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0452A -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0452A
CN117650452A CN202311585221.5A CN202311585221A CN117650452A CN 117650452 A CN117650452 A CN 117650452A CN 202311585221 A CN202311585221 A CN 202311585221A CN 117650452 A CN117650452 A CN 117650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ower body
tower
pipe nut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52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园
王稳
曹岳
李云伟
韩文政
陈昊
张遨宇
蒋陶宁
吴学锋
张昊
依沙克·司马义
门旭
李晓通
杨泉
聂攀
夏长青
刘佼
郭嘉毅
朱伯文
王建胜
李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Xinjiang Energy Chemical Co ltd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Xinjiang Energy Chemical Co ltd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Xinjiang Energy Chemical Co ltd,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Power Investment Group Xinjiang Energ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52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04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0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04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包括塔体、安装台、预制舱、箱式变压器、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塔体的上端部适于安装接地极线路导线,安装台设在塔体上,安装台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第一安装台设在塔体内,第二安装台沿塔体的周向延伸环绕在塔体的外周侧,预制舱和箱式变压器位于塔体内且设在第一安装台上,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均设在第二安装台上且位于塔体的外周侧,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电性相连,第一管母适于通过导线与极环电性相连,第二管母适于通过导线与接地极线路导线电性相连。本发明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运输技术领,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背景技术
接地极是为直流工程大地运行方式提供电流入地点的重要设施,是直流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接地极包含极环及中心设备区,中心设备区布置在极环中心,设备布置在水泥或者钢结构基础上。
相关技术中,中心设备区与接地极架空线路铁塔设置不合理,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中心设备区布置在极环中心处,围栏内土地需长期占用,需办理征地手续。由于接地极对特高压换流站、电力设施、油气设施、通信设施的距离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同时需要较大地形较为平坦的土地,因此,接地极的选址越来越难,难以避免会将接地极布置在基本农田或一般农田这类无法征地的地块上。此时,现有布置方案与管理政策有较大差异,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同时,中心设备区独立平台会对影响平台下方农作物的生长,中心设备区落地布置时,需建设围墙及围墙内道路,土建工程量大大增加,施工周期长。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设置合理、占地面积小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为桁架组成的空间结构,所述塔体的上端部适于安装接地极线路导线;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设在所述塔体内,所述第二安装台沿所述塔体的周向延伸环绕在所述塔体的外周侧;预制舱及箱式变压器,所述预制舱和所述箱式变压器位于所述塔体内且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所述第一管母和所述第二管母均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且位于所述塔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管母和所述第二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一管母适于通过导线与极环电性相连,所述第二管母适于通过导线与所述接地极线路导线电性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设置塔体和安装台,将中心设备区设备布置在架空线路铁塔的安装台上,设备集中布置,无需落地安装或者建设落地基础,整体空间小,无需征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方案征地困难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母包括第一段管母、第二段管母和第三段管母,所述第一段管母和所述第二段管母分别与所述第三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一段管母和所述第二段管母间隔并行设置,所述塔体设在所述第一段管母、所述第二段管母分别与所述第三段管母之间,所述第二管母包括第四段管母和第五段管母,所述第四段管母设在所述第一段管母的自由端,所述第五段管母设在所述第二段管母的自由端,且所述第四段管母和所述第五段管母沿所述塔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段管母位于所述塔体背离所述接地极线路导线的一侧,所述第四段管母和所述第五段管母位于所述接地极线路导线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还包括第一导流电缆、第二导流电缆、第三导流电缆和第四导流电缆,所述第一导流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二导流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三导流电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导流电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一导流电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流电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导流电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导流电缆的另一端均适于与极环电性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还包括:第一电流测量组件,所述第一电流测量组件与所述第一段管母电性相连,以便所述第一电流测量组件检测所述第一段管母上的电流;第二电流测量组件,所述第二电流测量组件与所述第二段管母电性相连,以便所述第二电流测量组件检测所述第二段管母上的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还包括多个绝缘件,多个所述绝缘件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一管母和所述第二管母均设在所述绝缘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体设在接地极极环中心上,且所述塔体的材料可以为钢铁或碳纤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在所述安装台上且沿所述安装台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均位于所述防护栏内;爬梯,所述爬梯设在所述塔体的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爬梯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台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塔体包括塔头、塔身和塔脚,所述塔脚通过桩基础安装在预设位置,所述塔身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塔头和所述塔脚相连,所述安装台设在所述塔身邻近所述塔脚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台均为钢制格栅,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台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塔体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台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塔体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的左视图。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
塔体1;塔头11;塔身12;塔脚13;地极线路导线14;
安装台2;
预制舱3;
箱式变压器4;
第一管母5;第一段管母51;第二段管母52;第三段管母53;连接点54;
第二管母6;第四段管母61;第五段管母62;第一导流电缆7;第二导流电缆8;第三导流电缆9;第四导流电缆10;绝缘件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包括塔体1、安装台2、预制舱3、箱式变压器4、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
塔体1为桁架组成的空间结构,塔体1的上端部适于安装接地极线路导线14。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塔体1为多个连接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且塔体1内部为中空结构,塔体1的上端部的左侧安装有接地极线路导线14。
安装台2设在塔体1上,安装台2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第一安装台设在塔体1内,第二安装台沿塔体1的周向延伸环绕在塔体1的外周侧。具体地,第一安装台为矩形结构,第一安装台设在塔体1内且与第一安装台固定相连(焊接、紧固件连接、一体成型等),第二安装台为框型结构且设在塔体1外,第二安装台的内周面与塔体1固定相连(焊接、紧固件连接、一体成型等)。
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位于塔体1内且设在第一安装台上,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均设在第二安装台上且位于塔体1的外周侧,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电性相连,第一管母5适于通过导线与极环电性相连,第二管母6适于通过导线与接地极线路导线14电性相连。
具体地,如图1-3所示,预制舱3为电气设备预制舱,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均设在第一安装台上,使得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通过第一安装台安装在塔体1内,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分别为导流管母和汇流管母,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均设在第二安装台上,使得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通过第二安装台设在塔体1的外周侧,第一管母5利用导线与极环电性相连,从而将极环上的电流引入第一管母5上,再通过第一管母5引入第二管母6上,第二管母6通过导线与接地极线路导线14电性相连,从而将极地上的电流引入接地极线路导线14内,由于,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的重量较重,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的重量较轻,因此,将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设在塔体1内,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设在塔体1外,避免过重设备布置在铁塔四周产生荷载不均匀的情况,提高了塔体1的重心,增加了塔体1的稳定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塔体1中间的空间,节省平台面积及钢材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设置塔体1、安装台2、预制舱3、箱式变压器4、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利用塔体1的内部中空的特性,可将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通过第一安装台安装在铁塔内,且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安装在铁塔外部的第二安装台上,使得接地极中心设备与相关技术中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合为一体,以塔体1结构作为中心设备区平台的支撑,无需征地,满足国家土地政策要求,同时,中心设备区部分设备布置在铁塔中空部位,节省整体平台面积及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预制舱3、箱式变压器4、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均布置在安装台2上,在保证运行检修空间的基础上,尽可能集中布置,实现运行人员仅需登高一次完成所有设备的巡视和维护,提高运行人员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仅设置一层安装台2,安装台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仅需考虑电缆敷设需求,因此高度可控制在较低水平,方便设备安装及后期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母5包括第一段管母51、第二段管母52和第三段管母53,第一段管母51和第二段管母52分别与第三段管母53电性相连,第一段管母51和第二段管母52间隔并行设置,塔体1设在第一段管母51、第二段管母52分别与第三段管母53之间,第二管母6包括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第四段管母61设在第一段管母51的自由端,第五段管母62设在第二段管母52的自由端,且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沿塔体1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段管母51和第二段管母52均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管母,第三段管母53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管母,第一段管母51的右端和第二段管母52的右端分别与第三段管母53的前后两端且使用管母金具连接,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分别位于第一段管母51的左端和第二段管母52的左端,由此,塔体1位于第一段管母51、第二段管母52、第三段管母53、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内,使得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设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导流电缆7、第二导流电缆8、第三导流电缆9和第四导流电缆10,第一导流电缆7的一端与第一段管母51电性相连,第二导流电缆8的一端与第二段管母52电性相连,第三导流电缆9的一端和第四导流电缆10的一端均与第三段管母53电性相连,第一导流电缆7的另一端、第二导流电缆8的另一端、第三导流电缆9的另一端和第四导流电缆10的另一端均适于与极环电性相连。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段管母51和第二段管母52上均设有8个连接点54,第三段管母53上设有16个连接点54,第一导流电缆7、第二导流电缆8、第三导流电缆9和第四导流电缆10均为8个,其中,第一导流电缆7的上端与第一段管母51上的连接点54电性相连,第二导流电缆8的上端与第二段管母52上的连接点54电性相连,第三导流电缆9的上端与第四导流电缆10的上端均与第四段管母61上的连接点54电性相连,第一导流电缆7的下端、第二导流电缆8的下端、第三导流电缆9的下端和第四导流电缆10的下端均与极环电性相连,第第一导流电缆7、第二导流电缆8、第三导流电缆9和第四导流电缆10分别对应极环的四个部分,且避免导流电缆从一处第一母管引出导致导流电缆过于密集,敷设难度大且导流电缆沟截面大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还包括第一电流测量组件(图中未示意出)和第二电流测量组件(图中未示意出)。
第一电流测量组件与第一段管母51电性相连,以便第一电流测量组件检测第一段管母51上的电流,第二电流测量组件与第二段管母52电性相连,以便第二电流测量组件检测第二段管母52上的电流。具体地,第一电流测量组件和第二电流测量组件均为电流互感器(即:光CT),第一电流测量组件设在第一段管母51的左端,第二电流测量组件设在第二段管母52的左端,从而通过第一电流测量组件和第二电流测量组件分别检测第一段管母51和第二段管母52上的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段管母53位于塔体1背离接地极线路导线14的一侧,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位于接地极线路导线14的下方。具体地,第一管母5设在塔体1非进线侧,换言之,第三段管母53位于塔体1的右侧,第一段管母51和第二段管母52分别位于塔体1的前后两侧,可防止接地极线路导线14对第一电流测量组件和第二电流测量组件产生影响,保证了第一电流测量组件和第二电流测量组件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二管母6位于设在塔体1的进线侧,换言之,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位于塔体1的左侧,且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以使第四段管母61和第五段管母62之间预留足够空间,便于设备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绝缘件101,多个绝缘件10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沿塔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台上,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均设在绝缘件101上。具体地,如图1所示,绝缘件101为支柱绝缘子,多个绝缘件101沿塔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台上,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通过绝缘件101安装在第二安装台上,使得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通过绝缘件101与第二安装台隔绝开来,防止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漏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塔体1设在接地极极环中心上,且塔体1的材料可以为钢铁或碳纤维。具体地,塔体1设在接地极极环中心上方,减小了第一导流电缆7、第二导流电缆8、第三导流电缆9和第四导流电缆10的长度,减小了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的加工制造成本。且塔体1的材料可以为钢铁或碳纤维,由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材质的塔体1材料,从而保证了塔体1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减小了塔体1的加工制作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还包括防护栏(图中未示意出)和爬梯(图中未示意出)。
防护栏设在安装台2上且沿安装台2的周向延伸,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均位于防护栏内。具体地,防护栏设在塔体1的外周侧且眼塔体1的周向延伸,第一管母5和第二管母6等电气元件设在防护栏内,从而防止外部人员或者动物的安全、防止设备丢失、极端条件下设备损坏、日常鸟害等,延长了安装台2内的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爬梯设在塔体1的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爬梯的上端与安装台2相连。具体地,爬梯的下端可置于底面上,爬梯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台2上,由此,工作人员可通过爬梯爬入安装台2上以对安装台2的电气元件进行检修或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塔体1包括塔头11、塔身12和塔脚13,塔脚13通过桩基础安装在预设位置,塔身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塔头11和塔脚13相连,安装台2设在塔身12邻近塔脚13的一端。具体地,安装台2设在距离地面高度2-3米的位置,当距离地面小于2米,由于塔体1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将导致安装台2在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积过大,导致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的加工制造成本增高,且当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设置在稻田中时,安装台2设在距离地面高度过小,也将会影响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下方的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当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3米时候,将会导致第一安装台在水平方向的横截面积过小,从而导致预制舱3和箱式变压器4无法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均为钢制格栅,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第一支撑杆设在第一安装台的下方,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一安装台相连,第一支撑杆与塔体1相连,多个第一支撑杆沿塔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杆设在第二安装台的下方,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二安装台相连,第二支撑杆与塔体1相连,多个第二支撑杆沿塔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具体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为斜撑,从而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提高了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的稳定性,保证了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上的电气元件安装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具有如下特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不受接地极所处地块土地性质及地形地貌的限制,均可布置在极环中心,可有效保证入地电流的均衡分布,减少入地电流产生的地电位升的不均匀度,保证接地极周围人员及设施的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不涉及围墙、道路及大型设备基础,仅包含架空线路铁塔及其基础以及钢制平台等结构,设计结构单纯,作业面以及工器具需求小。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采用的铁塔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可以使用现有的铁塔材料,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如钢铁、碳纤维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的安装台2的高度及尺寸、铁塔的跟开及中空尺寸均可以根据接地极设备布置需求进行调整,可适用不同的接地极接线形式及设备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第二安装台可以安装多种类型的电气设备,例如变压器、开关设备、接地装置等,以适应不同的电力系统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第二安装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改造,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100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在不影响铁塔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终端塔及设各的一体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所述塔体为桁架组成的空间结构,所述塔体的上端部适于安装接地极线路导线;
安装台,所述安装台设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安装台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设在所述塔体内,所述第二安装台沿所述塔体的周向延伸环绕在所述塔体的外周侧;
预制舱及箱式变压器,所述预制舱和所述箱式变压器位于所述塔体内且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上;
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所述第一管母和所述第二管母均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且位于所述塔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一管母和所述第二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一管母适于通过导线与极环电性相连,所述第二管母适于通过导线与所述接地极线路导线电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母包括第一段管母、第二段管母和第三段管母,所述第一段管母和所述第二段管母分别与所述第三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一段管母和所述第二段管母间隔并行设置,所述塔体设在所述第一段管母、所述第二段管母分别与所述第三段管母之间,
所述第二管母包括第四段管母和第五段管母,所述第四段管母设在所述第一段管母的自由端,所述第五段管母设在所述第二段管母的自由端,且所述第四段管母和所述第五段管母沿所述塔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管母位于所述塔体背离所述接地极线路导线的一侧,所述第四段管母和所述第五段管母位于所述接地极线路导线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电缆、第二导流电缆、第三导流电缆和第四导流电缆,所述第一导流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二导流电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三导流电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导流电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三段管母电性相连,所述第一导流电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流电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导流电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导流电缆的另一端均适于与极环电性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流测量组件,所述第一电流测量组件与所述第一段管母电性相连,以便所述第一电流测量组件检测所述第一段管母上的电流;
第二电流测量组件,所述第二电流测量组件与所述第二段管母电性相连,以便所述第二电流测量组件检测所述第二段管母上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绝缘件,多个所述绝缘件沿竖直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一管母和所述第二管母均设在所述绝缘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设在接地极极环中心上,且所述塔体的材料可以为钢铁或碳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在所述安装台上且沿所述安装台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管母和第二管母均位于所述防护栏内;
爬梯,所述爬梯设在所述塔体的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爬梯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台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包括塔头、塔身和塔脚,所述塔脚通过桩基础安装在预设位置,所述塔身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塔头和所述塔脚相连,所述安装台设在所述塔身邻近所述塔脚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台和所述第二安装台均为钢制格栅,
所述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台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塔体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台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塔体相连,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CN202311585221.5A 2023-11-24 2023-11-24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Pending CN1176504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5221.5A CN117650452A (zh) 2023-11-24 2023-11-24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5221.5A CN117650452A (zh) 2023-11-24 2023-11-24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0452A true CN117650452A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45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5221.5A Pending CN117650452A (zh) 2023-11-24 2023-11-24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04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71695C (en) Support towers, insulating cross-arms and insulating members for high voltage power networks
US8383933B2 (en) Earthing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connected to a utility grid and for a wind turbine park
KR101066080B1 (ko) 이동식 낙뢰보호 시스템
CN117650452A (zh) 接地极中心设备区与铁塔共布系统
CN117846397A (zh) 终端塔与接地极电气设备共塔系统
CN219086775U (zh) 接地极导流系统
Castro Overview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process
CN108766725B (zh) 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支撑及屏蔽结构
CN117684808A (zh) 终端塔与电气设备共塔系统
US4123619A (en) Gas termination support system
CN219138564U (zh) 一种电缆终端杆
CN212611970U (zh) 塔柱防雷装置
CN214313884U (zh) 一种共用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
CN212277841U (zh) 临时用电电缆托架及临时围墙
CN217388181U (zh) 一种新型的电缆终端平台
CN219287127U (zh) 车载移动式变电站
CN215717668U (zh) 用于布置共享设备的输电线路杆塔
KR20040057382A (ko) 조류둥지에 의한 안전사고 방지용 전주내 점프선 연결방법및 구조
CN216157294U (zh) 电缆终端杆塔和输变电系统
RU2267843C1 (ru) Модульная электроустановка и ее приемный узел
CN215680990U (zh)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
CN217590185U (zh) 一种单回路架空出站转电缆的门架结构
CN214314448U (zh) 一种接地极中心设备区域的架空平台
CN112134234B (zh) 电力塔用夹持型双层防滴灌膜外力破坏装置
CN211201371U (zh) 一种变电站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