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9296B -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9296B
CN117639296B CN202410102643.0A CN202410102643A CN117639296B CN 117639296 B CN117639296 B CN 117639296B CN 202410102643 A CN202410102643 A CN 202410102643A CN 117639296 B CN117639296 B CN 117639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vortex
planar
plane
vortex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26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39296A (zh
Inventor
宋东升
岳磊
冯宇翔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ree Op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26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9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9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39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逆变电路模块、磁场耦合模块以及整流滤波模块;磁场耦合模块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一对轴向相邻设置的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发射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发射端磁环,接收端包括一个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接收端磁环;所述线圈单元包括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平面涡线圈和第二平面涡线圈,第一平面涡线圈和第二平面涡线圈自盘绕方向相反;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一侧端头为传输端口,另一侧端头相互连接,发射端的两个的传输端口与逆变电路模块的不同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接收端的传输端口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口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实现电能无线传输的方式主要有电磁感应、磁谐振耦合、电场耦合、微波、激光、超声波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微波和激光传输距离远,但效率极低,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军事、空间太阳能电站等;超声波和电场耦合无线传输技术无磁场辐射,但传输功率小;电磁感应耦合传输功率大,但传输距离很短,适用于近距离场合;磁谐振耦合传输距离高于电磁感应耦合,效率高于微波等无线传输技术,但在大功率、远距离多种应用场合仍不适用。
在无线电能传输应用系统中,传输距离、传输功率和电源频率之间相互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对三者的定量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在无明确设计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需依据实际需要通过设计与试验的迭代确定三者最佳的匹配参数。
对于狭小空间内有限功率水平的无线传电,以基于电机旋转扫描的激光雷达为例,要求传输效率高,由无效传输造成的热损耗小,整体结构紧凑、对其他模块的干扰少。现有雷达内部无线传电的方案多集中在内外分布的套筒状线圈结构,线圈的盘绕及定型、与旋转轴系结构的配合安装、线圈端头的引出与其他结构件之间的避让,以上的多种因素增加了设计、加工及组装实现的复杂度,不利于雷达低成本、集成化及小型化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逆变电路模块、磁场耦合模块以及整流滤波模块;
逆变电路模块,具有两对输出电流方向相反的输出端口,两对输出端口分别与磁场耦合模块的发射端的两对传输端口连接,逆变电路模块用于将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交替选择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输出;
磁场耦合模块,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一对轴向相邻设置的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发射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发射端磁环,接收端包括一个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接收端磁环;发射端的线圈单元通交流电后产生交变磁场,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产生交变电流;
整流滤波模块,包括与磁场耦合模块的接收端的传输端口连接的输入端口,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接收端产生的交变电流进行整流滤波,转化为供负载消耗的直流电;
所述线圈单元包括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平面涡线圈和第二平面涡线圈,第一平面涡线圈自外圈向内圈为顺时针盘绕,第二平面涡线圈自外圈向内圈为逆时针盘绕;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一侧端头为传输端口,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另一侧端头相互连接。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制作。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采用柔性电路板工艺制作。
按上述方案,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相互连接的端头通过垂直于第一平面涡线圈及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导线连接。
按上述方案,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相互连接的端头采用一定坡度的涡线段连接。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单股实心金属线绕制形成。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单股空心金属线绕制形成。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多股金属线绕制形成。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漆包金属线绕制而成。
按上述方案,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丝包金属线绕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射端线圈采用的两线圈单元平行布置结构,通过与逆变电路模块输出端口的连接设置方式,确保上下两个线圈单元不同时工作,且两个线圈单元内驱动电流流向顺逆方向不同。此结构设定的目的是保证交变电流相位切换过程中,通过工作线圈的快速切换,降低电磁感应滞后效应带来的影响,提高磁场耦合效率,进而提高无线传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线圈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射端的一对线圈单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逆变电路与发射端的线圈单元连接电路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平面涡线圈,2-第二平面涡线圈,3-导线,4-传输端口,5-发射端磁环,6-接收端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逆变电路模块、磁场耦合模块以及整流滤波模块;其中磁场耦合模块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一对轴向相邻设置的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发射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发射端磁环5,接收端包括一个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接收端磁环6;所述线圈单元包括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平面涡线圈1和第二平面涡线圈2,第一平面涡线圈1自外圈向内圈为顺时针盘绕,第二平面涡线圈2自外圈向内圈为逆时针盘绕;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一侧端头为传输端口,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另一侧端头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传输端口位于外圈侧,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连接位置位于内圈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传输端口4位于内圈侧,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连接位置位于外圈侧),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的传输端口与逆变电路模块的不同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接收端的一个线圈单元的传输端口与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口电性连接;
逆变电路模块将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转化为交变电流后,交变电流通过逆变电路模块的两个输出电流方向相反的输出端口分别输出至磁场耦合模块的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内,并使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不同时通电,进而产生交变磁场;磁场耦合模块的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受交变磁场影响产生交变电流,通过传输端口输出到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口,整流滤波模块将输入的交变电流转化为供负载消耗的直流电。
进一步地,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制作;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采用柔性电路板工艺制作。
进一步地,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相互连接的端头通过垂直于第一平面涡线圈1及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导线3连接;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相互连接的端头采用一定坡度的涡线段连接。
进一步地,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通过单股实心金属线绕制形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通过单股空心金属线绕制形成;或者,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通过多股金属线绕制形成;或者,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通过漆包金属线绕制而成;或者,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1与第二平面涡线圈2的平面涡线通过丝包金属线绕制。
进一步地,发射端磁环5和接收端磁环6的材质为具有导磁特性的铁氧体(例如规格为R2KB2的锰锌铁氧体);磁环材质要求饱和磁通密度高,工作频率高,进而增大电感量,减少线圈匝数,提高耦合效率。利用铁氧体或其他同类导磁材料的高饱和测通密度,减少材料的用量,进而减小磁场耦合模块的整体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逆变电路模块采用半桥脉宽调制型逆变电路,参见图5,逆变电路主要由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两个MOS管和两个MOS驱动器组成。作为核心功率器件的MOS管采用高响应速度、高工作频率、低开关损耗的GaNFET器件,MOS驱动器为高速门级驱动芯片,以实现GaNFET更快的开关速度。
逆变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口与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的传输端口连接,使得发射端在通电时,其中的两个线圈单元的电流顺逆方向不同。实现方法如下: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的设置方式参见图3,两个线圈单元同轴、平行相邻设置,位于上方的线圈单元(发射端第一线圈单元)的传输端口分别为端口A1和端口B1,位于下方的线圈单元(发射端第二线圈单元)的传输端口分别为端口A2和端口B2。当电流从端口A1进入,从端口B1流出时,电流的流向为顺时针,电流从端口B2进入,从端口A2流出时,电流的流向为逆时针。因此当端口A1连接直流源,端口B1连接MOS管Q1的D端(漏级)时,端口A2需连接MOS管Q2的D端(漏级),端口B2需连接直流源,进而通过上方线圈单元的电流为顺时针,通过下方线圈单元的电流为逆时针。若需通过上方线圈单元的电流为逆时针,通过下方线圈单元的电流为顺时针,则端口A1与端口B1连接位置互换,A2与端口B2连接位置互换。
使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不同时通电的方法为:通过两路控制信号分别控制MOS驱动器U1和MOS驱动器U2,使MOS管Q1和MOS管Q2交替工作,MOS管Q1打开时,MOS管Q2处于关闭状态,MOS管Q2打开时,MOS管Q1处于关闭状态。由于MOS管的打开和关闭有其所需的动作时间,因此在给出一个MOS管关闭指令后,需延迟一段时间(等于MOS管的动作时间),待MOS管完全关断后再给另一个MOS管打开指令,确保二者不同时工作。
本装置降低电磁感应滞后效应的原理如下:在MOS管Q1转为打开时,流经发射端第一线圈单元的电流由小变大,此时MOS管Q2刚转为关闭状态,发射端第二线圈单元的电流仍存在,只是电流由大变小。因此发射端第一线圈单元和发射端第二线圈单元的电流变化相反且流经二者的电流流向顺逆相反,因此感生出具有相同变化方向磁场(当发射端第一线圈单元产生向上增强的磁场时,发射端第二线圈单元产生向下减弱的磁场),根据楞次定律,这两个变化磁场可同时被接收端的线圈单元所感应,且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进而实现了发射端的两个线圈单元同时发挥作用,降低了设置单一发射线圈时,由于电磁感应滞后效应带来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全桥逆变电路+单发射线圈方案,单发射线圈磁场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周期为“向上增强”→“向上减弱”→“向下增强”→“向下减弱”;本方案为半桥逆变电路+双发射线圈,双发射线圈磁场变化过程中的一个周期为“第一线圈单元向上增强+第二线圈单元向下减弱”→“第一线圈单元向上减弱+第二线圈单元向下增强”。
综合考虑系统传输功率、系统结构、人耳听阈的上限(20kHz)等多方面因素,电路中逆变器工作频率定在1MHz。相比于全桥逆变电路,半桥电路结构更简单,所用器件更少,实现难度和成本更低,且可与发射端双线圈结构更好配合使用。由于GaNFET低损耗和高开关频率的特性,对于相同传输功率水平,较常见的MOSFET器件发热量更低,工作频率更高、稳定性更好。对于GaNFET类的MOS管,其动作时间(约几ns量级)远小于常见硅基MOS管(约几十ns量级),所以采用GaNFET类的MOS管可更好地实现高频工作。为电路结构的小型化及后续耦合线圈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设计余量。基于GaNFET实现的半桥脉宽调制型逆变电路,具有器件少、电路简单、易调试、工作稳定、频率可控等特点,适合感应式无线传输结构。使用脉宽调制电路作为逆变,逆变信号的频率、幅值与占空比均可控,且逆变信号不易受其它环境因素干扰,便于后级电路的设计。
进一步地,发射端的线圈单元由逆变电路模块中的逆变器直接驱动,接收端的线圈单元采用并联补偿方式,这样的结构方便通过设定接收端的线圈单元的谐振点来配合逆变器频率,从而使接收端的线圈单元的漏感和谐振补偿电容谐振,进而抵消接收端漏感,提升耦合的传输效率。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接收端的线圈单元采用串联补偿方式,对高频(500kHz及以上)工作的无线传电结构,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从最终补偿效果上无根本差异。
磁场耦合模块中的线圈圈数、线圈层数、线圈线径、线圈盘绕直径、磁环材质、磁环尺寸、线圈与磁环间的相对位置、发射线圈(发射端中的线圈单元)与接收线圈(接收端中的线圈单元)间的相对位置、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接收线圈端的谐振点、负载大小、工作电压及电流等多因素相互关联,通过平衡以上各因素方能实现无线传电效率的最佳,本发明的核心是基于特定形制的线圈及磁环结构,实现近场低功率水平前提下电磁耦合效率的相对最优,进而达到无线传电功能的有效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逆变电路模块、磁场耦合模块以及整流滤波模块;
逆变电路模块,具有两对输出电流方向相反的输出端口,两对输出端口分别与磁场耦合模块的发射端的两对传输端口连接,逆变电路模块用于将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交替选择其中一对输出端口输出;
磁场耦合模块,包括同轴相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一对轴向相邻设置的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发射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发射端磁环,接收端包括一个线圈单元以及罩设于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外部的接收端磁环;发射端的线圈单元通交流电后产生交变磁场,接收端的线圈单元在交变磁场的影响下产生交变电流;
整流滤波模块,包括与磁场耦合模块的接收端的传输端口连接的输入端口,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接收端产生的交变电流进行整流滤波,转化为供负载消耗的直流电;
所述线圈单元包括轴向相邻设置的第一平面涡线圈和第二平面涡线圈,第一平面涡线圈自外圈向内圈为顺时针盘绕,第二平面涡线圈自外圈向内圈为逆时针盘绕;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一侧端头为传输端口,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另一侧端头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采用柔性电路板工艺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相互连接的端头通过垂直于第一平面涡线圈及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相互连接的端头采用一定坡度的涡线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单股实心金属线绕制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单股空心金属线绕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多股金属线绕制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漆包金属线绕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第一平面涡线圈与第二平面涡线圈的平面涡线通过丝包金属线绕制。
CN202410102643.0A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Active CN117639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2643.0A CN117639296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2643.0A CN117639296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296A CN117639296A (zh) 2024-03-01
CN117639296B true CN117639296B (zh) 2024-05-14

Family

ID=9003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2643.0A Active CN117639296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929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324A (zh) * 2016-09-16 2019-08-30 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力发射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和用于驱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方法
CN210183100U (zh) * 2018-05-08 2020-03-24 苹果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功率发射设备和无线功率发射设备
CN111740512A (zh) * 2020-08-21 2020-10-02 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端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12104102A (zh) * 2020-08-21 2020-12-18 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无线充电器
CN216069635U (zh) * 2021-09-16 2022-03-1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JP2023070481A (ja) * 2021-11-09 202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1832B3 (de) * 2016-06-30 2017-08-17 Robert Bosch Gmbh Drehwinkelsensor, Statorelement sowie Rotorelement für dies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2324A (zh) * 2016-09-16 2019-08-30 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电力发射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和用于驱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方法
CN210183100U (zh) * 2018-05-08 2020-03-24 苹果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功率发射设备和无线功率发射设备
CN111740512A (zh) * 2020-08-21 2020-10-02 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端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12104102A (zh) * 2020-08-21 2020-12-18 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端及无线充电器
CN216069635U (zh) * 2021-09-16 2022-03-18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JP2023070481A (ja) * 2021-11-09 2023-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296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0177B2 (ja) 絶縁型dc/dcコンバータ
CN103560593B (zh) 一种电场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779714B (zh) 一种高速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CN102593964A (zh) 一种具有方向适应性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供电方法及装置
CN104753152A (zh) 恒流-恒压复合拓扑的感应式充电系统
US20140203901A1 (en) Reactor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112467888A (zh) 一种能量信号同传结构及动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104409202A (zh) 一种紧耦合高效llc谐振变压器
Liu et al. A novel three-phase omnidirectional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zero-switching-loss inverter and cylindrical transmitter coil
US11539285B2 (en) DC-to-DC converter
CN117639296B (zh) 一种磁感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4992793U (zh) 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装置
CN108075575A (zh) 无线传输地铁供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206524686U (zh) 无线充电功率线圈及无线充电系统
CN110022005B (zh) 一种移动负载的恒功率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WO2024036599A1 (zh) 基于集成式磁路耦合结构的能量与信号同步无线传输系统
US11588352B2 (e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coupler array
US20210242790A1 (en) Control unit for improving conversion efficiency
CN109921523B (zh) 基于ss拓扑的磁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US11855464B1 (en) Wireless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ystem of energy and signal based on integrated magnetic circuit coupling structure
CN113629893A (zh) 一种无线充电耦合机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
CN208369472U (zh) 一种双输出电源转换器
CN1125643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多模块磁并联发射端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
Ju et al. An improved magnetic coupling resonant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cell phones
CN111596124B (zh) 无线充电接收侧有源全桥功率因数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