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8978A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8978A
CN117538978A CN202311541300.6A CN202311541300A CN117538978A CN 117538978 A CN117538978 A CN 117538978A CN 202311541300 A CN202311541300 A CN 202311541300A CN 117538978 A CN117538978 A CN 117538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structur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p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13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佩琴
方丽婷
苏冰淋
吴玲
沈柏平
陈小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13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8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8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8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增亮膜,增亮膜位于导光板一侧,增亮膜可以包括沿目标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棱镜结构,第三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棱镜结构,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三部分具有第三折射率,第二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第二部分可以将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粘合在一起,能够防止相互滑动,从而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第二棱镜结构在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与第一棱镜结构在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收敛超大视角的漏光,从而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Back Light Unit,BLU)可以为显示装置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包括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可以将较大传播方向的光线集中到正面较小的角度内,从而实现对光线收敛。
现有的增亮膜一般为单层棱镜结构,可以在光垂直方向进行35°视角范围内收敛光线,而在大视角内如35°~65°出光较差,在大于65°视角范围内存在漏光浪费,无法满足客户对大视角规格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位于同一张膜片上,能够防止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互滑动,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满足客户的大视角出光要求,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内的光源;
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目标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沿所述目标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棱镜结构,所述第三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棱镜结构;
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三部分具有第三折射率,所述第二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和所述第三折射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增亮膜,光源位于导光板所在平面内,导光板可以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在垂直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目标方向上,增亮膜位于导光板一侧,增亮膜可以包括沿目标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棱镜结构,第三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棱镜结构,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三部分具有第三折射率,第二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折射率大小的设置能够实现光线在增亮膜中进行收敛的效果,第二部分可以将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粘合在一起,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位于同一张膜片上,能够防止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互滑动,从而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保障出光效果。并且,第二棱镜结构在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与第一棱镜结构在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这样,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增亮膜时,第一棱镜结构可以将光线进行收敛,收敛超大角度的漏光比如大于65°视角范围内的漏光,接着光线经过第二棱镜结构,由于第二棱镜结构与第一棱镜结构相互错开,经过第一棱镜结构的光线在第二棱镜结构中再次发生折射,光线向内偏折,可以进一步的收敛超大视角的漏光,从而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满足客户的大视角出光要求,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和传统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和传统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6和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和传统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和传统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和传统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申请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申请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01、导光板102和增亮膜103。
光源101位于导光板102所在平面内,比如,光源101可以位于导光板102的侧面,导光板102可以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从而使光源101发出的光更加均匀和稳定。可以将垂直于导光板102所在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目标方向,目标方向可以为竖直向上的方向,在目标方向上,增亮膜103位于导光板102的一侧,即增亮膜103和导光板102层叠放置。
增亮膜103可以包括沿目标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部分1031、第二部分1032和第三部分1033,其中,第一部分103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棱镜结构10311,第三部分1033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棱镜结构10331,第二部分1032位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之间,第二部分1032可以填充在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间隙内,从而提供平整的膜层表面,此外,第二部分1032可以将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粘合在一起,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位于同一张膜片上,能够防止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相互滑动,从而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保障出光效果,两层合一还能降低增亮膜103的厚度。
增亮膜103的第一部分1031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部分1032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三部分1033具有第三折射率,第二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从而在光线出射方向上,增亮膜103的折射率先变小后变大,举例来说,第一折射率或第三折射率可以大于或等于1.6,且小于或等于1.7,第二折射率可以大于或等于1.2,且小于或等于1.4。这样,光线经过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会向内偏折,折射率大小的设置能够实现光线在增亮膜103中进行收敛的效果。
第二棱镜结构10331在第一部分1031的正投影,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在第一部分1031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光源101发出的光线经过增亮膜103时,第一棱镜结构10311可以将光线进行收敛,能够收敛超大角度的漏光比如大于65°视角范围内的漏光,接着光线经过第二棱镜结构10331,由于第二棱镜结构10331与第一棱镜结构10311相互错开,经过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光线在第二棱镜结构10331中再次发生折射,光线向内偏折,可以进一步的收敛超大视角的漏光,从而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满足客户的大视角出光要求,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举例来说,第一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均为1.6,第二折射率为1.1,根据折射率公式,假设光线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入射到第二部分1032的入射角为15°,则出射角为22°,光线从第二部分1032入射到第三部分1033的入射角为67°,出射角为39°,若光线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出射后不经过第三部分1033,则以67°出光,而在经过第三部分1033后,光线会向内偏折,入射到第三部分的角度为39°,光线角度变化28°,此后,经过第二棱镜结构10331后出射的光线相比于从第一棱镜结构10311直接出射的光线而言会向内偏折,因此第三部分1033能够使光线发生向内偏折。
具体地,第二棱镜结构10331和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合,也可以完全错开,如果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重合部分比较多,则光线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出射后,光线更不容易入射进第二棱镜结构10331内,只有少量角度的光线可以入射进第二棱镜结构10331。图1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完全错开,二者的正投影完全不重合,这样,相比于部分重合,第二棱镜结构10331位于光线出射方向上,更多角度的光线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出射后能够进入第二棱镜结构10331发生偏折,进一步提高大角度出光亮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第一部分1031的多个第一棱镜结构10311可以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三部分1033的多个第二棱镜结构10331可以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一方向与导光板102所在平面平行,并且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为同一方向,这样,光线经过第一棱镜结构10311之后进入第二棱镜结构10331发生偏折,能够提高大视角范围的出光亮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或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第一棱镜结构10311或第二棱镜结构10331可以为三棱柱结构,三棱柱在增亮膜103所在平面内延伸,多个三棱柱结构在增亮膜103所在平面内排列放置,三棱柱的延伸方向与排列方向相互垂直,既能保障实现超大视角光线收敛,三棱柱结构的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制作流程也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当然,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四边形或五边形等。
具体地,在沿垂直于导光板102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即目标方向上),第一棱镜结构10311或第二棱镜结构10331远离导光板102一侧距离导光板102最远的一段可以为弧形,则截面形状可以为一段弧形和线段组成的封闭形状,可以表示为R角形状,R角度可任意角度,这种形状具有连续的表面,能够对各个角度的光线进行收敛,相比于三棱柱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超大视角光线的收敛效果,35°~65°大视角范围内出光亮度更高,此外,中心视角0°处的亮度也会有所提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R角形状,参考图1所示。将常规背光模组和本方案背光模组进行仿真,可以得到表1和如图3的仿真图,图3中的(a)表示亮度大小,图3中的(b)表示常规背光模组的仿真图,图3中的(c)表示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仿真图。
表1常规背光模组和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
其中,区域1为在横坐标方向(H)上视角范围40°以内,纵坐标方向(V)上视角范围20°以内,区域1对应图中的小虚方框区域内,区域2为在横坐标方向(H)上视角范围45°以内,纵坐标方向(V)上视角范围30°以内,区域2对应图中的大虚方框区域内,后续不再重复说明,均以此范围表示区域1和区域2,可以以区域2的亮度变化代表大视角35°~65°的亮度变化,图中椭圆形区域表示超大视角范围(>65°)对应的区域。
常规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为5322,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中心亮度为6234,中心亮度提高了17%。常规背光模组在区域1亮度为3212,本方案背光模组在区域1亮度为3195,降低了1%,常规背光模组在区域2亮度为1766,本方案背光模组在区域2亮度为2158,提高了22%,在仿真图的边缘位置光线亮度也明显降低,说明超大角度漏光幅度减少,大视角范围内亮度明显提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垂直于导光板102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棱镜结构10311远离导光板102一侧距离导光板102最远的一段可以为弧形,也即第一棱镜结构10311为R角形状,从而提高在大视角角度范围内的出光亮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可以均为R角形状,参考图4所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视角范围内35°~65°的光亮度,减小在65°以上的超大视角范围的漏光。通过表2和图5的仿真结果可以发现,本方案背光模组相对于常规背光模组,区域2亮度明显提升,此外,中心亮度和区域1的亮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超大视角漏光幅度明显减少。
表2常规背光模组和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可以均为三角形,参考图6所示,从而在保障大视角出光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时,三角形包括第一斜边、第二斜边和底边,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位于底边远离导光板102的一侧,即截面形状为正立放置的三角形,其中第一斜边与底边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二斜边与底边之间具有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可以相等,使得在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左右两侧的光亮度相等,出光更加均匀。
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也可以不相等,参考图7所示,这样,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的倾斜程度不同,对光线的折射情况也不同,比如,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则第一斜边与目标方向的夹角较小,第二斜边与目标方向的夹角较大,第二斜边长度更长,更多的光线在第二斜边所在斜面上发生折射,在第一斜边所在斜面上发生折射的光线较少,从而提高第二斜边一侧的大视角范围内的亮度,光型向一侧偏移,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具体地,第一角度可以小于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35°,既能满足光型向一侧偏移的效果,还能保障大视角出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不相等,根据表3和图8仿真结果可以发现,区域2的亮度得到大幅提升,提升69%,并且光型向一侧发生偏移。
表3常规背光模组和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时,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可以大于第二距离,具体地,第一距离可以为第二距离的整数倍,比如第一距离为第二距离的2倍,也可以为3、4、5或6倍,这样,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10311之间可以对应设置多个第二棱镜结构10331,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数量大于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数量,从而使得从第二棱镜结构10331出的光更加细腻,光线更加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为R角形状,参考图9所示,相邻的第一棱镜结构10311之间具有2个第二棱镜结构10331,根据表4和图10仿真结果可以发现,区域2域的亮度得到大幅提升。
表4常规背光模组和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第一距离为第二距离的2倍,参考图11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棱镜结构10311可以沿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第二棱镜结构10331可以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二方向可以位于导光板102所在平面内,且与第一方向垂直,也就是说,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分别沿不同的方向排布,参考图12所示和图13所示,图13为图12在AA向的截面示意图,这样,能够实现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都进行收光,光型更加趋于圆形,在各个方向上的亮度变化情况基本相似,提升显示的均一性。
根据表5和图14仿真结果可以发现,中心亮度得到明显提升,超大角度漏光也大幅减少。
表5常规背光模组和本方案背光模组的仿真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固定框,参考图15和图16所示,图15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同时的示意图,图16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时的示意图,固定框107位于增亮膜103的四周,用于固定增亮膜103,在第一方向上,增亮膜103和固定框107之间具有第三距离x,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棱镜结构10311具有第一宽度w1,在第二方向上第二棱镜结构10331具有第二宽度w2,第三距离x大于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其中,第一宽度w1或第二宽度w2可以大于或等于2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0微米。这样,增亮膜103和固定框107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宽度,这样,可以留有空隙使得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错开设置,避免空隙宽度过小导致无法实现错开设置,保障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具有第一棱镜结构10311和第二棱镜结构10331的增亮膜103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7所示,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反射膜104、扩散膜105和多层反射偏振膜106,反射膜104位于导光板102远离增亮膜103一侧,能够将从导光板102底部漏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102实现再次利用,扩散膜105位于导光板102和增亮膜103之间,能够起到匀光作用,多层反射偏振膜106位于增亮膜103远离导光板102一侧,也就是说,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反射膜104、导光板102、扩散膜105、增亮膜103和多层反射偏振膜1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增亮膜,光源位于导光板所在平面内,导光板可以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在垂直于导光板所在平面的目标方向上,增亮膜位于导光板一侧,增亮膜可以包括沿目标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棱镜结构,第三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棱镜结构,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折射率,第三部分具有第三折射率,第二折射率小于第一折射率和第三折射率,折射率大小的设置能够实现光线在增亮膜中进行收敛的效果,第二部分可以将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粘合在一起,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位于同一张膜片上,能够防止第一棱镜结构和第二棱镜结构相互滑动,从而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保障出光效果。并且,第二棱镜结构在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与第一棱镜结构在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这样,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增亮膜时,第一棱镜结构可以将光线进行收敛,收敛超大角度的漏光比如大于65°视角范围内的漏光,接着光线经过第二棱镜结构,由于第二棱镜结构与第一棱镜结构相互错开,经过第一棱镜结构的光线在第二棱镜结构中再次发生折射,光线向内偏折,可以进一步的收敛超大视角的漏光,从而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满足客户的大视角出光要求,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如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触摸显示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包围显示区设置,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100和第二显示区200,显示区用于设置发光元件,第一显示区100可以设置摄像头,非显示区NA用于设置走线,该显示装置采用前述的背光模组,由于第二棱镜结构与第一棱镜结构相互错开,经过第一棱镜结构的光线在第二棱镜结构中再次发生折射,光线向内偏折,可以进一步的收敛超大视角的漏光,从而提高在35°~65°大视角范围内的出光,满足客户的大视角出光要求,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内的光源;
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目标方向上,位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沿所述目标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棱镜结构,所述第三部分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棱镜结构;
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投影不完全重合,所述第一部分具有第一折射率,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二折射率,所述第三部分具有第三折射率,所述第二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和所述第三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沿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或所述第二棱镜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距离所述导光板最远的一段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距离所述导光板最远的一段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包括第一斜边、第二斜边和底边,所述第一斜边和所述第二斜边位于所述底边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斜边与所述底边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斜边与所述底边之间具有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棱镜结构,所述第三部分具有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或,所述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导光板所在平面内,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棱镜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棱镜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二距离的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位于所述增亮膜的四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增亮膜和所述固定框之间具有第三距离;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具有第一宽度,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宽度和所述第二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或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或等于2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0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增亮膜一侧的反射膜;
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增亮膜之间的扩散膜;
位于所述增亮膜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多层反射偏振膜。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311541300.6A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538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1300.6A CN117538978A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1300.6A CN117538978A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8978A true CN117538978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1300.6A Pending CN117538978A (zh) 2023-11-17 2023-11-17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89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8708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7439938B2 (en) Multi-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n optical path changing device
JP4053626B2 (ja) 面光源装置並びに非対称プリズムシート
AU2018201933A1 (en) Directional backlight
KR20080067049A (ko) 쐐기형 배면프리즘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TW201109739A (e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CN211979374U (zh) 调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3296314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00024752A (ko) 프리즘 시트와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8425103B2 (en)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a light guide plate with prismatic struc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620361B2 (en) Super directional light guide film and thin film type back light unit for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JP200620853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64320B1 (ko) 배면에 계단구조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도광판
CN117538978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90285947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60141110A (ko) 다중 패널 표시장치
JP2014086245A (ja) 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220004224A1 (en) Viewing angle diffusion plate and display panel
KR200395904Y1 (ko) 프리즘 시트
JP3215902U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CN216248694U (zh) 一种分光膜及Mini LED背光模组
KR200413319Y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도광판
TWI817775B (zh) 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KR101374362B1 (ko) 광학필름,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6979532U (zh) 一种菲涅尔结构分光膜及Mini LED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