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1429A -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71429A
CN117571429A CN202311334885.4A CN202311334885A CN117571429A CN 117571429 A CN117571429 A CN 117571429A CN 202311334885 A CN202311334885 A CN 202311334885A CN 117571429 A CN117571429 A CN 117571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ion
waste liquid
reagent
bin
b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4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aiyu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aiyu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aiyu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aiyu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48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71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71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71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01N1/31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13Producing thin layers of samples on a substrate, e.g. smearing, spinning-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4Purifying; Clea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2Low-temperature sample treatment, e.g. cryofix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4Sample treatment involving radiation, e.g.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模块结构包括设置于搁置底座上的多个独立的孵育仓,每一个独立的孵育仓均包括密封的冷却仓,密封的冷却仓内设置有加热块;冷却仓的上部设置有孵育仓本体,孵育仓本体为上部开口的开放式槽体,加热块设置于开放式槽体的底部,孵育仓本体延其长度的一侧承接有废液池,孵育仓本体靠近废液池的该端具有能够打开和回复的挡板、以使得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内的废液沿着打开的挡板进入所述的废液池,废液池的下部连接有排废三通电磁阀;冷却仓的外侧壁设置有制冷片;本申请具有具有单独的孵育仓、孵育仓壁有一定高度具备充分的试剂空间,既保证充分的抗原修复液,也保证了不会出现交叉污染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免疫组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免疫组化染色一般的过程为:1、进行抗原修复,以恢复可能因固定而变性的抗原。2、封闭内源性酶。3、应用可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一抗。4、应用携带标记(酶)的二抗与一抗结合。5、应用显色剂使抗体/抗原复合物显色。6、进行复染以观察细胞核和整体组织结构。7、对切片进行脱水、固定和封片。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实现了免疫组织化学的自动化,即把上述的过程,通过仪器自动化,实现机器代替人工。把试剂的滴加孵育时间、温度条件等,都采用电脑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染色结果的一致性、可重现性和可靠性。
玻片加载染色模块为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件,其主要的功能为对要染色的免疫组化切片玻片进行装载、固定以及其他的一些动作;玻片加载装置主要功能如下:
1.装有组织切片的玻片的承载机构;
2.有加热装置,设置在每一个玻片下面,实现由室温到100℃的加热;
3.通过玻片后端的废液口,实现排除废液的目的。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玻片加载装置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如公开号为CN111896349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玻片加载装置,其是通过设置加热块给抗原修复过程加热;由于加热块采用抽风冷却,而冷却空气途径废液区域,虽然废液和加热块之间进行了物理隔离,防止直接废液溅到加热块,但是由于气流流经废液的时候,会导致空气潮湿,这样就难以避免的使得加热快底部长期被潮湿空气腐蚀而导致故障;而且其中抗原修复靠室温环境的风冷,如果室温有变化,无法有效控制抗原修复后温度恢复的实现:例如室温太高的时候,就导致温度冷却过程恢复的太长;此外该模块内部也没有浓废液和淡废液的分离装置,浓废液和淡废液的分离装置设置在模块的外部,这就导致浓废液和淡废液流经同一段管路,致使淡废液被浓废液污染,具有有交叉污染的风险;另外,该模块的组织切片位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的缝隙中,抗原修复的过程中,抗原修复液膜位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少量的抗原修复液,容易被残余的清洗液稀释;当在高温抗原修复的时候,还比较容易产生气泡,这样会导致抗原修复不充分,出现局部修复不佳,从而染色不均匀;又如公开号为CN106353516A的专利文献,其方案采用树立的方式进行安装载玻片和盖片;这种方式在抗原修复的时候,抗原修复液灌注到整个容器中,导致抗原修复液消耗量非常大,而且竖向设置需要承载厚度方向更多的修复液,而加热装置位于竖向设置的容器的下方,导致加热不均匀;而且由于修复液深度过深也会导致加热效率缓慢;无法处理染色过程处于不同阶段,需要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抗原修复;而且其方案所有不同染色项目的切片同时在一个容器中,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同样该方案抗原修复也是靠室温环境的冷却,如果室温有变化,无法有效控制抗原修复后温度恢复的实践。例如室温太高的时候,就导致温度恢复太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单独的孵育仓、孵育仓壁有一定高度具备充分的试剂空间,既保证充分的抗原修复液,也保证了不会出现交叉污染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该模块的结构包括设置于搁置底座上的多个独立的孵育仓,每一个独立的孵育仓均包括密封的冷却仓,所述的密封的冷却仓内设置有加热块;所述的冷却仓的上部设置有孵育仓本体,所述的孵育仓本体为上部开口的开放式槽体,所述的加热块设置于开放式槽体的底部,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延其长度的一侧承接有废液池,所述的孵育仓本体靠近废液池的该端具有能够打开和回复的挡板、以使得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内的废液沿着打开的挡板进入所述的废液池,所述的废液池的下部连接有排废三通电磁阀;所述的冷却仓的外侧壁设置有制冷片。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首次将染色的切片同时在一个容器中的现有技术的结构改换为本申请多个单独的孵育仓结构,这样每一个待染色的切片就可以分别单独的设置在各自拥有的独立的孵育仓结构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容易造成的交叉污染情况;此外,本申请的结构将加热块整体的密封包裹在冷却仓内,在加热或者冷却过程,不会受到外界空气水分的影响,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避免被腐蚀的风险,从而有效的维护其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申请还通过在冷却仓的外壁设置制冷片来实现修复液的冷却,采用制冷片(如帕尔贴)制冷,避免现有技术的抽风制冷,不仅可以防止潮湿空气进入加热块底部、避免加热快的电路结构被腐蚀,还可以解决抽风制冷的动力成本;另外,本申请将孵育仓本体的一侧设置为可以打开和回复的挡板结构,需要染色时挡板竖立以保持孵育仓本体内的试剂工作,染色完成后打开挡板将染色后的废弃试剂引入废液池内;而本申请的废液池的下部设置了排废三通电磁阀,当废液为浓废液时则可以从三通中的浓废液管道排出,当废液为淡废液时则可以从淡废液管道排出,浓、淡废液分流不会产生浓淡废液的交叉污染;而且这种单独的废液池也可以作为加样针做试剂切换时候的排废池,这样加样针不需要再移动到仪器固定位置的清洗池进行针内试剂置换。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仓靠近废液池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的压板跟随所述的驱动电机转动以推动所述的挡板打开;采用该结构,当需要排出孵育仓本体内的废液时,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对挡板进行推动压倒,从而该侧出现排液缺口,废液从该缺口流入废液池中得到收集。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与孵育仓本体之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的压板与所述的挡板之间相互连接或者所述的挡板与与孵育仓本体之间通过扭簧可转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挡板回复时,反向转动驱动电机,压板带动挡板回复至闭合状态即可,或者压板撤离对挡板的推挡,在扭簧的反作用回复力作用下挡板自动靠拢孵育仓本体实现回复。
进一步的,所述的载波片置于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内,所述的孵育仓本体的深度大于载玻片的厚度;所述的载波片的上表面吸附有待染色组织,且所述的待染色组织裸露于孵育仓本体内(即载波片上不覆盖传统的盖片,直接将组织暴露在孵育仓本体中);采用上述结构,孵育仓壁有一定高度,可以在孵育仓本体内盛放足够的修复液,既保证充分的抗原修复液,也保证了不会出现交叉污染、气泡、被稀释等问题;而且本申请通过孵育仓的设置,不需要盖片来维持试剂覆盖组织,节约了成本,而且也方便对孵育仓内载玻片等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设置盖片带来的如下的技术问题:抗原修复液膜位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二者之间只能具有少量的抗原修复液,很容易被残余的清洗液稀释;而且当在高温抗原修复的时候,二者之间还较容易产生气泡,这样会导致抗原修复不充分,出现局部修复不佳,从而染色不均匀。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载波片为吸附型载波片;采用该方案,由于组织在前处理的烤片过程中,就已经吸附在载玻片上;而且载玻片为吸附型载玻片,本来就是有吸附性,可以将组织牢牢的固定在载波片上,即使其长时间的浸渍在修复液中、不设置盖片,也不会与载波片之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搁置底座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横向延伸有横梁壁,所述的横梁壁上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的操作组件至少包括风刀、条码扫描器和加样针;所述的风刀用于孵育仓本体内试剂的吹扫,条码扫描器用于条码扫描或者拍照;所述的加样针用于试剂的添加;采用上述结构,风刀的设置可以在需要废液排出的时候,对孵育仓本体的内的废液进行吹扫,从而使得废液排出的更加彻底;而条码扫描器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条码扫描,更为特殊的是由于本申请载玻片上不设置盖片,因此条码扫描枪可以直接清晰拍摄到组织;尤其当过完酒精后,组织呈现白色,扫描枪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显示组织的位置,为进一步的组织位置识别提供了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免疫组化笔,采用该结构可以在载玻片上进行疏水圈的画置;条码扫描器拍摄的照片,软件智能识别,或者人工辅助识别后,确定组织的位置,然后免疫组化笔就可以围绕组织绘制圆圈;加样针加试剂的时候,只需要加到圈内,不需要让抗体试剂覆盖整个载玻片,相比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机,减少了抗体试剂的用量、节约成本;试剂消耗量也可以从150uL,下降到50uL,经济效益明显。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风刀、免疫组化笔、条码扫描器和加样针在所述的横梁壁上按照孵育仓长度延伸方向自靠近废液池端至另一端顺次连接;采用该结构,提高操作组件与其具体的操作工序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免疫组化染色模块进行染色的方法,具体过程包括:
(1)放置吸附有组织切片的载玻片在孵育仓本体内;
(2)试剂加样针根据工作流程添加试剂;如果此轮加的试剂为抗原修复液,则加热块加热到80-120℃,提供抗原修复条件:由于孵育仓的设计,可以保证较多的抗原修复液,避免气泡。
(3)抗原修复完成后,需要从高温80-120℃降低到室温;制冷片启动供电,此时制冷片把一侧的热量,转换到另一侧,实现了可控的温度控制,有效实现抗原修复后,温度降低到常温;
(4)试剂孵育完成后,通过固定在冷却仓侧壁上的驱动机构,把孵育仓本体的挡板打开,然后风刀从废液池的对面侧吹风,把试剂全部排空到废液池中;如果上一轮的孵育试剂是酒精,排空酒精后,此时组织呈现百色;在添加清洗液之前,条码扫描器会立即进行拍照,上传到上位机软件,进行组织区域的识别;然后立即添加清洗液。此时上位机显示区域识别的结果,并将预绘制疏水圈的图形显示出来;人工审核没有问题后,可以确认,也可以手工在软件上进行调整;在下一轮清洗液清除干净,载玻片上没有残留液体后,横梁壁利用固定在臂上的画笔,在载玻片上按照识别的区域进行画圈;
(5)废液池根据排除的是试剂,还是清洗液,选择不同的通路选择,使浓废液和淡废液实现分流。
进一步的,在工作流程各个试剂添加之间,还有清洗液步骤,以清洗上一轮的试剂。进一步的,当到添加抗体试剂或染色试剂时,加样针直接加到疏水圈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试剂类型:脱蜡液、酒精、抗原修复液、封闭剂、一抗、二抗、染色剂、复染试剂、反蓝试剂。
本申请上述染色方法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这种方法该可以成为组成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染色装载模块阵列,实现高通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而且整个染色过程能够保持由于加热块封闭式设置,不会接触空气中的水分,也不需要进行抽冷风,因此会导致潮湿空气对加热块电路进行腐蚀而导致故障;此外,本申请的冷却采用的是制冷片,冷却迅速并通过冷却仓的侧壁和密封腔体迅速的传递至整个孵育仓本体的长度范围内,实现冷却目的。
2.为每个组织载玻片提供一个单独的孵育仓,孵育仓壁有一定高度,有充分的试剂空间,既保证充分的抗原修复液,也保证了不会出现交叉污染、气泡、被稀释等问题。孵育仓的设计,不需要盖片来维持试剂覆盖组织,节约了成本;相比于液盖膜技术,本发明试剂量多,不会因为试剂量少,导致抗原修复所需要的PH环境的波动;相比于CN106353516A,本发明每个载玻片单独一个孵育仓,没有交叉污染;孵育仓有一侧可以被打开,打开时,用风刀沿排废方向吹残余试剂,可以实现彻底排空上一轮加的试剂,避免新一轮试剂被稀释。
3.本申请的方法中废液收集到一个单独的废液池,废液池采用特氟龙塑料材质,疏水性确保没有残留试剂,下方安装有三通废液电磁阀,按照浓、淡废液分流,避免了浓、淡废液的交叉,符合环保要求;单独的废液池也可以作为加样针做试剂切换的时候的排废池。这样加样针不需要再移动到仪器固定位置的清洗池进行针内试剂置换。
4.本申请的方法中通过条码扫描器和无盖片设置的方式,可以进行拍照,条码扫描枪可以直接清晰拍摄到组织;尤其当过完酒精后,组织呈现白色,扫描枪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显示组织的位置,为进一步的组织位置识别提供了条件。
5.本申请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还通过免疫组化笔装置在玻片上进行画疏水圈;通过扫描枪拍摄的照片,软件智能识别,或者人工辅助识别后,确定组织位置,免疫组化笔装置围绕组织绘制圆圈。加试剂的时候,只需要加到圈内,不需要让抗体试剂覆盖整个载玻片,相比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机,节约成本。试剂消耗量从150uL,下降到50uL,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免疫组化染色模块第一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第二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第三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申请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第四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独立的孵育仓的第一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独立的孵育仓的第二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申请独立的孵育仓的第三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申请独立的孵育仓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申请操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a.搁置底座,1.孵育仓,2.冷却仓,3.加热块,4.孵育仓本体,5.废液池,401.挡板,6.排废三通电磁阀,7.制冷片,8.驱动机构,801.驱动电机,802.压板,9.支撑架,10.横梁壁,11.风刀,12.条码扫描器,13.加样针,14.免疫组化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及其与“固定于”类似含有的其它方式)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部件,通过中间部件固定。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及其与“连接”类似含有的其它方式)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及其与“设置于”类似含有的其它方式)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附图1-8所示,本申请的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该模块的结构包括设置于搁置底座a上的多个独立的孵育仓1(孵育仓可以通过与搁置底座之间粘结或者组装等方式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为一块板材结构,其上可以均布多个孵育仓结构),每一个独立的孵育仓1均包括密封的冷却仓2(中空密封的冷却仓),所述的密封的冷却仓2内设置有加热块3;所述的冷却仓2的上部设置有孵育仓本体4,所述的孵育仓本体4为上部开口的开放式槽体,所述的加热块3设置于开放式槽体的底部(即加热块可以是电加热块等,其固定在槽体的底部并且位于冷却仓的内部),所述的孵育仓本体4延其长度的一侧承接有废液池5(该废液池用于承接从孵育仓本体出来的废液),所述的孵育仓本体4靠近废液池5的该端具有能够打开和回复的挡板401(该挡板用于与孵育仓本体配合,当挡板挡靠在孵育仓本体上时,孵育仓本体就形成一个具有储存空间的槽体,修复液置于槽体内对组织切片进行修复;当修复完成后可以使挡板与孵育仓本体脱离、形成一个出料口,从而将废液排入到废液池内)、以使得所述的孵育仓本体4内的废液沿着打开的挡板401进入所述的废液池5内,所述的废液池5的下部连接有排废三通电磁阀6(该三通电磁阀其一条管路用于废液池内废液的导出,下部分设两条分管道、一条用于浓废液的流出、另一条用于淡废液的流出);所述的冷却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制冷片7(制冷片可以为帕尔贴等制冷片,根据需要可以在冷却仓的多个外侧壁或者至少一个外侧壁上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首次将染色的切片同时在一个容器中的现有技术的结构改换为本申请多个单独的孵育仓结构,这样每一个待染色的切片就可以分别单独的设置在各自拥有的独立的孵育仓结构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容易造成的交叉污染情况;此外,本申请的结构将加热块整体的密封包裹在冷却仓内,在加热或者冷却过程,不会受到外界空气水分的影响,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避免被腐蚀的风险,从而有效的维护其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申请还通过在冷却仓的外壁设置制冷片来实现修复液的冷却,采用制冷片(如帕尔贴)制冷,避免现有技术的抽风制冷,不仅可以防止潮湿空气进入加热块底部、避免加热快的电路结构被腐蚀,还可以解决抽风制冷的动力成本;另外,本申请将孵育仓本体的一侧设置为可以打开和回复的挡板结构,需要染色时挡板竖立以保持孵育仓本体内的试剂工作,染色完成后打开挡板将染色后的废弃试剂引入废液池内;而本申请的废液池的下部设置了排废三通电磁阀,当废液为浓废液时则可以从三通中的浓废液管道排出,当废液为淡废液时则可以从淡废液管道排出,浓、淡废液分流不会产生浓淡废液的交叉污染;而且这种单独的废液池也可以作为加样针做试剂切换时候的排废池,这样加样针不需要再移动到仪器固定位置的清洗池进行针内试剂置换。
如附图5-7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冷却仓2靠近废液池5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8,所述的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01,所述的驱动电机801的输出端设置有压板802,所述的压板802能跟随所述的驱动电机801转动以推动所述的挡板401打开;采用该结构,当需要排出孵育仓本体内的废液时,通过上述驱动机构对挡板进行推动压倒,从而该侧出现排液缺口,废液从该缺口流入废液池中得到收集。
作为示例,本申请所述的挡板401与孵育仓本体4之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的压板802与所述的挡板401之间相互连接或者所述的挡板401与与孵育仓本体4之间通过扭簧可转动连接(常规的扭簧结构,可以使得挡板在无外力推动的情况下自动复位与孵育仓本体挡靠);在挡板和孵育仓本体相互抵靠的接触面上可以设置密封软胶,从而可以避免泄露,提高挡板对孵育仓本体的密封性能;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挡板回复时,反向转动驱动电机,压板带动挡板回复至闭合状态即可,或者压板撤离对挡板的推挡,在扭簧的反作用回复力作用下挡板自动靠拢孵育仓本体实现回复。
作为示例,本申请所述的载波片(为生物检测领域常规使用的载波片均可以适用于本申请;本申请的孵育仓本体的尺寸可以与使用的载波片之间适配)置于所述的孵育仓本体4内,所述的孵育仓本体4的深度大于载玻片的厚度;所述的载波片的上表面吸附有待染色组织(切片组织),且所述的待染色组织裸露于孵育仓本体4内(即载波片上不覆盖传统的盖片,直接将组织暴露在孵育仓本体中);采用上述结构,孵育仓壁有一定高度,可以在孵育仓本体内盛放足够的修复液,既保证充分的抗原修复液,也保证了不会出现交叉污染、气泡、被稀释等问题;而且本申请通过孵育仓的设置,不需要盖片来维持试剂覆盖组织,节约了成本,而且也方便对孵育仓内载玻片等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设置盖片带来的如下的技术问题:抗原修复液膜位于载玻片和盖片之间,二者之间只能具有少量的抗原修复液,很容易被残余的清洗液稀释;而且当在高温抗原修复的时候,二者之间还较容易产生气泡,这样会导致抗原修复不充分,出现局部修复不佳,从而染色不均匀。
作为示例,本申请所述的载波片为吸附型载波片;采用该方案,由于组织在前处理的烤片过程中,就已经吸附在载玻片上;而且载玻片为吸附型载玻片,本来就是有吸附性,可以将组织牢牢的固定在载波片上,即使其长时间的浸渍在修复液中、不设置盖片,也不会与载波片之间分离。
如附图1-4、9所示,本申请所述的搁置底座a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的支撑架9上横向延伸有横梁壁10,所述的横梁壁10上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的操作组件至少包括风刀11、条码扫描器12和加样针13;所述的风刀11用于孵育仓本体4内试剂的吹扫,条码扫描器12用于条码扫描或者拍照;所述的加样针13用于试剂的添加;采用上述结构,风刀的设置可以在需要废液排出的时候,对孵育仓本体的内的废液进行吹扫,从而使得废液排出的更加彻底;而条码扫描器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条码扫描,更为特殊的是由于本申请载玻片上不设置盖片,因此条码扫描枪可以直接清晰拍摄到组织;尤其当过完酒精后,组织呈现白色,扫描枪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显示组织的位置,为进一步的组织位置识别提供了条件。
如附图1-4、9所示,本申请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免疫组化笔14,采用该结构可以在载玻片上进行疏水圈的画置;条码扫描器拍摄的照片,软件智能识别,或者人工辅助识别后,确定组织的位置,然后免疫组化笔就可以围绕组织绘制圆圈;加样针加试剂的时候,只需要加到圈内,不需要让抗体试剂覆盖整个载玻片,相比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机,减少了抗体试剂的用量、节约成本;试剂消耗量也可以从150uL,下降到50uL,经济效益明显。
如附图3所示,本申请所述的风刀11、免疫组化笔14、条码扫描器12和加样针13在所述的横梁壁10上按照孵育仓本体2的长度延伸方向自靠近废液池5端至另一端顺次连接;采用该结构,提高操作组件与其具体的操作工序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免疫组化染色模块进行染色的方法,具体过程包括:
(1)放置吸附有组织切片的载玻片在孵育仓本体内;
(2)试剂加样针根据工作流程添加试剂;所述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试剂类型:脱蜡液、酒精、抗原修复液、封闭剂、一抗、二抗、染色剂、复染试剂、反蓝试剂;如果此轮加的试剂为抗原修复液,则加热块加热到100℃左右,提供抗原修复条件:由于孵育仓的设计,可以保证较多的抗原修复液,避免气泡。
(3)抗原修复完成后,需要从100摄氏度降低到20摄氏度;制冷片启动供电,此时制冷片把一侧的热量,转换到另一侧,实现了可控的温度控制,有效实现抗原修复后,温度降低到20℃的常温;
(4)试剂孵育完成后,通过固定在冷却仓侧壁上的驱动机构,把孵育仓本体的挡板打开,然后风刀从废液池的对面侧吹风,把试剂全部排空到废液池中;如果上一轮的孵育试剂是酒精,排空酒精后,此时组织呈现百色;在添加清洗液之前,条码扫描器会立即进行拍照,上传到上位机软件,进行组织区域的识别;然后立即添加清洗液;此时上位机显示区域识别的结果,并将预绘制疏水圈的图形显示出来;人工审核没有问题后,可以确认,也可以手工在软件上进行调整;在下一轮清洗液清除干净,载玻片上没有残留液体后,横梁壁利用固定在臂上的免疫组化笔,在载玻片上按照识别的区域进行画圈;
(5)废液池根据排除的是试剂,还是清洗液,选择不同的通路选择,使浓废液和淡废液实现分流。
需要说明的是,当到添加抗体试剂或染色试剂时,加样针直接加到疏水圈的中心位置如添加50uL即可,如果组织区域大,则多加一些。一般不超过80uL;大大节约了试剂的用量;在工作流程各个试剂添加之间,还有清洗液步骤,以清洗上一轮的试剂。
本申请的条码扫描器可以采用新大陆NLS-NVF230款高性能固定式工业条码扫描器,本申请的排废三通电磁阀可以采用青云智通DGF20C,本申请的制冷片可以采用帕尔贴TEC1-12703 TES1-12703低功耗半导体制冷片30*30/40*40MM;本申请的加热块可以为电加热块、电加热板等,现有市售的电加热模块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根据加热的需要和加热块体积的大小可以设置一块或者多块,其可以实现温度的检测、加热、温度保护功能等等,能够实现对修复液加热需要的加热块均适应本申请。
本申请所述的区域识别技术可以为行业常规的方式方法,如:OpenCV中轮廓检测和绘制的步骤,1.读取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灰度格式,读取图像并将图像转换为灰度格式。将图像转换为灰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下一步的图像做准备。将图像转换为单通道灰度图像对于阈值化至关重要,而阈值化又对轮廓检测算法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2.应用二值阈值,在寻找轮廓时,首先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阈值或Canny边缘检测。这里,我们将应用二进制阈值;这将图像转换为黑白,突出感兴趣的物体,使轮廓检测算法更容易。阈值化使图像中对象的边界完全变成白色,所有像素具有相同的强度。该算法现在可以从这些白色像素中检测出物体的边界;黑色像素值为0,被视为背景像素而忽略;3.查找轮廓,使用findContours()函数检测图像中的轮廓;4.在原始的RGB图像上绘制轮廓,一旦轮廓被确定,使用drawContours()函数将轮廓覆盖在原始RGB图像上;5.该模块可以成为组成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染色装载模块阵列,实现高通量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最主要的发明点在于采用了多个独立的孵育仓结构,并且将加热块密封在冷却仓内部;而冷却采用制冷片结构,不是采用的抽风冷却;此外,本申请还设置了单独的废液池,并且通过孵育仓本体一侧可开合的挡板的设置实现工作和排废的功能切换;本申请的支撑架可以实现上下升降,本申请的横梁壁则可以实现前后左右的运行,以实现其操作组件对每一个独立的孵育仓对应位置的具体操作,控制操作组件精确的位置切换,而实现位置切换的设备可以是伺服电机、导轨、滑块或者链条等相互组合作用来实现,可以为现有常规的实现多方位移动的驱动组件均可以,不是本申请的创新点所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结构的设定实现了如下的功能:(1)为每个组织载玻片提供一个单独的孵育仓,孵育仓壁有一定高度,有充分的试剂空间,既保证充分的抗原修复液,也保证了不会出现交叉污染、气泡、被稀释等问题。孵育仓的设计,不需要盖片来维持试剂覆盖组织,节约了成本;(2)相比于液盖膜技术,本发明试剂量多,不会因为试剂量少,导致抗原修复所需要的PH环境的波动;相比于CN106353516A,本发明每个载玻片单独一个孵育仓,没有交叉污染;(3)孵育仓有一侧可以被打开,打开时,用风刀沿排废方向吹残余试剂,可以实现彻底排空上一轮加的试剂,避免新一轮试剂被稀释;(4)有一个单独的废液池,废液池采用特氟龙塑料材质,疏水性确保没有残留试剂,下方安装有三通废液电磁阀,按照浓、淡废液分流,避免了浓、淡废液的交叉,符合环保要求;单独的废液池也可以作为加样针做试剂切换的时候的排废池。这样加样针不需要再移动到仪器固定位置的清洗池进行针内试剂置换;(5)设置有密闭的冷却仓,采用制冷片(帕尔贴)制冷,防止潮湿空气进入加热块底部,避免加热快的电路结构被腐蚀;(6)条码扫描器或者称为扫描枪,可扫描条码,也可以进行拍照;由于本机构没有盖片设计,因此条码扫描枪可以直接清晰拍摄到组织。尤其当过完酒精后,组织呈现白色,扫描枪拍摄的照片可以清晰显示组织的位置,为进一步的组织位置识别提供了条件;(7)免疫组化笔装置,可以在玻片上进行画疏水圈。通过扫描枪拍摄的照片,软件智能识别,或者人工辅助识别后,确定组织位置,免疫组化笔装置围绕组织绘制圆圈。加试剂的时候,只需要加到圈内,不需要让抗体试剂覆盖整个载玻片,相比传统的免疫组化染色机,节约成本。试剂消耗量从150uL,下降到50uL,经济效益明显。

Claims (10)

1.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的结构包括设置于搁置底座上的多个独立的孵育仓,每一个独立的孵育仓均包括密封的冷却仓,所述的密封的冷却仓内设置有加热块;所述的冷却仓的上部设置有孵育仓本体,所述的孵育仓本体为上部开口的开放式槽体,所述的加热块设置于开放式槽体的底部,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延其长度的一侧承接有废液池,所述的孵育仓本体靠近废液池的该端具有能够打开和回复的挡板、以使得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内的废液沿着打开的挡板进入所述的废液池,所述的废液池的下部连接有排废三通电磁阀;所述的冷却仓的外侧壁设置有制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仓靠近废液池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的压板跟随所述的驱动电机转动以推动所述的挡板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与孵育仓本体之间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的压板与所述的挡板之间相互连接或者所述的挡板与与孵育仓本体之间通过扭簧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片置于所述的孵育仓本体内,所述的孵育仓本体的深度大于载玻片的厚度;所述的载波片的上表面吸附有待染色组织,且所述的待染色组织裸露于孵育仓本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片为吸附型载波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搁置底座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上横向延伸有横梁壁,所述的横梁壁上设置有操作组件,所述的操作组件至少包括风刀、条码扫描器和加样针;所述的风刀用于孵育仓本体内试剂的吹扫,条码扫描器用于条码扫描或者拍照;所述的加样针用于试剂的添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组件还包括免疫组化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刀、免疫组化笔、条码扫描器和加样针在所述的横梁壁上按照孵育仓长度延伸方向自靠近废液池端至另一端顺次连接。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进行染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包括:
(1)放置吸附有组织切片的载玻片在孵育仓本体内;
(2)试剂加样针根据工作流程添加试剂;如果此轮加的试剂为抗原修复液,则加热块加热到80-120℃,提供抗原修复条件:由于孵育仓的设计,可以保证较多的抗原修复液,避免气泡。
(3)抗原修复完成后,需要从高温80-120℃降低到室温;制冷片启动供电,此时制冷片把一侧的热量,转换到另一侧,实现了可控的温度控制,有效实现抗原修复后,温度降低到常温;
(4)试剂孵育完成后,通过固定在冷却仓侧壁上的驱动机构,把孵育仓本体的挡板打开,然后风刀从废液池的对面侧吹风,把试剂全部排空到废液池中;如果上一轮的孵育试剂是酒精,排空酒精后,此时组织呈现百色;在添加清洗液之前,条码扫描器会立即进行拍照,上传到上位机软件,进行组织区域的识别;然后立即添加清洗液。此时上位机显示区域识别的结果,并将预绘制疏水圈的图形显示出来;人工审核没有问题后,可以确认,也可以手工在软件上进行调整;在下一轮清洗液清除干净,载玻片上没有残留液体后,横梁壁利用固定在臂上的画笔,在载玻片上按照识别的区域进行画圈;
(5)废液池根据排除的是试剂,还是清洗液,选择不同的通路选择,使浓废液和淡废液实现分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疫组化染色模块进行染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作流程各个试剂添加之间,还有清洗液步骤,以清洗上一轮的试剂;当到添加抗体试剂或染色试剂时,加样针直接加到疏水圈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试剂类型:脱蜡液、酒精、抗原修复液、封闭剂、一抗、二抗、染色剂、复染试剂、反蓝试剂。
CN202311334885.4A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Pending CN117571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4885.4A CN117571429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4885.4A CN117571429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71429A true CN117571429A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9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4885.4A Pending CN117571429A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714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7308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tain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
US9625478B2 (en) Automated integrated slide-processing system
JP2018059946A (ja) 検査用に生物試料を準備するための自動化された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699156A (zh) 一种用于载玻片上组织样品染色的全自动染色仪及使用方法
CN103874913A (zh) 用于生物样品的组织加工的溶液
US20130183708A1 (en) Apparatus for execution of treatment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colouring of tissue specimens on object glasses
JP6444371B2 (ja) 試験のために生物学的試料を調製する自動化された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18412570U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
US20230055997A1 (en) Automated staining system and reaction chamber
CN117571429A (zh) 一种免疫组化染色模块及染色方法
US20240086658A1 (en) Anti-Fogging Barcode Reader
CN114324917A (zh) 样本分析系统、细胞图像分析设备和涂片质量检测方法
US20200340892A1 (en) Eosin staining techniques
WO2020258155A1 (zh) 推片机及其控制方法
EP3207379B1 (en) Automated batch stainer for immunohistochemistry
CN111929432A (zh) 一种高通量柔性组织样本分析系统操作方法
CN115561474B (zh) 一种一体化农药残留标准化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4472193U (zh) 一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适用的dab染色液试剂盒
CN210604103U (zh) 一种液膜覆盖板结构
CN117168939A (zh) 一种推片染色机及其染色方法
CN116381254A (zh) 样本图像扫描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