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3518B -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3518B
CN117543518B CN202311631447.4A CN202311631447A CN117543518B CN 117543518 B CN117543518 B CN 117543518B CN 202311631447 A CN202311631447 A CN 202311631447A CN 117543518 B CN117543518 B CN 117543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alibration
scheme
test termina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1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43518A (zh
Inventor
李正曦
周万鹏
杨立滨
李春来
刘庭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Qi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Qi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Qi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6314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3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3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3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43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3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02H7/268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for dc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压控制领域,包括:测试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电压校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通过确定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并根据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从而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从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特性,风电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光伏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其中以青海光伏资源优势最显著,兼有丰富的风能、水能等多种清洁能源,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因此建设了首个以消纳清洁能源为主的跨区域特高压直流实现西电东送。
然而,进行高压直流投运,源网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因素激增,电网安全稳定特性将出现重大改变,与此同时暂态过电压的出现也对设备造成极大损害。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用以通过确定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并根据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从而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从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包括:
测试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
电压校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试端确定模块,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测试端随机提取若干直流电压测试端,并基于提取的直流电压测试端进行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的获取;
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与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每一目标测试端是否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编号提取单元:用于将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的测试端对应的测试端编号进行提取确认,并基于提取到的测试端编号得到第一测试端编号集合。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状态确定单元,包括:
用于将获取到的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中每一子参数与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范围中对应子参数范围进行比较;
若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中存在任一子参数超出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对应子参数范围,则判断当前电压技术参数对应的目标测试端不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反之,则当前电压技术参数对应的目标测试端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压校准模块,包括:
端口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并基于当前测试端编号确定测试端端口类型;
检测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在当前工作环境下测试端端口的标准系统检测值;
比较检测单元:用于将实时系统检测值与标准系统检测值进行逐一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
校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综合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从而确定电压校准情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校准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将同一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中每一子检测值及对应电压检测情况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结果得到第一检测值表;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检测值表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的有效值;
若实时系统检测值的每一子检测值与对应标准系统检测值的子检测值的检测差异不大于最大检测阈值,则判断当前电压检测情况有效;
检测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同一测试端所包含的有效的电压检测情况得到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
校准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电压检测情况与电压校准标准状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电压控制模块,包括:
等级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得到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
初始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及对应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初始校准方案;
方案比较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第一测试端在上一电压检测周期内的历史校准方案,并将历史校准方案与对应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调整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校准方案结合历史校准方案中每一子方案对校准方案的影响权重,按照权重对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调整;
第一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模拟,从而确定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性;
若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则将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作为当前测试端的第一校准方案;
第二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电压校准等级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历史电压检测周期中筛选吻合度最高的电压校准方案,作为第二校准方案;
校准模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分别进行电压校准第一模拟及电压校准第二模拟;
第三模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的不同方案配置情况对第一测试端进行若干电压校准第三模拟,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校准抑制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模拟、第二模拟及第三模拟集合中每一模拟结果得到对应校准方案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程度;
校准执行单元:用于将对暂态过电压抑制程度最高的校准方案作为当前第一测试端的最终校准方案,并基于最终校准方案对对应第一测试端的暂态过电压进行抑制。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三模拟单元,包括:
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确定第一测试端可允许的方案配置指数;
校准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方案配置指数分别对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进行方案配置,并基于配置结果得到第三校准方案集合;
校准模拟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每一第三校准方案对第一测试端进行电压校准模拟;
集合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所有第三校准方案的电压校准模拟结果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
步骤2: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步骤3: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确定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并根据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从而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从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校准模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测试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
电压校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
该实施例中,电压技术参数是指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参数,其中,电压技术参数包括最大直流输入电压、工作电压范围、满载电压范围、启动电压、额定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
该实施例中,暂态过电压状态是指快速突升的高电压脉冲叠加到供电电压上引起电压升高,它是一种在持续时间范围内衰减较慢的过电压。暂态过电压状态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的状态。
该实施例中,第一测试端是指存在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目标测试端。
该实施例中,系统检测值是指第一测试端所包含的实时检测值,其中,对测试端的实时检测值包括电压合格率、电压波动率、电压谐波含量等。
该实施例中,电压校准情况是指根据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与对应端口类型确定的当前测试端所需的电压校准情况。
该实施例中,校准方案是指根据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确定的对当前测试端进行暂态过电压排卸,从而实现电压校准的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并根据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从而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从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测试端确定模块,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测试端随机提取若干直流电压测试端,并基于提取的直流电压测试端进行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的获取;
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与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每一目标测试端是否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编号提取单元:用于将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的测试端对应的测试端编号进行提取确认,并基于提取到的测试端编号得到第一测试端编号集合。
该实施例中,电压技术参数是指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参数,其中,电压技术参数包括最大直流输入电压、MPPT工作电压范围、满载电压范围、启动电压、额定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
该实施例中,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范围是指根据当前测试端出现暂态过电压状态对应电压技术参数的最大参数波动范围。
该实施例中,暂态过电压是指快速突升的高电压脉冲叠加到供电电压上引起电压升高,它是一种在持续时间范围内衰减较慢的过电压。暂态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操作或发生短路故障,使电力系统经历过渡过程以后重新达到某种暂时稳定的情况下所出现的过电压的。
该实施例中,第一测试端编号集合是指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对应的测试端编号构成的集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从而结合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的基础上,状态确定单元,包括:
用于将获取到的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中每一子参数与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范围中对应子参数范围进行比较;
若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中存在任一子参数超出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对应子参数范围,则判断当前电压技术参数对应的目标测试端不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反之,则当前电压技术参数对应的目标测试端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目标测试端的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可以结合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2的基础上,电压校准模块,如图2所示,包括:
端口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并基于当前测试端编号确定测试端端口类型;
检测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在当前工作环境下测试端端口的标准系统检测值;
比较检测单元:用于将实时系统检测值与标准系统检测值进行逐一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
校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综合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从而确定电压校准情况。
该实施例中,实时系统检测值是指第一测试端所包含的实时检测值,其中,对测试端的实时检测值包括电压合格率、电压波动率、电压谐波含量等。
该实施例中,测试端端口类型包含进线端口、出线端口、中性点引出端口、调压器接线端口和防爆型端口等,其中端口不同,端口的接线方式也不同。
该实施例中,端口工作环境是指每一测试端端口的外部环境,比如,端口工作环境包括压强、湿度、温度等。
该实施例中,标准系统检测值是指根据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对应端口类型在测试端检测数据库中筛选当前环境下的标准端口检测值。
该实施例中,电压检测情况是指根据实时系统检测值与标准系统检测值中每一子检测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对应检测情况。
该实施例中,电压校准情况是指根据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与对应端口类型确定的当前测试端所需的电压校准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测试端的检测值可以确定电压校准情况,从而对测试端进行比较精确的电压调整,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4的基础上,校准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将同一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中每一子检测值及对应电压检测情况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结果得到第一检测值表;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检测值表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的有效值;
若实时系统检测值的每一子检测值与对应标准系统检测值的子检测值的检测差异不大于最大检测阈值,则判断当前电压检测情况有效;
检测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同一测试端所包含的有效的电压检测情况得到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
校准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电压检测情况与电压校准标准状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该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值表是指包含同一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及对应电压检测情况的数据表,其中,实时系统检测值的每一子检测值对应一组确定的电压检测情况。
该实施例中,有效值是指若实时系统检测值的每一子检测值与对应标准系统检测值的子检测值的检测差异不大于最大检测阈值,则判断当前电压检测情况有效,对应实时系统检测值即为有效值。
该实施例中,最大检测阈值是指根据测试端端口能够进行电压传输工作的最大可承受工作检测值。
该实施例中,电压校准标准状态即为非暂态过电压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测试端的检测值,从而得到电压校准情况,从而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4的基础上,电压控制模块,包括:
等级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得到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
初始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及对应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初始校准方案;
方案比较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第一测试端在上一电压检测周期内的历史校准方案,并将历史校准方案与对应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调整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校准方案结合历史校准方案中每一子方案对校准方案的影响权重,按照权重对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调整;
第一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模拟,从而确定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性;
若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则将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作为当前测试端的第一校准方案;
第二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电压校准等级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历史电压检测周期中筛选吻合度最高的电压校准方案,作为第二校准方案;
校准模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分别进行电压校准第一模拟及电压校准第二模拟;
第三模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的不同方案配置情况对第一测试端进行若干电压校准第三模拟,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校准抑制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模拟、第二模拟及第三模拟集合中每一模拟结果得到对应校准方案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程度;
校准执行单元:用于将对暂态过电压抑制程度最高的校准方案作为当前第一测试端的最终校准方案,并基于最终校准方案对对应第一测试端的暂态过电压进行抑制。
该实施例中,电压校准等级是指根据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确定的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其中,电压校准等级一般分为5级。
该实施例中,初始校准方案是指根据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级对应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的测试端电压校准方案。
该实施例中,历史校准方案是指第一测试端在上一电压检测周期内的电压校准方案。
该实施例中,影响权重是指历史校准方案中每一子校准方案对对应历史校准方案的影响权重。
该实施例中,方案模拟是指根据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校准模拟。
该实施例中,方案可行性是指确定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进行电压校准的可行性,其中,历史校准方案与初始校准方案出现较大偏差时,经过历史校准方案调整的初始校准方案就会出现较大误差,从而影响校准方案的可行性。
该实施例中,第一校准方案是将初始校准方案进行调整后,若调整的方案可行,则校准方案为第一校准方案,第二校准方案是指基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电压校准等级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历史电压检测周期中筛选得到的吻合度最高的电压校准方案,其中,第一校准方案可以为改进PLL,第二校准方案可以为补偿电压指令。
该实施例中,历史电压检测周期是指对同一测试端进行电压检测的相隔周期,按照测试端端口对应设备的工作效率不同,对应历史电压检测周期也不同。
该实施例中,第一模拟是指根据第一校准方案在模拟设备中对第一测试端进行电压校准,第二模拟是指根据第二校准方案在模拟设备中对第一测试端进行电压校准。
该实施例中,方案配置情况是指将第一校准方案与第二校准方案按照不同比例进行配置从而进行测试端电压校准时对应的比例配置情况。
该实施例中,第三模拟是指根据方案配置情况对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进行对应调整后,基于调整方案进行校准模拟。
该实施例中,抑制程度是指根据每一校准方案的电压校准模拟结果得到的对当前测试端暂态过电压的抑制速度、抑制效果等综合确定的。
该实施例中,最终校准方案是指根据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确定的对当前测试端进行暂态过电压排卸,从而实现电压校准的方案。
该实施例中,进行暂态过电压的抑制之后还应该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其中,暂态电压恢复指标及暂态电压波动指标即为评估依据;
其中,暂态电压恢复指标可定义为:
式中:Ut,i为故障后节点i在t时刻的电压;Ui0为节点i的初始运行电压;tc为指标计算截止时刻;tcl为指标计算初始时刻;Fk为故障类型;为预想故障集合。
TVRI指标可对故障后电压偏离初始电压的程度进行衡量,故障清除后TVRI较小则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较好并可自动恢复稳定,反之,若TVRI较大则故障清除后电网的电压无法自动恢复稳定。为了利用时域仿真程序对故障后的TVRI进行计算,可将上式转化为其差分方程形式:
式中:h为时域仿真计算步长,其可设置为可变常数或固定常数。
表示在故障Fk发生后节点i的暂态电压偏移程度,为了给出全网或某个区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情况,可定义全局暂态电压稳定指标为:
全局暂态电压偏移指标由电网中暂态电压偏移最大的节点决定。TVRI指标的含义为:在故障大扰动后节点电压的电压恢复情况,若节点的TVRI越大,则该节点在故障下引起电压失稳的风险越高,TVRI越大的节点暂态电压稳定性越差,当系统存在电压失稳风险时需要安装一定容量的动态补偿装置用以提高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
暂态电压波动指标可定义为:
式中:Umax,i、Ui0为在Fk故障后节点i最大电压和故障前电压。
类似可以定义电网或区域的全局MTVFI指标如下:
MTVFI可以通过故障后电压的平均波动幅度分析暂态电压稳定情况,MTVFI越大,则系统发生高低电压导致光伏电站脱网风险的可能性越高。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多方面确定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的不同校准方案,从而选择最佳方案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准确排卸,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6的基础上,第三模拟单元,包括:
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确定第一测试端可允许的方案配置指数;
校准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方案配置指数分别对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进行方案配置,并基于配置结果得到第三校准方案集合;
校准模拟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每一第三校准方案对第一测试端进行电压校准模拟;
集合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所有第三校准方案的电压校准模拟结果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该实施例中,方案配置指数是指将第一校准方案与第二校准方案按照不同比例进行配置从而进行测试端电压校准时对应的比例,其中,一组方案配置指数的指数和为1,比如,在一次方案配置中第一校准方案的配置指数为0.4,第二校准方案带的配置指数为0.6。
该实施例中,第三校准方案集合是指将不同方案配置指数叠加到对应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后,得到的一组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构成第三校准方案,将所有第三校准方案进行整理就得到的方案集合即为第三校准方案集合。
该实施例中,第三模拟集合是指通过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每一第三校准方案对对应测试端进行校准模拟后得到的模拟结果的集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从多方面确定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的不同校准方案,从而选择最佳方案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准确排卸,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
步骤2: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步骤3: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确定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测试端,并根据测试端的检测值确定电压校准情况,从而进行电压调整,抑制暂态过电压,可以使得暂态过电压及时排卸,从而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端确定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
电压校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电压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
其中,电压校准模块,包括:
端口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并基于当前测试端编号确定测试端端口类型;
检测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在当前工作环境下测试端端口的标准系统检测值;
比较检测单元:用于将实时系统检测值与标准系统检测值进行逐一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
校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综合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从而确定电压校准情况;
其中,电压控制模块,包括:
等级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得到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
初始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及对应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初始校准方案;
方案比较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第一测试端在上一电压检测周期内的历史校准方案,并将历史校准方案与对应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调整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校准方案结合历史校准方案中每一子方案对校准方案的影响权重,按照权重对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调整;
第一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模拟,从而确定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性;
若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则将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作为当前测试端的第一校准方案;
第二方案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电压校准等级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历史电压检测周期中筛选吻合度最高的电压校准方案,作为第二校准方案;
校准模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分别进行电压校准第一模拟及电压校准第二模拟;
第三模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的不同方案配置情况对第一测试端进行若干电压校准第三模拟,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校准抑制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模拟、第二模拟及第三模拟集合中每一模拟结果得到对应校准方案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程度;
校准执行单元:用于将对暂态过电压抑制程度最高的校准方案作为当前第一测试端的最终校准方案,并基于最终校准方案对对应第一测试端的暂态过电压进行抑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端确定模块,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测试端随机提取若干直流电压测试端,并基于提取的直流电压测试端进行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的获取;
状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与预设暂态过电压技术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确定每一目标测试端是否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编号提取单元:用于将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的测试端对应的测试端编号进行提取确认,并基于提取到的测试端编号得到第一测试端编号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状态确定单元,包括:
用于将获取到的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中每一子参数与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范围中对应子参数范围进行比较;
若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中存在任一子参数超出预设暂态电压技术参数对应子参数范围,则判断当前电压技术参数对应的目标测试端不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反之,则当前电压技术参数对应的目标测试端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校准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将同一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中每一子检测值及对应电压检测情况进行汇总,并基于汇总结果得到第一检测值表;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检测值表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的有效值;
若实时系统检测值的每一子检测值与对应标准系统检测值的子检测值的检测差异不大于最大检测阈值,则判断当前电压检测情况有效;
检测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同一测试端所包含的有效的电压检测情况得到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
校准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电压检测情况与电压校准标准状态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当前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模拟单元,包括:
配置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确定第一测试端可允许的方案配置指数;
校准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方案配置指数分别对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进行方案配置,并基于配置结果得到第三校准方案集合;
校准模拟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每一第三校准方案对第一测试端进行电压校准模拟;
集合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三校准方案集合中所有第三校准方案的电压校准模拟结果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6.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测试端直流电压的电压技术参数,并基于电压技术参数确定目标测试端中处于暂态过电压状态的第一测试端编号;
步骤2: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系统检测值,从而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
步骤3: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进行校准方案确定,并基于校准方案进行电压调整,从而抑制暂态过电压,实现电压控制;
其中,步骤2,包括:
基于第一测试端编号获取对应测试端的实时系统检测值,并基于当前测试端编号确定测试端端口类型;
基于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在当前工作环境下测试端端口的标准系统检测值;
将实时系统检测值与标准系统检测值进行逐一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判断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
基于每一子检测值对应的电压检测情况综合确定对应测试端的电压检测情况,从而确定电压校准情况;
其中,步骤3,包括:
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情况得到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
基于每一第一测试端的电压校准等级及对应测试端端口类型确定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初始校准方案;
获取当前第一测试端在上一电压检测周期内的历史校准方案,并将历史校准方案与对应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比较;
基于历史校准方案结合历史校准方案中每一子方案对校准方案的影响权重,按照权重对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调整;
基于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进行方案模拟,从而确定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性;
若当前调整方案的方案可行,则将调整后的初始校准方案作为当前测试端的第一校准方案;
基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端口工作环境及电压校准等级从当前第一测试端的历史电压检测周期中筛选吻合度最高的电压校准方案,作为第二校准方案;
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分别进行电压校准第一模拟及电压校准第二模拟;
基于第一校准方案及第二校准方案的不同方案配置情况对第一测试端进行若干电压校准第三模拟,得到第三模拟集合;
基于第一模拟、第二模拟及第三模拟集合中每一模拟结果得到对应校准方案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程度;
将对暂态过电压抑制程度最高的校准方案作为当前第一测试端的最终校准方案,并基于最终校准方案对对应第一测试端的暂态过电压进行抑制。
CN202311631447.4A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543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1447.4A CN117543518B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1447.4A CN117543518B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3518A CN117543518A (zh) 2024-02-09
CN117543518B true CN117543518B (zh) 2024-05-03

Family

ID=89795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1447.4A Active CN117543518B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351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8972A (zh) * 2014-12-12 2015-04-22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暂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098763A (zh) * 2014-05-16 2015-11-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
CN110261792A (zh) * 2019-06-18 2019-09-20 深圳市嘉兆鸿电子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检测方法、装置、测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21378A (zh) * 2021-11-29 2022-03-22 清华大学 抑制暂态过电压的多装备协调无功支撑方法及装置
CN114336724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式与分布式调相机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99819A (zh) * 2022-06-08 2022-08-12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电站储能系统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247713A (zh) * 2022-12-06 2023-06-0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轨迹灵敏度交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电压两阶段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9542A (zh) * 2022-04-12 2023-10-27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校准电路、存储器及校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763A (zh) * 2014-05-16 2015-11-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基于wams和ems的暂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
CN104538972A (zh) * 2014-12-12 2015-04-22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暂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0261792A (zh) * 2019-06-18 2019-09-20 深圳市嘉兆鸿电子有限公司 直流电源检测方法、装置、测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36724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式与分布式调相机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21378A (zh) * 2021-11-29 2022-03-22 清华大学 抑制暂态过电压的多装备协调无功支撑方法及装置
CN114899819A (zh) * 2022-06-08 2022-08-12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新能源电站储能系统暂态过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247713A (zh) * 2022-12-06 2023-06-0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于轨迹灵敏度交直流受端系统暂态电压两阶段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3518A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8876B (zh) 考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动态无功规划选址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4376506B (zh) 一种基于确定性分析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CN104158174B (zh) 电力系统灾难性事故风险评估方法
CN110728065A (zh) 电压暂降故障概率估计及损失评估方法
EP2381094A1 (en) Energy network and control thereof
CN111537839A (zh) 适用于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的暂态电压安全性评估方法及安全性评估系统
Li et al. Reliability equivalence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UHVDC systems based on the matrix description of the F&D method
CN107766596B (zh) 一种基于典型故障工况集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仿真评价方法
CN111082749A (zh) 光伏组串运行状态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eber et al. Influence of huge renewable power production on inter area oscillations in the european entso-e-system
CN102790388A (zh) 一种级联多端特高压直流仿真系统及其控制保护方法
AlAli et al. Impact of increasing wind power generation on the north-south inter-area oscillation mode in the European ENTSO-E system
CN117543518B (zh) 一种暂态过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190617B (zh) 多馈入直流电力系统的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5878A (zh) 海上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Elahidoost et al. Optimizing HVDC grid expansion and control for enhancing DC stability
CN108683182B (zh) 一种区域配电网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10797863A (zh) 一种考虑电网n-1及n-2安全约束的经济调度方法
CN110896217B (zh) 一种提升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的网源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67128B (zh) 电网动态无功平衡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JP7289748B2 (ja) 能動的方式を不使用としたpcsを連系した系統の単独運転検出限界を求める評価方法
Kawal et 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line current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in converter–dominated power systems
CN112217220B (zh) 新能源送出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安全稳定防御方法及装置
Lin et al. Evaluation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s reactive power output during transient process
CN110112732B (zh) 一种基于区间概率网源相关的核电机组故障概率的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