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5089A -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5089A
CN117545089A CN202210886301.3A CN202210886301A CN117545089A CN 117545089 A CN117545089 A CN 117545089A CN 202210886301 A CN202210886301 A CN 202210886301A CN 117545089 A CN117545089 A CN 117545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positioning
resour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63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宁波
郝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863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50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3249 priority patent/WO20240219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5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5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终端设备不在该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通过上述方法,本申请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Description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定位功能是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截至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已经定义了多种基于空口传输的定位技术,其大体包括:基于下行(downlink,DL)传输的定位技术与基于上行(uplink,UL)传输的定位技术。
目前,3GPP协议的协议版本(release)18正在研究探讨基于侧行链路(side-link,SL)通信的定位技术的协议,但所述探讨并未涉及在有多个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侧行链路通信场景中,如何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适宜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与通信装置,能够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前述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前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二终端设备不在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
具体来说,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进行分配,例如,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这可以使得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方法,本申请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前述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如此,可以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用于请求配置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请求信息进行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可以使得网络设备配置的资源能够匹配终端设备的测量能力。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具体地,终端设备上报的请求信息中包括的上述一项或者多项内容能够辅助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如此,可以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服务。
具体地,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触发定位业务,能够使得定位的流程更完整。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后,该请求可触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申请为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配置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前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而言,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之后,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将其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通过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如此,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进行沟通,这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向。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使得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而言,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之后,且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将其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通过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如此,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进行沟通,这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向。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使得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用于辅助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从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请求信息中包括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将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下发给第一网络设备,接着,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从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请求信息中包括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由第一网络设备为其决定合适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将其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通过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如此,可以使得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进行沟通,这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向。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使得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用于辅助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从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信息;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同。
通过由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协调不同的网络设备为各自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这可以使得不同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使得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另外,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进行定位测量,这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在定位过程中得到的定位测量结果不会受到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服务。
具体地,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触发定位业务,能够使得定位的流程更完整。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后,该请求可触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申请为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配置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定位功能管理网元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定位功能管理网元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三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三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通信接口用于收发数据和/或信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可能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一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前述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前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二终端设备不在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
应理解,上述的收发单元可以包括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执行通信装置的发送动作,接收单元用于执行通信装置的接收动作。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合为一个收发单元。在此做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为该通信装置配置前述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通信装置的小区标识,该通信装置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该通信装置与第二终端设备。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服务。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通信装置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该通信装置与第二终端设备。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二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前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三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三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四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四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用于辅助该通信装置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该通信装置根据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从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五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五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通信装置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通信装置的小区标识,该通信装置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该通信装置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信息;或者,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六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六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通信装置的小区标识,该通信装置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该通信装置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信息;或者,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七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七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用于辅助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从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确定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通信装置的小区标识,该通信装置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该通信装置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信息;或者,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第二请求信息。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第八方面的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也可以是定位管理功能网元中的装置(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或者是能够和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匹配使用的装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第八方面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该模块或单元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三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第三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该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第二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第二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结合第十八方面,在第十八方面的某些可能实现方式中,通信系统还包括: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用于执行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五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者,使得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和/或输入信号,逻辑电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或者,执行七方面以及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第八方面以及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前述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前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二终端设备不在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前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该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用于辅助该通信装置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包括根据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从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通信装置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该辅助信息用于辅助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根据该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从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确定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200的交互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300的交互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400的交互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500的交互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配置不冲突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700的交互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800的交互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900的交互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1000的交互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200的示意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300的示意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400的示意框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500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空口(newradio,NR)、未来的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星间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非陆地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卫星基站以及终端设备。该卫星基站为终端设备提供通信服务。卫星基站也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卫星可作为基站,也可作为终端设备。其中,卫星可以是指无人机,热气球,低轨卫星,中轨卫星,高轨卫星等。卫星也可以是指非地面基站或非地面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于同构网络与异构网络的场景均适用,同时对于传输点也无限制,可以是宏基站与宏基站、微基站与微基站和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多点协同传输,对FDD/TDD系统均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适用于低频场景(sub 6G),也适用于高频场景(6GHz以上),太赫兹,光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和终端的通信,也可以适用于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通信,终端和终端的通信,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终端与单个基站连接的场景,其中,终端所连接的基站以及基站所连接的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为相同制式。比如CN为5GCore,基站对应的为5G基站,5G基站直接连接5G Core;或者CN为6G Core,基站为6G基站,6G基站直接连接6G Core。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终端与至少两个基站连接的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使用通信网络中不同形态的基站组成的宏微场景,例如,基站可以是卫星、空中气球站、无人机站点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也适合于同时存在广覆盖基站和小覆盖基站的场景。
还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5.5G、6G及以后的无线通信系统,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地面蜂窝通信、NTN、卫星通信、高空通信平台(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通信、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以及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通信等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具体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站、移动台(mobilestation)、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卫星电话、蜂窝电话、智能手机、无线数据卡、无线调制解调器、机器类型通信设备、可以是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智能销售点(point of sale,POS)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高空飞机上搭载的通信设备、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中的终端、V2X中的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或者5G之后演进的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或者和终端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RAN节点。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gNodeB(gNB)等5G网络中的基站或者5G之后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或者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接入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以及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辆外联(vehicle-to-everything,V2X)、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中承担基站功能的设备等,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NTN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或者和网络设备匹配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适用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20、终端设备110以及终端设备120。终端设备110在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120在网络设备120的覆盖范围内。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通信系统100所包括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数量不作限定。还应理解,图1所示的示意图仅作为示例性理解,并不能限定本申请所要求的保护范围。
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是如上所列举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也可以是如上所列举的任意一个网络设备。
在上述的通信系统100中,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终端设备110可以基于网络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终端设备120进行侧行链路定位。相应地,终端设备120也可以基于网络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终端设备110进行侧行链路定位。关于网络设备110如何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过程可以示例性地参看图2。
图2是现有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200的交互流程图。如图2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200包括:
S21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息,RRC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相应地,终端设备110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10的RRC信息,并基于该RRC信息确定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S220、终端设备110根据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发送第一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s,PRS)。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10的第一侧行链路PRS。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110可以根据网络设备110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向处于网络设备120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120发送第一侧行链路PRS。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也可以根据网络设备120配置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向处于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110发送第二侧行链路PRS。如此,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
相应地,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测量终端设备120发送的第二侧行链路PRS来完成测距或者测角,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测量终端设备110发送的第一侧行链路PRS来完成测距或者测角,继而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
一般而言,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用于发送第一侧行链路PRS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用于发送第二侧行链路PRS的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可能是相同的,这是由于不同的网络设备只负责为各自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负责为其他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这有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网络设备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之间会存在冲突的问题,继而可能导致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失败。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与通信装置,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300的交互流程图。图3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中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3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300包括:
S31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相应地,终端设备110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1,并基于配置信息#U2确定网络设备110配置了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协商确定的(下文将对此做具体描述),也可以是网络设备110自行确定的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
S320、终端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构成参与定位服务的终端设备组,终端设备110可以为该终端设备组中的不同终端设备协调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分配,例如,为终端设备120协调分配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1配置了五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且该终端设备组内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为五个,则该终端设备组内的每个终端设备可以各自拥有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每个终端设备被分配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是由终端设备110完成的,即:终端设备110作为该终端设备组的组长,通过协调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分配,每个终端设备都能够被分配一个不冲突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从而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举例来说,配置信息U1配置了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侧行链路定位资源#b、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侧行链路定位资源#d以及侧行链路定位资源#e。终端设备110通过协调确定终端设备120使用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终端设备130使用侧行链路定位资源#b、终端设备140使用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终端设备150使用侧行链路定位资源#d以及终端设备110使用侧行链路定位资源#e。在协调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之后,终端设备110可以向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发送指示信息,例如,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指示信息R1,从而向终端设备120指示为其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
可选地,终端设备110可以向终端设备12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由终端设备120继续向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指示。具体可以参看终端设备110的协调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向终端设备120所属的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该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如指示信息R1中所指示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与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发生冲突。
综上,终端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其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指示信息R1包括:PC5RRC信令或者侧行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110通过PC5RRC信令或者SCI向终端设备120发送关于为其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资源配置信息。
通过终端设备为其他终端设备协调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分配,如此,就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从而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1之前,网络设备110接收终端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S1,请求信息S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这可以使得网络设备配置的资源能够匹配终端设备的测量能力。
具体地说,请求信息S1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设备110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110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120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120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组内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信息。这可以帮助网络设备确定需要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数量。
示例性地,小区标识可以包括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ndicator,PCI)。设备标识可以包括UE ID。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组。一个终端设备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且其中至少有两个终端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例如,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终端设备110处于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120处于网络设备120的覆盖范围内。除此之外,可选地,该终端设备组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10,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110处于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
可选地,请求信息S1还可以包括资源特征。其中,资源特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或者,资源大小。
例如,资源类型用于指示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类型,其包括三种:周期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非周期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以及半静态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例如,定时偏移是指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时域位置,即相对于系统帧号(systemframe number,SFN)#0的偏置。
例如,资源大小是指需要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大小。
例如,QoS是指QoS Flow ID,其用于指示对服务质量的要求。
可选的,请求信息S1还可以包括一个指示值,其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10配置的资源粒度是否为per UE的。即若指示网络设备110配置的资源粒度为per UE,网络设备110配置的定位资源可用于所有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110需要协调配置的定位资源并通知给其他终端设备。另外,网络设备110配置的资源可以是已经协调好的,终端设备110只需要将分配好的资源通知给其他终端设备。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请求信息S1中所包括的一项或者多项确定为终端设备110配置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例如,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20的小区标识确定终端设备120是处于哪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10的小区标识确定终端设备110处于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终端设备120的设备标识确定终端设备110的侧行链路通信的对象是哪个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群组ID和群组信息(也可以是预先存储的),获知该定位请求是针对群组定位,以及参与群组定位的终端设备的数量或具体的ID信息等。例如,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资源特征分配合适的时频位置、合适大小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S1可以包括RRC信息(例如,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或者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e report,BSR)。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RRC信息或者BSR向网络设备110请求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S2,请求信息S2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位终端设备120配置指示信息R1所指示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如此,就可以避免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相同,从而就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为参与侧行链路定位的其他终端设备协调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这样可以降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发生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的辅助信息、资源特征以及设备标识等内容可以采用单独的信息进行发送或者上报,并非限于在请求信息中承载并上报。本申请实施例仅以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资源特征或者设备标识等为例进行描述。在此做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其他配置方法进行描述。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400的交互流程图。图4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4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400包括:
S410、网络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Q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相应地,网络设备120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Q1,并基于请求信息Q1确定网络设备110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120在网络设备120的覆盖范围内,网络设备120可以用于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终端设备110在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网络设备110可以用于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用于终端设备向与之进行侧行链路通信的终端设备发送侧行链路PRS,从而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
具体地,网络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的请求信息Q1可以通过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之间的站间接口传输(例如,Xn接口)。换言之,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关于协调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令传输或者交互。
S420、网络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反馈信息Y1,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20的反馈信息Y1,并基于反馈信息Y1确定网络设备120确定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应理解,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与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是两个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分别基于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向彼此发送侧行链路PRS,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的冲突的风险。
通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之前,不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协调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分配,如此,便可以降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发生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请求信息Q1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网络设备110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辅助信息T1,辅助信息T1用于辅助网络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举例来说,情况@1:
请求信息Q1包括网络设备110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这表示:网络设备110在为网络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时提供了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选择,其中,该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相应地,网络设备120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作为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可选地,网络设备110为网络设备120提供一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参看表1。
表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任意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均可以理解为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因此,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可以示例性地理解为: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可选地,网络设备120可以在前述的反馈信息Y1中携带具体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或者相应的ID信息。例如,网络设备120选择ID#1对应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1作为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并在反馈信息Y1中携带ID#1的信息。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反馈信息Y1确定网络设备120选择ID#1对应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1作为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不同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如此,这可以降低不同网络设备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存在的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在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的请求信息Q1中携带网络设备110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网络设备110可以早已确定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也可以没有早已确定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的请求信息Q1中携带网络设备110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可以包括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也可以不包括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
举例来说,情况@2:
请求信息Q1包括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时,网络设备120可以基于请求信息Q1确定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相应地,网络设备120可以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不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如此,这可以降低不同网络设备为不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存在的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举例来说,情况@3:
请求信息Q1包括辅助信息T1,辅助信息T1用于辅助网络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具体来说,辅助信息T1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QoS,或者,资源大小。
可选的,辅助信息T1还可以包括一个指示值,其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资源粒度是否为per UE的。即若指示网络设备配置的资源粒度为per UE,网络设备配置的定位资源可用于所有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需要协调配置的定位资源并通知给其他终端设备。否则,网络设备配置的资源可以是已经协调好的,终端设备只需要将分配好的资源通知给其他终端设备。
可选地,网络设备120可以基于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辅助信息T1确定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在反馈信息Y1中指示上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地,网络设备120可以根据请求信息中包括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将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下发给网络设备110,接着,网络设备12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从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指示信息。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基于上述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并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用于指示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的指示信息。如此,这可以降低不同网络设备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存在的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400还可以包括:
S43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2,用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
相应地,终端设备110接收来自网络设备110的配置信息U2,并基于配置信息U2确定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
应理解,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与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是两个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分别基于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向彼此发送侧行链路PRS,从而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的冲突的风险。
通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之前,不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之间可以协调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分配,如此,便可以降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发生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Q1之前,网络设备110接收终端设备110或者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发送的请求信息Q2,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和/或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地说,请求信息Q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终端设备110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110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120的小区标识、终端设备120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示例性地,小区标识可以包括PCI。设备标识可以包括UE ID。终端设备组的标识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组。一个终端设备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设备,且其中至少有两个终端设备分别处于不同的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例如,该终端设备组包括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终端设备110处于网络设备110地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120处于网络设备120的覆盖范围内。
除此之外,可选地,该终端设备组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10,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110处于网络设备110的覆盖范围内。
可选地,请求信息Q2还可以包括资源特征。其中,资源特征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QoS,或者,资源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Q2可以包括RRC信息(例如,UE assistance information)或者BSR。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Q2可以包括新无线定位协议A(new radio positioning protocol A,NRPPa)信息。
示例性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可以通过NRPPa信息向网络设备110请求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综上所述,通过在为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之前,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进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协调,如此便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发生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2除了可以用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还可以用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具体地,网络设备110可以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2,并通过配置信息U2向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其中,该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还可以包括前述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还可以包括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3。
终端设备110通过配置信息U2确定网络设备110配置了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终端设备110可以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指示信息R1,用于向终端设备120指示为其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例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如此,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用于配置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信息,终端设备110可以为其他的终端设备分配适宜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这可以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上述的辅助信息、资源特征以及设备标识等内容可以采用单独的信息进行发送或者上报,并非限于在请求信息中承载并上报。本申请实施例仅以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资源特征或者设备标识等为例进行描述。在此做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进行描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500的交互流程图。图5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5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500包括:
S510、网络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指示信息R2,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
相应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指示信息R2,并基于指示信息R2确定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了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
具体地,网络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关于其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的信息,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基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确定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
S520、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P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具体而言,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在确定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了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的情况下,可以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不同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请求信息。如此,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协调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关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从而能够实现降低侧行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继而可以提高终端设备之间定位成功的可能性。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10的定位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定位服务。
具体地,该定位请求信息用于触发定位业务,能够使得定位的流程更完整。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定位请求信息后,该请求可触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申请为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配置资源。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定位请求信息,该定位请求信息包括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一种发送该定位请求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移动发起的定位请求(mobile originated location request,MO-LR)。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通过长期演进定位协议(LTE positioning protocol,LPP)请求信息进行发送。
可选地,定位请求信息也可以不由终端设备110发送,也可以由网络侧或者第三方应用发送。
可选地,定位请求信息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组内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信息。这可以帮助网络设备确定需要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数量。
具体而言,定位请求信息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终端设备110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120的设备标识、终端设备组的标识。
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基于上述的定位请求信息中所包括的一项或者多项确定终端设备110所请求的定位服务的具体内容。例如,定位管理网元获知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对象,从而能够协调相应的网络设备为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资源。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分别发送定位辅助信息,该定位辅助信息用于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进行定位。
可选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指示信息R2之前,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向网络设备110发送请求信息Q2,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可以根据请求信息Q2确定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将其为终端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发送给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并由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P1。
其中,关于请求信息Q2的描述可以参看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R2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10为参与定位的多个终端设备配置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例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1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2。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的请求信息P1中可以携带上述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例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1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2。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120也可以为参与定位的多个终端设备配置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在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配置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该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之间的协调,具体可以参看前述的图3所示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300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网络设备120可以根据请求信息P1中所指示的多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如此,也可以使得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使用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进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
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分别向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发送定位辅助信息,其可以通过LPP或者定位系统信息块(positioning system informationblock,Pos SIB)进行发送,通过该定位辅助信息,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确定接收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位置。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在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时,不会将第二终端设备所属的网络设备给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分配给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这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在测量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不会受到第一终端设备邻近的终端设备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定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配置不冲突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110基于网络设备11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1向终端设备120发送侧行链路PRS#1。终端设备120基于网络设备120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2向终端设备110发送侧行链路PRS#2。如此,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以使用互不冲突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来完成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分别为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配置两个不冲突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可以通过前述的方法300至500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得以实现。具体可以参看前文,在此不再赘述。
下文将结合附图7至图10对前述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做进一步地描述。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700的交互流程图。图7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7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700包括:
可选地,S710、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相应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10的定位请求信息。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定位请求信息,定位请求信息包括参与定位的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其中,一种发送该定位请求信息的方式是通过MO-LR。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通过LPP请求信息进行发送。
可选地,定位请求信息也可以不由终端设备110发送,也可以由网络侧/第三方应用发送。
具体地,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的定位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定位服务。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基于该定位请求信息开始为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提供定位管理服务。
关于S710的描述,可以参看前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720、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10发起定位管理功能服务。
相应地,网络设备110在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定位管理功能服务下,开始执行为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定位服务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关于S720的描述,可以参看前述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730、终端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用于请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
关于S730的描述,可以参看前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的S720与S730是两个并列的步骤,其可以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可选地,上述的S720和S730可以择一进行。
S740、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进行协商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
具体地,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之间的协商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看方法400中的关于请求信息S1中所携带的不同信息的内容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通过协商,可以确定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互补冲突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S75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1,网络设备120向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RRC信息向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1,网络设备120可以通过RRC信息向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且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1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不冲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从而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800的交互流程图。图8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8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800包括:
可选地,S810、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7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820、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10发起定位管理功能服务。
具体可以参看S72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830、终端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用于请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73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的S820与S830是两个并列的步骤,其可以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可选地,上述的S820和S830可以择一进行。
S840、网络设备110与网络设备120进行协商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配置。
具体可以参看S74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85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在与网络设备120进行协商后,可以确定为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通过RRC信息向终端设备110指示为其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S860、终端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用于指示为其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可以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用于请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的请求信息。
具体描述可以参看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300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从而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900的交互流程图。图9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9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900包括:
可选地,S910、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7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20、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10发起定位管理功能服务。
具体可以参看S72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930、终端设备110向网络设备110发送用于请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73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的S920与S930是两个并列的步骤,其可以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可选地,上述的S920和S930可以择一进行。
S94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为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并通过RRC信息向终端设备110指示为其配置的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S950、终端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20发送用于指示为其配置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
相应地,终端设备120可以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用于请求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的请求信息。
具体描述可以参看方法300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从而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1000的交互流程图。图10中的方法流程可以由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执行,或者由安装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具有相应功能的模块和/或器件(例如,芯片或集成电路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如图10所示,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1000包括:
可选地,S1010、终端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定位请求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7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20、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10发起定位管理功能服务。
具体可以参看S72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30、网络设备110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5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的S1020与S1030是两个并列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可选地,上述的S1020和S1030可以择一进行。
S1040、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网络设备120发送用于申请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信息。
具体可以参看S52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50、网络设备110向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1,网络设备120向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10可以通过RRC信息向终端设备11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1,网络设备120可以通过RRC信息向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且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1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C2不冲突。
具体描述可以参看方法500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为不同的终端设备配置不同的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从而能够降低侧行链路定位资源配置冲突的风险。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施例,下面对相应的装置实施例进行介绍。
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终端、网络设备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10和通信接口1120,处理器1110和通信接口1120通过总线1130相互连接。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1100还包括存储器1140。
存储器114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EPROM)、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该存储器1140用于相关指令及数据。
处理器11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处理器1110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当通信装置1100是终端设备110,该通信装置1100中的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该存储器114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示例性地,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1,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指示信息R1,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又示例性地,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2,配置信息U2用于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
又示例性地,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向网络设备110发送请求信息Q1,请求信息Q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10位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又示例性地,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MO-LR信息,MO-LR信息用于请求终端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之间的定位服务。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该通信装置1100是终端设备11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11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100是终端设备120,该通信装置1100中的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该存储器11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示例性地,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终端设备110发送的指示信息R1,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通信装置1100是终端设备12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12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100是网络设备110,该通信装置1100中的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该存储器11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示例性地,执行以下操作:
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1,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又示例性地,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终端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S1,请求信息S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10位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又示例性地,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向网络设备120发送请求信息Q1,请求信息Q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接收网络设备120发送的反馈信息Y1,反馈信息Y1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通信装置1100是网络设备11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11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100是网络设备120,通信装置1100中的处理器1110用于读取该存储器114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示例性地,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Q1,请求信息Q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向网络设备110发送反馈信息Y1,反馈信息Y1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上述描述仅是示例性描述。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另外,图11中的各个操作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3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200的示意性框图。通信装置1200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模块,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通信装置1200包括收发单元1210。下面对该收发单元1210进行示例性地介绍。
收发单元121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的功能;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实现除发送或接收之外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200是终端设备110,示例性地,该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1,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1210还用于向终端设备120发送指示信息R1,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20,其用于执行终端设备110涉及处理、协调等步骤的内容。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包括存储单元1230,该存储单元1230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程序或者代码。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该通信装置1200是终端设备11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11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200是终端设备120,示例性地,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110发送的指示信息R1,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20,其用于执行终端设备120涉及处理、协调等步骤的内容。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包括存储单元1230,该存储单元1230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程序或者代码。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该通信装置1200是终端设备12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12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200是网络设备110,示例性地,收发单元1210用于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1,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该收发单元1220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S1,请求信息S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10为终端设备110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20,其用于执行网络设备110涉及处理、协调等步骤的内容。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包括存储单元1230,该存储单元1230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程序或者代码。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通信装置1200是网络设备11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11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当通信装置1200是网络设备120,示例性地,收发单元12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Q1,请求信息Q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该收发单元1220还用于向网络设备110发送反馈信息Y1,反馈信息Y1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1。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220,其用于执行网络设备120涉及处理、协调等步骤的内容。
可选地,通信装置1200还包括存储单元1230,该存储单元1230用于存储用于执行前述方法的程序或者代码。
上述所述内容仅作为示例性描述。通信装置1200是网络设备120时,其将负责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120相关的方法或者步骤。
另外,图12的各个操作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相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和图12所示的装置实施例是用于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图3至图10所述的内容的。因此,图11和图12所示装置的具体执行步骤与方法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内容。
应理解,上述的收发单元可以包括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执行通信装置的发送动作,接收单元用于执行通信装置的接收动作。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发送单元与接收单元合为一个收发单元。在此做统一说明,后文不再赘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30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13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功能。通信装置1300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通信装置1300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320和处理器1310。输入输出接口1320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处理器1310可以是信号处理器、芯片,或其他可以实现本申请方法的集成电路。其中,输入输出接口3120用于信号或数据的输入或输出。
举例来说,当该通信装置1300为终端设备110时,输入输出接口13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配置信息U1,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等。
举例来说,当通信装置1300为终端设备120时,输入输出接口132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110发送的指示信息R1,指示信息R1用于指示为终端设备120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等。其中,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举例来说,当通信装置1300为网络设备110时,输入输出接口1320用于向终端设备110发送配置信息U1,配置信息U1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等。其中,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举例来说,当通信装置1300为网络设备120时,输入输出接口13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110发送的请求信息Q1,请求信息Q1用于请求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输入输出接口1320还用于向网络设备110发送反馈信息Y1,反馈信息Y1用于指示网络设备120为终端设备120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A2等。其中,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步骤。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1310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实现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实现的功能。
可选的,通信装置1300还包括存储器。
可选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存储器在通信装置1300之外。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处理器1310可以为逻辑电路,处理器1310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320输入/输出消息或信令。其中,逻辑电路可以是信号处理器、芯片,或其他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的集成电路。
上述对于图13的装置的描述仅是作为示例性描述,该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400的示意框图。通信装置14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芯片。该通信装置14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3至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通信装置1400为网络设备时,例如为基站。图14示出了一种简化的基站结构示意图。基站包括1410部分、1420部分以及1430部分。1410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1410部分通常是基站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器,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处理操作。1420部分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和数据。143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1430部分通常可以称为收发模块、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1430部分的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或收发器等,其包括天线1433和射频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射频电路主要用于进行射频处理。可选地,可以将1430部分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机,将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射机,即1430部分包括接收机1432和发射机1431。接收机也可以称为接收模块、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机可以称为发射模块、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1410部分与1420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基站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强处理能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1430部分的收发模块用于执行图3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过程。1410部分的处理器用于执行图3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过程。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410部分的处理器用于执行图3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由通信设备执行的处理相关的过程。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1430部分的收发模块用于执行图3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由通信设备执行的收发相关的过程。
应理解,图14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所包括的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的网络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1至图13所示的结构。
当通信装置14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收发器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器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发送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接收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入。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500的示意框图。通信装置1500可以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或芯片。通信装置1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或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当通信装置1500为终端设备时,图15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存储器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收发器包括发射机1531、接收机1532、射频电路(图中未示出)、天线1533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图中未示出)。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5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处理器和收发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模块,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模块。
如图15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510、存储器1520和收发器1530。处理器1510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收发器1530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装置等。
可选地,可以将收发器153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模块,将收发器153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模块,即收发器1530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收发器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模块、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器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模块、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器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模块或者发射电路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3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收发器1530用于执行图3至图10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动作。例如,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涉及分配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的处理动作。收发器1530用于执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310和S320。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510用于执行图3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处理动作,收发器1530用于执行图3至图10中终端设备侧的收发动作。
应理解,图15仅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的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的终端设备可以不依赖于图11至图13所示的结构。
当该通信装置15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收发器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器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模块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发送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收操作可以理解为芯片的输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示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以及所述处理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示例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者代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得以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被运行时,前述实施例的方法得以实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二个或多于二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二个或二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不在所述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所述至少两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组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所述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组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7.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8.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同;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9.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10.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推荐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包括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11.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相同;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12.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辅助信息,所述辅助信息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辅助信息确定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中确定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组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所述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用于配置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二请求信息;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的所述第二请求信息。
19.一种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与所述第二侧行链路定位资源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信息,所述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定位服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组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功能管理网元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定位功能管理网元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请求信息,所述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一侧行链路定位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请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标识,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组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组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者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请求信息还包括资源特征,所述资源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资源类型,周期,定时偏移,服务质量,或者,资源大小。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数据和/或信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0-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管理功能网元,所述定位管理功能网元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权利要求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2210886301.3A 2022-07-26 2022-07-26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7545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301.3A CN117545089A (zh) 2022-07-26 2022-07-26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PCT/CN2023/103249 WO2024021972A1 (zh) 2022-07-26 2023-06-28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86301.3A CN117545089A (zh) 2022-07-26 2022-07-26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5089A true CN117545089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05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6301.3A Pending CN117545089A (zh) 2022-07-26 2022-07-26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5089A (zh)
WO (1) WO20240219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2025B (zh) * 2014-01-28 2019-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间发现及通信方法和系统
WO2021188220A1 (en) * 2020-03-20 2021-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delink-assisted cooperative positioning
KR20230048347A (ko) * 2020-08-26 2023-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설정 기반의 사이드링크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EP4260574A1 (en) * 2020-12-11 2023-10-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ordinated positioning via sidelink resour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1972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5822B (zh) 同步信号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CN110636612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节点及存储介质
US11528710B2 (en) Time domai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in relay network,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CN111865388A (zh) 一种上行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12661A (zh) 一种能力信息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391316B (zh) 一种频带状态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21000698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tennas to support macro base station mimo communications with user equipment devices
CN114342468B (zh) 信息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7545089A (zh) 定位资源的配置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107432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9996335B (zh) 一种传输时间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12563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42511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4061268A1 (zh) 资源的配置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11866794B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4093939A1 (zh) 信号配置方法、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CN111757544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419374A (zh)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17676840A (zh)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17640031A (zh) 一种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的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70773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7676806A (zh) 基于卫星的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17499003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530131A (zh) 测量间隔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258134A (zh) 波束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