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5613B -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5613B
CN117635613B CN202410106804.3A CN202410106804A CN117635613B CN 117635613 B CN117635613 B CN 117635613B CN 202410106804 A CN202410106804 A CN 202410106804A CN 117635613 B CN117635613 B CN 117635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focus
fundus
period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68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35613A (zh
Inventor
肖璇
陈婷
高翔
李莹
王雅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1068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5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5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5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35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5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眼科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图像获取模块,获得眼底检测图像;病灶获取模块,扫描眼底检测图像,获得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中心定位模块,扫描病灶区域,获得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边缘定位模块,获得以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发展判定模块,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本申请通过对病灶区域的中心以及病灶边缘进行监测,从而获得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眼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逐渐增加,眼科疾病的疾病诊断需求也日渐增多。传统的眼科诊断多由医疗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虽然现阶段的眼底疾病能够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检测,但是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无法通过设备进行判断,需要由医生进行人为判断。但医生的人为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对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判断。
因此,为对眼底病灶的发展判定提供可靠直观的数据依据,现提供一种眼底病灶监测技术,以满足该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通过对病灶区域的中心以及病灶边缘进行监测,从而获得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其用于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病灶获取模块,其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中心定位模块,其用于利用所述检测图框,按照所述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边缘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得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发展判定模块,其用于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所述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所述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所述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病灶获取模块还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从而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最左侧的最上端,按照从左往右,从上至下,逐排逐列的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
所述病灶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识别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色度值大于预设的病灶色度判定值的区域,作为所述病灶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图框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图框,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移动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图框为矩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长度和宽度;
所述检测图框为圆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半径;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的参数包括纵向检测移动幅度以及横向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边缘定位模块还用于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按照设定的转动角度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获得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的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所述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二次监测周期起,基于第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区域占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比例,结合所述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眼底病灶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利用所述检测图框,按照所述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获得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所述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所述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所述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进一步的,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从而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最左侧的最上端,按照从左往右,从上至下,逐排逐列的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
基于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识别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色度值大于预设的病灶色度判定值的区域,作为所述病灶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图框优化流程,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图框,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图框;
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包括以下步骤: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流程,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移动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包括以下步骤: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图框为矩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长度和宽度;
所述检测图框为圆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半径;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的参数包括纵向检测移动幅度以及横向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获得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按照设定的转动角度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获得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流程,所述转动角度幅度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的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自第二次监测周期起,基于第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区域占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比例,结合所述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通过对病灶区域的中心以及病灶边缘进行监测,从而获得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眼底病灶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眼底病灶监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通过对病灶区域的中心以及病灶边缘进行监测,从而获得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其用于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病灶获取模块,其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眼底检测图像,获得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中心定位模块,其用于利用检测图框,按照检测移动幅度,扫描病灶区域,获得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边缘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得以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发展判定模块,其用于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的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其用于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病灶获取模块,其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眼底检测图像,获得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中心定位模块,其用于利用检测图框,按照检测移动幅度,扫描病灶区域,获得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边缘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得以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发展判定模块,其用于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病灶区域的中心以及病灶边缘进行监测,从而获得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进一步的,所述病灶获取模块还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从而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最左侧的最上端,按照从左往右,从上至下,逐排逐列的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
所述病灶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识别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色度值大于预设的病灶色度判定值的区域,作为所述病灶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图框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图框,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移动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图框为矩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长度和宽度;
所述检测图框为圆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半径;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的参数包括纵向检测移动幅度以及横向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边缘定位模块还用于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按照设定的转动角度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获得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的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所述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二次监测周期起,基于第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区域占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比例,结合所述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如说明书附图的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眼底病灶监测方法,基于与装置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S2、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眼底检测图像,获得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S3、利用检测图框,按照检测移动幅度,扫描病灶区域,获得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S4、获得以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S5、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所述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所述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所述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病灶区域的中心以及病灶边缘进行监测,从而获得眼底病灶的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进一步的,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从而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最左侧的最上端,按照从左往右,从上至下,逐排逐列的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
基于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识别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色度值大于预设的病灶色度判定值的区域,作为所述病灶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图框优化流程,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图框,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图框;
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包括以下步骤: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流程,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移动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包括以下步骤: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图框为矩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长度和宽度;
所述检测图框为圆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半径;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的参数包括纵向检测移动幅度以及横向检测移动幅度。
进一步的,获得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按照设定的转动角度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获得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流程,所述转动角度幅度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的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自第二次监测周期起,基于第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区域占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比例,结合所述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眼底病灶监测方法,其对应的技术问题、技术手段以及技术效果,从原理层面与眼底病灶监测装置的原理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其用于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病灶获取模块,其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中心定位模块,其用于利用所述检测图框,按照所述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边缘定位模块,其用于获得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发展判定模块,其用于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所述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所述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所述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图框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图框,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检测图框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图框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图框;
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检测移动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以及第二次监测周期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三次监测周期起,基于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扩大,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缩小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若上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发展类别为病灶缩小,则基于预设的检测移动幅度放大比例以及上一次监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设定本次检测周期对应的所述检测移动幅度;
所述边缘定位模块还用于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按照设定的转动角度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获得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预设的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同一病患的第一次监测周期的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所述转动角度幅度优化模块还用于自第二次监测周期起,基于第一次监测周期获得的病灶区域占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比例,结合所述标准转动角度幅度,设定所述转动角度幅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灶获取模块还用于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从而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最左侧的最上端,按照从左往右,从上至下,逐排逐列的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
所述病灶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眼底检测图像的色度信息,识别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色度值大于预设的病灶色度判定值的区域,作为所述病灶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图框为矩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长度和宽度;
所述检测图框为圆形时,所述检测图框的参数包括半径;
所述检测移动幅度的参数包括纵向检测移动幅度以及横向检测移动幅度。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眼底病灶监测装置的眼底病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眼底进行检测,获得眼底检测图像;
利用预设的检测图框,按照对应的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眼底检测图像,获得所述眼底检测图像中的病灶区域;
利用所述检测图框,按照所述检测移动幅度,扫描所述病灶区域,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中心;
获得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所述病灶区域的病灶边缘与所述病灶中心的距离,整合获得对应的病灶边缘信息;
将相邻的两次监测周期获得的所述病灶边缘信息进行比对,获得所述病灶区域的发展情况信息;其中,
所述发展情况信息包括病灶发展类别以及病灶边缘变化信息;
所述病灶发展类别包括病灶扩大或病灶缩小;
所述病灶边缘变化信息包括以所述病灶中心为中心,不同角度对应的病灶边缘距离变化数据。
CN202410106804.3A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7635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6804.3A CN117635613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6804.3A CN117635613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5613A CN117635613A (zh) 2024-03-01
CN117635613B true CN117635613B (zh) 2024-04-16

Family

ID=9001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6804.3A Active CN117635613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5613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628A (zh) * 2008-01-04 2009-07-08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对象的选取框大小的调整方法
CN102263957A (zh) * 2011-07-25 2011-11-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搜索窗口自适应的视差估计方法
CN106023243A (zh) * 2016-04-11 2016-10-12 上海大学 一种尺度自适应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6296742A (zh) * 2016-08-19 2017-01-04 华侨大学 一种结合特征点匹配的在线目标跟踪方法
CN109767417A (zh) * 2017-11-10 2019-05-17 太豪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病灶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1047591A (zh) * 2020-03-13 2020-04-21 北京深睿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灶体积测量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850843A (zh) * 2021-09-27 2021-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0114A (zh) * 2021-12-13 2022-01-11 杭州太美星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920155A (zh) * 2021-08-30 2022-01-11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基于核相关滤波的动目标跟踪算法
CN114140378A (zh) * 2021-09-26 2022-03-04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4627156A (zh) * 2022-03-25 2022-06-14 赵长贵 消费级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精准追踪方法
CN115409846A (zh) * 2022-05-30 2022-11-29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癌病灶区域轻量级分割方法
CN116862906A (zh) * 2023-08-24 2023-10-1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一种眼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7272522A (zh) * 2023-11-21 2023-12-22 上海弥彧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飞机曲面蒙皮铆钉孔轮廓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17274278A (zh) * 2023-09-28 2023-12-2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基于模拟感受野的视网膜图像病灶部位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17437492A (zh) * 2023-12-18 2024-01-23 大连壹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肺部x光影像中白肺特征识别及分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5083B2 (en) * 2006-05-25 2011-05-17 Carestream Health,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diagnostic workflow from a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US8538171B2 (en) * 2008-03-28 2013-09-1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ject detection in images utilizing adaptive scanning
EP2742685A1 (en) * 2011-08-10 2014-06-18 Yitzchak Kempinski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size and position of a search window of a trac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628A (zh) * 2008-01-04 2009-07-08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对象的选取框大小的调整方法
CN102263957A (zh) * 2011-07-25 2011-11-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搜索窗口自适应的视差估计方法
CN106023243A (zh) * 2016-04-11 2016-10-12 上海大学 一种尺度自适应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6296742A (zh) * 2016-08-19 2017-01-04 华侨大学 一种结合特征点匹配的在线目标跟踪方法
CN109767417A (zh) * 2017-11-10 2019-05-17 太豪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病灶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11047591A (zh) * 2020-03-13 2020-04-21 北京深睿博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的病灶体积测量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20155A (zh) * 2021-08-30 2022-01-11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基于核相关滤波的动目标跟踪算法
CN114140378A (zh) * 2021-09-26 2022-03-04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3850843A (zh) * 2021-09-27 2021-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目标跟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0114A (zh) * 2021-12-13 2022-01-11 杭州太美星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627156A (zh) * 2022-03-25 2022-06-14 赵长贵 消费级无人机视频运动目标精准追踪方法
CN115409846A (zh) * 2022-05-30 2022-11-29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癌病灶区域轻量级分割方法
CN116862906A (zh) * 2023-08-24 2023-10-1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一种眼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7274278A (zh) * 2023-09-28 2023-12-2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基于模拟感受野的视网膜图像病灶部位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17272522A (zh) * 2023-11-21 2023-12-22 上海弥彧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飞机曲面蒙皮铆钉孔轮廓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17437492A (zh) * 2023-12-18 2024-01-23 大连壹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肺部x光影像中白肺特征识别及分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aptive Step Size Window Matching for Detection;Nathan Mekuz 等;《2016IEEE》;20061231;1-4 *
自适应多尺度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张艺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20415;I135-1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5613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2873B2 (ja) 動態解析装置及び動態解析システム
US9451878B2 (en)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examining an eye to determine the stage of glaucoma
EP2188779B1 (en) Extraction method of tongue region using graph-based approach and geometric properties
CN111222361B (zh) 一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改变特征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US9237846B2 (en) Photorefraction ocular screening device and methods
US20140078466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hthalmic observation apparatus and ophthalmic observation apparatus
Gibson et al. Non-contact heart and respiratory rate monitoring of preterm infants based on 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A method comparison study
EP0904007A1 (en) Dermal diagnostic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20070188705A1 (en) Ocular fundus portion analyzer and ocular fundus portion analyzing method
US20120130245A1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region-of-interest
CN104102899B (zh) 视网膜血管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427210B (zh) 用于颅内压的无创评估的方法和设备
JP2021534948A (ja) 眼底画像定量分析の前置処理方法および記憶装置
Kolar et al. Illumination correction and contrast equalization in colour fundus images
CN111402184B (zh) 一种实现远程眼底筛查和健康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17635613B (zh) 一种眼底病灶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6862906B (zh) 一种眼部检测装置及方法
JP3508111B2 (ja) 眼底疾患に関する解析装置
KR20110019992A (ko) 홍채학을 이용한 진단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65275B1 (ko) 설진 영상의 촬영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3479788B2 (ja) 眼底疾患の解析装置
JP3508112B2 (ja) 眼底疾患解析装置
US10083507B2 (en)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image data representing a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of biological tissue
Duan et al. Evaluation of automated segmentation algorithms for optic nerve head structures 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mages
US6415173B1 (en)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optic disc from stereo color photographs using vascular landma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