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9002A -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79002A CN117579002A CN202210945079.XA CN202210945079A CN117579002A CN 117579002 A CN117579002 A CN 117579002A CN 202210945079 A CN202210945079 A CN 202210945079A CN 117579002 A CN117579002 A CN 117579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amplifier
- signal
- phase
- pin
- pin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88—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using a main and one or several auxiliary peaking amplifiers whereby the load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amplifier using an impedance inverter, e.g. Doherty ampl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95—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3—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 Microwave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其中,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和第一功放单元,其中,第一PIN管移相器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第一PIN管移相器在偏置电压输入端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时调整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本申请中偏置电压输入端在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后,第一PIN管移相器可以对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第一信号支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能够与第二信号支路输出的相位进行匹配,有效的提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Doherty功率放大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升功率放大器效率的架构,分别由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组成,其中主路功放在低功率时保持高效率工作,辅路功放在高功率时和主路功放功率合成实现大功率和高效率工作。为了保证功率合成时功率放大器达成高效率,需要将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所在的两个链路相位对齐,如果相位没有对齐,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会偏低。
但是,基站在外场工作时,接入的用户数量是在时间上是动态变化的,对应到功率放大器上就是工作在不同功率等级下,这种情况下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的相位也存在差异。
传统的解决手段是采用微带线对主路功放进行相位调整,但是因为微带线本身不具备动态调节能力,因此,在面临上述问题无法在有效的完成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的相位对齐。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能够动态的降低功率放大器主路和辅路之间的相位误差,实现对输出效率的提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器,包括:
信号输入端;
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
所述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和第一功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在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时调整所述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
所述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和第一功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向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和所述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匹配。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讯设备,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Doherty功率放大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利用了第一PIN管移相器具备相移能力,偏置电压输入端在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后,第一PIN管移相器可以对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第一信号支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能够与第二信号支路输出的相位进行匹配,有效的提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并具备动态调节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的原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第一PIN管移相器级联的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的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的原理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在不同反偏电压下电容变化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时功率放大器输出相位与第一PIN管移相器补偿相位的对应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相位对齐前后的输出效率对比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率放大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利用了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具备相移能力,偏置电压输入端在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后,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可以对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使得第一信号支路输出信号的相位能够与第二信号支路输出的相位进行匹配,有效的提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并具备动态调节的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该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输入端400、信号输出端500、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
信号输入端400;
信号输出端500,信号输出端500和信号输入端400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
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和第一功放单元200,其中,第一PIN管移相器100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在偏置电压输入端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时调整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
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30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可以实现对射频信号相位的调整,当射频信号输入到信号输入端400后,第一功放单元200和第二功放单元300直接输出的信号会存在相位差异,此时,通过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便可以完成对第一功放单元200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调整,使得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之间的相位得以匹配,从而降低功率合成的损失,提高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
具体的,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工作时,会随着功率等级、频率的变化导致相位差异不断的变化。在功率放大器确定成型后,便可以确定在不同功率等级、频率下第一信号支路与第二信号支路之间存在的相位差异,最终通过在发送不同的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使得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可以进行不同的程度的相位调整,实现对于不同功率等级下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相位匹配,有效提高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的原理图,该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包括第一PIN管组110和第二PIN管组120,第一PIN管组110和第二PIN管组120均包括阳极相互连接的两个PIN管(PIN diodes),两个PIN管组之间通过不同长度的微带线103(ML,meander line)连接不同PIN管的阴极,第一PIN管组110中于两个PIN管的阳极连接处设置有移相输入端101,第二PIN管组120中于两个PIN管的阳极连接处设置有移相输出端102。
PIN管处于正偏电路状态和处于反偏电路状态下有较大差异,其中,处于正偏电路状态时,近似等效为电阻,而和处于反偏电路状态时,近似等效为电容,利用这一点可以得到不同的移相器。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移相输入端101与信号输入端400连接,移相输出端102连接到第一功放单元200,在需要进行相位调整时,通过向第一PIN管组110和第二PIN管组120中的多个PIN管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使得不同的PIN管完成对应的偏置状态调整,从而实现相位的调整,相移的长度受PIN管之间的微带线103影响。具体的,图3所示,上侧的微带线103与下侧为微带线103线长不同,从而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相位调整。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第一PIN管移相器级联的原理图,多个第一PIN管移相器100之间通过移相输入端101和移相输出端102依次连接。
基于图3所示的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单个第一PIN管移相器100能够完成相位调整的范围较小,难以满足下部分情形下需要发放为相移的需求,此时则可以将多个第一PIN管移相器100进行级联,从而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相移。具体的,如图4所示,单个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可以实现较小相位的调整,在需要进行较大相位调整时,则可以通过增加接入的微带线103或减少微带线103数量即可。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原理图,该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包括:移相输入端101、移相输出端102、微带线103和至少两个第三PIN管组;至少两个第三PIN管组并联连接于微带线103和地线之间;微带线103连接在移相输入端101与移相输出端102之间;每个第三PIN管组皆包括串联的第一开路枝节单元131和PIN管。
第一开路枝节单元131即微带开路枝节,第三PIN管组中每个第一开路枝节单元131都可以等效为一段电抗。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移相输入端101与信号输入端400连接,移相输出端102连接到第一功放单元200。在需要进行相位调整时,通过向每个第三PIN管组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从而改变接入第一信号支路的PIN管的偏置状态,从而实现相位的调整。
具体的,如图5所示,此处在移相输入端101、移相输出端102之间接入了微带线103,微带线103的两端各自连接了一个第三PIN管组的一端,第三PIN管组的另一端连接到地线。更具体的,每个第三PIN管组的PIN管的阴极连接地线,阳极与微带线103之间连接了第一开路枝节单元131。
在需要进行相位调整时,通过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可以对两个第三PIN管组中PIN管偏置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相位的调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移相能力,在移相输入端101、移相输出端102之间并入了更多的第三PIN管组,每组第三PIN管组皆是连接在微带线103和地线之间,即,多个第三PIN管组将微带线103分成了多个区段。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的原理图,该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包括:移相输入端101、移相输出端102、四端口电桥、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四端口电桥设置有射频输入端、射频输出端、第一偏置端、第二偏置端,射频输入端与移相输入端101连接,射频输出端与移相输出端102连接,第一偏置端通过第四PIN管组连接于地线,第二偏置端通过第五PIN管组连接于地线;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皆包括并联的第二开路枝节单元141和PIN管。
四端口电桥可以选择3dB电桥或类似功能电路,可以实现3dB功分,并且功分的两路相位分别为0°和90°,四端口电桥的射频输入端、射频输出端分别连接移相输入端101和移相输出端102,第一偏置端、第二偏置端则分别连接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中第二开路枝节单元141可以等效为一段电抗,具体的,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中PIN管的阴极皆与地线连接,第四PIN管组中PIN管阳极与第一偏置端连接,第五PIN管组中PIN管阳极与第二偏置端连接,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中第二开路枝节单元141则直接并联在各自的PIN管的两端。移相输入端101与信号输入端400连接,移相输出端102连接到第一功放单元200。
在需要进行相位调整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开路枝节单元141的枝节长度以及PIN管的偏置状态,可以改变反偏电容值,进而改变输入信号的相位,从而实现更为精确的相位对齐效果,达到更高的功放效率。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在不同反偏电压下电容变化的示意图,图7中横坐标为反偏电压值,纵坐标为反偏电容值,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防骗电压越大反偏电容值越小,利用这一明确的对应关系,便可以通过调整第四PIN管组的状态来完成相位的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支路还设置有与第二功放单元300相连接的第二PIN管移相器。
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中都设置PIN管移相器,同样可以完成相位的校正,且在部分场景下,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相位对齐,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PIN管移相器的电路结构采用与第一PIN管移相器相同的电路结构,或者可以根据实际相位调整的需求适当调整电路结构,以更好的实现相位对齐。
如图2所示,第一功放单元200和第二功放单元300皆由功率放大器(PA,poweramplifier)、补偿线(Offset line)、输入匹配网络(IMN,input matching network)、输出匹配网络(OMN,output matching network),第一功放单元200为主路功放支路,第二功放单元300为辅路功放支路,第一功放单元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放大器210、第一补偿线220、第一输入匹配网络230、第二功率放大器240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250;第一功率放大器210与第一PIN管移相器10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PIN管移相器100通过信号输入端400接入射频信号,并将移相后的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一功率放大器210的输入端,经过第一功率放大器210、第一补偿线220、第一输入匹配网络230、第二功率放大器240、第一输出匹配网络250完成信号放大、调理之后通过第一输出匹配网络250的输出端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功放单元200为主路功放支路时,第二功放单元300为辅路功放支路,第二功放单元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功率放大器310、第二输入匹配网络320、第四功率放大器330、第二输出匹配网络340和第二补偿线350。
第三功率放大器310通过信号输入端400接入射频信号,并经过第三功率放大器310、第二输入匹配网络320、第四功率放大器330、第二输出匹配网络340、第二补偿线350完成放大、调理后通过第二补偿线350的输出端输出,并与第一输出匹配网络250输出的经过移相之后的信号进行合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功率放大器的良好使用,第一功率放大器210和第二功率放大器240皆工作在class AB模式下,第三功率放大器310和第四功率放大器330则需要工作在class C模式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放单元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放大器210、第一补偿线220、第一匹配网络;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210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10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PIN管移相器100通过信号输入端400接入射频信号,并将移相后的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一功率放大器210的输入端,经过第一功率放大器210、第一补偿线220、第一匹配网络完成信号放大、调理之后输出。本实施例中,采用单个功率放大器、补偿线和匹配网路来设计信号支路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同样可以达到信号功放以及相位调整的目的,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放单元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功率放大器310、第二匹配网络、和第二补偿线350。
本实施例中,第三功率放大器310通过信号输入端400接入射频信号,并经过第三功率放大器310、第二匹配网络、第二补偿线350完成放大、调理后输出,并与第一匹配网络输出的经过移相之后的信号进行合成。与第一功放单元200相似,本实施例中,采用单个功率放大器、补偿线和匹配网路来设计信号支路在一些应用场景下,同样可以达到信号功放以及相位调整的目的,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占用空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功放单元200为辅路功放支路,第二功放单元300为主路功放支路。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在辅路功放支路前端接入功率放大器中,通过调整辅助功放支路的相位,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功率输出效率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方放大器,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示例中,功率放大器为Doherty功率放大器,第一信号支路为主路功放支路,第二信号支路为辅路功放支路。
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端400连接,用于接入射频信号,在需要利用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完成相位调整时,则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通过偏置电压控制信号来改变通过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射频信号的相移,调整相位之后的射频信号会通过主路功放支路完成信号放大和调理,并与为进行相位偏移调整的辅路功放支路输出信号进行功率合成。
其中,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的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会根据功率放大器的功率等级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同的功率等级通常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相位偏移,通过预设确定好的功率等级与相位偏移关系,以及偏置电压控制信号的具体控制值与功率等级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在特定功率等级下,利用对应的偏置电压控制信号完成相位调整。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时功率放大器输出相位与第一PIN管移相器补偿相位的对应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相位,圆形图标为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时功率放大器的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矩形图标为第一PIN管移相器补偿相位。从图8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功率放大器输出相位在出现偏移,此时则可以通过第一PIN管移相器来对应补偿,可以让相位对齐到±5°以内,对于宽频段工作的功放,工作频段内的不同频点均有改善效果。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相位对齐前后的输出效率对比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输出功率,纵坐标为效率,矩形图标为相位对齐前(即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的输出功率与效应的对应关系,圆形图标为相位对齐后(即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的输出功率与效应的对应关系。由图9中可以明确看出在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完成相位对齐后,在同样的输出功率下,输出效率会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
此外,对于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都具有PIN管移相器的情形时,则可以通过分别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和第二PIN管移相器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的方式完成两条支路的相位调整。
对于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都具有PIN管移相器的情形时,则可以通过分别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和第二PIN管移相器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的方式完成两条支路的相位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考虑功率等级对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之间的相位差异的影响外,对于其他影响相位差异的因素也可以同样可以采用与根据功率等级调整相位差异的方式来完成调整,并非仅仅局限于只能依据功率等级完成调节。例如还可以根据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来完成对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之间的相位差异的匹配。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功率放大器,下面提出功率放大器的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该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输入端400、信号输出端500,信号输出端500和信号输入端400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和第一功放单元200,其中,第一PIN管移相器100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300;
控制方法包括:
向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以使得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射频信号输入到信号输入端400后,第一功放单元200和第二功放单元300直接输出的信号会存在相位差异,而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可以实现对相位的调整。通过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便可以完成对第一功放单元200的输出信号的相位的调整,使得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之间的相位得以匹配,从而降低功率合成的损失,提高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
如图10所示,向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控制电压信号,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00至步骤S300,
步骤S100,获取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信息;
步骤S200,根据功率信息确定偏置控制电压信号;
步骤S300,向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信号。
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工作时,会随着功率变化等原因导致相位差异不断的变化。在功率放大器确定成型后,便可以确定在不同功率等级下第一信号支路与第二信号支路之间存在的相位差异,通过在不同的功率等级下发送不同的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使得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可以进行不同的程度的相位调整,最终实现对于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实现相位匹配,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效率。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功率方放大器的控制方法,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示例中,功率放大器为Doherty功率放大器,第一信号支路为主路功放支路,第二信号支路为辅路功放支路。
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入端400连接,接入射频信号,在功率放大器开始工作,便会因为功率等级、频率的变化,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相位偏移,此时,为了保证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合成损失较小,则需要对主路功放支路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
功率放大器处于不通的功率等级、频率下,主路功放和辅路功放输出的相位差异是不同的,进而需要针对不同的功率等级、频率来进行不同程度的相位调整,此时,通过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的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不同的偏置控制电压信号,便可以针对不同的功率等级、频率完成对应的相位调整。
经过第一PIN管调整后的射频信号,则会通过主路功放完成方法和调理,并与为进行相位偏移调整的辅路功放支路输出信号进行功率合成。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时功率放大器输出相位与第一PIN管移相器补偿相位的对应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相位,圆形图标为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时功率放大器的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矩形图标为第一PIN管移相器补偿相位。从图8中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功率放大器输出相位在出现偏移,此时则可以通过第一PIN管移相器来对应补偿。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放大器相位对齐前后的输出效率对比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输出功率,纵坐标为效率,矩形图标为相位对齐前(即未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的输出功率与效应的对应关系,圆形图标为相位对齐后(即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的输出功率与效应的对应关系。由图9中可以明确看出在增加第一PIN管移相器完成相位对齐后,在同样的输出功率下,输出效率会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
此外,对于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都具有PIN管移相器的情形时,则可以通过分别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和第二PIN管移相器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的方式完成两条支路的相位调整。
对于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都具有PIN管移相器的情形时,则可以通过分别向第一PIN管移相器100和第二PIN管移相器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的方式完成两条支路的相位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考虑功率等级对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之间的相位差异的影响外,对于其他影响相位差异的因素也可以同样可以采用与根据功率等级调整相位差异的方式来完成调整,并非仅仅局限于只能依据功率等级完成调节。例如还可以根据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来完成对主路功放支路和辅路功放支路之间的相位差异的匹配。
Claims (13)
1.一种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输入端;
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
所述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和第一功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在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接收到偏置电压控制信号时调整所述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
所述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包括第一PIN管组和第二PIN管组,所述第一PIN管组和所述第二PIN管组均包括阳极相互连接的两个PIN管,两个所述PIN管组之间通过不同长度的微带线连接不同所述PIN管的阴极,所述第一PIN管组中于两个所述PIN管的阳极连接处设置有移相输入端,所述第二PIN管组中于两个所述PIN管的阳极连接处设置有移相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之间通过所述移相输入端和所述移相输出端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包括:移相输入端、移相输出端、微带线和至少两个第三PIN管组;所述至少两个第三PIN管组并联连接于所述微带线和地线之间;所述微带线连接在所述移相输入端与所述移相输出端之间;每个所述第三PIN管组皆包括串联的第一开路枝节单元和PIN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包括:移相输入端、移相输出端、四端口电桥、第四PIN管组和第五PIN管组;所述四端口电桥设置有射频输入端、射频输出端、第一偏置端、第二偏置端,所述射频输入端与所述移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输出端与所述移相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偏置端通过所述第四PIN管组连接于地线,所述第二偏置端通过所述第五PIN管组连接于所述地线;所述第四PIN管组和所述第五PIN管组皆包括并联的第二开路枝节单元和PIN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支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功放单元相连接的第二PIN管移相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放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补偿线、第一输入匹配网络、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一输出匹配网络;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放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功率放大器、第二输入匹配网络、第四功率放大器、第二输出匹配网络和第二补偿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放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功率放大器、第一补偿线、第一匹配网络;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放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功率放大器、第二匹配网络、和第二补偿线。
11.一种功率放大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功率放大器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和所述信号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并联的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PIN管移相器和第一功放单元,其中,所述第一PIN管移相器设置有偏置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支路设置有第二功放单元;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向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电压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和所述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相位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偏置控制电压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功率信息确定所述偏置控制电压信号;
向所述偏置电压输入端发送所述偏置电压信号。
13.一种通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放大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5079.XA CN117579002A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
PCT/CN2023/110249 WO2024032411A1 (zh) | 2022-08-08 | 2023-07-31 |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45079.XA CN117579002A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79002A true CN117579002A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5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45079.XA Pending CN117579002A (zh) | 2022-08-08 | 2022-08-08 |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79002A (zh) |
WO (1) | WO2024032411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17606A (ja) * | 1998-04-30 | 1999-11-16 | Nec Eng Ltd | Pinダイオードスイッチ |
JP4025183B2 (ja) * | 2002-11-21 | 2007-12-19 |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 位相調整回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フィードフォワード増幅器 |
KR101008955B1 (ko) * | 2009-07-07 | 2011-01-17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Pin 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초고주파 대역 고성능 위상 변위기 회로 |
KR101170634B1 (ko) * | 2010-11-25 | 2012-08-02 |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 다중대역 스위칭 도허티 증폭기 |
CN110971195B (zh) * | 2019-11-08 | 2023-08-04 | 江苏大学 | 一种采用并联辅路的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 |
CN111029687B (zh) * | 2019-12-23 | 2021-05-28 | 南京星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pin二极管的三枝节微带线可调移相器 |
-
2022
- 2022-08-08 CN CN202210945079.XA patent/CN117579002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7-31 WO PCT/CN2023/110249 patent/WO2024032411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32411A1 (zh) | 2024-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12746B1 (en) | Final three-way power synthesizing amplifier circui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system power amplifier | |
CN100542011C (zh) | 具有高功效的集成多赫尔蒂型放大器装置 | |
KR20020074630A (ko) | 초고주파 도허티 증폭기의 출력 정합 장치 | |
CN111740703B (zh) | 伪Doherty式自输入控制的负载调制平衡类功率放大器及其实现方法 | |
CN112491365A (zh) | 一种基于单并联谐振块的宽带Doherty功率放大器 | |
CN112543006B (zh) | 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 | |
CN101834571A (zh) | 高效线性功率放大电路 | |
US20230246597A1 (en) | Broadband doherty power amplifier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 |
US7005942B2 (en) | Non-switching adaptable 4-way power splitter/combiner | |
CN114172462A (zh) | 低损耗多尔蒂效率增强型负载调制平衡功放及其实现方法 | |
CN116470863A (zh) | 一种后匹配型宽带大回退动态范围负载调制平衡功放 | |
CN100355212C (zh) | 一体化Ku波段高平衡度多通道接收机 | |
WO2024187911A1 (zh) | 一种连续类混合调控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备及方法 | |
CN112202413B (zh) | 多波束相控阵小型化非对称功率合成网络结构及校准方法 | |
CN117579002A (zh) | 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通讯设备 | |
CN116015227B (zh) | 一种并联式差分功率放大器 | |
CN217406496U (zh) | Doherty功率放大器 | |
CN115800936A (zh) | 放大电路、无线通信模块和电子设备 | |
CN115833758A (zh) | 一种基于电抗补偿结构的宽带Doherty功率放大器 | |
CN115765638A (zh) | 有源匹配结合无源匹配的6-18GHz功率放大器及实现方法 | |
EP4044430A1 (en) | Power amplifier combining device and power amplifier circuit | |
CN113949348A (zh) | C类功放输出电容影响的氮化镓Doherty功放芯片 | |
CN111446934A (zh) | 非对称Chireix合成架构及其设计方法 | |
KR101686351B1 (ko) | 3-웨이 도허티 전력증폭기 장치 | |
CN221900850U (zh) | 双模式射频功率放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