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6367A -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6367A
CN117566367A CN202410065529.5A CN202410065529A CN117566367A CN 117566367 A CN117566367 A CN 117566367A CN 202410065529 A CN202410065529 A CN 202410065529A CN 117566367 A CN117566367 A CN 117566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bridge
belt
transfer apparatus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55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66367B (zh
Inventor
史运锋
陈银兴
古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em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em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em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em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655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6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6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6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66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6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转移装置,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包括桥架、第一带轮、第二带轮、驱动装置、同步带和运送滑台;桥架沿第一路径延伸设置,桥架的第一端架设在较低的第一支撑位,桥架的第二端架设在较高的第二支撑位;第一带轮安装于桥架的第一端;第二带轮安装于桥架的第二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带轮或第二带轮转动;同步带套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运送滑台沿第一路径可移动地连接于桥架上,运送滑台与同步带固定连接,运送滑台用于放置目标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可解决现有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大多通过人工将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抬起或拉起至高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光伏组件容易受到碰撞剐蹭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基于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某些物质上时,光子的能量被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吸收,使其电子跃迁到高能级,从而产生电流。
为使光伏组件更高效地吸收太阳能,通常需要将光伏组件安装在高处,如此便涉及到光伏组件的转移工作。现有的安装方式大多通过人工将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抬起或拉起至高处,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光伏组件的碰撞剐蹭概率较高,容易造成光伏组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转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光伏组件安装方式大多通过人工将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抬起或拉起至高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光伏组件的碰撞剐蹭概率较高,容易造成光伏组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组件转移装置,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
桥架,所述桥架沿第一路径延伸设置,所述桥架的第一端用于架设在第一支撑位,所述桥架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二支撑位,所述第二支撑位高于所述第一支撑位;
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安装于所述桥架的第一端;
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安装于所述桥架的第二端;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
运送滑台,所述运送滑台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活动挡杆;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路径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桥架上,所述底座用于放置目标光伏组件;所述活动挡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活动挡杆用于对所述目标光伏组件进行限位;
座板,所述座板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板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一侧面贴合;
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二侧面贴合并锁接于所述座板上,以将所述同步带压合于所述座板上,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行进脚轮和侧挡脚轮;所述行进脚轮和所述侧挡脚轮安装于所述运送滑台上,所述行进脚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桥架的上表面,所述侧挡脚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桥架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转移脚轮,所述转移脚轮安装于所述桥架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勾接导向挡板和钢缆滑轮;所述勾接导向挡板呈U字形弯折设置,所述勾接导向挡板设置于所述桥架的第二端;所述钢缆滑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勾接导向挡板的弯折部分的凹陷侧,所述钢缆滑轮用于架设在目标钢缆上并相对所述目标钢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和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固定于所述同步带上,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桥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感应片时输出停止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桥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运送滑台时输出停止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桥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均沿所述第一路径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路径可收纳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一支撑位,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二支撑位,所述第一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
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连杆和张紧轮;所述连杆的第一端绕第一轴线铰接于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带轮的转动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带轮的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架体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杆的中部可转动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道中;所述张紧轮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张紧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支承件用于抵接在第三支撑位,所述第三支撑位高于所述第一支撑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将桥架架设在具有高度差的两个支撑位处,再通过驱动装置、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与同步带之间的传动配合,带动装载有光伏组件的运送滑台随同步带的运动而由桥架较低的一端移动至桥架较高的一端,以便利快捷的方式实现了光伏组件由低位至高位的输送转移工作,省去了人工抬升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亦最大程度避免了光伏组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的碰撞剐蹭,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完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桥架处于伸出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第二实施例中桥架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转移装置,请参阅图1和图2,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桥架1、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驱动装置4、同步带5和运送滑台6;其中:
桥架1沿第一路径延伸设置,桥架1的第一端用于架设在第一支撑位,桥架1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二支撑位,第二支撑位高于第一支撑位;
第一带轮2安装于桥架1的第一端;
第二带轮3安装于桥架1的第二端;
驱动装置4与第一带轮2或第二带轮3连接,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第一带轮2或第二带轮3转动;
同步带5套设于第一带轮2和第二带轮3上;
运送滑台6沿第一路径可移动地连接于桥架1上,运送滑台6与同步带5固定连接,运送滑台6用于放置目标光伏组件7。
在本实施例中,图示性地,桥架1可采用通过多根钢管焊接而成的围框式结构,该围框式结构的长边沿第一路径延伸;桥架1的第一端为较低的一端,可通过支座、卡钩等结构架设固定在第一支撑位,其中,第一支撑位为光伏组件的初始放置位置;桥架1的第二端为较高的一端,同样可通过支座、卡钩等结构架设固定在第二支撑位,其中,第二支撑位为光伏组件的目标安装位置;当桥架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架设完毕后,桥架1整体呈倾斜状。
运送滑台6同样可采用通过多根钢管焊接而成的围框式结构,运送滑台6可通过导轨滑块配合、滚轮与平面滚动配合等方式在桥架1的上侧面沿第一路径往复移动;运送滑台6可通过锁接、铆接、夹持、粘接等方式与同步带5的预设位置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可包括电机及配套使用的减速机构;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中与驱动装置4连接的作为主动轮,另外一个则作为从动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运送滑台6在初始状态下位于桥架1的第一端,操作人员将多个光伏组件叠放于运送滑台6上之后,可启动驱动装置4,以驱动第一带轮2及第二带轮3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5运动,使得装载有光伏组件的运送滑台6可随同步带5的运动而由桥架1的第一端移动至桥架1的第二端,以此实现了光伏组件由低位至高位的输送转移工作。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将桥架1架设在具有高度差的两个支撑位处,再通过驱动装置4、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与同步带5之间的传动配合,带动装载有光伏组件的运送滑台6随同步带5的运动而由桥架1较低的一端移动至桥架1较高的一端,以便利快捷的方式实现了光伏组件由低位至高位的输送转移工作,省去了人工抬升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亦最大程度避免了光伏组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的碰撞剐蹭,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完好性。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座板8和压板9;座板8连接于运送滑台6上,座板8与同步带5的第一侧面贴合;压板9与同步带5的第二侧面贴合并锁接于座板8上,以将同步带5压合于座板8上。
具体地,通过压板9与座板8可拆卸的锁接配合,可将同步带5夹合固定在压板9与座板8之间,从而以简捷易行的方式实现了运送滑台6与同步带5的相对固定;后续如需调整运送滑台6与同步带5的相对固定位置,只需卸除压板9,待调整完毕后重新将压板9锁接固定于座板8上即可。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运送滑台6包括底座601和至少两个活动挡杆602;底座601沿第一路径可移动地连接于桥架1上,底座601与同步带5固定连接,底座601用于放置目标光伏组件7;活动挡杆602的一端铰接于底座601的边缘,活动挡杆602用于对目标光伏组件7进行限位。
具体地,活动挡杆602可分布于底座601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在需要输送转移光伏组件时,可将活动挡杆602转动至与底座601相垂直的角度,以使多个活动挡杆602在底座601的边缘形成围挡结构,对放置于底座601中的光伏组件的侧部形成限位作用,避免光伏组件在输送转移过程中沿侧向滑离运送滑台6,提高了输送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在输送转移完毕后,可将活动挡杆602转动至与底座601相互平行的角度,以保证活动挡杆602不会对光伏组件的侧部形成阻挡,从而更便于将光伏组件从运送滑台6中卸下。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行进脚轮10和侧挡脚轮11;行进脚轮10和侧挡脚轮11安装于运送滑台6上,行进脚轮10滚动连接于桥架1的上表面,侧挡脚轮11滚动连接于桥架1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行进脚轮10可起到支撑运送滑台6以及带动运送滑台6相对桥架1移动的作用,侧挡脚轮11可起到带动运送滑台6相对桥架1移动以及对运送滑台6进行限位的作用。具体地,行进脚轮10可设置为四个,其中两个行进脚轮10位于运送滑台6的左侧,另外两个行进脚轮10位于运送滑台6的右侧;侧挡脚轮11可对应行进脚轮10设置为四个,其中两个侧挡脚轮11位于运送滑台6的左侧并与桥架1的左侧面滚动配合,另外两个侧挡脚轮11位于运送滑台6的右侧并与桥架1的右侧面滚动配合;通过行进脚轮10与侧挡脚轮11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保证运送滑台6能稳定地沿第一路径在桥架1上移动。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转移脚轮12,转移脚轮12安装于桥架1的第一端。
具体地,通过设置转移脚轮12,可便于操作人员将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移动至不同的位置,以在不同位置进行光伏组件输送转移操作,从而提高了使用灵活性和便利性。优选地,转移脚轮12可采用一种带刹车脚轮,如此可在将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转移脚轮12锁死,避免转移脚轮12发生转动而影响后续的光伏组件输送转移工作。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3,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勾接导向挡板13和钢缆滑轮14;勾接导向挡板13呈U字形弯折设置,勾接导向挡板13设置于桥架1的第二端;钢缆滑轮14可转动地连接于勾接导向挡板13的弯折部分的凹陷侧,钢缆滑轮14用于架设在目标钢缆15上并相对目标钢缆15转动。
具体地,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光伏组件支架系统为固定支架系统,即在空置土地上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固定支架,再将光伏组件安装于该固定支架上使用;当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对光伏组件进行输送转移时,该固定支架便作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支撑位。该固定支架系统具有用钢量多、结构部件数量多等特点,随着适合光伏安装的优质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固定支架系统因其占地面积广、场地平整度要求较高等因素而逐渐受到限制。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考虑利用高空中的钢缆替代传统的固定支架,操作人员可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于悬吊在高空的钢缆上,钢缆此时可构成一柔性光伏支架;如此可实现大跨度安装,可以规避山地起伏、植被较高等不利的地理因素,拓宽了光伏系统的安装范围,可用于渔光互补、牧光互补,上方可进行太阳能发电,下方可养殖鱼类以及进行放牧,同时还可减少钢材的用量,可大幅降低碳排放。
基于这一思路,本实施例进一步在桥架1较高的一端增设勾接导向挡板13和钢缆滑轮14;如图3所示,勾接导向挡板13的开口宽度可向外逐渐增大,如此在将桥架1较高的一端架设于目标钢缆15上时,可便于利用勾接导向挡板13的导向作用,使目标钢缆15沿着勾接导向挡板13的开口进入勾接导向挡板13弯折部分的凹陷侧,以使目标钢缆15搭接于钢缆滑轮14上,如此便完成了桥架1在目标钢缆15上的架设,后续可进行光伏组件输送转移工作,以将光伏组件由低处输送至目标钢缆15上进行安装;其中,通过设置钢缆滑轮14,可便于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相对目标钢缆15滑动,从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16和感应片17;感应片17固定于同步带5上,第一接近传感器16设置于桥架1的第一端,第一接近传感器16与驱动装置4电连接;第一接近传感器16用于在检测到感应片17时输出停止信号至驱动装置4,以控制驱动装置4停止驱动第一带轮2或第二带轮3转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运送滑台6可固定于同步带5位于上方的部分,感应片17可设置于同步带5位于下方的部分;如此,当运送滑台6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到达桥架1较高的第二端时,感应片17恰好随同步带5移动至桥架1较低的第一端,此时感应片17可被第一接近传感器16检测到,从而可触发第一接近传感器16发送停止信号至驱动装置4,控制驱动装置4完成制动,使得光伏组件在移动到位后自动停止,如此便减少了人工操作,并可避免光伏组件停留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18;第二接近传感器18设置于桥架1的第二端,第二接近传感器18与驱动装置4电连接;第二接近传感器18用于在检测到运送滑台6时输出停止信号至驱动装置4,以控制驱动装置4停止驱动第一带轮2或第二带轮3转动。
具体地,当运送滑台6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到达桥架1较高的第二端时,运送滑台6可被第二接近传感器18检测到,从而可触发第二接近传感器18发送停止信号至驱动装置4,控制驱动装置4完成制动,使得光伏组件在移动到位后自动停止,如此便减少了人工操作,并可避免光伏组件停留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接近传感器18,可在第一接近传感器16信号丢失的情况下以第二接近传感器18作为备份,控制驱动装置4的制动,从而提高了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5,在第二实施例中,桥架1包括第一架体101和第二架体102;第一架体101和第二架体102均沿第一路径延伸设置,第二架体102的第一端沿第一路径可收纳地滑动连接于第一架体101的第一端,第一架体101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一支撑位,第二架体102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二支撑位,第一带轮2安装于第一架体101的第二端,第二带轮3安装于第二架体102的第二端;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连杆19和张紧轮20;连杆19的第一端绕第一轴线铰接于第二架体102上,第一轴线平行于第一带轮2的转动中心线和第二带轮3的转动中心线;第一架体101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沿垂直于第一路径、垂直于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连杆19的中部可转动地滑动连接于第一滑道中;张紧轮20连接于连杆19的第二端,同步带5套设于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和张紧轮2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架体101可采用空心钢管焊接而成,第二架体102亦可采用钢管焊接而成;其中,第二架体102所使用的钢管的外径应与第一架体101所使用的钢管的内径相适配,以使得第二架体102上相应的钢管可插接于第一架体101的对应钢管中并相对滑动;如此便实现了桥架1的伸缩功能,通过将第二架体102沿靠近第一架体101的方向相对第一架体101移动,可在不需要进行光伏组件输送转移工作时减小桥架1的整体长度,以便于对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进行运输及收纳放置;而在需要进行光伏组件输送转移工作时,只需将第二架体102沿远离第一架体101的方向相对第一架体101移动,以使得桥架1在第一路径上的整体长度满足输送要求即可。
另一方面,当桥架1具备上述伸缩功能时,可通过改变桥架1在第一路径上的整体长度而适应第一支撑位与第二支撑位之间不同的跨度距离,即可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而对应将光伏组件输送至不同的高度位置,如此便提高了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的适用性。但当第二架体102沿靠近第一架体101的方向相对第一架体101移动时,第一带轮2与第二带轮3相互靠近,在同步带5整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同步带5冗余的情况,使得同步带5无法充分张紧并与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保持同步传动。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对应增设连杆19和第一滑道,具体地,以图4和图5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一路径呈水平设置,第一轴线、第一带轮2的转动中心线、第二带轮3的转动中心线均为垂直于图示平面的方向,当第二架体102沿靠近第一架体101的方向相对第一架体101移动时,连杆19在第二架体102的推动下,连杆19的第一端将绕第一轴线相对第二架体102顺时针转动,而连杆19的中部将沿第一滑道向下滑动,如此便可带动连杆19的第二端在向下移动的同时以连杆19的中部为轴线顺时针转动,此时设置于连杆19第二端的张紧轮20可带动同步带5向下拉伸,使得同步带5在第一带轮2、第二带轮3、张紧轮20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张紧状态;基于该设置,在桥架1伸缩的过程中,同步带5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如此便可保证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在桥架1处于不同长度的情况下均能完成光伏组件的输送转移工作。
其中,作为示例,第一滑道可以是开设于第一架体101上的长圆孔1011,连杆19的中部可设置一圆柱状凸台1901,该圆柱状凸台1901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上述长圆孔1011的宽度;如此,该圆柱状凸台1901可沿第一滑道滑动,且该圆柱状凸台1901可在第一滑道中以自身为轴进行转动,从而可保证连杆19按预设方式运动。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支承件21;支承件21连接于连杆19的第二端,支承件21用于抵接在第三支撑位,第三支撑位高于第一支撑位。
在实际应用中,在桥架1整体缩短至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有时会用于将光伏组件由低处输送给位于一定高度处的操作人员,再由该操作人员对光伏组件进行转移、调整等操作,而不是直接将光伏组件由低处输送转移到高度较高的目标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在此情况下,可能存在操作人员所处位置缺少用于架设桥架1的第二支撑位的问题,导致光伏组件转移装置无法正常固定,从而难以完成光伏组件输送工作。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在连杆19的第二端对应增设支承件21,支承件21与地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小于张紧轮20与地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保证当第二架体102沿靠近第一架体101的方向相对第一架体101移动,进而带动张紧轮20沿远离桥架1的方向移动而对同步带5进行张紧的过程中,支承件21始终可先于张紧轮20与地面接触;当支承件21与地面接触后,地面上与支承件21相接触的位置构成第三支撑位,如此,通过第一支撑位和第三支撑位这两个支点,即可将桥架1稳定支撑并使桥架1保持在当前的倾斜角度,保证光伏组件输送转移工作的正常进行,而无需再利用第二支撑位对桥架1进行架设,从而提高了该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的适用性。
其中,支承件21可采用任意具有支撑作用的构件,例如脚轮、脚座、支架结构等,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
桥架,所述桥架沿第一路径延伸设置,所述桥架的第一端用于架设在第一支撑位,所述桥架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二支撑位,所述第二支撑位高于所述第一支撑位;
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安装于所述桥架的第一端;
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安装于所述桥架的第二端;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上;
运送滑台,所述运送滑台包括底座和至少两个活动挡杆;所述底座沿所述第一路径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桥架上,所述底座用于放置目标光伏组件;所述活动挡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底座的边缘,所述活动挡杆用于对所述目标光伏组件进行限位;
座板,所述座板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板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一侧面贴合;
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同步带的第二侧面贴合并锁接于所述座板上,以将所述同步带压合于所述座板上,使所述底座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行进脚轮和侧挡脚轮;所述行进脚轮和所述侧挡脚轮安装于所述运送滑台上,所述行进脚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桥架的上表面,所述侧挡脚轮滚动连接于所述桥架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转移脚轮,所述转移脚轮安装于所述桥架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勾接导向挡板和钢缆滑轮;所述勾接导向挡板呈U字形弯折设置,所述勾接导向挡板设置于所述桥架的第二端;所述钢缆滑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勾接导向挡板的弯折部分的凹陷侧,所述钢缆滑轮用于架设在目标钢缆上并相对所述目标钢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和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固定于所述同步带上,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桥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感应片时输出停止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桥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运送滑台时输出停止信号至所述驱动装置,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第一带轮或所述第二带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均沿所述第一路径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路径可收纳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一支撑位,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用于架设在第二支撑位,所述第一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带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
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连杆和张紧轮;所述连杆的第一端绕第一轴线铰接于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带轮的转动中心线和所述第二带轮的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架体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杆的中部可转动地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道中;所述张紧轮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张紧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转移装置包括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支承件用于抵接在第三支撑位,所述第三支撑位高于所述第一支撑位。
CN202410065529.5A 2024-01-17 2024-01-17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Active CN117566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5529.5A CN117566367B (zh) 2024-01-17 2024-01-17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5529.5A CN117566367B (zh) 2024-01-17 2024-01-17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6367A true CN117566367A (zh) 2024-02-20
CN117566367B CN117566367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86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5529.5A Active CN117566367B (zh) 2024-01-17 2024-01-17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636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114A (zh) * 2015-08-14 2015-12-23 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招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提升装置
CN205602597U (zh) * 2016-05-07 2016-09-28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组件运输车
CN109607079A (zh) * 2018-12-28 2019-04-12 上海安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间运维机器人的智能摆渡车
WO2020032875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Al-Sus Industries Pte Ltd Transport carrier
CN217995764U (zh) * 2022-08-02 2022-12-09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提升装置
CN115743189A (zh) * 2022-12-16 2023-03-0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走行在双索道上用于在双索道上安装光伏板的索道车
CN115924503A (zh) * 2023-01-09 2023-04-07 重庆瀚方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的光伏补给装置
CN219669889U (zh) * 2023-05-15 2023-09-12 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用光伏设备吊运装置
CN219928744U (zh) * 2022-12-12 2023-10-31 段为 一种光伏板自动化安装设备
CN219949739U (zh) * 2023-04-23 2023-11-03 通威新能源工程设计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板智能安装设备
CN220055223U (zh) * 2023-06-06 2023-11-21 向金阳 一种用于山地斜坡的工件运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4114A (zh) * 2015-08-14 2015-12-23 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招远)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提升装置
CN205602597U (zh) * 2016-05-07 2016-09-28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组件运输车
WO2020032875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Al-Sus Industries Pte Ltd Transport carrier
CN109607079A (zh) * 2018-12-28 2019-04-12 上海安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阵列间运维机器人的智能摆渡车
CN217995764U (zh) * 2022-08-02 2022-12-09 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提升装置
CN219928744U (zh) * 2022-12-12 2023-10-31 段为 一种光伏板自动化安装设备
CN115743189A (zh) * 2022-12-16 2023-03-07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走行在双索道上用于在双索道上安装光伏板的索道车
CN115924503A (zh) * 2023-01-09 2023-04-07 重庆瀚方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的光伏补给装置
CN219949739U (zh) * 2023-04-23 2023-11-03 通威新能源工程设计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板智能安装设备
CN219669889U (zh) * 2023-05-15 2023-09-12 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户用光伏设备吊运装置
CN220055223U (zh) * 2023-06-06 2023-11-21 向金阳 一种用于山地斜坡的工件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6367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34122B1 (ko) 해상 풍력 발전기 설치용 선박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해상 풍력 발전기 설치 방법
CN205471133U (zh) 用于快速提升物料的提升机构
JP2011105499A (ja) 物品搬送装置
CN117566367B (zh) 光伏组件转移装置
KR101621658B1 (ko) 풍력발전기용 블레이드 운송을 위한 트레일러에 장착되는 블레이드 기립장치
CN111115496A (zh) 死畜搬运车及搬运作业方法
CN113629587A (zh) 一种用于电缆敷设电动工具
CN109633847B (zh) 光缆挑线器
CN217995764U (zh) 光伏组件提升装置
CN112193258B (zh) 一种运输系统的工作方法
JP7138893B2 (ja) 集材装置
CN211168921U (zh) 半导体料板自动装卸车
CN109462187B (zh) 电缆施工装置的放线方法
CN219526042U (zh) 钢轨吊运一体化小车
CN211619849U (zh)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安装设备
CN213738433U (zh) 一种传动轴转运小车
CN211282935U (zh) 一种港口运输用卸货轨道
CN220594771U (zh) 一种叶片运输车板总成
CN113928344B (zh) 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区输送农产品的悬挂式单轨运输系统
CN211812341U (zh) 一种塑胶管材牵引下料装置
CN214486177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降尘机构
CN211109321U (zh) 一种辐照装置过源机构输送机构
CN216289895U (zh) 通信电缆布线车
CN220078227U (zh) 一种电缆自动收放线装置
CN216736768U (zh) 一种新型皮带卷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