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1271B -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1271B
CN117541271B CN202410027291.7A CN202410027291A CN117541271B CN 117541271 B CN117541271 B CN 117541271B CN 202410027291 A CN202410027291 A CN 202410027291A CN 117541271 B CN117541271 B CN 117541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background
invisible
verification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72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41271A (zh
Inventor
王秋根
刘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qi Xincheng Beijing False Pro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qi Xincheng Beijing False 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qi Xincheng Beijing False Pro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qi Xincheng Beijing False Pro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272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41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41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1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41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1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52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detecting bar code ed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8Extraction of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8Extraction of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 G06V30/18105Extraction of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 related to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19Recognition using electronic means
    • G06V30/19007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 G06V30/19093Proximity measures, i.e. similarity or distance meas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背景消解模块中进行背景消解,得到第一扫描码,将第一隐形码和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隐形码的提取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验证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加隐形码的提取完整性,提高验证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产品防伪领域的发展,产品的购买渠道逐渐转向互联网。但是假货、窜货等问题一直存在,也让消费者的购买变得十分难以抉择,即便可变二维码已经成为企业进行防伪防窜货的主要手段,但是各个渠道商为达到窜货目的,会将防伪溯源二维码破坏掉,导致企业无法进行产品的有效溯源,对产品的公信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市场被扰乱,在互联网时代,化妆品企业想要打造、维护自己的品牌,就需要结合隐形防伪溯源码来达到防伪防窜的目的,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隐形码的提取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对隐形码进行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时存在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隐形码的提取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对隐形码进行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时存在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背景数据之间包括映射编码;建立背景消解模块,将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与所述背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得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码;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进行背景消解,得到第一扫描码;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隐形码获取模块,所述隐形码获取模块用于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背景数据获取模块,所述背景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背景数据之间包括映射编码;特征识别模块,所述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建立背景消解模块,将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与所述背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得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验证扫描模块,所述验证扫描模块用于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码;背景消解模块,所述背景消解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进行背景消解,得到第一扫描码;第一验证模块,所述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隐形码的提取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对隐形码进行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时存在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增加隐形码的提取完整性,提高验证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隐形码获取模块1,背景数据获取模块2,特征识别模块3,验证扫描模块4,背景消解模块5,第一验证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隐形码的提取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对隐形码进行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时存在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A100: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
在本申请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应用于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系统,为了后期更好的对具有隐形码的产品进行防伪溯源的验证,则首先需要与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用于产品防伪和追溯管理,以保护产品免受仿冒和欺诈,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内的功能模块可以包含但不仅限于隐形防伪码生成模块、隐形防伪码验证模块、产品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等,隐形防伪码生成模块用于为产品生成唯一的防伪码,以便在产品包装或标签上打印,隐形防伪码验证模块用于对隐形防伪码进行真伪验证,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官方网站输入防伪码进行验证,对产品真伪进行确认,产品数据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并管理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数据,以便对产品全流程进行追溯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用于对隐形防伪码验证情况、产品流通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企业监控市场动态,在此基础上完成与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操作,同时根据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确定第一产品所对应的第一隐形码,其中第一产品为企业内任意一个产品,第一隐形码为用于对第一产品进行产品防伪溯源的防伪码,为后期实现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步骤A200: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背景数据之间包括映射编码;
在本申请中,通过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对第一产品进行第一隐形码的喷码背景信息进行采集存储,隐形码喷码设备可以是UV喷码或小字符喷码设备,采用双波段荧光技术基于多喷头控制技术对第一产品表面进行二维码或数字码的隐形码喷印,该隐形码可以被清晰地印制在产品包装上,保证防伪码的可读性和耐久性,背景采集模块是用于对喷码过程中对被喷第一产品的表面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对应获取第一产品的第一隐形码所对应的喷码背景信息,并将其记作第一背景数据,且第一背景数据与第一隐形码之间包含映射编码,映射编码是通过将输入数据映射到输出编码以达到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的效果,进而为实现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做保障。
步骤A300:建立背景消解模块,将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与所述背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得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
在本申请中,由于在防伪码验证过程中,背景干扰可能会影响防伪码的识别和验证结果,从而降低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建立背景消解模块,用于解决防伪码验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背景干扰问题,背景消解模块可以通过对图像或数据进行处理,将背景干扰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取出防伪码的有效信息,可以包括图像处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方法。
进一步的,将所建立的背景消解模块与背景采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通过背景采集模块对第一产品的第一背景数据进行采集,再通过背景消解模块对第一背景数据进行接收后,对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获取第一背景内的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背景像素纹理特征是指第一背景数据内由背景区域的像素分布、颜色、亮度、纹理等因素所组成的纹理的复杂性、边缘的变化等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是用于描述第一背景内的颜色分布和特征,背景区域字符特征是指第一背景内所包含的一切其他字母、数字、图等特征,为后续实现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夯实基础。
步骤A400: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码;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A400还包括:
步骤A410:将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隐形码验证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获取验证锚框,所述验证锚框由边缘像素坐标集构建获取;
步骤A420:获取所述隐形码验证设备当前的扫描区域,并采集所述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
步骤A430:将所述验证锚框对应的边缘像素坐标集与所述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进行坐标匹配,当满足预设匹配度时,锁定扫描区域进行验证,得到处于所述扫描区域内的第一扫描数据。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A420包括:
步骤A411:判断所述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是否为融合标签赋码;
步骤A412:若所述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为标签融合赋码,获取第二防伪码,其中,所述第二防伪码与所述隐形防伪码结合赋码;
步骤A413:根据所述第二防伪码和所述隐形防伪码的融合方式,确定所述验证锚框的边缘像素坐标集。
在本申请中,通过隐形码验证设备对进行验证扫描,待验证产品是指具有隐形码但未进行产品防伪溯源验证的产品,是指首先将上述所接收的第一背景数据发送至隐形码验证设备内,根据第一背景数据内所包含的背景特征对隐形码喷印区域进行快速定位,确定并获取验证锚框,验证锚框是用于对待验证产品表面上进行喷印隐形码的区域锁定,该验证锚框是基于边缘像素坐标集进行构建所获,是指首先对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进行判断,即待验证产品上的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是否为融合标签赋码,融合标签赋码是指在一物一码标签上增加超级隐形码,采用表面满铺或关键位置赋码或与二维码结合等方式所进行的喷码操作,若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为标签融合赋码,则获取第二防伪码,其中,第二防伪码是通过与隐形防伪码进行结合赋码的喷码,进一步的,根据第二防伪码和隐形防伪码的融合方式,对验证锚框位置进行确定,同时根据验证锚框的位置依次采集边缘像素坐标,生成验证锚框的边缘像素坐标集,由此完成验证锚框的构建。
进一步的,通过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全面扫描,确定待验证产品当前的扫描区域,在所确定的扫描区域内包含待验证产品需要验证的隐形防伪码,同时对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依次进行点位采集,生成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最终将验证锚框所对应的边缘像素坐标集与扫描区域所对应的边缘像素坐标集进行依次进行坐标重合度匹配,将坐标重合度与预设匹配度进行比较,预设匹配度可以设置为80%,当满足预设匹配度时,则对扫描区域进行锁定验证,从而得到处于扫描区域内的第一扫描数据,且在第一扫描数据中包含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防伪码,实现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有着限定的作用。
步骤A500: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进行背景消解,得到第一扫描码;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A500还包括:
步骤A510: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其中,所述背景消解模块通过提取所述第一扫描数据的像素纹理特征、颜色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字符特征,并与所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所述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所述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
步骤A520:分别设置所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的熵算子,基于熵算子进行融合计算,输出融合匹配度;
步骤A530:将融合匹配度大于预设融合匹配度的像素坐标进行标识,得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A530包括:
步骤A531:设置用于消解的预设像素灰度值;
步骤A532:根据所述预设像素灰度值对所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的灰度值进行归置,得到消解后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其中,所述标识像素坐标集合中的像素灰度值均为所述预设像素灰度值。
在本申请中,为了更精准的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则需要将第一扫描数据输入至背景消解模块中进行背景消解,其中,在背景消解模块内通过所提取第一扫描数据内所包含的像素纹理特征、颜色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字符特征,与背景消解模块内的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进行特征比对,是指分别将像素纹理特征与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进行特征比对,将颜色空间特征与背景颜色空间特征进行特征比对,将区域字符特征与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进行特征比对,将比对吻合的特征作为消解对象数据,从而根据特征比对吻合度对应确定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
进一步的,分别设置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的熵算子,基于熵算子进行融合计算,首先根据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设置对应的熵值,其匹配度越高则熵值越高,继而根据熵值进行加权计算,
加权计算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汇总以及精确确定权重后再进行针对性计算,示例性的,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权重占比可以为第一影响系数:第二影响系数为3:2:4,则加权计算过程后的影响参数分别为第一影响参数*0.3,第二影响参数*0.2,第三影响参数*0.4,根据该加权计算结果输出融合匹配度,对融合匹配度与预设融合匹配度进行比较,预设融合匹配度是基于历史融合数据的均值设定所获,将融合匹配度大于预设融合匹配度的像素坐标进行标识,根据所有标识的像素坐标获取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
进一步的,设置用于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的预设像素灰度值,预设灰度值是根据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内像素亮度或灰度级别的数值,可以是255表示最亮,同时根据预设像素灰度值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的灰度值进行归置,是指将预设像素灰度值作为索引数据,依次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所对应的灰度值进行遍历比对,将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所对应的灰度值按照预设像素灰度值进行替换,从而获取完成消解后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以便为后期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时作为参照数据。
步骤A600: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A600还包括:
步骤A610: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
步骤A620:构建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对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降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
步骤A630:根据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进行加密编码,生成第一深度隐形码;
步骤A640:当所述第一扫描码的缺陷度大于预设缺陷度,基于所述第一深度隐形码对所述第一产品进行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在本申请中,为了对具有隐形码的产品进行更为准确的防伪溯源验证,则需要对第一隐形码与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的验证,而在第一隐形码和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之前,还需要对第一扫描码进行缺陷验证,是指首先通过第一隐形码内所包含的点阵确定第一隐形码内的点阵分布,是通过采用隐形点阵技术以纳米级点阵为单位,在1平方毫米的区域内形成几乎无限数量的微观图像、单元图像,进一步的构建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对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降维处理,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是用于衡量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内的每个点位之间的距离相近程度,其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KL为表征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之间接近程度的衡量指标,令KL趋于0为约束条件进行降维处理,L为表征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之间相似度的散度,为基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中关于点阵xi与点阵xj的相似度概率;/>为基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中关于点阵zi与点阵zj的相似度概率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
再通过点阵分布降维处理,是将高维的点阵数据转化为低维表示的过程,从而对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进行确定,进一步的,根据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进行加密编码,是基于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的特性来隐藏和保护第一隐形码的内容,从而生成第一深度隐形码,同时对第一扫描码的缺陷度与预设缺陷度进行比对,预设缺陷度是根据第一扫描码内识别的最小特征进行设定所获,当第一扫描码的缺陷度大于预设缺陷度时,则视为此时第一扫描码存在的缺陷无法与第一扫描码进行比对,需要通过第一深度隐形码对第一产品进行防伪码的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当第一扫描码的缺陷度小于预设缺陷度时,则直接通过第一隐形码与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的验证,是通过防伪系统将获取的第一扫描码与第一隐形码进行比对,确认防伪码是否有效,从而生成第一防伪验证结果进行输出,提高后期实现对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进行验证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技术效果,实现了增加隐形码的提取完整性,提高验证准确性。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系统,系统包括:
隐形码获取模块1,所述隐形码获取模块1用于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
背景数据获取模块2,所述背景数据获取模块2用于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背景数据之间包括映射编码;
特征识别模块3,所述特征识别模块3用于建立背景消解模块,将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与所述背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得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
验证扫描模块4,所述验证扫描模块4用于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码;
背景消解模块5,所述背景消解模块5用于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进行背景消解,得到第一扫描码;
第一验证模块6,所述第一验证模块6用于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点阵分布模块,所述点阵分布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
降维处理模块,所述降维处理模块用于构建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对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降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
加密编码模块,所述加密编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进行加密编码,生成第一深度隐形码;
第二验证模块,所述第二验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扫描码的缺陷度大于预设缺陷度,基于所述第一深度隐形码对所述第一产品进行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第一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其中,所述背景消解模块通过提取所述第一扫描数据的像素纹理特征、颜色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字符特征,并与所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所述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所述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
融合计算模块,所述融合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设置所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的熵算子,基于熵算子进行融合计算,输出融合匹配度;
标识模块,所述标识模块用于将融合匹配度大于预设融合匹配度的像素坐标进行标识,得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灰度值设置模块,所述灰度值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用于消解的预设像素灰度值;
归置模块,所述归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像素灰度值对所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的灰度值进行归置,得到消解后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其中,所述标识像素坐标集合中的像素灰度值均为所述预设像素灰度值。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隐形码验证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获取验证锚框,所述验证锚框由边缘像素坐标集构建获取;
坐标采集模块,所述坐标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隐形码验证设备当前的扫描区域,并采集所述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
坐标匹配模块,所述坐标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验证锚框对应的边缘像素坐标集与所述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进行坐标匹配,当满足预设匹配度时,锁定扫描区域进行验证,得到处于所述扫描区域内的第一扫描数据。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是否为融合标签赋码;
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隐形防伪码的喷码方式为标签融合赋码,获取第二防伪码,其中,所述第二防伪码与所述隐形防伪码结合赋码;
坐标确定模块,所述坐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防伪码和所述隐形防伪码的融合方式,确定所述验证锚框的边缘像素坐标集。
本说明书通过前述对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系统,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
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背景数据之间包括映射编码;
建立背景消解模块,将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与所述背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得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
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码;
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其中,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提取所述第一扫描数据的像素纹理特征、颜色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字符特征,并与所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所述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所述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分别设置所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的熵算子,基于熵算子进行融合计算,输出融合匹配度;将融合匹配度大于预设融合匹配度的像素坐标进行标识,得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背景消解后,得到第一扫描码;
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
构建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对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降维处理,得到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
根据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进行加密编码,生成第一深度隐形码;
当所述第一扫描码的缺陷度大于预设缺陷度,基于所述第一深度隐形码对所述第一产品进行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相似度概率分布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KL为表征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之间接近程度的衡量指标,令KL趋于0为约束条件进行降维处理,L为表征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之间相似度的散度,为基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降维点阵分布中关于点阵x^i与点阵x^j的相似度概率;/>为基于所述第一隐形码的点阵分布中关于点阵z^i与点阵z^j的相似度概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还包括:
设置用于消解的预设像素灰度值;
根据所述预设像素灰度值对所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的灰度值进行归置,得到消解后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其中,所述标识像素坐标集合中的像素灰度值均为所述预设像素灰度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发送至所述隐形码验证设备中,根据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获取验证锚框,所述验证锚框由边缘像素坐标集构建获取;
获取所述隐形码验证设备当前的扫描区域,并采集所述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
将所述验证锚框对应的边缘像素坐标集与所述扫描区域的边缘像素坐标集进行坐标匹配,当满足预设匹配度时,锁定扫描区域进行验证,得到处于所述扫描区域内的第一扫描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隐形码的喷码方式是否为融合标签赋码;
若所述隐形码的喷码方式为标签融合赋码,获取第二防伪码,其中,所述第二防伪码与所述隐形码结合赋码;
根据所述第二防伪码和所述隐形码的融合方式,确定所述验证锚框的边缘像素坐标集。
7.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隐形码获取模块,所述隐形码获取模块用于交互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根据所述隐形防伪码管理系统,获取第一产品对应的第一隐形码;
背景数据获取模块,所述背景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隐形码喷码设备的背景采集模块采集喷码背景信息并存储,获取所述第一隐形码对应的第一背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背景数据之间包括映射编码;
特征识别模块,所述特征识别模块用于建立背景消解模块,将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与所述背景采集模块连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背景数据并对所述第一背景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得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背景区域字符特征;
验证扫描模块,所述验证扫描模块用于根据隐形码验证设备对待验证产品进行验证扫描,得到第一扫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数据包括携带背景数据的隐形码;
背景消解模块,所述背景消解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扫描数据输入所述背景消解模块中,其中,所述背景消解模块提取所述第一扫描数据的像素纹理特征、颜色空间特征以及区域字符特征,并与所述背景像素纹理特征、所述背景颜色空间特征以及所述背景区域字符特征进行比对,得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分别设置所述纹理匹配度、颜色匹配度以及字符匹配度的熵算子,基于熵算子进行融合计算,输出融合匹配度;将融合匹配度大于预设融合匹配度的像素坐标进行标识,得到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对待消解的标识像素坐标集合进行消解,背景消解后,得到第一扫描码;
第一验证模块,所述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隐形码和所述第一扫描码进行防伪系统验证,得到第一防伪验证结果。
CN202410027291.7A 2024-01-09 2024-01-09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541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7291.7A CN117541271B (zh) 2024-01-09 2024-01-09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7291.7A CN117541271B (zh) 2024-01-09 2024-01-09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1271A CN117541271A (zh) 2024-02-09
CN117541271B true CN117541271B (zh) 2024-03-15

Family

ID=8979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7291.7A Active CN117541271B (zh) 2024-01-09 2024-01-09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1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7670B (zh) * 2024-02-26 2024-05-10 西安肖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的bim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9881A (ja) * 2000-09-26 2002-04-05 Toppan Forms Co Ltd バーコード所持体
CN101299246A (zh) * 2008-06-24 2008-11-05 深圳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伪功能的二维码
CN105642478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深圳市图雅丽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隐形码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9598173A (zh) * 2018-11-21 2019-04-09 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9881A (ja) * 2000-09-26 2002-04-05 Toppan Forms Co Ltd バーコード所持体
CN101299246A (zh) * 2008-06-24 2008-11-05 深圳矽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伪功能的二维码
CN105642478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深圳市图雅丽特种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隐形码定位的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9598173A (zh) * 2018-11-21 2019-04-09 深圳盈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装置及其扫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1271A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41271B (zh) 基于隐形码的产品防伪溯源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3761799B (zh) 一种基于纹理图像特征的票据防伪方法和装置
CN101537751B (zh) 一种防伪印刷的处理方法
CN105550730B (zh) 一种安全二维码制作方法、解码方法及安全二维码标识
US20080144947A1 (en) Object Authentication Using Encoded Images Digitally Stored on the Object
CN102708391B (zh) 一种基于分形图形的防伪标签及防伪验证方法
MXPA05001124A (es) Etiquetas a prueba de falsificacion y manipulacion con caracteristicas de incidencia aleatoria.
CN104537544A (zh) 带覆盖层的基于背景纹理特征提取的商品二维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CN113435556A (zh) 一种点阵码的生码、解码方法及防伪方法
CN106934440B (zh) 一种编码信息中嵌入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20200151738A1 (en) Data Driven Product Authenticity Verification
CN116664961B (zh) 基于信码的防伪标签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4616389A (zh) 印章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260900A (zh) 一种产品唯一标识防伪方法及装置
CN109816077A (zh) 一种二维码信息的隐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098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防伪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392664B (zh) 防伪二维码生成方法、验伪方法和装置
CN106934756B (zh) 一种单色或专色图中嵌入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57531B (zh) 用于印刷产品的防伪标记的方法和系统
US11361177B2 (en) Composite information bearing devices
US20130193218A1 (en)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 Incrementally Completed Security Mark
CN104616391B (zh) 票据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3988242A (zh) 基于多区域的防伪码生成与校验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9344935B (zh) 防伪印刷物及其印制方法
JP3903436B2 (ja) 印影の認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