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06090A -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06090A
CN117606090A CN202410017647.9A CN202410017647A CN117606090A CN 117606090 A CN117606090 A CN 117606090A CN 202410017647 A CN202410017647 A CN 202410017647A CN 117606090 A CN117606090 A CN 117606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air
air conditioner
air out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176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玉林
林金煌
熊重重
邹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4100176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06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06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06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至少两个室内风机、管路组件及控制阀组件,管路组件包括第一、第二总管路及至少两个支管路,各室内换热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支管路上;控制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机壳具有至少两个出风口;空调室外机;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启动时,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断路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装置可实现多种送风方式:
一、制冷上出风模式
在此模式下,上下风机同时工作或者上风机单独工作,气流从空调装置的顶部送风、底部回风。
二、制热下出风模式
在此模式下,上下风机同时工作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气流从空调装置的底部送风、顶部回风;
三、上下组合出风模式(制冷、制热都适用)
在此模式下,上、下风机同时工作,气流从空调装置的顶部、底部同时进风,从顶部、底部同时出风。具体地,在此模式下,风机的效率最优、风量最大。
然而,在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对未处于工作状态下的风机对应的室内换热器部分来说,因风机未工作,流经该处的冷媒热量聚集在换热器上,并未送到室内,导致换热器的温度不均,影响空调装置的制冷/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至少两个室内风机、管路组件以及控制阀组件,管路组件包括第一总管路、第二总管路及至少两个支管路,各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总管路和第二总管路连通,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与至少两个支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室内换热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支管路上;控制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至少两个控制阀与至少两个支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机壳具有至少两个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出风口,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风机一一对应地设置;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以及室外换热器,第一总管路与四通阀连通,第二总管路与室外换热器连通;其中,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启动时,以使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断路状态。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至少两个加热装置,至少两个加热装置与至少两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加热装置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以对经由出风口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设置在同一支管路上的控制阀为一个;或者,设置在同一支管路上的控制阀为多个,至少一个控制阀位于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至少另一个控制阀位于室内换热器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室外风机,与室外换热器相对设置;节流阀,设置在第一总管路和/或第二总管路上。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空调室内机包括:上出风模式,在空调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启动与上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以使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位于同一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控制其余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断路状态;下出风模式,在空调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启动与下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以使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位于同一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控制其余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断路状态;上下出风模式,在空调室内机处于上下出风模式时,分别启动与上出风口、下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以使与各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各室内换热器位于同一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
进一步地,控制阀为二通阀,给二通阀通电后,二通阀处于通路状态;给二通阀断电后,二通阀处于断路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步骤S2:获取空调装置所处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或者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其中,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出风模式包括上出风模式、下出风模式以及上下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或者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若空调装置处于制冷模式,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若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若T内环-T设定≥△T1,或者T内环-T舒适1≥△T2,则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否则,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若T设定-T内环≥△T3,或者T舒适2-T内环≥△T4,则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否则,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下出风模式。
进一步地,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控制空调室内机的全部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至少两个室内风机、管路组件以及控制阀组件,管路组件包括第一总管路、第二总管路及至少两个支管路,各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总管路和第二总管路连通,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与至少两个支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室内换热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支管路上;控制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至少两个控制阀与至少两个支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机壳具有至少两个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出风口,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风机一一对应地设置。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以及室外换热器,第一总管路与四通阀连通,第二总管路与室外换热器连通。这样,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启动时,以使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断路状态,以确保室内风机的启停状态与冷媒流经的室内换热器相匹配,降低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提升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能力,实现快速制冷或者制热,并实现节能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实施例处于制冷模式、上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上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装置处于制冷模式、下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下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装置处于制冷模式、上下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上下出风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处于制冷模式时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处于制热模式时的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110、室内换热器;111、第一室内换热器;112、第二室内换热器;120、室内风机;121、第一室内风机;122、第二室内风机;131、第一总管路;132、第二总管路;133、支管路;1331、第一支管路;1332、第二支管路;140、控制阀;141、第一控制阀;1411、第一子控制阀;1412、第二子控制阀;142、第二控制阀;1421、第三子控制阀;1422、第四子控制阀;150、加热装置;151、第一加热装置;152、第二加热装置;
200、空调室外机;210、压缩机;220、四通阀;230、室外换热器;240、室外风机;250、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如图1至图6所示,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200。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至少两个室内风机120、管路组件以及控制阀组件,管路组件包括第一总管路131、第二总管路132及至少两个支管路133,各支管路1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总管路131和第二总管路132连通,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与至少两个支管路133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室内换热器110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支管路133上;控制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140,至少两个控制阀140与至少两个支管路133一一对应地设置。机壳具有至少两个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出风口,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风机120一一对应地设置。空调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210、四通阀220以及室外换热器230,第一总管路131与四通阀220连通,第二总管路132与室外换热器230连通。其中,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120启动时,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相对应的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120启动时,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相对应的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以确保室内风机120的启停状态与冷媒流经的室内换热器110相匹配,降低室内换热器110的温度不均匀性,提升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能力,实现快速制冷或者制热,并实现节能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室内风机120包括第一室内风机121和第二室内风机122,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出风口与第一室内风机121对应设置,下出风口与第二室内风机122对应设置。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第一室内换热器111与第一室内风机121对应设置,第二室内换热器112与第二室内风机122对应设置。至少两个支管路133包括第一支管路1331和第二支管路1332,第一室内换热器111设置在第一支管路1331上,第二室内换热器112设置在第二支管路1332上。至少两个控制阀140包括第一控制阀141和第二控制阀142,第一控制阀141设置在第一支管路1331上,第二控制阀142设置在第二支管路1332上。
具体地,在第一室内风机121启动时,仅上出风口出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投入使用、第二室内换热器112未投入使用,控制第一控制阀141处于通路状态、第二控制阀142处于断路状态,以使处于启动状态的第一室内风机121与冷媒流经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相匹配、未启动的第二室内风机122与未经冷媒流经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相匹配,进而降低了室内换热器110的整体温度不均匀性,提升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能力,实现快速制冷或者制热,并实现节能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具体地,在第二室内风机122启动时,仅下出风口出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投入使用、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未投入使用,控制第二控制阀142处于通路状态、第一控制阀141处于断路状态,以使处于启动状态的第二室内风机122与冷媒流经的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相匹配、未启动的第一室内风机121与未经冷媒流经的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相匹配,进而降低了室内换热器110的整体温度不均匀性,提升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能力,实现快速制冷或者制热,并实现节能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具体地,在第一室内风机121和第二室内风机122均启动时,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均出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12均投入使用,此时控制第一控制阀141和第二控制阀142均处于通路状态,进而提升了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能力,实现快速制冷或者制热,并实现节能效果。
如图1至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至少两个加热装置150。其中,至少两个加热装置150与至少两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加热装置150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以对经由出风口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这样,若经室内换热器110加热后的气体温度不能够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则可启动加热装置150对出风口处的气体进行加热,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加热装置150包括第一加热装置151和第二加热装置152,第一加热装置151设置在上出风口处、第二加热装置152设置在下出风口处。
可选地,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为一个;或者,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为多个,至少一个控制阀140位于室内换热器110的一侧,至少另一个控制阀140位于室内换热器110的另一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的个数选取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工况,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加工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为两个,设置在第一支管路1331上的两个控制阀140分别为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设置在第二支管路1332上的两个控制阀140分别为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其中,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分别位于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的两侧、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分别位于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六个、或多个。
如图1至图6所示,空调室外机200还包括室外风机240和节流阀250。其中,室外风机240与室外换热器230相对设置,节流阀250设置在第一总管路131和/或第二总管路132上。
在本实施例中,节流阀250设置在第二总管路132上。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上出风模式、下出风模式以及上下出风模式。在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上出风模式时,启动与上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120,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位于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控制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在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下出风模式时,启动与下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120,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位于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控制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在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上下出风模式时,分别启动与上出风口、下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120,以使与各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各室内换热器110位于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阀140为二通阀,给二通阀通电后,二通阀处于通路状态;给二通阀断电后,二通阀处于断路状态。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控制阀14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也降低了控制阀140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同时,上述设置使得用户对控制阀140的控制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控制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室内风机121单独工作时,开启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关闭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使冷媒仅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所处的第一支管路1331;当第二室内风机122单独工作时,关闭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开启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使冷媒仅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11所处的第二支管路1332;当第一室内风机121和第二室内风机122同时工作时,开启第一子控制阀1411、第二子控制阀1412、第三子控制阀1421以及第四子控制阀1422,使冷媒同时流经第一支管路1331和第二支管路1332。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室内风机121单独工作时,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通电、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断电,冷媒仅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11。
如图1所示,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且为上出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通电、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断电,冷媒从压缩机210开始依次流经四通阀220、室外换热器230、节流阀250、第二子控制阀1412、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第一子控制阀1411以及四通阀220后回到压缩机210形成一次循环。
如图2所示,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且为上出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通电、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断电,冷媒从压缩机210开始依次流经四通阀220、第一子控制阀1411、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第二子控制阀1412、节流阀250、室外换热器230、四通阀220后回到压缩机210形成一次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室内风机122单独工作时,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断电、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通电,冷媒仅流经第二室内换热器112。
如图3所示,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且为下出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断电、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通电,使冷媒从压缩机210开始依次流经四通阀220、室外换热器230、节流阀250、第四子控制阀1422、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第三子控制阀1421、四通阀220后回到压缩机210形成一次循环。
如图4所示,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且为下出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子控制阀1411和第二子控制阀1412断电、第三子控制阀1421和第四子控制阀1422通电,使冷媒从压缩机210开始依次流经四通阀220、第三子控制阀1421、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第四子控制阀1422、节流阀250、室外换热器230、四通阀220后回到压缩机210形成一次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室内风机121和第二室内风机122同时工作时,第一子控制阀1411、第二子控制阀1412、第三子控制阀1421以及第四子控制阀1422通电,使冷媒同时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11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112。
如图5所示,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且为上下出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子控制阀1411、第二子控制阀1412、第三子控制阀1421以及第四子控制阀1422通电,使冷媒从压缩机210开始依次流经四通阀220、室外换热器230、节流阀250,在室内侧时,分成两条支管路133:一条支管路133(第二支管路1332)流经第四子控制阀1422、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第三子控制阀1421;另一条支管路133(第一支管路1331)流经第二子控制阀1412、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第一子控制阀1411,之后两条支管路133汇合,一同流经四通阀220后回到压缩机210形成一次循环。
如图6所示,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且为上下出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子控制阀1411、第二子控制阀1412、第三子控制阀1421以及第四子控制阀1422通电,使冷媒从压缩机210开始流经四通阀220,在室内侧时,分成两条支管路133:一条支管路133(第一支管路1331)流经第一子控制阀1411、第一室内换热器111、第二子控制阀1412;另一条支管路133(第二支管路1332)流经第三子控制阀1421、第二室内换热器112、第四子控制阀1422,之后两条支路汇合,一同流经节流阀、室外换热器、四通阀后,回到压缩机形成一次循环。
如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装置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
步骤S2:获取空调装置所处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或者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其中,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出风模式包括上出风模式、下出风模式以及上下出风模式。
具体地,T内环为室内环境温度,单位:℃,该值为检测值。T设定为用户设定温度,单位:℃,该值为检测值。T舒适1为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单位:℃,其取值范围包含但不限于24~28℃,其中一种可取值为26℃。T舒适2为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单位:℃,其取值范围包含但不限于20~26℃,其中一种可取值为22℃。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结合运行模式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或者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
若空调装置处于制冷模式,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
若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若T内环-T设定≥△T1,或者T内环-T舒适1≥△T2,则将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否则,将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出风模式。
具体地,△T1为制冷设定温度预设温差,单位:℃,其取值范围包含但不限于0~10℃,其中一种可取值为5℃。△T2为制冷舒适温度预设温差,单位:℃,其取值范围包含但不限于0~10℃,其中一种可取值为3℃。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装置处于制冷模式下:
当满足T内环-T设定≥△T1,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用户设定温度偏高,需要快速降温,或者满足T内环-T舒适1≥△T2,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偏高,也需要快速降温,故在此情况下,将空调装置切换为上下出风模式,第一、第二室内换热器同时流经冷媒进行换热,上、下风口同时出风,进行快速制冷降温。
若不满足T内环-T设定≥△T1,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用户设定温度已较接近,无需快速降温,或者不满足T内环-T舒适1≥△T2,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已较接近,也无需快速降温,故在此情况下,将空调装置切换为上出风模式,仅第一室内换热器流经冷媒进行换热,上风口出风,可实现冷风不吹人的舒适效果,同时节省一个风机运转,可实现节能。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若T设定-T内环≥△T3,或者T舒适2-T内环≥△T4,则将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否则,将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下出风模式。
具体地,△T3为制热设定温度预设温差,单位:℃,其取值范围包含但不限于0~10℃,其中一种可取值为6℃。△T4为制热舒适温度预设温差,单位:℃,其取值范围包含但不限于0~10℃,其中一种可取值为4℃。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下:
当满足T设定-T内环≥△T3,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用户设定温度偏低,需要快速升温,或者满足T舒适2-T内环≥△T4,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偏低,也需要快速升温,故在此情况下,将空调装置切换为上下出风模式,第一、第二室内换热器同时流经冷媒进行换热,上、下风口同时出风,进行快速制热升温。
若不满足T设定-T内环≥△T3,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用户设定温度已较接近,无需快速升温,或者不满足T舒适2-T内环≥△T4,则表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相较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已较接近,也无需快速升温,故在此情况下,将空调装置切换为下出风模式,仅第二室内换热器流经冷媒进行换热,下风口出风,可实现地毯式制热的舒适效果,同时节省一个风机运转,可实现节能。
在本实施例中,将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控制空调室内机100的全部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某一变频3P冷量的可逆式出风空调装置采用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与采用常规整体式换热器进行额定制冷量、额定制热量、制冷温降速率、制热温升速率对比测试,结果如表1、表2、表3以及表4所示:
在仅第一室内风机工作且制冷运行时:
表1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与常规空调装置的额定制冷量比对表
额定制冷量/W 温降速率/℃/min
本实施例 4234.8 0.432
常规空调装置 3927.5 0.397
在仅第二室内风机工作且制热运行时:
表2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与常规空调装置的额定制热量比对表
额定制热量/W 温升速率/℃/min
本实施例 5684.9 0.547
常规空调装置 5012.8 0.481
从上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采用常规空调装置相比,额定制冷量提升7.82%、温降速率提升8.82%、额定制热量提升13.41%、温升速率提升13.72%,能力更高,温升、温降速率更快,舒适性更好。
在室外环境为-5℃,室内环境为0℃的环境下,设定30℃,超高风档,进行制热温升测试,其运行2h耗电量对比如下:
表3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与常规空调装置的耗电量比对表
耗电量/kW·h
本实施例 4.987
常规空调装置 5.432
在室外环境为43℃,室内环境为35℃的环境下,设定16℃,超高风档,进行制冷温降测试,其运行2h耗电量对比如下:
表4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装置与常规空调装置的耗电量比对表
从上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采用常规整体式空调装置相比,节能5.5~8.2%。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至少两个室内风机、管路组件以及控制阀组件,管路组件包括第一总管路、第二总管路及至少两个支管路,各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总管路和第二总管路连通,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与至少两个支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室内换热器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支管路上;控制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至少两个控制阀与至少两个支管路一一对应地设置;机壳具有至少两个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出风口,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风机一一对应地设置。空调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四通阀以及室外换热器,第一总管路与四通阀连通,第二总管路与室外换热器连通。这样,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启动时,以使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相对应的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上的控制阀处于断路状态,以确保室内风机的启停状态与冷媒流经的室内换热器相匹配,降低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提升空调装置的制冷/制热能力,实现快速制冷或者制热,并实现节能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装置的上风机或者下风机单独工作时影响空调装置换热能力的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机壳、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至少两个室内风机(120)、管路组件以及控制阀组件,所述管路组件包括第一总管路(131)、第二总管路(132)及至少两个支管路(133),各所述支管路(1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总管路(131)和所述第二总管路(132)连通,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与至少两个支管路(133)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所述室内换热器(110)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支管路(133)上;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140),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阀(140)与至少两个所述支管路(133)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机壳具有至少两个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出风口,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110)一一对应地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与至少两个所述室内风机(120)一一对应地设置;
空调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210)、四通阀(220)以及室外换热器(230),所述第一总管路(131)与所述四通阀(220)连通,所述第二总管路(132)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30)连通;
其中,在任意一个室内风机(120)启动时,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出风口出风、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相对应的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
至少两个加热装置(150),至少两个加热装置(150)与至少两个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所述加热装置(150)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出风口处,以对经由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为一个;或者,设置在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控制阀(140)位于室内换热器(110)的一侧,至少另一个所述控制阀(140)位于室内换热器(110)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200)还包括:
室外风机(240),与所述室外换热器(230)相对设置;
节流阀(250),设置在所述第一总管路(131)和/或所述第二总管路(1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出风口包括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包括:
上出风模式,在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上出风模式时,启动与所述上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120),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位于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控制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
下出风模式,在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下出风模式时,启动与所述下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120),以使与该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该室内换热器(110)位于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控制其余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断路状态;
上下出风模式,在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处于上下出风模式时,分别启动与所述上出风口、下出风口相对应的室内风机(120),以使与各室内风机(120)相对应的室内换热器(110)投入使用,并控制与各室内换热器(110)位于同一支管路(133)上的控制阀(140)处于通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140)为二通阀,给所述二通阀通电后,所述二通阀处于通路状态;给所述二通阀断电后,所述二通阀处于断路状态。
7.一种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空调装置的运行模式;
步骤S2:获取空调装置所处环境的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结合所述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结合所述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或者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
其中,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所述出风模式包括上出风模式、下出风模式以及上下出风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结合所述运行模式并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或者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
若所述空调装置处于制冷模式,则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
若所述空调装置处于制热模式,则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冷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1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
若T内环-T设定≥△T1,或者T内环-T舒适1≥△T2,则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否则,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出风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温度T设定之间的关系或者所述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制热室内环境舒适温度T舒适2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
若T设定-T内环≥△T3,或者T舒适2-T内环≥△T4,则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否则,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下出风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调整为上下出风模式的方法包括:
控制空调室内机(100)的全部控制阀处于通路状态。
CN202410017647.9A 2024-01-04 2024-01-04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606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7647.9A CN117606090A (zh) 2024-01-04 2024-01-04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17647.9A CN117606090A (zh) 2024-01-04 2024-01-04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6090A true CN117606090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51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17647.9A Pending CN117606090A (zh) 2024-01-04 2024-01-04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060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0730B2 (en) Control method of a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CN10472902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101043B2 (en) HVAC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2007315682A (ja) 水熱源ヒートポンプユニッ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104613668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40414A (zh) 空调系统、蓄热控制方法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11692640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式
CN106594871A (zh)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CN114383215B (zh) 换热器、空调器及空调控制方法
CN206145846U (zh) 一种分体多联式微型中央空调及其控制系统
CN113483412B (zh) 多模式水氟多联机系统
JP2002372320A (ja) 冷凍装置
CN113654122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控制方法
EP1666814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100712857B1 (ko) 혼합형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장치의 냉매량 조절방법
KR100585694B1 (ko) 혼합형 유니터리 공기조화장치
CN215832055U (zh) 一种室内空气处理系统
CN117606090A (zh) 空调装置及空调装置控制方法
CN210425298U (zh) 具有连续制热功能的室外机、空调系统
CN110806037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热水联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134511B2 (ja) 直膨コイルを使用した空気調和機
CN21738311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4581494U (zh) 一种风道循环的节能空调
CN110035644B (zh) 一种集中冷却式热管空调多联机系统
CN218722403U (zh) 数据中心制冷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