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5144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5144A
CN117545144A CN202311584340.9A CN202311584340A CN117545144A CN 117545144 A CN117545144 A CN 117545144A CN 202311584340 A CN202311584340 A CN 202311584340A CN 117545144 A CN117545144 A CN 117545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ge
light
information
color
backgroun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43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丹芳
吴士章
唐小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d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d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d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dash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43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5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5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5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detecting audible soun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灯光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确定舞台演员的角色重要等级和人物位置,分析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提取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并结合预设的舞台氛围数据库,可以智能确定灯光在舞台上的位置、颜色和频率参数来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简化了灯光师的工作,减少人工操作,能够实现与舞台内容相契合的灯光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舞台运动表现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表演需要更精确、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呈现来实现,这就要求舞台技术要提供更精确、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对舞台效果影响非常大的灯光调控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的灯光调控方式大部分通过预设的灯光调控程序来控制,但由于每场演出的内容不同,对灯光的颜色要求也不同,每段演出都需要重新设定灯光调控程序,导致灯光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每场演出前进行灯光调控程序的设定,这个过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可能因为人为误差导致灯光效果与预期不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通过确定舞台演员的角色重要等级和人物位置,分析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提取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并结合预设的舞台氛围数据库,可以智能确定灯光在舞台上的位置、颜色和频率参数来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简化了灯光师的工作,减少人工操作,能够实现与舞台内容相契合的灯光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所有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对该舞台演员进行角色重要等级划分,该角色重要等级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
根据该角色重要等级和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
对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到对应的所有舞台氛围;
在预设舞台氛围数据库中确定该舞台氛围一一对应的背景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
对舞台表演中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提取,得到该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
根据该节奏信息确定舞台灯光的灯光频率;
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确定舞台演员的角色重要等级和人物位置,分析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提取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并结合预设的舞台氛围数据库,可以智能确定灯光在舞台上的位置、颜色和频率参数来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简化了灯光师的工作,减少人工操作,能够实现与舞台内容相契合的灯光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角色重要等级和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
对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进行追踪;
当该舞台演员为主角时,根据该主角的人物位置对该主角进行打光;
当该舞台演员为配角时,对该配角的人物声音进行检测;
若该配角的人物声音单独存在时,根据该配角的人物位置对该配角进行打光;
当该舞台演员为群众时,确定舞台内是否存在该主角和该配角;
当该舞台内不存在该主角和该配角时,根据该群众的人物位置对该群众进行打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和人物声音对舞台演员进行定位,并根据角色重要级别采取不同追光策略,使重要角色得到突出照明,避免了均匀打光的单一效果,增强了舞台表演的表现力。
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该步骤还包括:
对现场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得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
根据该观众情绪反馈信息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该背景光的第二背景光颜色;
若该第一背景光颜色与该第二背景光颜色不相同,则根据该第二背景光颜色对该背景光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得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根据观众情绪反馈信息重新确定背景光颜色,通过分析观众情绪,调整灯光以契合观众情感,能够实现根据观众的情绪来智能调整舞台的背景光,提高了观众的体验感。
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该步骤还包括:
当舞台内的麦克风进行检测,确定该麦克风是否被使用;
当该麦克风被使用时,确定使用该麦克风的使用者对应的使用者人脸信息;
确定该使用者人脸信息是否为该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之一;
若不是,对该使用者进行打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表演过程中,可能有观众突发性上台使用麦克风,通过对麦克风是否被使用进行检测,确定使用者是否为舞台演员,若不是则对该使用者进行打光,能够识别舞台突发情况,使得舞台灯光控制的决策更加全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与该舞台的表演内容相关的社交媒体内的评论文本信息进行收集;
对该评论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文本情绪反馈信息;
根据该文本情绪反馈信息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该背景光的第三背景光颜色;
若该第一背景光颜色与该第三背景光颜色不相同,则根据该第三背景光颜色对该背景光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评论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公众的文本情绪反馈信息,来调整舞台内的背景光颜色,将网络用户的反馈也考虑在内,实现了对网络用户喜好的敏感反馈,为舞台灯光控制的丰富提供了可能。
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该步骤还包括:
根据舞台所需要的所有道具内的射频标签获得该道具的位置信息;
当该位置信息处于该舞台位置内时,对该道具进行打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具在许多舞台表演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确定舞台表演所需要的道具的位置信息,对舞台的重要道具进行突出照明,能够提升表演效果,可以对关键道具进行识别和打光,从而增强舞台表演的表现力。
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该步骤还包括:
对观众区域内的光源强度进行检测;
当该光源强度大于预设光源阈值时,根据第四背景光颜色对该背景光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观众区域内的光源强度进行检测,实现了对观众区域环境光线的感知和响应,使舞台灯光与实际环境光线变化相协调,拓展了舞台灯光控制的范围,实现了对更多环境因素的考虑,使灯光控制更全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等级划分模块,位置确定模块,文本分析模块,颜色确定模块,节奏提取模块,频率确定模块,灯光调控模块。
等级划分模块,根据所有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对该舞台演员进行角色重要等级划分,该角色重要等级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
位置确定模块,根据该角色重要等级和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
文本分析模块,对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到对应的所有舞台氛围;
颜色确定模块,在预设舞台氛围数据库中确定该舞台氛围一一对应的背景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
节奏提取模块,对舞台表演中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提取,得到该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
频率确定模块,根据该节奏信息确定舞台灯光的灯光频率;
灯光调控模块,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系统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在系统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系统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通过确定舞台演员的角色重要等级和人物位置,分析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提取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并结合预设的舞台氛围数据库,可以智能确定灯光在舞台上的位置、颜色和频率参数来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简化了灯光师的工作,减少人工操作,能够实现与舞台内容相契合的灯光效果。
2.本申请通过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和人物声音对舞台演员进行定位,并根据角色重要级别采取不同追光策略,使重要角色得到突出照明,避免了均匀打光的单一效果,增强了舞台表演的表现力。
3.本申请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得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根据观众情绪反馈信息重新确定背景光颜色,通过分析观众情绪,调整灯光以契合观众情感,能够实现根据观众的情绪来智能调整舞台的背景光,实现舞台氛围与观众情绪的契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交互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该”、“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一个交互场景示意图。在舞台灯光调控系统中,舞台上分布有背景灯和追光灯,背景灯用于烘托舞台表演的氛围,追光灯用于对舞台内需要重点突出的部分进行重点打光,在通过摄像头检测到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后,结合舞台演员的身份信息对将舞台演员划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角色重要等级确定追光灯的打光位置,通过分析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得到背景光的颜色变化,通过对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分析得到背景光变化的频率,并可以通过摄像头传输的视频信息对舞台演员的位置进行目标跟踪,同时也可以通过该视频信息对观众区域内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得到观众的情绪反馈进而对背景灯的颜色进行控制,分布在舞台周围的光敏传感器能够对观众区域的光源进行检测,根据观众区域的光源对舞台背景光进行调整,同时,还能够通过道具内的射频标签确定道具的位置,从而控制追光灯对其进行打光。该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集成了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充分利用了物联网的相关技术与概念,实现了对舞台环境的智能感知与响应。
上述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一个交互场景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中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S201、根据所有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对该舞台演员进行角色重要等级划分,该角色重要等级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首先获取所有演员的人脸图像,并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人脸识别模型中进行识别,确定演员的身份信息。
然后,系统获取这次表演的角色分配信息,例如主演、配角等信息,通过表演方提供的角色表获取。系统将演员的面部识别结果与角色分配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每位演员在当前表演中的角色等级。
最后,系统将匹配结果简化为三个等级:主角、配角、群众。这样,系统就得到了每位演员对应的角色重要等级的划分结果,这一步骤为后续根据角色等级进行的差异化灯光策略提供了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设舞台上进行一场话剧表演,话剧表演中存在20个演员,其中包括3位主角,6位配角,11位群众演员。舞台演员中有小李、小王、小张、小吴。系统先通过人脸识别模型识别出他们的身份信息,然后系统获取到该剧的角色设置为:小李是男主角,小王是女主角,小张是第一男配角,小吴是群众角色。于是系统根据角色设置,自动将小李和小王划分为主角,小张划分为配角,小吴划分为群众。
S202、根据该角色重要等级和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
在该步骤中,具体包括步骤S2021~S2026:
S2021、对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进行追踪;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需要实时获取各演员在舞台上的坐标位置信息,以实现对其的精确追踪。
系统可以通过在舞台关键位置安装视觉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设备,结合图像识别、射线追踪等技术,实时捕捉舞台上所有演员的运动轨迹和具体位置信息。
例如,可以在舞台四周及顶部等多角度布放传感摄像头,对舞台区域进行全方位覆盖。然后应用目标跟踪算法对舞台演员进行追踪定位,生成每个时刻演员的二维或三维坐标作为位置输出,该位置信息将为后续的智能追光照明提供基础。
S2022、当该舞台演员为主角时,根据该主角的人物位置对该主角进行打光;
在该步骤中,系统将实时判断所有追踪的演员中谁是主角,主角判定可以由步骤S201中的角色划分完成。
系统会自动识别定位信息中的主角目标,并控制舞台灯光将追光灯对准主角在舞台上的具体位置,实现对主角的打光。此外,可以预设主角的打光模式,如主打光+浮光,以突出主角,系统还将持续跟踪主角在舞台上的移动,对应调整追光灯,实现对主角的智能追随打光,此处不作限定。
S2023、当该舞台演员为配角时,对该配角的人物声音进行检测;
在该步骤中,对于判定为配角的舞台演员,系统将启动语音识别模块对其人物声音进行检测,以判断该配角是否有发声或对话。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舞台区域音频中的语音成分实现,例如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等手段检测语音段,也可以结合演员的唇语图像识别判断是否有配角的声音出现,该步骤为后续根据配角声音出现调整灯光提供依据。
S2024、若该配角的人物声音单独存在时,根据该配角的人物位置对该配角进行打光;
若该配角的人物声音单独存在时,根据该配角的人物位置对该配角进行打光。在该步骤中,如果配角语音检测模块判断出某配角存在单独的语音输出时,表明该配角正处于说话状态,系统会获取该配角的实时位置坐标,并控制追光灯对准其位置进行打光,以突出该时刻的配角。
S2025、当该舞台演员为群众时,确定舞台内是否存在该主角和该配角;
在该步骤中,对于判定为群众的舞台演员,系统需要先确认舞台上是否同时存在主角或配角,该信息可以由系统自身的角色识别模块直接给出,该步骤判断目的是为了区分只有群众的场景。
S2026、当该舞台内不存在该主角和该配角时,根据该群众的人物位置对该群众进行打光。
在该步骤中,如果系统判断当下舞台上只存在群众演员,没有主配角时,会获取全部群众演员的实时位置坐标,并根据其位置信息对舞台区域进行打光,此时可以采用宽泛区域的组合追光模式,使舞台上的全部群众演员得到照明。
承接上例,系统实时获取到小李位于舞台左侧,小王位于中央,小张在右侧,小吴在左侧背景。于是系统根据主角小李的位置,控制一束追光灯追随照亮小李;根据女主角小王的位置,控制一束追光灯固定照亮小王;由于小张是配角,系统在其说话时对其进行追光;对于群众小吴没有采取特殊追光。
S203、对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到对应的所有舞台氛围。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实时获取舞台表演每一幕或每一场表演的表演内容文本,该表演内容文本可以来源于电子剧本或工作人员语音识别上传,例如,该舞台表演为话剧,则上传每一幕话剧的剧本,若该舞台表演为歌曲,则上传每一首歌曲的歌词。
对表演文本内容进行关键词提取和情感分析,判断当前段落所要表达的氛围,例如喜悦、恐怖、悲伤等。系统将包含类似关键词和情感色彩的文本归类到相应的氛围类型中。然后,系统根据当前的表演文本内容,确定出所有对应的舞台氛围类别。这样,系统就得到了文本所要表达的氛围信息,为后续根据舞台氛围进行灯光氛围照明提供了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表演文本进行分析,其中第一幕描写春天景色,包含“阳光”“花开”等词,系统判断为“温馨”氛围;第二幕表达男女主角争吵,包含“愤怒”“争执”等词,系统判断为“紧张”氛围;第三幕是表达男主角独白,包含“伤感”“叹息”等词,系统判断为“伤感”氛围。由此,系统根据文本关键词分析判断出该表演包含温馨、紧张、伤感等多个氛围。
S204、在预设舞台氛围数据库中确定该舞台氛围一一对应的背景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
在该步骤中,系统预先建立一个舞台氛围与背景光颜色对应关系的数据库,该数据库通过舞台设计专家进行配置,根据不同氛围类型,确定最能烘托该氛围的背景光颜色。
例如“温馨”氛围对应柔和的黄色光,“紧张”氛围对应闪烁的红色光。在实际表演中,系统先根据表演内容分析判断出当前的舞台氛围,然后在该预设数据库中查找该氛围对应的背景光颜色。例如,如果当前为“温馨”氛围,系统会查询到对应的背景光颜色为黄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分析出表演包含喜悦、感动和紧张三种氛围。系统在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喜悦氛围对应背景光颜色为暖黄色,感动氛围对应蓝紫色,紧张氛围对应闪烁的深红色,时间顺序为喜悦-感动-紧张,则根据舞台表演的序幕顺序,由暖黄色-蓝紫色-深红色的顺序进行改变。
其中,当每一幕演出结束时,所有演员将会离开舞台检测区域,即系统检测到舞台位置检测区域内不存在舞台演员,则系统判定为该幕演出结束,则切换到下一个背景光颜色,而在幕与幕之间转场时,可以采用渐变的颜色过渡,避免之间的突兀切换感,例如上一幕色调逐渐减弱同时下一幕色调逐渐加强,实现平滑过渡。
S205、对舞台表演中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提取,得到该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需要实时获取表演的背景音乐,通过舞台上的麦克风采集。
对音乐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使用音乐节奏提取算法,分析其强弱节奏、快慢节奏等参数。
例如可以得到“每分钟80拍,节奏由强转弱由慢转快”等节奏信息,这样,系统就自动提取出了背景音乐的节奏特征信息。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可以作为调控灯光变化频率的依据。快节奏时灯光变化频繁,慢节奏时灯光变化平缓等,使音乐和灯光变化协调统一,优化观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背景音乐旋律从低音逐渐升高,而节奏从较慢的一分钟60下逐渐加快到一分钟100下。系统分析提取得到该音乐的节奏信息是“旋律上升,节奏由慢变快,一分钟60下到100下”。
S206、根据该节奏信息确定舞台灯光的灯光频率。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根据上一步提取得到的背景音乐节奏信息,确定灯光的变化频率。系统需要预先建立音乐节奏参数与灯光变化频率的对应关系。
例如80拍每分钟的快节奏对应灯光每秒变化一次,40拍每分钟的慢节奏对应灯光每2秒变化一次。系统根据检测到的音乐节奏参数,在该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得到该节奏对应的灯光频率参数。
例如,系统预设规则是一分钟60-80下对应中等速度光变化,80-120下对应快速光变化。分析提取的节奏信息中下数从60加快到100,则系统确定灯光频率从中速逐渐加快到快速变化。
S207、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具体来说,系统会读取在S202步骤中确定的追光灯的位置,在S204步骤中确定的背景光的颜色,以及在S206步骤中提取得到的灯光变化的频率信息。
系统将会根据追光灯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信号指令该追光灯的转动来实现照明方向的调整,从而达到追随舞台演员移动的效果。
同时,系统将调整背景光的颜色来匹配S204步骤中提取到的背景光颜色,以烘托舞台氛围。
此外,系统还会按照S206步骤中提取到的灯光变化频率参数来控制灯光的明暗变化的快慢,以与背景音乐的节奏保持协调一致。
通过调控追光灯位置、背景光颜色和灯光变化频率三个要素的结合,系统实现了对舞台灯光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调控。
可以理解的是,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可以使用ETC EOS Family系统进行舞台灯光控制,ETC EOS Family系统为广泛使用于舞台灯光控制的产品,其中包括,可编程照明控制协议,可以实现对各种智能灯光及设备的控制,也可以使用其他系统进行灯光控制,此处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确定舞台演员的角色重要等级和人物位置,分析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提取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并结合预设的舞台氛围数据库,可以智能确定灯光在舞台上的位置、颜色和频率参数来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简化了灯光师的工作,减少人工操作,能够实现与舞台内容相契合的灯光效果。
上述方案主要是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方案,在完成初步的舞台灯光调控后,需要对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考虑,下文对完成根据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情况对打光进行调整的方案进行描述。
上述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中完成根据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情况对打光进行调整的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S301、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可以理解的是,该步骤与S207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S302、对现场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得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在该步骤中,系统需要通过在观众区域设置摄像头,捕捉不同位置观众的视频图像,然后提取图像中的观众面部和身体动作区域,输入预先训练的情绪分析模型,判断观众的面部表情如笑脸、皱眉等,以及身体动作如鼓掌、起立等。
综合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可以分析出观众的情绪类别,如高兴、惊讶、愤怒等,以及情绪强度。并统计不同区域观众的情绪类别比例作为观众情绪反馈信息输出。例如,可以判断出观众区域80%观众为“高兴”情绪。
S303、根据该观众情绪反馈信息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该背景光的第二背景光颜色。
在该步骤中,系统会根据检测到的观众情绪反馈信息,在预设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查询对应的背景光颜色。
该数据库通过舞台设计专家配置,规定不同观众情绪对应的背景光颜色,例如“高兴”情绪对应的是暖色,“愤怒”情绪对应的是冷色。系统会取观众区域观众情绪对应的代表颜色作为第二背景光颜色输出。
S304、若该第一背景光颜色与该第二背景光颜色不相同,则根据该第二背景光颜色对该背景光进行调整。
在该步骤中,系统会拿当前的第二背景光颜色与之前已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两者颜色不同,则系统会直接使用第二背景光颜色替代第一背景光颜色,对背景光进行调整,以符合观众区域情绪反馈。这样可以实现背景光颜色的动态切换,让舞台灯光与观众情绪保持协调。如果两者颜色相同,则保持当前背景光颜色不变。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得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根据观众情绪反馈信息重新确定背景光颜色,通过分析观众情绪,调整灯光以契合观众情感,能够实现根据观众的情绪来智能调整舞台的背景光,实现舞台氛围与观众情绪的契合。
上述根据观众情绪反馈来调整背景光的方案,当确定根据观众情绪反馈调整背景光的方案后,还可以考虑利用网络评论情绪进行背景光调整,接下来对利用网络评论情绪进行背景光的方案进行描述。
以下是利用网络评论情绪进行背景光调整的方案,该方案包括S305~S308。
S305、对与该舞台的表演内容相关的社交媒体内的评论文本信息进行收集。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需要联网获取与当前舞台表演相关的社交媒体数据,例如当前舞台表演对应的直播弹幕或评论的文本信息,也可以爬取新浪微博、知乎、论坛等中的评论的文本信息。可以通过与表演相关的热门标签、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取。然后利用文本爬虫技术收集相关评论文本,并进行存储以备分析。
S306、对该评论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文本情绪反馈信息。
在该步骤中,系统会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根据文本中出现的感叹词、情感词等分析其情绪倾向,并按照情绪激动程度分类。例如,包含大量感叹词,语言夸张的评论判定为“极度激动”类。反复出现负面情感词的评论则判定为“强烈抑制”类。以此类推,将所有评论文本划分到不同的情绪激动程度类型中。
S307、根据该文本情绪反馈信息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该背景光的第三背景光颜色。
在该步骤中,系统查询与前述文本情绪类别对应关系的数据库,选择与当前文本情绪分类匹配的背景光颜色。比如,"感动"类文本将查询到对应"暖色"的背景光颜色。
S308、若该第一背景光颜色与该第三背景光颜色不相同,则根据该第三背景光颜色对该背景光进行调整。
在查询到对应的第三背景光颜色后,若第三背景光颜色与第一背景光颜色不同,系统会使用该第三背景光颜色代替第一背景光颜色,对背景光进行调整,以符合文本情绪反馈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观看到的舞台内容一致,观众区域内的情绪反馈与网络评论的情绪反馈应该存在相似,所以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的背景光颜色应该相同或相似,当第二背景光颜色与第三背景光颜色相似时,可采取颜色渐变的背景光颜色,当第二背景光颜色与第三背景光颜色差别较大时,应当采取第二背景光颜色来契合观众区域内的情绪氛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评论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公众的文本情绪反馈信息,来调整舞台内的背景光颜色,将网络用户的反馈也考虑在内,实现了对网络用户喜好的敏感反馈,为舞台灯光控制的丰富提供了可能。
上述利用网络评论情绪进行背景光调整的方案,当确定利用网络评论情绪进行背景光的方案后,还需要考虑到观众区域内的光源对舞台光源的影响,接下来对利用环境光线改变来调整背景光的方案进行描述。
以下是利用环境光线改变来调整背景光的方案,该方案包括S309~S310。
S309、对观众区域内的光源强度进行检测。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需要在观众区域设置光敏传感器,实时检测该区域内的环境光线强度。光源可包括自然光线,也可以是观众区域内的照明光线。系统将采集各个光敏传感器的光强读数,经过处理后得到观众区域内的总体环境光强信息,该步骤实现了对观众区域光线变化的感知,为后续灯光调整提供依据。
S310、当该光源强度大于预设光源阈值时,根据第四背景光颜色对该背景光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当观众区域内的光源较强时,有可能是观众正通过手机光源与演员进行互动,所以需要对背景光进行调整。
在该步骤中,系统通过预设一个光源强度的阈值,作为判定是否需要调整背景光的标准。当检测到的观众区域光强超过该阈值时,系统判断环境光线过强,需要调整背景光以保证效果。
则系统会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查找对应过强光线情况的第四背景光颜色,例如对应选择亮度较低或者避免同色干扰的颜色。最后,系统切换背景光到该第四背景光颜色,以减少环境光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如果检测光强在阈值内,则不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观众区域内的光源强度进行检测,实现了对观众区域环境光线的感知和响应,使舞台灯光与实际环境光线变化相协调,拓展了舞台灯光控制的范围,实现了对更多环境因素的考虑,使灯光控制更全面。
上述是利用环境光线改变来调整背景光方案,当确定利用环境光线改变来调整背景光的方案后,还需要考虑到舞台突发情况对灯光控制的影响,接下来对通过麦克风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并对使用者打光的方案进行描述。
以下是通过麦克风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并对使用者打光的方案,该方案包括S311~S314。
S311、当舞台内的麦克风进行检测,确定该麦克风是否被使用。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需要实时监测设置在舞台内的多个麦克风的音频输入信号。
系统可以采用音频能量检测的方式,设置一个声音能量阈值,当麦克风采集到的音频信号能量大于该阈值时,表明该麦克风正在被人使用。也可以使用人声活动检测等语音识别前处理技术,根据语音存在的特征判断麦克风使用情况。最终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每个麦克风通道的声音输入情况,确定在当前时刻哪一个或多个麦克风被舞台人员使用了,此处不作限定。
S312、当该麦克风被使用时,确定使用该麦克风的使用者对应的使用者人脸信息。
在该步骤中,对于检测到被使用的麦克风,系统需要确定使用者的人脸信息,以进行后续的身份识别。
系统通过获取设置在该麦克风附近的摄像头画面,通过人脸检测算法确定使用者的面部位置,然后截取面部图像,输入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提取使用者的面部特征,生成该使用者的人脸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为后续使用者身份判断提供基础。
S313、确定该使用者人脸信息是否为该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之一。
在该步骤中,系统需要预存舞台演员的人脸特征数据库。拿当前使用麦克风的使用者人脸信息与演员人脸数据库进行逐一对比,计算特征相似度,如果与任意一位演员的相似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该使用者为舞台演员。如果与所有演员的相似度都低于阈值,则可判断该使用者不属于当前演员之一。
S314、若不是,对该使用者进行打光。
在该步骤中,如果上一步判断使用者非演员,说明是一个突发的非演员使用者,这时系统会自动控制舞台灯光进行应对,通过判断使用者位置,使追光灯对准其打光,突出这个重点对象。
如果是演员正常使用,系统不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处理突发情况下非演员的照明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表演过程中,可能有观众突发性上台使用麦克风,通过对麦克风是否被使用进行检测,确定使用者是否为舞台演员,若不是则对该使用者进行打光,能够识别舞台突发情况,使得舞台灯光控制更智能、全面。
上述是通过麦克风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并对使用者打光方案,当确定通过麦克风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并对使用者打光的方案后,还需要考虑到道具在舞台表演中的影响,接下来对道具进行定位和打光的方案进行描述。
以下是对道具进行定位和打光的方案的方案,该方案包括S315~S316。
S315、根据舞台所需要的所有道具内的射频标签获得该道具的位置信息。
在该步骤中,舞台灯光调控系统需要给所有重要的舞台道具内嵌入射频RFID标签,这些RFID标签存储了唯一的道具标识信息。
系统在舞台周围设置多组RFID读写设备,形成射频感应网络。当道具进入舞台范围时,其RFID标签会被读写设备感应,从而系统可以获得该道具的位置信息。
通过定位算法,可以确定道具在舞台上的具体坐标位置,从而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所有道具在舞台范围内的位置信息。
S316、当该位置信息处于该舞台位置内时,对该道具进行打光。
在该步骤中,系统会持续判断道具的位置是否在预设的舞台范围内。当RFID定位得到道具在舞台范围内的位置时,系统会自动控制舞台灯光进行对应的打光。例如,可以让追光灯对准道具所处的方位进行照明,也可以在道具周围设置效果灯进行补充打光,打光策略可以根据道具在剧情中的重要性等进行调整。
当重要道具出现在舞台时,可以自动获到突出的灯光效果,使道具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之一,同时也烘托出该剧情的氛围,如果道具移出舞台范围,系统会取消对其的打光。
在上述实施例中,道具在许多舞台表演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确定舞台表演所需要的道具的位置信息,对舞台的重要道具进行突出照明,能够提升表演效果,可以对关键道具进行识别和打光,从而增强舞台表演的表现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下面从模块角度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等级划分模块401,根据所有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对该舞台演员进行角色重要等级划分,该角色重要等级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
位置确定模块402,根据该角色重要等级和该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
文本分析模块403,对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到对应的所有舞台氛围;
颜色确定模块404,在预设舞台氛围数据库中确定该舞台氛围一一对应的背景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
节奏提取模块405,对舞台表演中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提取,得到该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
频率确定模块406,根据该节奏信息确定舞台灯光的灯光频率;
灯光调控模块407,根据该第一追光灯位置、该第一背景光颜色和该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上面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进行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进行描述,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的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出的系统的结构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RAM5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九三级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可读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系统中。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被一个该系统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系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当…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或“在…后”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在确定…时”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有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对所述舞台演员进行角色重要等级划分,所述角色重要等级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
根据所述角色重要等级和所述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
对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到对应的所有舞台氛围;
在预设舞台氛围数据库中确定所述舞台氛围一一对应的背景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
对舞台表演中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提取,得到所述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
根据所述节奏信息确定舞台灯光的灯光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角色重要等级和所述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所述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进行追踪;
当所述舞台演员为主角时,根据所述主角的人物位置对所述主角进行打光;
当所述舞台演员为配角时,对所述配角的人物声音进行检测;
若所述配角的人物声音单独存在时,根据所述配角的人物位置对所述配角进行打光;
当所述舞台演员为群众时,确定舞台内是否存在所述主角和所述配角;
当所述舞台内不存在所述主角和所述配角时,根据所述群众的人物位置对所述群众进行打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现场观众的行为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得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观众情绪反馈信息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所述背景光的第二背景光颜色;
若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与所述第二背景光颜色不相同,则根据所述第二背景光颜色对所述背景光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舞台内的麦克风进行检测,确定所述麦克风是否被使用;
当所述麦克风被使用时,确定使用所述麦克风的使用者对应的使用者人脸信息;
确定所述使用者人脸信息是否为所述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之一;
若不是,对所述使用者进行打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与所述舞台的表演内容相关的社交媒体内的评论文本信息进行收集;
对所述评论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文本情绪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文本情绪反馈信息在预灯光决策数据库中确定所述背景光的第三背景光颜色;
若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与所述第三背景光颜色不相同,则根据所述第三背景光颜色对所述背景光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舞台所需要的所有道具内的射频标签获得所述道具的位置信息;
当所述位置信息处于所述舞台位置内时,对所述道具进行打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观众区域内的光源强度进行检测;
当所述光源强度大于预设光源阈值时,根据第四背景光颜色对所述背景光进行调整。
8.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等级划分模块,根据所有舞台演员的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对所述舞台演员进行角色重要等级划分,所述角色重要等级分为主角,配角和群众;
位置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角色重要等级和所述舞台演员的人物位置确定追光灯的第一追光灯位置;
文本分析模块,对每段舞台表演内容的文本信息进行关键词分析,得到对应的所有舞台氛围;
颜色确定模块,在预设舞台氛围数据库中确定所述舞台氛围一一对应的背景光的第一背景光颜色;
节奏提取模块,对舞台表演中背景音乐的节奏进行提取,得到所述背景音乐的节奏信息;
频率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节奏信息确定舞台灯光的灯光频率;
灯光调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追光灯位置、所述第一背景光颜色和所述灯光频率在预设时间内对舞台灯光进行调控。
9.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舞台灯光调控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所述舞台灯光调控系统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舞台灯光调控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584340.9A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545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4340.9A CN117545144A (zh)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4340.9A CN117545144A (zh)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5144A true CN117545144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5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4340.9A Pending CN117545144A (zh) 2023-11-25 2023-11-2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51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9194A (zh) * 2024-04-08 2024-05-10 深圳市华电照明有限公司 灯光参数自动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9194A (zh) * 2024-04-08 2024-05-10 深圳市华电照明有限公司 灯光参数自动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7942B1 (ko) 환경 내의 사교적 설정 및 무드에 적합한 분위기를 자동 생성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3193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ve generation of visual sequences
US20230045237A1 (en) Wearable apparatus for active substitution
CN105204357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情景模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6383676B (zh) 用于声音的即时光色渲染系统及其应用
CN106416278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16916497B (zh) 基于嵌套态势识别的落地柱形氛围灯光照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0224126A1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自适应调节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42233A (zh) 一种基于动态手势和人脸识别的灯具控制系统
Schindler et al. Harnessing music-related visual stereotypes for 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US20240004606A1 (en) Audio play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81895B (zh) 一种智能导盲方法及系统
CN114937296A (zh) 基于用户识别的声光匹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Mulhem et al. Pivot vector space approach for audio-video mixing
KR20200067382A (ko) 사운드를 출력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TW201742431A (zh) 影像製作系統及方法
JP2022092619A (ja) ライト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754514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舞台灯光调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837813B (zh) 环境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1114101B2 (en)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image signal
CN116600452A (zh) 一种基于智能氛围灯条的颜色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11477226A (zh) 控制方法、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75415A (zh) 数字孪生光线调整方法、装置和系统
Watanapa et al. A sieving ANN for emotion-based movie clip classification
KR102513289B1 (ko) 스마트 미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