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1152A -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1152A
CN117651152A CN202311364389.3A CN202311364389A CN117651152A CN 117651152 A CN117651152 A CN 117651152A CN 202311364389 A CN202311364389 A CN 202311364389A CN 117651152 A CN117651152 A CN 117651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e
virtual
live broadcast
live
pi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643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文
朱俊丞
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g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643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11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11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该方式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Description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直播场景中,主播端采集直播视频画面,该直播视频画面通过服务端传输至观众端,以供观众观看直播。观众可以通过观众端发送弹幕信息,从而与主播互动。观众通常只能被动观看直播视频画面,与主播之间的互动方式较为单一,观众对于直播内容的参与感较低,不利于提高观众和主播的粘性,易导致直播平台流失主播或观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增加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包括: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方法包括: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装置包括: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装置包括:拍摄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游戏的交互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该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观看模式选择控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窗口控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虚拟对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登录后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与主播之间互动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与主播之间互动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直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涉及到娱乐、游戏、电商、教育等多个领域。目前主流的直播方式主要是基于平面视频的展示,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观众用户只能被动地观看主播的表演,缺乏互动和参与感。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直播场景中。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运行于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提供一图形用户界面;在这里,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本地终端设备,例如带有摄像装置的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客户端设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通过触发相应控件进行展示,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直播间的直播画面;如图1所示,该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
上述图形用户界面可以是直播用户观看主播直播的客户端直播界面;上述第一直播画面可以是指用户登录后刚开始进入主播直播房间的画面;上述虚拟直播场景可以是通过3D建模得到的虚拟直播场景,或者通过360度摄像机将主播的直播场景进行拍摄,然后生成对应的3D虚拟直播场景。
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中包括真实的主播,该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从而使主播出现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然后再通过前述第一虚拟相机进行拍摄,得到包含主播和部分虚拟直播场景的第一直播画面。该指定模型可以为特定形状的模型,例如,球形模型、平面模型等。
上述第一虚拟相机位于虚拟直播场景中,用于拍摄上述虚拟直播场景,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可以是正对指定模型的位置和角度,从而使第一直播画面中包含主播人像。
步骤S104,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
上述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上用户切换页面的控件的触发操作,上述触发操作可以是针对相关控件的点击操作。上述第二虚拟相机与上述第一虚拟相机拍摄拍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例如,上述第一虚拟相机可以是用于拍摄主播的上半身的图像,上述第二虚拟相机可以是用于拍摄主播的全身的图像。
步骤S106,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是,用户针对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上用于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的控件的触发操作;例如,上述用于触发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移动控制的控件,可以是控制相机位置向左、向右、向前和向后等移动;观众端生成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将该移动控制指令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通常运行在服务器上。服务端接收到移动控制指令后,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按照移动控制指令发生变化,得到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上述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可以是当上述第二虚拟相机移动到虚拟直播场景中主播的侧面时拍摄的画面。
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该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下述实施例提供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的具体实现方式。
获取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直播账户,将直播账户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确定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生成并返回权限确认指令;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权限确认指令,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观看模式选择控件;响应针对观看模式选择控件的触发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直播账户可以是访问直播间的观众用户账户,观众端获取到直播账户后,将该直播账户发送至服务端,由服务端确定该直播账户是否具有画面切换权限;一种方式中,当上述直播账户的活跃度或消费达到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该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服务端确定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后,向观众端返回权限确认指令;该权限确认指令指示该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
上述观看模式选择控件可以是用于触发用户进行选择观看模式的控件;如图2所示的一个示例,上述观看模式选择控件上有3个按钮,分别是“传统”、“漫游”和“收起”;“传统”按钮对应的是常见的直播页面,即可以是这里的第一直播画面;上述“漫游”按钮对应的是虚拟直播场景中的直播页面,即可以是这里的第二直播画面;上述“收起”按钮对应的收起观看模式选择控件,即在图形用户界面上不显示上述观看模式选择控件。上述触发操作可以是针对上述3个按钮的点击操作。
下述实施例提供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将第一直播画面切换为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的指定区域生成窗口控件,在窗口控件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
上述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是用户触发上述“漫游”按钮;如图3所示,当用户触发上述“漫游”按钮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在上述第二直播画面上生成窗口控件,上述窗口控件用于显示上述第一直播画面,上述窗口控件可以在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上述指定区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例如,可以是上述图形用户界面的右下角。
下述实施例提供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的再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画面切换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指令,以通过服务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受控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相机;其中,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受控虚拟对象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服务端确定第二虚拟相机的拍摄视角,基于拍摄视角拍摄并生成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拍摄视角包括:受控虚拟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受控虚拟对象可以是终端设备控制的虚拟对象;上述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可以实现根据受控虚拟对象的不断移动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到的不断变化画面。上述受控虚拟对象可以通过用户在终端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终端设备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通过鼠标、键盘、或触控屏进行控制。上述第二虚拟相机的拍摄视角可以是受控虚拟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上述第一人称视角即是受控虚拟对象的视角,该视角中不包括受控虚拟对象,上述第三人称视角可以是可看到受控虚拟对象的视角。
用户可以在场景中自由地查看,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主播,从而获得更加立体、逼真的观看体验。
另一种方式中,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移动控件;虚拟直播场景中包括受控虚拟对象;响应针对移动控件的触发操作,向服务端发送触发操作对应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移动,并控制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通过服务端获取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在画面切换操作后,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上述移动控件,上述移动控件可以是用于控制上述受控虚拟对象移动的控件,上述移动控件可以控制上述受控虚拟对象向左、向右、向前和向后移动;如图4所示,点击图中“W”按钮,可以控制上述受控虚拟对象向前移动,且上述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向前移动。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下述实施例提供与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进行互动的实现方式。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
上述触发操作可以是作用于目标场景道具的点击操作、拖动操作等。触发事件可以是显示特效、获得道具、或者用户与主播进行互动等。
一个具体的方式中,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奖励道具,获取奖励道具。该示例中,目标场景道具具体可以是一个彩蛋模型,用户控制的受控虚拟对象触发该彩蛋模型后,得到一个奖励道具,例如,服装道具、饰品道具等。该方式可以让用户参与解密或找寻,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下述实施例提供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获取目标场景道具,并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线索提示信息;响应针对线索提示信息对应的线索获取操作,显示目标剧情信息。
该互动方式可以应用于剧情游戏中,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寻找目标场景道具,找到该目标场景道具后,通过点击、拖动等触发操作,获取该目标场景道具,然后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该目标场景道具的线索提示信息。该线索提示信息可以包括一个场景位置或者一个场景中的NPC对象等,然后受控虚拟对象按照该线索提示信息执行后续操作,得到对应的线索,进而得到目标剧情信息,实现剧情游戏的具体推动。
响应于目标游戏对局的启动,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游戏地图;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游戏地图中参与目标游戏对局。
在虚拟直播场景中里面的全部道具场景可以随时变化。例如在组队成功游戏开始时,虚拟直播场景中的一个区域生成游戏地图,用户就在地图中游戏竞技,该游戏地图可以是一个虚拟足球场、虚拟游戏室等。游戏地图的内容与目标游戏对局的对局内容相匹配。
上述方式中,在场景中设置一些简单的轻量化游戏,让用户在线组局进行对战,缓解长时间观看直播的疲惫,或是消耗直播前的等待时间。用户不再是只局限与面对主播而是更多的用户和一些我们通过虚拟设计向用户输出的东西,增强整个用户群体社交性和参与感。
下述实施例提供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游戏地图中参与目标游戏对局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响应于动作控制操作,控制受控虚拟对象执行指定动作;基于指定动作的执行结果对当前游戏对局进行计算,得到对局结果。
上述动作控制操作可以控制上述受控虚拟对象蹲下,起立等,例如,目标游戏可以是兔子蹲、猜拳等,作为示例,系统或者其他的用户决定蹲的对象,如主播蹲,主播蹲,主播蹲完XXX用户蹲等;猜拳游戏中,用户可以先在客户端选择好出石头/剪刀/布,然后主播再出,系统对比两者选择得出结果,或若干秒倒计时后两者选择一起公布,再显示结果。
其他互动方式中,接收音频邀请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音频邀请信息;响应针对音频邀请信息的确认操作,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获取音频数据,并跟随第二直播画面或第一直播画面播放音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音频邀请信息可以是主播发送的;上述音频邀请信息可以以弹窗的形式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作为示例,主播进行唱歌表演时,可以向用户开启对唱/合唱/接唱邀请;上述邀请即音频邀请信息;用户靠近主播一定范围内才会接收到邀请,以合唱为例,用户围聚在主播周围,可以与主播进行合唱,用户端录音设备收到声音信息时将声音实时传到平台上,通过合成修音,与主播的歌唱一起在直播间中播出。
可选的,响应于虚拟直播场景的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将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的指令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在指定场景区域的第一模型上映射显示历史视频;其中,历史视频由主播端预先提供;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指定场景区域,返回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其中,上述指定场景区域可以是虚拟化妆间、虚拟舞蹈室等;不同的指定场景区域预先配置不同的历史视频,例如,在虚拟化妆间配置的历史视频为主播化妆的视频;虚拟舞蹈室配置的历史视频为主播训练舞蹈的视频。当受控虚拟对象进入该指定场景区域后,在该指定场景区域中显示对应的历史视频。从而使第二直播画面中包含历史视频。该方式可以使用户观看到不同状态下的主播,丰富了用户与主播的互动方式。
可选的,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三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第三直播画面;其中,第三直播画面通过服务端按照下述方式生成:服务端响应于主播端控制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在目标场景中设置第三虚拟相机,并控制第三虚拟相机跟随第一虚拟对象移动;目标场景由当前直播间中的观众账户提供;主播端接收观众账户提供的邀请信息后,控制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得到第三直播画面。
上述第一虚拟对象是主播控制的虚拟对象;上述目标场景可以是观众账户对应的用户预先搭建的虚拟直播场景;上述第三虚拟相机可以是跟随上述第一虚拟对象的虚拟相机。当前直播间中的用户可以向主播发出邀请,邀请主播进入用户设置的目标场景,该目标场景可以是一个虚拟游乐园、虚拟足球场等场景;主播接受邀请后,可以控制主播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该目标场景,随着第一虚拟对象进入该目标场景,直播画面中显示该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
上述方式中,主播可以在用户的邀请下进入其他虚拟直播场景中,可以进一步增加主播和观众的互动性。
可选的,响应于第一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取消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其中,受控虚拟对象为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控制的虚拟对象;响应于第二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
图形用户界面中可以提供显示控制控件,上述第一显示控制操作和第二显示控制操作可以是作用于该显示控制控件的操作。如果用户不想看到其他用户控制的虚拟对象,可以通过第一显示控制操作,使第二直播画面中仅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上述第一显示控制操作即是在第二直播画面只显示用户自己的受控虚拟对象;如果用户想要看到其他用户控制的虚拟对象,并与其他用户控制的虚拟对象产生互动,可以通过第二显示控制操作,使第二直播画面同时显示受控虚拟对象和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上述第二显示控制操作即是在第二直播画面中显示除了用户自己的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
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另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方法可以运行于服务器;如图5所示,该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所述第一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一虚拟相机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
上述第一虚拟相机用于拍摄虚拟直播场景中的主播,上述第一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是预先设定的,上述第一直播画面是上述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得到的主播直播画面。
上述虚拟直播场景可以是通过3D建模技术得到的,例如,为实现用户可以在虚拟直播场景中进行移动、漫游,虚拟直播场景以及代表用户的虚拟对象,都需要使用3D建模技术。常用的3D建模软件如3ds max、Maya、Blender都可以,也可以设计一些定制化的形象和服装,供用户进行自由搭配,进一步丰富体验。场景3D漫游直播还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用户控制的虚拟对象可以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自由穿梭和探索。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图像和声音等技术,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现实环境的技术。
步骤S504,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画面切换指令可以是用户在观众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用于切换观看画面的的指令。
步骤S506,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移动控制指令是用于控制上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的;上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是可以根据第一观众端的指令发生变化的。
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该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可选的,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其中,主播人像视频包括多个视频流,多个视频流由多个拍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指定物理空间得到;将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天空模型上;其中,天空模型至少部分包裹虚拟直播场景中天空模型以外的场景模型。
上述主播端可以是运行在主播的终端设备上的直播软件。拍摄主播的拍摄相机可以有很多个,每一个拍摄相机对应一个视频流,每一个视频流都是一个拍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指定物理空间得到的;该指定物理空间可以使主播所在的直播间或其他场地。上述天空模型通常是球形或半球形,将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天空模型上,实现类似高动态范围成像HDRI的显示效果效果。
另一种方式中,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从主播人像视频的视频帧中提取指定图像区域,将指定图像区域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平面模型上。
上述指定图像区域可以是根据需求选择的,例如,可以是主播人像视频中包含主播的部分图像区域。将指定图像区域映射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平面模型上,可以在虚拟直播场景中显示平面化的主播图像。
可选的,响应来自主播端的查看指令,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第三虚拟相机,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三场景画面;其中,第三场景画面中包括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至少部分虚拟对象;向主播端提供第三场景画面。
主播可以通过主播端查看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情况;主播端响应查看操作,生成上述查看指令。查看操作可以是针对查看控件的触发操作。上述第三虚拟相机可以是跟随主播的受控虚拟对象的虚拟相机,也可以是设置在虚拟直播场景中指定位置和角度的虚拟相机。上述第三场景画面即是上述第三虚拟相机拍摄得到的虚拟相机。
进一步的,上述第三虚拟相机包括多个;将多个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三场景画面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画面,向主播端提供合成画面。
上述第三虚拟相机可以是上述跟随主播的受控虚拟对象的不同角度的虚拟相机,也可以是设置在虚拟直播场景中不同位置的虚拟相机;将不同角度拍摄得到的画面进行合成,得到合成画面,主播可以通过合成画面查看到不同视角下的虚拟直播场景,全方位的获取到虚拟直播场景的相关信息。
其他交互方式中,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音频邀请信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向目标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观众端发送音频邀请信息;如果接收到目标观众端发送的确认信息,通过目标观众端接收音频数据;向观众端提供音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音频邀请信息可以是主播邀请用户进行音频互动的信息;上述目标虚拟对象即是接收到来自主播端的音频邀请信息的用户对应的虚拟对象;上述确认信息可以是用户在确认参与的信息。上述音频数据可以是上述目标观众端发送的音频。
作为示例,主播进行唱歌表演时,可以向观众开启对唱、合唱、接唱邀请,即是上述音频邀请信息,用户靠近主播一定范围内才会接收到邀请,靠近主播一定范围内的用户对应的终端设备即是上述目标观众端。以合唱为例,用户围聚在主播周围,可以与主播进行合唱,用户端录音设备收到声音信息时将声音实时传到平台上(上述声音信息即是上述音频数据),通过合成修音,与主播的歌唱一起在直播间中播出(播出的视频即是向所述观众端提供音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可选的,基于指定模型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上述场景位置可以是虚拟直播场景中预先设置的位置,指定的虚拟房间、场景中的虚拟舞台等。将该场景位置确定为目标场景范围,或者将该场景位置一定范围内的场景区域,确定为目标场景范围。
可选的,确定虚拟直播场景中存在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基于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场景位置可以是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位置;上述目标场景范围可以是预先确定的;例如,上述目标虚拟对象可以是以主播对应的受控对象的所在位置为中心,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
可选的,将目标观众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与主播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音频;向所述观众端提供合成音频。
可以是上述目标观众端对应的观众用户在与主播端对应主播进行合唱互动;上述目标观众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可以是用户端录音设备收到声音信息;上述主播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可以是主播的歌唱;作为示例,用户端录音设备收到声音信息时将声音实时传到平台上,通过合成修音,与主播的歌唱合成成一个合成视频。
可选的,接收来自第二观众端的场景邀请信息,向主播端和第二观众端以外的观众端发送场景邀请信息;其中,场景邀请信息中包括目标场景的场景进入接口;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控制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通过场景进入接口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目标场景中的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向观众端提供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
上述第二观众端的场景邀请信息可以是,上述第二观众端对应的观众用户邀请主播端和第二观众端以外的观众端,进入上述第二观众端对应的观众用户自己自定义场景的信息;上述目标场景可以是上述第二观众端对应的用户自己自定义的场景;上述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上述自定义场景的信息。
上述场景进入接口可以通过控件的形式提供,当接收到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后,控制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该目标场景,此时,在直播间中显示该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其他观众也可以通过场景进入接口进入该目标场景中,共同观看目标场景。
可选的,统计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的对象数量;响应于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生成虚拟直播场景的复制场景,控制虚拟直播场景中的部分虚拟对象进入复制场景中;其中,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的场景内容相同,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不同。
上述对象数量可以是主播和所有在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的数量,上述预设数量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虚拟直播场景中用户数量过多导致观赏不佳或计算量大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复制多个虚拟直播场景,将用户分散到数个场景中,减少单个场景计算量。
下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的实现方式,首先对用户登录后的流程进行说明,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1)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登录,判断用户是否具有进入虚拟直播场景观看权限;
其中,可以根据用户的活跃度或消费,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进入虚拟直播场景观看权限;即用户的活跃度或消费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即具有进入虚拟直播场景观看权限,这里的一定程度可以是预先设定的。
2)获取进入虚拟直播场景观看权限;
其中,得到进入虚拟直播场景观看权限之后,主播登台表演前的预热暖场环节、化妆间、舞蹈室等不同场景供用户漫游,用户也可以观看不同环境下的主播;
3)在虚拟直播场景中漫游,可以实现多角度观看;
其中,在虚拟直播场景中还可以设计互动环节,比如歌曲合唱,多人的趣味游戏等,进一步丰富表演环节内容;强化主播与用户的互动联系。
下面观众用户与主播之间互动的流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用户和用户之间可以互动社交,用户与主播之间可以是主播设计虚拟直播场景、互动方式等,用户参与体验,也可以是用户设计虚拟直播场景和互动方式,主播参与体验。
1)下面针对用户与主播之间互动的流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首先,用户登录,其中,该用户登录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移动端、用户PC端、用户网页端;通过用户的终端设备提供3D场景直播入口,用于进入直播间。在直播间开启直播之前,可以在在不同场景中布置360度摄影机,用于捕获实时直播画面;并将捕获到的画面传送到游戏引擎中,映射于球形的天空模型上;得到动态球形画面;该动态球形画面显示在前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得到包含主播的虚拟直播场景。还需要在游戏引擎对直播间进行虚拟直播场景丰富,例如设置场景道具,游戏关卡设计等,得到完整的虚拟直播场景。
3D技术将虚拟对象预制作完成,供用户选择;可以使用统一骨骼绑定,统一角色动画处理,降低系统资产负载;支持角色定制化升级;玩家通过客户端控制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虚拟对象行为;在游戏引擎中,为进入的用户创建摄像机,摄像机与虚拟对象绑定,并根据虚拟对象的行为捕获场景画面,返送回云计算系统;系统计算画面后发送到客户端;用户获得画面。
根据用户虚拟对象的操控信息,计算处理得到触发结果,例如,针对场景道具的触发结果,进而触发执行关联事件。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具有下述优势:
对于直播平台,虚拟直播场景的互动直播的设计为直播平台带来了多重好处。首先,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立体、逼真的观看体验,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用户粘性和消费转化率。其次,通过增强用户社交方式和拓宽用户的消费体验渠道,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增强平台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最后,通过提供可玩性、可定制性和可扩展性的游戏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主播和用户参与,增强平台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对于直播用户,场景3D互动直播的设计为用户带来了多重好处。首先,通过提供更加立体、逼真、互动的观看体验,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其次,通过增强用户社交方式和拓宽用户的消费体验渠道,可以让用户更好地满足社交和消费需求,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和娱乐体验。最后,通过提供可玩性、可定制性和可扩展性的游戏服务,可以让用户更好地享受游戏的乐趣和挑战,增强用户的娱乐性和成就感。
对于主播,场景3D互动直播的设计为主播带来了多重好处。首先,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立体、逼真的观看体验,可以增强主播的表演效果和吸引力,提高主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通过增强用户社交方式和拓宽用户的消费体验渠道,可以让主播更好地与用户互动和交流,提高主播的粉丝黏性和社交价值。最后,通过提供可玩性、可定制性和可扩展性的游戏服务,可以让主播更好地与观众互动和竞技,增强主播的娱乐性和挑战感。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参见图9所示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902,用于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所述第一虚拟相机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所述指定模型上;
第二显示模块904,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
第一控制模块906,用于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该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上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获取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直播账户,将直播账户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确定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生成并返回权限确认指令;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权限确认指令,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观看模式选择控件;响应针对观看模式选择控件的触发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将第一直播画面切换为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的指定区域生成窗口控件,在窗口控件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
上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画面切换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指令,以通过服务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受控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相机;其中,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受控虚拟对象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服务端确定第二虚拟相机的拍摄视角,基于拍摄视角拍摄并生成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拍摄视角包括:受控虚拟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移动控件;虚拟直播场景中包括受控虚拟对象;上述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针对移动控件的触发操作,向服务端发送触发操作对应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移动,并控制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通过服务端获取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装置还包括:执行模块,用于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
上述执行模块,用于: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奖励道具,获取奖励道具。
上述执行模块,用于: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获取目标场景道具,并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线索提示信息;响应针对线索提示信息对应的线索获取操作,显示目标剧情信息。
上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目标游戏对局的启动,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游戏地图;参与模块,用于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游戏地图中参与目标游戏对局。
上述参与模块,用于:响应于动作控制操作,控制受控虚拟对象执行指定动作;基于指定动作的执行结果对当前游戏对局进行计算,得到对局结果。
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音频邀请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音频邀请信息;播放模块,用于响应针对音频邀请信息的确认操作,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获取音频数据,并跟随第二直播画面或第一直播画面播放音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装置还包括:映射模块,用于响应于虚拟直播场景的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将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的指令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在指定场景区域的第一模型上映射显示历史视频;其中,历史视频由主播端预先提供;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指定场景区域,返回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三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第三直播画面;其中,第三直播画面通过服务端按照下述方式生成:服务端响应于主播端控制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在目标场景中设置第三虚拟相机,并控制第三虚拟相机跟随第一虚拟对象移动;目标场景由当前直播间中的观众账户提供;主播端接收观众账户提供的邀请信息后,控制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得到第三直播画面。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虚拟对象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取消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其中,受控虚拟对象为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控制的虚拟对象;第二虚拟对象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参见图10所示的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
拍摄模块1002,用于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
接收模块1004,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
第二控制模块1006,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该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其中,主播人像视频包括多个视频流,多个视频流由多个拍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指定物理空间得到;映射模块,用于将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天空模型上;其中,天空模型至少部分包裹虚拟直播场景中天空模型以外的场景模型。
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提取模块,用于从主播人像视频的视频帧中提取指定图像区域,将指定图像区域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平面模型上。
上述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响应来自主播端的查看指令,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第三虚拟相机,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三场景画面;其中,第三场景画面中包括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至少部分虚拟对象;提供模块,用于向主播端提供第三场景画面。
上述第三虚拟相机包括多个;上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将多个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三场景画面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画面,向主播端提供合成画面。
上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音频邀请信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向目标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观众端发送音频邀请信息;音频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如果接收到目标观众端发送的确认信息,通过目标观众端接收音频数据;目标音频提供模块,用于向用户端提供音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指定模型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虚拟直播场景中存在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基于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目标音频提供模块,用于:将目标观众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与主播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音频;向观众端提供合成音频。
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来自第二观众端的场景邀请信息,向主播端和第二观众端以外的观众端发送场景邀请信息;其中,场景邀请信息中包括目标场景的场景进入接口;进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控制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通过场景进入接口进入目标场景;场景画面提供模块,用于通过目标场景中的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向观众端提供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
上述装置还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的对象数量;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生成虚拟直播场景的复制场景,控制虚拟直播场景中的部分虚拟对象进入复制场景中;其中,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的场景内容相同,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不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参见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器101,该存储器101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100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100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102和通信接口103,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3和存储器101通过总线102连接。
其中,存储器1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10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0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1,处理器100读取存储器1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获取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直播账户,将直播账户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确定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生成并返回权限确认指令;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权限确认指令,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观看模式选择控件;响应针对观看模式选择控件的触发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将第一直播画面切换为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的指定区域生成窗口控件,在窗口控件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画面切换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指令,以通过服务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受控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相机;其中,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受控虚拟对象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服务端确定第二虚拟相机的拍摄视角,基于拍摄视角拍摄并生成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拍摄视角包括:受控虚拟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移动控件;虚拟直播场景中包括受控虚拟对象;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移动控件的触发操作,向服务端发送触发操作对应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移动,并控制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通过服务端获取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奖励道具,获取奖励道具。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获取目标场景道具,并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线索提示信息;响应针对线索提示信息对应的线索获取操作,显示目标剧情信息。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目标游戏对局的启动,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游戏地图;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游戏地图中参与目标游戏对局。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动作控制操作,控制受控虚拟对象执行指定动作;基于指定动作的执行结果对当前游戏对局进行计算,得到对局结果。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音频邀请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音频邀请信息;响应针对音频邀请信息的确认操作,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获取音频数据,并跟随第二直播画面或第一直播画面播放音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虚拟直播场景的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将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的指令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在指定场景区域的第一模型上映射显示历史视频;其中,历史视频由主播端预先提供;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指定场景区域,返回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三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第三直播画面;其中,第三直播画面通过服务端按照下述方式生成:服务端响应于主播端控制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在目标场景中设置第三虚拟相机,并控制第三虚拟相机跟随第一虚拟对象移动;目标场景由当前直播间中的观众账户提供;主播端接收观众账户提供的邀请信息后,控制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得到第三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第一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取消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其中,受控虚拟对象为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控制的虚拟对象;响应于第二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其中,主播人像视频包括多个视频流,多个视频流由多个拍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指定物理空间得到;将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天空模型上;其中,天空模型至少部分包裹虚拟直播场景中天空模型以外的场景模型。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从主播人像视频的视频帧中提取指定图像区域,将指定图像区域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平面模型上。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来自主播端的查看指令,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第三虚拟相机,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三场景画面;其中,第三场景画面中包括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至少部分虚拟对象;向主播端提供第三场景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将多个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三场景画面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画面,向主播端提供合成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音频邀请信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向目标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观众端发送音频邀请信息;如果接收到目标观众端发送的确认信息,通过目标观众端接收音频数据;向观众端提供音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基于指定模型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确定虚拟直播场景中存在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基于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将目标观众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与主播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音频;向观众端提供合成音频。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来自第二观众端的场景邀请信息,向主播端和第二观众端以外的观众端发送场景邀请信息;其中,场景邀请信息中包括目标场景的场景进入接口;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控制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通过场景进入接口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目标场景中的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向观众端提供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
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统计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的对象数量;响应于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生成虚拟直播场景的复制场景,控制虚拟直播场景中的部分虚拟对象进入复制场景中;其中,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的场景内容相同,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不同。
上述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获取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直播账户,将直播账户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确定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生成并返回权限确认指令;接收服务端返回的权限确认指令,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观看模式选择控件;响应针对观看模式选择控件的触发操作,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将第一直播画面切换为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的指定区域生成窗口控件,在窗口控件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向服务端发送画面切换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指令,以通过服务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受控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相机;其中,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受控虚拟对象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服务端确定第二虚拟相机的拍摄视角,基于拍摄视角拍摄并生成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拍摄视角包括:受控虚拟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移动控件;虚拟直播场景中包括受控虚拟对象;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移动控件的触发操作,向服务端发送触发操作对应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服务端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移动,并控制第二虚拟相机跟随受控虚拟对象移动;通过服务端获取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返回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奖励道具,获取奖励道具。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针对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获取目标场景道具,并显示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线索提示信息;响应针对线索提示信息对应的线索获取操作,显示目标剧情信息。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目标游戏对局的启动,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游戏地图;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游戏地图中参与目标游戏对局。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动作控制操作,控制受控虚拟对象执行指定动作;基于指定动作的执行结果对当前游戏对局进行计算,得到对局结果。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音频邀请信息,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音频邀请信息;响应针对音频邀请信息的确认操作,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获取音频数据,并跟随第二直播画面或第一直播画面播放音频数据或者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虚拟直播场景的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将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的指令发送至服务端,以通过服务端在指定场景区域的第一模型上映射显示历史视频;其中,历史视频由主播端预先提供;通过服务端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指定场景区域,返回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服务端返回的第二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服务端发送的第三直播画面,在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第三直播画面;其中,第三直播画面通过服务端按照下述方式生成:服务端响应于主播端控制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在目标场景中设置第三虚拟相机,并控制第三虚拟相机跟随第一虚拟对象移动;目标场景由当前直播间中的观众账户提供;主播端接收观众账户提供的邀请信息后,控制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得到第三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于第一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取消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其中,受控虚拟对象为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控制的虚拟对象;响应于第二显示控制操作,控制第二直播画面中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第一直播画面;其中,第一虚拟相机在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第一观众端提供第二直播画面;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其中,主播人像视频包括多个视频流,多个视频流由多个拍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指定物理空间得到;将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天空模型上;其中,天空模型至少部分包裹虚拟直播场景中天空模型以外的场景模型。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通过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从主播人像视频的视频帧中提取指定图像区域,将指定图像区域映射在虚拟直播场景的平面模型上。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响应来自主播端的查看指令,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第三虚拟相机,通过第三虚拟相机拍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三场景画面;其中,第三场景画面中包括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至少部分虚拟对象;向主播端提供第三场景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将多个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三场景画面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画面,向主播端提供合成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音频邀请信息,在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向目标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观众端发送音频邀请信息;如果接收到目标观众端发送的确认信息,通过目标观众端接收音频数据;向观众端提供音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基于指定模型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确定虚拟直播场景中存在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基于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将目标观众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与主播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音频;向观众端提供合成音频。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接收来自第二观众端的场景邀请信息,向主播端和第二观众端以外的观众端发送场景邀请信息;其中,场景邀请信息中包括目标场景的场景进入接口;接收来自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控制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通过场景进入接口进入目标场景;通过目标场景中的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目标场景,向观众端提供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通过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实现上述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中的下述操作:统计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的对象数量;响应于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生成虚拟直播场景的复制场景,控制虚拟直播场景中的部分虚拟对象进入复制场景中;其中,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的场景内容相同,复制场景和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不同。
上述方式中,第一直播画面为固定视角的直播画面,通过画面切换操作,可以显示变化视角的第二直播画面,用户通过移动控制操作,可以控制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观看虚拟直播场景,增加了用户与场景中直播的互动方式,提高了用户对直播的参与感,进而提高了用户和主播的粘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所述第一虚拟相机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所述指定模型上;
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所述虚拟直播场景得到;
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所述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所述服务端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登录的直播账户,将所述直播账户发送至所述服务端,以通过所述服务端确定所述直播账户具有画面切换权限,生成并返回权限确认指令;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所述权限确认指令,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观看模式选择控件;
响应针对所述观看模式选择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将所述第一直播画面切换为第二直播画面;
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的指定区域生成窗口控件,在所述窗口控件中显示所述第一直播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向服务端发送所述画面切换操作对应的画面切换指令,以通过所述服务端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受控虚拟对象和第二虚拟相机;其中,所述第二虚拟相机跟随所述受控虚拟对象移动;所述受控虚拟对象通过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通过所述服务端确定所述第二虚拟相机的拍摄视角,基于所述拍摄视角拍摄并生成所述第二直播画面,返回所述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所述拍摄视角包括:所述受控虚拟对象的第一人称视角或第三人称视角;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二直播画面,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二直播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包括移动控件;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包括受控虚拟对象;
所述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所述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所述服务端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的步骤,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移动控件的触发操作,向服务端发送所述触发操作对应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所述服务端控制所述受控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移动,并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跟随所述受控虚拟对象移动;
通过所述服务端获取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返回所述第二直播画面;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二直播画面,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所述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针对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所述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的步骤,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显示所述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奖励道具,获取所述奖励道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针对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执行所述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触发事件的步骤,包括:
响应针对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目标场景道具的触发操作,获取所述目标场景道具,并显示所述目标场景道具关联的线索提示信息;
响应针对所述线索提示信息对应的线索获取操作,显示目标剧情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目标游戏对局的启动,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游戏地图;
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所述游戏地图中参与所述目标游戏对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受控虚拟对象在所述游戏地图中参与所述目标游戏对局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动作控制操作,控制所述受控虚拟对象执行指定动作;
基于所述指定动作的执行结果对当前游戏对局进行计算,得到对局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音频邀请信息,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音频邀请信息;
响应针对所述音频邀请信息的确认操作,通过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获取音频数据,并跟随所述第二直播画面或所述第一直播画面播放所述音频数据或者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虚拟直播场景的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将所述指定场景区域被触发的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端,以通过所述服务端在所述指定场景区域的第一模型上映射显示历史视频;其中,所述历史视频由所述主播端预先提供;
通过所述服务端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所述指定场景区域,返回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二直播画面,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第三直播画面,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显示所述第三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三直播画面通过所述服务端按照下述方式生成:
所述服务端响应于主播端控制的第一虚拟对象进入目标场景,在所述目标场景中设置第三虚拟相机,并控制所述第三虚拟相机跟随所述第一虚拟对象移动;所述目标场景由当前直播间中的观众账户提供;所述主播端接收所述观众账户提供的邀请信息后,控制所述第一虚拟对象进入所述目标场景;通过所述第三虚拟相机拍摄所述目标场景,得到所述第三直播画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显示控制操作,控制所述第二直播画面中取消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其中,所述受控虚拟对象为所述图形用户界面所在的终端设备控制的虚拟对象;
响应于第二显示控制操作,控制所述第二直播画面中显示受控虚拟对象以外的虚拟对象。
15.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所述第一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一虚拟相机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
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所述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所述第一观众端提供所述第二直播画面;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所述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其中,所述主播人像视频包括多个视频流,所述多个视频流由多个拍摄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指定物理空间得到;
将所述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的天空模型上;其中,所述天空模型至少部分包裹虚拟直播场景中所述天空模型以外的场景模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主播端获取主播人像视频;
从所述主播人像视频的视频帧中提取指定图像区域,将所述指定图像区域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的平面模型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来自主播端的查看指令,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生成第三虚拟相机,通过所述第三虚拟相机拍摄所述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三场景画面;其中,所述第三场景画面中包括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至少部分虚拟对象;
向所述主播端提供所述第三场景画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虚拟相机包括多个;所述向所述主播端提供所述第三场景画面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多个所述第三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三场景画面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画面,向所述主播端提供所述合成画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主播端的音频邀请信息,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向所述目标虚拟对象对应的目标观众端发送所述音频邀请信息;
如果接收到所述目标观众端发送的确认信息,通过所述目标观众端接收音频数据;
向所述观众端提供所述音频数据或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指定模型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所述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确定目标虚拟对象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存在所述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基于所述主播端控制的虚拟对象所在的场景位置,确定目标场景范围,将所述目标场景范围内的虚拟对象确定为目标虚拟对象。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观众端提供所述音频数据对应的目标音频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观众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与所述主播端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合成音频;
向所述观众端提供所述合成音频。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观众端的场景邀请信息,向所述主播端和所述第二观众端以外的观众端发送所述场景邀请信息;其中,所述场景邀请信息中包括目标场景的场景进入接口;
接收来自所述主播端的邀请确认信息,控制所述主播端对应的第一虚拟对象通过所述场景进入接口进入所述目标场景;
通过所述目标场景中的第三虚拟相机拍摄所述目标场景,向观众端提供所述目标场景的场景画面。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的对象数量;
响应于所述对象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生成所述虚拟直播场景的复制场景,控制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部分虚拟对象进入所述复制场景中;其中,所述复制场景和所述虚拟直播场景的场景内容相同,所述复制场景和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虚拟对象不同。
26.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在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一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一直播画面由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所述第一虚拟相机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所述指定模型上;
第二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画面切换操作,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第二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二直播画面由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所述虚拟直播场景得到;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移动控制操作,向服务端发送所述移动控制操作对应的移动控制指令,以通过所述服务端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在所述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变化后的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27.一种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拍摄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虚拟相机拍摄包括指定模型在内的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一直播画面,向观众端提供所述第一直播画面;其中,所述第一虚拟相机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具有指定的相机位置和拍摄角度;通过主播端获取的主播人像视频映射在所述虚拟直播场景中的指定模型上;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观众端的画面切换指令,控制第二虚拟相机拍摄所述虚拟直播场景,得到第二直播画面,向所述第一观众端提供所述第二直播画面;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观众端的移动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虚拟相机的相机位置或拍摄角度发生变化,向所述第一观众端将变化后的所述第二虚拟相机拍摄的第二直播画面。
2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5-25任一项所述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5-25任一项所述的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
CN202311364389.3A 2023-10-19 2023-10-19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6511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4389.3A CN117651152A (zh) 2023-10-19 2023-10-19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4389.3A CN117651152A (zh) 2023-10-19 2023-10-19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1152A true CN117651152A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4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64389.3A Pending CN117651152A (zh) 2023-10-19 2023-10-19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11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6009B (zh) 基于所记录的游戏玩法自动产生为云游戏建议的小游戏
TWI564062B (zh) 第二使用者對第一使用者之遊戲玩法的遠端控制
CN113965812B (zh) 直播方法、系统及直播设备
Argyriou et al. Engaging immersive video consumers: Challenges regarding 360-degree gamified video applications
US95665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izing synthetic objects within real-world video clip
US20220410007A1 (en) Virtual character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986192B (zh) 用于直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80157A (zh) 一种基于直播的互动方法及直播系统、电子设备
WO2023029823A1 (zh) 游戏画面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30132837A1 (en) Entertainment device and method
US11202962B2 (en) System for giving reward in exchange for watching advertisement
JP2020017243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GB2447095A (en) Gaming device and system featuring virtual trophy room
JP2020167526A (ja) サ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動画配信システム
KR101739220B1 (ko) 게임 플레이 상황에 대한 특수 영상 생성 시스템
WO2022267729A1 (zh) 基于虚拟场景的互动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288654A (zh)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191823A (zh) 多视角的游戏直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4339438B (zh) 基于直播画面的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018617B1 (ja) プレイ記録動画作成システム
KR102200239B1 (ko) 실시간 cg 영상 방송 서비스 시스템
CN109005441B (zh) 虚拟完赛场景播放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7651152A (zh) 直播场景中的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442658A (zh) 直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产品
CN117692724A (zh) 视频数据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