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7451B -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7451B
CN117537451B CN202410006681.6A CN202410006681A CN117537451B CN 117537451 B CN117537451 B CN 117537451B CN 202410006681 A CN202410006681 A CN 202410006681A CN 117537451 B CN117537451 B CN 1175374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unit
controller
targe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066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37451A (zh
Inventor
韦文炳
韦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066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7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7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7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37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7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24F11/47Responding to energy co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控制器获取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控制器基于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目标区域为温度信息图中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控制器基于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控制器基于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调控区域为与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控制器基于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控制器基于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目标设备以及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环保和节能的需求越来越高。热电空调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空调技术,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空调系统的制热原理一般有热电制热以及压缩机制热的方式,但是,在面临极限工况时,随着制热功率的增加,单个机组在如线缆等方面的能源损耗也相应的增加,这两种制热方式的整体热效率都随着功率的增大而降低,无法在最优的运行功率进行制热,使得整体的制热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及控制器,多个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空调机组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一一对应的传感器,所述方法适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信息图中所述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所述目标设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以使所述目标机组所在位置处于热平衡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多个传感器位置数据;
所述控制器以单个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以及所述传感器位置数据为粒度,生成所述温度信息图,其中,所述温度信息图中,一个粒度单位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与所述温度信息图中阵列边缘重叠,若不存在重叠,则确认所述调控区域为环绕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缘区域;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位于功率梯度中的目标梯度,其中,所述功率梯度由多个功率阈值划分,每一段所述功率梯度对应一组所述边缘区域,多组所述边缘区域随所述功率梯度上升而面积增大;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梯度,确定与所述目标梯度对应的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还包括环境传感器,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电热设备及压缩机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环境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整体调控方案,所述整体调控方案包括动态制热方案以及静态制热方案,所述动态制热方案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所述第一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所述第二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且当以所述第一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电热设备运行时,以所述第二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压缩机设备运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态制热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为第一群组设备或第二群组设备,其中,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热平衡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所述所述第一逻辑中,所述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的周期,所述控制器获取热平衡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所述所述第一逻辑中,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在一个单位周期内交替运行的次数,所述次数N满足:
其中,c1为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c1为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c2为所述环境温度数据,K1为常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中,间隔数为n,且所述间隔n满足:
n=-c1K2+0.5|n;
其中,n为大于等于0的自然数,K2为常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逻辑中,在一个周期内,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的运行时间之比满足:
其中,t1为一个所述运行周期内所述电热设备的运行时间,t2为一个所述运行周期内所述压缩机设备的运行时间,K3为常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系统,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及控制器,多个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空调机组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一一对应的传感器,所述系统被配置为: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信息图中所述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所述目标设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以使所述目标机组所在位置处于热平衡状态。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多个传感器位置数据;
所述控制器以单个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以及所述传感器位置数据为粒度,生成所述温度信息图,其中,所述温度信息图中,一个粒度单位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与所述温度信息图中阵列边缘重叠,若不存在重叠,则确认所述调控区域为环绕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缘区域;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位于功率梯度中的目标梯度,其中,所述功率梯度由多个功率阈值划分,每一段所述功率梯度对应一组所述边缘区域,多组所述边缘区域随所述功率梯度上升而面积增大;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梯度,确定与所述目标梯度对应的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还包括环境传感器,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电热设备及压缩机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环境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整体调控方案,所述整体调控方案包括动态制热方案以及静态制热方案,所述动态制热方案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所述第一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所述第二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且当以所述第一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电热设备运行时,以所述第二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压缩机设备运行。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动态制热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为第一群组设备或第二群组设备,其中,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
综上,上述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首先控制器获取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在温度信息图中确认会发生功率过高的设备,通过控制与之相邻的会发生热扩散作用的区域内的设备,提高这些设备的功率,使其能够通过热扩散整体升高目标位置的温度,降低了目标区域内设备的负担,降低了其功率。由于调整过程使目标区域内的设备以及调控区域内的设备的运行功率都更接近最优功率,使得整体的制热效率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及控制器,多个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空调机组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一一对应的传感器。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控制器,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6。
S101: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
可以理解的,多个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数据,在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布后,可以形成一个数据的集合。将多个数据进行平铺可视化显示后可以更为直观的统计。可以理解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控制器还可以获取多个传感器位置数据,由于多个传感器是阵列设置的,将位置数据映射到上述的集合中,可以获得温度信息图。可以理解的,由于传感器与空调机组也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可以以单个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以及所述传感器位置数据为粒度,生成所述温度信息图,其中,所述温度信息图中,一个粒度单位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S102: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信息图中所述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区域,即为温度较高的区域,该信息可以由温度信息图直接得出。多个区域中的温度由于环境因素,如仓库、机房等结构的不同,温度也不同。部分区域需要适用空调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节能减排的需求,当部分区域的温度小于预设阈值时,也即该区域的温度较低,该区域所对应的空调机组的运行功率较大,需要对功率进行调整,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预设阈值可以是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进行变动的,在此不做限定。
S103: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
可以理解的,在确定目标区域后,目标区域对应的机组也可以确定,通过传感器或其他方式可以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并以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作为调控基准。
S104: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空调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其制热效果与其功率之间并非正比例关系,例如,随着制热功率的增加,单个机组在如线缆等方面的能源损耗也相应的增加,具体增加的原因在相关技术中已经公开,在此不做赘述。因此,空调机组在一定的最优功率区间内运行,才能够具有最高的能源利用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也即是单个机组在对该区域进行加热的过程中,机组的运行功率大于最优功率的区域。为了能够减少目标机组的运行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确定部分的热扩散区域,也即调控区域,通过热扩散区域对目标区域的热扩散作用,来提高目标区域的温度,也即降低目标区域内目标机组的运行功率。
可以理解的,调控区域可以是环绕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缘区域,这样在对目标区域进行热扩散的过程中,可以具有较好的热扩散效率。
可选地,为了调控的过程应环绕目标区域进行,因此,当目标区域位于整个阵列的边缘位置时,应采用其他的调控方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控制器可以先确认目标区域是否与温度信息图中阵列边缘重叠,若不存在重叠,则确认调控区域为环绕目标区域的边缘区域,然后,控制器确认边缘区域为调控区域。
S105: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
可以理解的,在确定热扩散区域后,可以确定位于调控区域的机组为调控机组,然后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也即当前功率。当前功率可以是0,也可以是常数,但调控机组的功率必然小于目标机组的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热扩散的过程更为精确和迅速,控制器可以确认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位于功率梯度中的目标梯度,其中,功率梯度由多个功率阈值划分,每一段功率梯度对应一组边缘区域,多组边缘区域随功率梯度上升而面积增大。可以理解的,当目标机组运行功率越大时,为了降低其功耗,则需要更大面积的调控区域对其进行热扩散,但由于区域的面积受限于多个空调机组的排列,因此,调控区域的面积无法平滑过渡,因此,每一段功率梯度可以对应一组边缘区域。例如,一组边缘区域为环绕目标机组一层的调控机组所对应的区域,另一组边缘区域为环绕目标机组两层的调控机组。多组边缘区域随功率梯度上升而面积增大,且每一段功率梯度对应一组边缘区域。基于所述目标梯度,可以确定与所述目标梯度对应的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S106: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所述目标设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以使所述目标机组所在位置处于热平衡状态。
可以理解的,在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之后,可以基于当前的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当前的调控机组运行功率进行调控,即提高当前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同时降低目标机组运行功率。调控机组运行功率较目标机组运行功率更小,因此更加接近运行的最佳功率,使得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较高。
上述过程中是针对目标机组功率过大时进行调控,在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中,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逻辑也对整体的能源使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申请中的控制方式还可以包括以下方案: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环境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整体调控方案,所述整体调控方案包括动态制热方案以及静态制热方案,所述动态制热方案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所述第一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所述第二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且当以所述第一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电热设备运行时,以所述第二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压缩机设备运行。
可以理解的,压缩机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其制热效果较差,因此采用电辅热的方式来确保制热效果。但是,采用电热设备时由于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在相同的制热基础上,其能耗是远远高于采用压缩机进行热交换的方式。影响压缩机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因此,压缩机外机在外界温度较低时,压缩机换热过程会导致压缩机对应的空调外机位置温度更低,使得,换热效率较差,无法进一步降温。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压缩机换热过程会导致压缩机对应的空调外机位置温度更低,压缩机与电热设备为交替运行的,也即,电热设备运行部分时间后,压缩机设备运行一段时间。由于电热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不会降低外部的温度,因此在电热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可以使压缩机设备对应的空调外机处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回暖,避免了压缩机设备长时间与低温环境换热造成效率不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设备如果按照相同的逻辑进行电热设备与压缩机设备的交替运行,压缩机对应的空调外机位置温度可能受到热扩散的影响,造成温度降低更快,不利于压缩机换热过程的进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确认每个空调机组为第一群组设备或第二群组设备,其中,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空调机组间隔设置,避免了压缩机外机同时运行,使温度快速下降。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获取热平衡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所述所述第一逻辑中,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在一个单位周期内交替运行的次数,所述次数N满足:
其中,c1为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c2为所述环境温度数据,K1为常数。
由上述计算式可以理解的,当热平衡温度数据与环境温度数据差异越大时,交替的频率也越大,减小了热扩散的影响。
两个不同群组设备在划分的过程中,划分的方式也是基于外界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的影响越大,即外界环境越低时,间隔的行数也越多。示例性的,一般在外界温度为负数时,才会采用加热的形式。也即,-c2K2与间隔的行数呈正相关。由于行数是大于等于零的自然数,因此还需采用化整公式将该数据划分为对应的间隔数量,即在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中,间隔数为n,且所述间隔n满足:
n=-c2K2+0.5|n;
其中,n为大于等于0的自然数,K2为常数。
可以理解的,随着温度的下降,电热设备需要运行的时间需要更多,才能满足基本的制热需求。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逻辑中,在一个周期内,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的运行时间之比满足:
其中,t1为一个所述运行周期内所述电热设备的运行时间,t2为一个所述运行周期内所述压缩机设备的运行时间,K3为常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首先控制器获取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在温度信息图中确认会发生功率过高的设备,通过控制与之相邻的会发生热扩散作用的区域内的设备,提高这些设备的功率,使其能够整体升高目标位置的温度,降低了目标区域内设备的负担,降低了其功率。由于调整过程使目标区域内的设备以及调控区域内的设备的运行功率都更接近最优功率,使得整体的制热效率得到了提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系统,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及控制器,多个所述空调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空调机组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一一对应的传感器,所述系统被配置为: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信息图中所述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所述目标设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以使所述目标机组所在位置处于热平衡状态。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多个传感器位置数据;
所述控制器以单个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以及所述传感器位置数据为粒度,生成所述温度信息图,其中,所述温度信息图中,一个粒度单位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与所述温度信息图中阵列边缘重叠,若不存在重叠,则确认所述调控区域为环绕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缘区域;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位于功率梯度中的目标梯度,其中,所述功率梯度由多个功率阈值划分,每一段所述功率梯度对应一组所述边缘区域,多组所述边缘区域随所述功率梯度上升而面积增大;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梯度,确定与所述目标梯度对应的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还包括环境传感器,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电热设备及压缩机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环境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整体调控方案,所述整体调控方案包括动态制热方案以及静态制热方案,所述动态制热方案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所述第一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所述第二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且当以所述第一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电热设备运行时,以所述第二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设备中所述压缩机设备运行。
可选地,该系统被配置为:所述动态制热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为第一群组设备或第二群组设备,其中,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系统,首先控制器获取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在温度信息图中确认会发生功率过高的设备,通过控制与之相邻的会发生热扩散作用的区域内的设备,提高这些设备的功率,使其能够整体升高目标位置的温度,降低了目标区域内设备的负担,降低了其功率。由于调整过程使目标区域内的设备以及调控区域内的设备的运行功率都更接近最优功率,使得整体的制热效率得到了提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
下面对电子设备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执行本发明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电子设备的接口电路与处理器耦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终端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路由器的接口电路与处理器耦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发明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 b, c, a-b, a-c, b-c, 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及控制器,多个所述空调机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空调机组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一一对应的传感器,所述方法适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信息图中所述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所述目标机组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以使所述目标机组所在位置处于热平衡状态;
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还包括环境传感器,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电热设备及压缩机设备,所述控制器获取环境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整体调控方案,所述整体调控方案包括动态制热方案以及静态制热方案,所述动态制热方案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所述第一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所述第二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且当以所述第一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机组中所述电热设备运行时,以所述第二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机组中所述压缩机设备运行;
所述动态制热方案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为第一群组设备或第二群组设备,其中,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多个传感器位置数据;
所述控制器以单个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以及所述传感器位置数据为粒度,生成所述温度信息图,其中,所述温度信息图中,一个粒度单位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区域是否与所述温度信息图中阵列边缘重叠,若不存在重叠,则确认所述调控区域为环绕所述目标区域的边缘区域;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包括:
所述控制器确认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位于功率梯度中的目标梯度,其中,所述功率梯度由多个功率阈值划分,每一段所述功率梯度对应一组所述边缘区域,多组所述边缘区域随所述功率梯度上升而面积增大;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梯度,确定与所述目标梯度对应的所述边缘区域为所述调控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获取热平衡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中,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在一个单位周期内交替运行的次数,所述次数N满足:
其中,c1为所述热平衡温度数据,c2为所述环境温度数据,K1为常数。
6.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包括多个空调机组及控制器,多个所述空调机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空调机组阵列设置,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与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一一对应的传感器,所述系统被配置为:
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温度数据生成温度信息图,所述温度信息图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温度信息图确定目标区域,所述目标区域为所述温度信息图中所述温度信息小于预设阈值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确认目标机组,并获取目标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确定调控区域,所述调控区域为与所述目标区域存在热扩散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调控区域确认调控机组,并获取调控机组运行功率;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目标机组运行功率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运行功率,对所述目标机组以及所述调控机组进行功率调控,以使所述目标机组所在位置处于热平衡状态;
所述智能热电空调设备还包括环境传感器,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包括电热设备及压缩机设备,所述动态制热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获取环境温度数据,基于所述环境温度数据确定整体调控方案,所述整体调控方案包括动态制热方案以及静态制热方案,所述动态制热方案包括: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所述第一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所述第二逻辑为所述电热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设备交替运行,且当以所述第一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机组中所述电热设备运行时,以所述第二逻辑运行的所述空调机组中所述压缩机设备运行;
所述控制器基于每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位置,确定所述空调机组运行逻辑,所述运行逻辑包括第一逻辑与第二逻辑,包括:所述控制器确认每个所述空调机组为第一群组设备或第二群组设备,其中,属于同一群组设备的所述空调机组间隔设置。
CN202410006681.6A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537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6681.6A CN117537451B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06681.6A CN117537451B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7451A CN117537451A (zh) 2024-02-09
CN117537451B true CN117537451B (zh) 2024-03-29

Family

ID=8978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06681.6A Active CN117537451B (zh) 2024-01-03 2024-01-03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745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802A (zh) * 2018-07-31 2019-07-16 北京敬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
CN112815486A (zh) * 2021-01-14 2021-05-18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调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45996A (zh) * 2021-12-21 2022-05-06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控制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23268A (zh) * 2022-07-11 2022-08-19 南京群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负载和区域温度评估的机房空调调控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802A (zh) * 2018-07-31 2019-07-16 北京敬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空调控制方法
CN112815486A (zh) * 2021-01-14 2021-05-18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调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45996A (zh) * 2021-12-21 2022-05-06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控制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23268A (zh) * 2022-07-11 2022-08-19 南京群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负载和区域温度评估的机房空调调控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7451A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0323B1 (en) Fan speed control for server
US11236924B2 (e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evice
JP6106177B2 (ja) 暖房、換気および空調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645964B (zh) 处理器温度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3140116B (zh) 机架系统的温控方法和机架系统的送风系统
US11662113B2 (en) Building cooling systems with energy optimization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US9752791B2 (en) Air-conditioning unit control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unit control program for min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US20120215373A1 (en)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computer component rack
JPWO2014203311A1 (ja) 空調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空調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JP6058036B2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1977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energy by analyzing energy usage pattern of electric device
US1083047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edicting energy usage
JP5831379B2 (ja)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04089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a workload in a data center
CN117537451B (zh) 一种智能热电空调设备低功耗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4784811A (zh) 电力需求响应方法和装置
KR20200100884A (ko) 차량의 열관리장치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JP2023033397A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CN107466491A (zh) 针对电器外壳冷却设备的调节方法
JP698214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US20220373206A1 (en) Chiller controller for optimized efficiency
JP6063311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6750980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FI126110B (fi) Menetelmä, laitteisto ja tietokoneohjelmatuote toimilaitteen ohjaamiseksi lämpötilan säätelyssä
KR102233458B1 (ko) IoT 기반 곤충 사육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