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51915A - 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Google Patents
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51915A CN117551915A CN202311474138.0A CN202311474138A CN117551915A CN 117551915 A CN117551915 A CN 117551915A CN 202311474138 A CN202311474138 A CN 202311474138A CN 117551915 A CN117551915 A CN 1175519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ss
- aluminum alloy
- mass ratio
- rare earth
- earth alumin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4
- 229910052761 rare earth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150000002910 rare earth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797 bismuth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29910052691 Er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46 lantha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684 Ce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688 Gadol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27 yttr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93 cad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77 Praseody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749 continuous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29910019018 Mg 2 S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3
- 229910018565 Cu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229910019021 Mg 2 S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25 zin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18084 Al-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18192 Al—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607 modif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23 transition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150000003624 transition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11 nucle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01000004569 Blind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622 cold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96 eutect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26 zirco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8348 SnC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872 dega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104 soli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7073 AlLi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Calc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O-]C([O-])=O VTYYLEPIZMXCLO-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PIPGXGPPPQFEQ-OVSJKPMPSA-N all-trans-retin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C=C\C=C(/C)\C=C\C1=C(C)CCCC1(C)C FPIPGXGPPPQFEQ-OVSJKPMP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KWGKDLIKAYFUFQ-UHFFFAOYSA-M lithium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Li+].[Cl-] KWGKDLIKAYFUFQ-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8 niob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HLBNYSZXLDEJQ-FWEHEUNISA-N orlistat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H](OC(=O)[C@H](CC(C)C)NC=O)C[C@@H]1OC(=O)[C@H]1CCCCCC AHLBNYSZXLDEJQ-FWEHEUNI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ZIZZTHXZRDOFM-XFULWGLBSA-N tamsulosin 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H+].[Cl-].CCOC1=CC=CC=C1OCCN[C@H](C)CC1=CC=C(OC)C(S(N)(=O)=O)=C1 ZZIZZTHXZRDOFM-XFULWGLB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7141 AlT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4261 CaF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Chl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M Flu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F-] KRHYYFGTRYWZRS-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651 N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Nit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O-])=O NHNBFGGVMKEFG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RYLNZFGIOXLOG-UHFFFAOYSA-N Nitric acid Chemical class O[N+]([O-])=O GRYLNZFGIOXLO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1006629 SLC13A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17 all-trans-retin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169 all-trans-retin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5 allo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19 calc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05 chlorine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610 cry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7 desol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magnesium;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Mg]=O.[Mg]=O.[Mg]=O.O=[Si]=O.O=[Si]=O.O=[Si]=O.O=[Si]=O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673 fluoride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QNWZOUAUKGHI-UHFFFAOYSA-N monobenz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OCC1=CC=CC=C1 VYQNWZOUAUKGH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53 re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6 sca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64 tensil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73 trace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9 trace minera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3—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本发明还提供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和耐热电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该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耐热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铜资源的日益匮乏,以铝代替铜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Al-Fe系铝合金为高导电铝合金导体材料,电导率一般都可达到国标规定值(不小于61%IACS),可用于制作电缆。然而,现有的Al-Fe系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有待提高。
因此,急需一种综合性能尤其是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优异的可用于电缆的Al-Fe系铝合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旨在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尤其是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均优异的耐热电缆用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
本发明提供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Al,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
进一步地,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Fe与Mg的质量比为1-20:1;
Fe与Cu的质量比为1-25:1;
Fe与Si的质量比为1.5-40:1;
Fe与RE的质量比为1.5-100:1;
Fe与B的质量比为2-100:1;
Fe与Sn的质量比为2-200:1;
Fe与Be的质量比为4-500:1;
Fe与Zn的质量比为1.5-55:1;
Fe与Nb的质量比为1.5-400:1;
Mg与Nb的质量比为1-200:1;
Cu与Nb的质量比为0.5-180:1;
RE与Zr的质量比为0.1-20:1;
Mg与Zn的质量比为1-50:1;
Mg与Bi的质量比为1-50:1;
Sr与Si的质量比为0.1-10:1;
B、Zr、Nb的质量比为1:0.1-10:0.1-10;
RE、B、及Si的质量比为0.4-40:0.2-5:1;
Fe、Si、及Be的质量比为2-100:0.1-10:1;
Mg、Sn、及Si的质量比为1-6:0.1-3:1;
Fe、Mg、Cu、及B的质量比为5-25:1-10:1-10:1。
进一步地,RE为La、Ce、Pr、Nd、Er、Sm、Y、及Gd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RE为Ce、Sm、及Er时,Ce、Sm、及Er的质量比为1-2:0.5-1.5:1;
RE为La、Y、及Er时,La、Y、及Er的质量比为0.5-3:0.5-2:1;
RE为Pr、Nd、及Gd时,Pr、Nd、及Gd的质量比为1-2:0.1-2.5:1;
RE为La和Ce时,La和Ce的质量比为0.5-2:1。
进一步地,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1.5%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3%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Bi。
进一步地,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Cd;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Mo;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Sc;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In;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Ag。
进一步地,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Cd时,Fe与Cd的质量比为1-200:1,Cu与Cd的质量比为1-100:1,RE、B、及Cd的质量比为0.4-20:0.2-20:1,Mg、Cd、及Si的质量比为1-6:0.01-4: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Mo时,Mg与Mo的质量比为1-200:1,Cu与Mo的质量比为1-180: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Sc时,Sc与Zr的质量比为0.5-2.5:1,Fe与Sc的质量比为2-200:1,Mg与Sc的质量比为0.5-100:1,Cu与Sc的质量比为0.5-80:1,Sc与B的质量比为0.1-15: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In时,Mg与In的质量比为0.3-100:1,Cu和In的质量比为0.2-80:1,In和B的质量比为0.1-15: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Ag时,Mg与Ag的质量比为2-100:1,Cu与Ag的质量比为2-80:1。
进一步地,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1.5%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3%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B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Cd、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Mo、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Sc、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In、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A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铝源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得到铝液;
向所述铝液中加入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获得合金液;
对所述合金液进行精炼处理和扒渣处理,进行成分及含量检测;
成分及含量检测合格后,对经所述精炼处理和扒渣处理后的合金液进行连铸连轧处理和拉拔处理,得到铝合金线;及
对所述铝合金线进行时效处理,得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Al,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
进一步地,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所述铝液中加入Cd、Mo、Sc、In、及Ag中至少一种的步骤;
所述时效处理为间断时效工艺,所述间断时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进行一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为160-250℃,时间为0.1-5h;进行二级低温时效处理,温度为20-60℃,时间为10-24h;进行三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为160-350℃,时间为0.1-150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热电缆,其包括线芯和包覆所述线芯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的材质为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在上述质量百分比含量下的元素可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具体的,Fe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Mg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和抗疲劳性能;Cu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延伸率和抗疲劳性能;RE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Zn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和力学性能;Si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B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Sr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Sn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抗腐蚀性能;Zr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耐热性能;Be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延伸率;Nb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Bi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至铝基体中时,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提高有限,具体而言,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小时难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高时可能会对铝合金的某些性能有负面影响。本发明将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各元素相互配合来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即使其中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仍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第一方面,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Fe可与Al、Mg、Cu、RE、Si、B、Be反应生成Al3Fe、AlFeRE、AlFeSi、AlFeMgSi、AlFeSiB、AlFeSiCu、Be-Fe(Al8Fe2SiBe)等第二相;Mg可与Al、Fe、Si、Cu、Zn、Sn、Bi反应生成AlFeMgSi、(CuMg)Al2、Mg2Si、Mg2Zn、Mg2Sn、Mg3Bi2等第二相;Cu可与Al、Fe、Si、Mg反应生成CuAl2、AlFeSiCu、(CuMg)Al2等第二相;Sn可与Al和Mg反应生成Al9Sn7、Al6Sn5、Al5Sn2、Al3Sn4、Mg2Sn等第二相;Zr可与Al和RE反应生成(Zr,RE)Al3等第二相;Sr作为变质剂,可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并使铸锭中β-AlFeSi相变成汉字形α-AlFeSi相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Sr能够与Fe、Cu、Si等元素优先结合形成弥散强化,减少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固溶度来提高导电性能、和延伸率;Nb可与Al反应生成AlNb3、AlNb、Al3Nb等第二相;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这些元素相互反应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提高析出相体积分数,进而降低某些元素对铝合金性能尤其是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上述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如Fe的加入量(可达到1.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Fe的加入量(不大于1%),Mg的加入量(可达到0.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Mg的加入量(不大于0.3%),Cu的加入量(可达到0.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Cu的加入量(通常为0.18-0.25%),Zn的加入量(可达到0.4%)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n的加入量(不大于0.04%),Si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i的加入量(不大于0.08%),B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的加入量(不大于0.08%),Sr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r的加入量(不大于0.1%),Sn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n的加入量(不大于0.08%),Zr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r的加入量(不大于0.1%),Be的加入量(可达到0.1%)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e的加入量(不大于0.05%),Nb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Nb的加入量(不大于0.1%),Bi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i的加入量(不大于0.1%),由于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之间可相互反应相互作用促进元素的脱溶及析出,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促进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来提升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较粗大的第二相在大变形应力和特殊热处理工艺的共同作用下,在基体内细化,进而降低这些元素在含量较高时对铝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此外,合金元素的相互溶入适当的第二相中,同样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此,可将Fe、Mg、Cu、Zn、Si、B、Sr、Sn、Zr、Be、Nb、及Bi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设置为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一方面利用这些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进行提升,还可使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尽可能地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第二相来避免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过多地固溶于铝基体中而对铝合金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方面,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中至少部分元素的作用相重合,如这些元素基本上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大部分元素(如Sn、RE、B、Sr、Zr等)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某些元素(如B、RE、Zn、Cu、Be、Sr等)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某些元素(如Fe、RE、Mg、Sr、Zr、Nb、Cu、Bi等)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即使上述元素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时,也无需担心较少含量的添加难以对铝合金性能进行有效地提升。第三方面,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可消除其他元素的不利影响,如B可与过渡金属杂质发生硼化反应来降低过渡金属杂质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RE可变质单质Si,B和Zn可消除单质Si,Be可将共晶Si相由片状相变为细小相来细化Si相,Sr可作为变质剂,在之后形核过程中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即,RE、B、Be、Sr及Zn可共同降低或消除Si和杂质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不利影响;RE可将长条状β-Fe相转化为圆球状α-Fe相,B可将针片状的Fe相转化为小短片状、多面体状或汉字状的Fe相,Be可将板状β中间相转变为相对无害的汉字状Be-Fe(Al8Fe2SiBe)相,即,RE、B、Be可共同降低或消除Fe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延伸率)不利影响。第四方面,Sn可促进Mg2Si相的析出,还可以析出Mg2Sn相,RE可促进CuAl2、(CuMg)Al2相的析出,Sr可促进CuAl2、Mg2Si、Mg2Sn、Mg2Si等相的析出,Zr可促进Mg2Sn、Mg2Si和CuAl2等相的析出,Zn也可促进Mg2Si、Al2Cu等相的析出,Be可促进Mg2Si、Mg3Sb2、和Mg3Bi2等相的析出,即,Sn、RE、Sr、Zr、Be及Zn均可促进第二相的析出,来降低上述元素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第五方面,Si、RE、B、Nb、Zr还可细化晶粒,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综上,本发明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这些元素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使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也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具体地,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国标中硬态Al-Fe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大于软态Al-Fe系铝合金的延伸率,且导电性能大于61%IACS。如此,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可防止在铝基体加入过多过杂元素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工艺复杂、及性能调节盲目等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及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1.5%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3%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Bi。
在一实施例中,Fe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1%、0.2%、0.3%、0.4%、0.5%、0.6%、0.7%、0.8%、0.9%、1%、1.1%、1.2%、1.3%、1.4%、1.5%、或1.6%。
在一实施例中,Mg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1%、0.05%、0.1%、0.15%、0.2%、0.25%、0.3%、0.31%、0.32%、0.33%、0.34%、0.35%、0.4%、0.45%、0.5%、0.55%、或0.6%。
在一实施例中,Cu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1%、0.05%、0.1%、0.15%、0.2%、0.25%、0.3%、0.31%、0.32%、0.33%、0.34%、0.35%、0.4%、0.45%、或0.5%。
在一实施例中,RE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在一实施例中,Zn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或0.4%。
在一实施例中,Si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或0.15%。
在一实施例中,B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或0.15%。
在一实施例中,Sr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在一实施例中,Sn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在一实施例中,Zr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或0.3%。
在一实施例中,Be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
在一实施例中,Nb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在一实施例中,Bi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或0.3%。
Fe与Mg的质量比为1-20:1,优选为5-15:1。随着Fe/Mg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及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Mg的质量比为1:1、2:1、3:
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或20:1。
Fe与Cu的质量比为1-25:1,优选为2-20:1,更加优选为2-15:1,进一步优选为2-5:1。随着Fe/Cu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及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Cu的质量比为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或25:1。
Fe与Si的质量比为1.5-40:1,优选为3-25:1,更加优选为5-20:1,进一步优选为10-20:1。随着Fe/Si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性能及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Si的质量比为1.5: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或40:1。
Fe与RE的质量比为1.5-100:1,优选为5-100:1,更加优选为10-80:1,进一步优选为50-60:1。随着Fe/RE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导电性能及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RE的质量比为1.5: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1、或100:1。
Fe与B的质量比为2-100:1,优选为5-100:1,更加优选为10-80:1,进一步优选为50-60:1。随着Fe/B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导电性能和延伸率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B的质量比为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1、或100:1。
Fe与Sn的质量比为2-200:1,优选为2-150:1,更加优选为10-100:1,进一步优选为10-50:1。随着Fe/Sn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导电性能、及延伸率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Sn的质量比为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50:1、60:1、70:1、80:1、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180:1、190:1、或200:1。
Fe与Be的质量比为4-500:1,优选为4-400:1,更加优选为10-300:1,进一步优选为20-200:1,再次优选为30-100:1。随着Fe/Be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Be的质量比为4:1、5:1、10:1、15:1、20:1、25:1、30:1、35:1、40: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1、100:1、150:1、200:1、250:1、300:1、350:1、400:1、450:1、或500:1。
Fe与Zn的质量比为1.5-55:1,优选为5-50:1,更加优选为5-40:1,进一步优选为10-30:1。随着Fe/Zn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Zn的质量比为1.5: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50:1、51:1、52:1、53:1、54:1、或55:1。
Fe与Nb的质量比为1.5-400:1,优选为5-300:1,更加优选为10-200:1,进一步优选为20-100:1。随着Fe/Nb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Nb的质量比为1.5:1、2:1、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100:1、150:1、200:1、250:1、300:1、350:1、或400:1。
Mg与Nb的质量比为1-200:1,优选为5-150:1,更加优选为10-100:1,进一步优选为20-50:1。具体的,Mg与Nb的质量比为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30:1、40:1、50:1、100:1、150:1、或20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与Nb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强度逐渐增加。
Cu与Nb的质量比为0.5-180:1,优选为1-150:1,更加优选为10-100:1,进一步优选为20-50:1。具体的,Cu与Nb的质量比为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
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5:1、40:1、50:1、100:1、150:1、或18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Cu与Nb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增加。
RE与Zr的质量比为0.1-20:1,优选为1-20:1,更加优选为1-15:1,进一步优选为5-10:1。具体的,RE与Zr的质量比为0.1:1、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
1、16:1、17:1、18:1、19:1、或2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RE与Zr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及耐热性能逐渐增加。
Mg与Zn的质量比为1-50:1,优选为1-40:1,更加优选为1-30:1,进一步优选为10-20:1。具体的,Mg与Zn的质量比为1:1、2:1、3:1、4:1、5:1、6:
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30:1、40:1、或5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与Zn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强度逐渐增加。
Mg与Bi的质量比为1-50:1,优选为5-40:1,更加优选为5-30:1,进一步优选为10-20:1。具体的,Mg与Bi的质量比为1:1、2:1、3:1、4:1、5:1、6:
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30:1、40:1、或5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与Bi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强度逐渐增加。
Sr与Si的质量比为0.1-10:1,优选为0.5-10:1,更加优选为1-10:1,进一步优选为1-5:1。具体的,Sr与Si的质量比为0.1:1、0.5:1、1:1、2:1、3:1、4:1、5:1、6:1、7:1、8:1、9:1、或1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Sr与Si的质量比的增大,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逐渐增加。
B、Zr、Nb的质量比为1:0.1-10:0.1-10,优选为1:0.5-10:0.5-10,更加优选为1:0.5-5:0.5-5。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B、Zr、Nb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提升。具体的,B、Zr、Nb的质量比为1:1: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1:80:1、1:90:1、1:100:1、1:1:20、1:10:20、1:20:20、1:30:20、1:40:20、1:50:20、1:60:20、1:70:20、1:80:20、1:90:20、1:100:20、1:1:30、1:10:30、1:20:30、1:30:30、1:40:30、1:50:30、1:60:30、1:70:30、1:80:30、1:90:30、1:100:30、1:1:40、1:10:40、1:20:40、1:30:40、1:40:40、1:50:40、1:60:40、1:70:40、1:80:40、1:90:40、1:100:40、1:1:50、1:10:50、1:20:50、1:30:50、1:40:50、1:50:50、1:60:50、1:70:50、1:80:50、1:90:50、或1:100:50。
RE、B、及Si的质量比为0.4-40:0.2-5:1,优选为0.5-20:0.5-5:1,更加优选为1-10:1-5:1,更加优选为1-5:1-3: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RE、B、及Si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逐渐提升。具体的,RE、B、及Si的质量比为0.4:0.2:1、0.4:0.5:1、0.4:1:1、0.4:5:1、1:0.2:1、1:0.5:1、1:1:1、1:5:1、5:0.2:1、5:0.5:1、5:1:1、5:5:1、10:0.2:1、10:0.5:1、10:1:1、10:5:1、20:0.2:1、20:0.5:1、20:1:1、20:5:1、30:0.2:1、30:0.5:1、30:1:1、30:5:1、40:0.2:1、40:0.5:1、40:1:1、或40:5:1。
Fe、Si、及Be的质量比为2-100:0.1-10:1,优选为2-60:0.1-5:1,更加优选为5-30:0.5-5: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Fe、Si、及Be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Si、及Be的质量比为2:0.1:1、2:1:1、2:5:1、2:10:1、10:0.1:1、10:1:1、10:5:1、10:10:1、30:0.1:1、30:1:1、30:5:1、30:10:1、50:0.1:1、50:1:1、50:5:1、50:10:1、70:0.1:1、70:1:1、70:5:1、70:10:1、90:0.1:1、90:1:1、90:5:1、90:10:1、100:0.1:1、100:1:1、100:5:1、或100:10:1。
Mg、Sn、及Si的质量比为1-6:0.1-3:1,优选为1-5:0.5-3:1,更加优选为1-3:1-2: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Mg、Sn、及Si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导电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Mg、Sn、及Si的质量比为1:0.1:1、1:0.5:1、1:1:1、1:2:1、1:3:1、2:0.1:1、2:0.5:1、2:1:1、2:2:1、2:3:1、3:0.1:1、3:0.5:1、3:1:1、3:2:1、3:3:1、4:0.1:1、4:0.5:1、4:1:1、4:2:1、4:3:1、5:0.1:1、5:0.5:1、5:1:1、5:2:1、5:3:1、6:0.1:1、6:0.5:1、6:1:1、6:2:1、或6:3:1。
Fe、Mg、Cu、及B的质量比为5-25:1-10:1-10:1,优选为8-20:1-10:1-8:1,更加优选为5-15:5-10:2-5:1,进一步优选为10-15:5-8:2-4: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Fe、Mg、Cu、及B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耐热性能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Fe、Mg、Cu、及B的质量比为5:1:1:1、10:1:1:1、15:1:1:1、20:1:1:1、25:1:1:1、5:5:1:1、10:5:1:1、15:5:1:1、20:5:1:1、25:5:1:1、5:10:1:1、10:10:1:1、15:10:1:1、20:10:1:1、25:10:1:1、5:1:5:1、10:1:5:1、15:1:5:1、20:1:5:1、25:1:5:1、5:5:10:1、10:5:10:1、15:5:10:1、20:5:10:1、25:5:1:1、5:10:1:1、10:10:1:1、15:10:1:1、20:10:1:1、或25:10:1:1。
RE为La、Ce、Pr、Nd、Er、Sm、Y、及Gd中的至少一种。
RE为Ce、Sm、及Er时,Ce、Sm、及Er的质量比为1-2:0.5-1.5:1,优选为1-2:1-1.5:1,具体可为1:0.5:1、1:1:1、1:1.5:1、1.5:0.5:1、1.5:1:1、1.5:1.5:1、2:0.5:1、2:1:1、或2:1.5:1。此时,相比单独添加La时,Ce、Sm、及Er的混合物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的效果提高了1个IACS值。
RE为La、Y、及Er时,La、Y、及Er的质量比为0.5-3:0.5-2:1,优选为1-2:1-2:1,具体可为0.5:0.5:1、0.5:1:1、0.5:1.5:1、0.5:2:1、1:0.5:1、1:1:1、1:1.5:1、1:2:1、1.5:0.5:1、1.5:1:1、1.5:1.5:1、1.5:2:1、2:0.5:1、2:1:1、2:1.5:1、2:2:1、2.5:0.5:1、2.5:1:1、2.5:1.5:1、2.5:2:1、3:0.5:1、3:1:1、3:1.5:1、或3:2:1。此时,相比单独添加La时,La、Y、及Er的混合物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的效果提高了1.5个IACS值。
RE为Pr、Nd、及Gd时,Pr、Nd、及Gd的质量比为1-2:0.1-2.5:1,优选为1-2:1-2:1,具体可为1:0.1:1、1:0.5:1、1:1:1、1:1.5:1、1:2:1、1:2.5:1、1.5:0.1:1、1.5:0.5:1、1.5:1:1、1.5:1.5:1、1.5:2:1、1.5:2.5:1、2:0.1:1、2:0.5:1、2:1:1、2:1.5:1、2:2:1、或2:2.5:1。此时,相比单独添加La时,Pr、Nd、及Gd的混合物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的效果提高了1.2个IACS值。
RE为La和Ce时,La和Ce的质量比为0.5-2:1,优选为1-2:1,具体可为0.5:1、1:1、1.5:1、或2:1。此时,相比单独添加La时,La和Ce的混合物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的效果提高了1.1个IACS值。
杂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不大于0.15%,其中,单种杂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0.0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在上述质量百分比含量下的元素可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具体的,Fe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Mg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和抗疲劳性能;Cu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延伸率和抗疲劳性能;RE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Zn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和力学性能;Si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B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Sr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Sn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抗腐蚀性能;Zr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耐热性能;Be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延伸率;Nb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Bi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至铝基体中时,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提高有限,具体而言,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小时难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高时可能会对铝合金的某些性能有负面影响。本发明将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各元素相互配合来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即使其中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仍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第一方面,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Fe可与Al、Mg、Cu、RE、Si、B、Be反应生成Al3Fe、AlFeRE、AlFeSi、AlFeMgSi、AlFeSiB、AlFeSiCu、Be-Fe(Al8Fe2SiBe)等第二相;Mg可与Al、Fe、Si、Cu、Zn、Sn、Bi反应生成AlFeMgSi、(CuMg)Al2、Mg2Si、Mg2Zn、Mg2Sn、Mg3Bi2等第二相;Cu可与Al、Fe、Si、Mg反应生成CuAl2、AlFeSiCu、(CuMg)Al2等第二相;Sn可与Al和Mg反应生成Al9Sn7、Al6Sn5、Al5Sn2、Al3Sn4、Mg2Sn等第二相;Zr可与Al和RE反应生成(Zr,RE)Al3等第二相;Sr作为变质剂,可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并使铸锭中β-AlFeSi相变成汉字形α-AlFeSi相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Sr能够与Fe、Cu、Si等元素优先结合形成弥散强化,减少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固溶度来提高导电性能、和延伸率;Nb可与Al反应生成AlNb3、AlNb、Al3Nb等第二相;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这些元素相互反应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提高析出相体积分数,进而降低某些元素对铝合金性能尤其是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上述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如Fe的加入量(可达到1.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Fe的加入量(不大于1%),Mg的加入量(可达到0.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Mg的加入量(不大于0.3%),Cu的加入量(可达到0.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Cu的加入量(通常为0.18-0.25%),Zn的加入量(可达到0.4%)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n的加入量(不大于0.04%),Si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i的加入量(不大于0.08%),B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的加入量(不大于0.08%),Sr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r的加入量(不大于0.1%),Sn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n的加入量(不大于0.08%),Zr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r的加入量(不大于0.1%),Be的加入量(可达到0.1%)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e的加入量(不大于0.05%),Nb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Nb的加入量(不大于0.1%),Bi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i的加入量(不大于0.1%),由于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之间可相互反应相互作用促进元素的脱溶及析出,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促进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来提升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较粗大的第二相在大变形应力和特殊热处理工艺的共同作用下,在基体内细化,进而降低这些元素在含量较高时对铝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此外,合金元素的相互溶入适当的第二相中,同样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此,可将Fe、Mg、Cu、Zn、Si、B、Sr、Sn、Zr、Be、Nb、及Bi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设置为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一方面利用这些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进行提升,还可使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尽可能地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第二相来避免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过多地固溶于铝基体中而对铝合金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方面,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中至少部分元素的作用相重合,如这些元素基本上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大部分元素(如Sn、RE、B、Sr、Zr等)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某些元素(如B、RE、Zn、Cu、Be、Sr等)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某些元素(如Fe、RE、Mg、Sr、Zr、Nb、Cu、Bi等)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即使上述元素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时,也无需担心较少含量的添加难以对铝合金性能进行有效地提升。第三方面,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可消除其他元素的不利影响,如B可与过渡金属杂质发生硼化反应来降低过渡金属杂质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RE可变质单质Si,B和Zn可消除单质Si,Be可将共晶Si相由片状相变为细小相来细化Si相,Sr可作为变质剂,在之后形核过程中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即,RE、B、Be、Sr及Zn可共同降低或消除Si和杂质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不利影响;RE可将长条状β-Fe相转化为圆球状α-Fe相,B可将针片状的Fe相转化为小短片状、多面体状或汉字状的Fe相,Be可将板状β中间相转变为相对无害的汉字状Be-Fe(Al8Fe2SiBe)相,即,RE、B、Be可共同降低或消除Fe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延伸率)不利影响。第四方面,Sn可促进Mg2Si相的析出,还可以析出Mg2Sn相,RE可促进CuAl2、(CuMg)Al2相的析出,Sr可促进CuAl2、Mg2Si、Mg2Sn、Mg2Si等相的析出,Zr可促进Mg2Sn、Mg2Si和CuAl2等相的析出,Zn也可促进Mg2Si、Al2Cu等相的析出,Be可促进Mg2Si、Mg3Sb2、和Mg3Bi2等相的析出,即,Sn、RE、Sr、Zr、Be及Zn均可促进第二相的析出,来降低上述元素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第五方面,Si、RE、B、Nb、Zr还可细化晶粒,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综上,本发明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这些元素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使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也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具体地,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国标中硬态Al-Fe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大于软态Al-Fe系铝合金的延伸率,且导电性能大于61%IACS。如此,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可防止在铝基体加入过多过杂元素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工艺复杂、及性能调节盲目等缺陷。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可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Cd、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Mo、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Sc、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In、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Ag。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1.5%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3%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B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Cd、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Mo、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Sc、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In、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Ag。
在一实施例中,Cd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或0.3%。
在一实施例中,Mo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在一实施例中,Sc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或0.3%。
在一实施例中,In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在一实施例中,Ag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或0.2%。
Fe与Cd的质量比为1-200:1,优选为5-150:1,更加优选为10-100:1,进一步优选为20-50:1。随着Fe/Cd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逐渐提升。具体的,Fe与Cd的质量比为1:1、1.5: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5:1、40:1、50:1、60:1、70:1、80:1、90:1、100:1、150:1、或200:1。
Cu与Cd的质量比为1-100:1,优选为10-80:1,更加优选为20-60:1,进一步优选为30-5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Cu/Cd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逐渐提升。具体的,Cu与Cd的质量比为1:1、1.5: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5:1、40:1、50:1、60:1、70:1、80:1、90:1、或100:1。
RE、B、及Cd的质量比为0.4-20:0.2-20:1,优选为0.5-5:0.5-5:1,更加优选为1-5:1-5:1,进一步优选为2-3:1-2: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RE、B、及Cd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及耐热性能逐渐提升。具体的,RE、B、及Cd的质量比为0.4:0.2:1、0.4:1:1、0.4:5:1、0.4:10:1、0.4:15:1、0.4:20:1、1:0.2:1、1:1:1、1:5:1、1:10:1、1:15:1、1:20:1、5:0.2:1、5:1:1、5:5:1、5:10:1、5:15:1、5:20:1、10:0.2:1、10:1:1、10:5:1、10:10:1、10:15:1、10:20:1、15:0.2:1、15:1:1、15:5:1、15:10:1、15:15:1、15:20:1、20:0.2:1、20:1:1、20:5:1、20:10:1、20:15:1、或20:20:1。
Mg、Cd、及Si的质量比为1-6:0.01-4:1,优选为1-5:0.1-3:1,更加优选为1-4:0.1-2:1,进一步优选为1-3:0.5-2: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着Mg、Cd、及Si的质量比的增加,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逐渐提升。具体的,Mg、Cd、及Si的质量比为1:0.01:1、1:0.1:1、1:0.5:1、1:1:1、1:2:1、1:3:1、1:4:1、2:0.01:1、2:0.1:1、2:0.5:1、2:1:1、2:2:1、2:3:1、2:4:1、3:0.01:1、3:0.1:1、3:0.5:1、3:1:1、3:2:1、3:3:1、3:4:
1、4:0.01:1、4:0.1:1、4:0.5:1、4:1:1、4:2:1、4:3:1、4:4:1、5:0.01:1、5:0.1:1、5:0.5:1、5:1:1、5:2:1、5:3:1、5:4:1、6:0.01:1、6:0.1:1、6:0.5:1、6:1:1、6:2:1、6:3:1、或6:4:1。
Mg与Mo的质量比为1-200:1,优选为5-150:1,更加优选为10-100:1,进一步优选为20-60:1。具体的,Mg与Mo的质量比为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30:1、40:1、50:1、60:1、70:1、80:1、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180:
1、190:1、或20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Mo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强度逐渐增加。
Cu与Mo的质量比可为1-180:1,优选为10-150:1,更加优选为30-100:1,进一步优选为50-80:1。具体的,Cu与Mo的质量比为1:1、2:1、3:1、4:1、5:
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1、30:1、40:1、50:1、60:1、70:1、80:1、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或18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Cu/Mo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增加。
Sc与Zr的质量比为0.5-2.5:1,优选为1-2:1。Sc与Zr的质量比具体可为0.5:1、0.6:1、0.7:1、0.8:1、0.9:1、1.1:1、1.2:1、1.3:1、1.4:1、1.5:1、2:1、或2.5: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Sc/Zr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和导电性能逐渐增加。
Fe与Sc的质量比可为2-200:1,优选为5-150:1,更加优选为15-100:1,进一步优选为30-60:1。具体的,Fe与Sc的质量比为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1、30:1、40:1、50:1、60:1、70:1、80:1、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180:
1、190:1、或20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Fe/Sc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增加。
Mg与Sc的质量比为0.5-100:1,优选为1-80:1,更加优选为10-70:1,进一步优选为20-50:1。具体的,Mg与Sc的质量比具体可为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40:1、50:1、60:1、70:1、80:1、90:1、或10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Sc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强度逐渐增加。
Cu与Sc的质量比可为0.5-80:1,优选为1-70:1,更加优选为10-60:1,进一步优选为20-30:1。具体的,Cu与Sc的质量比具体可为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30:1、40:1、50:1、60:1、70:1、或8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Cu/Sc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增加。
Sc与B的质量比为0.1-15:1,优选为1-15:1,更加优选为1-10:1,进一步优选为5-10:1。具体的,Sc与B的质量比具体可为0.1:1、0.2:1、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或15: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Sc/B的质量比的增大,耐热性、抗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逐渐增加。
Mg与In的质量比为0.3-100:1,优选为1-80:1,更加优选为10-60:1,进一步优选为15-30:1。具体的,Mg与In的质量比为0.3:1、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1、30:1、35:1、40:1、50:1、60:1、70:1、80:1、90:1、或10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In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强度逐渐增加。
Cu与In的质量比为0.2-80:1,优选为1-70:1,更加优选为10-50:1,进一步优选为15-30:1。具体的,Cu与In的质量比为0.3:1、0.3:1、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1、30:1、40:1、50:1、60:1、70:1、或8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Cu/In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增加。
In和B的质量比为0.1-15:1,例如0.1:1、0.5: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或15: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Sc/B的质量比的增大,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逐渐增加。
Mg与Ag的质量比为2-100:1,优选为5-80:1,更加优选为10-60:1,进一步优选为20-40:1。具体可为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50:1、60:1、70:1、80:1、90:1、或10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Mg/Ag的质量比的增大,导电性能逐渐增加。
Cu与Ag的质量比为2-80:1,优选为5-70:1,更加优选为10-60:1,进一步优选为20-40:1。具体可为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50:1、60:1、70:1、或80:1。在该质量比的范围内,随Cu/Ag的质量比的增大,抗拉强度逐渐增加。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Cd、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Mo、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Sc、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In、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Ag。在上述质量百分比含量下的元素可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具体的,Cd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和力学性能;Mo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防腐蚀性能;Sc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抗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In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Ag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至铝基体中时,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提高有限,具体而言,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小时难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高时可能会对铝合金的某些性能有负面影响。本发明将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各元素相互配合来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即使其中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仍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第一方面,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Bi、Cd、Mo、Sc、In、及Ag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Fe可与Al、Mg、Cu、RE、Si、B、Cd、Be反应生成Al3Fe、AlFeRE、AlFeSi、AlFeMgSi、AlFeSiB、AlFeSiCu、Be-Fe(Al8Fe2SiBe)、Fe3Al2Cd、Mg2(SiCdREFe)等第二相;Mg可与Al、Fe、Si、Cu、Zn、Sn、Bi、RE、Cd、Sc、Zr反应生成AlFeMgSi、(CuMg)Al2、Mg2Si、Mg2Zn、Mg2Sn、Mg3Bi2、Mg2(SiCdREFe)、Mg2(SnCd)、Mg2ScSi、Mg2ScSn、Al3ScZr等第二相;Cu可与Al、Fe、Si、Mg、Sc、Cd反应生成CuAl2、AlFeSiCu、(CuMg)Al2、AlScCu、(CuCd)Al2等第二相;Sn可与Al、Mg、Cd、Sc反应生成Al9Sn7、Al6Sn5、Al5Sn2、Al3Sn4、Mg2Sn、Mg2(SnCd)、Mg2ScSn等第二相;Zr可与Al、RE、Sc反应生成(Zr,RE)Al3和Al3ScZr相等第二相;Sr作为变质剂,可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并使铸锭中β-AlFeSi相变成汉字形α-AlFeSi相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Sr能够与Fe、Cu、Si等元素优先结合形成弥散强化,减少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固溶度来提高导电性能、和延伸率;Nb可与Al反应生成AlNb3、AlNb、Al3Nb等第二相;Cd可与Al、Cu、Mg、RE、Fe、Si、Sn、Bi反应生成Al3Cd、Al2Cd3、(CuCd)Al2、REAl2Cd3、Fe3Al2Cd、Mg2(SiCdREFe)、Mg2(SnCd)、Mg3(BiCd)2等第二相;Mo可与Al和Si反应生成AlMo和Mo(AlSi)2等第二相;In可与Al和Cu反应生成AlIn和CuIn等第二相;Sc可与Al、Cu、Mg、Si、Sn、Zr反应生成Al3Sc、AlScCu、Mg2ScSi、Mg2ScSn、Al3ScZr等第二相;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这些元素相互反应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提高析出相体积分数,进而降低某些元素对铝合金性能尤其是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上述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如Fe的加入量(可达到1.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Fe的加入量(不大于1%),Mg的加入量(可达到0.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Mg的加入量(不大于0.3%),Cu的加入量(可达到0.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Cu的加入量(通常为0.18-0.25%),Zn的加入量(可达到0.4%)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n的加入量(不大于0.04%),Si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i的加入量(不大于0.08%),B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的加入量(不大于0.08%),Sr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r的加入量(不大于0.1%),Sn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n的加入量(不大于0.08%),Zr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r的加入量(不大于0.1%),Be的加入量(可达到0.1%)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e的加入量(不大于0.05%),Nb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Nb的加入量(不大于0.1%),Bi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i的加入量(不大于0.1%),Cd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Cd的加入量(不大于0.1%),Mo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Mo的加入量(不大于0.1%),Sc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c的加入量(不大于0.15%),Nb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Nb的加入量(不大于0.1%),In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In的加入量(不大于0.1%),由于Fe、Mg、Cu、RE、Zn、Si、B、Sr、Sn、Zr、Be、Nb、Bi、Cd、Mo、Sc、及In之间可相互反应相互作用促进元素的脱溶及析出,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促进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来提升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较粗大的第二相在大变形应力和特殊热处理工艺的共同作用下,在基体内细化,进而降低这些元素在含量较高时对铝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此外,合金元素的相互溶入适当的第二相中,同样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此,可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Bi、Cd、Mo、Sc、及In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设置为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一方面利用这些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进行提升,还可使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尽可能地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第二相来避免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过多地固溶于铝基体中而对铝合金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方面,Fe、Mg、Cu、RE、Zn、Si、B、Sr、Sn、Zr、Be、Nb、Bi、Cd、Mo、Sc、In、及Ag中至少部分元素的作用相重合,如这些元素基本上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大部分元素(如Sn、RE、B、Sr、Zr、Sc等)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某些元素(如B、RE、Cu、Zn、Cd等)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某些元素(如Fe、RE、Cu、Mg、Nb、Sc等)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即使上述元素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时,也无需担心较少含量的添加难以对铝合金性能进行有效地提升。第三方面,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可消除其他元素的不利影响,如B可与过渡金属杂质发生硼化反应来降低过渡金属杂质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RE可变质单质Si,B和Zn可消除单质Si,Be可将共晶Si相由片状相变为细小相来细化Si相,Sr可作为变质剂,在之后形核过程中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即,RE、B、Be、Sr及Zn可共同降低或消除Si和杂质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不利影响;RE可将长条状β-Fe相转化为圆球状α-Fe相,B可将针片状的Fe相转化为小短片状、多面体状或汉字状的Fe相,Be可将板状β中间相转变为相对无害的汉字状Be-Fe(Al8Fe2SiBe)相,即,RE、B、Be可共同降低或消除Fe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延伸率)不利影响。Sn可促进Mg2Si相的析出,还可以析出Mg2Sn相,RE可促进CuAl2、(CuMg)Al2相的析出,Cd可促进并加快Mg2Si和CuAl2等相的析出,Sr可促进CuAl2、Mg2Si、Mg2Sn、Mg2Si等相的析出,Cd可促进并加快Mg2Si和CuAl2等相的析出,Ag可促进Al2Cu、Mg2Si、Mg3Sb2、Mg3Bi2等相的析出,Zr可促进Mg2Sn、Mg2Si和CuAl2等相的析出,Zn也可促进Mg2Si、Al2Cu等相的析出,Be可促进Mg2Si、Mg3Sb2、和Mg3Bi2等相的析出,即,Sn、RE、Sr、Zr、Be、Cd及Zn均可促进第二相的析出,来降低上述元素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第五方面,Si、RE、B、Nb、Zr、Cd、Mo、Nb、In、Ag、Sc还可细化晶粒,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综上,本发明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Bi、Cd、Mo、Sc、In、及Ag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这些元素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使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也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具体地,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国标中硬态Al-Fe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大于软态Al-Fe系铝合金的延伸率,且导电性能大于61%IACS。如此,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可防止在铝基体加入过多过杂元素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工艺复杂、及性能调节盲目等缺陷。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C。C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C作为高效变质剂,可与Fe、Cu、Mg等反应生成碳化物,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C还可作为细化剂来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C、Fe、Cu、及Mg的质量比为1:1-500:0.5-300:0.5-400,优选为1:300-400:100-200:100-300。在该比值范围内,C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延伸率。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Na。N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Na可与Al和Si反应生成Al2Na3、AlNa2、AlNa5、NaAlSi等化合物,还会与Fe、Mg、RE反应生成NaRE、NaMgFeRE等化合物,上述化合物弥散分布于铝合金中,Na还能够细化晶粒,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及延伸率。Na、Fe、Mg、及RE的质量比为1:1-600:0.5-500:0.5-300,优选为1:100-400:100-300:100-200。在该比值范围内,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及延伸率。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K。K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K可与Al反应生成Al5K7、Al3K4、Al2K3、AlK2等高温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Hf。Hf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Hf可与Fe、Cu、Al等反应生成多种第二相,可提高铝合金的抗疲劳性能、耐热性能、耐磨性能、及力学性能。Hf、Fe、及Cu的质量比为1:1-400:0.5-300,优选为1:200-300:100-200。在该比值范围内,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抗疲劳性能、耐热性能、耐磨性能、及力学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Ir。Ir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Ir可与Fe和Al反应生成Al5Ir3、Al3Ir2、AlIr2、Al4(IrFe)等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热性能。Ir与Fe的质量比为1:5-420,优选为1:100-300。在该比值范围内,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热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Rh。Rh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Rh可与Fe和Al反应生成Al5Rh2、Al3Rh2、AlRh2、Al4(RhFe)等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热性能。Rh与Fe的质量比为1:1-450,优选为1:200-300。在该比值范围内,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抗疲劳性能和耐热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Ru。Ru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Ru可与Al反应生成RuAl4高温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Ru还可抑制再结晶粗化的作用,促进第二相的固溶强化,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Rb。Rb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Rb可与Al反应生成Al7Rb9、Al5Rb3、AlRb2、AlRb4等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抗拉强度。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Pd。Pd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Pd可与Al反应生成AlPd2、Al3Pd、Al2Pd等高温强化相,还可使细化Fe相,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Au。Au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铝合金中加入少量Au后,可促进时效过渡相的形成,有利于过渡相的稳定性提高,改善合金的时效硬化特性,使合金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a。B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Ba可与Al反应生成Al14Ba13、Al10Ba12、Al7Ba8、AlBa5等多种高温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Li。Li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Li可与Al反应生成Al2Li3、AlLi2和AlLi5等高温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Pt。Pt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Pt可与Al反应生成AlPt2、Al3Pt2、Al5Pt3等多种高温强化相,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所述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Ta。Ta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具体可为0.001%、0.005%、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或0.1%。Ta在铝合金中形成Al7Ta9、Al7Ta5、Al3Ta4、Al2Ta3、AlTa2等高温强化相,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熔炼:将铝源(如铝锭)加热至720-780℃,得到铝液,向铝液中加入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进行加热熔炼,搅拌均匀后,精炼,除气扒渣,在700-750℃静置保温10-30min后,得到合金液后,保温静置,进行成分及含量检测;
连铸连轧:成分及含量检测合格后,对经除气扒渣处理后的合金液进行连铸连轧处理,得到铝合金杆;
拉拔处理:对所述铝合金杆进行拉拔处理,得到铝合金线;
绞合处理:将铝合金线与高弹丝绞合,形成铝合金导体;及
时效处理:对铝合金导体进行时效处理,冷却,得到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及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经除气扒渣处理后的合金液中的各组分的含量检测达标时,再进行连铸连轧等后续处理。其中,所述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及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不大于0.15%,其中,单种杂质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小于0.05%。当成分及含量检测不合格时,可加入相应的元素进行调节直至成分及含量检测合格。
在一实施例中,还可向铝液中加Cd、Mo、Sc、In、Ag、C、Na、K、Hf、Ir、Rh、Ru、Rb、Pd、Au、Ba、Li、Pt、Ta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Fe、Mg、Cu、RE、Zn、Si、B、Sr、Sn、Zr、Be、Nb、Bi、Cd、Mo、Sc、In、Ag、C、Na、K、Hf、Ir、Rh、Ru、Rb、Pd、Au、Ba、Li、Pt、Ta以单质和/或铝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在一实施例中,铸造温度为680-750℃,轧制温度为450-55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拔处理可为冷拉拔。冷拉拔时,铝合金杆被拉成预定直径范围内的铝合金线,控制每道冷拉拔延伸系数为0.5-2,每次冷拉拔后升温至250-350℃,保温5-20h,进行二级热处理,得到铝合金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时效处理为间断时效工艺,所述间断时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进行一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为160-250℃,时间为0.1-5h;再进行二级低温时效处理,温度为20-60℃(温度为室温时,可称为自然时效处理),时间为10-24h;最后进行三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为160-350℃,时间为0.1-150h。在进行一级高温时效处理时,一级高温时效处理与铝合金的内应力共同作用(即,内应力和热应力共同作用),显著地提高GP区的形成;在进行二级低温时效处理时,铝合金仍处于高度过饱和状态,这种高度过饱和状态会导致铝合金在二级低温时效处理时继续形成大量的GP区,由于温度较低,铝合金在一级高温时效处理时中形成的GP区的尺寸不会有明显变化且无法转变为β″相,铝合金在一级高温时效处理和二级低温时效处理过程中的两个GP区形核(可以理解的,两个GP区形核可连接为一体,也可间隔设置)会导致铝合金的GP区密度明显增加,为三级高温时效处理时β″相的析出提供了众多形核场所。因此,间断时效工艺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还可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延伸率和耐热性能。
所述一级高温时效处理的温度可为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或250℃,时间可为0.1h、0.2h、0.5h、1h、1.5h、2h、2.5h、3h、3.5h、4h、4.5h、或5h。
所述二级低温时效处理的温度可为20℃、21℃、22℃、23℃、24℃、25℃、30℃、35℃、40℃、45℃、50℃、55℃、或60℃,时间可为10h、15h、20h、25h、30h、35h、40h、45h、50h、55h、或60h。
所述三级高温时效处理的温度可为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或350℃,时间可为0.1h、0.5h、1h、5h、10h、15h、20h、25h、30h、35h、40h、45h、50h、55h、60h、65h、70h、75h、80h、85h、90h、95h、100h、105h、110h、115h、120h、125h、130h、135h、140h、145h、或150h。所述一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与三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的比值可为1.2-3:1,优选为1.5-2: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精炼处理的温度为690-750℃,时间为10-20分钟。所述精炼处理的精炼剂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KF 60-70份、NaC1 50-60份、LiCl 40-60份、冰晶石20-25份、AIF3 10-25份、CaF2 10-15份、轻质碳酸钙5-10份、石墨粉15-20份、滑石粉10-20份、MgCl2 20-30份、稀土酸盐10-30份。所述稀土酸盐可为轻稀土的氯化物、氟化物、硝酸化合物中的一种及其以上复配。所述稀土酸盐可为重稀土的氯化物、氟化物、硝酸化合物中的一种及其以上复配。所述精炼剂与合金液的质量比为0.0013-0.0018:1。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向铝液中加入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加热熔炼后,再进行连铸连轧、拉拔处理、绞合处理、及时效处理,得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在上述质量百分比含量下的元素可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具体的,Fe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Mg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和抗疲劳性能;Cu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延伸率和抗疲劳性能;RE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Zn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和力学性能;Si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B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Sr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Sn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抗腐蚀性能;Zr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耐热性能;Be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延伸率;Nb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Bi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至铝基体中时,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提高有限,具体而言,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小时难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性能;上述元素单独添加且含量较高时可能会对铝合金的某些性能有负面影响。本发明将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各元素相互配合来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即使其中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仍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第一方面,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Fe可与Al、Mg、Cu、RE、Si、B、Be反应生成Al3Fe、AlFeRE、AlFeSi、AlFeMgSi、AlFeSiB、AlFeSiCu、Be-Fe(Al8Fe2SiBe)等第二相;Mg可与Al、Fe、Si、Cu、Zn、Sn、Bi反应生成AlFeMgSi、(CuMg)Al2、Mg2Si、Mg2Zn、Mg2Sn、Mg3Bi2等第二相;Cu可与Al、Fe、Si、Mg反应生成CuAl2、AlFeSiCu、(CuMg)Al2等第二相;Sn可与Al和Mg反应生成Al9Sn7、Al6Sn5、Al5Sn2、Al3Sn4、Mg2Sn等第二相;Zr可与Al和RE反应生成(Zr,RE)Al3等第二相;Sr作为变质剂,可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并使铸锭中β-AlFeSi相变成汉字形α-AlFeSi相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此外,Sr能够与Fe、Cu、Si等元素优先结合形成弥散强化,减少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固溶度来提高导电性能、和延伸率;Nb可与Al反应生成AlNb3、AlNb、Al3Nb等第二相;上述元素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时,这些元素相互反应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提高析出相体积分数,进而降低某些元素对铝合金性能尤其是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上述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可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如Fe的加入量(可达到1.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Fe的加入量(不大于1%),Mg的加入量(可达到0.6%)可大于现有技术中Mg的加入量(不大于0.3%),Cu的加入量(可达到0.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Cu的加入量(通常为0.18-0.25%),Zn的加入量(可达到0.4%)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n的加入量(不大于0.04%),Si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i的加入量(不大于0.08%),B的加入量(可达到0.15%)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的加入量(不大于0.08%),Sr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r的加入量(不大于0.1%),Sn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Sn的加入量(不大于0.08%),Zr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Zr的加入量(不大于0.1%),Be的加入量(可达到0.1%)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e的加入量(不大于0.05%),Nb的加入量(可达到0.2%)可大于现有技术中Nb的加入量(不大于0.1%),Bi的加入量(可达到0.3%)可大于现有技术中Bi的加入量(不大于0.1%),由于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之间可相互反应相互作用促进元素的脱溶及析出,以降低彼此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促进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来提升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热性能),较粗大的第二相在大变形应力和特殊热处理工艺的共同作用下,在基体内细化,进而降低这些元素在含量较高时对铝合金性能的不利影响,此外,合金元素的相互溶入适当的第二相中,同样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如此,可将Fe、Mg、Cu、Zn、Si、B、Sr、Sn、Zr、Be、Nb、及Bi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含量设置为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含量,一方面利用这些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进行提升,还可使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尽可能地与其他元素反应生成第二相来避免这些元素尤其是含量较高元素过多地固溶于铝基体中而对铝合金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第二方面,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中至少部分元素的作用相重合,如这些元素基本上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大部分元素(如Sn、RE、B、Sr、Zr等)都可提高铝合金的导电性能,某些元素(如B、RE、Zn、Cu、Be、Sr等)可提高铝合金的延伸率,某些元素(如Fe、RE、Mg、Sr、Zr、Nb、Cu、Bi等)可提高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即使上述元素中的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时,也无需担心较少含量的添加难以对铝合金性能进行有效地提升。第三方面,上述元素中的某些元素可消除其他元素的不利影响,如B可与过渡金属杂质发生硼化反应来降低过渡金属杂质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的不利影响;RE可变质单质Si,B和Zn可消除单质Si,Be可将共晶Si相由片状相变为细小相来细化Si相,Sr可作为变质剂,在之后形核过程中吸附在Si相的表面,抑制Si相生长,即,RE、B、Be、Sr及Zn可共同降低或消除Si和杂质元素对铝合金的性能(如导电性能)不利影响;RE可将长条状β-Fe相转化为圆球状α-Fe相,B可将针片状的Fe相转化为小短片状、多面体状或汉字状的Fe相,Be可将板状β中间相转变为相对无害的汉字状Be-Fe(Al8Fe2SiBe)相,即,RE、B、Be可共同降低或消除Fe对铝合金性能(如导电性能和延伸率)不利影响。第四方面,Sn可促进Mg2Si相的析出,还可以析出Mg2Sn相,RE可促进CuAl2、(CuMg)Al2相的析出,Sr可促进CuAl2、Mg2Si、Mg2Sn、Mg2Si等相的析出,Zr可促进Mg2Sn、Mg2Si和CuAl2等相的析出,Zn也可促进Mg2Si、Al2Cu等相的析出,Be可促进Mg2Si、Mg3Sb2、和Mg3Bi2等相的析出,即,Sn、RE、Sr、Zr、Be及Zn均可促进第二相的析出,来降低上述元素在铝基体中的固溶度。第五方面,Si、RE、B、Nb、Zr还可细化晶粒,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综上,本发明将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一并加入至铝基体中,这些元素作为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使某一或某些元素的含量较低或较高,也可大幅提高铝合金的综合性能。具体地,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国标中硬态Al-Fe系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大于软态Al-Fe系铝合金的延伸率,且导电性能大于61%IACS。如此,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具有较佳的综合性能,可防止在铝基体加入过多过杂元素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工艺复杂、及性能调节盲目等缺陷。
本发明还一种耐热电缆,其包括线芯和包覆所述线芯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的材质为上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所述耐热电缆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耐热电缆还可包括设于线芯和绝缘层之间的内屏蔽层、包覆绝缘层的外屏蔽层、及包覆线芯和外屏蔽层的保护层等。
由于该耐热电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及对比例
实施例一至七和对比例一至四的铝合金的组分及含量请参表1,性能测试结果请参表2。
表1实施例一至七和对比例一至四的铝合金的组分及含量
为简化表述,对比例及实施例未示出杂质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采用上海征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QJ57的数字式直流电桥仪对实施例一至七和对比例一至四的铝合金的导电性能进行测试。试样规格为Φ2.5mm×1000mm,测试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0.1℃,在同一状态下测试三根试样,取平均值。
在室温下,按照GB4909《裸电线拉力试验》测试要求,采用国产CSS-44100型电子万能拉伸机对实施例一至七和对比例一至四的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其中,电子万能拉伸机的拉伸力为2kN,拉伸速度为2mm/min,在同一状态下测试三根试样,取平均值。
采用温度波动度为±1℃的国产的JCT-1型电热高温干燥箱对实施例一至七和对比例一至四的铝合金的耐热性能(强度残存率)进行测试。其中,退火温度为230℃,保温时间为1h,在同一状态下测试三根试样,取平均值。
表2实施例一至七和对比例一至四的铝合金的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一至七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电导率及耐热性能均显著大于对比例一至四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抗拉强度、伸长率、电导率及耐热性能。表明:本发明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各项性能均较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Al,其特征在于: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Fe与Mg的质量比为1-20:1;
Fe与Cu的质量比为1-25:1;
Fe与Si的质量比为1.5-40:1;
Fe与RE的质量比为1.5-100:1;
Fe与B的质量比为2-100:1;
Fe与Sn的质量比为2-200:1;
Fe与Be的质量比为4-500:1;
Fe与Zn的质量比为1.5-55:1;
Fe与Nb的质量比为1.5-400:1;
Mg与Nb的质量比为1-200:1;
Cu与Nb的质量比为0.5-180:1;
RE与Zr的质量比为0.1-20:1;
Mg与Zn的质量比为1-50:1;
Mg与Bi的质量比为1-50:1;
Sr与Si的质量比为0.1-10:1;
B、Zr、Nb的质量比为1:0.1-10:0.1-10;
RE、B、及Si的质量比为0.4-40:0.2-5:1;
Fe、Si、及Be的质量比为2-100:0.1-10:1;
Mg、Sn、及Si的质量比为1-6:0.1-3:1;
Fe、Mg、Cu、及B的质量比为5-25:1-10: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特征在于:RE为La、Ce、Pr、Nd、Er、Sm、Y、及Gd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RE为Ce、Sm、及Er时,Ce、Sm、及Er的质量比为1-2:0.5-1.5:1;
RE为La、Y、及Er时,La、Y、及Er的质量比为0.5-3:0.5-2:1;
RE为Pr、Nd、及Gd时,Pr、Nd、及Gd的质量比为1-2:0.1-2.5:1;
RE为La和Ce时,La和Ce的质量比为0.5-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1.5%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3%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Bi。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Cd;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Mo;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Sc;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In;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A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Cd时,Fe与Cd的质量比为1-200:1,Cu与Cd的质量比为1-100:1,RE、B、及Cd的质量比为0.4-20:0.2-20:1,Mg、Cd、及Si的质量比为1-6:0.01-4: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Mo时,Mg与Mo的质量比为1-200:1,Cu与Mo的质量比为1-180: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Sc时,Sc与Zr的质量比为0.5-2.5:1,Fe与Sc的质量比为2-200:1,Mg与Sc的质量比为0.5-100:1,Cu与Sc的质量比为0.5-80:1,Sc与B的质量比为0.1-15: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In时,Mg与In的质量比为0.3-100:1,Cu和In的质量比为0.2-80:1,In和B的质量比为0.1-15:1;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Ag时,Mg与Ag的质量比为2-100:1,Cu与Ag的质量比为2-8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1.5%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3%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5%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08%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N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B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Cd、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Mo、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Sc、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In、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1%的Ag。
8.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铝源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得到铝液;
向所述铝液中加入Fe、Mg、Cu、RE、Zn、Si、B、Sr、Sn、Zr、Be、Nb、及Bi,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获得合金液;
对所述合金液进行精炼处理和扒渣处理,进行成分及含量检测;
成分及含量检测合格后,对经所述精炼处理和扒渣处理后的合金液进行连铸连轧处理和拉拔处理,得到铝合金线;及
对所述铝合金线进行时效处理,得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其中,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含有Al,还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1-1.6%的F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6%的Mg、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0.5%的Cu、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2%的R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01-0.4%的Z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Si、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5%的B、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Sn、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Zr、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1%的Be、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2%的Nb、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0.3%的B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一种:
所述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向所述铝液中加入Cd、Mo、Sc、In、及Ag中至少一种的步骤;
所述时效处理为间断时效工艺,所述间断时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进行一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为160-250℃,时间为0.1-5h;进行二级低温时效处理,温度为20-60℃,时间为10-24h;进行三级高温时效处理,温度为160-350℃,时间为0.1-150h。
10.一种耐热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芯和包覆所述线芯的绝缘层,所述线芯的材质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74138.0A CN117551915A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474138.0A CN117551915A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51915A true CN117551915A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981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474138.0A Pending CN117551915A (zh) | 2023-11-08 | 2023-11-08 | 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51915A (zh) |
-
2023
- 2023-11-08 CN CN202311474138.0A patent/CN11755191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21253A (zh) | 一种加铁的轻质高导耐热铝导线及其制备工艺 | |
CN117305668A (zh) | Al-Mg-Si-S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721352A (zh) | Al-Cu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6419982A (zh) | 用于母线的铝-钪合金 | |
CN117551915A (zh) | Al-Fe-Mg-Cu-Z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JP3324228B2 (ja) | 極細線用銅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7403110A (zh) | Al-Fe-Mg-Cu-Si-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577374A (zh) | Al-Fe-Mg-Cu-Cd-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737511A (zh) | Al-Fe-Mg-Cu-B-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568664A (zh) | Al-Fe-Mg-Cu-B-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701949A (zh) | Al-Fe-Mg-Cu-I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431436A (zh) | Al-Fe-Mg-Cu-Sb-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488142A (zh) | Al-Fe-Mg-Cu-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431435A (zh) | Al-Fe-Mg-Cu-Sn-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568665A (zh) | Al-Fe-Mg-Cu-Co-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535561A (zh) | Al-Fe-Mg-Cu-Zr-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2430765B (zh) | 一种高导耐热抗蠕变的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7604343A (zh) | Al-Mg-Si-Sb-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568675A (zh) | Al-Mg-Si-Zr-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448638A (zh) | Al-Mg-Si-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568674A (zh) | Al-Mg-Si-B-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7778833A (zh) | Al-Cu-RE系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CN112853173A (zh) | 一种添加铼元素的耐热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7778834A (zh) | Al-Cu系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电缆 | |
JP3325639B2 (ja) | 高強度高導電率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