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9244A -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9244A
CN117619244A CN202311635468.3A CN202311635468A CN117619244A CN 117619244 A CN117619244 A CN 117619244A CN 202311635468 A CN202311635468 A CN 202311635468A CN 117619244 A CN117619244 A CN 117619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liquid
conveying pipeline
pipe
liquid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54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anf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an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anf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an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54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9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9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9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液混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包括粉料仓、储液罐和粉液混合装置,粉料仓和粉液混合装置之间连通有粉料输送管道,储液罐和粉液混合装置之间连通有液体输送管道,粉液混合装置的出料口连通有粉液输送管道;粉液混合装置包括连接件以及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内管的底部位于外管内;内管的顶部与粉料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外管的底部与粉液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外管的侧壁与液体输送管道相切连通。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进行粉液混合时容易产生管道堵塞,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液混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领域经常涉及粉料与液体的混合,以实现原料的均质化,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传统的粉液混合方式为:将粉料一次性投加入装有液体的搅拌釜或者分散缸内,再通过搅拌器搅拌以实现粉料和液体的混合。这种粉液混合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粉料与液体的接触不均匀,先与液体接触的粉料湿润后会将黏附在其表面的粉料包裹起来形成小粉团,小粉团内部的粉料很难通过搅拌扩散,导致产品质量下降;2)当粉料的比重很轻时,在一次性投加大量粉料过程中以及初始搅拌阶段容易造成粉料飞扬,不仅污染工作环境,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导致产品中粉料的浓度降低,从而影响产品质量;3)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真空上料的方式进行自动投料,作为动力源的大型真空泵的能耗较高,不利于节能以控制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尝试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粉液混合:采用粉料管道和液体管道分别输送粉料和液体,并通过三通接头将粉料管道和液体管道连接至混合管道上,使得粉料和液体被同步输送至混合管道中,并在混合管道中继续输送,从而在输送过程中实现混合。该粉液混合方式可以提高粉料和液体的接触均匀性,以提高粉料和液体的后续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避免粉料飞扬、减少操作步骤,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但是,上述粉液混合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
1、粉料和液体在三通接头处开始接触混合产生粉料溶液,由于粉料管道和液体管道中至少一个与混合管道之间具有夹角,则粉料和液体中至少一个在三通接头处会产生流速损失,导致粉料溶液缺乏足够的流速而容易粘附在混合管道的内壁上,造成混合管道堵塞,导致不能生产,需要停机检修,影响生产的连续性,进而导致整体生产效率降低。
2、液体进入三通接头后容易产生水汽和回流,当水汽浸入粉料管道内与粉料接触或者液体回流至粉料管道内与粉料接触时,会导致粉料管道内的粉料凝结,凝结的粉料积聚在粉料管道内会造成粉料管道堵塞,导致不能生产,需要停机检修,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进行粉液混合时容易产生管道堵塞,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包括粉液混合机构和粉液输送管道,粉液混合机构包括粉液混合装置、粉料输送管道和液体输送管道;粉液混合装置包括连接件以及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内管的底部高度外管的底部;内管的顶部与粉料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外管的底部与粉液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外管的侧壁与液体输送管道相切连通。
本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
实际应用时,粉料从粉料输送管道掉落进入内管,并顺着内管向下掉落,而液体通过液体输送管道相切进入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内产生旋流,并沿外管内壁向下旋流;粉料从内管掉落至外管后与旋流的液体接触混合,完成粉液的混合,形成的粉料溶液通过粉液输送管道从粉液混合装置输送进入后续的加工步骤。
1、本方案中粉料和液体同步进入粉液混合装置的内管和外管,并于外管的底部边流动边混合,相比于将粉料一次性全部加入液体中的方式,本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粉料与液体的接触均匀性,减少甚至避免粉团的产生,从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2、本方案通过粉料输送管道实现粉料的加料,并在封闭的粉液混合装置中实现粉料与液体的混合,当粉料的比重很轻时,例如混合的粉料为比重超轻的气相二氧化硅时,可以避免加料和混合过程中产生粉料飞扬,既能有效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性,又可以保证产品中粉料的浓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3、本方案将粉料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在内管的顶部,则粉料输送管内的粉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粉料输送管道掉落至内管中,实现粉料的投料,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大型真空泵进行真空上料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能耗,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4、本方案将液体输送管道与外管相切设置,则进入外管的液体沿其内壁旋流而下,相比于将液体输送管道与外管对中连接的方式,可以保证液体与粉料接触时具有足够的流速,由于粉料输送管道与内管同轴设置,粉料进入内管时也没有流速损失,如此,液体与粉料混合所产生的粉料溶液在粉液输送管道中也能够保持足够的流速,从而避免粉料溶液粘附在粉液管道内壁上造成堵塞,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5、本方案向粉液混合装置相切通入液体,使得液体沿外管的内壁旋流而下,相比于向粉液混合装置对中通入液体的方式,可以避免液体冲击外管内壁而产生回流,从而可以避免液体回流至粉料输送管道浸湿粉料而造成粉料输送管道堵塞;此外,本方案将内管伸入外管内,则液体从外管的侧壁通入,粉料却通过内管直接导入外管的底部,即将粉液混合装置的进液口和进粉口错开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可能产生的回流液体进入粉料输送管道将粉料浸湿,从而进一步避免粉料输送管道堵塞,保证生产效率。
6、本方案将内管和外管同轴设置,则粉料沿内管掉落至外管的中间位置,液体进入外管后产生的旋流的中心位于外管的中间位置,即粉料会掉落至旋流液体的中心,使得粉料被液体充分搅散并与液体混合,有利于提高粉料与液体的接触均匀度,以提高粉料与液体的混合均匀度,减少甚至避免粉团的产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管上套接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有益效果:本方案在内管上设置外径逐渐增大的导向环,当部分液体沿着内管的外壁旋流而下时,导向环可以对该部分液体进行导向,将该部分液体引流至沿外管内壁流动,避免液体在内管的底部与粉料接触,从而避免被液体浸润的粉料粘附在内管的底部,在长时间的积聚下造成粉液混合装置内部堵塞,因此本方案可以保证粉液混合装置的长时间运行,减少停机检修次数,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此外,本方案的导向环结构设置,可以在保持内管内径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内管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相比于在内管底部设置内外径均从上到下逐渐增加的喇叭状结构进行导流的方式而言,一方面,可以避免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旋流而下液体,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于内管的底部进入内管,从而避免内管中的粉料被液体浸湿结团而堵塞内管;另一方面,可以对掉落至内管底部的粉料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效果,减少粉料从内管掉落至外管过程中的扩散,从而减少附着在内管底部的粉料,如此,即便在外管内旋流的液体将内管底部的粉料浸湿,也相对不容易发生堵塞。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过渡管,过渡管的管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有益效果:本方案在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之间设置过渡管,一方面,当外管的管径大于粉液输送管道的管径时,可以通过过渡管有效实现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的平滑过渡,相比于将管径不同的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通过环板进出台阶式连接,本方案可以减少粉料溶液在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连接处的流速损失,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粉液输送管道的堵塞;另一方面,过渡管可以将沿外管内壁旋流而下的液体聚拢,使得液体与掉落至外管中间位置的粉料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粉料和液体的混合均匀性,保证产品质量;此时,液体经过在外管内的旋流其流速有所减缓,使得液体在过渡管内与粉料接触时既保留有足够的流速来防止堵塞,又不至于因流速过大而在旋流器原理作用下导致粉料返流,从而保证粉料与液体顺利混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管底部与外管底部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内管直径的1/2。
有益效果:本方案将内管底部与外管底部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大于内管直径的1/2,当在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之间设置管径逐渐减小的过渡管时,可以将整个系统的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方便安装和检修,并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被过渡管聚拢的液体与内管的底部接触,如此,即便有部分粉料在掉落过程中暂时附着在内管底部,也不会与聚拢的液体接触而被浸湿,避免被液体浸湿的粉料持续粘附在内管底部而形成粉料团的堆积,本方案可以进一步降低粉液混合装置内部堵塞的可能,从而保证生产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管和液体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转接管,转接管的形状沿液体输送方向从圆管逐渐变为扁管,且转接管圆管端的管径与液体输送管道的管径相同,转接管扁管端的宽度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相匹配。
有益效果:本方案在外管和液体输送管道之间设置转接管,且转接管的形状沿液体输送方向从圆管逐渐变为扁管,可以有效实现液体输送管道与外管的相切连通,并保证从液体输送管道到外管的内部空间过渡圆滑,避免液体在液体输送管道和外管的连接处发生流速损失,从而保证液体在外管和内管之间顺利形成旋流,与粉料均与接触、充分混合,同时降低混合后的粉料溶液在粉液输送管道中发生堵塞的可能。
此外,转接管扁管端的宽度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相匹配,可以保证从液体输送管道进入粉液混合装置的液体,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的间隙中全部沿一个方向旋流而下,避免因液体输送管道与圆柱段连接端的尺寸过大,液体进入粉液混合装置后发生分流,多股流向不同的液体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相遇而造成各自的流速损失,因此本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液体与粉料接触时具有足够的流速,从而避免粉料与液体混合后形成的粉料溶液因流速过低而在粉液输送管道内发生堵塞,有利于保证生产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小于液体输送管道内径的1/2。
有益效果:本方案将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设置为小于液体输送管道内径的1/2,可以避免因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过大,从液体输送管道进入外管的液体无法有效形成旋流而直接下落,从而在内管的外壁形成水帘,此时从内管下落的粉料容易在内管底部与液体接触,导致内管底部积聚过多湿润的粉料而堵塞,因此,本方案可以进一步降低粉液混合装置内部发生堵塞的可能。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粉料输送管道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连接在搅拌电机输出轴上的搅拌杆,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杆和搅拌叶片伸入粉料输送管道内。
有益效果:由于比重很轻的粉料(例如气相二氧化硅)仅仅依靠自重在粉料输送管道内进行落料,容易在粉料输送管道内形成“架桥”现象,导致粉料不能连续落料而堆积在粉料输送管道内,造成粉料输送管道堵塞,需要停机进行疏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并且粉料堆积在粉料输送管道内,粉液混合装置内上行的水汽与堆积在粉料输送管道内的粉料接触,粉料被水汽湿润后容易进一步造成粉料输送管道堵塞,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体生产效率。本方案在粉料输送管道上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杆和其上的搅拌叶片伸入粉料输送管道内,对粉料输送管道内输送的粉料进行搅拌,可以辅助粉料顺利落料,保证粉料溶液中粉料的浓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可以避免粉料堆积在粉料输送管道内,与粉液混合装置内上行的水汽接触后被湿润而造成粉料输送管道堵塞,因此本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生产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搅拌装置上设有振动器,振动器用于振动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和粉料输送管道之间设有弹性件,搅拌装置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在粉料输送管道上。
有益效果:本方案在搅拌装置上设置振动器,当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和搅拌杆上附着有粘附性较牢的粉团时,例如粉液混合装置内的水汽上行进入粉料输送管道内,被水汽浸润的粉料形成粉团,牢固地粘附在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和搅拌杆上,可以启动振动器对搅拌装置进行振动,通过振动力将粘附在搅拌杆和搅拌叶片上的湿润粉料形成的粉团振落,保证搅拌装置的正常工作,从而保证粉料的正常下料,避免粉料输送管道堵塞。
本方案通过弹性件将搅拌装置活动连接在粉料输送管道上,相比于将搅拌装置固定连接在粉料输送管道上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振动器对搅拌装置进行振动的效果,保证搅拌杆和搅拌叶片上粘附的粉团被有效振落,从而有效保证搅拌装置的正常工作,进而保证粉料的正常下料,避免粉料输送管道发生堵塞。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粉液混合机构还包括粉料仓和储液罐,粉料仓的出料口与粉料输送管道连通,储液罐的出料口与液体输送管道连通,且粉料仓和粉料输送管道的连通处设有匀速出料装置;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有液体输送泵,粉液输送管道上设有粉液输送泵。
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粉料仓向粉料输送管道供给粉料,通过储液罐向液体输送管道供给液体,可以保持粉料和液体的持续供给,从而实现连续生产;并且在粉料仓与粉料输送管道的连通处设置匀速出料装置,则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匀速出料装置准确控制粉料的加料速度,从而获得满足要求的粉料溶液,以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本方案在液体输送管道和粉液输送管道上分别设置液体输送泵和粉液输送泵,一方面,通过液体输送泵经液体输送管道向粉液混合装置泵送液体,可以准确控制液体的加料速度,使得液体加料速度与粉料加料速度相匹配,从而保证粉料溶液浓度满足生产要求,进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当液体的稠度比较大、流动性比较大时,液体输送泵可以增加液体的流动性,粉液输送泵可以增加粉料溶液的流动性,不仅可以保证粉液混合的顺利进行,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输送管道的堵塞可能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粉液混合机构的数量为两套或多套,每套粉液混合机构的出料口均与粉液输送管道连通。
有益效果:本方案将粉液混合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套或多套,可以通过两套或多套粉液混合机构同时进行生产,从而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储液罐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每个储液罐的出料口均为液体输送管道连通。
有益效果:本方案将储液罐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或多个,一方面,便于生产需要多种液体进行混合的产品,另一方面,使用同一种液体进行生产时,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储液罐交替使用,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搅拌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粉液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搅拌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搅拌杆和搅拌叶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粉料仓1、储液罐2、粉液混合装置3、内管31、外管32、导向环33、连接件34、上法兰盘341、下法兰盘342、过渡管35、转接管36、粉料输送管道4、液体输送管道5、液体阀门51、粉液输送管道6、螺旋输送机7、搅拌装置8、搅拌电机81、搅拌杆82、搅拌叶片83、弹性件9、导向杆91、弹簧92、振动器10、安装板11、安装架12、液体输送泵13、粉液输送泵13。
实施例1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如附图1所示,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粉液混合机构和粉液输送管道6,粉液混合机构包括粉料仓1、储液罐2、粉液混合装置3、粉料输送管道4和液体输送管道5,粉料仓1位于粉液混合装置3的上方,储液罐2的出料口高于粉液混合装置3的进料口;粉料仓1的出料口和粉液混合装置3的进料口之间通过粉料输送管道4连通,储液罐2的出料口和粉液混合装置3的进料口之间通过液体输送管道5连通,粉液混合装置3底部的出料口与粉液输送管道6连通,粉液输送管道6的另一端连通至后续的加工设备。液体输送管道5上连通有液体阀门51。
本实施例中,粉液输送管道6为L型管道,且粉液输送管道6的弯折部位圆滑过渡,如此,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整个粉液混合系统的高度,还可以避免粉料溶液在粉液输送管道6的弯折处发生堵塞。粉料仓1和粉料输送管道4之间连通有匀速出料装置,用于控制粉料匀速出料,本实施例中,匀速出料装置为螺旋输送机7,且螺旋输送机7水平设置;具体的,粉料仓1底部的出料口与螺旋输送机7的进料口连通,螺旋输送机7的出料口与粉料输送管道4的侧壁连通。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粉液混合装置3包括连接件34以及竖直同轴设置的内管31和外管32,内管31的外壁和外管32的顶部通过连接件34密封连接,内管31的底部位于外管32内。具体的,连接件34包括上法兰盘341和下法兰盘342,上法兰盘341焊接固定在内管31的外壁上,下法兰盘342焊接固定在外管32的外壁上,且下法兰盘342的顶部与外管32的顶部平齐;上法兰盘341和下法兰盘342通过螺栓密封固定连接,以实现内管31外壁和内管31顶部的密封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内管31外壁和外管32顶部的密封性,还可以在上法兰盘341和下法兰盘342之间增加密封垫。
内管31的顶部与粉料输送管道4同轴连通,外管32的底部与粉液输送管道6同轴连通,外管32的侧壁与液体输送管道5相切连通。内管31上套接有导向环33,导向环33可以与内管31焊接固定,也可以与内管31一体成型;导向环33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且导向环33的底部与内管31的底部平齐。本实施例中,外管32的管径大于粉液输送管道6的管径,则在外管32和粉液输送管道6之间连通过渡管35,过渡管35的管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即过渡管35为圆锥管,过渡管35的顶部管径与外管32的管径相同,过渡管35的底部管径与粉液输送管道6的管径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外管32的管径与粉液输送管道6的管径相同,则无需设置过渡管35。内管31底部与外管32底部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内管31直径的1/2。
如图1所示,外管32和液体输送管道5之间连通有转接管36,转接管36的形状沿液体输送方向从圆管逐渐变为扁管,且转接管36圆管端的管径与液体输送管道5的管径相同,转接管36扁管端的宽度与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的间隙相同。内管31与外管32之间的间隙小于液体输送管道5内径的1/2。
粉料输送管道4上设有搅拌装置8,搅拌装置8上设有用于振动搅拌装置8的振动器10。具体的,如图2所示,粉料输送管道4的顶部焊接固定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安装有搅拌装置8和振动器10。搅拌装置8包括搅拌电机81、搅拌杆82和搅拌叶片83,搅拌电机81通过螺栓竖直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2上,搅拌杆82通过螺栓同轴固定连接在搅拌电机81的输出轴上,搅拌叶片83焊接固定在搅拌杆82的侧壁上,搅拌杆82和焊接其上的搅拌叶片83伸入粉料输送管道4和内管31内,且搅拌杆82和粉料输送管道4同轴设置,搅拌杆82的底部和搅拌叶片83的底部齐平。本实施例以螺带式搅拌叶片83进行展示,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浆式、锚式、框式、螺带式、螺杆式等现有的搅拌叶片83,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辅助粉料输送管道4内的粉料完成下料即可。本实施例中,振动器10为振动马达,振动器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2上。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方法,基于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将粉料储存至粉料仓1中,将液体储存至储液罐2中,以供生产使用。
S2、加入粉料:启动螺旋输送机7、搅拌电机81和振动器10,螺旋输送机7将粉料仓1底部掉落的粉料水平输送至粉料输送管道4中,粉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粉料输送管道4向下掉落,进入粉液混合装置3的内管31;搅拌电机81驱动搅拌杆82和搅拌叶片83旋转,对粉料输送管道4内的粉料进行搅拌,以辅助粉料下料;振动器10通过安装架12将振动力传递至搅拌装置8,将附着在搅拌杆82和搅拌叶片83上的粉料振落。
S3、通入液体:打开液体阀门51,储液罐2内储存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液体输送管道5流入粉液混合装置3的外管32,由于液体输送管道5通过转接管36与外管32相切连通,液体进入外管32后,在外管32和内管31之间的间隙中形成旋流。
S4、粉液混合:在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的间隙旋流而下的液体,于内管31底部的下方与掉落出内管31的粉料接触,粉料在液体的旋流作用下与液体混合,形成粉料溶液;圆锥形的过渡管35对液体具有聚拢作用,促进掉落的粉料与旋流的液体充分接触,提高混合效果。
S5、出料:粉料和液体混合后形成的粉料溶液在自身重量及旋流的双重作用下,从过渡管35流入粉液输送管道6,通过粉液输送管道6输送至后续的加工步骤。
实施例2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如附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搅拌装置8和粉料输送管道4之间设有弹性件9,搅拌装置8通过弹性件9活动连接在粉料输送管道4上。具体的,弹性件9包括若干导向杆91和套设在导向杆91上的弹簧92,导向杆91的底部焊接固定在安装板11的顶部,安装架12对应导向杆91的位置开有导向孔(图中未示出),导向杆91的顶部竖直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弹簧92的顶部与安装架12的底部焊接固定,弹簧92的底部与安装板11的顶部焊接固定。
实施例3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如附图5所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液体输送管道5上连通有液体输送泵13,粉液输送管道6上连通有粉液输送泵13。当液体的稠度比较大、流动性比较大时,液体输送泵13可以增加液体的流动性,粉液输送泵13可以增加粉料溶液的流动性,不仅可以保证粉液混合的顺利进行,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输送管道的堵塞可能性。
实施例4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如附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当选用的搅拌叶片83沿搅拌杆82的轴向延伸时,例如选用螺带式或螺杆式结构时(图6以螺带式搅拌叶片83为例进行展示),搅拌叶片83的顶部焊接固定在搅拌杆82的底部,如此可以缩短搅拌杆82的长度,减少搅拌杆82对粉料输送管道4内部空间的占用,既可以避免粉料输送管道4发生堵塞,又保证了粉料输送管道4的输送效率。
实施例5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如附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粉液混合机构的数量为两套或多套,每套粉液混合机构的出料口均与粉液输送管道6连通,本实施例以两套粉液混合机构为例进行说明。两套粉液混合机构同时进行粉液混合加工,可以有效提高粉液混合的加工效率,实现大批量生产。
实施例6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如附图8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储液罐2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每个储液罐2的出料口均与液体输送管道5连通,本实施例以两个储液罐2为例进行说明。本方案设置两个储液罐2,可以实现需要多种液体进行混合的产品的加工,并且当只需混合一种液体时,可以将两个储液罐2交替使用,实现粉液的持续混合,从而提高生产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液混合机构和粉液输送管道,粉液混合机构包括粉液混合装置、粉料输送管道和液体输送管道;粉液混合装置包括连接件以及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外壁和外管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内管的底部高于外管的底部;内管的顶部与粉料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外管的底部与粉液输送管道同轴连通,外管的侧壁与液体输送管道相切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套接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粉液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过渡管,过渡管的管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底部与外管底部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内管直径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液体输送管道之间连通有转接管,转接管的形状沿液体输送方向从圆管逐渐变为扁管,且转接管圆管端的管径与液体输送管道的管径相同,转接管扁管端的宽度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小于液体输送管道内径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输送管道上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和连接在搅拌电机输出轴上的搅拌杆,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杆和搅拌叶片伸入粉料输送管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上设有振动器,振动器用于振动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和粉料输送管道之间设有弹性件,搅拌装置通过弹性件活动连接在粉料输送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液混合机构还包括粉料仓和储液罐,粉料仓的出料口与粉料输送管道连通,储液罐的出料口与液体输送管道连通,且粉料仓和粉料输送管道的连通处设有匀速出料装置;所述液体输送管道上设有液体输送泵,粉液输送管道上设有粉液输送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液混合机构的数量为两套或多套,每套粉液混合机构的出料口均与粉液输送管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的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每个储液罐的出料口均与液体输送管道连通。
CN202311635468.3A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Pending CN117619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5468.3A CN117619244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5468.3A CN117619244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9244A true CN117619244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5468.3A Pending CN117619244A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92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20226U (zh) 混凝土整体浇灌装置
CN20276402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上料机及其加水装置
CN20819717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料装置
CN209901125U (zh) 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的恒速加液搅拌釜
CN205980728U (zh) 一种用于生产香精的烘干机上料系统
CN117619244A (zh) 一种防堵塞的粉液混合系统
CN108643003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连续式搅拌系统及方法
CN209464921U (zh) 淀粉加工用搅拌装置
CN109621817B (zh) 一种多功能混合搅拌系统
CN207256561U (zh) 一种混凝土自动配料装置
CN215743218U (zh) 一种方便添加原料的混料机
CN207290539U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干混砂浆储料罐搅拌制浆装置
CN211358492U (zh) 一种消泡剂均化加料的搅拌釜
CN21073281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砂浆搅拌机
CN115139412A (zh) 一种桩基施工用混凝土搅拌机构
CN209443787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CN202410667U (zh) 具有搅拌装置的曝气式反应桶
CN209478547U (zh) 一种陶瓷浆体生产系统
CN213499998U (zh) 一种连续下料机
CN217621320U (zh) 一种应用于mjs工法的水泥泥浆处理系统
CN216634854U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用混料搅拌装置
CN206897198U (zh) 水肥一体化混匀装置
CN204746302U (zh) 釜式反应器的溢流进料装置
CN212819224U (zh) 一种应用于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饲料预成型装置
CN208049860U (zh) 一种搅拌仓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