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6314B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6314B
CN113296314B CN202110609415.9A CN202110609415A CN113296314B CN 113296314 B CN113296314 B CN 113296314B CN 202110609415 A CN202110609415 A CN 202110609415A CN 113296314 B CN113296314 B CN 1132963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94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6314A (zh
Inventor
黄建谋
周文泣
陈建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94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6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6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6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6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6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感光元件,背光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感光元件与第二出光区交叠;第二出光区内,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二导光板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导光板的第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网点,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为平面结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显示模组。本发明可以提升第二出光区的出光亮度、保证出光均匀性的同时,还可以在感光元件使用时,提升第二出光区的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现有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终端显示屏的技术也不断革新,各大厂商都在追求全面屏的极致屏占比;对于终端而言,其显示屏一侧除了屏幕之外,所必须的显示外置部件还至少包括前置摄像头,而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全面屏的前置摄像头的处理,要么是在前面板上让出摄像头的位置,如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那么是采用升降式结构隐藏摄像头,前者屏幕显示缺乏整体性,后者终端则显得厚重,升降结构则降低了终端的一致性。因此“屏下摄像头技术”应运而生。屏下摄像头技术是指在不破坏屏幕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全面屏显示。屏幕显示区分为两个部分:常规显示区以及屏下摄像头区,在摄像头关闭时,屏下摄像头区用于画面显示,实现全面屏显示,在摄像头开启时实现摄像功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屏下摄像头虽然可以隐藏在屏幕之下,但这也就会导致显示屏上设置摄像头对应的区域光线不足,暗区明显,显示均一性差,进而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解决显示时摄像头区域因光线不足、暗区明显的问题,提高显示均一性,还可以避免影响拍摄效果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上设置摄像头对应的区域光线不足、暗区明显,显示均一性差,进而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全面屏,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位于远离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背光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第一出光区与第二出光区相邻设置,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之间设有遮光件;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感光元件与第二出光区交叠;第一出光区内,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源组件和多层堆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片,第一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多层第一光学膜片包括第一导光板;第二出光区内,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二导光板;第二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二导光板包括远离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一侧和靠近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二侧;第二导光板的第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网点,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为平面结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显示模组,显示面板位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可以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模组,背光模组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之间的遮光件用于遮挡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各自的光线,避免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的光线相互串扰而影响各自的出光效果。本发明设置背光模组的第二出光区内,第二导光板的第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网点,从而可以使得从第二光源组件的第二光源的出光面出射的光线经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后进入第二导光板内部,由于第二导光板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网点,使得光线入射至第一侧时,经第一网点反射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射出,即第一网点可以破坏第二导光板内部光线的全反射现象,使得第二光源入射至第二导光板内的光线在经过各第一网点的表面反射后,能从第二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并且本发明还设置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为平面结构,即第二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平面结构,可以尽量避免影响第二出光区的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如感光元件为摄像头时,若第二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凹凸不平的不是平面的结构,则很可能该凹凸不平的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容易改变外部光线(如外部环境光)的光路走向,进而在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由于外部光线的光路走向改变后,摄像头接收到的外部光线均一性很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清晰度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为平面结构,有利于提升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第二出光区设置的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二导光板,实现对第二出光区补光效果、提升第二出光区的出光亮度、保证出光均匀性,还可以使得第二出光区的出射光线尽可能多的以垂直于第二导光板出光面的方向或接近垂直于第二导光板出光面的方向出射,可以有效避免正视角下在第二出光区出现暗区的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在感光元件使用时,提升第二出光区的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H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J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区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变化趋势对应的函数示意图;
图17是图2和图5中第一网点向第一侧的第一投影的形状图;
图18是图10中第一网点向第一侧的第一投影的形状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图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包括:背光模组10和感光元件20,感光元件20位于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第一出光区LA1与第二出光区LA2相邻设置,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之间设有遮光件30;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Z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指的是背光模组10的最终光线出射的表面),感光元件20与第二出光区LA2交叠;
背光模组10的第一出光区LA1内,背光模组10包括第一光源组件101和多层堆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片1020,第一光源组件101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多层第一光学膜片1020至少包括第一导光板102;
第二出光区LA2内,背光模组10包括第二光源组件103和第二导光板104;第二光源组件103为侧入式光源组件;
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第二导光板104包括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第一侧104A和靠近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第二侧104B;
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包括多个第一网点1041,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侧104B为平面结构。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包括背光模组10和感光元件20,感光元件20位于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一侧;可选的,背光模组10可以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容纳空间用于设置背光模组10的各结构(如光源、光学膜片等),在感光元件20位置处的壳体100可开设有镂空孔100A,镂空孔100A处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一侧用于设置感光元件20,感光元件20可以包括摄像头组件,即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000可以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模组。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第一出光区LA1与第二出光区LA2相邻设置,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之间设有遮光件30;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感光元件20与第二出光区LA2交叠;可选的,第一出光区LA1还可以部分围绕第二出光区LA2设置,或者第一出光区LA1还可以完全围绕第二出光区LA2设置,即第一出光区LA1可以与感光元件20所对应的第二出光区LA2相邻设置(如图1所示,感光元件20位于显示模组000的角落位置,若该角落的边缘为圆弧形异形边缘则此时第二导光板104可以为扇形结构),第一出光区LA1还可以部分围绕感光元件20所对应的第二出光区LA2设置(如图3所示,感光元件20位于显示模组000的顶部边缘位置),第一出光区LA1还可以完全围绕感光元件20所对应的第二出光区LA2设置(如图4所示,感光元件20位于显示模组000靠近中部的位置),本实施例对于感光元件20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仅需满足感光元件20对应于背光模组10的第二出光区LA2即可。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的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之间设有遮光件30,可以通过遮光件30遮挡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各自的光线,避免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的光线相互串扰而影响各自的出光效果。可选的,遮光件30可以为具有遮光效果的涂层或胶带结构,本实施例对于其材料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能够遮挡两个出光区之间的光线即可。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的第一出光区LA1内,背光模组10包括第一光源组件101和多层堆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片1020,第一光源组件101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多层第一光学膜片1020至少包括第一导光板102;可选的第一光源组件101可以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光源1011,第一光源1011的出光面1011F与第一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2E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2E与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相交,图中以第一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2E与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相互垂直进行示例说明,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朝向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背光模组10的第二出光区LA2内,背光模组10包括第二光源组件103和第二导光板104,第二光源组件103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可选的第二光源组件103可以包括多个围绕第二导光板104的边缘设置的第二光源1031,本实施例对于第二光源103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第二出光区LA2的位置、形状和面积大小设置第二光源1031的数量,如图3中多个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二光源1031可设置于背光模组10的靠近边缘的位置,或者如图4中多个第二光源1031可半围绕于第二导光板104的边缘,仅需满足多个第二光源1031围绕第二导光板104的边缘设置,用于为第二导光板104提供侧入式光源即可。本实施例的第二光源1031的出光面1031F与第二导光板104的入光面104E相对设置,其中第二导光板104的入光面104E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相交,图中以第二导光板104的入光面104E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相互垂直进行示例说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朝向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
本实施例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第二导光板104包括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第一侧104A(即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相背离的一侧)和靠近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第二侧104B(可以理解为就是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包括多个第一网点1041,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侧104B为平面结构。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包括多个第一网点1041,从而可以使得从第二光源组件103的第二光源1031的出光面1031F出射的光线经第二导光板104的入光面104E后进入第二导光板104内部,由于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设置有多个第一网点1041,使得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表面存在第一网点1041构成的凹凸结构(如图2所示),进而光线入射至第一侧104A时,经第一网点1041反射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侧104B射出,即第一网点1041可以破坏第二导光板104内部光线的全反射现象,使得第二光源1031入射至第二导光板104内的光线在经过各第一网点1041的表面反射后,能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出射。并且本实施例还设置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侧104B为平面结构,即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为平面结构,可以尽量避免影响第二出光区LA2的感光元件20的使用效果,如感光元件20为摄像头时,若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为凹凸不平的不是平面的结构,则很可能该凹凸不平的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侧104B表面容易改变外部光线(如外部环境光)的光路走向,进而在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由于外部光线的光路走向改变后,摄像头接收到的外部光线均一性很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清晰度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侧104B为平面结构,有利于提升感光元件20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出光区LA2设置的第二光源组件103和第二导光板104,实现对第二出光区补光效果、提升第二出光区LA2的出光亮度、保证出光均匀性,还可以使得第二出光区LA2的出射光线尽可能多的以垂直于第二导光板104出光面104F的方向或接近垂直于第二导光板104出光面104F的方向出射,可以有效避免正视角(可以理解为观察者的观察光线垂直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的视角)下在第二出光区LA出现暗区的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在感光元件使用时,提升第二出光区的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背光出光功能的结构,如第一出光区LA的多层堆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片1020,除了可以包括第一导光板102外,还可以包括在第一导光板102上的扩散片、增亮片以及第一导光板102下方的反射片等,本实施例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侧入式背光中的背光模组的结构进行理解。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的第二出光区LA2与感光元件20对应,若在背光模组10出光面一侧设置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在第二出光区LA2所在区域对应的像素密度可以小于其他区域的像素密度,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出光区LA2的光线透过率,有利于提升摄像头组件的拍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出光区LA2的背光模组10可以仅包括第二导光板104,即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可以理解为背光模组10在第二出光区LA2的出光面10E,而背光模组10的第一出光区LA1因未设置感光元件,其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区域可以理解为正常显示区,因此第一出光区LA1内的背光模组10除包括第一导光板102外,还可以包括反射片、扩散片、增亮片等。可选的,为了进一步优化第一出光区LA1与第二出光区LA2的背光模组10的厚度,可以设置第一导光板102的厚度小于第二导光板104的厚度,进而尽可能使得第一出光区LA1与第二出光区LA2的整体膜层厚度一致,避免因整体膜层厚度不一致破坏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的平整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5,图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点1041为凹槽结构,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Z上,第一侧104A的表面朝靠近第二侧104B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网点1041;或者,第一网点1041为凸点结构,第一侧104A的表面朝远离第二侧104B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一网点1041。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设置的第一网点1041可以为凹槽结构(如图5所示),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Z上,第一侧104A的表面朝靠近第二侧104B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网点1041,可以通过激光打点、激光撞点或激光刻蚀的工艺在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形成多个凹槽结构的第一网点1041,制程工艺简单。或者,如图2所示,第一网点1041还可以为凸点结构,第一侧104A的表面朝远离第二侧104B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一网点1041,可以通过UV网版印刷技术在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形成多个凸点结构的第一网点104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网点1041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半球形凸点,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凸点,或者还可以为凹点结构,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仅需满足第一网点1041能够破坏光线的全反射条件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6,图6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第一导光板102包括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第三侧102A和靠近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第四侧102B(可以理解为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
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包括多个第二网点1021,第一导光板102的第四侧102B包括多个第一凹槽1022;
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出光区LA1内,背光模组10的第一导光板102包括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102A和第四侧102B,其中第四侧102B可以理解为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第三侧102A为第一导光板102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一侧。本实施例设置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包括多个第二网点1021,从而可以使得从第一光源组件101的第一光源1011的出光面1011F出射的光线经第一导光板102的入光面102E后进入第一导光板102内部,由于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包括多个第二网点1021,使得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表面存在第二网点1021构成的凹凸结构(如图6所示),进而光线入射至第三侧102A时,经第二网点1021反射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一导光板102的第四侧102B射出,即第二网点1021可以破坏第二导光板104内部光线的全反射现象,使得第一光源1011入射至第一导光板102内的光线在经过各第二网点1021的表面反射后,能从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出射,将侧入式的第一光源组件101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提升出光均一性。并且本实施例还设置第一导光板102的第四侧102B包括多个第一凹槽1022,即第一导光板102的出光面102F不是平面结构,可以使得光线经过各第二网点1021的表面反射后,通过多个第一凹槽1022的各个斜面折射进一步改变出射方向,使最终出射光线得到聚集增亮,进而有利于提升第一出光区LA1的出光效率和出光效果。
可选的,第一导光板102的下方可以包括反射片105,第一导光板102的上方课依次堆叠设置有扩散片106和增亮片107,反射片105用于将从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出射光反射回第一导光板102中,提高光的使用率,使得同等面积发光亮度情况下,发光效率高,功耗低。扩散片106可以包括粒径不同的多个光扩散粒子,在光线穿过该扩散片106的过程中,多个光扩散粒子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散射及反射,以此提高背光的扩散效果。由于光线自扩散片106射出后其光的指向性较差,因此需要利用增亮片107上的棱镜结构来修正光的方向,采用光的折射与反射来达到凝聚光线、提高出光亮度的目的,以增加光线自扩散片106射出后的使用效率,以提高整体背光模组的亮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设置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网点排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导光板包括的网点数量,单位面积内的导光板包括的网点数量越多则说明排布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内的导光板包括的网点数量越少则说明排布密度越小。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出光区LA2内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一出光区LA1内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可以避免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过大影响感光元件20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提高作为摄像头组件所在的第二出光区LA2的拍摄效果,进而提升拍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设置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设置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能够保证第二出光区LA2的感光元件20在使用时的使用效果和第二出光区LA2在显示时的显示效果即可。
进一步可选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出光区LA2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一出光区LA1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且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5%,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一网点1041在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的空间总占比小于或等于5%,优选的,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3%,从而可以避免第二出光区LA2内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过大,使得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的粗糙度过大,造成雾化进而影响感光元件20的拍摄效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设置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可以在40%-60%之间(可以理解为多个第二网点1021在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的空间总占比在40%-60%之间),如远离侧入式的第一光源组件101的区域(如图1中的LA11区域)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大约在50%-60%之间,而靠近侧入式的第一光源组件101的区域(如图1中的LA12区域)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可以设置在大约40%左右,从而可以满足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设置的多个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实现第一出光区LA1与正常显示区对应时的正常出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使得靠近侧入式的第一光源组件101区域因亮度损耗较小继而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可以设置相对小一些,而远离侧入式的第一光源组件101区域因亮度损耗较大继而第二网点1021的排布密度可以设置相对大一些,进而有利于保证整个第一出光区LA1的出光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出光区LA1内的第一光学膜片1020的结构不作限定,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侧入式背光的光学膜片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6中仅以第二网点1021为半球形凹槽、第一凹槽1022为V形槽结构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具体实施时,第二网点1021和第一凹槽1022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此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拼接设置,第一导光板102至少部分围绕第二导光板104;
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第一光源组件101位于第一导光板102远离第二导光板104的一侧,第二光源组件103位于第二导光板104远离第一导光板102的一侧。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出光区LA1的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出光区LA2的第二导光板104可以为两块独立的导光板结构,从而可以便于设置其自身具有的不同结构,避免集成于一体结构时增加制程工艺难度。
如图1所示,若感光元件20位于显示模组000的角落位置,若该角落的边缘为圆弧形异形边缘则此时第二导光板104可以为扇形结构,或者如图3所示,若感光元件20位于显示模组000的顶部边缘位置,即第一出光区LA1部分围绕感光元件20所对应的第二出光区LA2设置,或者如图4所示感光元件20位于显示模组000靠近中部的位置,即第一出光区LA1完全围绕感光元件20所对应的第二出光区LA2设置时,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方向Y,第一光源组件101位于第一导光板102远离第二导光板104的一侧,第二光源组件103位于第二导光板104远离第一导光板102的一侧,从而可以将补光作用的第二光源组件103设置于光线较弱的、与第一光源组件101相对的一侧,有利于实现通过第二光源组件103和第二导光板104来更好的提高第二出光区LA2亮度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6和图7,图7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拼接的侧面为第一面102C,第二导光板104与第一导光板102拼接的侧面为第二面104C;
遮光件30至少包括第一遮光结构301,第一面102C和第二面104C之间设置第一遮光结构301。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设置于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遮光区LA2之间的遮光件30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遮光结构301,第一遮光结构301设置与第二导光板104与第一导光板102之间,可选的,第一遮光结构301包括遮光胶带或遮光涂层中的任一种,若第一遮光结构301为遮光胶带,则遮光胶带为双面遮光胶带,具有粘性的两面分别贴合于第一面102C和第二面104C上,从而可以起到遮光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背光模组的稳固性;若第一遮光结构301为吸光度较好的遮光涂层,则遮光涂层的两面分别涂覆于第一面102C和第二面104C上。本实施例在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面102C和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面104C之间这是第一遮光结构301,不仅可以防止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之间光线串扰,由于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为两块独立的结构,因此第一遮光结构301的设置还可以防止大视角下能看到明显的导光板边界亮线,还可以在感光元件20使用过程中,防止第一出光区LA1内第一导光板102的光线漏进感光元件20内,影响感光元件20的使用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背光模组10中除了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还包括其他膜层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遮光结构301可以仅为遮光件30中的一部分结构(如图7所示),即第一遮光结构301负责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之间的遮光效果,其余位置的遮光效果通过遮光件30的除第一遮光结构301以外的遮光结构实现。可选的第一遮光结构301可以为遮光件30,仅需将第一遮光结构301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拉长(如图6所示),即可通过一个遮光件30将第一出光区LA1和第二出光区LA2的光线相互遮挡,达到遮光的目的,本实施例对于第一遮光结构301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8和图9,图8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H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拼接位置的网点结构,图9的放大图去除了遮光件,实际实施时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是设置有遮光件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的拼接处包括第三网点108,第三网点108包括第一分部1081和第二分部1082,第一分部1081位于第二导光板104,第二分部1082位于第一导光板10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由于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为相互独立的导光板结构,因此在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的拼接处,必然会存在相互拼接而成的第三网点108的结构。如本实施例设置在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的拼接处包括由第一分部1081和第二分部1082拼接而成的第三网点108,其中第一分部1081在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第二分部1082在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从而满足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的拼接处恰好存在拼接网点时可以又不同分部拼接形成新的网点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分部1081和第二分部1082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分部1081和第二分部1082拼接而成的第三网点108可以为规则的形状,还可以为不规则、非对称的形状,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尽可能提高拼接处的出光亮度即可。
可选的,第一网点1041和第二网点1021可以为凹槽结构,第一网点1041和第二网点1021也可以为凸点结构,则位于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拼接处的第三网点108也可以为凹槽结构和凸点结构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以第三网点108为整体凹槽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三网点108的第一分部1081和第二分部1082的设计结构。
当第三网点108为凹槽结构,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第一侧104A的表面朝靠近第二侧104B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分部1081,第三侧102A的表面朝靠近第四侧102B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分部1082时:
如图9所示,第一分部1081包括靠近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第一顶部1081A和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第一底面1081B;第一分部1081包括第一截面(由于图9为剖面图,则第一截面即为图9中示意的第一分部1081的平面),第一截面与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垂直,且第一截面经过第一顶部1081A和第一底面1081B;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以第一分部1081为凹槽结构为例示意,则第一顶部1081A为一个点结构,第一底面1081B为一个面结构。第一分部1081在第一截面上包括A点、B点、C点;其中,A点为第一截面与第一顶部1081A的交点,B点和C点为第一截面与第一底面1081B的交点,C点位于B点靠近第一导光板102的一侧;A点与B点的连线为第一线段L1,B点与C点的连线为第二线段L2,第一线段L1与第二线段L2的夹角为α1;
第二分部1082包括靠近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第二顶部1082A和远离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第二底面1082B;第二分部1082包括第二截面(由于图9为剖面图,则第二截面即为图9中示意的第二分部1082的平面),第二截面与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10E垂直,且第二截面经过第二顶部1082A和第二底面1082B;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以第二分部1082为凹槽结构为例示意,则第二顶部1082A为一个点结构,第二底面1082B为一个面结构。第二分部1082在第二截面上包括D点、E点、F点;其中,D点为第二截面与第二顶部1082A的交点,E点和F点为第二截面与第二底面1082B的交点,F点位于E点靠近第二导光板104的一侧;D点与E点的连线为第三线段L3,E点与F点的连线为第四线段L4,第三线段L3与第四线段L4的夹角为α2;其中α1大于α2;或者,A点与C点的连线长度大于D点与F点的连线长度。
本实施例以第三网点108为凹槽结构为例解释说明了第三网点108的第一分部1081和第二分部1082可以为非对称的结构,且位于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上的第一分部1081中第一线段L1与第二线段L2的夹角α1大于位于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上的第二分部1082中第三线段L3与第四线段L4的夹角α2,从而通过增大第二导光板104上拼接处的第一分部1081的凹陷深度,可以使得第二光源组件103出射的光线最终经第一分部1081反射后,有尽可能多的光线(如图9中的光线P1和光线P2)以垂直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的方向出射,增加拼接处的光通量,从而可以有利于进一步增加第二出光区LA2在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拼接处正视角亮度,可以进一步避免出现拼接处暗区的现象。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第一连线L1的长度与第三连线L3的长度相等时,设置第一分部1081的A点与C点的连线长度大于第二分部1082的D点与F点的连线长度;或者还可以在A点与C点的连线长度等于第二分部1082的D点与F点的连线长度时,设置第一分部1081的第一连线L1的长度小于第二分部1082的第三连线L3的长度;或者还可以在第一连线L1的长度与第三连线L3的长度相等时,设置第一分部1081的第二连线L2的长度大于第二分部1082的第四连线L4的长度;或者还可以在第二连线L2的长度与第四连线L4的长度相等时,设置第一分部1081的第一连线L1的长度小于第二分部1082的第三连线L3的长度;以上设置均可以使得α1大于α2,实现第一分部1081与第二分部1082为非对称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出光区LA2在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拼接处正视角亮度,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8和图9仅以第三网点108为不规则半球形凹槽为例进行示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结构,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拼接位置的网点结构,图11的放大图去除了遮光件,实际实施时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是设置有遮光件的),本实施例说明了网点可以为半球形结构,还可以为棱锥形结构,或者还可以为其他波纹形状的网点结构,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网点结构能够破坏光线的全反射条件即可,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当第三网点108为凸点结构,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J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拼接位置的网点结构,图13的放大图去除了遮光件,实际实施时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是设置有遮光件的)在垂直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方向Z上,第一侧104A的表面朝远离第二侧104B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一分部1081,第三侧102A的表面朝远离第四侧102B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二分部1082时,也可以通过设置位于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侧104A上的第一分部1081中第一线段L1与第二线段L2的夹角α1大于位于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上的第二分部1082中第三线段L3与第四线段L4的夹角α2,从而通过增大第二导光板104上拼接处的第一分部1081的凸起深度,可以使得第二光源组件103出射的光线最终经第一分部1081反射后,有尽可能多的光线以垂直于第二导光板104的出光面104F的方向出射,增加拼接处的光通量,从而可以有利于进一步增加第二出光区LA2在第一导光板102与第二导光板104拼接处正视角亮度,可以进一步避免出现拼接处暗区的现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5,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第一导光板102包括靠近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区1020A和远离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区1020B;
多个第二网点1021包括位于第一区1020A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和位于第二区1020B的多个第二子网点10212;
多个第二子网点10212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还可以包括网点过渡区,具体为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第一导光板102包括靠近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一区1020A和远离第二导光板104的第二区1020B,其中,网点过渡区即为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第一区1020A内的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的网点为第一子网点10211,第二区1020B内的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的网点为第二子网点10212,本实施例设置多个第二子网点10212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网点排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导光板包括的网点数量,单位面积内的导光板包括的网点数量越多则说明排布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内的导光板包括的网点数量越少则说明排布密度越小。即感光元件20对应的第二出光区LA2内的第二导光板104的网点密度最小,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二区1020B内密度最大,而网点过渡区即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内的网点密度位于两者之间,从而可以使得沿第二出光区LA2指向第一出光区LA1的方向,第二导光板104和第一导光板102上网点的密度大致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由于第二导光板104第一侧104A设置的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5%,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三侧102A设置的多个第二子网点10212的排布密度可以在40%-60%之间,相差较大,因此网点密度过渡区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沿第二出光区LA2指向第一出光区LA1的方向网点排布密度突然增大,造成出光亮度的对比度明显,进而出光不均匀的情况。本实施例设置多个第二子网点10212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背光模组10的出光均一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显示模组000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4中,网点过渡区即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一出光区LA1与第二出光区LA2的相邻位置处的形状设置,如图14所示,第一出光区LA1可以为一个L型的区域,若显示模组为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则网点过渡区即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的形状可以为一个围绕第二出光区LA2设置的匚型区域(未附图示意),若显示模组为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则网点过渡区即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的形状可以为一个围绕第二出光区LA2设置的圆环区域,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5中示意的第一导光板102和第二导光板104上的网点数量并不表示其实际数量,图示仅是为了清楚示意出网点的结构,具体实施时,网点的数量要比图示中的数量多,且尺寸较小,本实施例不作赘述,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导光板上的网点结构进行理解。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作为网点密度过渡区的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并不是完全相同,可以设置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着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进而可以从第二导光板104内的第一网点1041的排布密度(5%左右)慢慢增大至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二区1020B的多个第二子网点10212的排布密度(40%-60%左右),进而形成一个网点密度逐渐增加的过渡区,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背光模组10的出光均一性。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14、图15和图16,图1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区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变化趋势对应的函数示意图,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呈直线递增趋势。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的规律可以呈直线递增趋势,即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呈一个直线递增函数y1=k1×x的趋势变化(如图16所示),其中,x表示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内距离第二导光板104的位置,y1表示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k1表示系数,即随着x的增大,距离第二导光板104越远,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y1越大。
可选的,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呈曲线递增趋势。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的规律可以呈呈曲线递增趋势,即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呈一个曲线递增函数y2=k2×eax的趋势变化(如图16所示),其中,x表示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内距离第二导光板104的位置,y2表示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k2表示系数,a为常数,即随着x的增大,距离第二导光板104越远,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y2越大。或者,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呈一个曲线递增函数y3=k3×ln(x)+b的趋势变化(如图16所示),其中,x表示第一导光板102的第一区1020A内距离第二导光板104的位置,y3表示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k3表示系数,b为常数,即随着x的增大,距离第二导光板104越远,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y3越大。
本实施例举例说明了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可以呈直线递增或曲线递增的趋势变化,其中优选的,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以一个曲线递增函数y3=k3×ln(x)+b的趋势变化时,整个背光模组10的出光均一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在平行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方向上,沿第二导光板104指向第一导光板102的方向,第一区1020A内的多个第一子网点10211的排布密度呈递增变化的趋势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递增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2、图5、图10和图17和图18,图17是图2和图5中第一网点向第一侧的第一投影的形状图,图18是图10中第一网点向第一侧的第一投影的形状图,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点1041向第一侧104A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041A,第一投影1041A的边缘至少包括M点和N点,M点和N点之间的最长距离D1小于或等于5μm。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网点1041向第一侧104A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041A,无论第一网点1041为凹槽结构或是凸点结构,其形状是半球形或是棱锥形,第一投影1041A的边缘至少包括M点和N点,M点和N点之间的最长距离D1小于或等于5μm。如图17所示,若第一网点1041为半球形的凹槽结构或是半球形的凸点结构,其向第一侧104A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041A的形状为圆形,该圆形的边缘至少包括M点和N点,M点和N点之间的最长距离D1即为该圆形的直径,且该直径需小于或等于5μm;如图18所示,若第一网点1041为六棱锥形的凹槽结构或是六棱锥形的凸点结构,其向第一侧104A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041A的形状为六边形(或正六边形),该(或正六边形)的边缘至少包括M点和N点,M点和N点之间的最长距离D1即为该六边形相距最远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且该距离需小于或等于5μm。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第一网点1041向第一侧104A的第一投影1041A上最远两个点之间的距离D1小于或等于5μm,可以避免第一网点1041的尺寸过大影响第二出光区LA2内的感光元件20的使用效果,例如感光元件20为摄像头时,第一网点1041的尺寸过大容易影响成像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显示面板200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可选的,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0位于显示模组000的出光面一侧,具体位于显示模组000包括的背光模组10出光面10E的一侧。图19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可以为屏下摄像头的显示模组,背光模组至少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之间的遮光件用于遮挡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各自的光线,避免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的光线相互串扰而影响各自的出光效果。本发明设置背光模组的第二出光区内,第二导光板的第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网点,从而可以使得从第二光源组件的第二光源的出光面出射的光线经第二导光板的入光面后进入第二导光板内部,由于第二导光板的第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网点,使得光线入射至第一侧时,经第一网点反射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射出,即第一网点可以破坏第二导光板内部光线的全反射现象,使得第二光源入射至第二导光板内的光线在经过各第一网点的表面反射后,能从第二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射。并且本发明还设置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为平面结构,即第二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平面结构,可以尽量避免影响第二出光区的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如感光元件为摄像头时,若第二导光板的出光面为凹凸不平的不是平面的结构,则很可能该凹凸不平的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表面容易改变外部光线(如外部环境光)的光路走向,进而在摄像头进行拍摄时,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由于外部光线的光路走向改变后,摄像头接收到的外部光线均一性很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清晰度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第二导光板的第二侧为平面结构,有利于提升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第二出光区设置的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二导光板,实现对第二出光区补光效果、提升第二出光区的出光亮度、保证出光均匀性,还可以使得第二出光区的出射光线尽可能多的以垂直于第二导光板出光面的方向或接近垂直于第二导光板出光面的方向出射,可以有效避免正视角下在第二出光区出现暗区的现象的同时,还可以在感光元件使用时,提升第二出光区的感光元件的使用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和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位于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背光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所述第一出光区与所述第二出光区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出光区和所述第二出光区之间设有遮光件;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出光区交叠;
所述第一出光区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源组件和多层堆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多层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包括第一导光板;
所述第二出光区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
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光板包括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一侧和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二侧;
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网点,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所述第二侧为平面结构;
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光板包括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三侧和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四侧;
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所述第三侧包括多个第二网点,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所述第四侧包括多个第一凹槽;
多个所述第一网点的排布密度小于多个所述第二网点的排布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点为凹槽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朝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网点;或者,所述第一网点为凸点结构,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朝远离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凸起形成所述第一网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点向所述第一侧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边缘至少包括M点和N点,所述M点和所述N点之间的最长距离小于或等于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光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导光板的第一区和远离所述第二导光板的第二区;
多个所述第二网点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的多个第一子网点和位于所述第二区的多个第二子网点;
多个所述第二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所述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多个所述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大于多个所述第一网点的排布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沿所述第二导光板指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沿所述第二导光板指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呈直线递增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沿所述第二导光板指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区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子网点的排布密度呈曲线递增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网点的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5%。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和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位于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
所述背光模组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所述第一出光区与所述第二出光区相邻设置,所述第一出光区和所述第二出光区之间设有遮光件;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出光区交叠;
所述第一出光区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源组件和多层堆叠设置的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多层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包括第一导光板;
所述第二出光区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光源组件和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为侧入式光源组件;
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光板包括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一侧和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二侧;
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所述第一侧包括多个第一网点,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所述第二侧为平面结构;
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拼接设置,所述第一导光板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导光板;
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
在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拼接处包括第三网点,所述第三网点包括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分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导光板拼接的侧面为第一面,所述第二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导光板拼接的侧面为第二面;
所述遮光件包括第一遮光结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设置所述第一遮光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结构包括遮光胶带或遮光涂层中的任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三网点为凹槽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的表面朝靠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分部,所述第三侧的表面朝靠近所述第四侧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分部时:
所述第一分部包括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一顶部和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分部包括第一截面,所述第一截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垂直,且所述第一截面经过所述第一顶部和所述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分部在所述第一截面上包括A点、B点、C点;其中,所述A点为所述第一截面与所述第一顶部的交点,所述B点和所述C点为所述第一截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交点,所述C点位于所述B点靠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A点与所述B点的连线为第一线段,所述B点与所述C点的连线为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的夹角为α1;
所述第二分部包括靠近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二顶部和远离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分部包括第二截面,所述第二截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垂直,且所述第二截面经过所述第二顶部和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分部在所述第二截面上包括D点、E点、F点;其中,所述D点为所述第二截面与所述第二顶部的交点,所述E点和所述F点为所述第二截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的交点,所述F点位于所述E点靠近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一侧;所述D点与所述E点的连线为第三线段,所述E点与所述F点的连线为第四线段,所述第三线段与所述第四线段的夹角为α2;
α1大于α2;或者,
所述A点与所述C点的连线长度大于所述D点与所述F点的连线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网点的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5%。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
CN202110609415.9A 2021-06-01 2021-06-0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296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9415.9A CN113296314B (zh) 2021-06-01 2021-06-0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9415.9A CN113296314B (zh) 2021-06-01 2021-06-0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6314A CN113296314A (zh) 2021-08-24
CN113296314B true CN113296314B (zh) 2022-07-12

Family

ID=7732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9415.9A Active CN113296314B (zh) 2021-06-01 2021-06-01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63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9353B (zh) * 2021-10-28 2023-05-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集成光学传感器的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4114751B (zh) * 2021-11-30 2023-12-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80855B (zh) * 2021-12-23 2023-05-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17469B (zh) * 2021-12-29 2023-11-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740654B (zh) * 2022-04-20 2023-08-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4494A (ja) * 2011-02-04 2012-08-30 Toshiba Corp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0376796A (zh) * 2019-07-31 2019-10-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221168A (zh) * 2020-03-10 2020-06-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1965901A (zh) * 2020-09-14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64494A (ja) * 2011-02-04 2012-08-30 Toshiba Corp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0376796A (zh) * 2019-07-31 2019-10-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221168A (zh) * 2020-03-10 2020-06-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1965901A (zh) * 2020-09-14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6314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96314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6038193B2 (ja) 指向性バックライトを使用したベゼルフリー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470052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1600222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TWI726251B (zh) 顯示模組
JP2005221619A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6410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US20100165243A1 (en) Prism sheet, back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O2016194716A1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86645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915982A (zh) 拼接顯示裝置
KR20160016020A (ko) 균일한 휘도가 가능한 반사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10209045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0057295A1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04079408A1 (ja) 光偏向素子及び光源装置
KR20090086759A (ko) 정면 휘도가 개선된 길이방향 웨이브 패턴의 프리즘 산을갖는 프리즘 시트, 이를 채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상기백라이트 유니트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9140905A (ja) 導光板及びバックライト
JP2004133250A (ja) 反射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306430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2009157074A (ja) 光線制御ユニット
KR100989046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100880217B1 (ko) 백라이트
US20210215965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50063835A (ko) 광학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KR20150034933A (ko) 바텀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