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1552A -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1552A
CN117621552A CN202410109789.8A CN202410109789A CN117621552A CN 117621552 A CN117621552 A CN 117621552A CN 202410109789 A CN202410109789 A CN 202410109789A CN 117621552 A CN117621552 A CN 117621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layer
multilayer composite
polyurethan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97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鹏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Zhongke Hedyse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Zhongke Hedyse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Zhongke Hedyse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Zhongke Hedyse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97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1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1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1552A/zh
Priority to CN202410309076.6A priority patent/CN1179015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优化缓冲材料层,得到优化的高跟鞋材料,并提供较为快速的成型方法,并且能够在高跟鞋中有较好的应用。尤其是提供一种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能够稳定脚踝的高跟鞋。本发明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升级,更好的包覆足部,调整足部运动形态,提高运动稳定性,以提高穿着高跟鞋的舒适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高跟鞋是一种重要的女鞋品类,是现今社会出现频率极高的着装类型。高跟鞋主要由鞋面、鞋底和鞋跟组成,其中,鞋面通过胶粘或缝合的方式固定在鞋底上,鞋跟通过固定钉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在鞋底靠近后侧的地方。其特点就是鞋跟较高,不仅利用鞋跟高度可以实现增高效果,更通过改变站立姿势,更好的体现出人体态身形。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鞋跟高度的升高,穿着舒、适度也逐步下降,尤其长时间的步行和站立,引发使用者腿部酸痛,腰痛等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穿高跟鞋时,身体中心较平底鞋站立时,重心向体前侧发生偏移,前脚掌支撑重量增加10-20%,尤其是8厘米以上后跟的高跟鞋,重心大部分落在前脚掌;不仅对使用者的前脚掌支撑力量要求较高,对脚踝、足跟等周边辅助稳定肌肉群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运动状态,足部稳定肌肉群力量不足,导致其他肌肉群稳定性代偿,从而导致腿部酸痛,腰部疼痛、背部疼痛等系列问题。
综上,高跟鞋尤其8厘米以上后跟的高跟鞋,在提升穿着者着装美感、气质的同时,也带来不好的穿着体验,从而限制高跟鞋的使用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在高跟鞋中的应用,通过材料升级和鞋帮结构设计,更好的包覆足部,调整足部运动形态,提高运动稳定性,以保护脚踝肌腱,提高穿着高跟鞋的舒适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包括基底层、第一粘结层、聚氨酯微泡沫层、第二粘结层、脚踝接触层,其中,所述聚氨酯微泡沫层为聚氨酯微泡沫材料,其中聚氨酯微泡沫材料密度为0.26-0.36 g/cm3,ASKER C硬度为20-36;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采用聚氨酯粘结剂,所述基底层为天然皮革和/或人造皮革,所述脚踝接触层为天然皮革和/或人造皮革。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氨酯微泡沫层材料为100质量份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与50-70质量份PAPI异氰酸酯的缩聚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为四臂聚乙二醇与环氧氯丙烷在三氟化硼催化条件下,交联开环聚合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结构如结构式(I):
(I)
其中,a,b,m,n表示聚合物中重复单元的链节数,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数均分子量为10500。
进一步地,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的黏度为1.2 Pa•s。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氨酯微泡沫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00质量份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与30-50质量份的增塑剂混合,20-40质量份5613聚醚多元醇,0.1-0.15质量份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加入50-70质量份的PAPI异氰酸酯,得到待成型前体;将待成型前体加入磨具中温度为50-80℃固化10-20小时,得到聚氨酯微发泡材料;所述的增塑剂为蓖麻油。
进一步地,多层复合材料,还可以包括防护层,透气层等其他功能层,起到保护,透气、减少破损、提高产品寿命等作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多层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100质量份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与30-50质量份的增塑剂混合, 20-40质量份5613聚醚多元醇,0.1-0.15质量份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加入50-70质量份的PAPI异氰酸酯,得到待成型前体;
在基底层表面涂布聚氨酯粘结剂,放置30-180 s,形成第一粘结层;在第一粘结层表面涂布所述待成型前体,并在待成型前体表面涂布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第二粘结层,在第二粘结层表面覆盖脚踝接触层,加入模具中成型10-20小时,得到多层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层表面涂布聚氨酯粘结剂前,用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浸渍处理。
进一步地,在模具中的成型温度为50-80℃。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任一项的多层复合材料在高跟鞋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采用上述任一项的多层复合材料,所述鞋帮结构采用弧形,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厚度为1-3mm。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跟鞋,其后鞋跟帮包含上述的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所述鞋帮结构设置在与后脚踝接触的对应位置,所述鞋帮结构向上延伸至后帮口,向下连接至鞋帮的后跟端点,鞋帮的后跟端点与后跟鞋底水平线之间高度H为17-35mm,后跟鞋底距后帮口末端2/3高度位置的弧形切线与铅垂线夹角α为11-36度,优选为12-35度,后帮口弧切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为58-76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复合材料,优选的聚氨酯材料提供了优化的性能区间,保证缓冲性能、耐磨性能的同时,给脚踝施加足够的握持力,提高脚踝稳定性,减少走路时脚踝的晃动,从而减少身体稳定肌群的代偿,降低疲劳感。减少了高跟鞋带来的损伤。这种性能优于市面上常见以海绵为代表的弹性材料、缓冲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多层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可以快捷的在鞋帮增加缓冲保护层,得到的产品稳定性好,室温下即可完成,减少对鞋面材料的影响破坏。
本发明提供的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通过优化鞋帮设计,调整站立、走路时脚步姿态,减少身体稳定肌群的代偿。减少因错误走路姿势对身体带来的急性损伤或累积性损伤。
本发明提供的高跟鞋,通过调整高跟鞋鞋跟角度设计,增加鞋帮对脚的包覆效果,使得鞋子更加贴合脚部,提高走路时鞋子稳定性,减少穿着高跟鞋带来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鞋后帮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4aPEG-PECH的合成路线。
附图标记说明:
1、后鞋跟帮,2、后帮口,3、后跟端点,4、后跟鞋底,5、鞋帮结构,6、夹角α,7、夹角β,5-1 基底层、5-2、第一粘结层,5-3、聚氨酯微泡沫层,5-4、第二粘结层,5-5、脚踝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申请所例举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参见图1所示,包括基底层5-1、第一粘结层5-2、聚氨酯微泡沫层5-3、第二粘结层5-4、脚踝接触层5-5,其中,所述聚氨酯微泡沫层5-3为聚氨酯微泡沫材料,起到缓冲,减少摩擦,包覆脚踝作用。其中聚氨酯微泡沫材料密度为0.2-0.4 g/cm3,ASKER C硬度为15-40;所述第一粘结层5-2和第二粘结层5-4采用聚氨酯粘结剂,所述基底层5-1为天然皮革和/或人造皮革,所述脚踝接触层5-5为天然皮革和/或人造皮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多层复合材料在高跟鞋中的应用。
具体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5,采用上述的多层复合材料,所述鞋帮结构采用弧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跟鞋,参见图2和图3所示,其后鞋跟帮1包含上述的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5,所述鞋帮结构5设置在与后脚踝接触的对应位置,所述鞋帮结构5向上延伸至后帮口2,向下连接至鞋帮的后跟端点3,鞋帮的后跟端点3与后跟鞋底4水平线之间高度H为17-35 mm,后跟鞋底4距后帮口2顶端2/3高度位置的弧形切线与铅垂线夹角α 6为11-36度,优选为12-35度,后帮口2弧切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 7为58-76度。
实施例1聚氨酯微发泡材料制备
先将10质量份市售四臂聚乙二醇(4aPEG)完全溶于二氯甲烷中,然后加入用1,2-二氯乙烷稀释的催化剂三氟化硼(用量为4aPEG的4%质量份),催化剂浓度为1g/1mL 1,2-二氯乙烷,混合均匀。充分混合后缓慢滴加40-450质量份环氧氯丙烷,反应完全后,终止反应。反应混合液用饱和NaHCO3溶液洗三次,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萃取有机相,萃取后的有机相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过滤去除不溶物;滤液用大量水洗去DMF,沉降得到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粗产物,粗产物110℃减压蒸馏得到最终产物,收率大于80%,产物为淡黄色粘稠状液体,即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4aPEG-PECH)的合成路线如图4所示。
将100 g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与30 g蓖麻油混合,加入:5613聚醚多元醇30g,0.12 g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再加入60 g PAPI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60℃固化10小时,得到聚氨酯微发泡材料A。
实施例2聚氨酯微发泡材料制备
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制备如实施例1。
将100 g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与50 g蓖麻油混合,加入:5613聚醚多元醇40g,0.15 g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再加入70 gPAPI异氰酸酯,混合均匀,混合液注入模具中80℃固化10小时,得到聚氨酯微发泡材料B。
实施例3聚氨酯微发泡材料制备
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制备如实施例1。
将100 g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与30 g蓖麻油混合,加入:5613聚醚多元醇20g,0.10 g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再加入50 g PAPI异氰酸酯,混合均匀,混合液注入模具中50℃固化20小时,得到聚氨酯微发泡材料C。
对比例1普通发泡材料制备
将100 g的聚丙二醇与20 g蓖麻油混合,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75 g,搅拌均匀,混合液注入模具中60℃固化15小时,得到聚氨酯材料D。
对比例2弹性体材料制备
将100 g的聚丙二醇与20 g蓖麻油混合,加入PAPI异氰酸酯75 g,搅拌均匀,混合液注入模具中60℃固化15小时,得到聚氨酯材料E。
测试上述聚氨酯微发泡材料A-C以及聚氨酯材料D-E的密度(g/cm3)、ASKER C硬度、强度(MPa)、断裂伸长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材料A–E性能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本发明成功合成的聚氨酯微发泡材料A-C,与聚氨酯材料D和E相比,在密度、ASKER C硬度、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具体地,本发明的聚氨酯微发泡材料相比普通发泡材料D和性体材料E密度适中,更加柔软且强度更高。下面针对高跟鞋需要进行了优化。
实施例4
将100 g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PECH与30 g蓖麻油混合,加入:5613聚醚多元醇30g,0.12 g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再加入60 g PAPI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得到聚氨酯前体pre-A。
将皮革材料内层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聚丙二醇,浸渍10分钟,将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涂布于处理后皮革表面,放置20s。均匀涂布聚氨酯前体pre-A。并附上与基材相同的皮革层,置于夹具上压紧,夹具温度为60℃,保持温度5小时,得到复合材料。
该材料保持皮革原样,未见变形,褶皱情况发生,40℃揉搓1000次未发现开裂。
实施例5
将鞋帮后跟内侧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聚丙二醇,浸渍10分钟,将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涂布于处理后皮革表面,放置30s。均匀涂布聚氨酯前体pre-A。取与基材相同的皮革层,在其表面涂布聚丙二醇,浸渍10分钟,将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涂布于处理后皮革内表面,将附着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的皮革层覆盖在聚氨酯前体pre-A层上,置于夹具上压紧,夹具温度为50℃,保持温度10小时,得到带有复合材料的鞋子。
鞋子表面保持皮革原样,未见变形,褶皱情况,手动撕扯未出现开胶。
实施例6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微发泡材料A-C以及聚氨酯材料D-E从模具中取出制成所需的月牙型。
将鞋帮后跟内侧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聚丙二醇,浸渍10分钟,将聚氨酯胶粘剂(预聚体)涂布于处理后皮革表面,放置30s。将月牙型聚氨酯微发泡材料A-C以及聚氨酯材料D-E分别放置在带有胶粘剂的皮革表面,用带有胶粘剂的皮革材料(脚踝接触层)将月牙型材料A-E分别紧密包覆。胶粘剂固化得到多层复合材料。
采用上述多层复合材料直接做成高跟鞋,带有多层复合材料的位置与脚踝位置对应。
下面对不同鞋跟高度、不同夹角α、不同夹角β、不同高度H、不同复合材料种类及不同复合材料厚度的鞋帮包覆效果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将样品鞋提供给测试人员试穿1小时,对舒适度、劳累程度进行评价,评分标准1-5,5为舒适,1为不舒适。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没有采用复合材料主要因鞋帮磨脚带来不适。
表2 鞋帮包覆效果测试结果
编号 鞋跟高度(cm) 夹角α(度) 夹角β(度) 高度H(mm) 材料种类 复合材料厚度(mm) 舒适度评级
1 9.5 35-36 58-60 34-35 -- 0 2
2 9.5 35-36 58-60 34-35 材料A 1 4
3 9.5 35-36 58-60 34-35 材料B 3 4
4 9.5 35-36 58-60 34-35 材料C 1 4
5 9.5 35-36 58-60 34-35 材料D 3 2+
6 9.5 35-36 58-60 34-35 材料E 3 2+
7 9 26-28 63-66 29-31 -- 0 2
8 9 26-28 63-66 29-31 材料A 1 4
9 9 26-28 63-66 29-31 材料B 3 4
10 9 26-28 63-66 29-31 材料C 1 4
11 9 26-28 63-66 29-31 材料D 3 2+
12 9 26-28 63-66 29-31 材料E 3 2+
13 8.5 16-19 70-72 24-26 -- 0 3
14 8.5 16-19 70-72 24-26 材料A 1 4+
15 8.5 16-19 70-72 24-26 材料B 3 4+
16 8.5 16-19 70-72 24-26 材料C 1 4+
17 8.5 16-19 70-72 24-26 材料D 3 3
18 8.5 16-19 70-72 24-26 材料E 3 3
19 8 11-14 74-76 17-19 -- 0 3
20 8 11-14 74-76 17-19 材料A 1 5
21 8 11-14 74-76 17-19 材料B 3 5
22 8 11-14 74-76 17-19 材料C 1 5
23 8 11-14 74-76 17-19 材料D 3 4
24 8 11-14 74-76 17-19 材料E 3 4
25 8 8-10 80-82 10-12 -- 0 2
26 8 42-43 45-48 42-45 -- 0 1
结果显示,整体上比较,鞋跟升高,穿着感受变差。对于同样鞋跟高度情况下,如:表2试验编号1-6,增加缓冲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脚跟的磨擦,从而提高舒适程度。实验编号5、6增加缓冲材料,但是并没有明显提高舒适程度。分析原因,此处缓冲材料需要多方面性质综合考量,不是单纯缓冲防止摩擦要求,由于其弹性、强度原因,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导致鞋子包覆程度不足,降低舒适程度,因此综合统计穿着感受只能得到2+的分数。类似的鞋跟高度9cm时穿着感受有类似的打分结果,甚至随着鞋跟高度降低,有无缓冲材料穿着感受舒适度相差不大。
比较表2,试验编号1、7、13、19对比25、26可以发现,鞋子设计对穿着舒适程度存在的影响,具体的夹角α、夹角β、高度H的变化对于穿着舒适程度存在影响,只有在优选的范围内,才能获得较优的穿着感受。需要强调,夹角α、夹角β、高度H是综合调节的结果,单纯一个要素符合要求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同样比较表2,试验编号19-24与25、26可以发现,脚部与鞋跟口处的复合材料选择对穿着舒适程度也有影响,而不同的材料对舒适度的影响差异较大。首先,要求其拥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减少摩擦;但是,硬度和弹性不能太低,低硬度和弹性使得鞋帮与脚部贴合变差,鞋子晃动,容易脱落导致穿着不适,甚至造成损伤。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微发泡材料A、B、C因发泡程度、硬度、弹性等综合性能提供了更好的穿着感受,优于普通聚氨酯材料,更优于普通海绵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殊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第一粘结层、聚氨酯微泡沫层、第二粘结层、脚踝接触层,其中,所述聚氨酯微泡沫层为聚氨酯微泡沫材料,其中聚氨酯微泡沫材料密度为0.26-0.36 g/cm3,ASKER C硬度为20-36;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采用聚氨酯粘结剂,所述基底层为天然皮革和/或人造皮革,所述脚踝接触层为天然皮革和/或人造皮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微泡沫材料为100质量份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与50-70质量份PAPI异氰酸酯的缩聚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为四臂聚乙二醇与环氧氯丙烷在三氟化硼催化条件下,交联开环聚合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结构如结构式(I):
(I)
其中,a,b,m,n表示聚合物中重复单元的链节数,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数均分子量为105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的黏度为1.2 Pa•s。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微泡沫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00质量份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与30-50质量份的增塑剂混合,20-40质量份5613聚醚多元醇,0.1-0.15质量份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加入50-70质量份的PAPI异氰酸酯,得到待成型前体;将待成型前体加入磨具中温度为50-80℃固化10-20小时,得到聚氨酯微发泡材料;所述的增塑剂为蓖麻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100质量份的端羟基聚环氧氯丙烷与30-50质量份的增塑剂混合, 20-40质量份5613聚醚多元醇,0.1-0.15质量份辛酸亚锡混合均匀,加入50-70质量份的PAPI异氰酸酯,得到待成型前体;
在基底层表面涂布聚氨酯粘结剂,放置30-180 s,形成第一粘结层;在第一粘结层表面涂布所述待成型前体,并在待成型前体表面涂布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第二粘结层,在第二粘结层表面覆盖脚踝接触层,加入模具中成型10-20小时,得到多层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在高跟鞋中的应用。
9.一种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所述鞋帮结构采用弧形,所述的多层复合材料厚度为1-3mm。
10.一种高跟鞋,其特征在于,其后鞋跟帮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脚踝肌腱的鞋帮结构,所述鞋帮结构设置在与后脚踝接触的对应位置,所述鞋帮结构向上延伸至后帮口,向下连接至鞋帮的后跟端点,鞋帮的后跟端点与后跟鞋底水平线之间高度H为17-35 mm,后跟鞋底距后帮口末端2/3高度位置的弧形切线与铅垂线夹角α为11-36度,后帮口弧切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β为58-76度。
CN202410109789.8A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Withdrawn CN117621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9789.8A CN117621552A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CN202410309076.6A CN117901502A (zh) 2024-01-26 2024-03-19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9789.8A CN117621552A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1552A true CN117621552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9789.8A Withdrawn CN117621552A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CN202410309076.6A Pending CN117901502A (zh) 2024-01-26 2024-03-19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09076.6A Pending CN117901502A (zh) 2024-01-26 2024-03-19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621552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1502A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5598B2 (en) Insole with arch spring
US20020007569A1 (en) Work insoles
US20200029653A1 (en) Insole for relieving plantar facsiitis pain
KR100919137B1 (ko) 신발의 인솔
US5218056A (en) Elastomers
CN117621552A (zh) 一种多层复合材料及其成型方法与应用
CN108685269B (zh) 一种骑车专业鞋垫
JP6886354B2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US6418642B1 (en) Slipper with polymer insole j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KR101728059B1 (ko) 충격흡수 성능이 우수한 신발 중창
CN108530595A (zh) Pu鞋材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EP0441068B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lastomers
CN117643403A (zh) 一种提高穿着舒适度的多层复合高跟鞋底
JP2021178915A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および靴底部材
WO2021193363A1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および靴底部材
JPWO2019172201A1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および靴底部材
JP2714734B2 (ja) 靴の中敷きの製造方法
JP6938727B2 (ja) 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ー発泡体
JP2003335830A (ja) 発泡体
JPH0347527Y2 (zh)
KR100995953B1 (ko) 신발용 고기능성 월형 및 그 월형의 제조방법
JP2023047288A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靴底
JP2023093888A (ja) インソール
JP2021031564A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および靴底部材
CN115850631A (zh) 聚氨基甲酸酯泡沫以及鞋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