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3886A -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3886A
CN117533886A CN202311571342.4A CN202311571342A CN117533886A CN 117533886 A CN117533886 A CN 117533886A CN 202311571342 A CN202311571342 A CN 202311571342A CN 117533886 A CN117533886 A CN 117533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wall
winding roller
knitted fabric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13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耀
张红良
吴惠英
林小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Panyu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Panyu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Panyu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Panyu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713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3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3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3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9/00Singe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8/06Lateral-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65H18/10Mechanisms in which power is applied to web-roll spi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30Lifting, transporting, or removing the web roll; Inserting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8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securing ends of material
    • B65H75/285Holding devices to prevent the wound material from unwi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面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需要准备各种原材料,如纤维、纱线、织物等;S2:对织物进行检验、分类、漂洗等处理,以确保织物质量;S3:将纱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织造,形成符合要求的织物;S4:对织物进行后处理,如漂白、染色、印花等,以提高其美观度和功能性;S5:将织物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加工,如热压、黏合、层叠等,以实现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生产;S6:根据需要对面料进行功能性整理,如防水、透湿、抗菌、防臭等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S7:对生产出来的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功能性符合要求,并进行包装,以方便运输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是指具有特殊功能的针织面料,可以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通常是由多种纤维材料和面料结构组成的,这些面料往往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和用途,烫毛可以改善其手感,增加质感,提高舒适度和保暖性能。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CN219137163U一种面料加工用烫毛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两个支撑结构左右设置,两个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梳毛结构和烫毛结构,梳毛结构和烫毛结构分别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烫毛结构靠近右侧的支撑结构,位于右侧的支撑结构的右侧设置有轴线呈前后方向的收卷辊,收卷辊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一个第二立板上,第二立板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前侧的第二立板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收卷辊固定连接,通过梳毛结构对面料梳理使面料内的杂质梳理出来被吸走,同时面料上的绒毛竖直便于烫毛结构对面料上的绒毛进行处理,提高了面料的质量。
目前的设备在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需要将面料的端部进行固定并在烫毛的过程中进行卷绕,目前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黏合或缝制对面料与卷辊进行固定,虽然对面料的固定效果较好,但是会对面料造成损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要准备各种原材料,如纤维、纱线、织物等;
S2:对织物进行检验、分类、漂洗等处理,以确保织物质量;
S3:将纱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织造,形成符合要求的织物;
S4:对织物进行后处理,如漂白、染色、印花等,以提高其美观度和功能性;
S5:将织物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加工,如热压、黏合、层叠等,以实现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生产;
S6:根据需要对面料进行功能性整理,如防水、透湿、抗菌、防臭等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S7:对生产出来的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功能性符合要求,并进行包装,以方便运输和使用;
其中,所述S6还包括:
S61:在需要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首先将面料的一端穿过烫毛结构和支撑结构,然后将压板向上拉动,压板的移动带动连接绳的移动,连接绳的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使弹簧发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将压板向上移动与卷绕辊分开后,将面料的一端放置在卷绕辊与压板之间;
S62:然后再将压板松开,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对连接绳进行收卷,使压板向下移动与卷绕辊贴合,从而对面料进行压紧;
S63:然后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与烫毛结构,使烫毛结构对面料进行烫毛操作,同时,电机的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轴的转动,第一转动轴的转动卷绕辊的转动,卷绕辊的转动带动压板的转动,使卷绕辊和压板夹着面料进行收卷,便于在面料烫毛后收卷在一起;
S64: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卷绕辊外部的面料取下时,在装置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将第二固定板向远离工作台的一侧移动,第二固定板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轴的移动,第二连接轴的移动带动第一磁性块的移动,使第一磁性块与第二磁性块分开、在第二滑槽的内壁中滑动;
S65:同时,第二固定板的移动带动第三连接轴的移动,第三连接轴的移动带动滑块的移动,使滑块在螺旋槽的内壁中滑动,并使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的转动带动连接杆的转动,连接杆的转动带动蜗杆的转动,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的转动,蜗轮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顶杆在卷绕辊的内壁中向上移动,使顶杆滑出卷绕辊的内壁将压板向上顶,从而使卷绕辊与压板分开一点距离,将第二固定板完全滑出第一连接轴的外壁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板,将第二固定板转动至工作台的一侧,便于将面料取出。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应用于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烫毛结构,所述烫毛结构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卷绕组件;
其中,所述卷绕组件包括设置在烫毛结构一侧的卷绕辊,所述卷绕辊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安装有压板,所述卷绕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卷绕辊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卷绕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卷绕辊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固定板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移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台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卷绕辊的内壁设置有顶出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压板底端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固定安装在压板底端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绳的底端皆安装在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皆嵌入在卷绕辊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安装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板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凸块,所述卷绕辊的顶端均匀开设有第二凹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底端一侧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块,所述第一磁性块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工作台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二磁性块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内壁的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内壁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螺旋槽的内壁,所述螺旋槽开设在第一连接轴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的内壁,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第三连接轴的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卷绕辊内壁的顶杆,所述顶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安装在卷绕辊的内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卷绕组件和连接组件的配合设置,在需要对面料进行烫毛收卷时,首先将面料的一端穿过烫毛结构和支撑结构,然后将压板向上拉动,压板的移动带动连接绳的移动,连接绳的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的转动,将压板向上移动与卷绕辊分开后,将面料的一端放置在卷绕辊与压板之间,然后再将压板松开,通使压板向下移动与卷绕辊贴合,从而对面料进行压紧,然后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和烫毛结构,使烫毛结构对面料进行烫毛加工,同时,由于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以电机的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轴的转动,第一转动轴的转动带动卷绕辊的转动,使卷绕辊与压板对烫毛后的面料进行收卷,对面料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避免了在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需要将面料的端部进行固定并在烫毛的过程中进行卷绕,目前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黏合或缝制对面料与卷辊进行固定,虽然对面料的固定效果较好,但是会对面料造成损害的问题,保证了面料的完成度,进而保证面料的加工质量。
2、本发明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面料取出时,在装置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将第二固定板向远离工作台的一侧移动,第二固定板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轴的移动,第二连接轴的移动带动第一磁性块在第二滑槽的内壁中滑动,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连接轴分开,然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板,使第二固定板转动至工作台的侧壁,便于将加工后面料取出。
3、本发明通过顶出组件的设置,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面料取出时,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接轴的转动,第一连接轴的转动带动连接杆的转动,连接杆的转动带动蜗杆的转动,蜗杆的转到带动蜗轮的转动,蜗轮的转动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顶杆在卷绕辊的内壁中向上移动,使顶杆滑出卷绕辊的内壁将压板向上顶,从而使卷绕辊与压板分开一点距离,便于将面料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卷绕组件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烫毛结构;3、支撑结构;4、第一固定板;5、电机;6、第一转动轴;7、卷绕辊;8、压板;9、第一凹槽;10、凸块;11、第二凹槽;12、第二固定板;13、第一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5、第一磁性块;16、第二磁性块;17、螺旋槽;18、滑块;19、第三连接轴;20、第一滑槽;21、限位板;22、连接绳;23、第二转动轴;24、弹簧;25、连接杆;26、蜗杆;27、蜗轮;28、螺纹杆;29、顶杆;30、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要准备各种原材料,如纤维、纱线、织物等;
S2:对织物进行检验、分类、漂洗等处理,以确保织物质量;
S3:将纱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织造,形成符合要求的织物;
S4:对织物进行后处理,如漂白、染色、印花等,以提高其美观度和功能性;
S5:将织物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加工,如热压、黏合、层叠等,以实现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生产;
S6:根据需要对面料进行功能性整理,如防水、透湿、抗菌、防臭等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S7:对生产出来的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功能性符合要求,并进行包装,以方便运输和使用;
其中,S6还包括:
S61:在需要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首先将面料的一端穿过烫毛结构2和支撑结构3,然后将压板8向上拉动,压板8的移动带动连接绳22的移动,连接绳22的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使弹簧24发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将压板8向上移动与卷绕辊7分开后,将面料的一端放置在卷绕辊7与压板8之间;
S62:然后再将压板8松开,弹簧24释放弹性势能对连接绳22进行收卷,使压板8向下移动与卷绕辊7贴合,从而对面料进行压紧;
S63:然后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5与烫毛结构2,使烫毛结构2对面料进行烫毛操作,同时,电机5的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卷绕辊7的转动,卷绕辊7的转动带动压板8的转动,使卷绕辊7和压板8夹着面料进行收卷,便于在面料烫毛后收卷在一起;
S64: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卷绕辊7外部的面料取下时,在装置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将第二固定板12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移动,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带动第一磁性块15的移动,使第一磁性块15与第二磁性块16分开、在第二滑槽30的内壁中滑动;
S65:同时,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带动滑块18的移动,使滑块18在螺旋槽17的内壁中滑动,并使第一连接轴13转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带动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杆25的转动带动蜗杆26的转动,蜗杆26的转动带动蜗轮27的转动,蜗轮2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8的转动,螺纹杆28的转动带动顶杆29在卷绕辊7的内壁中向上移动,使顶杆29滑出卷绕辊7的内壁将压板8向上顶,从而使卷绕辊7与压板8分开一点距离,将第二固定板12完全滑出第一连接轴13的外壁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板12,将第二固定板12转动至工作台1的一侧,便于将面料取出。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应用于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烫毛结构2,烫毛结构2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结构3,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卷绕组件;
其中,卷绕组件包括设置在烫毛结构2一侧的卷绕辊7,卷绕辊7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安装有压板8,卷绕辊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和第一连接轴13,第一转动轴6与卷绕辊7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6远离卷绕辊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的侧壁,第一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第一连接轴13远离卷绕辊7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固定板12的内壁,第二固定板12通过移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壁,第一连接轴13和第二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卷绕辊7的内壁设置有顶出组件;
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压板8底端的连接绳22,连接绳22固定安装在压板8底端的两侧,两个连接绳22的底端皆安装在第二转动轴23的外壁,两个第二转动轴23皆嵌入在卷绕辊7的内壁。
通过卷绕组件和连接组件的配合设置,在需要对面料进行烫毛收卷时,首先将面料的一端穿过烫毛结构2和支撑结构3,然后将压板8向上拉动,压板8的移动带动连接绳22的移动,连接绳22的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将压板8向上移动与卷绕辊7分开后,将面料的一端放置在卷绕辊7与压板8之间,然后再将压板8松开,通使压板8向下移动与卷绕辊7贴合,从而对面料进行压紧,然后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5和烫毛结构2,使烫毛结构2对面料进行烫毛加工,同时,由于电机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6固定连接,所以电机5的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带动卷绕辊7的转动,使卷绕辊7与压板8对烫毛后的面料进行收卷,对面料的固定方式简单、便捷,避免了在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需要将面料的端部进行固定并在烫毛的过程中进行卷绕,目前的固定方式大多采用黏合或缝制对面料与卷辊进行固定,虽然对面料的固定效果较好,但是会对面料造成损害的问题,保证了面料的完成度,进而保证面料的加工质量。
如图1-8所示,其中一个第二转动轴23的外壁安装有弹簧24。
通过弹簧24的设置,卷绕辊7向上移动与压板8分开时,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使弹簧24发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将压板8松开后,通过弹簧24释放弹性势能对连接绳22进行收卷,从而使压板8向下移动与卷绕辊7贴合,将面料压紧,同时也可以适应对不同厚度的面料进行压紧工作,提高设备的适应性。
另一个第二转动轴23转动安装在连接杆25的外壁。
如图1-3所示,压板8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9。
在拉动压板8时,可以通过第一凹槽9将压板8向上提起,防止压板8与卷绕辊7整体为圆柱状的设计,工人不容易将压板8提起,容易打滑的问题,便于人工将压板8移动。
如图3所示,压板8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凸块10,卷绕辊7的顶端均匀开设有第二凹槽11。
在卷绕辊7和压板8配合对面料压紧时,凸块10可以压住面料嵌入第二凹槽11内,增大卷绕辊7、压板8与面料之间的摩擦力,使设备在对端部的布料进行卷绕时卷紧,保证设备在对面料卷绕时的稳定性。
如图1-8所示,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2底端一侧的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块15,第一磁性块15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30的内壁,第二滑槽30开设在工作台1的内壁。
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面料取出时,在装置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将第二固定板12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移动,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带动第一磁性块15在第二滑槽30的内壁中滑动,使第二固定板12与第一连接轴13分开,然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板12,使第二固定板12转动至工作台1的侧壁,便于将加工后面料取出;
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滑槽30对第一磁性块15进行限位,防止滑出工作台1外。
如图7所示,第一磁性块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块16,第二磁性块16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壁。
第一磁性块15和第二磁性块16皆设置为磁性块,可以通过第一磁性块15与第二磁性块16之间的磁力使二者吸附在一起,当第二固定板12处于工作台1的侧壁时,通过第一磁性块15与第二磁性块16的连接,提高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8所示,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2内壁的第三连接轴19,第三连接轴19的内壁安装有滑块18,滑块18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螺旋槽17的内壁,螺旋槽17开设在第一连接轴13的外壁。
通过转动组件的设置,再将第二固定板12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移动时,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带动通过第一滑槽20和限位板21带动滑块18的移动,使滑块18在螺旋槽17的内壁中滑动,并使第一连接轴13发生转动,为顶出组件提供动力。
又由于螺旋槽17的一端开口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2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移动时,滑块18可以滑出螺旋槽17内,使第二固定板12与第一连接轴13分开。
如图1-8所示,滑块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20的内壁,第一滑槽20开设在第三连接轴19的内壁。
在卷绕组件工作时,卷绕辊7的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带动螺旋槽17的转动,螺旋槽17的移动带动滑块18的移动,滑块18的移动带动限位板21在第一滑槽20的内壁中滑动,使卷绕组件在工作时第一连接轴13正常在第二固定板12的内壁中转动,不会出现运动干扰,且可以通过第一滑槽20对限位板21的转动进行限位。
如图1-8所示,顶出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卷绕辊7内壁的顶杆29,顶杆2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8,螺纹杆2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27,蜗轮2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26,蜗杆2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5,连接杆25转动安装在卷绕辊7的内壁。
通过顶出组件的设置,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面料取出时,可以通过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带动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杆25的转动带动蜗杆26的转动,蜗杆26的转到带动蜗轮27的转动,蜗轮2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8的转动,螺纹杆28的转动带动顶杆29在卷绕辊7的内壁中向上移动,使顶杆29滑出卷绕辊7的内壁将压板8向上顶,从而使卷绕辊7与压板8分开一点距离,便于将面料取出。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需要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首先将面料的一端穿过烫毛结构2和支撑结构3,然后将压板8向上拉动,压板8的移动带动连接绳22的移动,连接绳22的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使弹簧24发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将压板8向上移动与卷绕辊7分开后,将面料的一端放置在卷绕辊7与压板8之间,然后再将压板8松开,弹簧24释放弹性势能对连接绳22进行收卷,使压板8向下移动与卷绕辊7贴合,从而对面料进行压紧;
然后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5与烫毛结构2,使烫毛结构2对面料进行烫毛操作,同时,电机5的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卷绕辊7的转动,卷绕辊7的转动带动压板8的转动,使卷绕辊7和压板8夹着面料进行收卷,便于在面料烫毛后收卷在一起;
在需要将卷绕辊7外部的面料取下时,在装置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将第二固定板12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移动,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带动第一磁性块15的移动,使第一磁性块15与第二磁性块16分开、在第二滑槽30的内壁中滑动;
同时,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带动滑块18的移动,使滑块18在螺旋槽17的内壁中滑动,并使第一连接轴13转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带动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杆25的转动带动蜗杆26的转动,蜗杆26的转动带动蜗轮27的转动,蜗轮2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8的转动,螺纹杆28的转动带动顶杆29在卷绕辊7的内壁中向上移动,使顶杆29滑出卷绕辊7的内壁将压板8向上顶,从而使卷绕辊7与压板8分开一点距离,将第二固定板12完全滑出第一连接轴13的外壁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板12,将第二固定板12转动至工作台1的一侧,便于将面料取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需要准备各种原材料,如纤维、纱线、织物等;
S2:对织物进行检验、分类、漂洗等处理,以确保织物质量;
S3:将纱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织造,形成符合要求的织物;
S4:对织物进行后处理,如漂白、染色、印花等,以提高其美观度和功能性;
S5:将织物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加工,如热压、黏合、层叠等,以实现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生产;
S6:根据需要对面料进行功能性整理,如防水、透湿、抗菌、防臭等处理,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S7:对生产出来的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功能性符合要求,并进行包装,以方便运输和使用;
其中,所述S6还包括:
S61:在需要对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进行烫毛加工时,首先将面料的一端穿过烫毛结构(2)和支撑结构(3),然后将压板(8)向上拉动,压板(8)的移动带动连接绳(22)的移动,连接绳(22)的移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第二转动轴(23)的转动使弹簧(24)发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将压板(8)向上移动与卷绕辊(7)分开后,将面料的一端放置在卷绕辊(7)与压板(8)之间;
S62:然后再将压板(8)松开,弹簧(24)释放弹性势能对连接绳(22)进行收卷,使压板(8)向下移动与卷绕辊(7)贴合,从而对面料进行压紧;
S63:然后再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5)与烫毛结构(2),使烫毛结构(2)对面料进行烫毛操作,同时,电机(5)的启动带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第一转动轴(6)的转动卷绕辊(7)的转动,卷绕辊(7)的转动带动压板(8)的转动,使卷绕辊(7)和压板(8)夹着面料进行收卷,便于在面料烫毛后收卷在一起;
S64:在面料烫毛加工结束后、需要将卷绕辊(7)外部的面料取下时,在装置停止运行的条件下,可以将第二固定板(12)向远离工作台(1)的一侧移动,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第二连接轴(14)的移动带动第一磁性块(15)的移动,使第一磁性块(15)与第二磁性块(16)分开、在第二滑槽(30)的内壁中滑动;
S65:同时,第二固定板(12)的移动带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第三连接轴(19)的移动带动滑块(18)的移动,使滑块(18)在螺旋槽(17)的内壁中滑动,并使第一连接轴(13)转动,第一连接轴(13)的转动带动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杆(25)的转动带动蜗杆(26)的转动,蜗杆(26)的转动带动蜗轮(27)的转动,蜗轮(27)的转动带动螺纹杆(28)的转动,螺纹杆(28)的转动带动顶杆(29)在卷绕辊(7)的内壁中向上移动,使顶杆(29)滑出卷绕辊(7)的内壁将压板(8)向上顶,从而使卷绕辊(7)与压板(8)分开一点距离,将第二固定板(12)完全滑出第一连接轴(13)的外壁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固定板(12),将第二固定板(12)转动至工作台(1)的一侧,便于将面料取出。
2.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烫毛结构(2),所述烫毛结构(2)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结构(3),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卷绕组件;
其中,所述卷绕组件包括设置在烫毛结构(2)一侧的卷绕辊(7),所述卷绕辊(7)的顶端通过连接组件安装有压板(8),所述卷绕辊(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动轴(6)和第一连接轴(13),所述第一转动轴(6)与卷绕辊(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6)远离卷绕辊(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4)的侧壁,所述第一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轴(13)远离卷绕辊(7)的一端嵌入在第二固定板(12)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板(12)通过移动组件滑动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接轴(13)和第二固定板(12)之间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卷绕辊(7)的内壁设置有顶出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压板(8)底端的连接绳(22),所述连接绳(22)固定安装在压板(8)底端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绳(22)的底端皆安装在第二转动轴(23)的外壁,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3)皆嵌入在卷绕辊(7)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动轴(23)的外壁安装有弹簧(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凹槽(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凸块(10),所述卷绕辊(7)的顶端均匀开设有第二凹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2)底端一侧的第二连接轴(14),所述第二连接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块(15),所述第一磁性块(15)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30)的内壁,所述第二滑槽(30)开设在工作台(1)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块(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块(16),所述第二磁性块(16)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12)内壁的第三连接轴(19),所述第三连接轴(19)的内壁安装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螺旋槽(17)的内壁,所述螺旋槽(17)开设在第一连接轴(13)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所述限位板(21)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20)的内壁,所述第一滑槽(20)开设在第三连接轴(19)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卷绕辊(7)内壁的顶杆(29),所述顶杆(2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蜗轮(27),所述蜗轮(27)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26),所述蜗杆(2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转动安装在卷绕辊(7)的内壁。
CN202311571342.4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7533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342.4A CN117533886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1342.4A CN117533886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3886A true CN117533886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8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1342.4A Pending CN117533886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38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876B (zh) 一种沙发布的制作方法
CN21012696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纺织品收卷装置
CN209372577U (zh) 一种纺织布料的检测装置
CN110803564A (zh) 一种经编面料加工整理装置
CN106087248B (zh) 热风无纺布定型机
CN117533886A (zh) 一种功能性复合针织面料的加工工艺
CN210914614U (zh) 一种纺织布料加工传输装置
CN106012299B (zh) 能防止上挟网帘下垂的热风无纺布定型机
CN112501761A (zh) 一种喷水织机的整平装置
CN208577856U (zh) 纱线植绒上胶机
CN213387033U (zh) 一种具有除皱功能的毛毯坯布用打卷装置
CN211338275U (zh) 一种方便更换收卷辊的绕线机
CN209854327U (zh) 一种针织面料生产用便于进线的生产装置
CN108584534A (zh) 一种混纺纱连续收卷机构
CN212832113U (zh) 便于更换拆卸的纺织机用线卷
CN209024760U (zh) 一种便于纺织面料边料收卷缝合的装置
CN212426323U (zh) 一种提花选经机构
CN210366368U (zh) 一种纺织用绕线筒结构
CN220617731U (zh) 一种复合纱线生产的高效包覆机
CN215441117U (zh) 一种纺织面料加工用熨烫装置
CN208293247U (zh) 纺织用方便使用的均匀轧车
CN220579597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布料熨烫设备
CN214359479U (zh) 一种针织服饰生产加工用纱线收卷装置
CN216377006U (zh) 一种新型涤纶混纺面料纱线绕线固定装置
CN214362283U (zh) 一种用于纺织加工的平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