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1863A -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1863A
CN117571863A CN202311558829.9A CN202311558829A CN117571863A CN 117571863 A CN117571863 A CN 117571863A CN 202311558829 A CN202311558829 A CN 202311558829A CN 117571863 A CN117571863 A CN 117571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glycol
ornidazole
dipropylene glycol
propylene gly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88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明波
杜倩
宋木娇
白玉倩
刘成东
李温情
郝一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l L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L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l L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L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l L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L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l L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88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1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1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1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64Electrical detectors
    • G01N30/68Flame ionisation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01N30/8679Target compound analysis, i.e. whereby a limited number of peaks is analys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2030/042Standards
    • G01N2030/047Standards exter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方法,色谱条件为:HP‑INNOWAX或DB‑FFAP为色谱柱,载气N2,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300℃,进样体积为1.0~2.0μl,进样口温度为230~250℃。该检测方法可以客观、准确的检测奥硝唑注射液中的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保证了奥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具体涉及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测定方法,属于药物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奥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其发挥抗微生物作用的机制是奥硝唑进入易感的微生物细胞后,在无氧或少氧环境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下,其硝基易被电子传递蛋白还原成具细胞毒作用的氨基,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并使已合成的DNA降解,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或阻断其转录复制,从而使病原体细胞死亡。奥硝唑注射液为奥硝唑的灭菌溶液,临床使用时先将本品进行适当的稀释,然后再静脉滴注,具有剂量准确、吸收快、作用迅速的特点,用于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及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的治疗。
奥硝唑注射液由于给药后直接接触人体组织和血液系统,风险程度较高。目前关于奥硝唑注射液的杂质检测方法方面已有诸多报道: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110447117.0(公开日2012.07.0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0616979.8(公开日2019.09.06)公开了奥硝唑注射液杂质的检验方法,对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八种已知杂质)和含量进行检测;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910616100.X(公开日2019.09.06)、CN201910616292.4(公开日2019.09.06)、CN201910616339.7(公开日2019.09.06)、CN201910615706.1(公开日2019.09.10)公开了奥硝唑的残留溶剂环氧氯丙烷、氯丙烯醇、氯丙烯化合物、环氧丙烷的检测方法;奥硝唑的甲醇、甲酸、乙醇、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多种杂质的检测也有相关的检测方法报道。我们在对奥硝唑注射液进行全面杂质研究中检出一个未在奥硝唑注射液相关资料中提到的杂质,经结构确证后发现其为一缩二丙二醇的异构体混合物,追溯其杂质来源,经调查发现该杂质与现行奥硝唑注射液的处方有关。
奥硝唑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且水溶液稳定性较差。根据该特点,目前奥硝唑注射液主要采用两种体系的处方:一种处方体系是酸性水溶液体系,通过加入无机酸或有机酸降低pH值增加溶解性,同时加入丙二醇等非水溶剂作为助溶剂和稳定剂,制备成的溶液的pH值为2.5~4.5之间。该体系有上市品种采用丙二醇和注射用水作为辅料,使用pH调节剂将pH值调至2.5~4.0,其中处方中的丙二醇加入量在50%~70%之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0410092247.7(公开日2006.05.10)公开了一种由奥硝唑、丙二醇和注射用水制备的奥硝唑注射液,丙二醇浓度在0.56~0.684mg/ml之间,用0.1mol/L的盐酸调pH至4.5;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028025.8(公开日2013.04.17)公开了一种由奥硝唑、丙二醇和注射用水制备的奥硝唑注射液,丙二醇体积是注射液体积的60%~70%,用盐酸调pH至3.4。该体系因pH较低的原因,不良反应中用药部位损害例数较多,临床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并易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另一种处方体系是非水溶液体系,利用奥硝唑在非水溶剂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加入乙醇、丙二醇等非水溶剂作为辅料,不添加注射用水及pH调节剂。该体系有奥硝唑注射液上市品种采用丙二醇(约占比53%)和无水乙醇(约占比30%)作为辅料,无需调节注射液的pH;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021254.2(公开日2012.07.11)公开了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奥硝唑1g,丙二醇0~2ml,乙醇加至6~20ml,即丙二醇约占比0%~33%,乙醇约占比50%~95%;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410441760.6(公开日2014.12.10)公开了一种奥硝唑注射液,是由1g的奥硝唑、1-1.5g的丙二醇、2-2.5g的乙醇组成,丙二醇约占比22%~33%(W/W),乙醇约占比44%~56%(W/W)。此类处方的稳定性较好,基因毒性杂质等有机杂质在贮藏期间没有显著增长,且因pH值为近中性,能有效减少输液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
可以看出,奥硝唑注射液广泛采用丙二醇作为辅料之一,且占比较高。推测奥硝唑注射液中的一缩二丙二醇的来源:一是由丙二醇在稀酸或高温下与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环氧丙烷作用生成,环氧丙烷为奥硝唑的工艺杂质和丙二醇合成中的起始原料杂质;二是来源于丙二醇辅料本身,丙二醇的产业化的合成路线普遍采用直接水合工艺,其主要副产物有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为丙二醇的主要副产物,也可由丙二醇和环氧丙烷在高温下进一步缩合形成,因此二缩三丙二醇也是奥硝唑注射液的潜在杂质之一。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作为奥硝唑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当在奥硝唑注射液中的水平高于安全值时,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应根据制剂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法,使其符合产品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其他基本的质量要求。目前该两种杂质均未收载至ICH指导原则Q3C中,现有技术中,也尚没有对奥硝唑注射液上市品中的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进行研究并订入质量标准方面的相关报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原料奥硝唑热稳定性较差,在较低的温度即开始降解,在气相色谱中出峰,造成基线漂移、干扰测定;奥硝唑注射液可能含有的乙醇、丙二醇、有机酸等辅料,这些辅料一是本身在气相色谱中会出峰,二是占比较大的辅料其杂质在气相中也可能出峰,影响待测物检测;出于待测物的自身特点等原因,顶空进样法也不能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所述药物;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均为异构体混合物,成分复杂,检测时的准确度难以控制;在连续进供试品溶液时,较易出现杂峰、污染峰、基线漂移等干扰测定的情况。针对采用已公开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检测问题,本企业通过对目标物性质的研究,开发出了比现有方法适用性更强,更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方法。该检测方法可以客观、简便、准确的评价奥硝唑注射液的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取所述药物适量,用溶剂稀释,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取一缩二丙二醇和一缩二丙二醇对照品适量,用溶剂稀释,作为对照品溶液;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记录气相色谱仪中所产生的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分别按各自所有组分峰面积加和的方式定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含量。
上述步骤1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供试品溶液的配制为:取所述药物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上述步骤2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对照品溶液的配制为:取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一缩二丙二醇213.2μg和二缩三丙二醇6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为甲醇或无水乙醇。
上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HP-INNOWAX或DB-FFAP;载气为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气相色谱仪中的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后运行242℃,维持18分钟,流速2.0ml/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其中色谱条件如下: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30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采用液体进样,进样体积为1.0~2.0μl,进样口温度为230~250℃,色谱柱流量为1.3~1.7ml/min,分流比为8:1。
为了严格控制奥硝唑注射液质量,能高效的检测奥硝唑注射液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残留量,本发明经过大量实验对样品进样方式、检测器类型及色谱柱等进行筛选开发出适用于奥硝唑注射液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检测的方法:
1.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沸点均较高,顶空进样灵敏度不能满足测定要求,进样方式宜选择液体直接进样。
2.本发明对检测器进行了筛选,分别考察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结果表明,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上灵敏度较高。因此,选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3.色谱柱筛选:根据化合物的极性,初步选用弱极性(HP-5柱)、中等极性(DB-624柱)、强极性(HP-INNOWAX柱、DB-WAXetr柱、DB-WAX柱、DB-FFAP柱)气相毛细管色谱柱进行方法的开发及预试,我们对比了各色谱柱的色谱行为。结果表明,HP-INNOWAX、DB-FFAP柱对目标物的灵敏度大,在程序升温的高温段较其它柱固定相流失小,故选用HP-INNOWAX或DB-FFAP柱作为奥硝唑注射液中的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方法检测的色谱柱。因待测物的沸点较高,为减少柱流失,测试色谱柱中选择薄液膜和中等液膜厚度比厚液膜厚度的出峰效果好。
4.奥硝唑的热重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热重分析(TGA)曲线显示本品的主药活性成分奥硝唑从148℃开始降解,热稳定性不好,在气相色谱中出峰,造成基线向上漂移,干扰测定。兼顾目标物的峰型和分离度等综合原因,程序升温设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为保证连续进供试品溶液时无干扰峰的出现及直接进样对色谱柱的污染,在程序升温色谱图数据采集记录完成后加入高柱温后运行方式,242℃维持18min,流速2.0ml。
5.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均为异构体混合物,对照品本身为混合物,包含多种异构体。在本测定方法中,一缩二丙二醇(对照品)共出5个峰,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共出11个峰,需采用供试品溶液中与对照品溶液中保留时间一致峰面积加和的方式进行外标法定量计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准确的检测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保证了奥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缩二丙二醇线性方程示意图。
图2为二缩三丙二醇线性方程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对照品溶液色谱图。
图4为对比例1对照品溶液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取所述药物适量,精密称定,用甲醇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取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一缩二丙二醇213.2μg和二缩三丙二醇6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
上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HP-INNOWAX;
载气为氮气;
所述气相色谱仪中的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后运行242℃,维持18分钟,流速2.0ml/min)。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气相色谱仪采用液体进样,进样体积为1.0μl,进样口温度为230℃,色谱柱流量为1.5ml/min,分流比为8:1。
记录气相色谱仪中所产生的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分别按各自所有组分峰面积加和的方式定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含量。
实施例5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检测限与定量限、精密度试验。
(1)专属性试验:
分别取环氧丙烷、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分别用甲醇稀释后,于进样小瓶中,依照色谱条件分别单独直接进样,记录色谱图;然后将上述适量混合,依照色谱条件直接进样,记录色谱图。取奥硝唑原料适量,甲醇溶解后置进样小瓶中,依照色谱条件直接进样,记录色谱图,考察其干扰。
结果在拟定的色谱条件下待测物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与溶剂(甲醇)及可能同时存在的环氧丙烷、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的保留时间互不干扰,混合进样后一缩二丙二醇与左相邻峰1,3-丙二醇分离度为12.30,与右相邻峰二甘醇分离度为5.38;二缩三丙二醇与左相邻峰二甘醇分离度为25.33,无右相邻峰,奥硝唑原料的保留时间对待测物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均不干扰,表明本法专属性良好。
(2)线性试验:
配制10倍浓度水平对照贮备液,精密量取对照贮备液0.3ml、0.5ml、0.8ml、1.0ml、1.2ml、1.5ml,分别置于10ml量瓶中,分别用甲醇稀释至刻度线,摇匀,配制成30%、50%、80%、100%、120%、150%水平浓度溶液。以各目标物的峰面积与各目标物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各个目标化合物的标准工作曲线。一缩二丙二醇线性方程示意图见图3,二缩三丙二醇线性方程示意图见图4。
一缩二丙二醇在64.0~320.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064x-4.696;相关系数R为0.9999,大于0.990,表明线性关系良好。
二缩三丙二醇在19.3~96.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167x-2.705;相关系数R为0.9999,大于0.990,表明线性关系良好。
(3)准确度试验:
取所述药物约4.0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共9份,分别加入10倍浓度水平对照贮备液,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配成各待检溶剂限量浓度的80%、100%和120%水平溶液各三份,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所述药物约4.0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使样品溶解,作为空白样品溶液。取上述各溶液以及限量对照溶液,依照色谱条件下直接进样1.0μl,测定每份供试品各待检溶剂的量,根据加入量和测得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5和表6。结果表明,一缩二丙二醇和丙二醇回收率的结果在90%~108%之间,RSD值均小于6%,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好。
表5一缩二丙二醇准确度试验结果
表6二缩三丙二醇准确度试验结果
(4)检测限与定量限试验:
取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用甲醇递次稀释,以信噪比10:1时的浓度为定量限,测得定量限分别为:一缩二丙二醇1.20μg/ml、二缩三丙二醇3.86μg/ml;以信噪比3:1时的浓度为检测限,测得检测限分别为:一缩二丙二醇0.30μg/ml、二缩三丙二醇0.96μg/ml。
通过以上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检测奥硝唑注射液中的溶剂乙醇、丙二醇,及其杂质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的含量,为奥硝唑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5)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以对照品溶液以各目标物的峰面积考察方法的进样精密度。一缩二丙二醇进样精密度的RSD为0.38%,二缩三丙二醇的进样精密度的RSD为0.65%。
实施例2: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取所述药物适量,精密称定,用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取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一缩二丙二醇213.2μg和二缩三丙二醇6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
上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配制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
上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DB-FFAP;
载气为氮气;
所述气相色谱仪中的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后运行242℃,维持18分钟,流速2.0ml/min)。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300℃。气相色谱仪采用液体进样,进样体积为1.0μl,进样口温度为250℃,色谱柱流量为1.3ml/min,分流比为8:1。
记录气相色谱仪中所产生的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分别按各自所有组分峰面积加和的方式定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含量。
实施例4: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配制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
上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DB-FFAP;
载气为氮气;
所述气相色谱仪中的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后运行242℃,维持18分钟,流速2.0ml/min)。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气相色谱仪采用液体进样,进样体积为2.0μl,进样口温度为230℃,色谱柱流量为1.7ml/min,分流比为8:1。
记录气相色谱仪中所产生的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分别按各自所有组分峰面积加和的方式定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含量。
对比例1:
一种奥硝唑注射液中杂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配制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
上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为DB-WAX;
载气为氮气;
所述气相色谱仪中的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8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15℃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4分钟。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气相色谱仪采用液体进样,进样体积为1.0μl,进样口温度为230℃,色谱柱流量为2ml/min,分流比为10:1。
记录气相色谱仪中所产生的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分别按各自所有组分峰面积加和的方式定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含量。
对比例1供试品溶液色谱图的基线漂移严重,干扰峰已影响奥硝唑注射液中的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含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均为异构体混合物,对照品本身为混合物,包含多种同分异构体。对同一瓶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配制的对照品溶液,使用对比例1的检测方法,一缩二丙二醇(对照品)仅可见4个峰,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仅可见6个峰,而使用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实施例1~4的检测方法,一缩二丙二醇(对照品)可见5个峰,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可见11个峰。实施例2与对比例1的配制过程相同,仅色谱条件不同,实施例2与对比例1对照品溶液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保留时间、理论塔板数的对比见表7,实施例2与对比例1对照品溶液色谱图见图3和图4。上述结果说明本发明检测方法对于奥硝唑注射液中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的分布及检测更具有准确性,优于对比例方法。
表7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对比试验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奥硝唑注射液中的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供试品溶液:取所述药物适量,精密称定,用溶剂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4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步骤2:配制对照品溶液:取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一缩二丙二醇213.2μg和二缩三丙二醇6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步骤3:取步骤1-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记录气相色谱仪中所产生的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分别按各自所有组分峰面积加和的方式定量计算一缩二丙二醇和二缩三丙二醇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甲醇或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HP-INNOWAX或DB-FFAP;载气为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气相色谱仪中的柱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90℃,维持3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20℃,维持10分钟,(后运行242℃,维持18分钟,流速2.0ml/mi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其中色谱条件如下:气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采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30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气相色谱仪采用液体直接进样,进样体积为1.0~2.0μl,进样口温度为230~250℃,色谱柱流量为1.3~1.7ml/min,分流比为8:1。
CN202311558829.9A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7571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8829.9A CN117571863A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8829.9A CN117571863A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1863A true CN117571863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8829.9A Pending CN117571863A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18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03838A (zh) 法维拉韦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CN109060973B (zh) 一种检测硫辛酸注射液中乙二胺的方法
CN113125611B (zh) 叶酸中杂质6-甲酰蝶呤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3390983B (zh) 一种同时测定富马酸伏诺拉生中3种杂质的检测方法
CN113125602A (zh) 一种哌柏西利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
CN113702514A (zh) 一种阿托伐他汀钙有关杂质ⅰ的测定方法
CN113514589B (zh) 注射用亚锡葡庚糖酸钠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CN114324642B (zh) 一种氢溴酸右美沙芬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CN113514588B (zh) 注射用双半胱乙酯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CN117571863A (zh) 一种含有丙二醇的奥硝唑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CN112946136B (zh) 奥泽沙星中甲磺酸酯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14280191A (zh) 一种双半胱氨酸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4689737A (zh) 一种s-邻氯苯甘氨酸甲酯酒石酸盐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CN115774061A (zh) 1-环己基哌嗪中的醋酸的检测方法
CN110412164A (zh) 一种盐酸美西律的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5372528B (zh) 一种同时测定呋喃妥因中多种杂质的检测方法
CN112557541B (zh) 一种枸橼酸马罗匹坦及其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4965790B (zh) 一种赖氨葡锌颗粒中氨基酸杂质的液相检测方法
CN114200050B (zh) 一种对溴苯甲醚中的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
CN112611819B (zh) 一种苯磷硫胺原料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CN114224904B (zh) 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13686977B (zh) 复方芬苯达唑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CN111380991B (zh) 一种检测维生素c药物中降解杂质含量的方法
CN118067860A (zh) 一种依帕司他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6818948A (zh) 一种盐酸多西环素中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