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8295A - 快速连接器验证系统及相关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快速连接器验证系统及相关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8295A
CN117628295A CN202310612222.8A CN202310612222A CN117628295A CN 117628295 A CN117628295 A CN 117628295A CN 202310612222 A CN202310612222 A CN 202310612222A CN 117628295 A CN117628295 A CN 117628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base
collar
mod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22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W·亨特
M·D·卢茨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Raymond SARL
Original Assignee
A Raymond SA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8/118,28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4006861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 Raymond SARL filed Critical A Raymond SARL
Publication of CN117628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8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器,其包括:具有限定了开口的套环的连接器本体,固定至套环的验证标记,以及包括基部和锁定臂的滑动锁定件。基部可以包括与基部一体地且不可移动地接合的附接部,附接部具有沿着套环的外表面延伸并与套环的外表面间隔开的翼部。当锁定件从解锁模式向锁定模式转换时,锁定臂和翼部一致地全部同时移动,在解锁模式下,基部从横向开口突出并将翼部支承成遮挡验证标记,从而阻碍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或扫描,在锁定模式下,基部被更进一步插入开口中并将翼部支承成允许第一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或扫描,以确认快速连接器的正确安装。提供了一种相关的使用方法。

Description

快速连接器验证系统及相关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提供有关连接状态的信息的验证系统的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快速连接器通常用于在两个或更多个软管、导管或其他部件之间提供连接,从而在它们之间建立连续的流体管线。这样的流体管线可以构成冷却剂管线、燃料管线、制动管线、液体输送管线等的较大系统的一部分。快速连接器可以以最小的人工投入或复杂性快速且有效地建立密封且安全的流体管线。
许多快速连接器是市售可得的。QC是一种流行且可靠的快速连接器,其适用于各种应用,可从法国格勒诺布尔的A.Raymond获得。由于该连接器是自动连接的,因此该连接器实现了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一次组装操作来连接和固定流体管线。该连接器还包括锁定件,该锁定件在连接器相对于流体管线适当地定位时自动锁定。该连接器在狭小空间内易于由用户单独手动地组装和拆卸。该锁定件还提供视觉、触觉和听觉确认,以确保快速连接器与相关联的流体管线之间的可靠连接。一旦牢固地连接,锁定件的锁定位置相对于其壳体视觉地且明显地凹入,以提供视觉提示,从而确认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明显确认。这可以向安装人员或其他用户保证连接器被可接受地定位、安装和准备使用。
尽管由QC和类似连接器提供的视觉确认在大多数应用中是明显的和有用的,但一些制造商要求其产品中使用的快速连接器提供可靠连接的二次确认。常规的二次确认的示例可以是呈通过快速连接器的窗口可见的印刷标记的形式。快速连接器的第一部件可以包括验证标记,并且快速连接器的第二部件可以限定有窗口,通过该窗口可以人工地或经由机器读取验证标记。对验证标记的无障碍查看要求在与流体管线接合时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正确地对准,使得验证标记与窗口完美地对准。
然而,在某些应用中,当验证标记相对于窗口倾斜或者窗口相对于验证标记倾斜时,可能会出现问题,使得验证标记难以读取或无法读取。此外,窗口有时可能未被移动至完全露出验证标记。因此,二次验证可能不可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确认连接,并且组装的系统可能被错误地拒绝,或者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直到其可以被确认为止。这会不必要地消耗劳动力、时间和资源。
因此,仍然需要克服这些缺点和其他缺点的改进的快速连接器,并且特别地需要用于汽车和其他应用的具有简单且有效的连接验证系统的快速连接器。
发明内容
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该连接器本体具有限定有开口的套环;验证标记,该验证标记固定至套环;以及可移动锁定件,该可移动锁定件包括基部、锁定臂和翼部,翼部移动以隐藏或露出验证标记以便进行读取或扫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基部可以包括与基部一体地且不可移动地接合(joined)的附接部(armature)。附接部可包以括沿着套环的外表面延伸并与套环的外表面间隔开的翼部。当锁定件从解锁模式或未连接状态向锁定模式或连接状态转换时,锁定臂和翼部能够彼此一致地同时移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解锁模式下,基部可以从横向开口突出并且可以将翼部支承成遮挡验证标记,从而阻碍读取和/或扫描验证标记。在锁定模式下,基部可以更进一步插入开口中并且可以使翼部移动并将翼部支承成允许读取和/或扫描第一验证标记,以确认快速连接器的正确安装。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翼部可以覆盖和隐藏验证标记(例如激光标记在连接器本体上的数据矩阵编码)的一部分。当快速连接器充分地固定至对应的流体管线时,锁定件可以自动关闭并充分显示验证标记,使得验证标记能够被读取和/或扫描。进而,这可以提供高级别的验证,从而确认连接器已经以令人满意的方式操作并且已经完成了连接。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翼部可以包括翼部自由端部,并且锁定臂可以包括臂自由端部。臂自由端部可以设置成在翼部自由端部下方距翼部自由端部第一距离。该距离可以在锁定件处于解锁模式和锁定模式两者时保持恒定和/或相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翼部不能相对于锁定件的基部或总体的锁定件移动,翼部相对于基部保持在固定的空间方位。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验证标记可以是机器可读的,并且可以包括快速响应(QR)码和条形码中的至少一者。验证标记可以包括第一区域。当翼部处于第一位置时、例如当锁定件处于锁定模式时,翼部可以遮挡第一区域的至少10%。进而,这可以阻止通过扫描仪或其他机器读取验证标记。结果是,被阻止的读取可以表明连接器没有进行充分的连接,并且应检查、重新安装、修改和/或更换单元,以确保连接器的充分和/或完整的安装。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套环可以包括突出到横向开口中的引导部。基部可以包括引导槽,其中,引导部突出到引导槽中。翼部可以在引导槽的前方与基部接合。锁定臂可以在引导槽的后方与基部接合。引导槽可以在解锁模式和锁定模式两者中位于锁定臂与翼部之间。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附接部可以包括与第一翼部相对的第二翼部。附接部可以包括附接部上表面。滑动锁定件可以包括锁定件上表面。附接部上表面可以在解锁模式和锁定模式两者中保持距锁定件上表面恒定距离。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滑动锁定件相对于快速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安装,滑动锁定件包括基部、锁定臂以及与基部固定地接合的附接部,附接部包括沿着套环延伸并与套环的外表面间隔开的翼部,滑动锁定件初始配置为处于解锁模式,在解锁模式中,锁定件的基部至少部分地从横向开口突出并将翼部支承在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翼部遮挡验证标记,从而阻碍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滑动锁定件可以配置为从解锁模式转换至锁定模式,在锁定模式中,锁定件的基部与在解锁模式中相比更进一步地插入横向开口中并将翼部支承在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中,翼部允许第一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当滑动锁定件从解锁模式向锁定模式转换时,锁定臂和翼部彼此一致地全部同时移动。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滑动锁定件从解锁模式转换至锁定模式,并且在转换期间使第一锁定臂和第二锁定臂轴向地弯曲,使得锁定臂移动远离翼部的自由端部。
当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可以有效地且明显地提供关于该连接器的正确安装的高级验证。在滑动锁定件和翼部经由附接部彼此成一体的情况下,翼部与锁定件一致地从解锁模式移动至锁定模式。因此,基于翼部的状况及其相对于验证标记的空间关系,可以一致地露出验证标记。这进而通过在被翼部覆盖或未被翼部覆盖时读取验证标记的方式提供连接器的真实且准确的状态,其中,翼部也可以具有与锁定件相对于连接器本体的安置相关联的空间方位。
通过参考对当前实施方式和附图的描述,将更充分地理解和领会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或附图中示出的操作细节或部件的构造细节和布置。本发明可以在各种其他实施方式中实现,并且可以以本文未明确公开的替代性方式来实践或来执行。此外,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包括”和“包含”及其变型的使用意在涵盖其后列出的项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项及其等同物。此外,列举可以用在各种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使用不应被解释为将本发明限制于任何特定顺序或数量的部件。也不应该将列举的使用解释为从本发明的范围中排除可以与所列举的步骤或部件组合或者被组合到所列举的步骤或部件中的任何附加步骤或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当前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处于解锁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翼部至少部分地遮挡了验证标记。
图3是处于解锁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翼部至少部分地遮挡了验证标记。
图4是处于解锁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图,其中,翼部至少部分地遮挡了验证标记。
图5是处于解锁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端视图,其中,翼部至少部分地遮挡了验证标记。
图6是处于锁定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翼部移动以露出验证标记。
图7是处于锁定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翼部移动以露出验证标记。
图8是处于锁定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前视立体图,其中,翼部移动以露出验证标记。
图9是处于解锁模式的快速连接器的端视图,其中,翼部移动以露出验证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快速连接器的当前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9中示出并且总体上指示为10。快速连接器10可以包括连接器本体20和锁定件30,锁定件30以可滑动的方式与连接器本体20配合、能够从图2至图5中所示的解锁或预锁定模式移动至图6至图9中所示的锁定模式。锁定件30如所示的那样在解锁模式下从本体20的突出可以向用户指示下述各者或提供关于下述各者的主视觉验证:锁定件没有被锁定、以及快速连接器与另一部件(例如配装在快速连接器10的端口26内的连接器)的连接是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或出于一些原因是不可接受的。锁定件在所示的锁定模式下相对于本体的嵌入的且低轮廓的配置可以提供另一主视觉验证,即锁定件30确实是锁定的、并且连接是完全的、充分的、或出于一些原因是可接受的。通常,锁定件30及其提供主视觉验证的构型或位置有时可以在本文中被称为主视觉验证特征。
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0还可以包括副视觉验证特征,这可以经由一个或更多个翼部40、例如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实现,一个或更多个翼部40能够选择性地相对于一个或更多个验证标记50定位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验证标记50上方,这取决于锁定件30相对于连接器本体20的配置,并且更具体地取决于锁定件是处于图2至图5中所示的解锁模式还是处于图6至图中9所示的锁定模式,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验证标记50例如为第一验证标记51和第二验证标记52。副视觉验证特征、例如验证标记50可选地可以是机器可读的或人可读的。在验证协议中存在和/或使用主视觉验证特征的情况下,该副视觉验证特征可以增强或补充主视觉验证特征。当然,在没有主视觉验证特征的其他构造中,副视觉验证特征可以根据应用对解锁模式或锁定模式或其他模式、状态或状况下的连接器状态提供其自身的单独验证。尽管被称为主验证特征和副验证特征,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特征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的相对显著性、重要性或包含性。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在本文中描述为与燃料管线连接以及在相邻的燃料管线或者串联的或处于一些其他配置的其他燃料管线之间进行连接。当然,本文中的连接器可以用于各种其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燃料蒸汽管线、油箱填料颈、箱内燃料应用、柴油漏泄轨道、制动管线、动力转向管线、液压管线、流体传输管线、加热管线、冷却剂管线等之间的连接、以及用于HVAC、发动机和EV电池冷却系统的各种热管理解决方案。该连接器可以用于许多应用,比如汽车、卡车和越野车辆、两轮和三轮车辆、农业、工业和其他流体输送系统。
现在将进一步详细描述连接器10的各种特征。如图1中所示,连接器本体20可以包括流体输入端部26和流体输出端部22,在流体输入端部26与流体输出端部22之间限定有流体通道。流体输入端部21构造成以密封方式接纳流体管线、软管、导管或其他长形管状构件的一部分,所述流体管线、软管、导管或其他长形管状构件在本文中通常被称为流体管线。流体管线可以包括可以插入流体输入端部21中的阳连接器。可选地,这种阳连接器可以是SAE J2044快速连接配件(或其他配件)的阳端部。当然,尽管描述为输入端部,但端部21也可以替代性为输出端部,并且并不意味着限制流入或流出连接器10的方向。连接器本体20还可以包括套环60,套环60可选地可以限定有如下所述的横向开口63的一部分,横向开口63用于接纳呈可滑动和/或以其他方式可移动的构型的锁定件30。
流体输出端部22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倒钩22B,倒钩22B可以用于连接至第二流体管线,第二流体管线可以类似于上面的第一流体管线或是一些其他部件。当然,尽管示出为包括倒钩22B,但输出端部22也可以替代性地构造为包括类似的连接元件,其包括套环并且通常反映了流体输入端部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流体连接或软管连接,因此连接器10可以连接至其他软管、导管、部件、储液器等。此外,尽管示出为直线流体连接器,但流体输出端部22也可以替代性地被构造成相对于连接器10的纵向轴线LA成90°弯折或其他取向。连接器10及其部件可以由任何适合的材料、可选地耐用的、耐化学腐蚀的且轻质的聚合物、复合物、合金或其他材料制成。
还如图1中所示,连接器套环60可以包括侧壁64,侧壁64限定有横向开口63并且承载验证标记50。横向开口63可以定形状成以下面描述的方式接纳滑动锁定件30。验证标记50可以包括机器可读的或机器可扫描的标记,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验证标记22不是机器可读的,而是包括颜色、图案、图标或其他特征,以便人可以直观地读取(看到)标记,从而指示连接器滑动锁定件被完全地接合并且在连接器与流体管线之间已充分建立了连接。
可选地,验证标记50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验证标记、比如第一验证标记51和第二验证标记52,这些验证标记通常可以彼此相反,或者可以跨孔或开口26和跨本体20的纵向轴线LA彼此成角度地偏移。在一些情况下,标记50可以偏移60度至120度、进一步可选地偏移约180度。验证标记50可以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具有各种形式。验证标记50可以是具有黑白图案的二维机器可读编码、比如快速响应(QR)码、条形码和其他编码。验证标记可以经由字母数字元素对信息和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可以提供部件标记、安装位置、安装日期和时间、或其他信息。验证标记50可以比如标记在可以粘附在连接器10上的标签或其他衬底上、或者可以通过打印或激光蚀刻而直接包括在快速连接器10上。每个验证标记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在一个示例中,验证标记可以是5毫米乘5毫米的多边形形状,但当然也可以根据应用适用其他尺寸。
在图1至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存在设置在套环60的外表面上的第一验证标记51和第二验证标记52。这些标记可以位于输入端部21附近,其中,第一验证标记51位于本体20或套环60的一侧,以用于与第一翼部41相互作用,并且第二验证标记52位于本体或套环的相反侧上,以用于与第二翼部42相互作用。当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移动时,第一验证标记51和第二验证标记52可以相对于套环60的外表面60E和本体20保持静止、不动和固定。
如图1所示,快速连接器10可以包括主密封件71、副密封件72和定位在主密封件71与副密封件72之间的间隔件73。这些密封件可以呈由橡胶、弹性体、聚合物或其他材料制成的O形环或垫圈的形式。主密封件和副密封件可以选择成是耐化学的。密封件和间隔件可以在被插入主孔中的流体管线接合时被接纳件80压缩,并且可以抑制或防止流体、例如冷却剂或燃料从快速连接器10与流体管线之间的联接处泄漏。
参照图1至图5,接纳件80可以布置在由套环60和本体20限定的纵向孔26中。接纳件80可以在纵向孔26内轴向地移动,以座靠设置在套环或本体的纵向孔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密封件,从而压缩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密封件并提供如上所述的密封。承载件80可以包括位于纵向轴线的相反两侧的第一槽81和第二槽82,并且第一槽81和第二槽82在承载件安装在套环60中时与横向开口63对准,并且第一槽81和第二槽82分别与第一锁定臂31和第二锁定臂32对准,如下所述。第一槽81和第二槽82可以横向于、例如垂直于接纳件的中心平面CP,中心平面CP总体上可以将接纳件分成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以及在接纳件安装在纵向孔26中时将纵向孔26分成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中心平面CP还可以将本体20、套环60和与本体相关联的其他部件分成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可选地,纵向轴线LA可以与中心平面CP重合。
如上所述,接纳件80可以配装在套环60内,并配装在纵向孔26内。套环60可以限定纵向孔26的全部或一部分。纵向孔26可以包括肩部或拐角26S,肩部或拐角26S可以与接纳件80的对应的拐角86S相匹配,并且可以有利于承载件80相对于本体20和中心平面CP的一致取向。套环60如上所述那样可以包括横向开口63。该横向开口可以在套环内向下延伸并且可以总体上正交于中心平面CP。如所图示的,横向开口可以具有不规则形状并且可以滑动地接纳锁定件30,如下所述。特别地,套环可以包括向内突入到横向开口63中的第一引导部65A和第二引导部65B。所述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其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引导块或引导突片——可以朝向纵向轴线LA向内突出。第一引导部65A和第二引导部65B可以将横向开口分隔成前接纳端口66A和后接纳端口66B。后接纳端口66B可以接纳锁定臂31和32,并且可以在套环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中延伸至外表面60E,使得锁定臂31和32的一部分(例如它们的自由端部)从端口的下部部分66BL延伸出并在那里可见。如下所述,当快速连接器10相对于流体管线安装时,锁定臂31和32的自由端部可以沿A方向轴向地移动,如例如在图2中示出的。
返回到图1至图3,前端口66A和后端口66B可以由位于纵向轴线LA的相反两侧的引导部65A和65B分开,并且可以构造成接纳锁定件30的一些部分。特别地,锁定件的基部33可以构造成突出到横向开口63中并安置在横向开口63内,其中,锁定件的固定至基部33的部分延伸到特定端口66A和66B的每一者中。基部还可以包括第一引导槽33S1和第二引导槽33S2,第一引导槽33S1和第二引导槽33S2可以在纵向轴线LA的相反两侧上复制生产。第一引导部65A和第二引导部65B可以配装在相应的第一引导槽33S1和第二引导槽33S2内。当锁定件30在对应的流体管线连接器插入流体输入端部21中时移动时,引导部在引导槽内的相互作用可以引导锁定件30大体沿方向B线性地向下移动。
可选地,翼部40和臂31、32可以相对于引导部65A和65B以及引导槽33S1和33S2具有特定方位。例如,翼部40可以总体上在引导槽33S1和33S2的前方与基部接合。与相应的翼部41和42相关联的自由端部或旗状部(flag)43、44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位于引导部和引导槽的前方。翼部41、42可以位于前端口66A的前方,其中,自由端部或旗状部43、44的一部分向后延伸并与前端口66A的一部分重叠。此外,第一锁定臂31和第二锁定臂32可以总体上在引导槽33S1、33S2和引导部65A、65B的后方与基部接合并且可以从基部向下和向后延伸。
现在转向锁定件30,该部件能够根据流体管线是否插入流体输入端部21中而以解锁或预锁定状态或模式操作。例如,滑动锁定件能够以如图2至图5中所示的解锁模式操作,在解锁模式中,基部33至少部分地从本体20和从横向开口63突出距离D1。在该模式中,基部将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支承在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部分地和/或全部地遮挡第一验证标记51和第二验证标记52,从而阻碍这些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锁定件30还能够以如图6至图9中所示的锁定模式操作。在该锁定模式中,基部33更进一步插入横向开口63和本体20中。当处于解锁模式,基部33将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支承在更远离套环60的上表面60U的第二、下降位置。基部将第一翼部41和第二侧翼42支承在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中,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允许验证标记51、52的读取和进入扫描。
参照图1至图5,锁定件30可以包括基部33、第一锁定臂31、第二锁定臂32和附接部45,附接部45包括翼部40、比如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尽管当前实施方式描述了两个锁定臂、两个翼部和两个验证标记,但也可以根据应用使用任意数目的这些元件。第一锁定臂31和第二锁定臂32从基部33以悬臂方式延伸,并且可以包括第一自由端部31A和第二自由端部31B。锁定臂中的每个锁定臂、特别是锁定臂的相应自由端部中的每个自由端部可以包括干涉突片31T,干涉突片31T可以在锁定模式下如例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那样与干涉保持器31R相互作用,从而将锁定件保持就位。锁定臂31、32中的每个锁定臂还可以包括钩部31H、32H,钩部31H、32H可以与套环60的桥接部分63B相互作用,以将锁定件30部分地保持在横向开口63中。各个相应的臂可以包括相应的第一致动器突出部37A和第二致动器突出部37B,第一致动器突出部37A和第二致动器突出部37B向内突出到本体20的纵向孔26中。这些第一致动器突出部和第二致动器突出部如图5中所示那样构造和定向成接收来自插入到第一流体端部21中的连接器的力F1。当该力F1被致动器突出部37A和37B接收时,该力被传递至相应的第一锁定臂31和第二锁定臂32。因此,如图2和图4中所示,第一锁定臂和第二锁定臂沿大体平行于纵向轴线LA的方向A轴向地移动,但略微地沿着弯曲弧CA移动。例如,相应的锁定臂31的悬臂式自由端部31A沿弯曲弧移动。可选地,尽管锁定臂的这种运动可以是轴向的并沿着弯曲弧的,但其仍然可以被称为轴向运动。当然,轴向运动也可以包括纯轴向运动,在纯轴向运动中,臂仅与纵向轴线LA对准地或平行地线性移动。当锁定臂移动时,锁定件可以从图2中所示的解锁模式转换至图6中所示的锁定模式。当这样做时,锁定件30及其部件、比如如图9中所示的基部和锁定边沿33LR沿方向E向下移动并将邻近的插入到孔26中的或大体上连接至快速连接器10的阳连接器的对应的突出边沿或环锁定。进而,这将阳连接器相对于锁定件和套环接合/锁定就位,从而建立安全的无泄漏连接。
在从解锁模式转换至锁定模式时,锁定臂31和32可以轴向向后地偏转,从而在接纳件80的干涉突片88上相对于干涉突片88滑动,直到它们自由地越过这些突片,从而允许臂在横向开口内在相应的后端口66B中向下滑动。相应的致动器突出部37A、37B上的作用力F1可以导致锁定件沿方向B自动运动,如例如图2中所示。当臂31的干涉突片31T延伸到套环上的干涉保持器31R下方之后,臂就可以锁定就位并将锁定件固定在锁定模式。
可选地,如图2中所示,在锁定臂、例如锁定臂31沿方向A轴向运动期间,锁定臂可以轴向地移动远离第一翼部41。例如,最初,在解锁模式中,第一锁定臂31以实线示出。翼部41的后边缘41R可以与第一锁定臂31相距距离D3。当锁定件沿方向B从图2中所示的解锁模式转换至例如图6中所示的锁定模式时,锁定臂31可以沿方向A轴向地移动并弯曲或挠曲。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翼部41的后边缘41R与第一锁定臂31之间的距离增加至较大的距离D4。在锁定臂达到例如图6中所示的锁定模式后,在所述转换完成之后,锁定臂31、32沿方向A2往回朝向流体输入端部21并且总体上朝向翼部40轴向地向前移动。后边缘41R到锁定臂31的距离可以缩小回至距离D3或与D3几乎相同的其他距离。
锁定件30还可以包括如上所述并且如图1至图5中所示的附接部45。附接部45可以包括在纵向轴线LA的相反两侧延伸的翼部40、特别地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附接部45可以与基部33一体地且不可移动地接合,并且可以形成锁定件30的一体部分。这些部件可以被模制、成型或者以其他方式生产为单件单元,其由贯穿锁定件、基部和附接部及其相应的部件延伸的均质材料构建。附接部45和基部33可以是静态的,并且可以在解锁模式和锁定模式下、以及从解锁模式到锁定模式和从锁定模式到解锁模式的转换的所有操作中相对于彼此保持静态。这些部件可以彼此一致地同时一起移动。同样地,第一锁定臂和第二锁定臂以及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以彼此一致地移动,但是锁定臂可以在同时向下运动期间轴向地移动远离翼部。
如图2和图6中所示,附接部45可以包括附接部上表面45U,附接部上表面45U可选地为该附接部的最靠上表面。锁定件30可以包括锁定件上表面30U,锁定件上表面30U可选地可以为基部33的最靠上表面。在图2中所示的解锁模式和图6中所示的锁定模式两者中,附接部上表面45U可以保持距基部上表面或锁定件上表面30恒定距离D5。之所以这样同样是因为附接部45和锁定件30的其余部分可以是彼此一体地且不可移动地接合的单件单元。由于基部33和附接部45的一体结构,在图2中所示的解锁模式和图6中所示的锁定模式两者下,翼部41和42的最靠下部分40L也可以保持距锁定件和/或基部33的上表面30U固定距离D6。同样,可选地,距离D5和D6不会在从一种模式转换至下一种模式时改变,也不会在锁定件转换至不同模式期间改变。
此外,可选地,翼部41、42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在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中保持相同。例如,参照图3和图7,第一翼部41可以延伸至可选地呈旗状部形式的自由端部43。自由端部43可以设置在第一臂31的自由端部31A的上方。相反地,第一臂自由端部31A可以设置在第一翼部41的自由端部43的下方。这些部件可以设置成彼此相距竖向距离D7。该竖向距离D7可以在解锁模式和锁定模式两者中保持相同,并且可以在从解锁模式到锁定模式的转换中保持不变。即使这些元件与中心平面CP和/或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但这些自由端部之间的距离也可选地不改变。然而,将理解的是,翼部41的后边缘41R相对于锁定臂31之间的水平或轴向距离可以在锁定臂31沿方向A弯曲时改变,例如如图2中所示以及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参照图3至图5,附接部45可以包括第一翼部41和第二翼部42。这些翼部可以在纵向轴线LA的相反两侧上以拱形和/或成角度的方式向外延伸至这些翼部的自由端部或旗状部43、44。在自由端部处,旗状部可以从翼部40的主要部分向外突出距离D8。翼部和自由端部43、44可以与套环60的外表面60E间隔距离D9。该距离根据应用可选地可以小于1mm、小于2mm、小于3mm或其他距离。进一步可选地,在锁定件30从图2至图中5所示的解锁模式移动至图6至图9中所示的锁定模式时,自由端部43、44不接触、接合或拖拽套环60的外表面60E。
可选地,如图5和图9中所示,翼部41、42相对于验证标记51和52以及套环30、纵向孔26和/或承载件80的中心平面CP和纵向轴线LA的空间关系可以在解锁模式和锁定模式之间变化。例如,如图5中所示,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特别地端部43和端部44可以设置在套环30和接纳件80的相反两侧。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以延伸成在中心平面CP上方距中心平面CP距离D10。验证标记51、特别地标记的下边缘51L可以比第一翼部41的自由端部43更靠近中心平面CP。这同样适用于第二翼部42的第二自由端部。当附接部45和锁定件30转换至图9中所示的锁定模式时,翼部41和42的自由端部43和44可以延伸成在中心平面CP下方距中心平面CP距离D11,翼部41的自由端部43和/或最靠下部分也可以延伸成在中心平面CP下方距中心平面CP距离D11。距离D11可以可选地大于在解锁模式中的上述距离D10。如例如图7中所示的自由端部43的最靠上部分47可以设置在第一验证标记51的最靠下部分51L下方。因此,翼部不再遮挡第一验证标记51,使得第一验证标记51可以由机器或人扫描或读取。当然,距离D10和D11可以改变,并且翼部自由端部43和44相对于中心平面CP的方位可以根据应用和相应的验证标记51和52的位置而变化。
如上所述,在例如图2中所示的解锁模式中,翼部40可以遮挡相应的验证标记50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示例,翼部41、并且可选地自由端部或旗状部43可以在第一验证标记51的A3区域内进行遮挡、隐藏或以其他方式使机器或人无法读取或无法扫描。验证标记51的剩余区域A4可以是可见的。然而,该区域A4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数据供人或机器进行充分的读取或扫描来核实锁定件30已充分地从解锁模式移动到锁定模式和/或流体管线已正确地连接至连接器10。区域A3可以可选地为第一验证标记51的总露出表面面积的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100%。当然,可以根据验证标记51的特定读取和/或扫描来选择其他特定的百分比。剩余的面积A4可以是验证标记51的总面积减去被翼部41遮挡或隐藏的面积A3的差。还将理解的是,尽管翼部和验证标记被示出为多边形形状,但翼部和验证标记可以根据应用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现在将描述使用当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方法。总体上,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连接器本体,该连接器本体包括纵向轴线和构造成接纳流体管线的套环,该套环包括外表面并限定了横向于纵向轴线的开口,其中,在套环的外表面上固定地且不可移动地设置有验证标记;将滑动锁定件相对于连接器本体安装,滑动锁定件包括基部、锁定部以及与基部固定地接合的附接部,附接部包括沿着套环延伸并与套环的外表面间隔的翼部,滑动锁定件最初配置为处于解锁模式,在解锁模式中,锁定件的基部至少部分从横向开口突出并且将接合的第一翼部支承在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翼部遮挡验证标记,从而阻碍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滑动锁定件能够配置为从解锁模式转换至锁定模式,在锁定模式中,锁定件的基部与在解锁模式中相比更进一步地插入横向开口中并且锁定件的基部将翼部支承在第二位置中,在第二位置中,翼部允许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当滑动锁定件从解锁模式转换至锁定模式时,基部、锁定臂、附接部和翼部彼此一致地全部同时移动。该方法可以包括将滑动锁定件从解锁模式转换为锁定模式,并且在转换期间使锁定臂轴向地弯曲,使得锁定臂总体上轴向地移动远离翼部的自由端部。
更具体地,该方法可以从提供如图2至图5中所示的处于解锁或预锁定模式的快速连接器10开始。在那里,锁定件30处于锁定位置或模式。接纳件80设置在孔26中。相应的密封件71、72和间隔件73也设置在孔中,但总体上处于未压缩状态。锁定臂31和32位于横向开口63的相应的端口66B中。锁定件30可以通过相应的锁定臂被保持就位。突出的致动器37A和37B可以朝向纵向孔26向内延伸。验证标记50可以至少部分地被相应的翼部40遮挡或隐藏。在该配置中,机器或人不能读取或扫描这些验证标记50。
流体管线(未示出)可以插入连接器10的流体输入端部21中。该流体管线可以包括符合SAE J2044的阳连接器。该阳连接器可以接合接纳件80并完全地座靠密封件71、72和间隔件73。与此同时,连接器也以力F1接合致动器突出部37A、37B。这使锁定臂弯曲,从而使锁定臂如上所述那样轴向地移动。
进而,这使锁定件30在开口中自动地向下滑动。与此同时,如图2中所示,基部和锁定臂沿方向B向下移动并且同时翼部40也沿方向C向下移动。同样,锁定臂可以沿方向A进一步地轴向移动并且可选地沿着弯曲弧CA移动。与此同时,附接部、翼部、基部和锁定臂总体上全部一致地移动,这是因为它们都彼此连接且成一体。锁定件30继续向下移动,直到锁定臂与如上述的部件接合并锁定从而将锁定件保持就位。翼部也可以相对于套环60的外表面60E移动,直到它们不再遮挡和/或隐藏验证标记50。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和/或机器可以读取或扫描这些标记,以确认锁定件充分就位,并且流体连接器10与流体管线之间的流体连接已经以无泄漏和令人满意的方式完成并且建立。
尽管在本文中将各实施方式的不同元件和组件描述为具有某些功能特征,但每个元件和/或其与其他元件的关系可以以各种不同的美学配置来描述或定向,这些不同的美学配置支持其装饰性方面和美学方面。仅仅因为装置、元件或一个或更多个元件的组件在本文中被描述为具有功能,并不意味着其取向、布局或配置在本质上不具有纯粹的美学和装饰性。
方向性术语、比如“垂直”、“水平”、“顶”、“底”、“上”、“下”、“内”、“向内”、“外”和“向外”用于基于图示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取向来协助描述本发明。方向性术语的使用不应被解释为将本发明限制于任何特定的取向。
此外,当部件、部分或层被提及为“与另一部件、部分或层连结”、“在另一部件、部分或层上”、“与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接合”、“粘附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固定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或“联接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与另一部件、部分或层连结、直接地在另一部件、部分或层上、直接地与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接合、直接地粘附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直接地固定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或直接地联接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地,当元件被提及为“直接地与另一部件、部分或层连结”“直接地在另一部件、部分或层上”、“直接地与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接合”、“直接地粘附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直接地固定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或“直接地联接至另一部件、部分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用来描述部件、层或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例如“相邻”与“直接相邻”和类似词语应当以类似的方式理解。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举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以上描述是本发明的当前实施方式的描述。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更广泛的方面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改变,将根据包括等同原则的专利法的原理来解释所附权利要求。出于说明性目的而呈现本公开内容,并且本公开内容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的详尽描述或者将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到结合这些实施方式示出或描述的特定要素。例如但不限于,所描述的发明的任何单个要素可以由提供基本相似的功能或以其他方式提供适当操作的替代性要素代替。例如,这包括目前已知的可替选要素,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前可能知道的那些要素以及可以在将来开发的替代性要素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开发时认为是替代性的那些要素。此外,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一致描述的并且可以协作地提供一些益处的多个特征。除了在发布的权利要求中另外明确阐述的范围之外,本发明不限于仅包括这些特征中的所有特征或提供所陈述益处中的所有益处的那些实施方式。以单数形式对要求保护的要素的任何引用,例如使用冠词“一(a)”、“一种(an)”、“该”或“所述”,不应被解释为将该要素限制为单数。对要求保护的要素的如“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的任何引用意味着单独包括X、Y或Z中的任何一者以及X、Y和Z的任意组合,例如,X、Y、Z;X、Y;X、Z;Y、Z和/或这些元素的任何其他可能组合或这些元素中的单独元素,注意该引用是开放式的,并且可以包括其他元素。

Claims (20)

1.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纵向轴线和构造成接纳流体管线的套环,所述套环包括外表面并且限定了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开口,所述套环具有从所述套环的上部部分延伸至所述套环的下部部分的高度;
第一验证标记,所述第一验证标记固定地且不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上;以及
滑动锁定件,所述滑动锁定件包括基部、第一锁定臂和第二锁定臂,所述基部包括与所述基部一体地且不可移动地接合的附接部,所述附接部包括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从所述套环的所述上部部分向下延伸所述高度的至少一部分并与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间隔开,所述第一锁定臂、所述第二锁定臂和所述第一翼部能够彼此一致地全部同时移动;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能够以解锁模式操作,在所述解锁模式中,所述基部至少部分地从横向开口突出并将所述第一翼部支承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翼部遮挡所述第一验证标记,从而阻碍所述第一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能够以锁定模式操作,在所述锁定模式中,所述基部与在所述解锁模式中相比更进一步地插入所述横向开口中,并且所述基部将所述第一翼部支承在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翼部允许所述第一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验证标记是机器可读的,并且包括快速响应(QR)码和条形码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第一验证标记包括第一区域,
其中,当所述第一翼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翼部遮挡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包括第一翼部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包括第一臂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臂自由端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翼部自由端部下方距所述第一翼部自由端部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在所述解锁模式和所述锁定模式两者中保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在从所述解锁模式向所述锁定模式转换时,所述第一锁定臂轴向地移动远离所述第一翼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包括:
纵向孔,所述纵向孔由所述套环限定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
接纳件,所述接纳件设置在所述纵向孔中并且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与所述横向开口对准,并且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分别与所述第一锁定臂和所述第二锁定臂对准,
其中,所述接纳件能够在所述纵向孔内轴向地移动,以座靠设置在所述纵向孔内的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且平行于所述横向开口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从所述基部以悬臂方式延伸,并且包括第一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臂从所述基部以悬臂方式延伸,并且包括第二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在所述解锁模式中以可轴向弯曲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中,
其中,所述第二锁定臂在所述解锁模式中以可轴向弯曲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包括第一致动器突出部,所述第一致动器突出部在所述解锁模式中朝向所述纵向轴线向内突出并且构造成在从所述解锁模式向所述锁定模式转换时接收来自进入所述套环的连接器的力并传递所述力以使所述第一锁定臂弯曲远离所述套环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套环包括突出到所述横向开口中的第一引导部,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引导槽,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突出到所述第一引导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前方与所述基部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在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后方与所述基部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套环包括突出到所述横向开口中的第一引导部,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引导槽,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突出到所述第一引导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前方与所述基部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在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后方与所述基部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附接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翼部相对的第二翼部,
其中,所述附接部包括附接部上表面,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包括锁定件上表面,
其中,在所述解锁模式和所述锁定模式两者中,所述附接部上表面保持距所述锁定件上表面恒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附接部包括附接部上表面,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基部上表面,
其中,在所述解锁模式和所述锁定模式两者中,所述附接部上表面保持距所述锁定件上表面恒定距离。
11.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纵向轴线和构造成接纳流体管线的套环,所述套环包括外表面并且限定了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开口;
第一验证标记,所述第一验证标记固定地且不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上;
第二验证标记,所述第二验证标记固定地且不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二验证标记与所述第一验证标记跨所述纵向轴线相反地设置;
滑动锁定件,所述滑动锁定件包括基部、第一锁定臂和第二锁定臂,所述基部包括与所述基部一体地且不可移动地接合的附接部,所述附接部包括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沿着所述套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间隔开,所述附接部包括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与所述附接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二翼部与所述第一翼部跨所述纵向轴线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翼沿着所述套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间隔开,所述第一锁定臂、所述第二锁定臂、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能够彼此一致地全部同时移动;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能够以解锁模式操作,在所述解锁模式中,所述基部至少部分地从所述横向开口突出,并且所述基部将所述第一翼部支承在第一位置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一翼部遮挡所述第一验证标记,从而阻碍所述第一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基部将所述第二翼部支承在第一位置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翼部遮挡所述第二验证标记,从而阻碍所述第二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能够以锁定模式操作,在所述锁定模式中,所述基部与在所述解锁模式中相比更进一步地插入所述横向开口中,并且所述基部将所述第一翼部支承在第二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一翼部允许所述第一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并且所述基部将所述第二翼部支承在第二位置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翼部允许所述第二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附接部包括附接部上表面,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包括锁定件上表面,
其中,在所述解锁模式和所述锁定模式两者中,所述附接部上表面保持距所述锁定件上表面恒定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包括第一翼部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包括第一臂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臂自由端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翼部自由端部下方距所述第一翼部自由端部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在所述解锁模式和所述锁定模式两者中保持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套环包括突出到所述横向开口中的第一引导部,
其中,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引导槽,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突出到所述第一引导槽中,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前方与所述基部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在所述第一引导槽的后方与所述基部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臂和所述第二锁定臂从所述基部以悬臂方式延伸,并且所述第一锁定臂和所述第二锁定臂除了在所述基部处之外彼此不接合,
其中,当所述滑动锁定件从所述解锁模式向所述锁定模式转换时,所述第一锁定臂和所述第二锁定臂能够分别弯曲远离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包括:
接纳件,所述接纳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由所述连接器本体限定的孔中,所述接纳件限定了与所述横向开口对准的槽,所述第一锁定臂和所述第二锁定臂同时设置在所述横向开口和所述槽两者中,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和所述第二翼部设置在所述接纳件的相反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接纳件包括中心平面,其中,所述纵向轴线与所述中心平面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解锁模式中延伸成在所述中心平面上方距所述中心平面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解锁模式中延伸成在所述中心平面下方距所述中心平面第二距离。
18.一种使用快速连接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纵向轴线和构造成接纳流体管线的套环,所述套环包括外表面并限定了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开口,其中,在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上固定地且不可移动地设置有验证标记;
将滑动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安装,所述滑动锁定件包括基部、锁定臂以及与所述基部固定地接合的附接部,所述附接部包括沿着所述套环延伸并与所述套环的所述外表面间隔开的翼部,所述滑动锁定件初始配置为处于解锁模式,在所述解锁模式中,所述锁定件的基部至少部分地从所述横向开口突出并将所述翼部支承在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翼部遮挡所述验证标记,从而阻碍所述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滑动锁定件配置为从所述解锁模式转换至锁定模式,在所述锁定模式中,所述锁定件的所述基部与在所述解锁模式中相比更进一步地插入所述横向开口中,并且所述基部将所述翼部支承在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翼部允许所述验证标记的读取和扫描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当所述滑动锁定件从所述解锁模式向所述锁定模式转换时,所述锁定臂和所述翼部彼此一致地同时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滑动锁定件从所述解锁模式转换至所述锁定模式;
在所述转换期间使所述锁定臂轴向地弯曲,使得所述锁定臂移动远离所述翼部的自由端部;以及
允许所述锁定臂朝向所述翼部的所述自由端部往回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快速连接器,
其中,所述翼部包括第一翼部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锁定臂包括第一臂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臂自由端部设置成在所述第一翼部自由端部下方距所述第一翼部自由端部第一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在所述解锁模式和所述锁定模式两者中保持相同。
CN202310612222.8A 2022-08-30 2023-05-26 快速连接器验证系统及相关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76282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402,146 2022-08-30
US18/118,288 US20240068610A1 (en) 2022-08-30 2023-03-07 Quick connector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US18/118,288 2023-03-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8295A true CN117628295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2222.8A Pending CN117628295A (zh) 2022-08-30 2023-05-26 快速连接器验证系统及相关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82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6507B2 (ja) 識別用の特徴を用いるコネクタの位置保証法
KR20220005410A (ko) 두 개의 유체 전달-요소를 연결하기 위한 커넥터
US7547047B2 (en) Coupler and method of making molded coupler
EP0505930B1 (en) Quick connect insertion indicator clip
US20220243850A1 (en) Fluid line quick connector with data matrix
US11598463B2 (en) Quick connector with verification
KR102103212B1 (ko) 커넥터 합치 보장
EP2495485A1 (en) Connector
US20220026002A1 (en) Quick connector latch verification utilizing a scannable code
CN117628295A (zh) 快速连接器验证系统及相关使用方法
CN115698574A (zh) 用于连接用于液态或气态介质的管道的插塞连接器
EP1205333A3 (en) In-tank fuel line quick connector
EP4332422A1 (en) Quick connector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CN111697374B (zh) 杆式连接器
US20130029508A1 (en) Plug element with locking seal
CN117795800A (zh) 线缆布线紧固件
US20240162659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2006183833A (ja) コネクタ装置
EP1995828B1 (en) A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20230108924A1 (en) Fluid line quick connector with retainer and data matrix
KR20240067881A (ko) 리테이너와 데이터 매트릭스를 가진 유체 라인 퀵 커넥터
US20230049507A1 (en) Vda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verification
CN112970152A (zh) 防水电连接器
CN108119715A (zh) 插接式连接装置以及连接或分离该插接式连接装置的方法
KR20230058515A (ko) 확인 요소를 포함하는 플러그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