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4142A -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4142A
CN117534142A CN202311496782.8A CN202311496782A CN117534142A CN 117534142 A CN117534142 A CN 117534142A CN 202311496782 A CN202311496782 A CN 202311496782A CN 117534142 A CN117534142 A CN 117534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ool
regulating
accident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67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航
高升
毕雄
年正
刘胜
李毓
周晓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967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4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4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4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8Control or steering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subclass C02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4Feed or 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B01D21/245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the sedi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25Mixers with both stirrer and drive unit submerged in the material being mix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30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所用装置包括:泵房、初沉池、调节池、事故池,其中,泵房设置在预处理池调控装置的底部一侧,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内泵房以外的空间划分为前后分布的一层和二层,事故池设置在泵房上方的一层,初沉池设置在泵房上方的二层,调节池设置在二层中初沉池的一侧;调节池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调节池进水渠与调节池顶部和初沉池顶部连通,调节池出水渠与调节池底部连通;事故池内靠近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事故池集水坑,在事故池集水坑中设置有事故池放空管并延伸至事故池外,初沉池内靠近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初沉池排泥管并延伸至初沉池外,调节池的池底设有贯穿池底的调节池放空管。

Description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中的预处理池作用单一,主要功能为调节水质水量并提高污水生化性。对于发生事故及提升污水、污泥时,往往还需要新建事故池、泵房等建构筑物,这样势必会导致增大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且几个不同建构筑物分散建设不利于管理,造成预处理池的调控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亟需挖掘能够满足调节水质水量、贮存事故水、放空和排泥等需求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满足调节水质水量、贮存事故水、放空和排泥需求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包括:泵房、初沉池、调节池、事故池,其中,
所述泵房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内泵房以外的空间划分为前后分布的一层和二层,所述事故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一层,所述初沉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二层,所述调节池设置在二层中所述初沉池的一侧,所述调节池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调节池顶部和初沉池顶部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调节池底部连通;所述事故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事故池集水坑,在事故池集水坑中设置有事故池放空管并延伸至事故池外,所述初沉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初沉池排泥管并延伸至初沉池外,所述调节池的池底设有贯穿池底的调节池放空管;所述事故池的左端的上下边缘紧贴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处均开设有事故池检查口;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事故池上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事故池下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第一调节池顶部、第二调节池顶部和事故池检查口连通处的出水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和第三出水孔闸门,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事故池检查口、第二调节池底部和第一调节池底部连通处的进水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
所述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关闭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与第一进水孔闸门,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
步骤2)当遇到事故时,打开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第三进水孔闸门和第一进水孔闸门;
步骤3)当事故处理完毕后,打开所述第一进水孔闸门。
可选地,所述事故池放空管、初沉池排泥管和调节池放空管均连通放空总管,所述放空总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
通过控制管道上的法兰式蝶阀,使放空污水通过所述放空总管最终以重力流的形式排出。
可选地,所述调节池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多个潜水搅拌机。
可选地,所述泵房内的池底设有泵房集水坑,在泵房内的池底四周设置有坡向所述泵房集水坑的泵房集水沟,在所述泵房集水坑中设置有泵房排水潜污泵,在所述泵房排水潜污泵上连接有泵房排水管,并延伸到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
可选地,所述泵房内的上方设置有初沉池排泥泵,所述初沉池排泥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空总管,另一端连接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延伸到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
所述泵房内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池提升泵,所述调节池提升泵的一端连接预处理池超越管,另一端连接着调节池出水管,所述调节池出水管的左边连接所述调节池出水渠,右边连接预处理池出水管,所述预处理池超越管的一端连接至超越单体处理构筑,另一端连接所述预处理池出水管;
当进行超越处理时,通过所述调节池提升泵将所述调节池出水管中的污水打入到所述预处理池超越管中。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包括:泵房、初沉池、调节池、事故池,其中,所述泵房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内泵房以外的空间划分为前后分布的一层和二层,所述事故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一层,所述初沉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二层,所述调节池设置在二层中所述初沉池的一侧,所述调节池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调节池顶部和初沉池顶部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调节池底部连通;所述事故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事故池集水坑,在事故池集水坑中设置有事故池放空管并延伸至事故池外,所述初沉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初沉池排泥管并延伸至初沉池外,所述调节池的池底设有贯穿池底的调节池放空管;所述事故池的左端的上下边缘紧贴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处均开设有事故池检查口;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事故池上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事故池下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第一调节池顶部、第二调节池顶部和事故池检查口连通处的出水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和第三出水孔闸门,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事故池检查口、第二调节池底部和第一调节池底部连通处的进水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
所述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关闭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与第一进水孔闸门,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步骤2)当遇到事故时,打开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第三进水孔闸门和第一进水孔闸门;步骤3)当事故处理完毕后,打开所述第一进水孔闸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采用包括泵房、初沉池、调节池、事故池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进行预处理池调控的方法,通过泵、管道、阀门等组合方式对水流进行控制,可实现预处理池调节水质水量、贮存事故水、放空、排泥等多功能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满足调节水质水量、贮存事故水、放空和排泥需求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所用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包括一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所用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包括二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1-1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2-2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3-3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4-4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5-5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6-6剖面图;
图9为本申请的图1中的7-7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参考图1至图9,所述方法所采用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包括:事故池1、泵房2、调节池3、初沉池4,各部件连接构成一个矩形预处理池调控装置。
其中,所述泵房2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内泵房以外的空间划分为前后分布的一层和二层,所述事故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一层,所述初沉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二层,所述调节池设置在二层中所述初沉池的一侧;
所述调节池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调节池进水渠5和调节池出水渠6,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调节池顶部和初沉池顶部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调节池底部连通;
所述事故池1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事故池集水坑1.5,在事故池集水坑中设置有事故池放空管1.4并延伸至事故池外,所述初沉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初沉池排泥管4.1并延伸至初沉池外,所述调节池的池底设有贯穿池底的调节池放空管。
具体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的右下角布设为用于安放各种泵、管道的泵房2,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内泵房2外的空间划分为前后分布的一层和二层,最右边紧贴泵房的上方二层处设置为用于去除可沉物、降低污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并减轻后续处理设施负荷的初沉池4,初沉池4的左边二层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水质、水量的两组调节池3,最上边二层、最下边紧贴调节池3处分别布置有调节池进水渠5、调节池出水渠6,一层主要布设为容纳生产或可能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事故废水的事故池1。
在事故池1内的右边池底靠近泵房2处设置有放空时用于收集事故池1底部污水的事故池集水坑1.5,在事故池集水坑1.5中设置有排空事故池1中污水的事故池放空管1.4并延伸至事故池外。
所述的初沉池4的下方池底靠近泵房2处设置有用于排除初沉池4中沉淀污泥或放空池中污水的初沉池排泥管4.1并延伸至初沉池外。在初沉池4的左上角与调节池进水渠5的公共墙体上开设有初沉池出水孔4.2,使初沉池4与调节池进水渠5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事故池1的左端上下边缘紧贴调节池进水渠5)调节池出水渠6处分别开设有用于供工作人员检修的事故池检查口1.1,紧贴事故池检查口1.1最左边墙壁处设置有供检修人员进出事故池1的爬梯1.3,在事故池检查口1.1的正上方布设有热镀锌钢格板1.2,在不进行事故检修时防止外物及人员掉入事故池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池进水渠5与所述事故池1上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1.1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6与所述事故池下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1.1连通;
所述调节池进水渠5与所述调节池顶部和事故池检查口连通处的出水孔处设置有出水孔闸门,所述调节池出水渠6与所述调节池底部和事故池检查口1.1连通处的进水孔处设置有进水孔闸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池3布设为大小完全相同左右对称的两组,分别为第一调节池3.1、第二调节池3.2,可互为备用。
具体地,所述的调节池进水渠5与第一调节池3.1、第二调节池3.2、事故池检查口1.1的公共墙体上分别开设有调节池进水渠第一出水孔5.1、调节池进水渠第二出水孔5.3、调节池进水渠第三出水孔5.5,三个出水孔的大小、标高均相同,可确保配水的均匀性;在靠近调节池进水渠第一出水孔5.1、调节池进水渠第二出水孔5.3、调节池进水渠第三出水孔5.5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控配水的调节池进水渠第一出水孔闸门5.2、调节池进水渠第二出水孔闸门5.4、调节池进水渠第三出水孔闸门5.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池出水渠6与事故池检查口1.1、第二调节池3.2、第一调节池3.1的公共墙体上分别开设有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6.1、调节池出水渠第二进水孔6.3、调节池出水渠第三进水孔6.5,三个进水孔的大小、标高均相同,可确保配水的均匀性;在靠近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6.1、调节池出水渠第二进水孔6.3、调节池出水渠第三进水孔6.5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调控配水的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闸门6.2、调节池出水渠第二进水孔闸门6.4、调节池出水渠第三进水孔闸门6.6。
在第一调节池3.1、第二调节池3.2的底部分别布设有用于排空池中污水的第一调节池放空管3.5、第二调节池放空管3.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事故池放空管1.4、初沉池排泥管4.1和调节池放空管(第一调节池放空管3.5、第二调节池放空管3.4)均连通放空总管2.7,所述放空总管2.7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两放空管的水平投影与放空总管2.7在一条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调节池3中靠近上下两侧墙壁位置处间隔一定距设置有用于推动水流、增加池底流速、避免污泥下沉并将悬浮物及沉淀物等杂质充分混合均匀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的潜水搅拌机3.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泵房2内的池底右下角处布设有用于收集泵房底部污水的泵房集水坑2.1,在泵房2内的池底四周设置有坡向泵房集水坑2.1的泵房集水沟2.2,在泵房集水坑2.1中设置有泵房排水潜污泵2.3,在泵房排水潜污泵2.3上连接有泵房排水管2.4,并延伸到装置外,泵房的污水可通过泵房集水沟2.2流向泵房集水坑2.1,进而通过泵房排水潜污泵2.3及泵房排水管2.4排入到就近污水井中;泵房2内的右上角处布设有用于将污泥排入到污泥浓缩池的两台初沉池排泥泵2.5,每台初沉池排泥泵的一端连接着放空总管2.7,另一端连接着排泥总管2.6;泵房2内的左下角处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提升到下一个处理构筑的三台调节池提升泵2.10,每台调节池提升泵2.10的一端连接着预处理池超越管2.8,另一端连接着调节池出水管2.9,每台初沉池排泥泵2.5、调节池提升泵2.10的下面设置有泵基础2.11;调节池出水管2.9的左边连接在调节池出水渠6中,右边连接着预处理池出水管2.13;预处理池超越管2.8的一端连接至超越单体处理构筑,另一端连接着预处理池出水管2.13;在各管道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污水、污泥流动的法兰式蝶阀2.12;在管道穿越池壁墙体并紧贴管道处分别设置有用于保护管道的防水套管2.14。
本申请所提供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关闭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与第一进水孔闸门,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
具体地,装置运行时,污水首先从初沉池4中通过初沉池出水孔4.2流入到调节池进水渠5中;
正常情况下:关闭调节池进水渠第三出水孔闸门5.6与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闸门6.2,打开调节池进水渠第一出水孔闸门5.2、调节池进水渠第二出水孔闸门5.4、调节池出水渠第二进水孔闸门6.4和调节池出水渠第三进水孔闸门6.6,使得调节池进水渠5中的污水通过调节池进水渠第一出水孔5.1、调节池进水渠第二出水孔5.3分别流入到第一调节池3.1和第二调节池3.2中,然后第一调节池3.1和第二调节池3.2中的污水经过水质、水量的调节后通过调节池出水渠第二进水孔6.5和调节池出水渠第三进水孔6.3进入到调节池出水渠6中。
步骤2)当遇到事故时,打开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第三进水孔闸门和第一进水孔闸门。
具体地,当遇到事故时:打开调节池进水渠第三出水孔闸门5.6,关闭调节池进水渠第一出水孔闸门5.2、调节池进水渠第二出水孔闸门5.4、调节池出水渠第二进水孔闸门6.4、调节池出水渠第三进水孔闸门6.6和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闸门6.2,使得调节池进水渠5中的污水通过调节池进水渠第三出水孔5.5流入到事故池1中暂时贮存。
步骤3)当事故处理完毕后,打开所述第一进水孔闸门。
具体地,当事故处理完毕后,打开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闸门6.2,事故池1中的污水可通过调节池出水渠第一进水孔6.1排入到调节池出水渠6中。
上述两种情况(正常情况和遇到事故时)下的污水进入到调节池出水渠6中后进一步流入到调节池出水管2.9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调节池出水管2.9中的污水可通过预处理池出水管2.13流入到下一个单体构筑物中进行后续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特殊情况下,需要超越处理时,调节池出水管2.9中的污水可通过调节池提升泵2.10打入到预处理池超越管2.8中进而流入到超越单体构筑物中进行后续处理。
在上述步骤中,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运行时的污水流向控制:初沉池4-调节池进水渠5-调节池3或事故池1-调节池出水渠6-调节池出水管2.9-预处理池出水管2.13或预处理池超越管2.8。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运行时,初沉池4中的放空污水及污泥流入到初沉池排泥管4.1中,第一调节池1、第二调节池2中的放空污水分别进入到第一调节池放空管3.5、第一调节池放空管3.4中,事故池1中的放空污水流入到事故池放空管1.4中,以上管道中的放空污水及污泥汇入到放空总管2.7中,通过控制管道上的法兰式蝶阀2.12,放空污水可通过放空总管2.7最终以重力流的形式排入到就近污水井中,污泥可通过初沉池排泥泵2.5打入到排泥总管2.6中,最终流入到污泥浓缩池进行脱水处理。
在上述步骤中,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运行时的放空污水及污泥流向控制:初沉池4、调节池3、事故池1-放空总管2.7、排泥总管2.6。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个装置布设巧妙、合理,采用集成式池体设计,可大幅度减少占地,并通过泵、管道、阀门等组合方式对水流进行控制,可实现预处理池超越处理、调节水质水量、贮存事故水、放空、排泥等多功能目的。
注意,除非另有直接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包含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揭示的所有特征皆可由用于达到相同、等效或类似目的的可替代特征来替换。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公开的每一个特征仅是一组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示例。在使用到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和更优地是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进行另一实施例阐述的简单起头,该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后带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的结合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完整构成。在同一实施例后带的若干个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设置之间可任意组合的组成又一实施例。
在功能和步骤的实现中,各个实施例中所对应功能和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所示出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功能和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实现,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或实现,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申请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所采用的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包括:泵房、初沉池、调节池、事故池,其中,
所述泵房设置在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的底部一侧,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内泵房以外的空间划分为前后分布的一层和二层,所述事故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一层,所述初沉池设置在所述泵房上方的二层,所述调节池设置在二层中所述初沉池的一侧,所述调节池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调节池和第二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调节池顶部和初沉池顶部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调节池底部连通;所述事故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事故池集水坑,在事故池集水坑中设置有事故池放空管并延伸至事故池外,所述初沉池内靠近所述泵房的池底处设置有初沉池排泥管并延伸至初沉池外,所述调节池的池底设有贯穿池底的调节池放空管;所述事故池的左端的上下边缘紧贴调节池进水渠和调节池出水渠处均开设有事故池检查口;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事故池上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事故池下方的所述事故池检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进水渠与所述第一调节池顶部、第二调节池顶部和事故池检查口连通处的出水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和第三出水孔闸门,所述调节池出水渠与所述事故池检查口、第二调节池底部和第一调节池底部连通处的进水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
所述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关闭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与第一进水孔闸门,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和第三进水孔闸门;
步骤2)当遇到事故时,打开所述第三出水孔闸门,关闭所述第一出水孔闸门、第二出水孔闸门、第二进水孔闸门、第三进水孔闸门和第一进水孔闸门;
步骤3)当事故处理完毕后,打开所述第一进水孔闸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故池放空管、初沉池排泥管和调节池放空管均连通放空总管,所述放空总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
通过控制管道上的法兰式蝶阀,使放空污水通过所述放空总管最终以重力流的形式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池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多个潜水搅拌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房内的池底设有泵房集水坑,在泵房内的池底四周设置有坡向所述泵房集水坑的泵房集水沟,在所述泵房集水坑中设置有泵房排水潜污泵,在所述泵房排水潜污泵上连接有泵房排水管,并延伸到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池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房内的上方设置有初沉池排泥泵,所述初沉池排泥泵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空总管,另一端连接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延伸到所述预处理池调控装置外;
所述泵房内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池提升泵,所述调节池提升泵的一端连接预处理池超越管,另一端连接着调节池出水管,所述调节池出水管的左边连接所述调节池出水渠,右边连接预处理池出水管,所述预处理池超越管的一端连接至超越单体处理构筑,另一端连接所述预处理池出水管;
当进行超越处理时,通过所述调节池提升泵将所述调节池出水管中的污水打入到所述预处理池超越管中。
CN202311496782.8A 2023-11-10 2023-11-10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Pending CN117534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6782.8A CN117534142A (zh) 2023-11-10 2023-11-10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6782.8A CN117534142A (zh) 2023-11-10 2023-11-10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4142A true CN117534142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6782.8A Pending CN117534142A (zh) 2023-11-10 2023-11-10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41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4399U (zh) 阶梯式跌水井
CN105804222A (zh) 景观水体下调蓄池
CN216007201U (zh) 一种用于合流排污口处的截污检查井
JP6624980B2 (ja) 排水機場および排水方法
CN221296184U (zh) 预处理池调控装置
CN117534142A (zh) 预处理池调控方法
CN217923910U (zh) 排水系统
CN104878823B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207918576U (zh) 一种水处理自动反冲洗装置
CN110700374A (zh) 一种沿河污染自控制的生态水岸
JP6620047B2 (ja) 排水機場および排水方法
CN210737725U (zh) 一种滑雪场地下阶梯式蓄水池群
CN218562536U (zh) 一种用于无边界水池的排水系统
CN214940869U (zh) 多通道侧堰式截污溢流井
CN206279026U (zh) 海绵城市雨污水利用系统
CN219730672U (zh) 一种适用于cass工艺进水方式优化的配水渠道
CN110173019A (zh) 一种叠合组团进水提升泵房
CN218911592U (zh) 一种初期雨水收集装置
CN216142003U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设施分布式事故挡油系统
CN211283856U (zh) 集成化生物转盘一体化设备
CN220521494U (zh) 一种智能分流装置
CN221332936U (zh)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雨水处理设备
CN218492679U (zh) 防淤积倒虹管系统
CN114033017B (zh) 一种用于市政排水新旧管接驳处的多功能检查井
CN108775066A (zh) 一种截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