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9024B -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9024B
CN117639024B CN202410111771.1A CN202410111771A CN117639024B CN 117639024 B CN117639024 B CN 117639024B CN 202410111771 A CN202410111771 A CN 202410111771A CN 117639024 B CN117639024 B CN 117639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storage
compensatio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117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39024A (zh
Inventor
罗刚强
李俊辉
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rchants Build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rchants Build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rchants Build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rchants Build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117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9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9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3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控制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对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传输距离集合;根据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生成补偿能耗集合;将补偿能耗集合输入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本申请解决了现有配电网系统传输过程中能耗损失较大、补偿粗放,分布式储能系统供电传输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分布式储能节点灵活精准地补偿能耗,提高配电网供电传输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可再生能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分布式储能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提供了有力支撑。现有的配电网系统在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补偿输电过程中,由于线路传输能耗补偿措施较为粗放,无法实时优化补偿线路的传输损耗,导致现有配电网系统存在着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输电线路损耗大导致供电传输能耗损失较大、补偿粗放,分布式储能系统供电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了现有配电网系统传输过程中能耗补偿粗放,导致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供电传输能耗损失较大,分布式储能供电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其中,每个储能分布节点包括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根据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最优的传输负荷距;根据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补偿能耗集合;将补偿能耗集合输入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分布节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其中,每个储能分布节点包括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节点关系识别单元,用于根据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传输距离识别单元,用于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传输能耗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最优的传输负荷距;补偿能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补偿能耗集合;能耗补偿优化单元,用于将补偿能耗集合输入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为能耗优化控制打下基础;识别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关系,得到配电网的传输路径,为实现动态能耗优化提供支持;识别相邻储能节点间的传输距离,获取基础的网络拓扑与传输特性数据;基于传输距离得到传输能耗,实现传输损耗评估;基于传输能耗生成补偿能耗,实现动态补偿;储能节点基于补偿能耗自主优化输出电能,实现对输电损耗的主动补偿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配电网系统传输过程中能耗损失较大、补偿粗放,分布式储能供电传输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分布式储能节点灵活精准地补偿能耗,提高分布式储能系统供电传输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中得到传输能耗集合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分布节点获取单元11,节点关系识别单元12,传输距离识别单元13,传输能耗获取单元14,补偿能耗生成单元15,能耗补偿优化单元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分布式储能节点,实现输电过程中节点之间的实时监控与动态补偿,从而大幅降低了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输电损耗,提高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首先,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根据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然后,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接着,根据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并根据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补偿能耗集合。最后,将补偿能耗集合输入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从而减少补偿过程中的能耗损失,提高分布式储能系统供电传输稳定性。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其中,每个储能分布节点包括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配电网是指具有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需要进行能耗优化控制的配电网系统。储能分布节点是设置在目标配电网的传输路径中的带储能功能的中间节点,每个储能分布节点上都设置有对应的储能装置,用以提供储存电力的功能。同时,每个储能分布节点还设置有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用以对各自储能装置的充放电进行监测和控制。具体的,查询配电网运营数据库,从中提取出带储能功能的站点信息,得到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为后续的能耗优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根据所述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所述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分析目标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图,标明电源、变电站、输电线路等位置和能耗情况等信息,判断得到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然后,根据能源传输方向连接相邻的储能分布节点,输出覆盖目标配电网的多个传输路径,这些路径上含有多个储能分布节点。
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配电网的多个传输路径后,需要进一步得到每个传输路径上相邻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参数。
首先,对于多个传输路径中的每个传输路径,确定其中所包含的所有储能分布节点的位置坐标信息。然后,按照每个传输路径上的储能节点顺序,选取相邻的两个节点,应用坐标距离计算两节点位置之间的实际物理传输距离。最终,汇总得到给定传输路径上,所有相邻储能节点位置间的传输距离集合,从而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
通过获得传输路径上的传输距离集合,为后续依据距离参数进行的传输损耗计算和优化控制建立了基础数据支持。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最优的传输负荷距;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获取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传输线缆材料;
根据所述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传输线缆材料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进行损耗识别,得到传输能耗集合。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同材质、不同敷设方式在不同载流量时的电力线缆在传输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耗损,为了更加精确地计算传输损耗,首先,针对传输距离集合中的每一个距离数据,查询该路径段所使用的传输线缆的参数信息,包括线缆的规格、型号、材质、敷设方式、允许的持续载流量、相关的校正系数等参数信息。若传输距离过长,中途可能使用不同规格、材质及敷设方式的线缆,这种情况下,将分别确定使用的传输线缆的参数信息,使得获得的传输线缆的参数信息与传输距离一一对应。
然后,针对传输路径上相邻的两个储能节点,确定其之间的传输距离以及对应使用的传输线缆参数信息,查询该传输线缆参数信息的单位长度传输损耗数值,通过单位长度传输损耗数值与传输距离相乘,得到该传输路径的传输能耗损失。通过对每个传输路径进行传输能耗计算,得到传输能耗集合,反映目标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节点之间电力传输中实际发生的能量损耗参数,为后续传输优化与补偿提供依据。
其中,对于每个给定的传输距离,存在一个对应使传输能耗最小的最优有功负荷值,该最优有功负荷值与传输距离相乘,得到最优传输负荷距。在实际传输控制时,获得传输距离后,查找该传输距离下的最优有功负荷值,得到最有传输负荷距,以实现传输能耗的最小化。
根据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补偿能耗集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分析,获取大于等于预设传输能耗的N个传输能耗;
基于所述N个传输能耗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N个补偿能耗,将所述N个补偿能耗作为补偿能耗集合输出;
其中,所述N个补偿能耗中任一补偿能耗作用于当前储能节点进行提前补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得目标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节点间的传输能耗集后,需进一步筛选出损耗较大的几个节点间传输,作为优化调节的重点。因此,对传输能耗集合所有的传输能耗值进行遍历分析比较,并设定基于能耗要求设置传输能耗阈值,即预设传输能耗。通过与预设传输能耗的比较,提取出所有大于或等于该预设传输能耗的传输能耗,得到N个传输能耗,反映出目标配电网中能量损耗较大的传输路径。
然后,对获取的N个传输能耗,分别确定其对应传输路径的实时有功负荷以及传输距离,通过将实时有功负荷与传输距离相乘,计算这N个传输路径对应的实时负荷距,并查询这N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对应的最优负荷距。对于每个传输路径,获取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根据实时负荷距和最优负荷距确定该传输路径需要补偿的有功负荷,将补偿有功负荷与该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相乘,得到该传输距离的补偿能耗。重复对N个传输能耗依次进行计算,得到N个补偿能耗。这N个补偿能耗构成补偿能耗集合,输出给相应的N个前端储能节点,指导其进行能量补偿的充电控制,从而对高损耗传输段进行补偿优化,提高分布式储能配电网传输效率。
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所述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流经每个重点高损耗传输路径的电能流,在其前端储能节点额外传输一定的补偿电量,用以填补传输损耗。该补偿电量大小根据经过生成的补偿能耗集合确定。
在实施时,将补偿能耗集合中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下发至对应的储能节点的储能控制模块中,该控模块解析并读取得到的补偿能量大小参数。在后续的储能节点日常运维充电时,该储能控制模块驱动增加存储更多可以补偿损耗的电能。在与后端储能节点进行交电时,也控制释放出额外补偿的电量,从而完成对损耗线路段的主动补偿,实现了对配电网损耗的优化与补偿,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传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定位当前储能节点;
通过对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进行识别,判断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是否异常,若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异常,获取补偿延迟指令;
系统根据所述补偿延迟指令,将当前储能节点补偿能耗发送至下一储能节点,由下一储能节点进行延后补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得补偿能耗集合后,为了实施针对性的储能节点的能耗优化控制,确定补偿能耗集合中每个补偿能耗对应的传输能耗,进一步确定该传输能耗产生的传输路径,提取该传输路径前一个储能节点,作为当前储能节点,实现对当前储能节点的定位。然后,对已定位的当前储能节点,监测检测其电池组的工作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并统计节点的实时充/放电容量。如果其工作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出现故障报警信息,确认该当前储能节点处于异常状态。一旦确认当前储能节点异常,为保证配电网传输效率,由其他储能节点进行延后补偿。因此在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异常时,生成并输出补偿延迟指令,其中包含当前储能节点补偿能耗。
系统接收到补偿延迟指令后,提取其中包含的当前储能节点补偿能耗,将该当前储能节点补偿能耗与自己原定的节点补偿能耗相加,作为下一储能节点最终的节点补偿能耗,实现对节点能耗的延后补偿,弥补了当前节点异常带来的补偿不足,完成对该环节传输损耗的补偿,保证了配电网的功率平衡与效率提升,提升配电网的供电稳定性。通过引入延后补偿控制,提高目标配电网供电的容错性、抗故障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配电网的数据进行监测,获取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
根据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获取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
将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进行补偿优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使损耗补偿控制能够动态适应配电网的负载变化情况,需实时监测目标配电网的运行参数,确定配电网的负载水平。首先,通过与目标配电网的监控数据交互接口相连接,实时采集目标配电网的供电侧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功率因素、三相功率不平衡度等参数。然后,将监测参数输入到负载计算模块,该模块预设有配电网典型日负载曲线模型,将采样参数与日负载曲线比较确定当前时刻负载所处的相对量级,得到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
然后,针对识别出的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查找与其映射的传输能耗相匹配的调节系数,该系数反映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下节点传输损耗相对平时的平均水平的偏差。随后,利用该调节系数对已有的节点间传输损耗进行相应的缩放与修正,得到负载适配后的新的传输损耗集合,更符合当前配电网负载状态下的实际电能损耗情况,以提高控制的准确性与有效性。随后,将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输入至配电网中各分布式储能节点的储能控制模块中,以指导储能节点进行提前补偿充电,完成对传输补偿控制流程的负载自适应的闭环优化调节。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包括:
通过连接所述目标配电网,获取配电网负载样本,并获取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其中,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包括多个负载信息,并提取每个负载信息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
基于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和所述传输能耗样本,建立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
以所述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训练负载调节模块;
将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输入所述负载调节模块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首先,设置数据采集装置,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与目标配电网的监控系统连接,配置配电网通信协议获取与解析权限,采集配电网中各类负载数据,得到配电网负载样本,包括多个负载信息。同期,获取配电网中分布式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功率参数,经计算、拟合等获得节点间传输损耗样本集,并标记对应负载的映射关系,得到配电网负载样本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然后,将配电网负载样本与传输能耗样本进行对应映射,建立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
随后,选择梯度提升决策树,以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为训练集,建立一个输入负载输出对应的损耗的预测模型,实现精确的负载感应和损耗调节。该模型训练过程通过最小化样本负载输入与损耗输出之间的误差,获得负载调节模型,从而实现更加准确高效的能耗调节。在通过负载-损耗映射数据集成功训练完成可靠的负载调节模型后,即可应用该模型,按照目标配电网的实时负载对节点间传输损耗集合进行自动化的智能化调节。将当前配电网负载信息和传输损耗集合导入经训练的负载调节模型中,模型根据自身学习到的映射规律,输出调节后的传输损耗集合,获得适配当前实际配电网负载的新传输损耗集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获取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线缆敷设方式,其中,所述线缆敷设方式包括地下敷设方式和非地下敷设方式;
根据所述线缆敷设方式,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传输距离集合;
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以及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
基于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以及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
根据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传输线缆的敷设方式对其电气性能有较大影响。为增加能耗优化控制的准确性,需明确目标配电网中不同传输距离使用的线缆敷设形式。具体地,基于已得到的各传输路径上的传输距离集合,查询配电网规划设计资料以及现场考察记录,确认各段距离对应的采用的线缆敷设方式。其中,线缆敷设方式包括地下敷设与非地下敷设;地下敷设是指线缆埋藏于土体中;非地下敷设为线缆敷设在自由空气中。然后,遍历已有的线缆敷设方式数据集,选取电力敷设方式为地下敷设方式的传输路径,得到地下敷设方式的传输距离集合,为构建精确的考虑敷设影响的传输能耗集合提供基础。
随后,依据得到的地下敷设线缆的传输距离集合,查找到所有这些距离段在历史运行时的电压、电流、功率因素等电气参数,并应用传输理论计算对应距离段的传输损耗,得到一组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同时,对于剩余采用非地下敷设的传输距离集合,查找历史运行时的电气参数,按其传输距离计算损耗,收集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由于地下线缆的线路损耗受所敷设路径的热阻系数影响较大,所敷设路径热阻系数越大,其线路损耗越大。因此,对比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和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在相同的电压和环境条件下,相同传输距离条件下,统计计算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的能耗均值,与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的能耗均值之比,作为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之后,对于前期得到的节点间传输损耗集合,判断其中每个传输损耗对应的线缆敷设方式,如果判定为地下敷设方式,则将该传输损耗乘以能耗调节系数,得到调节后的传输损耗。重复上述判断和修正计算,对所有使用地下敷设方式的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损耗进行修正,实现对传输能耗集合的调整,为后期的能耗优化控制提供更加准确的传输损耗集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为分布式灵活优化补偿能耗提供基础。根据所述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所述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确定配电网的具体传输路径。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为精准得到传输能耗提供基础。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传输能耗,实现对网络传输损耗的评估。根据所述传输能耗集合,生成补偿能耗集合,实现对节点间的动态补偿。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所述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降低损耗,提高配电网的能源利用率。
实施例二: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分布节点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其中,每个储能分布节点包括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
节点关系识别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所述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
传输距离识别单元13,用于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
传输能耗获取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最优的传输负荷距;
补偿能耗生成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补偿能耗集合;
能耗补偿优化单元16,用于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所述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
进一步的,传输能耗获取单元14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获取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传输线缆材料;
根据所述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传输线缆材料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进行损耗识别,得到传输能耗集合。
进一步的,补偿能耗生成单元15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通过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分析,获取大于等于预设传输能耗的N个传输能耗;
基于所述N个传输能耗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N个补偿能耗,将所述N个补偿能耗作为补偿能耗集合输出;
其中,所述N个补偿能耗中任一补偿能耗作用于当前储能节点进行提前补偿。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延后补偿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定位当前储能节点;
通过对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进行识别,判断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是否异常,若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异常,获取补偿延迟指令;
系统根据所述补偿延迟指令,将当前储能节点补偿能耗发送至下一储能节点,由下一储能节点进行延后补偿。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传输能耗调节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对所述目标配电网的数据进行监测,获取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
根据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获取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
将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进行补偿优化。
进一步的,传输能耗调节单元还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通过连接所述目标配电网,获取配电网负载样本,并获取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其中,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包括多个负载信息,并提取每个负载信息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
基于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和所述传输能耗样本,建立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
以所述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训练负载调节模块;
将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输入所述负载调节模块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敷设调节能耗单元,该单元包括以下执行步骤: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获取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线缆敷设方式,其中,所述线缆敷设方式包括地下敷设方式和非地下敷设方式;
根据所述线缆敷设方式,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传输距离集合;
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以及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
基于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以及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
根据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指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其中,每个储能分布节点包括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
根据所述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所述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
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最优的传输负荷距;
根据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补偿能耗集合;
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所述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
对所述目标配电网的数据进行监测,获取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
根据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获取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
将调节后的传输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进行补偿优化:
根据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方法包括:
通过连接所述目标配电网,获取配电网负载样本,并获取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其中,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包括多个负载信息,并提取每个负载信息对应的传输能耗样本;
基于所述配电网负载样本和所述传输能耗样本,建立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
以所述负载-传输能耗映射数据集,训练负载调节模块;
将当前配电网负载情况输入所述负载调节模块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获取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传输线缆材料;
根据所述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传输线缆材料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进行损耗识别,得到传输能耗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传输能耗集合,生成补偿能耗集合,方法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分析,获取大于等于预设传输能耗的N个传输能耗;
基于所述N个传输能耗进行负荷距计算,生成N个补偿能耗,将所述N个补偿能耗作为补偿能耗集合输出;
其中,所述N个补偿能耗中任一补偿能耗作用于当前储能节点进行提前补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定位当前储能节点;
通过对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进行识别,判断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是否异常,若当前储能节点的储能状态异常,获取补偿延迟指令;
系统根据所述补偿延迟指令,将当前储能节点补偿能耗发送至下一储能节点,由下一储能节点进行延后补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获取每个传输距离对应的线缆敷设方式,其中,所述线缆敷设方式包括地下敷设方式和非地下敷设方式;
根据所述线缆敷设方式,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传输距离集合;
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以及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
基于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以及非地下敷设方式的线缆能耗样本,获取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
根据地下敷设方式的能耗调节系数对所述传输能耗集合进行调节。
6.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分布节点获取单元,所述分布节点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配电网的储能分布节点,其中,每个储能分布节点包括对应的储能控制模块;
节点关系识别单元,所述节点关系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配电网的能源传输方向,对所述储能分布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识别,输出为多个传输路径;
传输距离识别单元,所述传输距离识别单元用于对每个传输路径中相邻两个储能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进行识别,得到每个传输路径的传输距离集合;
传输能耗获取单元,所述传输能耗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距离集合,得到传输能耗集合,每个传输距离对应有一个传输能耗;
补偿能耗生成单元,所述补偿能耗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能耗集合,生成补偿能耗集合;
能耗补偿优化单元,所述能耗补偿优化单元用于将所述补偿能耗集合输入所述储能控制模块中,根据所述补偿能耗集合对当前储能节点至下一储能节点对应传输能耗进行补偿优化。
CN202410111771.1A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639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11771.1A CN117639024B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11771.1A CN117639024B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024A CN117639024A (zh) 2024-03-01
CN117639024B true CN117639024B (zh) 2024-04-09

Family

ID=90022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11771.1A Active CN117639024B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902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858A (zh) * 2016-06-30 2016-10-2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配电网优化方法与装置
JP2020031505A (ja) * 2018-08-23 2020-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送電損失計算装置及び送電損失計算方法
CN115796611A (zh) * 2022-11-01 2023-03-14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配电系统能效评估及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760076A (zh) * 2023-05-31 2023-09-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供电局 一种基于储能供电模式配置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858A (zh) * 2016-06-30 2016-10-2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配电网优化方法与装置
JP2020031505A (ja) * 2018-08-23 2020-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送電損失計算装置及び送電損失計算方法
CN115796611A (zh) * 2022-11-01 2023-03-14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配电系统能效评估及提升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760076A (zh) * 2023-05-31 2023-09-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遵义供电局 一种基于储能供电模式配置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024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18111B (zh) 一种基于天气预测的光储能源动态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0264110B (zh) 基于配电网多应用场景的储能电站选址定容方法
CN107609712B (zh) 一种基于分类预测的能量对齐方法和装置
CN117578534B (zh) 光伏储能系统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316083B (zh) 基于换能监测的储能电站运管方法及装置
CN118232343B (zh) 基于风能预测的充放电动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096882B (zh) 一种配网潮流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7937497A (zh) 算力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3991856B (zh) 一种微能网多适应性μPMU最优布点方法
CN117952487A (zh) 工业设备能耗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71239A (zh) 一种改进的参考电网评价方法
CN117639024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储能的能耗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495056A (zh) 一种用电数据监测和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334990B (zh) 一种大电网无功补偿选址及容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LU500534B1 (en) Online load model parameter correction method based on aggregation-identification two-tier architecture
CN105470999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有限时间控制器的微电网功率分配方法
CN115173464A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1620250B (zh) 量测质量的自适应监测方法
CN116054381A (zh) 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599897A (zh) 一种考虑海上风电波动性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
CN118868122A (zh) 一种电网负荷的智慧决策管理方法
CN114465231B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的电力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15566679B (zh) 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微电网能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852136B (zh) 一种新能源基地外送方案的电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8367609B (zh) 新能源场站的智能数据优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