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8329A -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8329A
CN117538329A CN202311397115.4A CN202311397115A CN117538329A CN 117538329 A CN117538329 A CN 117538329A CN 202311397115 A CN202311397115 A CN 202311397115A CN 117538329 A CN117538329 A CN 117538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ens
battery
working distance
battery tab
defec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971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
袁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ster Light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971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8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8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8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6Specially adapted optical and illumination fe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ep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6Specially adapted optical and illumination features
    • G01N2021/8809Adjustment for highlighting fla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51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 G01N2021/8887Scan or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for scan signal adjustment, for detecting different kinds of defects, for compensating for structures, markings, edges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对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液态镜头的屈光度,然后获取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电池极耳的图像,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最后通过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以确定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本申请通过不同的调整信号获取不同屈光度的电池极耳图像,并根据多张电池极耳图像融合后对电池极耳的缺陷执行检测,扩大缺陷检测的范围,提高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视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高效、轻便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具有长寿命、低自放电率、适应性广泛以及环保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移动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储能系统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锂电池出厂之前,需要对锂电池进行电池检测。极耳是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极耳由多个正极片和负极片叠加而成,正极耳的极片由多层铝箔构成,负极耳的极片则由多层铜箔构成,并且正极耳和负极耳中的部分极片为折叠形状。叠片下料和输送的过程中,电池极耳可能会遭受碰撞,导致极耳发生翻折缺陷,这种翻折缺陷可能在焊接工序中引起极耳褶皱,部分层箔材未焊接等异常情况,从而影响电池的电荷传导、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导致电池内部短路,降低电芯的安全性,可能引发电池过热、爆炸甚至火灾等严重安全问题。
极耳翻折缺陷的识别可以使用人工目视方法,该方法由人工逐个检查各个电池极耳,并判断极耳是否存在翻折缺陷,但是,该方法容易出现不同工作人员的评判标准不一致所导致的误判,并且该方法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人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拿取待测电池,可能会对电芯造成二次损伤。因此,目前常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识别极耳翻折缺陷。
在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首先由相机拍摄电池的极耳,然后由图像处理系统对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极耳是否存在翻折缺陷。但是不同电池极耳中极片的折叠程度存在差异,如果折叠的深度超出相机的拍摄范围,会导致该图像无法被图像处理系统准确识别,进而影响检测翻折缺陷的准确度,即机器视觉检测方法仍然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检测极耳极片翻折缺陷的准确度,第一方面,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液态镜头相连接,所述液态镜头用于拍摄待检测的电池极耳,所述方法包括:
在对所述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所述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
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
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所述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
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调整信号的差值为镜头控制量;在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
基于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屈光度变化量,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为所述液态镜头最佳成像面到液态镜头前端距离;
基于所述屈光度变化量确定所述镜头控制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式:
其中,WDA为第A个工作距离,为第A个工作距离对应的屈光度,K为第一常数,C为第二常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信号包括电流信号和/或电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液态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和所述镜头控制量,计算所述液态镜头在接收到不同调整信号后,分别对应的调整后工作距离;
确定所述调整后工作距离中的目标工作距离,所述目标工作距离与所述初始工作距离的差值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距离对应的调整信号和所述镜头控制量,确定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从初始工作距离变化到目标工作距离时,所需的调整信号的数量n,n为正整数;
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包括:
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小于n次的所述调整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确定目标数值m,m个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的和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m为正整数;
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包括:
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小于m次的所述调整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与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光源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光线传感器和照明灯,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之前,包括:
通过所述光线传感器获取所述液态镜头采集范围内的光线强度;
如果所述光线强度小于光线强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照明灯照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融合后图像中电池极耳的翻折情况;
如果所述翻折情况符合缺陷判定标准,则对所述电池极耳执行缺陷标记,已根据被标记的电池极耳生成缺陷检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态镜头,所述液态镜头用于拍摄待检测的电池极耳,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对所述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所述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
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
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所述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
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对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液态镜头的屈光度,然后获取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电池极耳的图像,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最后通过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以确定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本申请通过不同的调整信号获取不同屈光度的电池极耳图像,并根据多张电池极耳图像融合后对电池极耳的缺陷执行检测,由于该融合图像是对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的图像,因此,该融合后图像包含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图像中的清晰成像区域,即该融合后图像能够清晰展示不同折叠程度的极片的端面图像,因此能够提高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不同折叠程度的电池极耳进行缺陷检测时,都能够具有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能够扩大缺陷检测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态镜头拍摄的电池极耳无缺陷图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折叠深度获取镜头控制量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初始工作距离调整至目标工作距离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光线强度启动照明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锂电池是一种高效、轻便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具有长寿命、低自放电率、适应性广泛以及环保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移动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储能系统以及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锂电池的出厂质量,在出厂之前,需要对锂电池进行电池检测,其中,极耳是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耳由多个正极片和负极片叠加而成,正极极耳的正极片由多层铝箔构成,负极极耳的负极片则由多层铜箔构成,并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中的部分极片为折叠形状。
叠片下料和输送的过程中,电池极耳可能会遭受碰撞,导致极耳发生翻折缺陷,这种翻折缺陷可能在焊接工序中引起极耳褶皱,部分层箔材未焊接等异常情况,从而影响电池的电荷传导、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导致电池内部短路,降低电芯的安全性,可能引发电池过热、爆炸甚至火灾等严重安全问题。
为了减少上述安全问题的发生,需要对锂电池的极耳翻折情况执行检测识别,极耳翻折缺陷的识别可以使用人工目视方法,该方法由人工逐个检查各个电池极耳,并判断极耳是否存在翻折缺陷,但是,该方法容易出现不同工作人员的评判标准不一致所导致的误判,并且该方法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人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拿取待测电池,可能会对电芯造成二次损伤。因此,目前常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识别极耳翻折缺陷。
在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首先由相机拍摄电池的极耳,然后由图像处理系统对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极耳是否存在翻折缺陷。但是不同电池极耳中极片的折叠程度存在差异,如果折叠的深度超出相机的拍摄范围,会导致该图像无法被图像处理系统准确识别,进而影响检测翻折缺陷的准确度,即机器视觉检测方法仍然存在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了提高检测极耳极片翻折缺陷的准确度,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控制器与液态镜头相连接,其中,液态镜头用于拍摄待检测的电池极耳,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0:在对所述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
液态镜头中的透镜中可以填充有特殊的液体,例如水和油的混合液体,液态镜头采用电润湿工艺来实现卓越的自动聚焦功能。电润湿过程可将特殊的液体快速准确地塑造成有效的镜片。
在接收到控制器传输的调整信号之后,液态镜头的表面形状会发生改变,该表面形状的改变会引发液态镜头的屈光度的改变。
在对电池极耳检测之前,需要将待检测的电池极耳放置在检测工位上。在放置好电池极耳之后,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向液态镜头发送拍摄指令,以控制液态镜头拍摄电池极耳。液态镜头可以根据屈光度拍摄电池极耳,而不同的屈光度所拍摄的图像的清晰度不同,因此,为了获取清晰图像,可以在对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控制器依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所述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液态镜头每接收一次调整信号,即可根据调整信号调整液态镜头的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信号可以包括电压信号和/或电压信号,控制器可以切换调整信号的发送格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选择以电压信号格式发送调整信号或以电流格式发送调整信号。
S200: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液态镜头在每接收到一次调整信号时,液态镜头中的填充液体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导致液态镜头的屈光度发生改变,液态镜头在每调整一次屈光度后,都可以根据当前屈光度拍摄电池极耳的图像,从而获取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电池极耳图像。
S300: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所述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缺陷的电池极耳的图像,其中电池左侧可以为铝极耳,电池右侧可以为铜极耳。由于不同规格的极耳尺寸及设置方式不同,例如,对于卷绕类的电池极耳,正负极耳可位于同侧,同样可以使用上述方法对该类电池极耳执行检测,本实施例对电池极耳的规格尺寸不做限定。由于不同的屈光度可获取不同的电池极耳图像,但是,在这些不同的电池极耳图像中包括不同清晰度的区域,因此,可以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电池极耳的图像进行融合处理,以将清晰度最高的区域执行融合,得到高清晰度的融合后图像,以便于后续对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
S400: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在得到融合后图像之后,可以根据极耳的缺陷种类对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通过遍历融合后图像的各个区域,获取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例如,如果需要检测的缺陷种类为翻折缺陷,则可对融合后图像进行翻折缺陷的检测。
其中,融合后图像可以包括正极耳区域和负极耳区域。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对正极耳进行缺陷检测,则可只对正极耳区域进行检测,相应的,如果需要对负极耳进行缺陷检测,则可只对负极耳区域进行检测,以减少缺陷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数据量,提高检测效率。
本申请通过不同的调整信号获取不同屈光度的电池极耳图像,并根据多张电池极耳图像融合后对电池极耳的缺陷执行检测,由于该融合图像是对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的图像,因此,该融合图像包含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图像中的清晰成像区域,即该融合图像能够清晰展示不同折叠程度的极片的端面图像,因此能够提高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不同折叠程度的电池极耳进行缺陷检测时,都能够具有较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能够扩大缺陷检测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还需要确定液态镜头的镜头控制量,以便于调整液态镜头的屈光度。其中,相邻的两个调整信号的差值为镜头控制量,其中,所述差值可以为相邻的调整信号之间的电流差值或者相邻的调整信号之间的电压差值,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取镜头控制量:
S101:基于所述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变化量。
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指的是电池极耳中包括的极片的折叠深度。其中,电池极耳有多个极片堆叠而成,其中部分极耳为折叠状态,具有相应的折叠深度。
不同型号或不同厂家生成的电池,其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可能不同,为了能够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现对不同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可基于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变化量,即将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作为判定电池极耳是否存在缺陷的标准参数。
其中,控制器可预先存储不同电池的信息例如型号等与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该对应关系以及本次需要进行缺陷检测的电池的信息,确定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或者,控制器还可在进行缺陷检测的过程中,接收被传输的折叠深度。当然,控制器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这一步骤中,基于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变化量。该工作距离变化量指的是液态镜头的两个工作距离之间的差值,而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为液态镜头最佳成像面与液态镜头前端距离,另外,这一步骤中,工作距离变化量不小于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通常情况下,可确定该工作距离变化量为该折叠深度。
S102:基于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屈光度变化量。
其中,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态镜头用于拍摄电池极耳,则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为所述液态镜头前端和所述电池极耳表面之间的距离,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与液态镜头的屈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式:
其中,WDA为第A个工作距离,为第A个工作距离对应的屈光度,K为第一常数,C为第二常数。
根据工作距离、屈光度和以上公式即可计算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屈光度变化量。
S103:基于所述屈光度变化量确定所述镜头控制量。
其中,在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相邻的两个所述调整信号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的变化值为所述屈光度变化量。
通过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操作,可基于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镜头控制量,从而可以根据该镜头控制量向液态镜头传输调整信号。其中,第n+1个调整信号与第n个调整信号之间的差值即为该镜头控制量。例如,可设定控制器向液态镜头传输的第一个调整信号为该镜头控制量,向液态镜头传输的第二个调整信号为两个镜头控制量的和。
由于该镜头控制量基于屈光度变化量确定,而屈光度变化量基于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因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所确定的镜头控制量对电池极耳进行缺陷检测,能够考虑到不同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从而适用于不同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多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以使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进行电池极耳的拍摄。如果向液态镜头传输调整信号的次数较少,可能会影响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的准确度。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4所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在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液态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和镜头控制量,计算液态镜头在接收到不同的调整信号后,对应的调整后的工作距离。其中,初始工作距离即为液态镜头在首次接收到调整信号之前的工作距离。
在得到调整后工作距离之后,可以根据调整后工作距离,确定目标工作距离,目标工作距离即为液态镜头拍摄电池极耳所需的工作距离,目标工作距离与所述初始工作距离的差值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
为了调整液态镜头的位置,使其达到目标工作距离,可以根据目标工作距离对应的调整信号和镜头控制量,确定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从初始工作距离变化到目标工作距离时,所需的调整信号的数量n,n为正整数。例如,当n=2时,则需要发送两次调整信号即可将初始工作距离变化到目标工作距离,这两次的调整信号的电压或电流变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依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的过程中,为了使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达到目标工作距离,则可以依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小于n次的调整信号,以调整工作距离至目标工作距离。
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工作距离变化量,来确定发送调整信号的次数,为此,可以根据工作距离变化量确定目标数值m,m个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的和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m为正整数。例如,当m=2时,则向液态镜头发送两次调整信号后,根据两次工作距离变化量使工作距离达到目标工作距离。为此,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的过程中,还可以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小于m次的所述调整信号,以通过工作距离变化量调整工作距离至目标工作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工位可处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在工作环境的光线不足时,液态镜头难以拍摄到清晰的电池极耳的图像,为此,控制器还可以与光源模块连接,光源模块包括互相电连接的光线传感器和照明灯,其中,光线传感器可以配置为获取液态镜头采集范围内的光线强度,因此,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之前,如图5所示,还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获取液态镜头采集范围内的光线强度,如果所述光线强度小于光线强度阈值,说明当前工作环境的光线不足,此时可以控制照明灯照明,以提升工作环境的光线强度,提高液态镜头拍摄电池极耳图像的清晰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对融合后图像执行检测,确定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极耳的缺陷判定标准可以包括翻折角度过大、极耳撕裂、极耳缺少等,可以将以上问题作为缺陷的判定标准,为此,可以通过机器视觉算法获取融合后图像中电池极耳的翻折情况,如果翻折情况不符合缺陷判定标准,则说明电池极耳表面没有翻折缺陷。如果翻折情况符合缺陷判定标准,则对所述电池极耳执行缺陷标记,已根据被标记的电池极耳生成缺陷检测结果。
为了便于执行上述记载的方法,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态镜头,所述液态镜头用于拍摄待检测的电池极耳,控制器被配置为:
S100:在对所述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所述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
S200: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
S300: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所述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
S400: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对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液态镜头的屈光度,然后获取液态镜头在不同屈光度下拍摄的电池极耳的图像,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最后通过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以确定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本申请通过不同的调整信号获取不同屈光度的电池极耳图像,并根据多张电池极耳图像融合后对电池极耳的缺陷执行检测,扩大缺陷检测的范围,提高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的准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公开内容,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液态镜头相连接,所述液态镜头用于拍摄待检测的电池极耳,所述方法包括:
在对所述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所述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
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
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所述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
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调整信号的差值为镜头控制量;在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池极耳的折叠深度,确定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变化量,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
基于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对应的屈光度变化量,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为所述液态镜头最佳成像面到液态镜头前段距离;
基于所述屈光度变化量确定所述镜头控制量,在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相邻的两个所述调整信号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的变化值为所述屈光度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与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式:
其中,WDA为第A个工作距离,为第A个工作距离对应的屈光度,K为第一常数,C为第二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信号包括电流信号和/或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液态镜头的初始工作距离和所述镜头控制量,计算所述液态镜头在接收到不同调整信号后,分别对应的调整后工作距离;
确定所述调整后工作距离中的目标工作距离,所述目标工作距离与所述初始工作距离的差值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距离对应的调整信号和所述镜头控制量,确定所述液态镜头的工作距离从初始工作距离变化到目标工作距离时,所需的调整信号的数量n,n为正整数;
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包括:
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小于n次的所述调整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确定目标数值m,m个所述工作距离变化量的和不小于所述折叠深度,m为正整数;
所述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包括:
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小于m次的所述调整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光源模块连接,所述光源模块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光线传感器和照明灯,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之前,包括:
通过所述光线传感器获取所述液态镜头采集范围内的光线强度;
如果所述光线强度小于光线强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照明灯照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所述融合后图像中电池极耳的翻折情况;
如果所述翻折情况符合缺陷判定标准,则对所述电池极耳执行缺陷标记,已根据被标记的电池极耳生成缺陷检测结果。
9.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液态镜头,所述液态镜头用于拍摄待检测的电池极耳,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对所述电池极耳检测的过程中,依次向所述液态镜头传输不同的调整信号,所述调整信号用于调整所述液态镜头的屈光度;
获取所述液态镜头在不同的屈光度下拍摄的所述电池极耳的图像;
通过景深融合算法对各张所述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图像;
通过对所述融合后图像进行检测,确定所述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电池极耳的缺陷检测结果。
CN202311397115.4A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538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7115.4A CN117538329A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97115.4A CN117538329A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8329A true CN117538329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97115.4A Pending CN117538329A (zh) 2023-10-26 2023-10-26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83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2994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检测系统和极耳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2994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耳检测系统和极耳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38329A (zh) 一种电池极耳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376177A (zh) 极耳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344702B (zh) 自动对焦系统及自动对焦方法
JP2007019936A (ja) 可視光通信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可視光通信準備方法及び可視光通信準備プログラム
CN104469282A (zh) 具有双镜头的影像撷取系统
US20240077432A1 (en) Cell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805915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field of view of digital camera modules
KR101633812B1 (ko) 해상 부이의 실시간 원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EP416693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ab folding, and image analyzer
CN112229846B (zh) 一种极片卷绕覆盖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6210536A (zh) 一种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终端
EP4358207A1 (en) Electrode sheet surface adhesive pasting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de sheet adhesive pasting machine
CN116539625A (zh) 锂电池mylar膜缺陷检测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13155A (zh) 巡检照片的分类、命名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60026068A (ko) 이차전지에 부착된 테이프를 검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CN109462287A (zh) 电力传输装置
CN217504721U (zh) 叠片电芯的极耳翻折检测装置及叠片设备
KR20230108775A (ko) 스테레오 카메라를 사용하여 이차전지의 초음파 용접상태를 효율적으로 검사할 수 있는 비전 검사 시스템
CN104333709A (zh) 对闪光灯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554378A (zh) 一种焊接检测系统和缺陷检测方法
CN104285443A (zh) 影像亮度调节方法及其装置、立体摄像机
KR20210023296A (ko)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의 용접 검사 방법
CN215003440U (zh) 一种隔膜宽度的测量监控装置
CN117642621A (zh) 用于电池生产的检测方法和系统、电池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114650356A (zh) 一种高清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