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83C - 电信网里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信网里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683C CN1175683C CNB988086379A CN98808637A CN1175683C CN 1175683 C CN1175683 C CN 1175683C CN B988086379 A CNB988086379 A CN B988086379A CN 98808637 A CN98808637 A CN 98808637A CN 1175683 C CN1175683 C CN 117568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network
- portable terminal
- data communication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方法和一种装置,它们允许在跟一个数据通信网(3;103;203;303)相连的第一个终端(1;101;205;301)和通过一个移动电信网跟同一个数据通信网(3;103;203;303)相连的第二个终端(5;105;205’;305)之间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其中的连接请求是从第一个终端(1;101;205;301)向移动电信网里的一个节点计算机(9;112;217;317)发出的,从该节点计算机(9;117;217;317)发出一个信号,请求第二个终端(5;105;205’;305)跟第一个终端(1;101;205;301)建立一个连接,第二个终端(5;105;205’;305)跟第一个终端(1;101;205;301)之间的连接,是以第二个终端(5;105;205’;305)作为始发端建立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跟数据通信网,例如跟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网,相连接的两个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更具体地说,涉及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其中至少第二个终端是一个移动终端。
发明背景
在本说明书里“移动终端”这一术语指的是用于数据通信的任意一种终端,它跟一个移动电信网相连,例如跟一个GSM网相连。这一终端可以是一个移动电话,它能跟计算机连接,例如跟一台个人计算机连接,或者是跟有一个电话单元和/或一个调制解调器的一台便携式计算机连接。
在数据网里如TCP/IP网络里的一个固定终端和通过移动电信网跟这一数据网相连的一个移动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信连接,或者通过这一数据网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建立数据通信连接,不能用传统的方式通过呼叫移动终端来进行。
为了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启动连接的计算机必须知道另一台计算机的地址。如果一台计算机是一个移动终端,它的地址就不知道,因为移动终端会在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和/或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移动。
还有,接受呼叫的移动终端必须能够检测出这一连接是一个数据连接,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语音连接。
大家都知道给移动电话发送传真或数据的方法,其中当例如给电话机发送传真时,该电话使用的号码不同于普通电话号码。该电话储存收到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转发给一台传真机作为电话网传真打印出来,或者传送给个人计算机(PC)之类。
瑞士专利说明书SE503752描述了一种装置,用于接收发给移动电话的电子邮件。有一个X.9路由器跟一个存储装置相连,用于接收和储存电子邮件,还有一个短消息业务(SMS)和一个代理,包括移动电话要识别的控制信息。这一存储装置跟一个网关相连,该网关通过一个路由器跟一个移动电话交换机相连。该网关将电子消息发送给移动台单元,移动台单元则将它们发送给移动电话。移动台可以跟一台个人计算机相连,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但是以上专利说明只公开了这样一种系统,其中的短消息业务用于将电子邮件发送给移动用户。没有考虑其它类型的数据连接。
欧洲专利申请0696152A2公开了用于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传输语音和数据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主叫用户连接到网络里的一个桥接器单元,后者则完成连接的建立工作。这种桥接器单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单元,如果完成特定种类的连接不需要桥接器单元,那将是非常有利的。
WO9508900,A1和EP642284,A2描述了利用连接计算机通过数据网跟一个移动通信系统连接的方法。在这两份文件中,跟数据网连接之前,必须跟一个代理建立一个虚连接。如果要发送信息给移动终端,这一代理就通过一个SMS消息要求移动终端也建立连接。
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允许跟数据网连接的任意终端,例如跟TCP/IP网连接的任意终端,向通过移动电信网跟这一数据网相连的一个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而不需要其它单元例如桥接器,也不需要在网络里建立一条虚拟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允许在跟因特网相连的终端之间建立一个电子邮件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终端是移动终端。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允许跟一个IP网相连的一个移动终端向跟一个IP网相连的另一个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方法,用于在跟一个数据通信网相连的第一个终端和通过移动电信网跟同一个数据通信网相连的第二个终端之间建立连接,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一个终端向移动电信网里的一个节点计算机发送一个连接请求;
-从这一节点计算机发送一个信号,请求第二个终端跟第一个终端建立连接;
-在第二个终端和第一个终端之间启动连接,用第二个终端作为始发方;
-在第二个终端和第一个终端之间建立这一连接。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它允许从任意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向一个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不管需要的连接是什么类型,移动终端只需要一个号码。
允许传输任意多的任意数据。
可以在正在交换文本信息的两个终端之间对话。
可以将它用作一个发通知的手段,例如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地跟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并读出发来的电子邮件,如果有的话。
附图简述
图1是两台计算机跟因特网相连的示意图,其中有一台是一个移动终端。
图2说明本发明的漫游原理。
图3是按照本发明进行连接的流程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通过IP网在两个移动终端间建立连接的原理。
图5是按照本发明通过连接装置在两个移动单元之间建立连接的流程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通过连接装置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移动终端之间建立连接的原理。
实施方案详述
本发明可以用于允许移动终端进行连接的任意一种数据通信网。当前这种网络通常是在TCP/IP协议上的网络。现在经常使用的这种网络之一就是因特网。因此,在这一实施方案里,为了简单起见,将这种网络说成因特网。这当然不应当看成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在图1中,第一台计算机1跟因特网3相连。这种连接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方式,例如通过调制解调器或者租用的线路。
第二台计算机5,它是一个移动终端,通过一个基站系统(BSS)(没有画出)跟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7相连。MSC 7在移动网里完成交换功能。在这一实例里,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被作为MSC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是独立于MSC 7的一个单元。VLR里储存了当前位于这一MSC服务区里所有终端的信息。
这一移动网有一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9,其中有这一网络所有用户的用户数据。
MSC 7跟一个连接单元,或者网关11,相连,它是GSM网和其它网络的接口。在这一实例里,网关又通过路由器15跟因特网相连。其它结构也是可以的,这对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
HLR 9可以直接跟因特网3相连,或者通过连接单元17跟因特网3相连。连接单元17作为所用数据通信协议和所用移动电话协议之间的网关,将因特网的地址请求转发给HLR 9。连接单元里的网关功能还可以集成到HLR里去。
图2说明计算机101跟数据网103相连,例如跟因特网相连时,如何试图跟连接到数据网103的一个移动网里的移动终端105建立连接。该移动网有两个MSC 107、107’和一个HLR 117,如图1所示,它跟MSC 107和107’相连。在这一实例里,HLR实现图1中连接单元17的网关功能。每一个MSC 107、107’都分别通过网关111和111’跟数据网103相连。该连接还有其它的单元,例如图1所示的那些。
移动单元105可以通过BSS 119跟一个MSC 107相连。于是移动终端的有关信息储存在跟MSC 107连接的VLR 121里。当移动终端105漫游到其它MSC 107’的服务区时,跟这一MSC 107’相连的VLR 121’向HLR 117请求获得该移动终端的数据,并储存起来。
图3是图1里第一台计算机1跟移动终端5建立连接的流程图。
步骤S31:计算机1向连接单元17发出连接请求。
步骤S32:连接单元17向HLR 9发出一个寻呼消息给移动终端5。寻呼消息里的数据要求移动单元5向计算机发出数据通信呼叫。这一寻呼消息包括移动终端5要连接的计算机1的地址。
步骤S33:HLR 9向MSC 7发出寻呼消息。
步骤S34:移动终端5收到寻呼消息并按照消息中的数据操作。例如,如果移动终端5能够接收数据,它就可以自动地跟计算机1建立数据连接。如果移动终端5不能接收数据,例如它是当前不能跟计算机连接的一个移动电话,就可以在它的显示器上显示收到了一个数据呼叫。
步骤S35:移动终端5利用寻呼信息中的主机地址,也就是第一台计算机1的地址,从移动终端5开始发出一个数据通信呼叫。如果有合适的软件,这一呼叫就可以是自动进行的,或者可以用用户手动进行。
步骤S36:两个终端之间采用本领域里常用的方法建立这一数据通信连接。
S31和S32这两个步骤可以用一个步骤代替,根据这一连接请求的API是给谁的,其中的连接请求可以直接发送给HLR 9。
在GSM系统里,这一寻呼消息可以根据MAP(移动应用协议)USSD(USSD就是无结构补充业务数据)协议或者根据GPRS协议来发送。GPRS协议是正在开发的一组协议,用于提供路由,向GSM网络里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包。
移动终端不需要特别的软件来接收寻呼消息里的信息并显示出来。将移动终端例如电话连接到计算机的软件也是大家熟知的。自动地连接到计算机以建立这一连接的功能必须在移动终端里作为一个软件模块来进行,如果需要的话。
如果从MAP USSD请求收到一个出错消息(例如“AbsentSubScriber”),那么这一错误就作为连接请求的结果返回。这样,第一个终端就会得到不能跟这一移动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通知。
图4说明通过IP网络203利用连接装置201分别在两个移动终端205和205’之间建立数据通信连接的原理。在这一实例里,连接装置201是一台能够帮助其它单元建立数据连接的个人计算机(PC),也可以在HLR 217里或者在图1所示的连接单元17里实现这一功能,就象参考图6所讨论的那样。
移动终端按照前面相同的方式跟移动网建立连接。这一网络有两个MSC 207和207’,它们分别通过网关211和211’跟IP网相连。如图1所示,VLR功能被作为MSC 207和MSC 207’的一部分。BSS 219和219’分别跟MSC 207和207’相连。BSS 219和219’分别跟移动终端205和205’相连。
如果移动终端205呼叫另一个移动终端205’,就建立一个普通的语音连接。数据通信连接可以按照图5里的步骤建立。建立的连接用图4里的虚线表示。按照本发明不能自己建立连接的计算机221可以利用连接装置201用同样的方式建立这种连接。
图5说明在第一个移动终端205和第二个移动终端205’之间通过连接装置201建立数据连接的流程图。
步骤S51:第一个移动终端205跟连接装置201建立一个连接。
步骤S52:连接装置201通过HLR 217向第二个移动终端205’发出一个寻呼消息。该寻呼消息里有连接装置201的地址。
步骤S53:第二个移动终端205’自动地或者由用户手动连接到连接装置201。
步骤S54:在第一个移动终端205到连接装置201以及从第二个移动终端205’到连接装置201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实现第一个移动终端205和第二个移动终端205’之间的连接。
如果第一个终端不是一个移动终端,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步骤。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这样做是显而易见的。
图6用虚线说明本发明中跟IP网303相连的计算机301跟移动终端305之间的连接。移动网包括MSC 307和307’,它们分别通过网关311和311’跟IP网相连,该移动网有一个HLR 317。BSS 319和319’提供到移动终端305的连接。连接装置的功能是在HLR 317里实现的,它也参与了连接。如果连接装置功能是在一个单独的节点计算机里实现的,例如在图1中的连接单元17里实现,那么连接装置功能也可以在这一连接单元里实现。
计算机301可以是数据网里有一个地址的任何计算机,也就是说可以这样使用移动终端,只要它临时进入了数据网,在数据网里有一个临时地址,例如在TCP/IP网络里的IP地址。
以上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GSM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在其它移动通信网里实现本发明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GSM网。
Claims (8)
1.一种方法,用于在跟一个数据通信网(3;103)连接的第一个终端(1;101)和通过移动电信网跟同一个数据通信网(3;103)相连的第二个终端(5;105)之间建立连接,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个终端(1;101)向移动电信网里的一个节点计算机(9,17;117)发出连接请求;
-从节点计算机(9,17;117)发出一个寻呼消息,要求第二个终端(5;105)跟第一个终端(1;101)建立一个连接;
-在第二终端接收到该寻呼消息之后,通过由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传送一个数据呼叫,开始在在第二个终端(5;105)和第一个终端(1;101)之间开始建立连接;
-通过在第一和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网,在第二个终端(5;105)和第一个终端(1;101)之间建立连接,节点计算机(9,17;117)不参与这一连接的建立。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些连接都是数据通信连接。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数据通信网(3;103;203;303)都是TCP/IP网,其中许多子网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总网。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节点计算机(9,17;217)或者连接装置(9,17;317)发往第二个终端(205’;305)的连接请求信号采用了GSM协议里的MAP USSD信令。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节点计算机(9,17)或者连接装置(9,17;201;317)向第二个终端(205’;305)发出的连接请求信号采用了GPRS协议。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连接请求信号包括第一个终端(205;301)的地址。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连接装置(201)是跟数据网(203)相连的一台计算机。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个终端(205)也是通过一个移动电信网跟数据网(203)连接的一个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E9702561A SE519638C2 (sv) | 1997-07-02 | 1997-07-02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uppkopplande i ett telekommunikationsnät |
SE97025613 | 1997-07-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69106A CN1269106A (zh) | 2000-10-04 |
CN1175683C true CN1175683C (zh) | 2004-11-10 |
Family
ID=20407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80863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5683C (zh) | 1997-07-02 | 1998-07-02 | 电信网里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45988B1 (zh) |
EP (1) | EP0993743B1 (zh) |
CN (1) | CN1175683C (zh) |
AU (1) | AU732974B2 (zh) |
DE (1) | DE69836138T2 (zh) |
SE (1) | SE519638C2 (zh) |
WO (1) | WO19990019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1110C (zh) * | 1998-07-17 | 2005-09-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及其网关、无线信息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
AU749551B2 (en) * | 1998-12-28 | 2002-06-27 | Ntt Docomo, Inc.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method, server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rela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BR0006150A (pt) * | 1999-05-26 | 2001-04-17 | Qualcomm Inc | Método e equipamento para transmissão de dados para um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remoto |
EP2802189A3 (en) | 1999-08-12 | 2015-03-18 | Elad Barkan | Add-on base st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 expansion |
JP2002014684A (ja) * | 2000-06-29 | 2002-01-18 |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情報配信方法、サーバ装置及び情報受信端末装置 |
US8537656B2 (en) | 2000-07-19 | 2013-09-17 | Ipr Licensing, Inc. |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multi-path of a CDMA reverse link utilizing an orthogonal channel structure |
US6959207B2 (en) * | 2000-12-22 | 2005-10-25 | Nokia Corporation | Mobile emotional notification application |
US6934549B2 (en) * | 2002-01-30 | 2005-08-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wsing objects in a user's surroundings |
US20030227939A1 (en) * | 2002-06-05 | 2003-12-11 | Satoru Yukie |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using a hybrid receiver |
CN1505434A (zh) * | 2002-11-28 | 2004-06-16 | �ʼҷ����ֵ��ӹɷ�����˾ | 一种寻址及定位无线局域网通讯结点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
US7773550B2 (en) * | 2004-04-05 | 2010-08-10 | Daniel J. LIN | Peer-to-peer mobile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device |
MY145725A (en) * | 2004-07-30 | 2012-03-30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trieving network addresses in hybri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DE102004041018A1 (de) * | 2004-08-24 | 2006-03-09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Übermittlung von Paketdaten zwischen zwei Mobilfunkendgeräten über ein Mobilfunknetz |
CN101326802B (zh) * | 2005-12-07 | 2014-03-12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第二网络中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网络单元 |
EP1895390A1 (en) * | 2006-09-01 | 2008-03-0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andh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flexible keys |
US7489302B2 (en) | 2006-09-01 | 2009-02-1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Handh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flexible keys |
US8085708B2 (en) * | 2006-10-25 | 2011-12-27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a registrationless dat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
EP2206328B1 (en) | 2007-10-20 | 2017-12-27 | Airbiquity Inc. | Wireless in-band signaling with in-vehicle systems |
US8594138B2 (en) | 2008-09-15 | 2013-11-26 | Airbiquity Inc. | Methods for in-band signaling through enhanced variable-rate codecs |
US8036600B2 (en) | 2009-04-27 | 2011-10-11 | Airbiquity, Inc. | Using a bluetooth capable mobile phone to access a remote network |
US8418039B2 (en) * | 2009-08-03 | 2013-04-09 | Airbiquity Inc. | Efficient error correction scheme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in-band signaling system |
US8666403B2 (en) | 2009-10-23 | 2014-03-0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
CN102378392A (zh) * | 2010-08-11 | 2012-03-1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
FR2966675A1 (fr) * | 2010-10-25 | 2012-04-27 | France Telecom | Activation d'une application ip sur un terminal utilisateur |
US8848825B2 (en) | 2011-09-22 | 2014-09-30 | Airbiquity Inc. | Echo cancellation in wireless inband signaling modem |
CN104053249A (zh) * | 2014-06-18 | 2014-09-17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用于在电子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装置和方法及其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469867B (sv) | 1992-02-17 | 1993-09-2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Personsökningsförfarande |
FI97519C (fi) * | 1993-08-26 | 1996-12-27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tilaaja-asemien ohjaamiseksi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ssä,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 ja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n tilaaja-asema |
FI97517C (fi) * | 1993-09-06 | 1996-12-27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Pakettidatan siirto digitaalisessa solukkoverkossa |
FI98687C (fi) * | 1993-09-20 | 1997-07-25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 ja menetelmä etätyöaseman kytkemiseksi matkaviestinverkon kautta dataverkkoon |
CA2151868C (en) * | 1994-08-01 | 1999-08-03 | Mark Jeffrey Foladare | Perso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H0856378A (ja) * | 1994-08-12 | 1996-02-27 | Saitama Nippon Denki Kk | 移動体パケット通信方式 |
US5752188A (en) * | 1994-12-23 | 1998-05-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from a home location register to an external node |
SE503752C2 (sv) | 1995-08-30 | 1996-08-26 | Sendit Ab | System och värdanordning för överföring av elektronisk post över ett mobiltelenät |
AU714005B2 (en) * | 1995-12-26 | 1999-12-16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Mobile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122263A (en) * | 1997-06-10 | 2000-09-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Internet access for cellular networks |
US6061341A (en) * | 1997-12-16 | 2000-05-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se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roxy within packet data service transmissions in a mobile network |
-
1997
- 1997-07-02 SE SE9702561A patent/SE519638C2/sv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
- 1998-07-02 AU AU82512/98A patent/AU732974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8-07-02 US US09/108,970 patent/US654598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7-02 CN CNB988086379A patent/CN117568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07-02 WO PCT/SE1998/001307 patent/WO1999001999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8-07-02 EP EP98932691A patent/EP099374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07-02 DE DE69836138T patent/DE6983613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69106A (zh) | 2000-10-04 |
DE69836138T2 (de) | 2007-08-23 |
SE519638C2 (sv) | 2003-03-25 |
US6545988B1 (en) | 2003-04-08 |
EP0993743A1 (en) | 2000-04-19 |
SE9702561L (sv) | 1999-01-03 |
WO1999001999A1 (en) | 1999-01-14 |
EP0993743B1 (en) | 2006-10-11 |
AU732974B2 (en) | 2001-05-03 |
AU8251298A (en) | 1999-01-25 |
SE9702561D0 (sv) | 1997-07-02 |
DE69836138D1 (de) | 2006-1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5683C (zh) | 电信网里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01540C (zh) | 分组交换无线网中准备多媒体相关信息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51523C (zh) | 用于处理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和备份网络网关单元 | |
CN1199490C (zh) | 用于给在h.323系统中漫游的移动站提供移动终接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99212C (zh) | 建立数据呼叫的方法,电信网络以及互通功能设备 | |
CN1477843A (zh) | 可以感知用户周围环境的消息传递系统和方法 | |
CN1764128A (zh) | 管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 |
CN1848878A (zh) | 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一卡多号业务的方法 | |
CN1381125A (zh) | 在移动ip网络中根据主叫者位置进行呼叫路由选择的方法与系统 | |
CN1555664A (zh) | 提供主叫号码历史的设备和方法 | |
CN1481182A (zh) | 用于从一个移动设备向一组移动设备提供位置信息的方法 | |
CN1352863A (zh) | 在预订使用多网络情况下的消息路由 | |
CN1332571C (zh) | 在网络间转发多媒体消息的方法 | |
CN1303832C (zh) | 短消息增值业务的鉴权方法及系统 | |
CN1200863A (zh) | 从数字移动网到数据网的直接数据接入 | |
CN1406077A (zh) | 基于扩展补充业务实现移动网一号多机业务的方法 | |
CN1354567A (zh) | 呼入转发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867089A (zh) | 解决短消息通过主叫签权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47005A (zh) | 作为一个短消息业务的字母数字短消息被发出的一个信息的传送方法和装置 | |
CN1620829A (zh) | 管理移动单元到网络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
CN1647569A (zh) | 在移动无线电网络中传输尤其是带多媒体内容数据的方法 | |
CN1353902A (zh) | 专用网和移动网之间的通信网关 | |
WO2007033524A1 (fr) | Procede de reception et d'envoi de message court par un centre de messages courts g net pour un utilisateur cdma et sa passerelle de messages courts | |
CN1282374C (zh) | 移动通信网络的补充业务激活方法及装置 | |
CN1829262A (zh) | 实现虚拟总机的移动分机作主叫时显示总机号码的装置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