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1820A -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1820A
CN117641820A CN202210963840.2A CN202210963840A CN117641820A CN 117641820 A CN117641820 A CN 117641820A CN 202210963840 A CN202210963840 A CN 202210963840A CN 117641820 A CN117641820 A CN 117641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medium
housing
temperature
h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38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安琪
黄犊子
刘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38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1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1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1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均温板包括壳体,壳体围成均温腔,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受热区域与热源对应;均温腔中设置阻挡部,阻挡部位于受热区域的一侧,阻挡部用于阻止受热区域受热后,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均温腔中设置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液态换热介质通道,液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气态换热介质通道设置于不同平面。本公开通过设置阻挡部避免受热区域的热量流动至受热区域附近温度较低的区域,提高均温板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终端设备逐渐向轻薄化发展,有效散热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均温板作为相变热传导器件,由于其优异的传热性能及均温性能被广泛用于解决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散热问题。
但在终端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除了向远离受热区域的冷端扩散外,还向受热区域附近扩散,影响均温板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均温腔,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所述受热区域与热源对应;
所述均温腔中设置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受热区域的一侧,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受热区域受热后,所述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
所述均温腔中设置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液态换热介质通道,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设置于不同平面。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受热区域,所述阻挡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之间,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至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中。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板包括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设置于所述均温腔中,所述均温腔中的液态换热介质贮存于所述毛细结构中并能够于所述毛细结构中流动,所述毛细结构形成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均温腔,所述毛细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中,所述阻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沿所述均温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与所述阻挡部的高度相同。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沿所述均温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阻挡部的长度为所述均温板的长度的50%至70%。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包括实体金属隔层、毛细金属网、毛细金属编织结构和金属毛细隔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实体金属隔层通过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和/或,
所述毛细金属网或所述毛细金属编织结构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和/或,
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和烧结方式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所述金属毛细隔层。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热源以及本公开第一方面所提出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的受热区域与所述热源对应设置。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和电池盖,所述均温板嵌设于所述中框和/或所述电池盖。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分体结构时,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粘接连接。
采用本公开的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在受热区域的一侧设置阻挡部,阻止受热区域受热后均温腔内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避免受热区域的热量流动至受热区域附近较低温度区域而导致均温腔内气液循环受阻,影响均温板的传热性能和均温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均温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均温板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均温板的第二盖体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具有单个受热区域的情况下的第一盖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具有单个受热区域的情况下热量在均温板内部的传递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具有多个受热区域的情况下热量在均温板内部的传递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均温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均温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均温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9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图9的B-B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热量传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均温板作为相变热传导元器件,由于其优异的传热性能以及均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均温板的工作原理为:均温腔内的液态换热介质在受热区域受热后蒸发变成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扩散至远离受热区域的冷端,在冷端冷凝后变成液态换热介质,液态换热介质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受热区域,通过气液循环来实现散热效果和均温效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热区域的液态换热介质在吸收热源的热量后变成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除了向远离受热区域的冷端流动之外,还向受热区域附近的低温区域流动,从而影响均温板的传热效果和均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均温板,本公开通过在受热区域的一侧设置阻挡部,以阻止受热区域受热后,均温腔中的气态换热介质朝预设方向直接流动,通过阻挡部对气态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限定,使气态换热介质按照一定规律流动,避免气态换热介质无规律四散流动,以提升均温板的传热性能,使均温板的均温效果更佳。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均温板,本公开的均温板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的场景中,例如均温板可作为终端设备的散热结构使用,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器件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CPU主板(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SOC芯片(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ISP芯片(Image Signal 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器)、摄像头芯片等,这些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一般均产生较多的热量,属于终端设备的热源。
参考图1,均温板包括壳体1,壳体1的材质可以是由具有较好传热性能的材质制成,例如是铜、不锈钢、钛合金、铝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参考图2,壳体1围成均温腔2,均温腔2内填充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可以是冷媒或水,换热介质在均温腔2内以气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均温板通过气态换热介质和液态换热介质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热量的吸收、释放和转移。壳体1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3,受热区域3与热源(图中未示出)对应,热源可与壳体1直接贴合接触,或者,热源通过其它导热件与壳体1间接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1上设有一个受热区域3时,该受热区域3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热源,当对应多个热源时,多个热源在壳体1上的投影位于同一受热区域3。当壳体1上设有多个受热区域3时,多个受热区域3对应多个热源,多个热源在壳体1上的投影位于不同受热区域3,并且,每个受热区域3可对应一个或多个热源,当对应多个热源时,多个热源在壳体1上的投影位于同一受热区域3。
参考图2、图4-图9,本实施例的均温腔2内还设有阻挡部6,阻挡部6位于受热区域3的一侧,阻挡部6用于阻止受热区域3受热后,受热区域3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其中,预设方向可以根据均温腔2内不同区域的温度确定,例如,预设方向为气态换热介质由温度较高的受热区域3向附近温度较低的非受热区域3或其它受热区域3流动。
下面通过具体的示例对阻挡部6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针对壳体1上包括单个受热区域3的情形,参考图4,壳体1上设有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第一区域31为受热区域,第二区域32为非受热区域。受热区域对应处于工作状态的热源,非受热区域不对应热源,或者对应处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热源。均温腔2内的液态换热介质流动至第一区域31后,由于第一区域31与热源对应,热源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区域31,液态换热介质在第一区域31吸热后蒸发变成气态换热介质。第二区域32为非受热区域,因此,第二区域32的温度相对第一区域31的温度较低,气态换热介质除了向远离第一区域31的冷端流动之外,还会向相邻的第二区域32流动,从而容易造成第一区域31的部分热量流向第二区域32,第二区域32的温度升高,造成第二区域32对应的器件温度升高,给第二区域32对应的器件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本公开设置了阻挡部6,阻挡部6位于第一区域31与第二区域32之间,将相邻的第一区域31与第二区域32之间的气态换热介质的气流通路阻断,即第一区域31的右侧即为预设方向,气态换热介质只能流向远离第一区域31的冷端,即向下流动(参照图4),在冷端放热后变成液态换热介质再通过液态换热介质通道流回至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即到达冷端后向上图4中的上方流动)进行下一轮换热过程,热量传递方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
参考图5,当第二区域32为受热区域,第一区域31为非受热区域时,液态换热介质在第二区域32吸热后,由液态换热介质变成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会向相邻的第一区域31流动,从而容易造成第二区域32的部分热量流向第一区域31,造成第一区域31对应的器件温度升高,给第一区域31对应的器件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在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之间设置阻挡部6,将相邻的第一区域31与第二区域32之间的气态换热介质的气流通路阻断,即第二区域32的左侧即为预设方向,气态换热介质只能流向远离第二区域32的冷端,即向下流动(参照图5),在冷端放热后变成液态换热介质再流回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即到达冷端后向上图5中的上方流动)进行下一轮换热过程,热量传递方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本公开在均温板上具有单个受热区域的情况下,通过在受热区域3的一侧设置阻挡部6,从而防止了受热区域的热量向附近设置有电子器件但温度较低的区域流动,避免气态换热介质随意四处流动,给电子器件造成不良影响,有效提升了均温板的散热效果和均温效果。
参考图7,受热区域3靠近壳体1的冷端(即图7中均温板的下部)的一侧设置多个阻挡部6,阻挡部6的一端靠近受热区域3设置。液态换热介质在受热区域3吸热后,由液态换热介质变成气态换热介质,如果没有设置阻挡部6,则气态换热介质会向四周无规则扩散,从而影响均温板的散热效果和均温效果。通过在受热区域3靠近冷端的一侧设置多个阻挡部6,多个阻挡部6在受热区域3靠近冷端的一侧形成多个导流通道61,气态换热介质可以沿多个导流通道61流向远离受热区域3的冷端,即向下流动(参照图7),在冷端放热后变成液态换热介质,液态换热介质被毛细结构4(后面有详细介绍)吸附后再流回至受热区域3。本公开在均温板上具有单个受热区域的情况下,通过在受热区域3靠近冷端的一侧设置多个阻挡部,从而避免气态换热介质随意四处流动,有效提升了均温板的散热效果和均温效果。同时多个阻挡部之间形成导流通道61,可以有效降低气态换热介质由受热区域3向冷端流动时的阻力。
针对壳体1上设有多个受热区域3的情形,参考图6,受热区域3包括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第一区域31对应主热源,第二区域32对应次热源,均温腔2内的液态换热介质流动至第一区域31后,由于第一区域31与终端设备的主热源对应,主热源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区域31,液态换热介质在第一区域31吸热后蒸发变成气态换热介质。第二区域32与次热源接触换热,由于次热源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小于主热源,因此,第二区域32的温度相对第一区域31的温度较低,气态换热介质除了向远离第一区域31的冷端流动之外,还会向相邻的第二区域32流动,从而容易造成第一区域31与第二区域32之间形成热流串扰,影响均温板的传热性能。本公开在均温板上具有多个受热区域3的情况下,在相邻受热区域3之间设置了阻挡部6,阻挡部6位于第一区域31与第二区域32之间,将相邻的第一区域31与第二区域32之间的气态换热介质的气流通路阻断,从而防止了相邻的受热区域3之间的热流串扰,进一步提升了均温板的均温效果,热量传递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即向位于均温板的下方的冷端流动。
参考图8,受热区域3包括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以图8中示出的范围为准,在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的下方设置多个阻挡部6,多个阻挡部6在受热区域3靠近冷端(即图8中的均温板的下部)的一侧形成多个导流通道61,液态换热介质在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吸热后,变成气态换热介质,在多个阻挡部6的作用下,气态换热介质可以沿多个导流通道61流向远离受热区域3的冷端,即向下流动(参照图8),在冷端放热后变成液态换热介质,并被毛细结构4吸附后再流回至受热区域3。多个阻挡部6的设置有效提升了均温板的散热效果和均温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气态换热介质由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向冷端流动时的阻力。
阻挡部6的数量、设置位置和结构可根据受热区域3与壳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受热区域3的数量来确定。当壳体1上设置单个受热区域3时,阻挡部6根据受热区域3与壳体1长度方向的侧边的距离来确定,例如,参考图4和图5,阻挡部6位于受热区域3距离壳体1长度方向的侧边距离较远的一侧,阻止受热区域3受热后,均温腔2内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直接扩散至受热区域3与壳体1长度方向的侧边之间。当壳体1上设有多个受热区域3时,阻挡部6根据相邻受热区域3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例如,参考图2和图6,阻挡部6位于相邻受热区域3之间,阻止受热区域3受热后,均温腔2内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至相邻的受热区域3中。均温腔内还可以设置多个阻挡部6,例如,参考图7和图8,壳体包括受热区域3,受热区域3靠近壳体1的冷端的一侧设置多个阻挡部6,多个阻挡部6沿壳体1长度方向延伸,并沿壳体1宽度方向排布,多个阻挡部6在受热区域3靠近冷端的一侧形成多个导流通道61,可以有效降低气态换热介质由受热区域3向冷端流动时的阻力。
阻挡部6可以是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直线挡墙,也可以是曲线挡墙,以使阻挡部6的形状与热源的形状相适配,对与热源对应的受热区域3形成的气态换热介质进行有效阻挡。本实施例的阻挡部6的宽度和长度可根据均温腔的内部空间大小、以及相邻受热区域3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例如,阻挡部6的宽度为0.1mm-1mm之间,长度为10mm-100mm之间。阻挡部6的长度还可以根据均温板的长度确定,例如,沿均温板的长度方向,阻挡部6的长度为均温板长度的50%~70%。
本实施例中不对阻挡部6的结构进行限制,只要能阻挡气态换热介质向受热区域3附近的设置有电子器件的低温区域流动,附近的低温区域可以是非受热区域,也可以是其它受热区域,以避免受热区域3的热量被传输至温度较低的电子器件处,引起温度较低的电子器件的温度升高。阻挡部6可以独立设置于均温板的均温腔2中,也可以与壳体1固定连接,还可以是壳体1的一部分。在一示例中,阻挡部6包括实体金属隔层,实体金属隔层可通过刻蚀方式形成于壳体1的内壁面。在另一示例中,阻挡部6为毛细挡墙,例如是包括毛细金属网、毛细金属编织结构或金属烧结毛细结构4中的一种,毛细挡墙既具有毛细吸水作用,又具有阻挡气态换热介质串流至其他受热区域3的作用。若采用金属网或者毛细金属编织结构,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面,例如采用电焊或者激光焊接在壳体1的内壁面。若采用金属烧结毛细结构4,则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金属毛细浆料印刷至壳体1内壁面的对应位置,再通过高温烧结在壳体1内壁面形成毛细挡墙结构。本实施例的阻挡部6可采用以上多种结构形式中的一种结构形式,以阻挡一个受热区域3中产生的气态换热介质向受热区域3附近的低温区域流动;也可将上述多种结构形式中的多种进行组合,形成阻挡部6,以阻挡一个受热区域3中产生的气态换热介质向受热区域3附近的低温区域流动,可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场景、阻挡效率或加工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后进行灵活选择,以实现不同的阻挡效果。
参考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的均温腔2中还设置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和液态换热介质通道21,液态换热介质通道21和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设置于不同平面,以在壳体1的一侧形成液态换热介质吸热,在壳体1的另一侧形成气态换热介质放热,形成相对独立的换热介质通道,改善均温板的均温效果。受热区域3的液态换热介质在受热区域3吸热后汽化形成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经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流至远离受热区域3的冷端,气态换热介质在冷端冷凝放热后形成液态换热介质,液态换热介质经液态换热介质通道21流回至受热区域3中,如此形成均温腔2内的气液循环,实现了均温腔2内热量的吸收、释放和转移。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均温腔中设置限位结构等方式围成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并在均温腔中设置对液态换热介质具有吸附作用的结构作为液态换热介质通道,从而使液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气态换热介质通道设置于不同平面,本实施例对于形成气态换热介质通道的方式没有具体限定。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参考图1-图1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均温板,本实施例的均温板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均温腔2,壳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3,均温腔2内设置阻挡部6,阻挡部6位于受热区域3的一侧以阻止受热区域3受热后,受热区域3的气态换热介质以沿预设方向流动至受热区域3附近的低温区域,均温腔2内还形成处于不同平面的液态换热介质通道21和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使得均温腔2内的气态换热介质和液态换热介质在对应通道内在受热区域和远离受热区域的冷端之间流动,均温板的均温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均温板还包括毛细结构4,毛细结构4设置于均温腔2中。毛细结构4可以独立设置于均温腔2中,也可以与壳体1的一侧内壁面固定连接,还可以是壳体1一侧内壁面的一部分。毛细结构4在均温腔2内的设置形式可以存在多种情况,在一示例中,参考图2、图10和图11,壳体1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毛细结构4独立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毛细结构4固定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并与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接触连接,以吸收从第一壳体11传递的热量,由于毛细结构4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为了保证均温板的均为效果,使热源产生的热量更加快速地被均温板吸收,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均温板时,使第一壳体11与热源接触,也即受热区域3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上。阻挡部6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上,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扣合时,阻挡部6与毛细结构4的远离第一壳体11的一侧抵接。在另一示例中(该示例未在图中示出),毛细结构4设置于第一壳体11,且毛细结构4与第一壳体11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毛细结构4形成于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受热区域3设置于第一壳体11。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毛细结构4的材质可以为铜网毛细或烧结金属粉毛细。毛细结构4可以包括多个毛细孔或者等效于毛细孔的凹槽等结构,以使毛细结构4具有毛细吸附效果,均温腔2内的液态换热介质在毛细作用下贮存于毛细结构4中并能够于毛细结构4中流动,毛细结构4可以作为液态换热介质通道的一部分。
毛细结构4和设有阻挡部6的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气态换热介质由受热区域3沿毛细结构4与壳体1之间的空间流动,气态换热介质不断流动过程中,热量不断散失,气态换热介质逐渐变为液态换热介质,液态换热介质被重新吸附至毛细结构4中,其中,由于远离受热区域3的冷端的温度较低,大部分的气态换热介质在冷端冷凝放热变成液态换热介质,液态换热介质经毛细结构4流回至受热区域3,如此完成均温板内的气液循环,气液循环路线如8中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通过在均温腔内设置毛细结构实现了液态换热介质的转移,同时在毛细结构和壳体内壁面之间形成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实现了气态换热介质和液态换热介质的分离,避免气液循环过程中,气态换热介质与液态换热介质之间产生干扰,影响均温板的热量传递效果。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参考图1-图3、图9-图11本实施例包括以上实施例的全部内容,区别在于,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扣合形成均温腔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中的一个靠近热源,另一个远离热源。比如第一壳体11靠近热源,第二壳体12远离热源,则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作为受热面。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采用钎焊、扩散焊或者电阻焊的方式封合,并预留注液孔,然后经过注液、除气、切鼠尾等制程制作成均温板成品。
为了保证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稳固性,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以相同材质制成,例如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均采用铜、不锈钢、钛合金、铝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各自的厚度、以及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封合后的厚度可根据均温板的尺寸来进行自由设计,例如,第一壳体11的厚度处于0.1-0.3mm之间,第二壳体12的厚度处于0.1-0.3mm之间,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封合厚度处于10.2-0.5mm之间。
毛细结构4可设置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中的任意一个的内壁面上,也可以根据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相对于热源的位置来确定毛细结构4的设置位置。在一示例中,参考图2,第一壳体11靠近热源,第二壳体12远离热源,毛细结构4嵌设于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上,阻挡部6设置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面上,毛细结构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区域形成了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参考图10,液态换热介质在受热区域3蒸发后变成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经毛细结构4与第二壳体12之间的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流动至远离受热区域3的冷端,从而实现了气态换热介质和液态换热介质的分离,避免气液循环过程中,气态换热介质与液态换热介质之间产生干扰,影响均温板的热量传递效果。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参考图2、图3、图9-图11,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均温板内部的结构进行详细展示,对于一些设置于第二壳体12上的结构,在图2中并没有直接固定在第二壳体12上,而是展示在了毛细结构4上,以方便直观展示出这些结构的相对位置,本公开中的附图仅为示意使用,并不限定各个结构的具体设置位置。本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结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阻挡部6设置于气态换热介质通道22中,阻挡部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壳体12和毛细结构4连接。阻挡部6与毛细结构4连接,既可以是与毛细结构4表面的连接,也可以是与毛细结构4抵接,这样既起到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的支撑作用,又起到对气态换热介质的阻挡作用。
同时,在第二壳体12设置支撑柱7,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扣合状态下,支撑柱7的自由端部与毛细结构4连接;支撑柱7与毛细结构4连接,既可以是与毛细结构4表面的连接,也可以是与毛细结构4抵接。支撑柱7的数量为多个,支撑柱7用于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支撑力。支撑柱7在第一壳体11和/或第二壳体12中可以是均匀排布,也可以根据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强度呈不均匀排布。位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支撑柱7可以具有相同的大小和形状,也可以为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沿均温板的厚度方向,支撑柱7的高度与阻挡部6的高度相同,也即支撑柱7与阻挡部6均与毛细结构4相连,以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较好的支撑效果,以维持均温腔2的形状,以及避免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对均温板内部结构造成损害。
本公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of Sales,POS)、车载电脑等。终端设备包括多个热源,以手机为例,多个热源包括、CPU处理器、电路板、SOC芯片、ISP芯片、摄像头芯片等。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出的均温板,均温板的多个受热区域与多个热源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如图12-图15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中框102和电池盖107,均温板30嵌设于中框102和/或电池盖107。均温板可作为终端设备10内电子器件的散热结构使用,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器件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CPU主板(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SOC芯片(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ISP芯片(Image Signal Processor,图像信号处理器)、摄像头芯片等,这些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一般均产生较多的热量,属于终端设备的热源,热源区域3与终端设备的热源所在的位置对应。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还包括多个热源,均温板30与多个热源对应的位置形成一个或多个受热区域3。终端设备10还包括电池仓103,电池108设置在电池仓103中,电池108与无线充电模块109相连,用于实现终端设备10的无线充电功能,在终端设备10工作过程中,电池108通常情况下为发热量较小的器件,因此,电池108所在的位置对应均温板的冷端。终端设备10还设有显示屏111,显示屏111与中框102之间设有起散热作用的石墨片105,石墨片105附近设有起减振作用的泡棉。终端设备10还包括屏蔽罩110,屏蔽罩110将CPU主板101、电路板106包围,以防止CPU主板101、电路板106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屏蔽罩110与中框102之间、以及CPU主板101与屏蔽罩110之间分别设有热界面材料,热界面材料用来将CPU主板101、电路板106等热源散发的热量传递至受热区域3中,均温腔2内的液态换热介质在受热区域3吸收热量后蒸发成气态换热介质,气态换热介质经气态换热介质通道流动至远离受热区域3的冷端,从而将热源的热量传送至冷端,热量传递方向如图15中箭头所示。
本实施例中,均温板30嵌设于中框102中,根据中框102结构的不同,均温板30与中框102的装配方式不同。在一示例中,参考图13,中框102为不破孔框体时,均温板30与中框102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当均温板30与中框102为分体结构时,均温板30的一侧侧面与中框102的一侧侧面贴合,并通过粘接方式连接,例如通过双面胶104连接。在另一示例中,参考图14,当中框102内形成安装孔1021时,均温板30嵌设在中框102的安装孔1021内,均温板30的四周侧边与安装孔1021的四周边缘以双面胶104粘接方式固定,电池盖107盖设在中框102上,将均温板30限位于电池盖107与中框10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均温板30可以与中框102的边缘搭接,也可以不搭接,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避免均温板上受热区域的热量在温腔内沿预设方向流动至受热区域附近的区域,从而提高温板内的散热性能,同时实现均温腔内换热介质的气液分离,提升气液循环效率,提高均温板的均温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均温腔,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受热区域,所述受热区域与热源对应;
所述均温腔中设置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受热区域的一侧,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受热区域受热后,所述受热区域的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
所述均温腔中设置气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液态换热介质通道,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和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设置于不同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多个所述受热区域,所述阻挡部位于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之间,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止所述气态换热介质沿预设方向流动至相邻的所述受热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设置于所述均温腔中,所述均温腔中的液态换热介质贮存于所述毛细结构中并能够于所述毛细结构中流动,所述毛细结构形成所述液态换热介质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形成所述均温腔,所述毛细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气态换热介质通道中,所述阻挡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自由端部与所述毛细结构连接;
沿所述均温板的厚度方向,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与所述阻挡部的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均温板的长度方向,所述阻挡部的长度为所述均温板的长度的50%至7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包括实体金属隔层、毛细金属网、毛细金属编织结构和金属毛细隔层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金属隔层通过刻蚀方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和/或,
所述毛细金属网或所述毛细金属编织结构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和/或,
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和烧结方式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形成所述金属毛细隔层。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热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的受热区域与所述热源对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和电池盖,所述均温板嵌设于所述中框和/或所述电池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为分体结构时,所述均温板与所述中框粘接连接。
CN202210963840.2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7641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840.2A CN117641820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3840.2A CN117641820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1820A true CN117641820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3840.2A Pending CN117641820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18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7676B1 (en) Additive manufactured passive thermal enclosure
EP3193570B1 (en) Terminal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TWI722736B (zh) 散熱裝置
EP4037444A1 (en) Temperature equalization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63746B (zh) 一种散热装置、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8617082B (zh)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2017134A (zh) 热沉、冷却模块和可冷却电子板
JP2017188601A (ja) 電子機器
JP2004295718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液例システム
CN112135488A (zh) 导热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7641820A (zh)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CN110149784B (zh) 散热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96514B (zh) 一种激光光源及激光投影设备
CN220798857U (zh) 一种均温板及终端设备
US20230345669A1 (en) Heat-Absorbing Chassis For Fan-Less Electronic Component
JP2015050287A (ja) コールドプレート
CN114466557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壳体制造方法
CN111384011A (zh) 散热装置及方法
JP2016054175A (ja) 半導体装置
JP3153018U (ja) 通信装置筐体の放熱装置
CN108601286B (zh) 电子设备
CN112911028A (zh) 均温板、终端设备及均温板的制造方法
CN209806296U (zh) 手机的散热装置
CN220171470U (zh) 具有高效散热覆盖件的主板
JP2005259787A (ja) 半導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