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0703B - 电流采样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流采样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0703B
CN117650703B CN202410103099.1A CN202410103099A CN117650703B CN 117650703 B CN117650703 B CN 117650703B CN 202410103099 A CN202410103099 A CN 202410103099A CN 117650703 B CN117650703 B CN 117650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witching tube
current
sampling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30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50703A (zh
Inventor
程玺
王亚强
陈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opolog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opolog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opolog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opolog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30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07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0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0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50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0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流采样电路。该电流采样电路包括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电源、外部电路、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设置于电源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电源之间,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用于对通过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二采样电阻,用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进行采样。本申请提供的电流采样电路能降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电流采样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采样电路。
背景技术
在多个DC-DC变换器并联运行方式下采用交错并联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更高的功率等级要求,而且减小了开关应力,降低了输出电压、电感电流的纹波,进而也会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在现有双向DC-DC采样电路中,通常需要4*n(n为交错并联路数)个采样电阻或霍尔传感器放置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对应MOS管漏极/源极处才可以采集到通过每一个MOS管的电流。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电流采样时,需要准确结合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工作状态,及时变更采样通道,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都带来了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影响的电流采样电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流采样电路,包括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电源、外部电路、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设置于电源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电源之间,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用于对通过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二采样电阻,用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进行采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与第一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第一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第二电流检测电路与第二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第二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在第一检测时刻对第一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控制第二电流检测电路在第二检测时刻对第二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获取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并根据开关频率确定第二检测时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检测时刻确定第一检测时刻,或者,将预先设定的检测时刻作为第一检测时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确定开关频率曲线中的目标位置点,其中,目标位置点可以包括开关频率曲线的峰值位置或开关频率曲线的谷值位置;根据目标位置点对应的时刻确定第二检测时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将各目标位置点对应的时刻偏移预设时长,以得到多个第二检测时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均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感的一端均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二电感的一端均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二电容的一端均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均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第一电容和电源之间,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第二电容和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电路为负载或者电源。
上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电源、外部电路、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设置于电源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电源之间,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用于对通过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二采样电阻,用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进行采样,这样,将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放置在电路“干路”上,仅使用两个采样电阻并配合相应的采样控制策略即可实现双向电流的采样,可以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各个模式下使用同样的采样点,避免因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模式变化导致采样跳变进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同时,可以降低采样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传统电流采样电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在放电模式下的电流流向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在充电模式下的电流流向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流采样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PWM和电感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PWM和电感电流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电阻称为第二电阻,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电阻称为第一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两者都是电阻,但其不是同一电阻。
可以理解,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在多个DC-DC变换器并联运行方式下采用交错并联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更高的功率等级要求,而且减小了开关应力,降低了输出电压、电感电流的纹波,进而也会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在现有双向DC-DC采样电路中,通常需要4*n(n为交错并联路数)个采样电阻或霍尔传感器放置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对应开关管漏极/源极处才可以采集到通过每一个开关管的电流,如图1所示,以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为例,给出该电路的常用采样位置拓扑,通过8个采样电阻分别对通过每一个开关管的电流进行采样,图中,S11A、S11B、S12A、S12B、S13A、S13B、S14A和S14B为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的开关管,R1至R8为各开关管对应的采样电阻。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进行电流采样时,需要准确结合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工作状态,及时变更采样通道,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都带来了很大影响。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降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影响的电流采样电路。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流采样电路200,包括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电源202、外部电路203、第一采样电阻204和第二采样电阻205,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设置于电源202和外部电路203之间,第一采样电阻204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和电源202之间,第二采样电阻205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和外部电路203之间;第一采样电阻204用于对通过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二采样电阻205用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进行采样。
可选的,第一采样电阻204和第二采样电阻205也可以为电流传感器或者霍尔传感器。
可选的,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是在多个DC-DC变换器并联运行方式下采用交错并联技术,使各支路电流相位相差2Π/N的电角度,构成交错式双向Boost-Buck电路,其中,双向Boost/Buck可以是指在保持输入、输出电压极性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所需改变电流的方向,实现双象限运行的双向直直变换器。
可选的,DC-DC变换器,可以是指利用电容、电感的储能的特性,通过可控开关进行高频开关的动作,将输入的电能储存在电容或电感里,当开关断开时,电能再释放给负载,提供能量,其输出的功率或电压的能力与占空比有关,其中,占空比为开关导通时间与整个开关的周期的比值。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源202可以用于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处于Boost放电模式下或Buck放电模式下为外部电源供电。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源202还可以用于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处于Boost充电模式下或Buck充电模式下进行储能。
上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电源、外部电路、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设置于电源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电源之间,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外部电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用于对通过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二采样电阻,用于对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进行采样,这样,将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放置在电路“干路”上,仅使用两个采样电阻并配合相应的采样控制策略即可实现双向电流的采样,可以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各个模式下使用同样的采样点,避免因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模式变化导致采样跳变进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同时,可以降低采样电路的成本。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以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为例,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包括第一电容206、第二电容207、第一电感208、第二电感209、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三开关管S11B、第四开关管S12B、第五开关管S13A、第六开关管S14A、第七开关管S13B和第八开关管S14B;第一开关管S11A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容206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S12A的第一极均连接,第一开关管S11A的第二极与第三开关管S11B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感208的一端均连接;第二开关管S12A的第二极与第四开关管S12B的第一极和第二电感209的一端均连接;第五开关管S13A的第一极与第六开关管S14A的第一极和第二电容207的一端均连接,第五开关管S13A的第二极与第七开关管S13B的第一极和第二电感209的另一端均连接;第六开关管S14A的第二极与第八开关管S14B的第一极和第一电感208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三开关管S11B的第二极与第四开关管S12B的第二极、第七开关管S13B的第二极、第八开关管S14B的第二极和第一电容206的另一端均相连。
可选的,根据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拓扑结构,将八个开关管分为四组,其中,第一开关管S11A和第三开关管S11B为第一组,第二开关管S12A和第四开关管S12B为第二组,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七开关管S13B为第三组,第六开关管S14A和第八开关管S14B为第四组,其中,第一组开关管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四组开关管组成第一支路,第二组开关管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三组开关管组成第二支路。
可选的,如图4所示,给出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处于放电模式下的放电电流和续流放电电流的电流流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为Boost放电模式时,可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Boost主管导通放电,电感充电,此时,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七开关管S13B和第八开关管S14B导通,第一开关管S11A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八开关管S14B组成第一支路,第二开关管S12A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七开关管S13B组成第二支路;第二阶段为Boost主管关断放电,电感放电,此时,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六开关管S14A导通,第一开关管S11A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六开关管S14A组成第一支路,第二开关管S12A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五开关管S13A组成第二支路。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为Buck放电模式时,可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Buck主管导通放电,电感充电,此时,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六开关管S14A导通,第一开关管S11A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六开关管S14A组成第一支路,第二开关管S12A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五开关管S13A组成第二支路;第二阶段为Buck主管关断放电,电感放电,此时,第三开关管S11B、第四开关管S12B、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六开关管S14A导通,第三开关管S11B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六开关管S14A组成第一支路,第四开关管S12B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五开关管S13A组成第二支路。
可选的,如图5所示,给出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处于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和续流充电电流的电流流向。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为Boost充电模式时,可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Boost主管导通充电,电感充电,此时,第三开关管S11B、第四开关管S12B、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六开关管S14A导通,第三开关管S11B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六开关管S14A组成第一支路,第四开关管S12B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五开关管S13A组成第二支路;第二阶段为Boost主管关断充电,电感放电,此时,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六开关管S14A导通,第一开关管S11A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六开关管S14A组成第一支路,第二开关管S12A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五开关管S13A组成第二支路。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当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为Buck充电模式时,可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Buck主管导通充电,电感充电,此时,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五开关管S13A和第六开关管S14A导通,第一开关管S11A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六开关管S14A组成第一支路,第二开关管S12A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五开关管S13A组成第二支路;第二阶段为Buck主管关断充电,电感放电,此时,第一开关管S11A、第二开关管S12A、第七开关管S13B和第八开关管S14B导通,第一开关管S11A与第一电感208和第八开关管S14B组成第一支路,第二开关管S12A与第二电感209和第七开关管S13B组成第二支路。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采样电阻204设置于第一电容206和电源202之间,第二采样电阻205设置于第二电容207和第八开关管S14B的第二极之间。
可选的,第一采样电阻204和第二采样电阻205为选取的硬件采样点,其采集的电流信息可以包括所有支路的电流信息,第一采样电阻204上所采集的电流为经过第一电容206滤波后较为平稳的电流,电流波纹较少,可以用来参与到环路控制中,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第二采样电阻205上所采集的电流信息为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在各个模式下不同开关管的实时电流,可以用来做各种保护以确保电路在异常情况下得到及时保护。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外部电路203为负载或者电源。
可选的,外部电路203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处于Boost放电模式下或Buck放电模式下为负载,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处于Boost充电模式下或Buck充电模式下为电源。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电流采样电路200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与第一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第一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第二电流检测电路与第二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第二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
可选的,如图6所示,电流采样电路200还包括控制电路210,控制电路210用于控制第一电流检测电路211在第一检测时刻对第一采样电阻204上的电流进行检测,控制第二电流检测电路212在第二检测时刻对第二采样电阻205上的电流进行检测。
可选的,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在Boost放电模式下时,第一采样电阻204可以采集到包括第一阶段放电储能和第二阶段续流放电的全过程的电流,第二采样电阻205能采集到第二阶段续流放电时候的电流;在Buck放电模式下,第二采样电阻205可以采集到全过程的电流,第一采样电阻204 因为由第一电容206的存在也可以采集到全过程电流;在充电模式下两个采样电阻均可以实现全过程电流采集。
上述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第一电流检测电路与第一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第一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第二电流检测电路与第二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第二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使用两个采样电阻并配合相应的采样控制策略即可实现双向电流的采样,可以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各个模式下使用同样的采样点,避免因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模式变化导致采样跳变进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同时,可以降低采样电路的成本。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电路210,具体用于获取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中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并根据开关频率确定第二检测时刻。
可选的,需要对第二采样电阻205采集到的电流进一步分析才能得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
可选的,第二采样电阻205在Boost放电模式下只能采集到第二阶段续流放电时的电流,需要合理调配以确定第二检测时刻才可以实现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全工况下的电流检测。
上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获取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中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并根据开关频率确定第二检测时刻,这样,仅使用两个采样电阻并配合相应的采样控制策略即可实现双向电流的采样,可以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各个模式下使用同样的采样点,避免因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模式变化导致采样跳变进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同时,可以降低采样电路的成本。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电路210,具体用于确定开关频率曲线中的目标位置点,其中,目标位置点可以包括开关频率曲线的峰值位置或开关频率曲线的谷值位置;根据目标位置点对应的时刻确定第二检测时刻。
可选的,如图7所示,以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在Boost放电模式为例,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发波配置不变,701为环路计算装载值,702为第一支路中Boost主管第六开关管S14A的开关频率,703为第二支路中Boost主管第三开关管S13A的开关频率,其中,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两个支路开关频率相差180°;通过各个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或载波频率与环路计算装载值比较,产生占空比脉冲来控制开关管导通和关断,其中,704为第一支路中Boost主管第六开关管S14A的占空比,706为第一支路中第一电感208电感电流的波形,第六开关管S14A关断时第一电感208充电,导通时第一电感208放电;705为第二支路中Boost主管第三开关管S13A的占空比,707为第二支路中第二电感209电感电流的波形,第三开关管S13A关断时第二电感209充电,导通时第二电感209放电;708为第二采样电阻205上采集的电流,为两路电感电流之和。
可选的,如图8所示,以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在Buck放电模式为例,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发波配置不变,801为环路计算装载值,802为第一支路中Boost主管第一开关管S11A的开关频率,803为第二支路中Boost主管第二开关管S12A的开关频率,其中,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两个支路开关频率相差180°;通过各个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或载波频率与环路计算装载值比较,产生占空比脉冲来控制开关管导通和关断,其中,804为第一支路中Boost主管第一开关管S11A的占空比,806为第一支路中第一电感208电感电流的波形,第一开关管S11A导通时第一电感208充电,关断时第一电感209放电;805为第二支路中Boost主管第二开关管S12A的占空比,807为第二支路中第二电感209电感电流的波形,第二开关管S12A导通时第二电感209充电,关断时第二电感209放电;808为第二采样电阻205上采集的电流,为两路电感电流之和。
可选的,可以通过调整环路计算装载值使得第二采样电阻205上的采集的电流为理想电流值。
可选的,控制电路210具体用于将各目标位置点对应的时刻偏移预设时长,以得到多个第二检测时刻。
可选的,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交错并联的支路数确定。
可选的,控制电路210利用一路与开关管的开关频率交错的PWM来同步电感电流采样点。如图7和图8所示,709和809分别为两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在Boost放电模式下和Buck放电模式下的采样频率,利用一路与载波频率交错90°的PWM来同步电感电流采样点,将709或809采样频率曲线中的峰值位置和谷值位置作为第二检测时刻。
可选的,第二电流检测电路212根据第二检测时刻检测到的第二采样电阻205上的电流为两路电感电流之和的中点,该第二检测时刻可以在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201的各种不同模式下均能检测到电流,无需因电路模式变化导致采样跳变,进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及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文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电路210,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检测时刻确定第一检测时刻,或者,将预先设定的检测时刻作为第一检测时刻。
可选的,第一采样电阻可以采集到全过程电流,也就是说,可以将任意检测时刻作为第一检测时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的电流采样电路可以用于三路或者更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采样设计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流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电源、外部电路、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设置于所述电源和所述外部电路之间,所述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和所述外部电路之间;
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用于对通过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的电流进行采样;
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用于对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进行采样;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和第二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
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采样电阻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电路在第一检测时刻对所述第一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控制所述第二电流检测电路在第二检测时刻对所述第二采样电阻上的电流进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时刻检测到的电流为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之和的中点;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中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并根据所述开关频率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时刻;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确定开关频率曲线中的目标位置点,其中,所述目标位置点可以包括所述开关频率曲线的峰值位置或所述开关频率曲线的谷值位置;根据所述目标位置点对应的时刻确定所述第二检测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时刻确定第一检测时刻,或者,将预先设定的检测时刻作为第一检测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将各所述目标位置点对应的时刻偏移预设时长,以得到多个所述第二检测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交错并联双向DC-DC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极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均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均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均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均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七开关管的第二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均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电源之间,所述第二采样电阻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八开关管的第二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路为负载或者电源。
CN202410103099.1A 2024-01-25 2024-01-25 电流采样电路 Active CN117650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3099.1A CN117650703B (zh) 2024-01-25 2024-01-25 电流采样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3099.1A CN117650703B (zh) 2024-01-25 2024-01-25 电流采样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0703A CN117650703A (zh) 2024-03-05
CN117650703B true CN117650703B (zh) 2024-05-10

Family

ID=90049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3099.1A Active CN117650703B (zh) 2024-01-25 2024-01-25 电流采样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070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182A (zh) * 2020-10-23 2022-05-1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电源及电流采样方法
CN217607706U (zh) * 2022-06-24 2022-10-18 武汉德普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次侧电流采样结合一次侧驱动信号的同步整流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207A (zh) * 2010-06-28 2010-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及方法、电源装置
CN104237615B (zh) * 2013-06-09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电流过零检测装置、信号获取电路及电路系统
CN109861356B (zh) * 2018-05-09 2023-03-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电流抑制模块、车载双向充电机及控制方法
CN113640565A (zh) * 2021-07-26 2021-11-12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方法及转换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182A (zh) * 2020-10-23 2022-05-1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供电电源及电流采样方法
CN217607706U (zh) * 2022-06-24 2022-10-18 武汉德普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次侧电流采样结合一次侧驱动信号的同步整流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0703A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4058B2 (en) DC-DC converter with improved dynamic response
US9917517B1 (en) Switched tank converter
US101222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zero-current switching control in switched-capacitor converters
CN107659150B (zh) Dcdc模块自动切换的直流电能变换方法和系统
KR101845337B1 (ko) 단일 인덕터 정부(正負) 전압 출력장치
TWI228859B (en) An integrating dc-to-dc electric energy converter with dual inputs of high and low voltage sources
WO2014192726A1 (ja) コンバータと多段倍電圧整流回路を併用した均等化機能付充放電器
JP2006262619A (ja) スイッチドキャパシタ形dc/dcコンバータ装置
CN111416519B (zh) 电感电流重构电路、重构方法及应用其的功率变换器
WO2020061727A1 (zh) 电感型开关电源转换器的负载电流检测方法及电路
CN104716836B (zh) 开关电源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3036285A (zh) 一种超级电容充电电路
Cao et al. DC distribution converter with partial power processing for LVDC/MVDC systems
CN106849659B (zh) 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Yang et al. A three-state dual-inductance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in pulse-loaded three-port converters
CN117650703B (zh) 电流采样电路
CN106645879B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的电感电流采样保持装置及方法
CN108964459A (zh) 一种dc-dc升压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3609011B (zh) 用于三相交流电压‑直流电压转换器的简易控制方法
Liu et al. A sensorless current balance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leaved boost converter
TWI767346B (zh) 諧振切換式電源轉換器
Naik et al. A Non-Inverting Multi Device Interleaved Buck Boost Converter for Fuel Cell Low Voltage Applications
Ko et al. 11.8 A 96.8%-Efficiency Continuous Input/Output-Current Step-Up/Down Converter Powering Disposable IoTs with Reconfigurable Multi-Cell-Balanced Alkaline Batteries
Meyer et al. Controlled auxiliary circuit with measured response for reduction of output voltage overshoot in buck converters
CN104396129A (zh) 开关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