
sheet
resistor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58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小龙
范进
宋茂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zhong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158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2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2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2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电路板和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发热片并联连接;所述电路板连接锂电池和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电路板供电,电路板控制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上下排列的两个发热片能交替加热,比单发热片加热产生的积碳更少,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器采用单发热片容易积碳的问题,还延长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两个发热片又能同时加热,增加了发热面积,提高了雾化量。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扩展了发热片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单网片发热片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烟或电子雾化器是一种利用发热片加热雾化烟油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电路板上的锂电池对不同阻值发热片进行驱动加热,输出不同功率的热量来雾化发热片周围的烟油,输出雾化物供用户吸食。
传统的发热片如图1所示,为单网片发热片,其网片状的发热面积较小,导致雾化面积较小。另外,发热片的电路控制方式单一,只有一种加热方式,可调试空间较窄;并且多采用恒压输出方式对发热片加热,热量均衡难稳定且难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单网片发热片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和电路板,其中,所述主机内还设有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所述发热片并联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锂电池和所述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
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分层发热片、导油棉和固定座;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三个导电引脚,所述分层发热片收容于所述雾化管中且三个导电引脚自所述雾化管伸出;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且所述导油棉位于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分层发热片之间;所述雾化管的侧面开设一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导油棉设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固定座边缘设置有凹槽,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卡持于凹槽中,各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加热驱动电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三个所述导电引脚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发热片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导电引脚,所述上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剩下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上发热片和所述下发热片分别与所述导油棉层叠设置。
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的阻值相同。
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下发热片的阻值比所述上发热片的阻值小。
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加热驱动电路、下加热驱动电路和处理器;
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上驱动信号控制上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上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所述下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下驱动信号控制下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下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中,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处理器;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供电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分层发热片的第三导电引脚;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处理器,分层发热片的第一导电引脚连接锂电池的负极。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控制方法,包括:
开始加热时,根据拨动切换进入单发模式或双发模式;
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
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可选地,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中,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单发模式下,读取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的标识,判断上一口是不是上发热片工作;
若是,处理器控制下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第一步;
否则,处理器控制上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第一步。
可选地,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中,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双发模式下,控制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判断加热时间是否达到,是则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上一步骤,否则继续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电路板和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所述发热片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锂电池和所述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上下排列的两个发热片能交替加热,比单发热片加热产生的积碳更少,解决了现有电子雾化器采用单发热片容易积碳的问题,还延长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两个发热片又能同时加热,增加了发热面积,提高了雾化量。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扩展了发热片的工作模式,解决了现有单网片发热片加热方式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子雾化器中单网片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雾化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雾化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层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下加热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热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容易理解,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操作或者方向与另一个实体、操作或者方向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或者方向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不同构造的实施例描述了各种参数和部件,这些具体的参数和部件仅作为示例而不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做出限制。
请同时参阅图2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电路板等现有结构,以及本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后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至少一个,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所述发热片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锂电池和所述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雾化芯包括空心的雾化管1、分层发热片2、导油棉3和固定座4;所述分层发热片2包括三个导电引脚,所述分层发热片2收容于所述雾化管1中且三个导电引脚自所述雾化管1伸出;所述导油棉3收容于所述雾化管1内且所述导油棉3位于所述雾化管1与所述分层发热片2之间;所述雾化管1的侧面开设一进油槽6,所述进油槽6对应所述导油棉3设置,所述固定座4设置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固定座4边缘设有凹槽,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卡持于凹槽中,各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加热驱动电路电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分成发热片包括上发热片71和下发热片72;三个所述导电引脚依次间隔设置,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包括第一导电引脚A、第二导电引脚B和第三导电引脚C。所述上发热片71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72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导电引脚(即第一导电引脚A),所述上发热片71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72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剩下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电性连接(即上发热片71远离共用第一导电引脚A的一端与第三导电引脚C电性连接,下发热片72远离第一导电引脚A的一端与第二导电引脚B电性连接);所述上发热片71和所述下发热片72分别与所述导油棉层叠设置。
具体地,所述上发热片71的一端焊接在第一导电引脚A的第一焊接柱61的上部,所述下发热片72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焊接柱61的下部,所述上发热片71的另一端(即远离共用第一导电引脚A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引脚C的第三焊接柱63上,所述下发热片72的另一端(即远离共用第一导电引脚A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引脚B的第二焊接柱62上。
其中,所述上发热片71和所述下发热片72分上下两层,从而组成上下分层的结构;所述上发热片71和所述下发热片72可分别单独工作(单发模式)或同时工作(双发模式)。通过设置两个发热片的阻值,结合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可满足不同的雾化需求。
所述上发热片71和下发热片72可设置为相同的阻值,对应相同的发热功率。单发模式下,两个发热片轮流交替工作,可有效延长发热片的使用寿命,减少发热积碳,避免因积碳过多影响雾化口感。双发模式下,上下发热片同时工作,增加了发热面积,即可大幅度增加雾化量,提升雾化口感。
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也可设置为不同阻值,如上发热片的阻值(高阻值)比下发热片的阻值(低阻值)高,阻值与发热温度成反比,阻值高则对应的发热温度低,阻值低则对应的发热温度高。单发模式下,每次加热的发热片不同,就可以有不同的发热功率,则每次的雾化量不同,方便用户选择所需的雾化量。双发模式下,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的发热功率不同,因其位置不同,接触的导油棉的位置不同,不同位置的加热量不同,可同时产生不同的雾化量,使雾化口感更有层次。
基于各个焊接柱也带有一定的阻值,为了避免焊接柱的阻值影响发热片的阻值,优选地,所述第三焊接柱63上设有上下并排的两个方形的开口,使所述第三焊接柱63的阻值与所述第二焊接柱62的阻值相等,即可避免焊接柱阻值影响发热温度。
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加热驱动电路、下加热驱动电路和处理器(即MCU);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连接处理器和上发热片,下加热驱动电路连接处理器和下发热片。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上驱动信号控制上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上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下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下驱动信号控制下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下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需要理解的是,一个雾化芯配对一个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和一个所述下加热驱动电路,所述电子雾化器中设有至少一个雾化芯时,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和所述下加热驱动电路的个数与所述雾化芯的个数匹配。所述电子雾化器中,可在一个油仓中设置至少一个雾化芯,也可一个油仓配对一个雾化芯,此处对其不做限定。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电池充电管理电路、LED状态指示电路等;主机的出气口设有气流传感器,这些为现有技术;例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用来给锂电池充电,控制充电过程;LED状态指示电路根据处理器的控制点亮不同颜色来指示不同的工作状态;气流传感器用来检测抽吸的开始和结束。这些电路和器件的功能没有改变,此处不做详述。
所述主机的表面设有拨动开关,有2档位置,1个档位表示单发模式,另一个档位表示双发模式。将拨动开关置于不同的档位,输出不同的开关信号给处理器,处理器即可根据波动开关当前的档位切换为单发模式或双发模式来加热。
如图6所示,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处理器;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供电端(即锂电池的正极BAT+)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分层发热片的第三导电引脚(AC+表示连接第三导电引脚);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均连接处理器,分层发热片的第一导电引脚(AC-表示连接第一导电引脚的一个连接处)接锂电池的负极BAT-。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优选型号为GP3201的PMOS管,处理器输出上驱动信号MCU_H_AC来控制第一开关管Q1的通断,从而控制上发热片的加热状态。当上驱动信号MCU_H_AC为低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锂电池提供的电池电压BAT+通过Q1输出对所接的上发热片供电,分层发热片的第二导电引脚接锂电池的负极形成了电流回路,得电的上发热片即通电开始加热。当上驱动信号MCU_H_AC为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断开,电池电压BAT+停止输出,上发热片断电停止加热。
第一电阻R1的阻值优选为10KΩ,其起到上拉保护作用,无信号输入时使Q1保持断开,防止当处理器的控制端失效时,Q1误操作。R3、R4和R5的阻值优选为1KΩ,R3和R4组成电流采样来获取上发热片的电流值MCU_I_AC并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即可判断是否过流短路。R3和R5组成分压电路来对上发热片两端的电压H_AC±进行采样,输出对应的电压值MCU_V_AC并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即可判断上发热片加热时的电压是否满足工作需求,当电压较低时表示锂电池的电量不够,可控制LED状态指示电路点亮对应颜色的灯来进行电量提示。
所述下加热驱动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处理器;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供电端(即锂电池的正极)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分层发热片的第三导电引脚(AB+表示连接第二导电引脚);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均连接处理器,分层发热片的第一导电引脚(AB-表示连接第一导电引脚的另一个连接处)接锂电池的负极BAT-。
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Q2优选型号为GP3201的PMOS管,处理器输出下驱动信号MCU_H_AB来控制第二开关管Q2的通断,从而控制下发热片的加热状态。当下驱动信号MCU_H_AB为低电平时,第二开关管Q2导通,锂电池提供的电池电压BAT+通过Q2输出对所接的下发热片供电,分层发热片的第二导电引脚接锂电池的负极形成了电流回路,得电的下发热片即通电开始加热。当下驱动信号MCU_H_AB为高电平时,第二开关管Q2断开,电池电压BAT+停止输出,下发热片断电停止加热。
第六电阻R6的阻值优选为10KΩ,其起到上拉保护作用,无信号输入时使Q2保持断开,防止当处理器的控制端失效时,Q2误操作。R8、R9和R10的阻值优选为1KΩ,R8和R9组成电流采样来获取下发热片的电流值MCU_I_AB并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即可判断是否过流短路。R8和R10组成分压电路来对下发热片两端的电压H_AB±进行采样,输出对应的电压值MCU_V_AB并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即可判断下发热片加热时的电压是否满足工作需求,当电压较低时表示锂电池的电量不够,可控制LED状态指示电路点亮对应颜色的灯来进行电量提示。
基于上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控制方法,请一并参阅图7,所述发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00、开始加热时,根据拨动切换进入单发模式或双发模式;
S200、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
S300、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主机1的表面设有开关按钮(环保式触发按钮),在所述步骤S100中,处理器检测开关按钮被按下并保持预设时间(如3秒)以上时表示激活主机开始加热,处理器根据检测的拨动开关当前的档位切换为单发模式或双发模式来加热。
为方便用户了解当前的工作模式,处理器可控制LED状态指示电路来显示当前的工作模式,例如,单发模式常亮1个指示灯,双发模式常亮两个指示灯,此处对其不做限定。
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步骤210、所述双发模式下,读取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的标识,判断上一口是不是上发热片工作:若是,执行步骤220,否则执行步骤230。
每次加热结束时,都会将本次加热的发热片的标识至处理器中。如标识01表示上发热片,标识10表示下发热片。处理器检测单发模式启动时,直接读取标识。若判断标识为01,则表示上一口(上次抽吸的一口)工作的是上发热片,则执行步骤220;若判断标识不是01,则只能为10,上一口工作的是下发热片,则执行步骤230。
步骤220、处理器控制下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步骤210。
本步骤中,处理器输出低电平的下驱动信号MCU_H_AB(此时其他驱动信号均无输出,通过对应的电阻上拉为高电平)控制第二开关管Q2导通并开始计时,下发热片通电开始加热;对下发热片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输出电压值MCU_V_AB和电流值MCU_I_AB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电流值MCU_I_AB判断下发热片是否过流短路,根据电压值MCU_V_AB判断加热时输出的电压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处理器判断加热时间是否到达,是则停止本口加热,将下发热片的标识(如10)更新之前存储的历史标识,本口加热结束。等待下一口抽吸时,再次执行步骤210。当开关按钮按下表示关机时,本次加热结束。
步骤230、处理器控制上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步骤210。
本步骤中,处理器输出低电平的上驱动信号MCU_H_AC(此时其他驱动信号均无输出,通过对应的电阻上拉为高电平)控制第一开关管Q1导通,上发热片通电开始加热;对上发热片两端的电压进行采样,输出电压值MCU_V_AC和电流值MCU_I_AC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电流值MCU_I_AC判断上发热片是否过流短路,根据电压值MCU_V_AC判断加热时输出的电压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处理器判断加热时间是否到达,是则停止本口加热,将上发热片的标识(如01)替换之前存储的历史标识,本口加热结束。此时可返回步骤210,等待下一次抽吸时,再次执行步骤210。当开关按钮按下表示关机时,本次加热结束。
单发模式下上下发热片轮流单独工作,可有效延长发热片的使用寿命,减少发热积碳,避免因积碳过多影响雾化口感。
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
步骤310、所述双发模式下,控制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本步骤无需读取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的标识,处理器同时输出上驱动信号和下驱动信号并开始计时,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步骤320、判断加热时间是否达到,是则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步骤310,否则继续加热。
加热时间达到,则本口加热结束,此时由于两个发热片都工作,无需更新之前存储的历史标识。等待下一次抽吸时,再次执行步骤310。当开关按钮按下表示关机时,本次双发模式的加热结束。
双发模式下两个发热片同时工作,加热面积比单发模式大,加热功率是单发模式下的2倍,加热时可以大幅度增加雾化量,提升口感。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可设置为相同的阻值,两组发热片同时工作,发热功率相同,雾化量增加。若阻值不同,对导油棉的加热区域不同且发热功率不同,能同时出现两种雾化量,层次感还原度更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利用上下排列的两组发热片交替发热或同时发热,结合发热片的阻值设置方式,每次加热的发热片不同,雾化量不同,雾化量可增大或同时产生不同的雾化量,使雾化口感更有层次,方便用户选择,还能解决现有一个发热片因使用时间过长积碳而影响烟油雾化口感问题。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使电子雾化器的功能扩展性更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包括一主机,所述主机内设有锂电池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还设有:
至少一个雾化芯,每个所述雾化芯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发热片,两个所述发热片并联连接;
其中,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锂电池和所述雾化芯,所述锂电池对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电路板控制所述雾化芯内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发热片在单发模式和双发模式下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管、分层发热片、导油棉和固定座;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三个导电引脚,所述分层发热片收容于所述雾化管中且三个导电引脚自所述雾化管伸出;所述导油棉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且所述导油棉位于所述雾化管与所述分层发热片之间;所述雾化管的侧面开设一进油槽,所述进油槽对应所述导油棉设置;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雾化管的底部,所述固定座边缘设置有凹槽,三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卡持于凹槽中,各个所述导电引脚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加热驱动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发热片包括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三个所述导电引脚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发热片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的一端共用一个所述导电引脚,所述上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发热片远离共用所述导电引脚的一端分别与剩下的两个所述导电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上发热片和所述下发热片分别与所述导油棉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的阻值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发热片的阻值比所述上发热片的阻值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上加热驱动电路、下加热驱动电路和处理器;
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上驱动信号控制上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上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所述下加热驱动电路根据处理器输出的下驱动信号控制下发热片的加热状态,检测下发热片的电压和电流并反馈给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处理器;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供电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四电阻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分层发热片的第三导电引脚;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处理器,分层发热片的第一导电引脚连接锂电池的负极。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的发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始加热时,根据拨动切换进入单发模式或双发模式;
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
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发模式下,根据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选择对另一发热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单发模式下,读取上一口加热的发热片的标识,判断上一口是不是上发热片工作;
若是,处理器控制下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第一步;
否则,处理器控制上发热片加热,加热时间达到时更新历史数据,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第一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发模式下,对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双发模式下,控制雾化芯中上发热片和下发热片同时加热;
判断加热时间是否达到,是则等待下一口抽吸时返回上一步骤,否则继续加热。
CN202311815890.7A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652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5890.7A CN117652722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5890.7A CN117652722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2722A true CN11765272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6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5890.7A Pending CN117652722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27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9035B (zh) 电子烟和调节电子烟功率的方法
JP2020092706A (ja)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電源ユニット、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1015179A (ja) 二次電池の残量表示方法と二次電池の残量表示方法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WO2008029513A1 (fr) Module d'entraînement électrique et dispositif à module d'entraînement électrique
US20210106774A1 (en) Electronic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
JP2020068707A (ja)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電源ユニット、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7652722A (zh) 一种上下加热的电子雾化器及其发热控制方法
CN201067825Y (zh) 感控式声光指示电子调温电烙铁
CN208096016U (zh) 一种可更换加热组件的气雾产生装置
CN115968172A (zh) 一种高压控制盒、高压控制系统及储能系统
CN210346469U (zh) 一种枪炮火箭击发点火控制器
JP6905126B2 (ja)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5813026B (zh) 一种双雾化芯的电子烟及其热量均衡控制方法
CN116602452A (zh) 一种四路发热的电子烟及其发热均衡控制方法
CN209300277U (zh) 一种带有距离安全锁功能的电子烟
CN21942217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446715U (zh) 调压控制装置及电子烟
CN214590682U (zh) 充电式风扇控制电路和便携式风扇
CN217937223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主机
CN117617581A (zh) 一种双芯双仓的电子雾化器及其组合加热方法
CN218515209U (zh) Pcb板、pcb板温度检测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529286U (zh) 一种双发丝交替发热的电子烟控制电路及电子烟
CN219513842U (zh) 一种电池供电加热电器控制电路
CN117617582A (zh) 发热网片、雾化芯组件、电子雾化器及发热控制方法
CN219934221U (zh) 一种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