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4198A -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4198A
CN117594198A CN202410069580.3A CN202410069580A CN117594198A CN 117594198 A CN117594198 A CN 117594198A CN 202410069580 A CN202410069580 A CN 202410069580A CN 117594198 A CN117594198 A CN 117594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medical image
image record
patient
record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95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94198B (zh
Inventor
任大伟
胡文亮
谢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licloud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licloud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licloud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licloud Med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95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4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4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9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4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5866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information manually generated, e.g. tags, keywords, comments, manually generated location and time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获取请求;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著录信息确定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著录信息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第二获取请求,并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医学管理服务器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著录信息获取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医学大数据平台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终端设备。

Description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数据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快速普及,在各级医疗机构新增或升级了医学影像设备,导致医学影像的快速递增,其中医学影像的存储量约占整个医疗数据的90%。近些年来,提出了关于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的技术需求。通过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患者能够方便地检索自己的医学影像的历史检查数据。此外,通过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医生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医学影像的临床比对,有利于避免短期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级医疗机构所采用的医学数据管理系统(例如PACS、RIS等)以及数据管理的规范程度不同,因此与医学影像相关的医学影像记录的规范也不同,并且医学影像记录相关的数据质量也不同。
具体来说,医学影像记录包括与医学影像相关的著录信息,患者的部分信息,例如与医学影像相关的患者的姓名N、年龄AGE、性别S、身份证号ID、手机号M、医院号HID、检查单号YID、医保编号MID、检查设备类型DT、检查时间、检查部位以及检查参数等。但是,不同的医学数据管理系统记录的医学影像记录的内容往往偏差很大,数据记录的规范度也不同,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例如,关于患者姓名N的记录,有的医学数据管理系统记录的是姓在前,有的记录是姓在后,有的用中文,有的用英文(包括大小写),有的还包含特殊字符(如空格、点)。
再例如,关于年龄AGE信息,有的医学数据管理系统记录的信息前后有偏差,例如对于同一个患者,有时候用周岁,有时候用虚岁。关于出生日期BD,有时候是工作人员估计着填写,还有的时候随便填1。
再例如,关于医学影像的索引,各个医疗机构的索引差异较大。例如,A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是按患者编号PID提供索引,B医疗机构是按影像检查单号YID提供索引,C医疗机构是按医保编号MID提供索引。如果要实现医疗机构A、医疗机构B和医疗机构C之间影像数据的互联互通,就必须要兼容不同医疗机构的索引。这往往需要定制化开发,周期长,鲁棒性差,严重限制区域平台的建设和普及应用。
此外,有些医疗机构新老软件系统的替代升级,数据结构格式改变,就需要兼容老数据库的检索。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据记录,还是靠医技人员的手动填写,容易出现偏差。
从而,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数据构成了大规模的异构数据。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构建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大数据库来实现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但是由于以上所述的原因,导致检索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不佳。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不同,导致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中针对医学影像的检索速度以及检索准确率不佳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不同,导致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中针对医学影像的检索速度以及检索准确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方法,包括: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其中第一获取请求包含患者的患者信息;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并从患者信息中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第二优先级的第二著录信息以及第三优先级的第三著录信息,其中第一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年龄AGE以及性别S;第二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医院号HID:以及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著录信息在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相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著录信息,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除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将与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获取与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医学大数据平台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装置,包括:第一获取请求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其中第一获取请求包含患者的患者信息;著录信息确定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并从患者信息中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第二优先级的第二著录信息以及第三优先级的第三著录信息,其中第一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年龄AGE以及性别S;第二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医院号HID:以及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第一检索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著录信息在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相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第二检索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著录信息,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除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第二获取请求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第三检索模块,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将与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第四检索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获取与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医学影像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终端设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患者信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并且在不同优先级的著录信息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匹配。并且通过第二著录信息可以确定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第三著录信息采取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此外对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可以利用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进行检索并获取相应的医学影像,只有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均衡地利用医学管理服务器和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本公开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提高对海量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在提高检索准确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索的速度。根据实践的结果,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1000万级的影像数据库,100个并发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检索的响应时间控制在2秒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不同,导致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中针对医学影像的检索速度以及检索准确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1的所述的所述的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2所述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服务器或者类似的计算设备中执行。图1示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以及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存储器、传输装置以及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总线与处理器连接。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与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的显示器、键盘以及光标控制设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设备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应当注意到的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他数据处理电路在本文中通常可以被称为“数据处理电路”。该数据处理电路可以全部或部分的体现为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此外,数据处理电路可为单个独立的处理模块,或全部或部分的结合到计算设备中的其他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内。如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该数据处理电路作为一种处理器控制(例如与接口连接的可变电阻终端路径的选择)。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应用程序的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设备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可以例如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计算设备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元件(包括电路)、软件元件(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代码)、或硬件元件和软件元件两者的结合。应当指出的是,图1仅为特定具体实例的一个实例,并且旨在示出可存在于上述计算设备中的部件的类型。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系统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0、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以及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其中,各个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分别存储有各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以及与医学影像对应的医学影像记录。其中,医学影像记录包括与医学影像相关的著录信息,例如与医学影像相关的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编号MID、姓名N、年龄AGE、性别S、医院号HID(即医院的ID)、检查设备类型DT、医学影像的DICOM数据信息、患者的出生日期BD以及手机号M等。其中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可以实时地将新的医学影像的医学影像记录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而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可以实时更新各个医疗机构新生成的医学影像的医学影像记录。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的数据记录的规范度不同,因此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接收来自各个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的异构医学数据。终端设备100例如可以是医生或者患者使用的终端设备。其中,例如该医生或患者是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对应的医疗机构的医生或患者,并且终端设备100能够通过网络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和医学大数据平台200通信连接。从而,该医生或患者可以登录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而获取与患者对应的医学影像,或者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获取与患者对应的患者信息。
其中,医院号HID表示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应医学影像的医院的ID;检查设备类型DT表示对患者进行检查并生成相应医学影像的检查设备的类型,例如CT、核磁共振或者超声等;医学影像的DICOM数据信息为与医学影像对应的DICOM数据信息。
其中,系统中的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均可适用上面所述的硬件结构。
在上述运行环境下,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该方法由图2中所示的医学大数据平台200、终端设备100以及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共同实现。图3示出了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2: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其中第一获取请求包含患者的患者信息;
S304: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并从患者信息中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第二优先级的第二著录信息以及第三优先级的第三著录信息,其中第一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年龄AGE以及性别S;第二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医院号HID:以及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
S306: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著录信息在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相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S308: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著录信息,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与患者当前的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除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
S310: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
S312: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根据第三著录信息从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并将与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
S314: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获取与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
S316:医学大数据平台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终端设备。
具体地,参考图2所示,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向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发送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获取请求(即第一获取请求)。其中,该用户可以是患者,也可以是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医生。从而该用户为了了解患者病史的详情,可以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获取患者过往历史的医学影像,从而对患者的病史进行更加清楚地了解,也便于进行临床比对。
从而,为了得到与患者更准确地医学影像,终端设备100将包含患者信息的获取请求(即第一获取请求)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其中获取请求中包括患者信息,以便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能够准确地向终端设备100返回用户所需的医学影像。从而,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终端设备100接收该获取请求(S302)。
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该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的患者信息。其中,患者信息包括多个著录信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了提高检索的效率以及检索的准确率,患者信息的著录信息按照优先级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优先级。具体地,按照如下顺序排列优先级: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性别S、姓名N、医院号HID、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其中身份证号ID的优先级最高,手机号M的优先级最低。
并且,为了使得医学大数据平台200能够实现更加快速以及准确的检索,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将上述著录信息分为三个不同档次的优先级,如下表所示:
表1
优先级档次 著录信息
第一档 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年龄AGE、性别S、姓名N
第二档 医院号HID
第三档 检查设备类型DT、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检查单号YID
参考表1,第一档优先级(即第一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即第一著录信息)包括: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性别S、年龄AGE和姓名N;第二档优先级(即第二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即第二著录信息)包括:医院号HID;第三档优先级(即第三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即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检查设备类型DT、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和检查单号YID。
从而,医学大数据平台200能够根据所提取的患者信息,确定以上所述的各个著录信息(S304)。
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将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性别S、年龄AGE和姓名N(即第一著录信息)进行组合并进行检索。正如上文所述的,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可以实时地从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获取医学影像记录。但是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数据的规范度不同,因此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接收并存储来自各个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即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结构不同)。从而,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首先确定与第一著录信息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S306)。
例如,医学大数据平台200首先根据患者的身份证号ID和医保号MID进行检索获取匹配的医学影像记录。考虑到很多医院的数据记录不规范,如果仅仅用身份证号ID和医保号ID进行检索可能会漏检,因此将患者的姓名N、年龄AGE和性别S组合后再次进行检索,并获取匹配的医学影像记录。然后将两次检索的医学影像记录求并集,从而得到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各个医院数据规范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避免漏检。
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进一步地根据患者当前的医院号HID,从而确定与患者在当前的医疗机构(即第一医疗机构)中的患者的医院号HID匹配的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是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子集,包括患者当前对应的医疗机构在过往历史所生成的与该患者相关的医学影像。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将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除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之外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为除与患者当前所在的医疗机构(即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即第二医疗机构,医学管理服务器302~30n所在的医疗机构)所生成的医学影像的医学影像记录。从而,医学大数据平台200确定上述的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S308)。
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其中,第二获取请求用于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获取与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对应的医学影像(S310)。
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在接收该第二获取请求之后,从第二获取请求中提取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然后根据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即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从而确定与患者的医学影像对应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根据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从本地获取与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并将该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S312)。其中,该第一医学影像集合为第一医疗机构在过往历史生成的该患者的医疗影像中与第三著录信息对应的医疗影像。
此外,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根据患者的出生日期BD和手机号M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影像记录为该患者在除与患者当前所在的医疗机构(即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其他医疗机构(即第二医疗机构,医学管理服务器302~30n所在的医疗机构)所生成的与第三著录信息对应的医学影像的医学影像记录。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医学管理服务器302~30n获取与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对应的医学影像,作为第二医学影像集合(S314)。
然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终端设备100(S316)。从而用户可以从终端设备100观看患者在各个医疗机构生成的医学影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通过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患者能够方便地检索自己的医学影像的历史检查数据。此外,通过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医生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医学影像的临床比对,有利于避免短期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但是,由于各级医疗机构所采用的医学数据管理系统(例如PACS、RIS等)以及数据管理的规范程度不同,因此与医学影像相关的医学影像记录的规范也不同,并且医学影像记录相关的数据质量也不同。从而,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数据构成了大规模的异构数据。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构建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大数据库来实现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但是由于以上所述的原因,导致检索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不佳。
有鉴于此,本公开将患者信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并且在不同优先级的著录信息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匹配。并且通过第二著录信息可以确定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第三著录信息采取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此外对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可以利用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进行检索并获取相应的医学影像,只有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均衡地利用医学管理服务器和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本公开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提高对海量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在提高检索准确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索的速度。根据实践的结果,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1000万级的影像数据库,100个并发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检索的响应时间控制在2秒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不同,导致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中针对医学影像的检索速度以及检索准确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在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响应于输入的检索患者的医学影像的检索指令,向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发送获取患者的患者信息的第三获取请求;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该第三获取请求,将患者的患者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及终端设备将包含患者信息的第一获取请求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
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用户想要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时,首先在终端设备100输入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检索指令。该检索指令例如可以通过用户在终端设备100点击相应按钮的方式实现。
从而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检索指令,向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发送获取患者的患者信息的获取请求(即第三获取请求)。
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将该患者的患者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100。其中该患者信息包含上文所述的著录信息。
然后终端设备100将包含该患者信息的第一获取请求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200。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100在接收到检索指令之后,首先从与患者当前所在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获取与该患者对应的患者信息,然后再基于该患者信息生成从医学大数据平台200获取该患者的医学影像的获取请求。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定详细的著录信息,从而能够检索到更准确地医学影像记录,从而能够检索到与患者匹配的医学影像。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医疗机构和第二医疗机构获取更新的的医学影像记录;以及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预处理,形成异构医学影像记录。
具体地,正如上文所述的,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各个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接收异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的数据规范度不同,因此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在接收各个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发送的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后,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预处理,从而形成初步规范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以便进行准确的检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对影像数据记录进行的预处理,包括:
1)对身份证号ID、医保编号MID检查正确性;
2)对性别S进行正则化处理(男,女,其他,空);
3)对姓名N进行以下处理:剔除特殊字符后转拼音全拼,并且兼顾模糊音(适合模糊匹配);
4)对医院号HID检查正确性;
5)对出生日期BD进行正则化处理(YYYY-MM-DD,MM和DD可以为空,检查正确性);以及
6)对手机号M、DICOM数据信息检查正确性。
从而通过以上预处理,可以对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初步的规范,从而保证后续检索的准确率。
可选地,在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之后,方法还包括:医学大数据平台按照规则对患者信息进行预处理。
具体地,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在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出患者信息后,可以按照上文中所述的规则对患者信息的各个著录信息进行预处理,从而提高检索的速度和准确率。
可选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著录信息,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患者信息的医院号HID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检索,并确定与医院号HID匹配的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患者信息的患者编号PID,在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医学大数据平台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将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除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之外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具体地,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在根据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进行检索确定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之后,可以根据患者信息的医院号HID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确定匹配的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并且,医学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将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除第二医影像记录集合之外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可选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三著录信息从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检查设备类型DT,确定与DICOM数据信息相关的检索策略,并基于检索策略,根据DICOM数据信息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确定与检查设备类型DT和DICOM数据信息匹配的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具体地,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医学管理服务器301能够灵活地配置与不同的检查设备类型对应的,基于DICOM数据信息的检索策略。从而不同的检查设备与DICOM数据信息中的不同的数据项关联。例如将CT设备与DICOM数据信息中的Patient ID(即患者号,简称PID)关联,从而对于CT设备生成的医学影像可以利用患者号PID进行进一步检索;或者将超声设备与DICOM数据信息中的Accession Number(即检查号,简称YID)关联,从而对于超声设备生成医学影像可以利用检查号YID进行进一步检索;等等。
从而,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在接收第二获取请求之后,首先根据患者信息中的检查设备类型DT确定待检索的医学影像记录对应的检查设备类型DT。
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根据所确定的检查设备类型DT确定与DICOM数据信息相关的检索策略,并根据检索策略从患者信息的DICOM数据信息中提取与检索策略对应的数据项。例如,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在从患者信息中确定检查设备类型DT为CT的情况下,从患者信息的DICOM数据信息中提取与患者号PID对应的数据项,然后利用提取的数据项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从而确定与患者号PID匹配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六医学影像记录。或者,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在从患者信息中确定检查设备类型DT为超声的情况下,从患者信息的DICOM数据信息中提取与检查号YID对应的数据项,然后利用提取的数据项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从而确定与检查号YID匹配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六医学影像记录。对于其他的设备也以此类推。
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以及手机号在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从而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从而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信息化建设比较成熟且数据规范程度高的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检查设备类型配置相应的与DICOM数据信息相关的检索策略,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实现对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并且由于基于不同检查设备类型的检索策略可以灵活配置,因此在减少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更加灵活的检索策略配置。
进一步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医学管理服务器将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作为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此外,可选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医学管理服务器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一权重;医学管理服务器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二权重;以及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具体地,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在得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从而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各个医学影像记录的权重(即第一权重)。其中该第一权重的数值范围为(0,1]。其中当医学影像记录中患者的出生日期与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相同时,取第一权重为1。其中,随着医学影像记录中患者的出生日期与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的偏差越大,第一权重的权重值越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一权重w 1
;/>
其中,x为医学影像记录中的出生日期与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之间的偏差(取绝对值),k为权重的缩放系数。
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权重(即第二权重)。其中,对于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手机号与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匹配的医学影像记录,将其第二权重值设置为1;否则将其第二权重值设置为0.7~0.9中取的一个值。考虑到很多患者在医院中注册时会使用亲属的手机号,因此在实践中第二权重可以在0.7~0.9之间选取一个权重值,从而与权重值“1”之间的权重差别较小,避免由于手机号的匹配而产生漏检。
然后医学管理服务器301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检索,从而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具体地,例如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可以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的乘积确定用于进行排序的最终权重(即第五权重)。然后根据第五权重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排序,并且按照顺序选取预定数量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从而通过该方式,可以利用患者的个人信息对医学影像记录进行更加细致的检索。并且利用出生日期偏差以及手机号来确定各个医学影像记录的权重值,有利于综合平衡各个著录信息对于检索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得检索结果更加准确。
可选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三权重;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医学影像记录的第四权重;以及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具体地,参考上文中医学管理服务器301确定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以及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确定第四医学影像集合相同的方式,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在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之后,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三权重;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医学影像记录的第四权重;以及根据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此处不再赘述。
从而通过该方式,可以利用患者的个人信息对医学影像记录进行更加细致的检索。并且利用出生日期偏差以及手机号来确定各个医学影像记录的权重值,有利于综合平衡各个著录信息对于检索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得检索结果更加准确。
此外,图4A和图4B进一步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4A和4B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S402: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301~30n向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发送更新医学影像记录;
S404: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对更新的医学记录进行预处理,从而得到初步规范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
S406;终端设备100响应于检索指令,向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发送第三获取请求以获取患者信息;
S408: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响应于第三获取请求向终端设备100发送患者信息;
S410:终端设备100生成包含患者信息的第一获取请求;
S412:终端设备100将第一获取请求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200;
S414:医学大数据平台200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并对患者信息进行预处理;
S416: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根据患者信息,确定第一著录信息至第三著录信息;
S418: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利用第一著录信息(即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以及性别S)确定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S420: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利用患者信息的医院号HID(即第二著录信息),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S422: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第二获取请求;
S424: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医学管理服务器301;
S426: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利用患者信息的出生日期DB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第三权重;
S428: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利用患者的手机号M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第四权重;
S430:医学大数据平台200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S432: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利用患者信息中的DICOM数据信息以及检查设备类型DT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检索,并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S434: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利用患者的出生日期DB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第一权重;
S436: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利用患者的手机号M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第二权重;
S438:医学管理服务器301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在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S440:医学管理服务器301向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发送与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
S442:医学管理服务器302~30n向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发送与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
S444:医学大数据平台200向终端设备100发送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将患者信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并且在不同优先级的著录信息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匹配。并且通过第二著录信息可以确定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第三著录信息采取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此外对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可以利用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进行检索并获取相应的医学影像,只有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均衡地利用医学管理服务器和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本公开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提高对海量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在提高检索准确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索的速度。根据实践的结果,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1000万级的影像数据库,100个并发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检索的响应时间控制在2秒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不同,导致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中针对医学影像的检索速度以及检索准确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所述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装置500,该装置500与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相对应。参考图5所示,该装置500包括:第一获取请求模块51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其中第一获取请求包含患者的患者信息;著录信息确定模块52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患者信息,并从患者信息中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第二优先级的第二著录信息以及第三优先级的第三著录信息,其中第一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年龄AGE以及性别S;第二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的医院号HID:以及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第一检索模块53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著录信息在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相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第二检索模块54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著录信息,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除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第二获取请求模块55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第三检索模块560,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将与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第四检索模块57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三著录信息在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获取与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医学影像发送模块580,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将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终端设备。
可选地,装置500还包括:第三获取请求模块,用于在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通过终端设备响应于输入的检索患者的医学影像的检索指令,向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发送获取患者的患者信息的第三获取请求;患者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该第三获取请求,将患者的患者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以及第四获取请求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设备将包含患者信息的第一获取请求发送至医学大数据平台。
可选地,装置500还包括:医学影像记录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第一医疗机构和第二医疗机构获取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以及第一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预处理,形成异构医学影像记录。
可选地,装置500还包括:第二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按照规则对患者信息进行预处理。
可选地,第二检索模块540,包括:第一检索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患者信息的医院号HID在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检索,并确定与医院号HID匹配的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将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除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之外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可选地,第三检索模块560,包括: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检查设备类型DT,确定与DICOM数据信息相关的检索策略,并基于检索策略,根据DICOM数据信息在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确定与检查设备类型DT和DICOM数据信息匹配的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可选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子模块,包括: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将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作为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可选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加权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一权重;第二加权处理单元,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二权重;以及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可选地,第四检索模块570,包括:第四加权处理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三权重;第五加权处理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医学影像记录的第四权重;以及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子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医学影像记录的第四权重。
从而根据本实施例,从而根据本实施例,将患者信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优先级的著录信息,并且在不同优先级的著录信息采用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匹配。并且通过第二著录信息可以确定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第三著录信息采取不同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此外对于与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可以利用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进行检索并获取相应的医学影像,只有非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利用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均衡地利用医学管理服务器和医学大数据平台进行检索。从而,本公开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提高对海量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在提高检索准确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索的速度。根据实践的结果,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1000万级的影像数据库,100个并发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检索的响应时间控制在2秒内。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个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记录的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不同,导致医学影像的互联互通中针对医学影像的检索速度以及检索准确率不佳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含所述患者的患者信息;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从所述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所述患者信息,并从所述患者信息中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第二优先级的第二著录信息以及第三优先级的第三著录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著录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年龄AGE以及性别S;所述第二著录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医院号HID:以及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相关的DICOM数据信息、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对所述患者进行检查的检查设备类型DT;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一著录信息在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相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二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与所述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除所述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二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将与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将所述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所述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响应于输入的检索患者的医学影像的检索指令,向所述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发送获取所述患者的患者信息的第三获取请求;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三获取请求,将所述患者的患者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及
所述终端设备将包含所述患者信息的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从所述第一医疗机构和所述第二医疗机构获取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以及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所述更新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预处理,形成所述异构医学影像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从所述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所述患者信息之后,还包括: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按照所述规则对所述患者信息进行所述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二著录信息,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患者信息的医院号HID在所述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检索,并确定与所述医院号HID匹配的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确定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将所述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除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之外的医学影像记录,作为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三著录信息从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检查设备类型DT,确定与所述DICOM数据信息相关的检索策略,并基于所述检索策略,根据所述DICOM数据信息在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确定与所述检查设备类型DT和所述DICOM数据信息匹配的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将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作为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确定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利用所述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一权重;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利用所述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所述第六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二权重;以及
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确定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的操作,包括: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所述患者信息中的出生日期BD对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的第三权重;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利用所述患者信息中的手机号M对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进行加权处理,确定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医学影像记录的第四权重;以及
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三权重和所述第四权重确定所述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10.一种医学影像记录的检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请求模块,用于通过医学大数据平台从终端设备接收用于获取患者的医学影像的第一获取请求,其中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包含所述患者的患者信息;
著录信息确定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从所述第一获取请求中提取所述患者信息,并从所述患者信息中确定第一优先级的第一著录信息、第二优先级的第二著录信息以及第三优先级的第三著录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著录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身份证号ID、医保号MID、姓名N以及性别S,所述第二著录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医院号HID以及患者编号PID,并且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包括所述患者的出生日期BD、手机号M以及检查单号YID,其中不同的检查单号YID与不同的医学影像对应;
第一检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一著录信息在来自各个医疗机构的异构医学影像记录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相应的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
第二检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二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一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与所述患者当前对应的第一医疗机构获取的,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的医学影像记录是从除所述第一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二医疗机构获取的;
第二获取请求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生成相应的第二获取请求,并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医疗机构的医学管理服务器;
第三检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管理服务器响应于所述第二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二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将与所述第四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
第四检索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根据所述第三著录信息在所述第三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中进行检索,并确定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以及获取与所述第五医学影像记录集合对应的第二医学影像集合;以及
医学影像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医学大数据平台将所述第一医学影像集合和所述第二医学影像集合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CN202410069580.3A 2024-01-18 2024-01-18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594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9580.3A CN117594198B (zh) 2024-01-18 2024-01-18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9580.3A CN117594198B (zh) 2024-01-18 2024-01-18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4198A true CN117594198A (zh) 2024-02-23
CN117594198B CN117594198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92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9580.3A Active CN117594198B (zh) 2024-01-18 2024-01-18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4198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1412A (ja) * 2004-04-07 2005-10-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医療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端末
WO2007019504A2 (en) * 2005-08-05 2007-02-15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biomedical information
CN104463748A (zh) * 2014-10-29 2015-03-25 广州河谷互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与云平台的影像学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CN111341402A (zh) * 2018-12-27 2020-06-26 管伟 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及交换智慧医疗系统
CN112017761A (zh) * 2020-08-06 2020-12-01 临沂大学 一种电子医学影像中嵌入医疗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12154512A (zh) * 2018-05-18 2020-12-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医学数据的优先级排序和呈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12765131A (zh) * 2021-01-22 2021-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异构医疗健康数据存储和检索方法及系统
CN115757519A (zh) * 2022-11-25 2023-03-07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学影像报告智能查询平台
CN116230147A (zh) * 2022-11-30 2023-06-06 宁波全网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查信息互认共享的系统
CN117316392A (zh) * 2023-09-21 2023-12-29 厦门弘宇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医疗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1412A (ja) * 2004-04-07 2005-10-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医療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端末
WO2007019504A2 (en) * 2005-08-05 2007-02-15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biomedical information
CN104463748A (zh) * 2014-10-29 2015-03-25 广州河谷互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与云平台的影像学医疗信息共享系统
CN112154512A (zh) * 2018-05-18 2020-12-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异构医学数据的优先级排序和呈现的系统和方法
CN111341402A (zh) * 2018-12-27 2020-06-26 管伟 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及交换智慧医疗系统
CN112017761A (zh) * 2020-08-06 2020-12-01 临沂大学 一种电子医学影像中嵌入医疗信息的系统及方法
CN112765131A (zh) * 2021-01-22 2021-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异构医疗健康数据存储和检索方法及系统
CN115757519A (zh) * 2022-11-25 2023-03-07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学影像报告智能查询平台
CN116230147A (zh) * 2022-11-30 2023-06-06 宁波全网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查信息互认共享的系统
CN117316392A (zh) * 2023-09-21 2023-12-29 厦门弘宇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医疗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震;王文桥;: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医疗卫生装备, no. 08, 15 August 2020 (2020-08-15) *
熊传梅;: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技术与应用, no. 10, 15 October 2016 (2016-10-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4198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7564B2 (en) Accession number correction system
US9317580B2 (en) Imaging protocol update and/or recommender
CN111696675B (zh) 基于物联网数据的用户数据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10636515B2 (en) Medical or health information search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dical or health information search support system
US20090094063A1 (en)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edical procedure selection
US1163087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sensitive assessment of clinical findings
CN111475713A (zh) 医生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1305374A (zh) 具有嵌入式临床指引的决策支持系统
US20220020457A1 (en) Medical data evaluation utilization system and medical data evaluation utilization method
CN108140044A (zh) 用于确定与临床医生相关的信息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US20220037019A1 (en) Medical scan artifact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20170255752A1 (en) Continuous adapting system for medical code look up
CN113643814A (zh) 健康管理方案的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94198B (zh) 基于异构数据的医学影像记录检索方法及装置
US20180067958A1 (en) Exam prefetching based on subject anatomy
EP3576043A1 (en)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linic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erver, med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20165415A1 (en) Intelligen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recommending patient-customized instructions
US20220005566A1 (en) Medical scan labeling system with ontology-based autocomplete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CN113393915A (zh) 一种医院用患者就诊信息管理系统
US20200051676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age of prior studies
WO2019036054A1 (en) PROCESSING DATA RECORDINGS AND SEARCHING DATA STRUCTURES THAT ARE STORED IN A HARDWARE MEMORY AND THAT ARE GENERATED AT LEAST IN PART FROM DATA RECORDINGS PROCESSED WHEN GENERATING AN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CN104704498A (zh) 联合的患者保证性的唯一识别(guid)匹配
CN115691741B (zh) 一种医疗信息化信息传递及信息合并方法
US20230274808A1 (en) Enhancing patient referral outcome through structuring data for efficient place of service utilization rate analysis
CN114420242A (zh) 基于语音输入的医辅信息显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