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2570A -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 Google Patents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2570A
CN117542570A CN202311787466.6A CN202311787466A CN117542570A CN 117542570 A CN117542570 A CN 117542570A CN 202311787466 A CN202311787466 A CN 202311787466A CN 117542570 A CN117542570 A CN 117542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nductor core
wire
sig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74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婷婷
庞博
李福�
朱敏
陈信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Cabl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17874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2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2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2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05Protec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7/182 - H01B7/26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5Insulating conductors with lacquers or enam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4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extru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08Cab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B7/0216Two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75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extruded layers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35Sheaths comprising abrasive char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65Sheaths comprising braided non-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2Metal wires or tapes, e.g. made of steel
    • H01B7/221Longitudinally placed metal wires or tapes
    • H01B7/225Longitudinally placed metal wires or tapes forming part of an outer she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输电电缆单元,输电电缆单元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芯和第一绝缘层;制备信号电缆单元,信号电缆单元包括信号线和引流线;信号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芯、第二绝缘层和第一屏蔽层;引流线包括第三导体芯;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绞合成缆,第二屏蔽层绕包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的外部,内护套层从外向内挤包第二屏蔽层形成信号电缆单元,铠装层包覆在输电电缆单元和信号电缆单元的外部;其中,绞合后的第一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和/或绞合后的第二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和/或绞合后的第三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Description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丝铠装动态拖缆,钢丝比重大,柔软性差,拉断力较小,在工作中容易发生断芯现象。采用芳纶替代钢丝,价格昂贵,且在同等破断力条件下,对电缆的保护性能降低。钢丝铠装动态拖缆的抗摩擦性能差,工作中容易变形,因而降低使用寿命。
因而需要对传统的钢丝铠装动态拖缆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提高电缆整体的抗拉性能和电气性能。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提高电缆的稳定性以及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输电电缆单元,输电电缆单元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芯和第一绝缘层;第一导体芯采用多根第一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一绝缘层对第一导体芯进行包裹;
制备信号电缆单元,信号电缆单元包括信号线和引流线;
信号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芯、第二绝缘层和第一屏蔽层;第二导体芯采用多根第二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二绝缘层对第二导体芯进行包裹;将第一屏蔽层编织在第二绝缘层外;
引流线包括第三导体芯;第三导体芯采用多根第三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
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绞合成缆,第二屏蔽层绕包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的外部,内护套层从外向内挤包第二屏蔽层形成信号电缆单元;
输电电缆单元和信号电缆单元之间填充有间隙填充材料,铠装层包覆在输电电缆单元和信号电缆单元的外部,铠装层由多个钢丝绞合单元绞合而成;
其中,绞合后的第一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和/或绞合后的第二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和/或绞合后的第三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在一示例中,输电电缆单元还包括编织在第一绝缘层的外部的第一编织层,第一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和/或信号电缆单元还包括编织在第一屏蔽层的外部的第二编织层,第二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和/或引流线还包括编织在第三导体芯的外部的第三编织层,第三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在一示例中,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以及第三编织层的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
在一示例中,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之间间隙中设有填充条。
在一示例中,填充条外部还编织有第四编织层,第四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在一示例中,第四编织层的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
在一示例中,钢丝绞合单元由一根中心钢丝股、多根均匀绞合在中心钢丝股外周的内钢丝股、以及多根均匀绞合在内钢丝股外周的外钢丝股绞合而成。
在一示例中,采用多根钢丝分别组成中心钢丝股、内钢丝股和外钢丝股,钢丝表面涂覆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
在一示例中,钢丝绞合单元由钢丝绞合而成。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拖曳电缆,采用上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涂覆自粘性漆后,第一导电线芯之间的直接接触至少部分改为通过自粘性漆进行接触,使得第一导电线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一导电线芯及第一导体芯更容易受力变形,有利于第一导电线芯沿同一方向螺旋滑行与伸展。当第一导体芯受外部作用力变形时,第一导电线芯通过挤压邻近的第一导电线芯后将外部的作用力产生的应力传导到其他第一导电线芯,同时也将第一导电线芯自身的张力也分散邻近第一导电线芯上,使得第一导体芯具有更好的抗拉破断力及减少受力变形量。多根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一导电线芯采用不压紧束合的方式制备的第一导体芯,提高第一导体芯的抗拉性能和整体强度。此外,涂覆自粘性漆,提高第一导电线芯的绝缘性能,避免短路,从而提高第一导体芯及电缆的电气性能。
第一绝缘层紧密包裹在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一导体芯上,使得第一绝缘层圆整光滑,降低第一绝缘层与第一导体芯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挤出时第一绝缘层变形或者在电缆使用过程中第一绝缘层变形,提高电缆的稳定性以及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输电电缆单元还包括编织在第一绝缘层的外部的第一编织层。第一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提高输电电缆单元与输电电缆单元、信号电缆单元之间以及铠装层之间的抗摩擦性能,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
相对于芳纶,采用钢丝能够节约成本,且在同等破断力条件下,钢丝的保护性能也优于芳纶。采用多根钢丝组成的中心钢丝股、内钢丝股和外钢丝股,相对于单根钢丝的柔软度也得到增强。钢丝表面涂覆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示例的拖曳电缆的一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的输电电缆单元100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输电电缆单元100的第一导体芯110表面涂覆自粘性漆,输电电缆单元100包括第一编织层130。
图3为根据图1的信号电缆单元200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其中,信号电缆单元200的第二导体芯211、第三导体芯221表面涂覆自粘性漆,信号电缆单元200包括第二编织层214和第三编织层222。
图4为根据图1的铠装层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其中,铠装层300的钢丝绞合单元310由中心钢丝股310a、内钢丝股310b和外钢丝股310c组成。
图5为根据本申请另一示例的拖曳电缆的一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5的拖曳电缆的输电电缆单元100’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其中,输电电缆单元100’的第一导体芯110’表面没有涂覆自粘性漆,输电电缆单元100’没有第一编织层130。
图7为根据图5的拖曳电缆的信号电缆单元200’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其中,信号电缆单元200’的第二导体芯211’、第三导体芯221’表面没有涂覆自粘性漆,且信号电缆单元200’没有第二编织层214和第三编织层222。
图8为根据图5的拖曳电缆的铠装层300’的一横截面示意图,其中,铠装层300’的钢丝绞合单元310’由钢丝绞合形成。
图示说明:100输电电缆单元;110第一导体芯;120第一绝缘层;130第一编织层;200信号电缆单元;210信号线;211第二导体芯;212第二绝缘层;213第一屏蔽层;214第二编织层;220引流线;221第三导体芯;222第三编织层;231填充条;232第四编织层;240第二屏蔽层;250内护套层;300铠装层;310钢丝绞合单元;310a中心钢丝股;310b内钢丝股;310c外钢丝股;400间隙填充材料;100’输电电缆单元;110’第一导体芯;120’第一绝缘层;200’信号电缆单元;211’第二导体芯;221’第三导体芯;300’铠装层;310’钢丝绞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营业,本申请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参照图1至图8,本申请提供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参照图2,制备输电电缆单元100,输电电缆单元100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芯110和第一绝缘层120;第一导体芯110采用多根第一导电线芯(图中未示出)绞合制备而成;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一绝缘层120对第一导体芯110进行包裹;
参照图3,制备信号电缆单元200,信号电缆单元200包括两根信号线210和单根引流线220;
信号线210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芯211、第二绝缘层212和第一屏蔽层213;第二导体芯211采用多根第二导电线芯(图中未示出)绞合制备而成;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二绝缘层212对第二导体芯211进行包裹;将第一屏蔽层213编织在第二绝缘层212外;
引流线220包括第三导体芯221;第三导体芯221采用多根第三导电线芯(图中未示出)绞合制备而成;
两根信号线210与单根引流线220绞合成缆,第二屏蔽层240绕包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210与单根引流线220的外部,内护套层250从外向内挤包第二屏蔽层240形成信号电缆单元200;
参照图1,输电电缆单元100和信号电缆单元200之间填充有间隙填充材料400,铠装层300包覆在输电电缆单元100和多个信号电缆单元200的外部,参照图1和图4,铠装层300由多个钢丝绞合单元310绞合而成;
其中,绞合后的第一导体芯110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和/或绞合后的第二导体芯211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和/或绞合后的第三导体芯221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采用输电电缆单元100和多个信号电缆单元200的组合,可以同时保证保障电能与信号的传输效果。
以下为拖曳电缆各部分的制备方法:
第一导体芯110采用多根第一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第一导体芯110采用多根第一导电线芯不压紧束合制备而成。第一导电线芯采用铜导体、铜银合金导体、弥散铜导体、镀银铜导体、镀镍铜导体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第一导电线芯采用镀锡铜导体,镀锡铜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有利于电缆的在-40℃至70℃的淡水或海水环境内敷设和使用。优选的,第一导电线芯为5类镀锡铜丝。
束合后的第一导体芯110表面涂覆自粘性漆,自粘性漆通过自身的粘附性能能够直接粘附在第一导体芯110表面。涂覆自粘性漆后,第一导电线芯之间的直接接触至少部分改为通过自粘性漆进行接触,使得第一导电线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第一导电线芯及第一导体芯110更容易受力变形,有利于第一导电线芯沿同一方向螺旋滑行与伸展。当第一导体芯110受外部作用力变形时,第一导电线芯通过挤压邻近的第一导电线芯后将外部的作用力产生的应力传导到其他第一导电线芯,同时也将第一导电线芯自身的张力分散至邻近第一导电线芯上,使得第一导体芯110具有更好的抗拉破断力及减少受力变形量。多根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一导电线芯采用不压紧束合的方式制备的第一导体芯110,提高第一导体芯110的抗拉性能和整体强度。此外,涂覆自粘性漆,提高第一导电线芯的绝缘性能,避免短路,从而提高第一导体芯110及拖曳电缆的电气性能。在一示例中,自粘性漆为醇溶性自粘性漆。在另一示例中,自粘性漆为热熔自粘性漆。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6,输电电缆单元100’的第一导体芯110’表面没有涂覆自粘性漆。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1和图2,拖曳电缆的输电电缆单元100包括1根截面面积为3mm2第一导体芯110。其中,截面面积为3mm2第一导体芯110采用96根截面面积为0.20mm2第一导电线芯一次性束合方式不紧压束合,束合方向为左向。第一导电线芯采用上公差,上公差为0.003mm,使得第一导电线芯及第一导体芯110的导电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参照图2,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一绝缘层120对第一导体芯110进行包裹。在一示例中,采用挤压式模具绝缘挤出,第一绝缘层120紧密包裹在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一导体芯110上,使得第一绝缘层120圆整光滑,降低第一绝缘层120与第一导体芯11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挤出时第一绝缘层120变形或者在拖曳电缆使用过程中第一绝缘层120变形,提高拖曳电缆的稳定性以及延长拖曳电缆的使用寿命。
在一示例中,第一绝缘层120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乙丙橡胶为基材的橡胶材料制备,耐温等级达到170℃,体积电阻率可达1×1016Ω·m,与传统的采用聚乙烯制备的绝缘层相比提升了耐老化、耐水、耐腐蚀、电气绝缘性能。
在一示例中,输电电缆单元100还包括编织在第一绝缘层120的外部的第一编织层130。第一编织层130由碳纤维构成。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提高输电电缆单元100与输电电缆单元100、信号电缆单元200之间以及铠装层300之间的抗摩擦性能,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6,输电电缆单元100’没有第一编织层130。
参照图3,信号电缆单元200包括信号线210、引流线220和填充条231。
两根信号线210与单根引流线220绞合成缆,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210与单根引流线220之间间隙中设有填充条231。
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210与单根引流线220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屏蔽层240、内护套层250。采用两根信号线210对绞,能够抵消相邻信号线210之间的电磁干扰及减少近端串扰。
信号线210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芯211、第二绝缘层212和第一屏蔽层213。
第二导体芯211采用多根第二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第二导体芯211采用多根第二导电线芯不压紧束合制备而成。第二导电线芯采用铜导体、铜银合金导体、弥散铜导体、镀银铜导体、镀镍铜导体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第二导电线芯采用镀锡铜导体,镀锡铜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有利于电缆的在-40℃至70℃的淡水或海水环境内敷设和使用。优选的,第二导电线芯为5类镀锡铜丝。
在一示例中,绞合后的第二导体芯211表面涂覆自粘性漆。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二导体芯211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一导体芯110相同,在此不赘述。在一示例中,自粘性漆为醇溶性自粘性漆。在另一示例中,自粘性漆为热熔自粘性漆。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7,在信号电缆单元200’中,绞合后的第二导体芯211’表面没有涂覆自粘性漆。
在一示例中,第二导体芯211的截面面积为0.5mm2。在一示例中,截面面积为0.5mm2第二导体芯211采用16根截面面积为0.20mm2的第二导电线芯一次性束合方式不紧压束合,束合方向为左向。
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二绝缘层212对第二导体芯211进行包裹。在一示例中,采用挤压式模具绝缘挤出,第二绝缘层212紧密包裹在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二导体芯211上,使得第二绝缘层212圆整光滑,避免挤出时第二绝缘层212变形或者在拖曳电缆使用过程中第二绝缘层212变形,提高拖曳电缆的稳定性以及延长拖曳电缆的使用寿命。
在一示例中,第二绝缘层212采用聚乙烯制备,有较好的拉伸性能、蠕变性能以及低相对介电常数。
将第一屏蔽层213编织在第二绝缘层212外。在一示例中,第一屏蔽层213的编织密度大于90%。
在一示例中,第一屏蔽层213由镀锡铜丝组成,以降低对信号线210的信号衰减。优选的,镀锡铜丝直径为0.1mm。镀锡铜丝可采用16锭编织机编织形成第一屏蔽层213。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3,信号电缆单元200还包括编织在第一屏蔽层213的外部的第二编织层214。第二编织层214由碳纤维构成。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提高信号电缆单元200与信号电缆单元200、填充条231、引流线220以及第二屏蔽层240之间的抗摩擦性能,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7,在信号电缆单元200’中,没有第二编织层214。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3,引流线220包括第三导体芯221。
第三导体芯221采用多根第三导电线芯(图中未示出)绞合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第三导体芯221采用多根第三导电线芯不压紧束合制备而成。第三导电线芯采用铜导体、铜银合金导体、弥散铜导体、镀银铜导体、镀镍铜导体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第三导电线芯采用镀锡铜导体,镀锡铜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有利于电缆的在-40℃至70℃的淡水或海水环境内敷设和使用。优选的,第三导电线芯的镀锡铜丝直径为1mm。
在一示例中,绞合后的第三导体芯221表面涂覆自粘性漆。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三导体芯221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涂覆自粘性漆的第三导体芯221相同,在此不赘述。在一示例中,自粘性漆为醇溶性自粘性漆。在另一示例中,自粘性漆为热熔自粘性漆。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7,在信号电缆单元200’中,绞合后的第三导体芯221’表面没有涂覆自粘性漆。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3,引流线220还包括编织在第三导体芯221的外部的第三编织层222。第三编织层222由碳纤维构成。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提高引流线220与信号电缆单元200、填充条231以及第二屏蔽层240之间的抗摩擦性能,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7,在信号电缆单元200’中,没有第三编织层222。
在一示例中,填充条231采用低烟无卤橡胶。优选的,填充条231采用低烟无卤硅橡胶。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3,填充条231外部还编织有第四编织层232。第四编织层232由碳纤维构成。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提高填充条231与信号电缆单元200、引流线220以及第二屏蔽层240之间的抗摩擦性能,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
在一示例中,第二屏蔽层240绕包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210与单根引流线220的外部。第二屏蔽层240采用铝塑复合带。优选的,铝塑复合带的光亮的一面沿径向向内。铝塑复合带既有屏蔽防护作用,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在一示例中,内护套层250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聚烯烃制备而成。在一示例中,内护套层250从外向内挤包第二屏蔽层240。
参照图4,铠装层300由多个钢丝绞合单元310绞合而成。在一示例中,铠装层300包括10个钢丝绞合单元310。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4,钢丝绞合单元310由一根中心钢丝股310a、多根均匀绞合在中心钢丝股310a外周的内钢丝股310b、以及多根均匀绞合在内钢丝股310b外周的外钢丝股310c绞合而成。采用多根钢丝分别组成中心钢丝股310a、内钢丝股310b和外钢丝股310c。在一示例中,中心钢丝股310a、内钢丝股310b和外钢丝股310c均采用19根截面面积的0.90mm2钢丝正规绞合形成。在一示例中,钢丝采用热镀锌钢丝,优选的,钢丝采用316L的热镀锌钢丝。相对于芳纶,采用钢丝能够节约成本,且在同等破断力条件下,钢丝的保护性能也优于芳纶。采用多根钢丝组成的中心钢丝股310a、内钢丝股310b和外钢丝股310c,相对于单根钢丝的柔软度也得到增强。钢丝表面可涂覆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在一示例中,有机树脂为聚酰胺,能够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摩擦力,同时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提高碳纤维的韧性和强度。具体的,涂覆聚酰胺后,在150℃-200℃下烘干处理,提高中心钢丝股310a、内钢丝股310b和外钢丝股310c的耐磨性能。
在另一示例中,参照图8,铠装层300’的钢丝绞合单元310’由钢丝绞合形成。
在一示例中,采用兼具退扭和张力控制功能的成缆机,将钢丝绞合单元310成缆组成铠装层300作为抗拉加强件,或者将钢丝绞合单元310’成缆组成铠装层300’作为抗拉加强件,保证钢丝绞合单元310或钢丝绞合单元310’的张力均匀一致。
在一示例中,成缆机的成缆方向为右向,与第一导体芯110和/或第二导体芯211和/或第三导体芯221的绞合方向相反,有助于降低第一导体芯110和/或第二导体芯211和/或第三导体芯221在绞合过程中的弯曲模量,增强整根拖曳电缆的抗扭矩性能。采用本申请的铠装层300组成的拖曳电缆,弯曲半径小,柔软度强,避免背景技术中钢丝铠装柔软性差,拉断力较小,在工作中容易发生断芯现象。
在一示例中,参照图1,间隙填充材料400为聚丙烯绳,采用聚丙烯绳能够使得整根拖曳电缆内部输电电缆单元100和多个信号电缆单元200及铠装层300之间的位置稳固、圆整紧凑,提高电缆的耐扭矩性能。
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拖曳电缆进行如下测试。
实施例1为采用图2的输电电缆单元100、图3的信号电缆单元200及图4的铠装层300组成的拖曳电缆,即图1所示的拖曳电缆。
实施例2为采用图6的输电电缆单元100’、图7的信号电缆单元200’及图8的由钢丝绞合而成钢丝绞合单元310’的拖曳电缆,
实施例3为采用图2的输电电缆单元100及图3的信号电缆单元200及图8的由钢丝绞合而成钢丝绞合单元310’的拖曳电缆。
对比例1为采用图6的输电电缆单元100’、图7的信号电缆单元200’及图8的由钢丝绞合而成钢丝绞合单元310’组成的拖曳电缆,即图5所示的拖曳电缆。测试结果如下表:
在相同条件下,实施例3和对比例1相比较,实施例3最小拉断力较大,说明采用图2的输电电缆单元100及图3的信号电缆单元200时的电缆最小拉断力更大,实施例1和实施例3相比较,实施例1的最小拉断力更大,说明采用图4的铠装层300的电缆最小拉断力更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输电电缆单元,输电电缆单元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导体芯和第一绝缘层;第一导体芯采用多根第一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一绝缘层对第一导体芯进行包裹;
制备信号电缆单元,信号电缆单元包括信号线和引流线;
信号线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导体芯、第二绝缘层和第一屏蔽层;第二导体芯采用多根第二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采用绝缘挤出的方式将第二绝缘层对第二导体芯进行包裹;将第一屏蔽层编织在第二绝缘层外;
引流线包括第三导体芯;第三导体芯采用多根第三导电线芯绞合制备而成;
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绞合成缆,第二屏蔽层绕包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的外部,内护套层从外向内挤包第二屏蔽层形成信号电缆单元;
输电电缆单元和信号电缆单元之间填充有间隙填充材料,铠装层包覆在输电电缆单元和信号电缆单元的外部,铠装层由多个钢丝绞合单元绞合而成;
其中,绞合后的第一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和/或绞合后的第二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和/或绞合后的第三导体芯表面涂覆自粘性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输电电缆单元还包括编织在第一绝缘层的外部的第一编织层,第一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和/或信号电缆单元还包括编织在第一屏蔽层的外部的第二编织层,第二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和/或引流线还包括编织在第三导体芯的外部的第三编织层,第三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编织层、第二编织层以及第三编织层的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绞合成缆的两根信号线与单根引流线之间间隙中设有填充条。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填充条外部还编织有第四编织层,第四编织层由碳纤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四编织层的碳纤维表面浸渍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钢丝绞合单元由一根中心钢丝股、多根均匀绞合在中心钢丝股外周的内钢丝股、以及多根均匀绞合在内钢丝股外周的外钢丝股绞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多根钢丝分别组成中心钢丝股、内钢丝股和外钢丝股,钢丝表面涂覆提高耐磨性的有机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钢丝绞合单元由钢丝绞合而成。
10.一种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CN202311787466.6A 2023-12-22 2023-12-22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Pending CN117542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7466.6A CN117542570A (zh) 2023-12-22 2023-12-22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7466.6A CN117542570A (zh) 2023-12-22 2023-12-22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2570A true CN117542570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7466.6A Pending CN117542570A (zh) 2023-12-22 2023-12-22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25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2885B (zh) 包括聚合物-碳复合物的屏蔽层的高屏蔽轻质电缆
CN101656127B (zh) 舰船通信或控制信号用薄壁交联低烟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73308U (zh) 一种耐酸碱耐油抗紫外线防潮环保型扁平拖令电缆
CN201465594U (zh) 低烟无卤阻燃中压船用电缆
CN111009342A (zh) 一种耐温电缆
CN202694975U (zh) 油井专用电力电缆
CN110993164A (zh) 多功能移动软电缆和制备方法
CN214476484U (zh) 一种新能源车内用耐振动柔性高压电缆
CN117542570A (zh) 拖曳电缆的制备方法及拖曳电缆
CN210627969U (zh) 一种具有石墨烯纤维屏蔽层的超柔型信号电缆
CN210295948U (zh) 一种耐高温防火电缆
CN114121352A (zh) 一种可防盗电的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CN112002462A (zh) 一种无人机用耐高低温抗干扰综合软电缆
CN220856136U (zh) 一种橡胶绝缘高压软电缆
CN202650703U (zh) 一种舰船用轻型薄壁绝缘通信电缆
CN216487434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中压高强度多重防水电缆
CN216980153U (zh) 一种扁形水密电缆
CN218069402U (zh) 一种高频传输用抗干扰双绞线
CN213303695U (zh) 一种超柔性耐高温阻燃汽车连接线
CN219610093U (zh) 一种抗拉耐磨耐酸碱抗紫外线拖链电缆
CN219658416U (zh) 一种抗拉耐弯折的医疗设备线缆
CN213424632U (zh) 一种中压卷筒光电复合软电缆
CN217361167U (zh) 轻质环保型3芯绝缘电缆
CN220584960U (zh) 一种矿山用柔性抗扭转中压拖曳电缆
CN219958575U (zh) 一种工业拖链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